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必修1课后习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65d71ba0d4a7302763aba.png)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下跟踪检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
据此完成1~2题。
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 20% 92% 79% 80% 95%A.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B.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C.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D.我国水资源分布西多东少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水资源浪费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存在水资源利用紧张的状况;海河位于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华北地区;整体来看,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极不平衡;我国水资源分布西北少东南多。
第2题,与塔里木河流域相比,海河流域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因此对海河水资源利用率高。
答案:1.C 2.D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Y国2016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据表完成3~4题。
可更新水资源(109 m3/年) 内部水足迹(109 m3/年) 外部水足迹(109 m3/年)1.72.2 6.4A.水资源总量丰富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D.水资源利用率低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第3题,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
第4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该国内部水足迹。
答案:3.C 4.A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2020届人教版地理必修1练习: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
![2020届人教版地理必修1练习: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3e9c5d650e52ea551898c4.png)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教材第61页活动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自然地理格局和降水的时空差异。
(2)水系的分布。
(3)地形与地下水。
(4)聚落的分布和产业布局。
2.教材第63页活动(1)以色列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资源奇缺,不适宜发展耗水量大的作物。
(2)以色列除了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外,还通过咸水和海水淡化来“开源”,通过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等措施来“节流”,从而使水资源由“少”变“多”。
(3)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科学研究。
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可以适度地改造地理环境。
发展科技是人类解决资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教材第65页活动(1)吐鲁番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主要靠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坎儿井是一个很好的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可以在减少蒸发消耗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
但是如果大量开挖机井,虽然在短时间内机井可以保证水资源的供给,但长此以往,此种做法却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坎儿井断流,同时也可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灌溉技术;研究本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控制本地区人口容量;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更新升级;等等。
(2)首先,要分析我国北方资源的供需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大、工农业规模大、消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降水量小,河网密度小,因此,缺水现象日益严重。
其次,针对分析出的问题,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结合各领域专家的观点,综合提出自己的对策。
学业达标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
该年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解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是因为利用的成本低,投入少。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附第三章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附第三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39dfed941ea76e58fa04d0.png)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6262e73dd3383c4ba4cd227.png)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B.乙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C.丙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丁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2.解决丙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增加人工降雨B.修建梯田C.大力开采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3.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4.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如今咸海面积和水量分别比1960年减少40%和67%以上,回答下列各题。
5.造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B.从锡尔河和阿姆河大量引水灌溉农田C.全球变暖,湖水蒸发量大D.滥垦滥伐6.咸海面积和水量减少引发的问题,错误..的是( )A.绝大部分动物物种绝灭B.城镇消失在沙漠中C.渔业衰落,失业问题严重D.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很小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0.5千米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高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积雪融水B.冰川融水C.雾气D.雨水8.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B.非洲撒哈拉地区C.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
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椰枣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ab7bff50e2524de5187ede.png)
3.3课时作业提升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C 2.B解析:第1题,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第2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0.5千米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高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A.积雪融水B.冰川融水C.雾气D.雨水4.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B.非洲撒哈拉地区C.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答案:3.C 4.C解析:第3题,秘鲁为热带,不可能是积雪和冰川融水;地处热带荒漠气候区,不可能是雨水;沿岸受寒流影响,多海雾天气,因此收集的水资源是雾气。
第4题,借鉴的地区应为沿岸受寒流影响的干旱地区,澳大利亚西海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符合题意。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
读图,完成5~6题。
5.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①预防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6.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答案:5.B 6.A解析:第5题,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又能缓解城市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8806e7763231126fdb1130.png)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 2 000多年前,罗马人建筑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资源是()A.地下水 B .冰雪融水C.海水 D.地表河湖水解析: 2 000 多年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不能能大规模的开采地下水,更不能能淡化海水,利用的是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地表水。
答案: D2.修建水库的有益之处是()A.天然拦蓄洪水B.人工泄洪分洪C.调治径流地域分布不平衡D.调治径流季节变化解析: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治径流季节变化。
