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提纲及重点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总复习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2、各种进制数以及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3、机器数达表示方法,原码、反码、补码等例:1、将十进制小数0.6875转换成八进制小数是()A.0.045Q B.0.054Q C.0.54Q D.0.45Q 2、十进制负数-115的八位二进制原码是11110010,八位二进制反码是1000110,八位二进制补码是10001101。
3、已知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为41H,则英文大写字母F的ASCII码为56。
4、下面几个不同进制的数中,最小的数是()A.1001001B B.75 C.37O D.A7H5、有一个八位二进制数补码是11100010,其相应的十进制数是-98。
6、计算机的发展分那几个阶段?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结构重点:1、硬件基本构成,包括哪些部分?(CPU)2、内部结构(总线接口单元BIU和执行单元EU)3、寄存器结构(14个16位寄存器:通用寄存器8个,段寄存器4个,控制寄存器2个)4、标志寄存器(状态标志6个,控制标志3个各有什么含义)5、存储器的分段(为何分,物理地址如何形成等)6、堆栈概念(只对字操作,先进后出)例:1、堆栈的工作方式是()A.先进后出B.后进后出C.先进先出D.先进后进一起出2、某数存于内存数据段中,已知该数据段的段地址为2000H,而数据所在单元的偏移地址为0120H,该数的在内存的物理地址为()A.02120H B.20120H C.21200H D.03200H 3、在一般微处理器中,包含在CPU中。
()A.算术逻辑单元B.主内存C.输入/输出设备D.磁盘驱动器4、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说明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各自的作用?答: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1)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主要实现CPU与内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内存储器与I/O设备或外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
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考点汇总1、微处理器是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部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一定数量的寄存器。
微型计算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辅助电路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电路系统。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微型计算机在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光驱、硬盘等),以及电源、机箱等硬件基础上,安装必要的软件构成的系统。
2、微机分类方法按字长分类:即按照微处理器单次处理的数据长度为分类标准,可分为4位,8位,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
按照系统规模分类:单片机,单板机,个人计算机。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1.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2.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3.计算机系统包括五个主要的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4、微型计算机结构上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微处理器:由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含了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功能。
输入/输出接口:是微处理器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交换数据的通道,主要完成信号转换、地址标识、数据缓冲等功能。
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的记忆功能部件,用于存储微机系统的数据和程序。
按照与微处理器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通过地址总线直接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为内存储器,通常是RAM或ROM;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为外存储器,通常为硬盘、光盘等设备。
5、微机的三总线结构在微型计算机中采用总线结构连接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内存储器等部件,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总线进行。
所谓总线(BUS),就是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它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线结构使微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扩展等优点,它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
按照功能不同,总线一般分为三类: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微机原理复习提纲
微机原理复习纲要1.微机基础一、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进位计数制及各计数制间的转换二进制数的运算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原码、反码、补码BCD码和ASCII码二、微型计算机概述单片机及其发展概况单片机的结构及特点三、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微型计算机功能部件微型计算机结构特点微型计算机软件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2.单片机硬件系统一、概述(一)单片机及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应用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输入、输出、显示、控制等外围电路和软件,能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实用系统。
