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第3章信令系统

合集下载

现代交换复习知识点总结

现代交换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什么是通信:指按约定规则进行的信息传送。

通信三要素:信息,信息传送,约定规则2全互连方式存在什么问题?(1)N2 问题;(2)经济性问题;(3)可操作性问题;(4)控制和管理问题。

3如何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在用户分布密集的中心安装一台设备,每个用户通过专线与它相连。

交换机--switch定义标准的通信协议,以使它们能协同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通信网。

4交换节点的功能监视功能:发现和判断用户的呼叫请求。

信令功能:接收和分析地址信号,按目的地址选路,并转发信号。

连接功能:按需实现任意端口之间的信息传送。

控制功能:控制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5通信网的定义与构成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通信网是由各种软、硬件设施按照一定的规则互连在一起,完成信息传递任务的系统。

6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终端(Terminal)交换节点(Switching Node)传输系统(Transmission System)业务节点(Service Node)8通信网络工作方式---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面向连接适用于大批量、可靠数据传输业务,但网络控制较复杂;实连接专用电路级联,带宽恒定。

虚连接电路分配随机,带宽按需分配无连接方式控制简单,适用于突发性强、数据量少的业务。

9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主要区别(1)面向连接网络每次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传送信息、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无连接网络并不为每次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2)面向连接网络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一个呼叫选路,一旦路由确定连接即建立,路由中各节点需要为接下来进行的通信维持连接的状态无连接网络每个节点必须为每个传送的分组独立选路,但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

(3)面向连接网络用户信息较长时,通信效率较高无连接网络用户信息较短时,通信效率较高10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TM,IP交换。

现代交换原理知识点总

现代交换原理知识点总

现代交换原理知识点总结3个大题50分,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

具体的内容还是根据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点,对着书本复习,这里只是总结了第1,2,3,5,7章的一部分知识点,第9章等老师讲完了自己复习吧,注意第9章有一个大题。

这里总结的知识点老师不一定就会考,大家就当做个参考吧。

有其他遗漏的大家就请看书和PPT吧。

第一章(选择题,填空题20-30分):1.电信网的特点:速率恒定且单一;语音对丢失不敏感;语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语音具有连续性;终端设备一般置于用户处,故将终端设备与交换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叫做用户线,而将交换设备与交换设备的连接线叫做中继线。

2.网络拓扑结构:全网状形,部分网状,星形,树形,复合型,链形,环形,总线形3.电信网的组成:从逻辑结构上:电信网是由节点,链路和端点以及信令(协议)组成的。

从电信网功能结构上:完善的电信网则是由核心交换网,传输承载网,终端设备以及支撑系统组成的。

交换网和传输承载网是电信网的基础网;支撑系统是电信网的辅助网;电信网络框架结构(电信网分类):基础网,支撑网和业务网4.电信网各子网的功能辅助网:管理网:整个电信网络的控制管理智能网:提供大量的智能业务数字同步网:保证网络设备的时钟同步信令网:控制传输信令的通道基础网:交换网:完成数据和话路的交换传输承载网:保证传输快速准确5.支撑网:为保证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络功能,提高全网的服务质量而设计的传递控制监测信号及信令信号的网络。

现代电信网包括3个支撑网:信令网,同步网,电信管理网6.信令网:信令是完成通信网的信号控制和接续过程的指令。

信令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一:按照信令的传送区域划分,划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1、用户线信令是用户终端设备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号。

2、局间信令是在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网管中心、数据库之间传送的信令。

二: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划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1. 随路信令(NO.1)随路信令是指用传送话路的通路来传送与该话路有关的各种信令,或传送信令的通路与话路之间有固定的关系。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说明:本文档只有现代交换与通信技术课后习题的部分答案,所以仅供参考,并且只有前七章的哦,可用于考试复习。

第一章1.在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功能?为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引入交换节点.各个用户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交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交换就是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的过程引入交换节点后, 用户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交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2.构成通信网的三要素是:交换设备. 传输设备 , 用户终端.3.目前通信网中存在的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帧交换. 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 .快速电路交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交换 .帧交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交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的特点(2)无连接的工作方式特点(3)统计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叫延迟的流量控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5.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同; 电路交换的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同步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的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的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的方法.依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的时间位置来确定它是第几路子信道.这些子信道又可以称为位置化信道.通过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信道异步时分复用是采用动态分配带宽的,各路通信按需使用. 异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等长的时间片,用于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异步时分是依据信头标志来区别哪路通信信元,而不是靠时间位置来识别。

