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合集下载

文言文:常见文化常识

文言文:常见文化常识

1.殿中侍御史三国时期官名。

三国魏派御史二人居殿中,察非法,后乃以之为官名。

宋沿设殿中侍御史,掌纠弹百官朝会失仪事。

元亦设此官,初沿宋制为正七品,后提高至四品。

明初尚置,洪武九年(1376)废。

2.谏议大夫官名。

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

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论议,有数十人之多。

汉初不置。

北宋前期,为寄禄官。

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升从四品,复专掌讽喻规谏。

南宋兼领登闻检院,登闻鼓院。

明初曾置,旋废。

3.汉称七制唐羡三宗汉朝有七位皇帝受人赞颂,他们分别是西汉的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宣帝刘询,东汉的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

唐朝的二十一位国君中,历史学家认为其中三位最为杰出,他们是唐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开元时期)、宪宗李纯。

太宗除隋之乱,使百姓安居乐业,有“贞观之治”;玄宗早年励精图治,使国家兴盛,有“开元盛世”之称;宪宗刚毅果断,平定藩镇之乱,收服强藩,使唐重振声威,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赞颂。

4.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

“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5.斋戒斋戒有多种来源。

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

“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

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

后以此指称相似的宗教礼仪。

6.安置宋贬谪官,指定地区居住,轻于编管而重于居住。

7.巡按御史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御史的一种,隋朝设置。

为制衡行政机构主官的非常派的朝廷或地方官员。

不仅可对违法官吏进行弹劾,也可由皇帝赋予直接审判行政官员之权力,并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实质监督,也可在监察过程中对地方行政所存在的弊端上奏。

防范公家官吏侵害人民权益、或者是成为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

文言文文化常识

文言文文化常识

古文化常识: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荐、进、补、就.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6)表恢复的:复、还7)表辞去的:致仕、归故里,乞骸骨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4.表主管的:知、典、主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7.表人物地位:权贵、卑、官绅、豪强8.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耿介、、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聪、慧、敏、木讷、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谄媚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淫、贪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衔、怨、疾、恨、怒、诅15.表责备的:过、责、咎、让、谴、尤、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刖、族、仗、流20.表监狱的:囹圄、狱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国子监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缎、绮、纱、绦、缟、缯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24.表走跑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辩、问、谢、诘、诉、咨(谘)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30.表揭发的:劾、讦、揭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驾)幸、对策、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之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38.表告别的:辞、别、谢39.表暗中的:阴、间、密,窃40.表房舍的:舍、馆、第、邸41、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常考的特殊意义词: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树(种植)按(追究、考察、调查)典、知、主(主持)令(美好、县令)延(延请)雅(平时)谢(道歉、谢罪、推辞、)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坐(因……而判罪、因为)甫(刚刚、才)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用(财用、因为)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最新详细总结

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最新详细总结

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最新详细总结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八、音乐文娱九、古代服饰代称十、古代刑罚一、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整理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整理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整理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一、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

《论语十则》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木兰诗》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

《马说》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

《山市》二、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12、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14、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5、汤古义:热水。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高考语文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一、古代文化常识概述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掌握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对于高考语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全面的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重点1.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倡“仁者爱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学生有颜回、子路、子贡等,他们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2. 文化- 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宗教思想- 四大名山是峨眉山、武当山、普陀山、雁荡山- 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主张“八正道”,追求解脱和悟道的境界3. 文化- 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宗教- 倡导“道法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经典有《道德经》、《庄子》等4. 唐诗宋词- 唐诗是古代文言文的杰作之一,以杜甫、李白、王维等为代表- 宋词是古代文言文的艺术形式之一,以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为代表- 唐诗宋词在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5. 四书五经-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 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6. 武侠文化- 武侠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形态,强调武功、侠义和忠诚等价值观- 武侠小说有《水浒传》、《西游记》、《射雕英雄传》等,被广泛传播和阅读三、结语以上是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的最全面介绍。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掌握儒家文化、文化、文化、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以及武侠文化等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考生将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内涵,提升语文水平,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的简要概括,考生需在备考过程中深入研究相关内容,以达到更好的备考效果。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文言文文化常识

