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

研究新生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新生儿是家庭中的宝贝,需要特别的关爱和护理。

由于新生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对新生儿的护理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在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需要家长和护士们特别注意,合理进行护理管理,以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本文将讨论一些关于新生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相对应的护理管理措施。

一、危险因素1. 感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容易感染。

特别是在医院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新生儿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2. 营养不良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大,而且过度或不足的营养摄入都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新生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3. 器械相关危害在新生儿医院内使用的一些医疗器械可能会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针头划伤、输液引起感染等。

4. 睡眠不足新生儿需要大量的睡眠来促进大脑发育,缺乏睡眠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不健全,对新生儿的发育造成危害。

5. 环境污染新生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护理管理措施1. 清洁卫生保持新生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新生儿房间内,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对被褥、衣物等物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并保持手部的清洁卫生。

2. 合理喂养合理喂养是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而且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成分,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要注意避免喂养时过量或不足,均衡合理的营养摄入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3. 安全使用器械使用器械时要严格遵循规范,确保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减小对新生儿的伤害和感染风险。

4. 合理作息新生儿需要足够的睡眠来保证大脑发育和身体健康。

家长和护士们要合理安排新生儿的作息时间,尽量减少噪音和干扰,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对新生儿周围环境进行控制,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细菌等对新生儿的危害,特别是在感染流行季节,要加强对新生儿的环境管理。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新生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病情变化迅速,加上语言沟通能力的不足,导致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

为进一步改善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同时必须认识到这些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分析了新生儿住院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并指出为了减少护理事故采取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安全因素;防范对策;引言:新生儿患者,特指的是在分娩后二十八天内的婴幼儿。

新生儿正处在发展的基本阶段,但是适应性和生理调控机制尚不完善,抵抗力较低,且易于感染,因此病情变化很快,死亡率也在逐步增加。

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在新生儿早期儿科安全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并对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新生儿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1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1.1 检查制度不严床边交班、临床护理以及在新生儿出院时没有仔细检查患儿的手环、胸卡、床头卡等,很容易出错。

一旦在检查中,没有及时发现患儿的身体异常等情况,或是在发现后未能及时和父母交流,就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许多护理人员由于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或者自身护理经验不足,往往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早期变化,由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1.2环境因素随着在医院分娩的人数继续增加,对床位的需求也在增加。

为进一步减轻住院压力,医院方面也往往用增加病房的方法增加床位。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多个病房区域,一方面院内管理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感染的可能性也增加。

由于住院人数增多,且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全,身体抵抗力较弱,所以很容易受到其他细菌、病毒的攻击。

另外,许多医疗设备更新不及时和管理不善也是造成新生儿不安全因素之一。

在妇产科,因为各类检查、测试等设备的相对集中,人群聚散,对新生儿的护理有一定的影响。

1.3 人员因素既包括院方的医护人员也包括其他的新生儿及其亲属和陪伴人员其中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综合素养不足,不按程序办事,操作医疗设备不当,没有责任心。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李珍钰, 屈香枝, 许焕丽
( 钢市人民医院 , 南 舞钢 420 ) 舞 河 6 50
[ 键 词 ] 新 生 儿 ; 理 ;潜 在 ; 安 全 因 素 ; 策 关 护 不 对
[ 图 分 类 号 ] R4 3 7 中 7 .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文章 编 号 ] 10 9 7 ( 00 0 0 8— 26 2 1 )5—07 O 5 9一 3
河 南 职 工 医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n n Me ia C l g o tf a d W o k r o r a fHe a d c l o l e frS a n r e s e ・5 9 ・ 7
医 学 护 理
在 新 生 儿 护 理 工 作 中潜 的不 安全 因素 及 对 策
过 高或过 低 时 , 要 及 时进 行 降 温 或 保 暖处 理 。这 需 些工 作往 往 由家属去 做 , 保 暖或 降温效 果差 , 若 或新
生 儿 出 现 严 重 问 题 , 因此 出 现 纠 纷 。 会
13 1 分 级 护 理 制 度 执 行 不 到 位 一 般 护 士 巡 视 . . 病房 时 , 观 察 新 生 儿 的 呼 吸 、 色 、 神 状 态 等 。 只 面 精
抢 救 , 抢 救 用 物 不 全 延 误 抢 救 时 机 , 带 来 的后 果 因 所 也 是非 常严 重 的。 13 3 新 生 儿 腕 带 制 度 执 行 差 新 生 儿 出 生 后 腕 . .
是新生 儿护理 工作 除 了具有 一 般 护 理 的 风 险外 , 还 由于护 理服务 对象 的特殊 性 , 有 的风险 高 、 型复 具 类
1 1 环境 因素 近 年来 , . 由于 人 们 经 济 条 件 的 改 善, 医疗安 全意识 的提 高 , 以及 医疗 保 险 、 村 合 作 农 医疗 、 消项 目的开展 , 降 使得 基层 医 院住 院分 娩人 数 骤增 。为 了保 障患者住 院分 娩 , 只有扩 大病 区 , 以满 足 临床 需要 。这 样一来 , 使得 住 院病 区不集 中 , 以 难 管理 。病 区四通八 达 , 易 发 生新 生 儿 丢 失 等严 重 容