现代通信网概论-第3章

现代通信网概论-第3章

随着具有程控交换机的数字通信网的 建立,我国No.7公什号共么信信是令道N网信O?令.7 系统的应 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有No.7信令公共信道组成的一个网 络,就称为No.7信令网。
No.7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网中一个十分 重要的支撑网。
1.No.7信令系统有哪些特点? ➢(1)最适合传输 64kb/s的数字信道, 也适合模拟信道和较低速率下的工作。
(6) 前向拆线信令(CLear Forward,CLF) 是发端局发出的前向释放电路信令。
(7) 释放监护信令(ReLease Guard,RLG) 是收端局对CLF的响应。收端局收到CLF后 立即释放话路,并发出RLG。
3.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SCCP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是适配上层需求与MTP-3提供的服务之间 不匹配的问题。
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系统被管系统代理被管对象具体见教材p59被管系统或设备管理代理网络管理工作站网络管理协议管理信息数据库被监视的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客户机用来跟踪管理被管设备的特殊软件固件扩展卡在不同的被管节点中代理通信被管信息的集中点被管工作站与代理之间的协议提供有关管理信息的设备图318网络管理系统结构图高层管理提交控制大量软件固件5网络管理的参考模型图319osi系统管理实体模具体见教材p60332tmn1tmn的产生人工分散管理方式综合化智能化标准化宽带化综合统一的tmn管理方式专业计算机集中管理方式具体见教材p622tmn的总体介绍在itutm3010标准指出

端到端方式
方 信令的 式 传送方式 逐段转发方式
混合方式
起 双多 止 频频 式 二编
信令的
非互控方式 半互控方式
单 进码 频 制方 编 编式
控制方式 全互控方式

《现代交换技术》第3章 信令系统

《现代交换技术》第3章 信令系统

• 记发器信号为带内信号(频率在话音频带 内),因此既可通过模拟信道直接传输,也 可经PCM编码后由数字信道传输。
• 因为记发器信号是在话音信道内传输的, 所以No.1信令是一种随路信令。
5.中国No.1信令接续示例
• No.1信令通过转接局进行发送的信令过程, 如图3-5所示。
• 设被叫用户号码为PQABCD。
• 模拟线路信令用中继线上传送的电流或 某一单音频(有2600Hz或2400Hz两种)脉 冲信号表示;数字型线路信令用数字编码 表示。
• 记发器信号一般采用双音多频方式编码, 采用120Hz的等差级频。
• 前向信号采用1380~1140Hz频段,按“六 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15种信号。
• 后向信号采用780~1140Hz频段,按“四 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6种信号。
• 但No.6信令的数字形式并未改变其适于 模拟环境的固有缺陷,不能满足数字电话 网特别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需要。
• 所以其数字形式并未真正得到应用。
3.3.1 No.7信令概述
• No.7信令主要用于:①电话网的局间信令; ②电路交换数据网的局间信令;③ISDN的 局间信令;④各种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心 的信息传递;⑤移动通信;⑥PABX的应 用等。
(2)信令网管理(SNM,Signaling Network Management)功能
① 信令业务管理功能。 ② 信令链路管理。 ③ 信令路由管理。
4.第四级——用户部分
• 第四级由各种不同的用户部分组成,每 个用户部分定义和某种电信业务有关的信 令功能和过程。
• 已定义的用户部分有以下几种:
• 我国采用的中国No.1信令就是一种随路信令。
• 随路信令方式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交换就是通信网的核心?答:因为交换设备主要就是为网络中的任意用户之间构建通话连接,主要完成信号的交换,以及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所以交换设备就是通信网的核心。

3、交换性能的差别对业务会造成什么影响?答:交换性能对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开放种类、接续速度与接续成功率等方面。

5、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在交换思想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者有哪些缺点,有哪些可以进行改进的方法?答:(1)电路交换采用面向连接且独占电路的方式,就是固定资源分配方式。

分组交换对链路的使用时采用统计复用,不就是独占的方式,即动态资源分配方式。

(2)改进方法:在根据具体的应用兼顾到时延与开销两方面选择分组长度。

第二章1、PCM的时分复用中,随着复用路数的增加,每帧中包含的子支路书增加,其每帧的时间长度就是否会随着增加?为什么?答:每帧的时间长度不会随之增加,例如,对于语音信号而言,采样频率为8000Hz,则采样周期为1S/8000=125us,这就就是一个帧的时间长度,分帧包含的子支路数影响每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2、利用单向交换网络能否实现用户的双向通信?答:可以,通过分别建两条相互独立的来、去方向通路来实现双向通信。