文言文文化常识

文言文文化常识要想读懂进而鉴赏文言文,只有字词方面的古汉语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古代文章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现实,涉及古代社会的许多文化情况和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比较复杂,包括天文地理、科举官场、礼仪习俗、年龄称谓、衣食住行、器皿用具、服饰民族、尊称谦称等等;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知识,分类解释如下:1.古代数量词咫:八尺仞:八尺或七尺锱:六铢,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寻:八尺乘:一百辆跬:半步,跨出一脚步:跨两脚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程一世:三十年一社:五十户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2.古代少数民族特称东方少数民族:夷西方少数民族:戎南方少数民族:蛮北方少数民族:狄、胡3.兄弟排行称谓老大:伯、孟,如刘伯温、曹孟德老二:仲,如孔仲尼、范仲淹老三:叔,如孙叔敖、蹇叔老小:季,如季路、项伯为项羽季父4.古代年龄特称幼年:垂髫10-15岁:总角、及笄15岁:结发、束发16岁:破瓜20岁:加冠、弱冠30岁:而立40岁:不惑50岁:知命、艾、半百60岁:花甲、下寿、耳顺70岁:古稀、中寿80岁:上寿、耋90岁:髦、胡耉100岁:期颐5.古代官场专用语放:本意为放逐,特指京官改为外任;拜:任命,多用于升任高官;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除:授予官职;迁:升调、调动徙:平职调动;复:恢复旧职;出:调出京城做地方官;铨:选拔官吏;下车:上任左迁:贬官、降职;擢:由选拔而提升;黜:罢免革除官职;举:被举荐、推荐罢:免职外放;辟:招聘授官;召:聘任;6.古代礼仪斋戒: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以示诚心致敬;设九宾:在朝堂安设“九宾”,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拜:古人常用的以叩头为方式的一种礼节;再拜:拜了又拜,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引:先导,前面引路,一种隆重的礼节;虚左:驾车时空着左边的上位表示尊敬;兄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不言老:古代父母健在自己不称老;布让:宴席间向客人敬菜、劝餐;接风:设宴接待远方的客人;伏惟:下级对上级、小辈对长辈说话表尊敬;朝:诸侯按规定时间觐见天子的一种礼节;修敬:修饰礼仪以示敬意;盟:两国或两人以上聚会杀牲歃血的仪式;庙见:帝王即位后在宗庙举行的拜祖之典礼;封禅: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稽首:最隆重的一种拜礼;九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九种拜礼;加冠:古时男子年满二十举行的一种郑重的加冠仪式;拜将:古代任命大将举行的隆重礼节;负荆:古代表示认错赔礼的一种礼仪;侍立:向对方表示恭敬的一种礼仪;辞谢:婉言道歉;东向坐:室内最尊的上位;7.古代科举童试院试:每年一次,在州、府、县进行,主考为知县、知府、学政,应试者为儒童或童生,考试内容除经、史、子、集、时务外,主要考八股文或试贴诗,录取者为生员庠生,俗称秀才;乡试秋闱:三年一次多在农历八月,在省城举行,主考为朝廷专员,应试者为秀才,考试内容同上,考中者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春闱:乡试后次年的春天多在农历三月在京师由礼部主持,主考为朝廷大臣,应试者为举人,应试内容同上,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会试后的四五月,在京城朝廷大殿进行,主考为皇帝、亲王,大臣监试,大学士、部院大臣评卷,应试者为贡生,考试内容主要是策问就当时政、经济等问题发问录取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此三名为“进士及第”为一甲;然后为“进士出身”,为二甲;最后是“同进士出身”,为三甲;8.天文历法天干地支: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项;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项;天干表示次序,地支表示时间,单数配单数,双数配双数,依次按序组合60对,如甲子、乙丑、丙寅等;阴阳:阴指地、水、山北、水南、月亮太阴;阳指天、火、山南、水北、太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胜: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八卦: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四象: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龟蛇等人们想象中的四种动物;朔、望、晦:阴历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十五为“望”,每月月末一天为“晦”;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9.古代时间词语期年:满一年积年:好几年曩:从前旦日:第二天久之:很久向:先前良久:很久旦:早晨异日:将来翼日:明天翌日:次日质明:天刚亮亭午:正午暝:天黑了即日:当天中夜:半夜未几:没多久既:已经初:刚开始顷刻:一会儿适:刚才已而:不久瞬息:一眨眼少顷:一会儿今者:现在寻:不久倏尔:忽然夜阑:夜深遽:立刻薄暮:傍晚卒:突然,同“猝”秋:时候无何:没有多久尔来:从那以来既望:阴历十六食顷:一顿饭的工夫10.