(二)MCS-51单片机系列二、MCS-51单片机结构和原理(一)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及信号引脚组成:CPU、内部RAM、内部ROM、定时/计数器、并行I/O口、串行口、中断系统、时钟电路等。
(二)内部数据存储器1.寄存器区2.位寻址区3.用户RAM区4.特殊功能寄存器区(三)内部程序存储器三、并行输入/输出口电路结构组成结构:P0口、P1口、P2口、P3口四、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常用晶体振荡器时钟电路(最大12MHz)、复位电路(RST引脚高电平产生复位)。
3.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重点)一、寻址方式包括: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立即数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和位寻址。
二、指令系统共111条指令。
数据传送指令(29条)算术运算指令(24条)逻辑运算指令(24条)控制转移指令(17条)位操作指令(17条)三、常用伪指令包括:定位伪指令、定义字节伪指令、定义空间伪指令、定义符号伪指令、数据赋值伪指令、数据地址赋值伪指令、汇编结束伪指令。
4.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简单程序设计顺序控制程序。
编程前,要分配内存工作区及有关端口地址。
二、分支程序设计分支程序就是按照分支条件,判断程序流向,并执行。
1.两分支程序设计(单入口、两出口)2.三分支程序设计3.多分支程序设计(散转程序)三、循环程序设计1.单重循环程序设计2.双重循环程序设计(延时程序设计)3.数据传送程序4.循环程序结构(初始化、循环体、循环控制)四、查表程序(主要用于数码管显示子程序)表格是预先定义在程序的数据区中,然后和程序一起固化在ROM中的一串常数。
七年级微机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微机考试知识点微机考试是我国初中阶段的通识必修科目之一,考察学生在微机使用、基础操作、软件安装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篇文章将为读者列举七年级微机考试的重点知识点,以供备考参考。
一、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1.1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和外设等组成。
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系统包括主机、内存及各种接口和总线,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及扬声器等。
1.2 微型计算机功能学生需要了解微型计算机的计算处理、数据存储、通信处理、控制管理等基本功能,并掌握如何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1.3 微型计算机编址方式学生需掌握微机的寻址方式,包括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了解microcomputer的物理结构和编址方法。
二、DOS操作系统2.1 DOS操作系统基本命令学生需要了解DOS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包括文件管理、目录操作、磁盘管理等。
2.2 DOS操作系统常用命令学生需要熟悉DOS操作系统下的常用命令,如CD、DIR、COPY、DEL、FORMAT、CHKDSK以及XCOPY命令等。
三、Office办公软件3.1 Microsoft Word学生需了解Microsoft Word的功能,能够进行文本编辑、排版、表格制作、图形处理等操作。
3.2 Microsoft Excel学生需了解Microsoft Excel的功能,能够进行公式计算、图表制作、数据分析等操作。
四、网络基础知识4.1 网络体系结构学生需要了解TCP/IP协议、socket编程等基础知识。
4.2 网络安全技术学生需要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认证等。
五、多媒体应用5.1 图像处理学生需掌握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图像的格式、编码、压缩等内容。
5.2 音频处理学生需掌握音频处理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软件录制声音、剪辑音频文件等操作。
以上为七年级微机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学生需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提纲及重点
1.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标准程序库+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CPU+主存)+外设(I/O设备)CPU从五大部件而言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其构成还有寄存器组和累加器。
当前微机CPU的制造工艺有180nm-->130nm-->90nm-->65nm-->45nm-->32nm-->22nm(最新).当前微型机的CPU的字长从:8位-->16位-->32位-->64位(主流).计算机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引申: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微型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应用面广.微型机的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内存容量和速度,硬盘容量等.衡量CPU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CPU物理核心数,制造工艺,缓存速度级数容量2.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要经过翻译程序将其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
翻译程序有两种: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机器语言程序由该机器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序列组成。
可以直接被机器硬件所识别和执行。