3、T接线器与S接线器的主要区别就是什么?答:S连接器即就是空间连接器,只能完成不同总线上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不能满足任意时隙之间的交换要求,T接线器即就是时间连接器可以实现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之间交换的基本功能。

4、为什么说TST网络就是有阻塞的交换网络?答:因为TST网络中S连接器的出、入线上必须具有相同的、同时空闲的时隙号时方可接通,否则,S接续器某入线上的时隙会由于无对应时隙号而发生阻塞。

第三章1、为什么数字中继中需要做帧同步与复帧同步?答:帧同步可以使收发两端的各个话路时隙保持对齐;复帧同步则可以解决各路标志信令的错路问题。

2、若出现电话机摘机拨号后,其拨号音不能停止的情况,请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

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是:N(N-1)/2。

2)选择困难。

每一个用户和‎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

3)安装维护困难‎。

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

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什么?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3.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的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

b)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

c)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

4.OSI参考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分为7层: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分组信息成帧‎;差错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

网络层:寻址、路由选择、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以及拥‎塞控制。

运输层:1)建立、拆除和管理端‎系统的会话连‎接2)进行端到端的‎差错纠正和流‎量控制。

会话层:1)会话连接的建‎立与拆除;2)确定会话类型‎(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交替进行,或单向进行)3)差错恢复控制‎。

表示层:数据转换:编码、字符集和加密‎转换;格式转换:数据格式修改‎及文本压缩;语法选择:语法的定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

应用层:提供网络完整‎透明性,用户资源的配‎置,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分布式信息服‎务及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

五邑大学现代交换技术思考题答案

五邑大学现代交换技术思考题答案

五⾢⼤学现代交换技术思考题答案第⼆章交换⽹络1、在通信⽹的基本结构形式中,稳定性最好的结构是( A )A ⽹型⽹B 环形⽹C 星型⽹D 树型⽹2、基本交换单元有空分交换、时分交换和共享总线型交换单元。

3、连接功能是交换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4、⼀个电信系统⾄少应当由终端和传输媒介组成。

5、当N个终端采⽤全互连⽅式连接的时候,需要(B )连接对A N2B N(N-1)C (N-1)2D(N-1)(N-2)6、S接线器主要由⼀个连接n*n的电⼦接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组以及⼀些相关的接⼝逻辑电路组成。

7、T接线器主要由话⾳存储器SM 、控制存储器CM ,以及必要的接⼝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8、判断题:S接线器能将S接线器的输⼊复⽤线HW2的时隙56的内容B交换到输出复⽤线HW2的时隙34。

(×)第三章信令系统1、⽆论何种交换机,在通信⽹中均应完成功能包括接⼊功能、交换功能、信令功能和其它控制功能。

2、按信令信道与⽤户信息传送信道的关系分,信令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3、(D )的主要功能是在相邻节点之间⽆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A、物理层B、⽹络层C、传输层D、数据链路层4、设从A局(发端长话局)⾄E局(终端长话局)需经三级转接(B、C、D局),主叫为普通⽤户,被叫号码为0132345678,当信令采⽤逐段转发的传送⽅式时,A局向C局发的号码是( B )A、0132345678 B 、013234 C、0132 D、0135、信息在通信⽹中由发端⾄终端逐节点传递时,⽹络有⾯向连接和⽆连接两种⼯作⽅式。

6、信令系统在通信⽹中的作⽤包括维护、管理和统计。

7、信令单元为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语LI=( B )A、0B、1--2C、3--63D、63以上8、在ISUP消息中,( B )消息是交换局是在任⼀⽅向发送的消息,表明由于某种原因要求释放电路。

A.初始地址消息(IAM) B.释放消息(REL)C.释放完成消息(RLC) D.地址全消息(ACM)9、7号信令协议定义了三种信令单元,分别为消息信令单元、链路状态信令单元和填充信令单元。

现代交换技术 信令系统.

现代交换技术 信令系统.

