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9、《我和我的家》教案

合集下载

一下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一下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9.我和我的家教学目标:1.责任意识: 通过体会出生时家人的心情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

增强家庭观念,产生家庭认同感。

2.道德修养:掌握家庭礼貌称呼。

能够找到自己与家人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了解自己的家人。

3.健全人格:认识孩子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喜悦,理解自己是家人的期盼。

4.政治认同:找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认识到家人对我们的影响,向自己钦佩的家人学习,产生强烈的家庭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通过体会出生时家人的心情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2.找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认识到家人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难点:1.通过体会出生时家人的心情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2.向自己钦佩的家人学习,产生强烈的家庭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体会出生时家人的心情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

2.掌握家庭礼貌称呼。

3.认识孩子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喜悦,理解自己是家人的期盼,学会称呼自己的家人。

教学过程:活动一:话题开端猜一猜:3月12号,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吗?(老师的生日)1.你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呢?2.播放视频《我出生的那一天》3.小思考:大雄是捡来的吗?大雄的爸爸妈妈对大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出生时爸爸妈妈也像他们一样吗?4.问问你的家人:(1)你出生的过程是怎样的?(2)家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5.欢迎我的宝贝:(1)我出生后,爸爸很高兴,把我抱在怀里,一个劲儿地说我长得像他。

然后爸爸开始兴奋地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出生的消息。

(2)奶奶乐呵呵地说:“瞧这孩子的机灵劲儿,长大一定跟妈妈一样聪明!”(3)因为我的出生,全家都乐呵呵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呢!6.小结:每一个宝宝都是在家人的期盼中出生的,每一位家人都因为你的出生而充满喜悦。

活动二:学习探究1.过渡语:就这样,我正式来到我的家,成为了我家的一份子,看,这些都是我的家人。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了解家庭的基本生活环境和设施,如:家居、家电、家具等;
•了解家庭生活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习惯。

2.能力目标
•能够对家庭成员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解读;
•能够描述和谈论自己的家庭生活;
•能够借助图形、字符等形式进行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的描述。

3.情感目标
•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珍爱心、感恩心和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
•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珍爱心、感恩心和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感。

2.教学难点
•如何让孩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
•如何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成长环境、感恩家庭,做好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
1.认识家庭成员;
2.了解家庭的基本环境和设施;
3.了解家庭生活的规律和习惯;
4.表达家庭内在情感。

2.教学过程
第一步:了解家庭成员
1.教师引导学生先看一组图片(由家庭中的家人组成),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再口头描述图片上的人物。

可以提问:。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爱我家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爱我家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爱我家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和我的家》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我来到我家”和“我的家人”两个栏目,旨在对学生进行家庭关系的启蒙,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知。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和“家人的故事”两个栏目,我将课堂教学主题定位为:在认识家人的基础上了解家人,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仔细剖析这两个栏目,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旨在从外貌、性格、爱好和做事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白自己与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后者旨在从了解家人的故事以及家人的工作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学习关心家人。

二、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孩子基本上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被父母长辈们捧在手心里,整天享受家人无尽的关爱,却很少甚至不懂得去关爱家人。

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家人,树立了家的意识,形成了积极的家庭关系体验。

因此,第2课时应该着重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家人,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产生家庭认同感,学会爱自己的家人。

三、教学目标1.利用照片,通过猜、找、指、说、演、画等方式,找到自己与家人在外貌、性格、爱好、待人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初步了解自己的家人,感受家人间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

2.借助课前调查单了解家人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进一步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增进与家人间的联系。

3.通过分享家人的故事,感受家人间的快乐和温馨,感知“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增强家庭观念,产生家庭认同感。

四、教学重难点从外貌、性格、爱好等多个角度进一步了解家人,产生家庭认同感。

教学过程:师: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家,家是我们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