浅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浅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2 . 2 加强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首先 , 新生儿的护理中牵涉到的三方分别是医生, 护 士和患儿 , 在患者没有 语言和意志支配能力以及患儿法定监护人 在护理期间处 于缺位 的状态 , 医护之间 的交接班 , 分工 和合作关系就使得其在新生儿护理期间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医 护人员时刻谨记 自己主动承担救死扶伤和照顾患儿的责任心 , 最大限度避免意外
1 影响新生儿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 . 1 人员因素分析
规范交接班流程需要要求 在班 护士提前 十分钟来进人工作状态 , 交接班的护 士和接班的护士要认 真的核对患者 的具体身体状况 ,并且交代特别的注意事项 . 交接班记录需要 护士长和有经验 的护士来监督 , 护士长根据每周的交接班记录进 行具体 的总结 , 提 出整改 的方案 。 对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的分析, 规定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和需要 注意 的事项有哪些 。
2 . 1 . 3 规范 出院流程 规 范出院流程进行 , 手脚
牌和再一次具体检查新生儿的身体状况 , 在更换新生儿衣物 时不要用带子来束缚 新生儿手脚 ,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 , 出院结账 时 , 要核对父母 的具体 身份信 息, 避 免导致错领 的现象 发生。 医院护士有 责任对 出院的父母进行具体 的口头和 书 面的对新生儿培育 的知识指导 , 最 大限度 的来消除家属的忧虑 , 来增加 医护人 员和患者家属 的好感度 ,对医护双方都能够起到 良好的影 响。
儿科护士 的技术进行专 门的培训很重要。
2 . 2 - 3 加强巡视
近些年医院存在医护人员人数不够和床 护比达不 到要求 的隐患 , 如果做不到 这些就无法满足等级护理的实施和患儿安全生活护理需要 , 护士编制 的人员缺少 导致护士的排班很不合理 , 护士长时间超负荷和高压力的工作 , 易导致精神紧张 和休息不好 , 心理疲惫等症 状 , 这些都影 响了护 士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完成 , 容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沟通技巧培训
新生儿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 通技巧,能够与新生儿家长进行有 效沟通,及时解答家长的问题并消 除疑虑。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01
制定完善的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级人
员的职责和权限。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
02
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 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措施
目 录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措施 •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理措施Biblioteka 01CATALOGUE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人员因素
专业技能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新生儿护理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在操作过 程中出现错误,如抱姿不正确、 喂养不当等,可能给新生儿带来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新生儿感染和交叉感 染的发生。
03
CATALOGUE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01
制定详细的新生儿护理应急预案 ,包括常见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 和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 迅速、准确地采取措施。
02
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医 护人员的反应速度和操作熟练度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沉着应 对。
设备不完善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 设备,如暖箱、监护仪等,如果 设备故障或不完善,可能给新生 儿的健康带来威胁。
02
CATALOGUE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防范措施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专业技能培训
定期为新生儿护理人员进行专业 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水平。
职业素养教育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新生儿是家庭中最为脆弱的一环,护理工作必须十分谨慎,因为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新生儿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目前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因为呼吸道发育不完善,易受到窒息的影响。