3.现在的计算机主要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诺依曼机,其原理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可按地址访问;指令和数据均采用二进制;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指令在存储器按顺序存放。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4.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之间的互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各部件之间使用单独连线的分散连接方式;一种是将各部件连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上,即总线连接.总线: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可以分时地接收与发送各部件的信息.总线分类按照数据传送方式:并行传输总线+串行传输总线按照连接部件不同: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系统总线: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微型计算机复习(全)
微型计算机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一套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构成。
2.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3.主机指的是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存设备(磁带、、磁盘、光盘等),系统软件指的是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处理程序等,支撑软件指各种系统开发工具,应用软件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教学、系统仿真、人工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各种应用软件包以及用户自行开发的软件。
4.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接收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它的整个过程具有一下几个特点:(1)运算速度快。
目前最快的巨型机每秒能进行数百万亿次运算(2)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运算,数值计算非常精确,一般有效数字可以达到十几位(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计算结果、程序执行过程等信息存储起来提供再次使用,存储能力取决于所配置的存储设备的容量(4)具有自动执行功能。
由于数据和程序存储在计算机中,一旦计算机发出运行指令,计算机就能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按实现规定的步骤执行,直到完成指定的任务为止。
5.主板的结构包括外部设备接口,CPU 插槽、内存条插、电源接6.CPU (中央处理器)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它是计算机的核心元件,它的主要参数有主频、外频、字长、Cache 等。
7.内存条又称为内存储器或者主存储器。
8.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照像机、数码摄像机、触摸屏9.键盘分为四个区:功能键区、字符键区、光标控制键区和数字键区10.常见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或耳机、绘图仪、摄影仪11.键位指法:字符键区光标控制键区数字键区功能键区第二章现代微机结构概述1.计算机网络:多个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1)网络协议:FDDI、以太、快速以太、A TM、千兆以太、TCP/IP。
深圳大学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提纲
试卷分值分布1,填空1.5分/空36分2,判断1分/题10分3,简答题7分/题28分4,设计与运用12+14=26分(一题为纯汇编,一题为初始化等)考试要点:1,page3、page5、page6①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内部包括算术逻辑部件、累加器和寄存器组、控制器)②微型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构成(通常称为主机)③微型计算机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为主题,配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外设之后,就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④三者之间的关系见教材page4图1.12,page11,page12记住常用标志位,会根据题目中给的信息判断常用标志位状态8086的标志寄存器,其中7位魏永,所用的各位含义如下:状态标志(6个):SF、ZF、PF、CF、AF、OF①符号标志SF(sign flag)与运算结果最高位相同②零标志ZF(zero flag)运算结果为0时,ZF为1③奇/偶标志PF(parity flag)如果运算结果的低8位中所含1的个数为偶数,则PF为1,否则为0④进位标志CF(carry flag)加法运算最高位产生进位或减法运算最高位产生借位时,CF为1。
除此之外,移位指令也会影响这一标志⑤辅助进位标志AF(auxiliary carry flag)加法运算第3位向第4位有进位或者减法运算第3位从第4位有借位,则AF为1⑥溢出标志OF(overflow flag)运算产生溢出时,OF为1控制标志(3个):DF、IF、TF①方向标志DF(direction flag)控制串操作用的指令。
DF为0时,则串操作过程中地址会不断增值;DF为1时,串操作过程中地址会不断减值②中断允许标志IF(interrupt enable flag)控制可屏蔽中断的标志。
IF为0时,CPU不能相应可屏蔽中断请求;IF为1时,可接受请求③跟踪标志TF(trap flag)但不标志,TF为1时,CPU按跟踪方式执行指令3,page12 8086的总线周期的4个状态以及T W的作用8086中,一个最基本的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时钟周期是CPU的基本事件计量单位,由计算机主频决定。
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笔记
1多路开关的主要用途(1)把多个模拟量参数分时地接通送入A/D 转换器即完成多到一的转换。
称为多路开关。
(2)把经计算机处理后输出且由D/A转换器转换成的模拟信号按顺序输出到不同的控制回路/外部设备,即完成一到多的转换。
称多路分配器2多路开关的工作原理多路开关主要用于把多个模拟量参数分时地接通,常用于多路参数共用一台A/D转换器的系统中,完成多对一的转换。
2.半导体多路开关特点(1)采用标准的双列直插式结构,尺寸小,便于安排(2)直接与TTL(或CMOS)电平相兼容;(3)内部带有通道选择译码器,使用方便;(4)可采用正或负双极性输入;(5)转换速度快,6)寿命长,无机械磨损;(7)接通电阻低,一般小于100Ω,有的可达几个Ω。
(8)断开电阻高,通常达109Ω以上。
3采样保持器工作原理(1)S/H 有两种工作方式:①采样方式采样/保持器的输出跟随模拟量输入电压。