活动一“相亲相爱一家人”之“我的小家”师:同学们,我们家里一定也有很多这样透着幸福的照片吧,快拿出来晒晒我们家的幸福吧,说说照片里快乐的故事。

9、《我和我的家》教案

9、《我和我的家》教案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3、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请,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

2、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教学过程:1、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调查家人的生日、年龄、职业等情况,观察家人的喜好,并记录在家庭档案表格中。

2、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师:孩子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认真听,仔细看,歌中的宝宝生活的快乐吗?让我们跟随歌中的宝宝一起唱起来吧!(师生一起做动作唱)(2)播放动画歌曲《吉祥三宝》(3)师:同学们都说歌曲中的小宝宝很快乐幸福,你为什么这样说呢?(4)师:奥,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快乐幸福的!那你快乐幸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一家子。

3、合作学习,体验生活(1)师: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张家庭生活照,看你能认识谁。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出了我。

对,这就是我的一张全家福。

这是妈妈,我妈妈是一位医生;这是爸爸,是一位教师。

(2)师:同学们根据课前调查的“我的家庭档案”,介绍自己的家庭。

同桌相互介绍,再小组内介绍,最后小组内推荐代表到台上介绍。

4、深化感悟,引导生活(1)现在我们来再来看一幅图片。

图片上有莉莉的全家福。

莉莉快乐的说: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

旁边一个小男孩骄傲地说:我是爷爷的乖孙子,爸妈的好儿子,叔叔的好侄儿……(2)师:同学们想不想也这样来说一下,在家里你是谁?学生看着动画,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唱。

看完后回答老师刚才提问的问题。

生:生活得很快乐,过得很幸福,因为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和家人在一起。

学生看图说一说,认真听老师的介绍,然后模仿老师去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说说“在家里我是谁”。

情感的熏陶是最好的良药,先让孩子感受快乐幸福,从而体会家庭温情。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2.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2.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3.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的培养;4.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和家庭成员的职责;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3.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的重要性;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家庭照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2.讲授环节: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以及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的培养;3.互动式教学环节: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并进行角色扮演;4.情境教学环节:模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的重要性;5.合作学习环节:小组合作,进行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训练。

五、教学评价1.口头评价: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理解程度;2.书面评价: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的文章,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家庭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家庭的构成和家庭成员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意识。

通过互动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训练,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和我的家》教育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育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设计:我和我的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理解和珍惜,增强家庭意识和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和家庭价值观念。

3.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家庭的定义和作用。

2.家庭成员的介绍。

3.家庭生活习惯和家庭价值观念。

4.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

5.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心和扶持。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家庭的定义和作用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让学生了解到家庭的多样性。

2.导入:询问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思考家庭的作用。

3.概念讲解:解释家庭的定义和作用,并让学生以自己的话总结出家庭的主要作用。

4.案例分享:请学生主动分享自己家庭的特点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5.总结:让学生小组讨论家庭的重要性,并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家庭成员的介绍1.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家庭成员,引导学生认识并讨论各种不同的家庭成员。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家庭成员进行介绍,并讨论他们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3.回顾: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家庭成员进行现场介绍,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家庭成员的介绍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三课时:家庭生活习惯和家庭价值观念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庭生活习惯和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自己家庭中的一种生活习惯或价值观念,并进行总结。

3.小组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家庭生活习惯和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并形成自己的家庭宣言。

第四课时: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1.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了解到互动和合作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2.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家庭场景,要求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并展示出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现场表演,并进行评价和点评。

9《我和我的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我和我的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9课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的第三单元第9课,主要讲述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护家庭的和谐。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关注,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家庭活动,促进家庭和睦。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道德与法治,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和体验。

止匕外,学生对家庭的观念和认知也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的家庭可能比较单一,有些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类型。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明确家庭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家庭。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学会关心和爱护家人。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珍惜家庭。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学会关心和爱护家人。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2、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小黑板、彩色笔、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有哪些人呢?家人都有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回答:〃有爸爸妈妈,还有我。