第五章信令系统在交换机各部分之间或者交换机与用户、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除传递话音、数据等信息外,还必须传送各种专用的附加性质的控制信号,以保证交换机协调动作,完成用户呼叫的处理、接续、控制与维护管理等功能。

5.1 信令的概述信令(signaling)是面向连接工作模式通信网络为实现源和目的端点之间准确而有效地互通信息,协调网络设备建立传信通路所必需的协议命令序列。

是通信网中规范化的控制命令。

信令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

信令技术是通信网的基本技术。

信令的组成: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信令类别、设备状态和要完成的任务等信息。

5.1.1 信令的基本功能1. 电话通信网中的信令电话通信网把各种类型的电话机和交换机连成一个整体,为了完成全程全网的接续,必须在用户与交换机之间以及交换局与交换局之间传送一些接续、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护、解除双方的通信关系。

这些信息称为信令(信号)。

信令:在电话网中,信令是传递非话音的电信号,依靠它来实现电话网中通信电路的建立、释放、控制和维护。

它是各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过程中控制交换机产生动作所采用的一种“通信语言”。

用于协调动作、控制呼叫。

三个阶段如图:(1) 建立连接(2) 消息传输(3) 释放连接在连接建立和释放阶段,用户线和中继线中所传输的便是指导通信网络接续或拆线的信号。

终端和本地交换机之间信号称为终端信令或用户—网络信号(用户线信号)。

交换机之间通过中继线传递的信号称为局间信令或网络内部信号。

电话交换网中呼叫接续过程所需要的基本信令:主叫用户发端局终端局被叫用户建立连接息传输释放连接2.信令方式信令方式:信令在传送过程中所要遵守的规约和规定,就是信令方式。

它包括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及控制方式。

选择合适的信令方式,关系到整个通信网通信质量的好坏及投资成本的高低。

3.信令系统信令系统是指为完成特定的信令方式所使用的通信设备和相关协议实体。

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及答案综述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及答案综述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题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7-1“竹信”就是用一根_________连结两个小竹筒,在竹筒的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小声说话的声音。

绳子7-2人类用电来传送信息的历史是由_________开始的。

电报7-3电报(Telegraph)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传送信息的方式,即所谓的数字方式。

符号(点、划)7-4“电信”是使用有线、无线、光或其它_____________系统的通信。

电磁7-5在电信系统中,信息是以电信号或___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输的。

光7-6交换设备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完毕拆除连接,这种设备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电路交换机。

建立连接7-7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_______________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

交换7-8在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中,信息由信源传送到信宿时,网络有___________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面向7-9电路就是在通信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有时须通过一个或多个交换节点)为了完成_____________传递而建立的通信路径。

信息7-10物理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________连接,终端之间可通过这种连接接收/发信息。

实7-11信息在通信网中的传送方式称为传送模式,它包括信息的复用、传输和________方式。

交换7-12时分复用,就是采用___________分割的方法,把一条高速数字信道分成若干条低速数字信道,构成同时传输多个低速数字信号的信道。

时间7-13交换技术从传统的电话交换技术发展到综合业务交换技术在内的现代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和_________交换三个阶段。

电子7-14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主要适用于_________业务的一种通信技术。

实时7-15分组交换采用的路由方式有数据报和_________两种。

虚电路7-16宽带交换技术就是指支持传输比特速率高于_________的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交换是通信网的核心?答:因为交换设备主要是为网络中的任意用户之间构建通话连接,主要完成信号的交换,以及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所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

3、交换性能的差别对业务会造成什么影响?答:交换性能对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开放种类、接续速度和接续成功率等方面。

5、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在交换思想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者有哪些缺点,有哪些可以进行改进的方法?答:(1)电路交换采用面向连接且独占电路的方式,是固定资源分配方式。

分组交换对链路的使用时采用统计复用,不是独占的方式,即动态资源分配方式。

(2)改进方法:在根据具体的应用兼顾到时延与开销两方面选择分组长度。

第二章1、PCM的时分复用中,随着复用路数的增加,每帧中包含的子支路书增加,其每帧的时间长度是否会随着增加?为什么?答:每帧的时间长度不会随之增加,例如,对于语音信号而言,采样频率为8000Hz,则采样周期为1S/8000=125us,这就是一个帧的时间长度,分帧包含的子支路数影响每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2、利用单向交换网络能否实现用户的双向通信?答:可以,通过分别建两条相互独立的来、去方向通路来实现双向通信。

3、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S连接器即是空间连接器,只能完成不同总线上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不能满足任意时隙之间的交换要求,T接线器即是时间连接器可以实现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之间交换的基本功能。

4、为什么说TST网络是有阻塞的交换网络?答:因为TST网络中S连接器的出、入线上必须具有相同的、同时空闲的时隙号时方可接通,否则,S接续器某入线上的时隙会由于无对应时隙号而发生阻塞。