古代器皿镬:煮食物的一种大锅缻:盛酒的瓦器弩:一种利用机械发射的弓卮:酒器笏:上朝用的手板镆铘:有名的宝剑椟:匣子觞:一种酒器臿:一种掘土工具箪:古代盛饭的竹器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管龠:箫笛类乐器箧:书箱銛:一种短兵器硎:磨刀石铩:古代一种长矛银瓶:汲水器敲扑:短长刑具大吕:周庙里的大钟檀板:檀木制的拍板钿:金花九鼎:夏禹铸的九个鼎铛:平底的浅锅樽:古代盛酒的器具金戈:金属制成的长枪斛:一种量器珰:耳坠羯鼓: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漏:用滴水计时间的器具鉏耰:一种似耙而无齿的农具钩:一种似剑而曲的短兵器鼎:古时烹煮用的一种三足两耳的器物篦:古代妇女戴在发髻上的装饰品斧钺:形似斧而较大的一种兵器枷:套在犯人颈上的刑具觚:古代一种长身细腰、形如美女的盛酒器箜篌:古代一种弦乐器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拂尘:一种形如马尾,后有持柄,用以拂拭尘土的用具11.古代地名西安:京兆万年、丰镐、长安、芷阳、三辅南京:上元、金陵、建业、江宁、白下、应天、石头城北京:大都、中都、顺天、北平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四海:东海、西海、北海、南海二陵:北陵东崤山、南陵西崤山三都: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五岭: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六郡:会稽、吴、丹阳、豫州、庐陵、新都四渎: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六合:东、南、西、北、天、地五方:东、西、南、北、中江西九江:浔阳、柴桑浙江杭州:临安山西:崤山或华山以西塞外:长城以北江表:长江川南吴越:江东地区彭蠡:鄱阳湖江苏苏州:吴中、吴门汉东:汉水之东江苏镇江:京口山东:华山或崤山函谷关以东江东、江左:长江在芜湖、南京一段南岸地区河东:黄河以南的山西省西南部关外: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山海关以外的辽吉黑关内: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山海关以西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河南开封:汴京、祥符、大梁、汴梁、东京12.古代服饰冕: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时所戴纶巾:冠名,又称诸葛巾,一般为军师所戴裘:皮衣,毛皮在外屐:木鞋缙绅:缙是赤白色的帛,常用作绅带,带子在腹前打结,多余下垂部分叫绅 ,古代做官的人要插笏于带间,后把“缙绅”或“绅士”作为仕宦的代称;绔:裤子,无裆的套裤帛:又称缯,丝织品的总名缟:又称素,是未经染练的缯帛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为穷苦人所穿履、屦:上古的鞋叫屦,汉代以后叫履,一般用草、麻、皮、丝等制作;丝履、丝屦多为贵族所穿,穷人穿草鞋;蓑衣:雨具,用草编织而成13.古代建筑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府:达官贵族的住所邸:高级官员的住所观:道教的庙宇厢:正房两侧的房屋陵:帝王的墓地庵:尼姑住的佛寺牌坊:宣扬忠孝节义标榜功德的门洞式建筑阙:宫庙、墓门前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双柱楼观塔:用来藏舍利或经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刹:佛塔和佛寺的统称,即佛教的寺庙寺:僧众供佛的处所庙: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处所祠:同族的人共同祭祀祖先的房屋或公众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堡: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亭: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阁:四周设有栏杆回廊的楼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14.尊称或敬称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足下:对朋友的敬称陛下:对君主的尊称诸君:对多人的尊称夫子:对学者的尊称惠存:敬辞,请保存令阃:尊称对方的妻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先生:对知识分子的敬称阁下:敬称对方先烈、先哲:尊称死去的人公: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高足: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大驾:对来访者的尊称夫人:对一般人妻子的尊称贵庚:敬辞,问对方年龄贵恙:敬辞,问对方的病钧旨:敬辞,指对方说话高论:敬辞,指对方的言论和见解高寿:敬辞,问老年人年纪芳名:敬辞,问对方姓名多用于女子惠顾、莅临、光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赐示爱、教:敬辞,称对方给予指示、厚爱和指教海涵:敬辞,请对方大度包容自己海量:敬辞,称对方宽宏的度量恭喜:敬辞,祝贺对方喜事屈就:敬辞,请对方担任职务屈尊:敬辞,指对方降低身份俯就赏光:敬辞,请对方接受邀请赏脸:敬辞,请对方接受要求和赠品15.谦称谦辞家严:谦称自己的父亲妾:女子谦称自己家母:谦称自己的母亲窃:谦称自己奴家:青年女子的谦称小人:地位低的人的谦称不才:“我”的谦称仆人:男子的谦称鄙人:自己的谦称在下:自我的谦称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卑下:谦称自己愚见:谦辞,说自己的见解寒门:谦辞,称自己的家门敢问:谦辞,冒昧请求别人小弟:对熟人或朋友谦称自己过奖:谦辞,指对方的表扬或夸奖见笑:谦辞,指自己言行的拙劣被人笑话托福:谦辞,指对方福气使自己幸运高攀:谦辞,指与地位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恕:谦辞,请对方宽恕原谅自己16.文化现象三教九流:三教是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古代六种学问或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蠧:学者、言谈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之民。