〃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回答:〃爸爸妈妈都有什么职责呢?他们平时都会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爸爸会工作挣钱,妈妈会照顾我们和做饭。

〃老师出示一张家庭合照,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张照片了吗?这是一家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在拍照。

〃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回答:〃这些人是一家人,他们都住在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老师出示一张幸福家庭的图片,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张图片了吗?这个家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起很幸福。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我和我的家-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我和我的家-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我和我的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家庭的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掌握在家庭中尊重、关爱、帮助家庭成员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孩子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关心、包容和舍己为人的情感态度;•培养孩子对尊重、帮助、支持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发展孩子的家庭观念,懂得维护家庭和谐、幸福、美好。

3. 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学习运用信息工具和方法,开发创新潜能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在家庭中尊重、关心、关爱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家庭情况,并就家庭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感知家庭的价值、品味家庭温暖和幸福,启迪孩子对家庭成员的关怀和关爱;•如何引导孩子自我探究,提高孩子的情感认识、思维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1. 教学过程步骤一:情境导入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家庭,我们会像什么样子呢?同时,请学生围绕自己的家庭,谈谈:•那些人组成了自己的家?•家里的成员都有哪些好习惯和不足之处?•家庭之间的相处方式?步骤二:探究家庭的作用和关系1.认识家庭的组成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分析这个家庭都有哪些成员。

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了解家庭的人员组成,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并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家人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彼此关心、理解,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

2.家庭模拟情景教师将学生随机分成家庭成员组,让学生在小组中沟通、交流,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家庭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步骤三:学习尊重、关心、关爱家庭成员1.学习尊重家庭成员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出不同场景下的尊重和不尊重的行为,让学生分析,认识到“尊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与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互相尊重。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我和我的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他们的职业。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家庭和家里的房间布置。

3.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活动。

教学重点:1.家庭成员和他们的职业。

2.描述家庭和家里的房间布置。

3.谈论家庭生活和家庭活动。

教学难点:1.描述家庭和家里的房间布置时的形容词的运用。

2.谈论家庭生活和家庭活动时的动词的运用。

教学准备:1.PPT课件2.课堂活动道具(家庭成员和房间的图片卡片)3.学生手册和课本4.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显示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询问学生他们在家里住在一起的人有谁,以及他们的职业是什么。

Step 2:新词学习(10分钟)1.通过PPT展示并教授新词汇: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家人、职业等。

教师可以示范并要求学生跟读。

2.使用图片卡片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

Step 3:学习表达家庭成员和他们的职业(15分钟)1.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读的方式,学习表达家庭成员和他们的职业。

例如:我的爸爸是医生,我的妈妈是老师。

2.分组练习:学生们分成小组,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家庭的成员和他们的职业,其他同学猜测。

Step 4:学习家庭和房间的描述(15分钟)1.利用PPT呈现一些房间的图片,教授相关的形容词。

例如:卧室、厨房、客厅、浴室,漂亮的、宽敞的、明亮的等。

2.练习家庭和房间的描述:通过口头描述或是书面练习,让学生描述自己家里的房间布置,并运用所学的形容词。

Step 5:学习谈论家庭生活和家庭活动(20分钟)1.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家庭活动的图片,教授相关的动词。

例如:看电视、吃晚饭、玩游戏、做家庭作业等。

2.分组活动: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谈论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活动,要求使用所学的动词。

Step 6:巩固练习(15分钟)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九课《我和我的家》第一课时教案

第九课《我和我的家》第一课时教案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我和我的家》是《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主题活动这一。

他包括“我来到我家”,“我的家人”,“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家人的故事”四个部分。

本单元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来历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的血缘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最后落实对家庭的爱与责任。

引导学生学会不给家人添麻烦,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主动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温馨家庭的自觉构建者。