②保持方式采样/保持器的输出保持在命令发出时刻的模拟量输入值,直到保持命令撤消(即再度接到采样命令)时为止。
4采样保持器(Sample/Hold)的用途(1)保持采样信号不变,以便完成A/D 转换;(2)同时采样几个模拟量,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和测量;(3)减少D/A转换器的输出毛刺,从而消除输出电压的峰值及缩短稳定输出值的建立时间;(4)把一个D/A转换器的输出分配到几个输出点,以保证输出的稳定性。
保持电容的影响:保持电容值小,则采样状态时充电时间常数小,即保持电容充电快,输出对输入信号的跟随特性好,但在保持状态时放电时间常数也小,即保持电容放电快,故保持性能差;反之,保持电容值大,保持性能好,但跟随特性差。
5根据转换结束信号EOC的不同接法,能构成哪几种A/D工作方式?具体怎样接线?根据转换结束信号EOC的不同接法,能构成的工作方式有:①查询方式:EOC接一根口线。
?? ②中断方式:EOC接中断申请线INT0或INT1。
? ③延时等待方式6\A/D和D/A 转换器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有什么作用?答:A/D转换器是在数据进入微型计算机之前,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D/A转换器是把经过微型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由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8在数据采集系统中,是不是所有数据输入系统都需要采样保持器?为什么?不是.对于输入信号变化很慢,如温度信号;或者A/D转换时间较快,A/D转换器时间足够短,使得在A/D转换期间输入信号变化很小,在允许的A/D转换精度内,就不必再选用采样保持器。
微型计算机技术复习提纲及重点
1.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标准程序库+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CPU+主存)+外设(I/O设备)CPU从五大部件而言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其构成还有寄存器组和累加器。
当前微机CPU的制造工艺有180nm-->130nm-->90nm-->65nm-->45nm-->32nm-->22nm(最新).当前微型机的CPU的字长从:8位-->16位-->32位-->64位(主流).计算机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引申: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微型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应用面广.微型机的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内存容量和速度,硬盘容量等.衡量CPU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CPU物理核心数,制造工艺,缓存速度级数容量2.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要经过翻译程序将其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
翻译程序有两种: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机器语言程序由该机器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序列组成。
可以直接被机器硬件所识别和执行。
3.现在的计算机主要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诺依曼机,其原理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可按地址访问;指令和数据均采用二进制;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指令在存储器按顺序存放。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4.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之间的互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各部件之间使用单独连线的分散连接方式;一种是将各部件连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上,即总线连接.总线: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可以分时地接收与发送各部件的信息.总线分类按照数据传送方式:并行传输总线+串行传输总线按照连接部件不同: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系统总线: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要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应用1、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BCD码数之间的转换方法,会比较大小。
记住常用字符A~F的ASCII码。
例:(129.5)10 = ( )2 = ( )16(10010111)BCD = ( )10 = ( )22、真值和补码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例:字长=8位,则[-6]补= ( ) 16,若[X]补= 0E8H,则X的真值为( ) 163、n位字长的有符号数、无符号数的数值范围(如字长=8或16)设机器数字长=n位,则n位补码数,其真值范围为-2n-1~+2n-1-1无符号数其数值范围为0 ~2n-14、字长=8,用补码形式完成下列十进制数运算。
写出运算结果的补码和真值、C标志、O 标志的具体值,并判断结果是否正确(需要给出运算过程)。
例:(75) + (-6)5、实地址模式下,一个逻辑段的体积是64KB,物理地址的形成(会计算)物理地址计算公式: 物理地址=段基址*16+偏移地址6、804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常用的伪指令、常用的运算符和80486基本指令集)486有3类7种寻址方式(会判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对于内存操作数,会判断寻址的逻辑段)立即寻址方式:获得立即数寄存器寻址方式:获得寄存器操作数存储器寻址方式(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获得存储器操作数(内存操作数)例:指出下列指令源、目操作数的寻址方式:ADD AX, TABLEMOV AX, [BX+SI+6]MOV AL, [BX +6]MOV AL, 0F0HMOV DX, [BX]MOV AX, BX7、汇编源程序的扩展名,编译和链接之后分别生成文件的扩展名。
8、总线周期中,会根据M/I__O___,D/C___,W/R___的组合分析对应的操作(存储器读、存储器写、I/O读、I/O写)。
9、存储器的扩展中,会计算所需芯片的个数,地址线的数目。
如:现有16K×1的静态RAM芯片,欲组成128K×8位的存储器,需要片这样的RAM芯片,根地址线。