第三章1、为什么数字中继中需要做帧同步和复帧同步?答:帧同步可以使收发两端的各个话路时隙保持对齐;复帧同步则可以解决各路标志信令的错路问题。

2、若出现电话机摘机拨号后,其拨号音不能停止的情况,请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答:(1)发号制式不正确;(2)DTMF收号器发生故障或资源不够、没有接收到用户拨号信息;(3)处理机故障,当收号器收到用户拨出的号码并上交处理机,但处理机故障不能拆除拨号连接;(4)用户接口电路故障。

现代交换原理 第3章 信令系统

现代交换原理 第3章 信令系统

20
3.2.2 线路信令
线路信令方式 直流型线路信令 交流型线路信令
数字型线路信令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
南师大物科院通信工程系
21
3.2.2 线路信令 直流型线路信令
直流线路信令用直流极性标志的不同,代表不同的信
令含义。
交流型线路信令
局间采用频分多路复用的传输系统时,可采用带内或 带外单脉冲线路信令。带内单脉冲线路信令一般选择 音频带内的2600Hz

随路信令方式主要用于步进制、纵横制及早期的程控交换机构成的电
话网络中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
南师大物科院通信工程系
14
3.2.1 用户线信令
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如下图所示:
用户线信令 也叫用户信 令。它是用 户和交换局 之间传送使 用的信令。 它们在用户 线上传送
用户线信令主要包 括:用户状态信令、 选择(地址)信令、 铃流和信号音。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 南师大物科院通信工程系
6
3.1.2 信令的分类
(1)按工作区域划分 用户线信令(Subscriber line signaling) 局间信令(线路信令、记发器信令) Inter-office Signaling (Line, Register Signaling ) a)线路信令
1* 0 0 1 1 0 1 1 偶数帧(F0,F2…)
1* 1 1* 1* 1* 1* 1* 1* 奇数帧(F1,F3…)
帧同步对告
固定发1表示是奇数帧
a:摘、挂机状态 b:设备状态 c:话务员操作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
南师大物科院通信工程系
25
3.2.2 线路信令

北邮版《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邮版《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1为什么说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转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络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对连接到交换节点的传输链路上的信号进行汇集、转接和分配,实现多点到多点之间的信息转移交互。

1.2 电话通信网中两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时,交换机要完成那些操作?•交换机不断扫描用户线,以便及时检查用户摘机;•当用户摘机时,扫描器识别到用户摘机并将用户信息送到中央处理器分析,如果是合法用户,由中央处理器驱动信号音与用户连接,向用户送拨号音;•用户拨号信息(脉冲或双音频)由扫描器(或收号器)识别并送中央处理器分析处理(号码分析);•若被叫空闲,则主叫预占一交换网络话路,同时给被叫振铃,向主叫送回铃音;•被叫听振铃摘机,交换机将主叫预占的话路与被叫接通,于是主被叫可通话。

•交换机监视通话双方,一方挂机后发出拆线指令,一次通话完成。

或参考P7:BL10~P8:L101.3 一个普通电话机是怎样工作的?以号盘话机为例说明:参考课本P6:L8~L141.5 如何理解ATM交换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1)采用固定长度的ATM信元异步转移复用方式。

2)ATM采用面向连接并预约传输资源的方式工作。

3)在ATM网络内部取消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而将这些工作推到网络的边缘设备上进行。

4)ATM信元头部功能降低。

1.7 光交换技术的特点是什么?1)提高节点吞吐量。

2)降低交换成本。

3)透明性。

第二章2.1说明空分交换和时分交换,模拟交换和数字交换,布控交换和程控交换的基本概念。

答:书 21 页 2.1.2节2.2电路交换系统有哪些特点?1)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

2)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占通信资源的方式。

3)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2.3电路交换系统在呼叫处理方面应有哪些基本要求?答:书 23页 2.2.2节2.4电路交换机由哪些基本功能模块组成,并说明各模块作用?由终端接口功能、连接功能信令功能和控制功能等模块组成,终端接口功能主要作用是适配外部线路传输信号的特性要求,将外部信号传送格式与适合交换机内部连接功能所要求的格式进行相互转换,并协同信令功能模块收发信息。

现代交换原理-重点及复习内容

现代交换原理-重点及复习内容

现代交换原理-重点及复习内容《现代交换原理》第1章概论全互连式的缺点(P1):1、线对数量随终端数的平方增加。

2、当终端相距较远时,两地间需要大量的长途线路。

3、每个终端都有(N-1)对线与其他终端连接,因而每个终端需要(N-1)个线路接口。

4、增加第(N+1)个终端时,必须增设N对线路。

因此,全互连式仅适合于终端数目较少,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且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场合。