二、学情分析孩子们熟悉自己的家庭成员,对他们的习惯、性情也有所观察和了解。

对家庭结构、伦常关系,以及自己的来历却不清楚。

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对家长的工作、生活不了解。

孩子们在家中受到家人的关心和关注,因为一切都太自然,反而让他们不能察觉,觉是一切都是应该的。

三、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2.难点: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五、教学方法1.学法:情景体验、场景演绎、动手操作2.教法:情境创设、活动体验、合作探究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音乐《家庭称呼歌》《让爱住我家》。

学生准备:全家福,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

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小小讨论会你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呢?出示班级学生婴儿照【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的形式开场,用孩子们小时候的婴儿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活动一:时光穿梭机【活动要求】看哆啦A梦和大雄的精彩片段1.大雄是捡来的吗?大雄的爸爸妈妈对大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2.你出生时爸爸妈妈也像他们一样吗?【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观看中感悟,感受到自己的出生对家庭带来的影响,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家》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家》优质教学设计

9《我和我的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和家人之间的血脉联系,能正确称呼家人。

2.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和家人之间的血脉联系,能正确称呼家人。

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刚才的歌好听吗?老师这里不仅有好听的歌,还有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师:同学们,听!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新的生命走进了我们的家庭。

家人欣喜的迎接他的到来。

看,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孩子在慢慢的长大。

长了第一颗牙齿,叫了第一声妈妈。

在家人的关爱下,孩子幸福的成长着,从一个小婴儿变成了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

师:同学们看的可真认真呀!那么,听了这个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呀?生:师——板书(二)新授过程活动一:七嘴八舌话出生师:就像刚才故事中说的,在家人的期待中,我们来到我们可爱的家。

同学们,昨天老师已经让你们回家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你出生时的故事,你们了解了吗?伴乐,小组介绍指名生介绍师:我们从一出生就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家,成为家庭中的一员,在这个家的户口本中,就有了我们的位置。

同学们看,这就是---户口本。

户主,户主是什么意思呢?那这里的子是什么意思呢?是的,子就是户主的儿子。

那如果是女儿,这里会写什么呢?活动二:枝繁叶茂家庭树1.师:在我们的家里不仅有可爱的我们,亲爱的妈妈,还有很多其他的成员,你的家里,都有哪些成员呢?生:我家里有爸爸、爷爷、姥姥、姑姑。

师贴在黑板上2.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家庭关系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帮这些成员找到相应的位置吗?小组合作师小结:祖辈。

父辈。

孙辈。

3.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奖励给你们一首好听的家庭称谓歌吧!我们一起唱。

活动三、动手动脑找“影子”1、师:睁大你的小眼睛来看一看,你能从照片中找到他们相像的地方吗?师:同学们再来看这张照片,这是一张祖孙三代的照片。

照片中小宝贝儿,除了和爸爸妈妈长得相像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像谁呀?2、师:你听别人说过你和家人长相很像吗?3、师:看来呀,通过长相,可以判断出是一家人。

我和我的家-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我和我的家-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我和我的家-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父母的概念;2.能够说出自己的父母姓名,并表达对父母的爱;3.能够简单道出家庭关系、家庭成员;4.培养学生尊重家庭、父母、亲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父母”等概念;2.通过绘图、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家庭、父母的重要性;3.通过讲述故事、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爱护、尊重家庭、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存在差异;2.学生可能缺乏切身体验和情感经历。

四、教学方法1.演讲法;2.课堂讨论法;3.图片展示法;4.绘画法五、教学内容1. 父母的名字1.通过问学生父母的名字,了解学生对于“父母”的概念;2.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发现同学之间对于“父母”的称呼不同,说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3.讲解父母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家”的观念和表达的影响。

2. 家庭成员的关系1.通过简单的线条图,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讨论家庭成员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3. 家庭的重要性1.讲述关于家庭的故事,以及表达对家庭的情感;2.展示与家庭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安全;3.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家庭的人会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过程1. 热身请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的父母姓名,以及怎样称呼他们。