微型计算机技术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编程结构:就是指从程序员和使用者的角度看到的结构。
2.最小模式:就是在系统中只有8086一个微处理器。
所有总线控制信号都直接由8086产生。
3.无源状态:是一个总线操作过程就要结束,另一个新的总线周期还未开始。
4.硬件中断:是通过外部的硬件产生的。
分为两类:非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
5.软件中断:是CPU根据某指令或者软件对标志寄存器中某个标志的设置而产生的,与硬件电路无关。
6.DMA:即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按数据块传输的传输方式。
7.传输率:就是指每秒传输多少位,串行传输率也常叫波特率。
二、知识点1.微型计算机分类①按规模分类:单片机、个人计算机、本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②按微处理器字长分类:4位、8位、16位(8086/8088)、32位。
2.CPU内部包括以下三部分,他们用内部总线连接:①算术逻辑部件②累加器和寄存器组③控制器3.寄存器组包括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
4.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数据集元算的中间结果,也用来存放地址。
5..专用寄存器都是微指令的执行而设置的,包括程序计数器、堆栈指针、标志寄存器等。
6.CPU的内部总线也成为片内总线,是连接CPU各部件的信息通路。
片内总线根据功能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7.微信计算机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构成,即为主机。
8.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最重要的两项:a)字长(指CPU能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也成为数据宽度。
字长越长,计算能力越高,速度越快) 。
b)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9.编程结构从功能上,8086分为两部分,即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
10.中断向量表最多可容纳256个中断向量。
占内存1K。
11.8086的I/O编制方式:①是通过硬件将I/O端口和存储器统一编制的方式。
②是I/O端口的独立编制方式。
12.存储器的扩充:数据宽度扩充和字节数扩充。
微机控制技术复习提纲
一.1、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工业对象两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框图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它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一般是由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输入输出通道和操作台等组成软件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软件,另一类是应用软件。
2、根据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典型应用方式,可以把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四类,它们是: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和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在DDC系统中的计算机参加闭环控制过程,它不仅能完全取代模拟调制器,实现多回路的PID调节,而且不需要改变硬件,只需要通过改变程序就能实现多种较复杂的控制规律,如串级控制、前馈控制、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等。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SCC系统。
SCC系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SCC+模拟调节器,另一种SCC+DCC控制系统SCC+模拟调节器控制系统这种类型的系统中,计算机对各过程参量进行巡回测,并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对生产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后得出被控对象各参数得最优设定值送给调节器,使工况保持在最优状态。
SCC+DDC控制系统这是一种二级控制系统。
SCC计算机完成工段、车间等高一级的最优化分析和计算,然后给出最有设定值,送给DCC计算机执行控制。
从被控过程的性质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业受控对象可分为连续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和以批次为基础的过程三种。
3.典型工业控制机介绍(1)STD总线工业控制机(2)PC总线工业控制机二.1、I/O接口电路也简称接口电路。
它是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部件。
它在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常用的计算机接口电路主要分为两类:通用接口(如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中断管理接口、DMA存储管理接口等)和专用接口(如A/D转换接口和D/A转换接口等)。
接口的作用1.)解决主机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时序配合和通信联络问题(2.)解决CUP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匹配问题(3.)解决CUP的负载能力和外围设备端口选择问题在微机控制系统或微机系统中,主机和外围设备交换的信息通常分为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三类2、计算机和外部交换信息又称为通信。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考试复习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考试复习大纲《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数制与数码重点:数制转换,补码运算,十进制加法。
主要内容有:1.数制表示机器转换2.二进制的运算规则3.有符号数的表示4.有符号数的运算及溢出规则5.BCD编码方法及其运算6.ASCII编码方法第二章8086CPU结构与功能重点:8086/8088内部结构,引脚功能,最小工作模式的典型配置,最小模式总线操作时序,寄存器和存储器组织结构。