为防止新生儿窒息,应做好以下措施:1.睡眠姿势:新生儿应该平躺,双手放在两侧,避免采用侧睡和脸朝下睡的姿势。

2.床垫选择:床垫应该使用透气性好的床垫,不能使用过软、不透气的床垫。

3.枕头选择:新生儿不需要枕头,如果需要枕头建议使用空心棉制品。

4.玩具选择:新生儿的玩具不可过大,不可过硬。

二、新生儿烫伤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容易受到烫伤的影响。

为了防止新生儿烫伤,应做好以下措施:1.水温:新生儿洗澡的水温应低于38℃。

2.沐浴时长:新生儿洗澡时间不应过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

3.洗澡前检查:洗澡前应检查水温和沐浴产品是否适用于新生儿。

4.衣物选择:睡衣应该使用棉质透气性好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合成材料制作的衣物。

三、新生儿误吸新生儿的消化道发育不完善,误吸易造成胃肠反应。

为了避免新生儿误吸,应做好以下措施:1.喂奶选择:新生儿应该使用母乳或者婴儿奶粉喂养,不得使用其他奶制品。

2.喂奶姿势:喂奶时,应将新生儿抱起,使头部高于胸部,避免奶液流入呼吸道。

3.吐奶及时处理:如果新生儿出现吐奶情况,应及时清理。

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卡着气管的物品拔出,应紧急送往医院。

四、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弱,在一些人多、空气不流通、清洗不彻底的地方容易感染,为了避免新生儿感染,应做好以下措施:1.饮食卫生:母乳和奶粉应该选择品质优良、清洁卫生的产品。

2.室内环境: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3.外部访客:新生儿只能让父母及亲近的家人抱,要注意控制外部访客人数及时间。

4.个人清洁:护理人员要保持手部的清洁,避免对新生儿造成污染。

综上,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很多,但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一、引言新生儿是人类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因其生理特点和行为表现与成年人不同,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新生儿护理,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和健康。

本文主要讨论新生儿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1、意外伤害新生儿由于肢体细小,外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对环境适应能力低,稍有不慎便会发生意外伤害。

此外,家庭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

2、窒息窒息是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意外事件。

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发育尚不完全,往往因异物阻塞或窒息而危及生命。

3、感染病原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易受外界病原体侵袭,导致各种感染病发生。

4、溺水新生儿因运动能力差,尤其是头部较大,脖子较短,意外落水后不易掌握自救方法,容易引发溺水事件。

5、其他如新生儿尿布没换及时、餐具未消毒等也可能给新生儿带来安全隐患。

三、新生儿护理安全防护措施1、预防意外伤害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新生儿抱握和喂养方法,小心把握新生儿运动范围,对外出活动要注意妥善保管儿童车,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家具等。

此外,家中应设置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2、预防窒息新生儿在喂奶或哭闹时,家长应采取左右侧卧位喂奶和细心照看等防护措施,避免误吸奶汁或呕吐物。

同时,加强家庭环境卫生,避免让新生儿接触有毒物质和粉尘等。

3、预防感染病原体首先要做好母体环境的卫生,保证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降低胎儿接受到的病原体数量。

在新生儿产生后,应定期给新生儿进行洗澡以及衣物清洗,保证家庭卫生。

4、预防溺水家中有婴儿的家庭应将水桶、水盆等放置高处,避免小孩误入深水中。

当然在游泳等户外活动中,家长更要注意照看新生儿的行动。

在这些场景中,父母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流程。

5、其他要对新生儿的床单、衣服和餐具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确保新生儿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摘要:现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

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

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引言新生儿科接收的住院患儿均是从出生至28天左右的婴儿,这些新生儿均处于人类发育、延续的基础阶段,他们在此阶段逐步调整自身的生理功能来适应陌生的外界环境,但是其适应能力、生理调节机制并不成熟,自身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病且发病后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会导致高病死率。

所以,分析新生儿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来避免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1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现状新生儿多为出生0-28天,及基本内涵为出生时胎龄满37-42周,体重>2500g,身长47cm,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新生儿。

从外表特征来看,应符合新生儿基本要求中,对哭声、四肢、皮肤、胎毛、耳廓、乳晕、结节、四肢、生殖器等要求;此外,在皮肤黏膜及脐、体温、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和免疫及其神经系统发育中,都满足正常需求。

新生儿护理具有复杂,护理事项多的特点,极容易受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交接班制度、与陪护人员沟通工作缺失、护理实践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因素、人员配置等因素制约,极大程度的影响新生儿健康。

2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1护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新生儿科护理中,受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影响,导致新生儿沟通查对环节出错。