2. 导入画一张家庭成员的关系图(简单的线条即可),请学生解读图中的关系。

3. 新知教学3.1 父母的名字教师问学生参考热身问题,回答自己的父母姓名,讨论学生之间对于“父母”的称呼。

3.2 家庭成员的关系教师出示家庭成员关系图,让学生解读并提出问题讨论。

3.3 家庭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故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安全,并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家庭的人会是怎样的,分享观点。

4. 巩固让学生自由绘制自己的家庭图片,并在图片周围标注家庭成员姓名。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尊重家庭、父母、亲人的情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家庭责任与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更多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我还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因此,我将进一步强调家庭美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家庭中实践尊重、理解和关爱。
-家庭沟通:教授学生有效的家庭沟通方法,解决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谐。
-遵守家庭规则:使学生认识到遵守家庭规则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家庭责任:培养学生具备家庭责任感,学会分担家务,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举例解释:
-家庭重要性:通过讲解家庭的功能和作用,如提供情感支持、教育引导等,使学生理解家庭的不可或缺性。
2.教学难点
-家庭矛盾的处理:教授学生面对家庭矛盾时如何保持冷静,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
-家庭规则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家庭规则的意义,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家庭责任的分担: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责任,克服依赖心理,积极参与家庭建设。
-沟通技巧的运用:指导学生将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家庭生活中,提高沟通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家庭沟通和家庭责任的话题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在家庭中遇到的沟通难题和责任分担的经验。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学生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家庭的构成和各自的角色。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我和我的家》
三、教学重点
1. 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特点和构成。

2. 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

四、教学难点
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问答、讨论、造句等交互式教学方法。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1. 初步了解学生的家庭: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一幅简单的家庭结构图,让学生逐一介绍自己家庭的成员和特点。

2. 学生自我介绍: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家庭的成员、家庭环境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家庭的认识,培养大家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家庭介绍:让学生观看家庭介绍的视频,了解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家庭都是怎样构成的。

4. 模仿创作:老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家庭照片、家庭作品等,让学生根据照片和作品模仿出自己的家庭图片和作品。

5.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家庭,树立家庭意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家庭意识。

同时,本次教学还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培养,使得学生的自我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教师应当认真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授课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道法一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家》第一课时 教案

道法一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家》第一课时 教案
4、每个人的家庭故事中都有好些人,同学们也都知道怎样称呼自己的家人,但是大家是不是知道自己与他们的血缘关系呢?同学们自己试着完成35页填空题。
生汇报,集体纠正。
5、一家人像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家庭的根基,是祖辈。爸爸妈妈这一辈是父辈。我们这一辈是孙辈。
【设计意图】: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理清亲属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一般只是感性的认识,从未进行过理性的分析过,教学中通过“家庭关系树状图”帮助学生理清关系,直观生动,学生很快就熟悉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教师播放《婴儿的啼哭》,学生听。
2、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新的生命走进我们的家庭,家人欣喜等待他的到来,在家人的呵护下慢慢长大。长了第一颗牙,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迈开腿走的第一步,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参加旅游,第一次成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你们的一次次变化都是在家长的关爱下幸福地成长着。
3、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生汇报。
板 书 设 计
9.我和我的家
我弟弟
伯伯爸爸叔叔舅舅妈妈姨妈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教 学 反 思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会称呼直系亲属,但他们对亲属关系及称呼没有具体的概念,因此,我从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回忆自己出生故事等的过程,逐步梳理上升到理性的关系网。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4、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今天就让我们以家为题,说说《我和我的家》。
【设计意图】:为了走进学生生活,导入环节设计了《婴儿的啼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9.我和我的家教案及反思

9.我和我的家教案及反思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生活都在家里。

他们熟悉自己的家庭成员,熟悉他们的习惯,对性情特点也有所观察和了解。

家里人的称呼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这样称呼?对家庭结构、伦常关系,以及自己来历却不清楚。

孩子们在家庭中受到家人的关心、关注。

因为一切都太自然,让他们反而不能觉察。

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我和我的家》这一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脉联系,能正确地称呼家人。