(完整版)文言文18个文化传统整理

(完整版)文言文18个文化传统整理

(完整版)文言文18个文化传统整理1. 文言文的起源文言文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字,起源于古代,流传至今。

2.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具有古朴、严谨、含蓄的特点,以四言、五言句式为主,注重修辞与韵律。

3. 文言文的流行文言文在古代是上层社会的主要文字,用于文化、政治和文学的交流和表达。

4. 文言文的意义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

5. 文言文的古籍许多重要的古籍都是以文言文写成,如《论语》、《庄子》、《史记》等经典著作。

6. 文言文的教育价值通过研究文言文,可以培养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修辞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7. 文言文的翻译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翻译文言文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

8. 文言文的研究学者们对文言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其语法、修辞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9. 文言文的传承文言文的传承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研究和传授文言文的技巧和知识。

10. 文言文的现代应用尽管文言文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书面语言,但在文化、文学创作和古代文献研究等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文言文的挑战由于文言文的复杂性和陈旧性,许多人在研究和理解文言文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12. 文言文的美感一些人认为文言文的古朴和韵律给人以独特的美感,成为他们追求的文化艺术形式。

13. 文言文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逐渐取代了文言文,成为主要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14. 文言文的传统教育在过去的教育体系中,文言文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以培养优秀人才和传承中华文化。

15. 文言文的文学价值许多文言文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被誉为中华文学的瑰宝。

16. 文言文的更新一些学者提倡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17. 文言文的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文言文,在教育、出版和研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8. 文言文的未来文言文将继续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传承与创新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完整版)文言文文化常识

(完整版)文言文文化常识

1、 A.“字”,又称“表字” ;祖先幼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上的系。

“字”是了便于别人称,平或尊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博士”,古官名。

秦是掌管籍文典、通史事的官,后成学上通一或精晓一、从事教授生徒的官。

C.“至正”属于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依照他的一生行予的一种称呼,用以褒善,如“崇” “康熙”皆是。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求退,其意是年龄已高,就上皇帝求退休,好一把老骨能葬在故。