新生儿护理诊断中,家长缺乏有关喂养及护理知识,不能及时发现体温改变、感染等问题。

尤其是因护理不周引发的婴儿红臀尿布疹及鹅口疮等疾病。

受个别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正之风影响,极容易导致新生儿异常。

2.2护理管理制度方面护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且监控力度不够,约束力不强,质控措施不得力,护理交接班的时候对新生儿的床头卡、胸卡、双手圈等没有核实。

新生儿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新生儿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新生儿护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一:喂养不当问题描述:新生儿的喂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知识和技巧,很多家长存在喂养不当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包括过早添加辅食、喂养间隔不规律、奶粉配制不正确等。

整改措施:1.增加家长的喂养知识普及:开展新生儿喂养科普讲座,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喂养知识和技巧。

2.设立专业的喂养咨询热线: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定期组织培训班:邀请专业的医生和护士为家长进行喂养技巧培训,提高他们的喂养水平。

问题二:卫生不到位问题描述:新生儿的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然而,由于卫生意识不强或者操作不规范,很多新生儿的护理环境卫生不到位。

整改措施:1.强化护士和家长的卫生操作培训:教育他们正确的手卫生、环境清洁方法,并强调清洁消毒的重要性。

2.提供卫生消毒用品:配备适量的洗手液、消毒液、洗衣液等卫生消毒用品,确保护理环境的卫生。

3.开展卫生巡查:定期对护理区域进行卫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问题三:温度控制不当问题描述: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体温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目前存在部分新生儿护理温度控制不当的情况,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整改措施:1.设定合适的室温范围: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设定合适的室温范围,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定时检查室温:护士应定时测量护理区域的室温,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环境以保持合适的温度。

3.提供温度调控设备:配备合适的温度调控设备,如加热器或空调,确保护理环境的温度恒定。

问题四:护理操作不规范问题描述:在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存在部分护理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护理前不洗手、抚触力度不当、护理用品不清洁等。

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操作培训:对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适当的抚触力度、护理用品的清洁消毒等。

2.建立标准操作规范:制定新生儿护理的标准操作规范,明确每一步骤的要求,确保护理操作规范化和规范化。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
推广。
【 关键 词 】重 症监 护病房 新 生 儿;不安 全 因素 ;预 防措 施 中图分类 号 :R 4 7 3 . 7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1 - 0 7 6 2 - 0 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集 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具体包括
生 儿3 2例 ,对其 临床 资料 采 用回顾性 分析的 方法进 行 分析 ,并探 析重 症监护 病房 新 生 儿护 理不安 全 因素及 预 防措 施 。结果 除 2例 惠 儿 因 病情 较重 出现 死亡 外 ,剩 余危 重新 生 儿均脱 离生命 危 险 ,且 无并 发症遗 留 ,都转 往普 通病 房进 行护 理 ,最终 都痊 愈康 复出院 。结论 对 于 重 症监护 病房 新生 儿护理 不安 全 因素进 行 消除并 采取 有效 的预 防措施 ,有 助 于降低 症监护 病房 新生 儿 的病死率 和并 发症 发生率 ,值 得 临床
个相 对正 常 的水平 。注意 观察 患者 腹部症 状 、体 征以及 神志 的变
化 ,及时 发现感染 、低血糖 、损伤 、糖尿病 酮症酸 中毒 、心肾功能改 变等情况 ,每小时巡视一 次 ,如有异常情 况 ,及时告知 医师进行对症
处理 。
者,指导其坚持饮食治疗,可选择营养丰富、清淡低脂、易消化的实 物,坚持糖尿病饮食,可做适当运动,遵医嘱按时用药 ,自我监测血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措 施 ,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 与方 法
病 的患者 ,密切观察 其心率 、血压 、心 电图以及 自觉症状 ,将患者 心 功能 、血压 等调整到能够耐受手术 的状态 。 3 . 2术 中护理 注意保 温 ,做好手术 配合工作 ,尽 量将手术 时间缩短 ,以减 少患 者 出血 ,降低 并发症 发生概 率。 3 . 3术后护理 3 . 3 . 1密切注意 患者的病 情变 化 对生命体 征定时进行 测量 ,观察患者 末梢循环 、神 志等的变化情 况,持续吸氧 。注 意血糖 、尿糖变 化 ,定期进行监 测 ,使血糖控 制在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目的: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由于护理风险引起的医疗事故。

方法:对我院一年内收入院的320名新生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结果:在所有的新生儿中采取了新生儿科安全护理的新生儿的健康恢复状况远远好于普通护理,而且新生儿护理投诉也有了很大的缩减。