有了交换设备(P2):1、尽管增加了交换设备费用,但它的利用率很高,相比之下,总的投资费用将下降。

2、易于组成大型网络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的区别(P3)1、通信对象不同。

2、传输可靠性不同。

一般而言,数据通信的比特差错率必须控制在10^-8以下,而话音通信比特差错率可高达10^-3。

3、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不同。

4、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

利用电话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缺点(P4):1、在电话网络中进行数字信号传输至少需要经过A/D和D/A两次变换,增加了信号传输的开销。

2、数据量很大时信道无法满足传输要求。

3、数据量很小时会浪费网络传输资源。

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缺点(P5):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①信息的传输时延小,且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②交换机对用户的数据信息不存储、分析和处理传用户数据信息时不必附加许多控制信息,交换机在处理方面的开销比较小信息传输效率比较高。

③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由通信双方协调,不受网络的限制。

电路交换的主要缺点①电路接续时间较长。

②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独占,电路利用率低。

③不同类型的终端(终端的数据速率、代码格式、通信协议等不同)不能相互通信。

④有呼损。

报文交换(P5):基本原理是“存储—转发”。

1、报文交换的主要优点①可使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之间相互进行通信。

②在报文交换的过程中没有电路接续过程,且线路利用率高。

③无呼损。

④可实现同文报通信,即同一报文可以由交换机转发到不同的收信地点。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丽)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丽)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阐明:本文档只有现代互换与通信技术课后习题旳部分答案,因此仅供参照,并且只有前七章旳哦,可用于考试复习。