高中文言文中重要的文化知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官到某地任,做一些相关的政事,行必然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样的褒。

于是官与百姓、官与官、官与国君(帝王)之就会有多“ 作” 生。

1.:到,去。

2.:①激励,励;②碰到激励、励。

3.:核查、督促、征收。

4.、化:教育感人。

5.按、案:巡,巡行;察看,核,明。

6.游:①游玩,游;②旅行,出门修业或求官;③交,交往。

7.趣、:①小步走,跑;又引申赶快,迅速。

②通“促”,督促。

8.劾:,,揭。

9.白:告,告。

常用于官吏之。

10.短:言,坏。

11.害:忌妒。

12.:①听,听;②使知道,告⋯⋯知道。

于②要特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经常是最高治者——国君,化了一点,就不至于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生的事件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来了呢?其就是“ ”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 桓晋文之事可得乎”。

13.折:指斥,指,斥。

14.:① ,怪;② ,辞。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假托,假。

17.:作人;抵押。

18.次:① 扎 (用于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品或税)——由“ 送、运”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表示意的。

21.坐:①因⋯⋯犯罪或,冲犯;② ,定罪。

22.多: ,欣。

“高、”等字,若,就是意,也意此。

23.少:批,,看不起。

是一些常的音。

我基本可以依照官行、他官(官)反、社会价三个面来掌握。

二、官人物常用1.表官的(1)宰相:政的大官。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③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文言文】必修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文言文】必修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文言文】必修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荆轲刺秦王1.至易水上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2.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古代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4.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鸿门宴1.沛公欲王关中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文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3.妇女无所幸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

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汇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

一、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古代文化是指中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

古代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厚重庄严:古代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儒家思想等价值观念,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

2. 精致细腻:古代文化追求文化艺术的精雕细琢,注重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的发展。

3. 传统礼仪:古代文化重视礼仪礼节,强调孝悌、忠诚和友善等价值观念。

二、古代文化常识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为人称道的思想之一。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尊崇周礼和孝道。

2. 五德理论:古代文化中的五德理论指的是五德(仁、义、礼、智、信)的相互作用,认为五德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人类行为规范的重要准则。

3. 公案小说:公案小说是古代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描写明清两代盛行的官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公正廉洁的品行。

4. 诗词歌赋:古代文化中的诗词歌赋是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5. 书法篆刻:古代文化中的书法篆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以及赵孟頫、黄庭坚等篆刻家都有重要的影响。

6. 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讲究平衡和整体性的人体观念。

7. 皇宫建筑:古代文化中的皇宫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发展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8. 古代礼仪:古代文化中的礼仪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祭祀、婚丧嫁娶、宴会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9. 四大发明:指的是古代文化中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

常见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清单

常见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清单

常见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清单古文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被人们所钦佩和学习。

在这片古文的海洋中,有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文之美。

下面为你整理了一份常见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清单。

一、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文言文是我国传统的书面文学语言,起源于周代的史记和尚书,发展至清代的典籍和诗词。

它以古汉语为基础,注重表达意境和情感,善用修辞手法。

二、古代文言文的特点1. 词语丰富多样:古代文言文中的词汇量丰富,有许多现代文中已经不再使用的词语,需要通过学习来理解和运用。

2. 句式繁复精细:古文中的句式多采用并列与状语从句,修辞手法丰富,要求读者对句子结构有深入的理解。

3. 字义变迁丰富:随着时代演变,古文中的字义不断发展和演变,读者需要通过文化背景了解字义的变化。

三、古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代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1. 阅读注释:在阅读古文时,可以通过注释来理解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加深对古文的理解。

2. 背诵经典:通过背诵古文经典作品,可以加深对古文的印象,并提高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练习写作:通过模仿古代文言文的写作风格,可以提高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作品中国古代文言文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文学价值高,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1. 《史记》:司马迁的这部史书是古代文言文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详实而生动的叙述方式,被誉为中国史学的鼻祖。