结论:有效采取新生儿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护理中的风险,降低新生儿家属的投诉率,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标签:新生儿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新生儿由于刚刚出生,其年龄幼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又加上新生儿特殊的体质,用药敏感性高等原因,使得新生儿护理较比普通的儿科科室护理的风险更大些,很易产生护理纠纷。

因此,我们的新生儿护理人员不仅专业素质要过硬,还要态度和蔼、热心关怀、细致服务,更要有主动识别风险、预防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现就新生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怎样进行风险管理作详细论述,并总结我们经过实施风险管理后所取得的成效。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现以我院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入院的3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在这中间有170名男的,150例女的。

1.2方法搜集和归纳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新生儿患者,在我院院内或者新生儿科室内的护理投诉情况,并对其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因素,从而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并对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组别风险因素护理要求家属反应新生儿住院康复周期对照组多低服务一般相对于采取特殊护理的新生儿长一些实验组少高护理比较全面认真相对比较短,康复良好1.3统计学方法及处理采用SPSS 14.0处理各种数据,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计量数据。

2结果2.1医方因素2.1.1护理人员的资历较低:年轻护士较多,临床经验不足,而且新生儿科疾病又面临着发病急,复杂,变化较快,而新生儿年龄幼小,无法描述病情,家长又缺乏相关知识,把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护理人员若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解释,因此就不能迅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会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

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观念逐步提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

产科是高风险科室之一,不安全因素较多,产科护理中的新生儿护理,更易引起纠纷。

为了解我院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本文对我院妇产科接生的200名健康新生儿为观察组,对其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注意,并采用合理护理措施。

最终产妇对护理工作服务十分满意。

下面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护理风险;责任心一、一般资料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和保健意识日益提高,医患矛盾和纠纷也日益增多。

新生儿是指出生至生后28d的婴儿,从出生时结扎脐带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此期由寄生生活转为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变,因此,新生儿护理十分重要。

在新生儿护理中,由于新生儿自身系统发展不完善容易出现各种护理难题,对家长和孩子产生一些影响,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

2011年3月20日~2012年8月10日,我院妇产科共接生200余名健康新生儿,其中自然分娩144名,剖宫产56名,未出现新生儿死亡病例,全部随同母亲顺利出院,产妇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率为98%。

这与我科新生儿护理中格外注意护理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是密不可分的。

二、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工作来看,新生儿护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1、新生儿无语言能力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配奶、喂奶、更换尿布、婴儿沐浴、使用热水袋、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如配奶污染,喂奶时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体温不升,烫伤、坠床、暖箱、光疗箱箱温的骤变、穿刺取血后压迫不到位等都有可能造成事故意外。

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新生儿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

护理纠纷中,大多数是护理人员作风不严谨,应变能力不足,服务不到位,与患儿家长缺乏沟通技巧。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论文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论文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促使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尤其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面对的都是有着家庭重托不会言语的小生命,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孩子们康复安全和孩子家庭幸福和谐的责任。

因此,人们对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使新生儿护理质量提高,减少护理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结合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临床经验,本文就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13-02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患儿都是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

新生儿期既是胎儿的延续,又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

这段时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病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

因此,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加强防范,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做好预见性护理,避免各种护理安全意外的发生。

1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1.1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不等,新进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接受专科培训时间较短。

有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只求完成任务,工作中缺乏思考。

新生儿科护士不仅要求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不仅需要护士具有爱心、细心、耐心、同情心,而且还需具有较强的慎独精神。

以往发生的护理纠纷中,大多由于护士服务态度不好,与家属沟通欠缺,应变能力不足。

另外新生儿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得家属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增强。

1.2护理不周时有发生,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新生儿病房无陪护,患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各种需要和不适无法明确表达。

在进行新生儿基础护理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红臀、尿布疹、鹅口疮、交叉感染;新生儿沐浴时发生的烫伤、受凉;使用暖箱、蓝光箱、烤灯等设备不当引起烫伤。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摘要: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因新生儿自身生理功能比较脆弱,极易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事件,不利于保障新生儿护理安全性,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现如今,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重视总结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的不安全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防护措施,以帮助提高新生儿护理安全性。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引言:在新生儿出生后需加强护理干预,以帮助新生儿安全度过出生后的特殊时期。

须注意的是,新生儿情况特殊,相应的护理要求更高、更严格,需要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开展护理工作。