主要内容有:1.微处理器的外部结构2.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3.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4.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组织5.微处理器的存储器和I/O组织第三章86系列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重点:86系列微型计算机指令的寻址方式,传送类指令,控制类指令。
主要内容有:1.汇编语言指令2.8086指令分类3.数据与转移地址的寻址方式4.数据传送类指令5.算术运算类指令、6.逻辑运算类指令7.移位类指令8.标志位操作指令9.转移指令10.循环控制指令11.子程序调用返回指令12.中断调用与返回指令13.字符串操作指令14.输入输出指令15.其他指令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重点:宏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格式。
分支、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调用与返回(利用堆栈技术),子程序设计注意的问题。
主要内容有: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2.源程序的汇编、链接与调试3.分支程序设计技术4.循环程序设计技术5.子程序设计技术第五章中断系统和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重点:中断系统的相关概念,8259A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和编程应用。
主要内容有:1.中断的基本概念2.8086的中断系统3.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以及应用第六章定时/计数器8253应用设计重点:8253的工作方式及编程应用。
主要内容有:1.8253的引脚功能及特点2.8253的原理结构及工作原理3.8253的控制字及工作方式4.8253与系统总线的接口方法5.8253的应用设计参考教材:1.楼顺天,周佳社,张伟涛。
微机原理应用复习提纲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复习第3章一、微型计算机的构成主要有CPU、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
二、8086/8088CPU的寄存器及其功能:1. CPU中一共有哪些寄存器。
2. 哪些寄存器可以指示存储器地址;在指令中用于操作数寻址方式的有哪些寄存器,哪个可以指示I/O端口地址。
3. 在乘除运算中,特别用到哪些寄存器4. 哪些寄存器可以“变址”,在什么条件下变址;哪个寄存器可以计数。
5. 输入/输出操作用什么寄存器6. 哪个寄存器指示下一条将要运行的指令的偏移地址7. FR中各标志位的意义(OF、SF、CF、ZF、DF)三、8086CPU的引脚:1. 8086,8088CPU的数据线、地址线引脚数,8088与8086CPU在结构上的区别?2. 8086/8088CPU能访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和能访问I/O端口的地址空间。
3. 8086/8088微处理器地址总线引脚信号的状态是单向三态;数据总线引脚信号的状态是双向三态。
4. BHE、RD、WR、NMI、INTR、INTA、ALE、DEN、M/IO MN/MX 引脚功能。
四.8086/8088存储器组织1. 存储器单元数据的存放顺序,规则存放与非规则存放。
2. 8086系统中存储器的分体结构概念。
在86系列微机中,字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最好从偶地址开始,这样可以8086系统中,用一个总线周期访问一个16位的字数据时,BHE和A必须是 00。
3. 存储器分段方法,8086/8088系统将存储器设有哪几个专用段。
4. 段起始地址、段基址(段地址)、偏移地址(有效地址)的概念。
5.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概念、相互换算关系。
(题3.1,3.2,3.4,3.8,3.16)一、RAM和ROM的基本概念:RAM和ROM的特点(易失性和非易失性)RAM的分类(SRAM,DRAM的特点)ROM的分类(掩模ROM,EPROM,EEPROM的使用特点。
)二、存储器与CPU的连接1.与数据总线的连接当芯片数据线少于8位时,应该由多片芯片构成8位的芯片组,各片的控制线、地址线并接,低位芯片和高位芯片分别与低位和高位数据线相接;当芯片数据线与CPU数据总线相同时,则按数据位一一对应相接。
微机技术及应用复习要点
第一章1、微机的主要特点: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应用面广。
2、微机分类(1)、按规模分:单片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2)、按微处理器的字长:4位微处理器、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进器、32位微处进器3、CPU内部包含算术逻辑部件、累加器和寄存器组、控制器三部分,他们通过内部总线相连接。
4、CPU按总线功能分为三组:数据总路线DB、地址总路线AB和控制总路线CB。
5、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外部设备6、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CPU的位数,主频,内存容量和速度,硬盘容量。
4、微型计算机: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系统总线第二章1 、8086的总线接口部件(1)四个段地址寄存器:16位的代码段寄存器(CS)、16位的数据段寄存器(DS)、16位的附加段寄存器(ES)、16位的堆栈段寄存器(SS)(2)16位的指令指针寄存器IP(3)20位地址加法器(4)6字节的指令队列缓冲器2、执行部件(1)四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2)四个专用寄存器:基数指针寄存器(BP)、堆栈指针寄存器(SP)、源变址寄存器(SI)、目的变址寄存器(DI)(3)标志寄存器FR(4)算术逻辑部件ALU3、8086标志寄存器共16位(课本11页)4、8086两种工作模式:(1)最小模式:在系统中只有8086一个微处理器(2)最大模式:用在较大规模的8086系统中,包含两个或是多个微处理器,其中一个处理器就是8086,其它的处理器称为处理器。
它们是助主处理器工作的5、信号M/IO \RD、WR和读写操作的对应关系(课本18页)6、8086中断可分为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
硬件中断又可以分非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
软件中断有下特点(1)用一条指令进入中断处理子程序,并且中断类型号由指令提供(2)进入中断时,不需要执行中断响应总路线周期,(3)不受中断允许标志影响(4)正在执行软件中断时,如果有外部硬件中断请求,并且是非屏蔽中断请求,那么会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立即给予响应。
(整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复习纲要.