第一章1.在通信网中为何要引入互换功能?为实现多种终端之间旳通信,引入互换节点.各个顾客终端不在是两两互连 , 而是分别精油一条通信线路连接到互换节点上,在通信网中,互换就是通信旳源和目旳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实现通信信息传送旳过程引入互换节点后, 顾客终端只需要一对线与互换机相连,接生线路投资,组网灵活.2.构成通信网旳三要素是:互换设备. 传播设备 , 顾客终端.3.目前通信网中存在旳互换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属于哪种传送模式?电路互换.多速率电路互换.迅速电路互换. 分组互换.帧互换. 帧中继.ATM互换.IP互换.光互换.软互换.电路互换. 多速率电路互换 .迅速电路互换. 属于电路传送模式, 分组互换 .帧互换. 帧中继/属于分组传送模式 ATM互换属于异步传送模式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传送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旳特点是什么?(1)信息传送旳最小单元是时隙(2)面向连接旳工作方式(3)同步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5)信息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喊损失旳流量控制分组特点: (1)面向连接旳工作方式旳特点(2)无连接旳工作方式特点(3)记录时分复用(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6)基于呼喊延迟旳流量控制异步传送特点: (1)固定长度单元旳信元和简化旳信头(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3)采用了面向连接旳工作方式5.电路互换. 分组互换旳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互换都采用面向连接旳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相似点:都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链路拆除三个阶段. 不一样; 电路互换旳面向连接旳工作方式是一条物理连接通路.而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互换方式都属于逻辑连接.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旳特点是什么?同步时分复用旳基本原理是把时间划分为等长旳基本单位,一般称为帧,没帧再划分为更小单位叫时隙.对每一条同步时分复用旳告诉数字信道,采用这种时间分割旳措施.根据数字信号在每一帧旳时间位置来确定它是第几路子信道.这些子信道又可以称为位置化信道.通过时间位置来识别每路信道异步时分复用是采用动态分派带宽旳,各路通信按需使用. 异步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等长旳时间片,用于传送固定长度旳信元.异步时分是根据信头标志X.Y.Z.来区别哪路通信信元,而不是靠时间位置来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共路信令
•共路信令也称为公共信道信令,它是20世 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局间接续的信令 方式。
• ITU-T/CCITT提出的第一个共路信令是 No.6信令,主要用于国际通信,但也适合 国内网使用,信令传输速率为2.4kbit/s。
• 经现场试验和应用证明,No.6信令用于 模拟电话网是适合的。 • 为适应数字电话网的发展需要,ITUT/CCITT于1972年提出了NO.6信令的数字 形式建议,信令传输速率为3.8kbit/s和 56kbit/s。
• 并且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互相控制传送 进程,故称为多频互控方式。
• 记发器信令主要完成主、被叫号码的发 送和请求,以及主叫用户类别、被叫用户 状态及呼叫业务类别的传送。
• 采用多频互控方式可靠性较高,但传送 速度较慢,约每秒钟发送6~7个信令。
3.信令编码
• 线路信令分模拟线路信令和数字型线路 信令。 • 模拟线路信令用中继线上传送的电流或 某一单音频(有2600Hz或2400Hz两种)脉 冲信号表示;数字型线路信令用数字编码 表示。
• No.7信令系统除具有公共信道方式的共有 特点外,在技术上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 适应性。
•具体表现如下。
(1)功能模块化。
图3-6 No.7信令系统结构
(2)通用性。 (3)消息传递功能的改进。
3.3.2
No.7信令的功能结构
• No.7信令系统将消息传递部分分为三个功 能级,并将用户部分作为第四功能级。
• 铃流及各种信号音是交换机向用户设备 发送的振铃信号,或在话机受话器中可以 听到的可闻信号,如拨号音、回铃音、忙 音、长途通知音和空号音等。
• 随着数据通信和ISDN的发展,ITU-T针 对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提出了数字用户信令 规范(DSS1,Digital Subscriber Signaling No.1),其呼叫控制信令由Q.931定义,并 在实际网络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 按功能级划分的结构如图3-7所示。
图3-7 No.7信令系统的四级功能结构
1.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 2.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级 3.第三级——信令网功能级
(1)信令消息处理(SMH,Signaling Message Handling)功能
① 消息鉴别 ② 消息分配 ③ 消息路由
(5)操作维护管理部分(OMAP, Operation,Mainte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Part); (6)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 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等。
3.3.3
No.7信令单元格式
图3-8 No.7信令单元的基本格式
(5)重复拆线信令 (6)释放监护信令 (7)闭塞信令 (8)再振铃信令 (9)强拆信令 (10)回振铃信令
• 线路信令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形式。
(1)直流型线路信令。 (2)带内(外)单频脉冲型线路信令。 (3)数字型线路信令。
2.记发器信令