不过根据实际情况看,新生儿护理中容易因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而引起不良事件,对此在本文中便重点分析了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 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1.1 环境因素相比成人护理,新生儿护理具有复杂性特点,据悉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之一便是环境因素。

相比成年人,新生儿生理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尤其是免疫能力较低,极易造成感染问题,并且皮肤脆弱,容易因外界环境而造成皮肤刺激。

虽然当下医疗卫生技术发展迅速,新生儿护理中的环境管理愈加严格,但在很多地区,新生儿护理中依然可能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硬件设施老旧情况,容易给新生儿护理工作形成隐患问题[1]。

1.2 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实施者,自身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水平,但据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护理人员在专业素质上相对不足,例如可能出现交接不谨慎、检查不严谨等,这均可能形成不安全因素。

1.3 管理因素在新生儿护理中,科学合理地护理管理十分重要,能够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2]。

但在实际的护理管理中,很多护理人员每天需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的护理工作,极易使其出现职业倦怠情况,进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2 新生儿护理中防范不安全因素的措施分析2.1 加强环境管理因新生儿的脆弱性,在护理中应严格注重环境管理。

首先,护理人员应重视病房内的卫生清洁、消毒,每日2次,并注意降低空气内的刺鼻性气味,保持空气清新;对于病房内的各种物品、桌面均应实施严格的擦拭消毒,而对于新生儿直接接触的奶嘴、奶瓶等物品要采取高压灭菌。

新生儿科安全隐患排查(3篇)

新生儿科安全隐患排查(3篇)

第1篇一、引言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个特殊的科室,负责接收和护理刚出生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由于新生儿生理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对新生儿科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新生儿科安全隐患排查1. 人员因素(1)医护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不足,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新生儿受到伤害。

(2)医护人员疲劳: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导致疲劳,影响护理质量。

(3)人员流动大: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流动性较大,新入职的医护人员对科室环境、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不熟悉,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2. 环境因素(1)病房环境:新生儿病房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不符合标准,容易导致新生儿感染。

(2)设备设施:新生儿科设备设施陈旧,维修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

(3)医疗器械:新生儿科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3. 护理操作因素(1)无菌操作不规范:新生儿抵抗力弱,无菌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新生儿感染。

(2)护理操作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容易导致新生儿受伤。

(3)药物使用不当:新生儿用药需谨慎,部分医护人员对药物知识掌握不足,容易导致新生儿药物不良反应。

4. 家属因素(1)家属护理知识不足:部分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了解不足,容易对新生儿造成不当的护理。

(2)家属情绪波动:新生儿科家属面对新生儿的病情,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影响护理配合。

三、新生儿科安全隐患改进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1)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

(2)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关注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减轻工作压力。

(3)优化人员配置:合理调配医护人员,确保新生儿科工作正常运转。

2. 优化病房环境(1)改善病房条件:确保病房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符合标准。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治办法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治办法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治办法新生儿是生命的延续,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然而,在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可能会给新生儿带来各种各样的损伤或疾病。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治办法,以帮助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一、感染新生儿由于免疫力不够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感染的方式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尿路等途径。

防治办法:1. 保持手卫生,勤洗手,避免手部交叉感染。

2. 确保新生儿干净、干燥、温暖的环境。

3. 鼓励喂养母乳,增加新生儿的免疫力。

4. 注重消毒和清洁,消毒时需严格按照规定方法进行。

5. 谨慎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

6. 禁止外人接触新生儿,只让直系亲属接触。

二、窒息和窒息性疾病新生儿可能会因各种原因窒息或引起窒息性疾病,如肺不张、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1. 器材检查:如新生儿呼吸机、住院床、体温计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 呼吸道畅通:新生儿在进食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呛咳,婴儿睡眠时头部位置合适,不压迫呼吸道。

3. 抬头睡眠:睡眠时新生儿的头部应该垫高,有利于呼吸。

三、跌落伤害新生儿活动性很小,但如果发生跌落,就很容易造成各种伤害,例如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

1. 安全床铺:新生儿床铺用具安全牢固,严禁将新生儿放在高处,如桌面、沙发等。

2. 睡前躺背位:新生儿睡觉前应放在背位上,减小翻身机会。

3. 监测设备:在新生儿床铺上安装监测设备,如摄像头、呼吸监测仪等,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啼哭过度新生儿会因为各种原因啼哭,但如果啼哭过度,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例如影响食欲、使免疫力下降等。

