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等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使学生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

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等内容。通过课题1对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知识背景上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课题2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方法及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进行系统、准确的描述。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教学中,突出了微课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功能,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将信息技术、实验操作与教学充分融合,利用电子白板的插入展台、计时器、书写等功能,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小组讨论等活动串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探究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会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空气,知道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请根据图片回忆一下,其中有一种气体用途广泛:既能在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等方面大显身手,又是航天、气割、气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家说它是什么气体?——氧气!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氧气的这些用途又反映了氧气的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题2 氧气。

【板书】2.2 氧气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聆听、回忆,准备学习新知。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利用氧气用途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氧气的性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起探究氧气性质的欲望。

(二)借助活动引领,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老师这里有一瓶事先收集好的氧气,请一位同学上来看一看、闻一闻,了解氧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哪位同学愿意尝试一下?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到前面,通过眼观和鼻闻,近距离感受氧气的色、味、态,从而准确描述氧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其他学生观察、聆听。

【板书】: 无色无味气体

————氧气

【设问】:现在老师又拿出了一瓶气体,说它就是氧气,依据是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同学们认同这种观点吗?不认同。谁能解释一下不认同的理由是什么?

【思考回答】:很多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比如氮气、二氧化碳等等,所以这点性质并不是氧气所唯一具有的,不能作为检验氧气的依据。

【提出问题】:那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氧气呢?哪位同学能根据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来提出最佳方案呢?

【思考回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为氧气。

【学生活动】:请该名学生到前面来,为大家进行一下实验演示。

【展台切换】:

【师生互动】:氧气具有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性质,这是其他气体所不具备的性质,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可以用它来检验氧气。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什么性质?支持燃烧。

是物理性质吗?不是。那是?化学性质。

【板书】: 无色无味气体

物理性质

—————氧气—————

【引出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氧气能与碳、硫、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总结出氧气色、味、态方面的物理性质,又借助物理性质不能作为检验氧气的方法,引出检验氧气的方法,同时总结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利用电子白板插入展台的功能,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演示实验的现象,很好的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教学效果更明晰。

(三)氧气的物理性质

【微课】:氧气的物理性质

【自主学习】:根据微课的学习,结合自主阅读教材P33,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

【提问】:通过自主学习,除了“无色无味气体”, 氧气的物理性质还有哪些?

【回答】: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

【板书】: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氧气—————

【教师总结】:这些就是氧气的重要的物理性质,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在特定条件下,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所以在描述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时,应加上“在通常情况下”,确保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更加准确和严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微课的呈现方式代替了枯燥的讲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氧气的化学性质

【过渡】:以上就是氧气的物理性质,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氧气化学性质的学习,很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几组对比实验来探究一下。

【实验准备】:介绍观察程序:

1.、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2、实验所用物质的色、味、态,变化后生成物质的色、味、态,以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特殊生成物的检验;

3、根据看到的现象,对比归纳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说明】:老师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滤纸沾满水,紧贴漏斗,倒置于燃烧匙上方。学生一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不易溶于水 密度略大于空气 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

观察实验现象,一边思考装置改进以及集气瓶预放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演示实验1】:教师进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演示实验,边操作边提示:仔细观察点燃前,硫磺的颜色、状态;点燃后,能否持续燃烧,有何现象;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后,有何现象;反应后,对生成物的进行观察和描述。

【展台切换】: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一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活动】:提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上节课学习的一种空气污染物,根据反应物是硫与氧气,合理猜想产物是——二氧化硫。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文字表达式。

【学生板演】: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其他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板书】: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氧气————

【资料呈现】已知其溶解性强,思考集气瓶预放少量水的目的以及改进装置的作用。

【思考回答】: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系统、准确地描述,学生体会到实验是学习物质化学性质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规律,描述现象要全面、具体。学生运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完成板演,方便、快捷,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分组实验1】: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学习了一些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接下来,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实验由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注意澄清石灰水的检验生成物的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分工做实验,一位做木炭燃烧,一位辅助,一位倾倒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一位观察并纪录。小组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汇报展示】:完成实验后,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完成学案,小组代表汇报展示成果。

【启发引导】: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什么物质?二氧化碳。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文字表达式。

【学生板演】: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其他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板书】: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不易溶于水 密度略大于空气 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

点燃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