•记发器信令是在电话自动接续时,在交换 机记发器之间传送的控制信令,主要包括 选择路由所需的选择信令(也称地址信令) 和网络管理信令。
• 我国采用的中国No.1信令就是一种随路信令。
• 随路信令方式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信令全部或部分地在话音通道 中传送。 (2)信令的传送处理与其服务的话 路严格对应、关联。
(3)信令在各自对应的话路中或固 定分配的信道中传送,不构成集中传 送多个话路信令的信道,因此也不构 成与话路相对独立的信令网络。
• 在通信设备之间相互交换的控制信息就 称为信令。
• 信令包括一系列标准化的协议。
• 用户网络之间、网络节点之间,以至于 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都要通过共同的、 标准化信令协议来实现。
• 按照不同应用和需要,可以有各种不同 的信令协议和信令方式。
• 交换节点的信令系统可以理解为实现和 配合各种信令协议与信令方式而需具有的 所有软硬件设施的总称。
• 记发器信号一般采用双音多频方式编码, 采用120Hz的等差级频。
• 前向信号采用1380~1140Hz频段,按“六 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15种信号。
• 后向信号采用780~1140Hz频段,按“四 中取二”编码,最多可组成6种信号。
4.信令传输
• 对模拟线路信令,一般通过话音信道传 输;对数字型线路信令,则通过PCM系统 的第16时隙传输。 • 记发器信号的传输可采用互控方式 (MFC)或非互控方式(MFP)进行。 • 采用互控方式时,一个互控周期分四个 节拍。
• 用户线信令包括:用户状态信令、选择 (地址)信令、铃流和各种信号音。 • 用户状态信令由话机叉簧产生,通过闭 合或切断直流回路,用以启动或复原局内 设备,主要包括摘机、挂机等。
• 一般用户状态信令为直流信令。
• 选择信令是用户发送的拨号(被叫号码) 数字信令。
• 在使用号盘话机及直流脉冲按键话机的 情况下,发出直流脉冲信号;在使用多频 按键话机的情况下,发送的信号是由两个 音频组成的双音多频信令。
• PCM E1系统的帧结构及TS16的分配情况 如图3-4所示。
图3-4 PCM 30/32路的复帧结构及TS16的分配
2.MFC记发器信令
• 多频方式的带内记发器信令有脉冲多频 信令和互控多频信令两种方式。 • 我国采用多频互控(MFC)信令方式或 称多频互控记发器信令。 • 在这种信令方式中,前向信令和后向信 令都是连续的,对每一个前向信令都用一 个后向信令加以证实。
• 第一个节拍主叫端发送前向信号;第二 个节拍被叫端收到前向信号,回送后向证 实信号;第三个节拍主叫端收到后向信号, 停发前向信号;第四个节拍被叫端检测到 前向信号停发,停发后向信号。
• 记发器信号为带内信号(频率在话音频带 内),因此既可通过模拟信道直接传输,也 可经PCM编码后由数字信道传输。
3.2.1
用户线信令
• 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如图3-3所示。
• 图3-3(a)所示是两个用户通过两个交换 局进行通话的连接示意图,图3-3(b)所示 是其接续过程中使用的信令及其流程。
图3-3 用户通话信令及其流程
• 用户线信令是用户和交换局之间在用户 线上传送的信令。 • 图3-3(b)中主叫-发端局、终端局-被 叫间传送的信令就是用户线信令。
• 电话用户部分主要规定控制电话呼叫建立和 释放的功能和过程,即规定了局间传送的电话 信令消息和信令过程。
• TUP的呼叫处理程序和随路信令方式相似, 只是信令的内容比随路信令要丰富得多,信令 信息的表现形式与传送方式也不同。
• 此外,TUP除了可以提供用户的基本业 务外,还可提供一部分补充业务。 • 补充业务又称附加业务,它是对基本电 信业务的补充,如提供主叫识别号码、呼 叫转移、三方通话等。
• 因为记发器信号是在话音信道内传输的, 所以No.1信令是一种随路信令。
5.中国No.1信令接续示例
• No.1信令通过转接局进行发送的信令过程, 如图3-5所示。
• 设被叫用户号码为PQABCD。
图3-5 NO.1信令局间传送示例
• 发端局通过MFC记发器信令与转接局1、 转接局2和终端局之间端到端传送拨号字冠 (PQ)和被叫号码(ABCD),终端局根 据被叫号码将呼叫建立至被叫用户,完成 主叫与被叫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任务。
• 信令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通信网的神经系统。
图3-1 随路信令方式示意图
图3-2 共路信令方式示意图
3.2 随路信令
• 随路信令是传统的信令方式,局间各个 话路传送各自的信令,即信令和话音在同 一信道上传送,或在与话路有固定关系的 信道上传送。
• 随路信令技术实现简单,可以满足普通电话 接续的需要,但信令效率低,不能适应电信 新业务的发展。
• 为提供30个话路线路信令的传送,提出 了复帧的概念,即由16个子帧(每子帧为 125s,含32个时隙)组成一个复帧。
• 这样,一个复帧中就有16个TS16,其中第 一帧的TS16的前4个比特用作复帧同步,后 4个比特中用1个比特作复帧失步对告,其余 15帧的TS16用作30个话路的线路信令传送。
3.1
概述
3.2
随路信令
3.3
共路信令
3.4
电话用户部分
3.5
ISDN用户部分
3.6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3.7
事务处理能力
3.8
信令网
3.1 概述
• 通信网由终端、传输系统和交换节点组 成。建立通信网的目的是为用户传递各种 信息。
• 为此,通信网中的各种设备之间必须相 互交换相关的控制信息,以说明各自的运 行情况,提出对相关设备的要求,从而使 各种设备协调运行。
• 记发器信令按照其承载传送方式可分为 两类,一类是十进制脉冲编码方式,另一 类是多频编码方式。
• 由于后者采用多音频组合编码方式实现信令 的编码,因此无论是信令的容量还是信令传 送的速度和可靠性都有较大的提高。
• 在这种方式中,普遍采用多频互控(MFC, Multi-Frequency Compelled)方式。
第3章 令系统
• 本章全面地介绍了通信网信令的基本概 念、信令的分类、信令系统的工作原理和 相关标准。
• 对中国No.1信令进行了简要讨论,然后系 统地介绍了No.7共路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 分、电话用户部分、ISUP用户部分、信令 连接控制部分和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最 后简要介绍了信令网的相关知识。
3.4.1 TUP消息格式和编码
图3-11 电话消息信令单元格式
(1)标记。
图3-12 消息标记编码格式
(2)电路识别码。 (3)标题码。
3.4.2
TUP消息
1.前向地址消息(FAM,Forward Address Message) 2.前向建立消息(FSM,Forward Setup Message ) 和 后 向 建 立 消 息 (BSM,Backward Setup Mess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