2.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在这本书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书目。

3. 《红楼梦》:曹雪芹的这部长篇小说虽然是小说体裁,但融入了大量的古文元素,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五、古代文言文常见成语和典故古代文言文中蕴含了许多富有智慧和哲理的成语和典故,这些常见的成语和典故在今天的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1. 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形容高尚的人之间的交往应该以淡薄之心为基础。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古代的礼节:
1、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2、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3、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时间副词归类:
表过去的:
昔:昔某公欲增慰帅兵
初、始:初,君之始入京也
已: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尝:吾尝终日而思矣
既:定国是之诏既下
旋:旋乃还
向:失向来之烟霞
本:臣本布衣
素:素善留侯张良
表现在的:
今:今而知皇上真无权矣
方:余方心动欲还
正: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当:当是时
表将来的:
将:曹操自江陵将顺流而下
行将:臣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且:年且九十
立:沛公至军,立诛杀曹
寻:寻乃还表最后的:
终: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卒: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竟:胥竟不调
表恰在其时的:
会:会其怒,不敢献
适:适大病,不能行
表急速的:
急:既定策,则仆需急归营;急击勿失
疾: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
速: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
卒:(cu)百万兵难卒合
表时间长短或延续的:
顷之:顷之,烟炎张天
须臾:坐须,沛公起如厕
俄:俄见小虫跃起
俄倾:以俄倾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
既而:既而以吴氏之乱请于朝
已而:已而英霍山师大起
良久:感此言良久之,却坐促弦。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1.关于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是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李商隐《马嵬》:“此日),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2.关于古诗文与纪时平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日中:见于《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

人定:“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日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更定:见于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暮春: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三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又见于王勃《滕王阁序》。

3.关于古诗文与节日古代诗文中涉及的节日很多,常见的有春节、上元(元宵)、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大部分延续到现在,不过过节的内容和习俗改变了很多。

有些节日活动(如妇女七夕乞巧),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消失了。

4.关于中国古代纪年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一前135)。

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一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一1795年,历60 年。

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运,但最终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当然,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治改革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5.关于古人的名和字古人自称时称名,如:1.“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籍”,项羽名)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常见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清单

常见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清单

常见文言文古文化常识清单1. 行在:皇帝出行暂住的地方。

【例】捷闻,太祖幸汴梁,召达诣行在所,置酒劳之。

(《明史·徐达传》)2.廷尉:古代官名。

秦代设置,掌管刑狱,为九卿之一。

西汉曾一度称大理。

东汉后称廷尉、大理或廷尉卿。

北齐到清皆称大理寺卿。

3. 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

在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

4. 犯跸(bì):冲犯皇帝的车驾。

【例】此人犯跸,当罚金。

(《汉书·卷五·张释之传》)5. 驻跸: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

【例】一昨驻跸金墉,备尝游览。

(《周书·宣帝纪》)6. 赐绯:意思是赐给绯色的官服。

7. 榷酤(què gū):亦作“榷沽”。

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始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

后历代沿之,用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例】举贤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盐铁而罢榷酤。

(《汉书·卷七·昭帝纪》)8. 帑廪(tǎng lǐn):国库与粮仓。

帑:钱财;收藏钱财的府库,如帑藏。

廪 : 粮食;粮仓,如仓廪。

【例】邠虽长於吏事,而不知大体,以谓为国家者,帑廪实,甲兵完而已,礼乐文物皆虚器也。

(《新五代史·杨邠传》)9. 世券:又称铁券。

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

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

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10. 推轮捧毂:捧,用手往上抬。

毂,古称车轮中心的圆木,上有插车轴的两孔。

抬起车毂,推动车轮。

比喻推荐人才。

【例】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琯为御史大夫。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清单(2)1. 漕司:又称转运使。

宋代官职。

赵匡胤分全国行政区为十三道,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赵匡义又分全国为十五路,并强化职责,“经济挂帅”,以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悉皆委于转运使。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年龄称谓1.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3.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6.束发:男子十五岁。