答案: D3.读表格,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域依次排列分别是()我国各地域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 5.56%8.76%16.97%①46.44%19.55%14.44%②33.72%38.04%25.40%③ 6.14%26.01%31.19%④8.14%7.03%11.99%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解析: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四个地域中,西南地域水资源最丰富,所以①是西南地域,据此能够消除 A、 C选项,而且四个地域中,西北地域地广人稀,人口最少,所以④是西北地域。
答案: B第 1页1 / 94.以下列图为我国某地域图,图中 A 地域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天气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远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域,水流和缓,对土壤损害作用稍微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度数、河流地址以及政区图省界形状,能够判断 A 平原是宁夏平原,它位于西北内陆,天气干旱,降水罕见,蒸发旺盛,发展农业必定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可是长远采用大水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使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简单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作业: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作业: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7641e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3.png)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或国家用水紧急。
据统计,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闹“水荒”。
据此完成第1~2题。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缘由可能是()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整气候的作用减弱C.人口增加,工农业进展,需水量大增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第2题,近些年来,水资源的短缺主要是需求量增大造成的。
答案:1.D 2.C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
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第3~4题。
3.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缘由是()A.时空分布不均B.需求结构不合理C.人均拥有量少D.生产利用效率低4.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A.水质下降B.地面沉降C.降水增多D.土壤酸化解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缘由是时空分布不均。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
答案:3.A 4.B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
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是()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B.利用率过高,缺水严峻C.水污染严峻D.利用不合理,铺张严峻6.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缘由是() A.河流径流量较小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C.浇灌用水量大D.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解析:第5题,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均在60%以上,超过合理开发的上限,利用率过高,缺水严峻。
第6题,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大力进展浇灌农业,造成水资源缺乏。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3章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巩固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3章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巩固](https://img.taocdn.com/s3/m/0a9f814ebb68a98271fefaad.png)
第三章第三节一、单项选择题水资源的分布不仅时间上分配不均,空间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据此回答1~3题。
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 B )A.各地区地形状况不同B.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C.蒸发量的地区分布不均 a D.径流量的地区分布不均2.关于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A.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B.南极洲水资源最少C.大洋洲人均径流量最少D.亚洲人均径流量最多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 a ( B )①东南多,西北少②西北多,东南少③夏秋多,冬春少④冬春多,夏秋少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题,从全球来看,因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第2题,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南极洲蕴藏着大量的淡水资源,以固体形式存在;大洋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少,但由于人口稀少,人均径流量不是最少的;亚洲人口众多,人均径流量不是最多的。
第3题,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从时间分布上看,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
回答4~6题。
4.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B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5.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 )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6.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
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D )A.俄罗斯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解析】本组题考查水资源类型、特点和地区分布。
第4题,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
第5题,埃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水资源总量少,新加坡尽管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但因国土狭小,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岛国,水资源严重缺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b5d4e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5.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提供了多个习题,以下是对这些习题的分析和解答。
1. 金华市是浙江省的一个市,它的东面濒临什么海?答:金华市的东面濒临东海。
2. 华北平原盛产谷物,但该地的水资源相对匮乏,原因是什么?答:华北平原地区的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该地地势较为平坦,没有大型的湖泊和江河,导致水源相对较少;其次,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相对较少,使得水资源更加紧缺;此外,该地还存在着大量的人口和农业用水需求,增加了对有限水资源的竞争。
3.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位于哪个大洲?答: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位于亚洲大洲。
4. 你所在的地理位置属于哪个自然地带?答: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回答者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来确定,无法具体回答。
5. 土壤的有机质可大致分为两类,它们是什么?答:土壤的有机质可大致分为植物残体和动物残体两类。
6. 一个地区的水草盖度越高,蓄水量越(),地面侵蚀越()。
答:一个地区的水草盖度越高,蓄水量越大,地面侵蚀越小。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8. 土地沙化有很多危害,它们包括()、()等。
答:土地沙化的危害主要包括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9. 绿洲是人工修建的,是围护在农田周围的木本植物带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答:绿洲的修建可以增加农田的保湿性,提供防风固沙的功能,改善当地的气候并提供栖息地,促进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的维持等。
10. 土壤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具有哪些主要功能?答:土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首先,土壤可以作为植物的生长介质,提供养分和水分供植物吸收;其次,土壤可以承载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提供支撑和稳定性;此外,土壤还可以过滤和储存水分,调节气候和水循环等。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的习题分析和解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相关地理知识。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 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件(43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 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c27fd21aa1c7aa00b52acbd3.png)
多年平均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1
2
4
3
5
6
年径流量:
人均径流量:
巴西最多, 其次是俄罗斯, 加拿大最多,其次是巴西,
中国居第六位。
我国占世界平均的1/4左右。
我国水资源有哪些特点?