(整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复习纲要.第 1 章1.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答:①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是微型计算机的⼀部分。
它是集成在⼀块芯⽚上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②微型计算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和系统总线,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体。
③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设及系统软件三部分。
1.2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部分组成?CPU应具备哪些主要功能?答:1.CPU在内部结构上由以下⼏部分组成:①算术逻辑部件(ALU);②累加器和通⽤寄存器组;③程序计数器(指令指针)、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④时序和控制部件。
2.CPU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①可以进⾏算术和逻辑运算;②可保存少量数据;③能对指令进⾏译码并执⾏规定的动作;④能和存储器、外设交换数据;⑤提供整个系统所需要的定时和控制;可以响应其他部件发来的中断请求。
第 13 章2.1总线接⼝部件(BIU)有哪些功能?请逐⼀进⾏说明。
答:1.总线接⼝部件的功能是负责与存储器、I/O端⼝传送数据。
2.具体讲:①总线接⼝部件要从内存取指令送到指令队列;②CPU执⾏指令时,总线接⼝部件要配合执⾏部件从指定的内存单元或者外设端⼝中取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执⾏部件,或者把执⾏部件的操作结果传送到指定的内存单元或外设端⼝中。
2.28086的总线接⼝部件由哪⼏部分组成?答:4个段地址寄存器CS、DS、ES、SS;16位的指令指针寄存器IP;20位的地址加法器;6字节的指令队列。
2.3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向这⼀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的吗?答:1.该指令的物理地址=CS×10H+IP=21F00H。
2.指向这⼀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不是唯⼀的。
2.48086的执⾏部件(EU)有什么功能?由哪⼏部分组成?答:1.8086的执⾏部件的功能是负责指令的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软件(标准程序库+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CPU+主存)+外设(I/O设备)CPU从五大部件而言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其构成还有寄存器组和累加器。
当前微机CPU的制造工艺有180nm-->130nm-->90nm-->65nm-->45nm-->32nm-->22nm(最新).当前微型机的CPU的字长从:8位-->16位-->32位-->64位(主流).计算机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引申: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微型机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应用面广.微型机的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内存容量和速度,硬盘容量等.衡量CPU性能指标:CPU位数,CPU主频,CPU物理核心数,制造工艺,缓存速度级数容量2.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需要经过翻译程序将其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
翻译程序有两种: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机器语言程序由该机器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序列组成。
可以直接被机器硬件所识别和执行。
3.现在的计算机主要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诺依曼机,其原理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可按地址访问;指令和数据均采用二进制;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指令在存储器按顺序存放。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4.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之间的互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各部件之间使用单独连线的分散连接方式;一种是将各部件连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上,即总线连接.总线: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可以分时地接收与发送各部件的信息.总线分类按照数据传送方式:并行传输总线+串行传输总线按照连接部件不同: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系统总线: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根据传输信息的不同,系统总线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总线性能指标:总线宽度(数据总线的根数,如8根、16根、32根、64根,或用位表示,如8位、16位、32位、64位)总线带宽(总线数据传输速率,即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通常用每秒传输信息的字节数B/s来衡量,或者更大的单位MB/s,GB/s)总线带宽计算公式:总线宽度×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位数×总线频率这里的总线频率以等效频率来计算。
总线结构通常可分为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多总线结构的划分主要是以I/O设备的速度来多次划分,将低速的I/O设备分割隔离。
每种总线都有自己的总线规范,规定了总线的机械结构尺寸和功能定义等多方面。
总线设计是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复杂而且变换迅速的方面,不同的厂商提出了不同的总线体系结构,作为产品差异化的一种方法。
总线周期:完成一次总线操作的时间。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申请分配阶段,寻址阶段,传数阶段,结束阶段。
总线传输周期:连接在总线上的两个部件完成一次完整且可靠的信息传输时间,包含4个时钟周期T1、T2、T3、T4。
同步通信由统一时钟标准控制数据传送。