(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7.及笄:指女子15岁。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8.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9.而立:男子三十岁。

(立,即“立身、立志”)10.不惑:男子四十岁。

(不惑,即“不迷惑、不糊涂”)11.知天命:男子五十岁。

12.花甲:六十岁。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八十岁。

15.鲐背之年:九十岁。

16.期颐:一百岁。

地理常识1.九州,中国的代称。

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4.四海,指天下、全国。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官职变化1.关于任职授官的:①任:担当,担任。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文言常识积累摘抄大全

文言常识积累摘抄大全

文言常识积累摘抄大全一、实词积累超重要,就像盖房子得有砖头一样。

实词是文言文的基石。

比如说“走”这个字,在文言文中可不是咱们现在“走路”的意思,它常常表示“跑”呢。

“夸父与日逐走”,夸父和太阳赛跑,这里的“走”就是“跑”的意思,要是理解成慢慢走,那可就错得离谱啦。

二、虚词也不能小瞧呀。

它们就像做菜的调料,虽然量少,但是缺了就没味儿了。

像“之”这个虚词,用法可多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里的“之”就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要是不懂这个,读文言文就像吃没放盐的菜,寡淡得很呢。

三、通假字就像是文言文里的小调皮鬼。

有时候看着熟悉的字,可意思却完全不一样。

“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是聪明的意思。

这就好像你以为见到的是小明,其实是和小明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弟弟呢。

四、古今异义是个大坑。

好多词古代和现在的意思差得十万八千里。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里的“妻子”可不是单指老婆,而是老婆和孩子的意思。

要是按照现在的理解去读文言文,就好像拿着现代的地图在古代的迷宫里找路,肯定晕头转向的。

五、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可有意思了。

就像一种独特的游戏规则。

比如倒装句,“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有何陋”。

这就像把拼图打乱了顺序,你得重新组合才能看出完整的画面。

要是不懂得这种特殊句式,就像玩拼图却不知道规则,只能干瞪眼。

六、词类活用就像是给词语施魔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能变成不同的词性。

“狼不敢前”中的“前”本来是方位名词,在这里就活用为动词,是“上前”的意思。

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是观众,突然就变成了演员,角色转换得特别快。

七、文言文中的敬辞和谦辞是礼貌的体现。

这就像我们现在说“您”和“我”的区别。

“君”就是一种敬辞,“君与家君期日中”,前一个“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后一个“家君”是自己的父亲,是谦辞。

要是用错了敬辞和谦辞,就像在正式场合穿错了衣服,多尴尬呀。

八、文言文的文化常识也是要好好积累的。

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

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敬称与谦称(二)古代官职类常识1(1)有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关于任、免、升、降、调动官职的词语(三)官职类文学常识2(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斥: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①做人质;②抵押。

18.当:判刑,判罪。

后面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19.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0.多:赞扬,欣赏。

21.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变化的(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授予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官署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皇帝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仕宦:做官,任官职。

仕:做官。

仕进:入仕,做官。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绌、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

夺:削除。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文言文知识点汇总大全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它在古代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汇总:
1. 文言文的基本语序:主谓宾的语序是文言文的基本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主谓宾语序不同。

例子:吾有一友,名曰张三。

2. 词汇和词义: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词义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熟悉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以及它们的意义。

例子:君子之交,淡如水。

3. 句式和修辞:文言文中常用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例如倒装、比喻、夸张等。

例子: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4. 虚词的使用:文言文中的虚词较多,需要注意其用法和意义。

例子:然而,斯言之不预也。

5. 古代典籍的阅读:文言文涉及到许多古代的典籍和文献,如《论语》、《孙子兵法》等,需要了解其内容和背景。

6. 文化常识:文言文中常涉及到古代的文化、历史、思想等方面的知识,需要了解古代社会的背景和文化特点。

7. 文言文的翻译和赏析: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能够理解原文,还
要能够进行准确的翻译和对文本进行赏析。

8. 阅读理解和写作:学习文言文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以上只是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汇总,学习文言文需要持续的阅读和练习,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