国家
径流量 占世界
(亿立方米) 总量(%)
巴西
探究:什么是水资源?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
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哪些?
目前人类
水圈
96.53%
陆地上的淡水
易利用的 淡水
1.74%
河流水
3.5%
海洋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
广义的水资源
0.0007%
冰川 其它淡水 易利用淡水
狭义的水资源
湖泊淡水 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分布:通常用_多__年__平__均_径__流__总__量__来衡量丰歉程度。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反之人口稀少。
内蒙古 新疆
北方 南方
资料:酿制茅台酒主要用赤水河的水,因为“赤水河 水质好,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 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 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
2.水资源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3.不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同 程度的影响。
【对点训练】
1.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下列哪一因
素来衡量 ( C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平均径流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2.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
这反映出( B ) A.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不平衡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f9c6c8fc4ffe473268ab6f.png)
2.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D ) 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 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
解析: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降水多,冬春 降水少是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知识点二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3.2 000 多年前,罗马人建造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
[合作探究] 1.阅读世界水资源分布示意图,探究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据图分析亚洲和南美洲年平均径流总量丰富及欧洲、大洋 洲、非洲年平均径流总量欠丰富的原因。
(1)提示:亚洲和南美洲降水多,面积大;欧洲面积小,非 洲气候干旱,大洋洲面积小、干旱面积大。
(2)亚洲年平均径流总量丰富,但水资源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 什么?
课基堂础学训案练
一 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
[自主学习]
(2)人类目前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____淡__水______
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 (1)影响因素:___降__水__量_____的分布。 (2)衡量指标:多__年__平__均__径__流__总量。
(3)不平衡性的表现:
解析:高耗水工业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适当发展,一律关、 停、并、转是不合理的。
5.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D ) A.节约用水 B.修建水库 C.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解析: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跨流域调 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修建水库。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世界最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有:中国的黄河流域,印 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西亚的两河流域。 材料二:下图为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1)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多分布在__水__资__源__丰__富__的__大__河__流__域____ 地区,原因是_地__形__平 __坦___,_土 ___壤_肥 __沃 ___,_水 ___源_丰 __富 __, __灌 __溉 __农 __业__发__达___。
3.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3.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4cd0f55a8102d276a22ff5.png)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一、选择题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
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椰枣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
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径。
据此回答1~2题。
1.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A.热量B.水源C.土壤D.地形2.以色列粮食、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主要原因是() A.靠近地中海,属地中海气候,适宜发展农业B.以色列粮食、水果品种好,产量大C.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滴灌技术D.河网密布,水资源充足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3~5题。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4.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5.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A.出现地下水漏斗B.土地盐碱化C.土壤板结D.绿洲面积扩大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并完成8~10题。
8.甲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①减缓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9.乙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下渗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径流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的水循环中的蒸腾10.“三天无雨苗发黄,千点急雨土冲光,山洪暴发遭大殃。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51058da417866fb94a8e71.png)
2021-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以下图示意水圈的构成。
关于陆地上各种水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太白山东部的无人区,集水自高山积雪融水、天然降水和地下溪流,经植被、土壤和花岗岩体自然过滤净化,在引力和巨大压力下,从花岗岩裂缝中喷涌而出。
喷涌而出的矿泉水被选为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
阅读材料,答复2-3题。
2.该山矿泉水属于以下水资源中的( ) A.淡水湖泊水B.浅层地下水C.河流水D.深层地下水3.阅读材料,答复以下各题。
以下图示意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
4.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5.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两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开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农业结构②实施人工增雨③降低水费④推广节水技术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④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据此答复6-8题。
6.衡量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以下哪一指标(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7.实施“引松济辽〞工程的原因是因为辽河流域( )①水资源总量少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③地处内陆,气候干旱④人口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8.实施“引松济辽〞工程的原因是因为辽河流域( )①水资源总量少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③地处内陆,气候干旱④人口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以下图是华北平原某城市附近监测点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9-11题。