(2)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2.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感情,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3.过程与方法通过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2.难点: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方法1.探索名字的意义----初识自己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

2. 动手完成关系树----理清家庭伦理关系。

3.听故事,找“影子”-----突出重点,体会家人之间血脉相连的意义。

4.讲述家人的故事------突破难点,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学会关心他人。

教师准备:白板课件,人物头饰学生准备:与家人的合影照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和家人快乐地生活,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想请同学们给它们起好听的名字,可以吗?生:和气的家生:温馨的家生:可爱的家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家,我们的家可爱、温馨、美丽。

2.师: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发言。

师:同学中有的长得像妈妈,有的长得像爸爸,还有的长得既像妈妈又像爸爸,因为你们是一家人。

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走进《我和我的家》。

二、活动一:我来到我家师:孩子们,昨天回到家里,请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讲了你们出生时的故事。

9我和我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我和我的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我和我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的定义,明确家庭的重要性。

•能够说出自己家中的一些物品及其功能,并且初步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了解,进一步巩固人际交往与社会规范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感,更加增强家庭意识。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感恩之心,关注家庭成员的需求。

•发挥家庭在塑造孩子性格和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家”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学会描述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及部分物品的名称和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家庭,以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学会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对家庭的感受和对家庭成员的关心。

三、教学内容与环节设计1.教学内容1.我们都生活在家里,家是什么?让学生看一张图片,听学生阅读、识字,并讲述图片内容,围绕此主题进行讨论:我们都生活在家里,家是什么?在讨论中给出定义,引导学生感悟家庭的重要性。

2.认识家里的物品。

引导学生认识家里的物品(家具、电器、厨房用品等),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关系。

3.“家”的影响。

通过对“家”的简单讲述与个人的对“家”的感受相互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2.教学环节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看图片,让学生自由阅读识字,并讲述图片中内容的基本情况。

最后,发出导入问题: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哪里吗?2.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10分钟)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和感受,交流对“家”的认识与印象,引导学生总结“家”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游戏环节(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认识家里的一些物品,采用模拟场景让学生通过描述物品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4.互动环节(10分钟)以学生为主体,分享自己平时在家里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的感悟、家里的亲人之间如何相互关心等等。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第一篇:《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我和我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青年路小学学情分析:1、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会对称呼直系亲属,但他们对亲属关系及称呼没有具体的概念,因此,我从学生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回忆自己正月走访亲戚的过程,逐步梳理上升到理性的关系网。

2、孩子们平时也经常听长辈讲家人的故事,但他们并不知道长辈给他们讲故事的目的,因此,我采取课前调查了解学生讲故事情况,指明学生示范、引领的方向;课中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深入小组了解、点拨、引导交流方向,做到指名汇报时心中有数,从而掌控课堂。

学习目标:1、能说出父母直系亲属的称呼。

2、能讲出家人及直系亲属的1到3个故事。

3、感受家的幸福,体验家的自豪,逐步理解和传承家风。

重点难点:目标2、3 学习过程:《我的家人》一、直接导入,提出问题1、孩子们,过年了大家都走亲戚,谁来说说今年正月里你到谁家或谁到你家走过亲戚?(追问:你是怎么称呼他们一家的?他们和父母是怎样的关系?)2、你还去过谁家?或者谁还来过你家?二、教师小结,反馈练习1、看来同学们不但在课堂是表现踊跃,善于动脑,而且在家庭当中也是懂礼貌,很注重与亲戚的来往,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看谁不但在生活中会应用,课堂上也会回答。

2、出示课件:家庭关系图抽生上台粘贴,让生修正,说理由。

《家人的故事》三、指生示范,明确导向1、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知道了家人与亲属之间的关系,而且知道如何称呼。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经常听家人或亲属讲他们以前的故事,谁来讲一个关于他(她)的故事呢?(2---3名)2、小结:发生在家人身上的故事好多好多,我们可以讲他们工作中的故事,可以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还可以讲他们的兴趣爱好……四、小组合作,准备汇报1、请同桌互相讲故事,把你家人的故事讲给同桌听,看谁讲的又多又好。