优点是规定明确、统一,模块间的配合简单一致。
异步通信允许各模块速度不一致,没有公共的时钟标准,采用应答方式来完成数据传送双方的通信。
5.存储器的三个基本要求:容量,速度,成本(每位价格)内存的选取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易失性,只读性,存储容量,速度,功耗等。
存储器按照存取方式可以分为:随机(访问)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直接存取存储器。
随机访问:可按地址随机地访问任一存储单元;CPU可按字节或字存取数据,进行处理;访问各个存储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同,与地址无关。
计算机系统中的主存(内存)主要采用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断电后其中存储的信息会丢失。
根据存储原理不同,可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
计算机系统中的固定不变的程序,如汉字字库等,通常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来存放。
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不丢失。
ROM也可随机访问。
ROM根据其中信息的设置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掩膜式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ROM(EEPROM,E2PROM)计算机系统中兼顾容量、速度和成本,通常采用三级存储系统。
即高速缓存(Cache)--主存(主要存储器,内存)---辅存(辅助存储器)。
高速缓存(Cache)--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
高速缓存的引入主要是基于局部性原理,分支预测技术也依赖于局部性原理。
(有的书也称为区域性原理)局部性原理: CPU访问存储器时,无论是存取指令还是存取数据,所访问的存储单元都趋于聚集在一个较小的连续区域中。
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局部性。
时间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如果一个信息项正在被访问,那么在近期它很可能还会被再次访问。
程序循环、堆栈等是产生时间局部性的原因。
空间局部性(Spatial Locality):在最近的将来将用到的信息很可能与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在空间地址上是临近的。
指令的顺序执行、数组的连续存放等是产生空间局部性的原因。
静态RAM(SRAM)依靠双稳态触发器来存储信息,无须刷新。
动态RAM的(DRAM)刷新:由于动态RAM主要是利用MOS电容上面存储电荷来表示信息,但是电路的存在会导致电荷的泄露,对于存储器的访问通常是随机的,这就可能使得某些存储单元长时间不被访问,可能会存在信息的丢失。
因此通常在规定时间内需要把所有存储单元中数据重新写一遍,使之保持原由数据不变。
这个过程就是刷新。
刷新方式有: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异步刷新。
存储器容量:能存放二进制位的总数,常用字节总数来表示。
存储器芯片的容量可以由地址线和数据线的位数共同反映。
若某存储芯片地址线为m根,数据线为n根,则其表示容量为:2的m次幂×n位.存储容量的扩展:位扩展(增加存储字长)、字扩展(增加存储器字的数量)、字位扩展(增加存储字的数量和字长)设用x×y的存储芯片扩展为m×n位的存储器,则需要的片数为:m/x×n/y 片存储器的设计、与CPU连接过程中片选信号的产生方法:线选法,存在地址不连续和地址重叠。
全译码法,部分译码法会产生地址重叠,混合译码法也会产生地址不连续和重叠问题。
现在计算机的近年主要规格是DDR、DDR2、DDR3和Rambus内存,都是属于SDRAM内存。
RAMBUS内存当时是一种高性能、芯片对芯片接口技术的存储产品,可提供600、800和1066MHz三种速度,主要有64M,128M,256M,512M四种规格。
当时相对于SDRAM而言速度很快,使得的处理器可以发挥出最佳的功能,已于2003年左右彻底退出市场。
DDR 266/333/400/533 256MB/512MB/1GBDDR2 333/400/533/667/800/1066/1200 256MB/512MB/1GB/2GB/4GB DDR3 1333/1600/1800/1866/2000/2133[/2200/2400]512MB/1GB/2GB/4GB/8GB衡量内存的技术性能指标有存储器延迟时间、存储器读周期、存储器写周期、存储器访问时间、数据宽度、数据传输速率(带宽)、核心工作频率、有效工作频率等。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带宽=内存核心频率×内存总线位数×倍增系数。
DDR采用时钟脉冲上升、下降沿各传一次数据,1个时钟信号可以传输2倍于SDRAM的数据,所以又称为双倍速率(Double Data Rate,DDR)SDRAM。
它的倍增系数就是2。
DDR2仍然采用时钟脉冲上升、下降支各传一次数据的技术(不是传2次),但是一次预读4bit数据,是DDR一次预读2bit的2倍,因此,它的倍增系数是2X2=4。
DDR3作为DDR2的升级版,最重要的改变是一次预读8bit,是DDR2的2倍,DDR的4倍,所以,它的倍增系数是2X2X2=8。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内存有三种不同的频率指标,它们分别是核心频率、时钟频率和有效数据传输频率。
核心频率即为内存Cell阵列(Memory Cell Array)的工作频率,它是内存的真实运行频率;时钟频率即I/O Buffer(输入/输出缓存)的传输频率;而有效数据传输频率则是指数据传送的频率。
DDR3内存一次从存储单元预取8Bit的数据,在I/OBuffer(输入/输出缓存)上升和下降中同时传输,因此有效的数据传输频率达到了存储单元核心频率的8倍。
同时DDR3内存的时钟频率提高到了存储单元核心的4倍。
也就是说DDR3-800内存的核心频率只有100MHz,其I/O频率为400MHz,有效数据传输频率则为800MHz。
从SDRAM-DDR时代,数据总线位宽时钟没有改变,都为64bit,但是采用双通道技术,可以获得64X2=128bit的位宽。
下面计算一下一条标称DDR3 1066的内存条在默认频率下的带宽:1066是指有效数据传输频率,除以8才是核心频率。
一条内存只用采用单通道模式,位宽为64bit。
所以内存带宽=(1066/8)×64×8=68224Mbit。
如果内存工作在标称频率的时候,可以直接用简化公式:带宽=标称频率×位宽。
再根据8bit(位)=1Byte(字节),得68224/8=8528MByte=8.328125GB。
再以两条标称1066超频到1200的DDR3内存,组成双通道后的带宽:超频到1200后,内存核心频率应为1200/8=150MHz,而双通道的位宽=128bit:带宽=150×128×8=153600Mbit=18.75GB所谓双通道技术(双通道内存技术)并非是内部存储器技术,而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它依赖于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发生作用,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
6.存储器的校验:奇偶校验+ 海明校验(了解)+循环冗余校验(CRC)(了解)奇校验:通常,校验位在最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