9.据图可知,该监测点附近地区用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甲、乙两个低谷出现的原因是( )A.甲低谷一生活需水量小B.甲低谷一降水量大C.乙低谷一生活需水量大D.乙低谷一降水量小11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将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的水称为中水,也被称为“第二水源〞,城市再生水就是城市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净化后,水质到达再生利用分类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c62f0c26fff705cd170ac4.png)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A、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B、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C、径流量空间分布不均D、地表水空间分布不均2、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居世界第一位,原因是( )A、有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B、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森林丰富D、水库多3、我国生活、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 )A、河水、冰水B、地下水C、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地下水、淡化海水4、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多年降水总量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C、河流径流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5、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水资源的哪一特征()A、补给的循环性B、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C、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D、水利水害双重性6、“水”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的发展,解决西北地区水源紧缺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是( )①跨流域调水②人工降雨③大力开采地下水④建集雨节灌水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关于水资源与工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工业生产需要的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30%左右②空调用水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③产品用水作为产品原料或生产过程的介质④接近水源地是确定工业厂址的重要因素之一⑤取自河道的天然水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8、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的主要措施是( )A、防止水的污染B、兴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地理含义是( )A、说明水资源具有水害与水利的双重性B、说明水资源时多时少,少的时候能载舟,多的时候有覆舟的危险C、说明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覆舟的水资源丰富,有开发利用的价值D、水能覆舟,所以人们把洪水称之为猛兽,故有洪水猛兽之说二、综合题11、读下图,回答问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7fa6953eb8f67c1cfbd6b821.png)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海河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为缓解水资源紧张,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针对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①推广滴灌、微灌技术②培育耐旱良品种③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④实行休耕制度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南水北调工程()A.改善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B.降低海河航运价值C.导致海河流域土地沙漠化D.加剧海河水污染3.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①江河水②湖泊淡水③冰川④浅层地下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D.多年平均储水量6.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读图“各大洲的降水、蒸发及径流量的对比图”,下列选项中各洲水资源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A.亚洲、南美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南美洲D.南美洲、亚洲、欧洲7.“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8.自北往南流的F河流经M城,每年均有长满青草的“岛屿”飘浮于水面顺流而下穿过M城区,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8050aaf78a6529657d5319.png)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习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衡量指标,理解并掌握世界、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重点)2.说明水资源的数量、治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3.理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能够分析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重点、难点)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概念(1)广义: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2)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3)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1)衡量标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2)分布特点:从全球来看,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3)不平衡性的表现范围表现大洲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国家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中国空间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时间夏秋多,冬春少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地区经济活动的关系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1)科技比较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在沿河和沿湖地区发展。
(2)科技比较发达的近现代: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大型蓄水工程。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危机的原因:(1)(2)质量: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陆地面积广的地方水资源丰富。
()(3)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最有效办法。
()(4)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水资源总量较少而缺水。
()(5)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海水淡化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节约用水提示:(1)√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受限于各种水体的储存量及循环更新时间,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
下表为全球淡水量的部分数据(单位:1 000 km3)。
读表,完成第1~2题。
水体冰川地下水湖泊河流水储存量242301010091 1.2循环更新时间9 700年840年17年16天1.在人类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最多水资源的水体是()A.冰川B.地下水C.湖泊D.河流水2.下列水体中,对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A.冰川B.地下水D.河流水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更新时间越快,可循环利用的水量就越多”可知,河流水的循环周期最短,获得的水资源最多。
第2题, 新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远,加上重重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源主要靠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答案1.D 2.A2018年3月22~28日是中国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其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资源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据此完成第3~4题。