1. 喂养:新生儿饿了、口渴了、尿布湿了、衣服紧了等时,要及时喂养、换尿布,保持干净舒适。

2. 换姿势:新生儿经常换放不同的姿势,如俯卧、仰卧、左侧卧、右侧卧等,可以缓解啼哭情况。

3. 环境:营造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不要让新生儿处于拥挤、嘈杂、冷酷的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新生儿护理情况,统计监护室内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防护措施展开分析。

结果140例新生儿监护室患儿中5例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1例院内感染、3例针刺伤、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3.57%。

造成新生儿监护室内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等。

结论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因外界多种因素、人员因素及技术因素等影响护理质量,导致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影响患儿疾病治疗。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护理知识的普及、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

标签:新生儿监护室;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院内感染
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主要是生产后存在危重疾病的患儿,新生儿不同于其他患儿及成人,对其的照看应该万分小心。

对于临床医护人员来说,护理安全是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缺乏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抵抗力也较弱,如果没有合理的护理措施,可能导致多种不安全事件[1]。

本次研究以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患儿为例,探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新生儿护理情况,140例患儿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1~20 d,平均年龄(10.4±3.4)d。

排除肺炎感染、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衰竭、黄疸患儿,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患儿家属签署同意书。

1.2方法统计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防护措施展开分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140例新生儿监护室患儿中5例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1例院内感染、3例针刺伤、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3.57%。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造成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等。

3讨论
3.1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由研究可知,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受到外界因素、人员因素及技术因素等影响容易造。

成护理不安全事件。

首先,因新生儿的皮肤极其细嫩、神经系统、脏器等发育不成熟,对于外界细菌的侵害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肺炎、皮疹等情况[2]。

本次研究中1例院内感染患儿主要是因为环境因素影响,新生儿监护室环境管理存在问题,温度不稳定,冷热交替,再加上监护室中患儿病情各异,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情况。

其次,因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常长时间处于医护最前线,工作繁重、任务量大,再加上护理对象比较特殊,从而使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容易造成在护理工作中出现错误[3]。

同时,正是因为护理人员任务繁重的原因,致使监护室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很多刚刚熟悉或刚上手的护理人员因不堪重负选择离开,这也给监护室护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医疗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为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成果,但仪器的更新速度过快,有些医护人员比较年轻工作繁忙缺乏慎独精神,临床经验不丰富,容易造成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不安全事件。

或自身意识不强,对于仪器设备的熟悉程度不足,在实际操作仪器设备时,往往不能正确的进行操作,致使新生儿护理工作出现差错[4]。

3.2护理措施造成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中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医院其他因素等。

针对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注重加强新生儿监护室的环境管理。

由专业清洁人员定时对病房进行打扫清洁,定时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的通风干燥,注重外部和内部的空气流通和温差情况,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情况。

室内温度一定要按照新生儿建设指南的标准设置,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手卫生,感染患儿和非感染患儿要分区放置,护理患兒应该按医院感染的要求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患儿使用的奶嘴奶瓶严格消毒,奶液现配现用,避免污染。

非新生儿室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新生儿室。

所有具有损伤性的物品严禁带入新生儿室内,给新生儿进行各项护理治疗时必须专人看护。

要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这包括两方面的工作。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获取家属的认可和产妇的支持,更好的协助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各项护理工作。

针对存在的疑问或注意事项一定要反复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取得谅解。

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新生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尽管新生儿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远远不及成人,但新生儿对于触觉、听觉及视觉比较,敏感。

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多刺激新生儿的触觉、听觉及视觉等感官,让新生儿感受到关心和关爱,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多项操作。

除此之外,为避免因技术原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升每个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定期开展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医疗及护理技术总结交流会议,也可定时安排人员到其他医院交流实习,依次来提高我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最后,要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医院应规范医护管理制度,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6]。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新生儿护理会诊制度等,做好护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从而降低护理风险,避免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容易因外界多种因素、人员因素及技术因素等影响护理质量,导致出现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影响患儿病情。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普及、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裴小瑜.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6):155-156.
[2]魏芳.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3(22):42.
[3]赵美萍.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2(9):308-309.
[4]田常青,张艳梅,于夕丽,等.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4,19(24):213-214.
[5]夏海侠.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J].医药前沿,2015,5(35):218-219.
[6]曾瑶,刘小连.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8):248-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