2、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指导。

五、汇报展示,理解传承学生汇报:1、时间方面2、兴趣特长3、工作方面4、品质方面5、性格方面6、言行举止7、为人处世六、课堂总结,提升意识你有一个家,我有一个家,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相信同学们在感受幸福、体验自豪的同时能够走出更好的自我。

《我和我的家》优秀教学教案

《我和我的家》优秀教学教案

我和我的家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家庭生活”这一主题内容设计上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合理构建教材蕴涵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力图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通过教材学习,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家,懂得因为有了父母长辈辛苦付出的爱,才会有自己幸福的生活。

而家人的支持、帮助正是激励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帮助学生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了解到“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

“我和我的家”这一课通过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连;让学生了解家庭中各个成员间的关系,相互间的称呼及简单的家庭构成,学会接纳父母、长辈的亲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依。

2初步懂得家的构成,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亲人的爱,并学会关爱自己的家人。

教学难点: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厘清亲属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故事导入展示教材中的故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出生的故事。

活动一:我出生的故事此环节需要结合资源“【活动设计】我出生的故事”进行,建议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完成。

活动流程:1请同学们采访自己的家人,请他们说一说你出生的故事。

2按照活动设计的要求记录你采访的内容。

3展示你出生时候的照片或者小时候的纪念品,分享你出生的故事。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展示纪念品。

活动二:读绘本懂道理导语:你家里有兄弟姐妹吗?你平时是怎么跟他们相处的呢。

反馈指导:1看一看:播放视频《我和弟弟》(此环节需要结合视频资源:【知识解析】我和弟弟)。

2说一说:分享自己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故事。

3辨一辨:分组评判大家分别分享的故事。

小结:。

活动三:家庭关系我知道此环节需要结合资源“【活动设计】安全游戏我来评”进行,建议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完成。

活动流程:1请同学们绘制自己的家庭树。

2展示家庭树,说说你是怎么区分这些关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的愿望,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

2、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3、按照简单的提纲介绍自己的家。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亲请,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

2、同时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教育。

教学过程:
1、课前体验,初步感悟调查家人的生日、年龄、职业等情况,观察家人的喜好,并记录在家庭档案表格中。

2、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师:孩子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认真听,仔细看,歌中的宝宝生活的快乐吗?让我们跟随歌中的宝宝一起唱起来吧!(师生一起做动作唱)
(2)播放动画歌曲《吉祥三宝》
(3)师:同学们都说歌曲中的小宝宝很快乐幸福,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4)师:奥,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快乐幸福的!那你快乐幸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一家子。

3、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师: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张家庭生活照,看你能认识谁。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认出了我。

对,这就是我的一张全家福。

这是妈妈,我妈妈是一位医生;这是爸爸,是一位教师。

(2)师:同学们根据课前调查的“我的家庭档案”,介绍自己的家庭。

同桌相互介绍,再小组内介绍,最后小组内推荐代表到台上介绍。

4、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现在我们来再来看一幅图片。

图片上有莉莉的全家福。

莉莉快乐的说: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一起。

旁边一个小男孩骄傲地说:我是爷爷的乖孙子,爸妈的好儿子,叔叔的好侄儿……
(2)师:同学们想不想也这样来说一下,在家里你是谁?学生看着动画,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唱。

看完后回答老师刚才提问的问题。

生:生活得很快乐,过得很幸福,因为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和家人在一起。

学生看图说一说,认真听老师的介绍,然后模仿老师去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说说“在家里我是谁”。

情感的熏陶是最好的良药,先让孩子感受快乐幸福,从而体会家庭温情。

5、总结:了解家庭角色,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开始关注家庭成员的信息,勾起美好回忆。

锻炼说话能力,初步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后,初步形成家庭角色阿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