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①西北多,东南少②东南多,西北少③春秋多,冬夏少④夏秋多,冬春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图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解析第3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人口、耕地和GDP所占的比重,西南区水资源所占比重却明显高于人口、耕地、GDP所占比重,B项正确;西北区和南方区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相对较好。
4.B坎儿井古称“井渠”,是吐鲁番盆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坎儿井水流量不断下降,很多已经干涸。
读图,完成第5~6题。
5.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A.高山冰雪融水B.地下水C.河流水D.淡水湖泊水6.近年来坎儿井水流量不断下降甚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量减少B.当地年降水量不断下降C.蒸发、下渗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5题,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地下水,没有直接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坎儿井连接地下含水层,通过地下渠道输水,不是直接利用地表河流或淡水湖泊水。
第6题,近年来坎儿井水流量不断下降甚至干涸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多,耕地面积扩大,灌溉用水量增大;全球变暖,近几年冰雪融水量增加;当地年降水量少不是主要原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应增多。
6.D读下图,完成第7~8题。
7.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①②B.①③D.③④7题,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
第8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8.B“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据此完成第9~10题。
9.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10.“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A.①②B.①④D.③④9题,绿化带高度低,但颜色不同,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绿化带面积大,利于下渗,不易发生城市内涝;图中裸露地面铺设砂石,颗粒大,可以减少扬沙天气;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第10题,“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吸收、滞留水分,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水汽输送是通过大气运动输送,“海绵城市”建设对其影响不大;“海绵城市”建设没有明显增加大气降水;“海绵城市”利于增加下渗。
10.B11.读世界用水量增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知,自1900年到2000年,增长最快的是用水量,主要原因是什么?(2)农业用水一直占全球用水量的大半,能否既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同时又减少农业用水量?若可能的话,应怎样做?,城市居民用水量增长也比较快,长此下去是否会造成水资源紧缺?并说明理由。
(1)题,据图分析可得出工业用水量增长最快。
第(2)题,农业要减少用水量应推广节水农业,循环用水。
第(3)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用水量还会增加。
工业世界工业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2)可以。
一方面,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培育需水量较少的高效节水的农作物品种,如早稻旱作;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将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作为农业灌溉用水。
(3)会。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大,用水量会随之加大,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会减少;另一方面,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对水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进行沉淀、消毒等一系列净化过程,需消耗大量水,所以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大幅度增加,会造成水资源紧缺。
能力提升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2.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增加人工降雨B.修建梯田C.大力开采地下水1题,结合四地所处的位置及其自然和人文特征可知,③地位于华北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加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故该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第2.D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
下图为我国农产品区域间虚拟水流向关系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读图可知,我国农产品虚拟水()A.调出量最多的是东北B.调入量最多的是西北C.国际调入量小于国际调出量D.全国范围内西“水”东调4.从全国水资源管理角度分析()A.减少华北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调出,会加大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B.华南地区大量调入农产品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水资源不足C.西北地区可以通过加大农产品虚拟水的调入,改善生态环境3题,从图中数据看,东北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调出量为69亿米3,国内调出量为258亿米3,是图中各区域中调出量最多的。
第4题,减少华北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调出,会减轻南水北调工程的压力;华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大量调入农产品虚拟水是因为经济发达,当地农产品生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量;我国水资源北少南多,当前我国北方农产品虚拟水调出量较多,会加剧北方水资源的短缺状况,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4.C5.(研究性学习)河北石家庄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我国地下水资源分布利用”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下面是他们搜集的相关图文资料。
试写出下面两个子课题的报告纲要。
材料一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一些地下水开采区补给条件发生了变化,使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锐减;一些地区污水渗透加大及含盐浓度变化,使地下水水质出现明显恶化;更有甚者,一些地区不顾地下水的承载能力,导致当地采补严重失衡,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咸)水入侵以及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二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
(1)子课题: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
(2)子课题: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地下水资源具有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较多,中部、中西部和北部地区较少的分布规律。
第(2)题,我国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其他的问题,如过度开采、海水入侵、污染加剧等。
这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
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较多,中部、中西部和北部地区较少。
(2)问题:①过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或枯竭;②沿海地带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变坏;③地面沉降或塌陷;④加剧荒漠化;⑤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措施:①加强立法和管理,制订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②控制开采量,做到旱季开采,洪水季节回灌;③防治水污染。
莘莘学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用心。
这天太宝贵,不就应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这天,它不再回来。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