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美丽的田园》。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农作物、家禽等,并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对田园风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田园中的各种景物。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田园中的各种景物。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景物。

2. 新课导入:介绍田园中的各种景物,如农作物、家禽等,并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田园风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分类和计数。

例如,我们可以将农作物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家禽可以按照颜色和品种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景物进行分类和计数,并展示他们的结果。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有一片农田,其中有20棵玉米和15棵水稻,我们可以问学生:玉米和水稻各有多少棵?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田园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家禽按颜色分类按品种分类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你家附近的田园风光。

答案:略2. 数一数,你家附近的农田中有多少棵玉米和水稻?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让他们对田园风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对田园景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延伸,观察和描述他们家附近的田园风光,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和计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6《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46页至48页的《美丽的田园》。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田园景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田园景象的图片,如田野、村庄、小河等,以及一些与田园生活相关的问题和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田园景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田园景象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方式描述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田园景象图片、挂图、黑板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田园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美丽的田园》。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田园景象图片,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如“田野中有几条小河”、“村庄里有几座房子”等。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田园景象,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引导他们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描述和解决问题。

5.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与田园景象相关的问题,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美丽的田园观察田园景象描述田园景象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解决问题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教材中的田园景象图片,用彩笔描绘出你最喜欢的田园景象。

2. 选择一张田园景象图片,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答案:1. 略2. 例如:我选择的田园景象图片中有3条小河,每条小河旁边都有2座房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田园景象,运用数学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描述和解决问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

同时,通过欣赏美丽的田园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基本的图形认识还不够,但是他们对美丽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美丽的田园图片,培养审美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基本的图形。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图形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丽的田园图片和相关的图形卡片。

2.准备图形游戏道具,如拼图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向学生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b.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呈现(10分钟)a.向学生介绍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b.通过图形卡片,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加深对图形特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找出图片中的基本图形。

b.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

4.巩固(10分钟)a.进行图形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b.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田园风光。

通过观察田园图片,让学生发现田园景色的特点,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材通过美丽的田园景色,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但他们对数学语言的运用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引导他们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景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田园景色,发现田园景色的特点,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观察和描述现实生活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观察田园景色,发现田园景色的特点,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观察和描述现实生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景色,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丽的田园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数学语言描述田园景色的示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共同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田园景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田园图片,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田园景色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如“直线”、“曲线”、“相交”等,描述田园景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张田园图片,用数学语言描述田园景色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让学生在评价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描述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其他的景色图片,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漂亮的田园》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2、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3、渗透算法多样化的,培育学生的协作和创新实力。

教学重点: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轻轻,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漂亮的田园,你们有爱好吗?(有)好,让我们坐上汽车动身吧!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1.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啊,多美的地方啊!细致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视察画面的内容。

2.说一说。

你能不能用数学的眼光细致视察一下,找出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呢?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小山羊有5只,小绵羊有7只;岸上有6只白鹅,河里有8只白鹅。

3.引入。

在漂亮的田园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不错!不过,这只小白鹅伸长颈项似乎有点不服气!听听,它在说什么?4.提出数学问题。

下面请小挚友们开动脑筋,先提一提关于小白鹅的数学问题,比一比谁最聪慧,提出的问题最多!5.沟通反馈,集体。

学生说问题,老师板书:河里有8只白鹅,岸上有6只白鹅。

一共有几只白鹅?一共有14只白鹅,河里有8只,草地上有几只?一共有14只白鹅,岸上有6只,河里有几只?6.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求“一共有几只白鹅”。

全班沟通,明确:8+6=14(只)7.解决“。

比。

少几”的问题。

出示问题: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学生独立思索并列式。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14页“练一练”1、2题,指名汇报。

2.联系生活实际,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视察教室里的人和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全课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补评:板书设计:漂亮的田园一共有几只白鹅?8+6=14(只)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11-5=6(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漂亮的田园》教案2教学目的 1. 初步发展从详细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实力。

美丽的田园说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美丽的田园说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4.通过观察和分析田园风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3.数量关系
在讲授数量关系时,我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数量比较和加减运算。例如,比较田地里的麦苗数量,计算收获的果实数量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田园风光场景,分析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如图形、长度测量、数量关系等。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提问,共同解决问题。在此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长度测量及应用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不深,难以准确地进行测量。因此,教学中需重点关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和运用。
2.重难点二:空间想象力培养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空间想象力尚处于萌芽阶段,对图形的组合、拆分以及空间位置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
在课程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如基本图形、长度测量、数量关系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最后,强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美丽的田园》教案-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美丽的田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感知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美丽的田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形状的物体呢?”比如我们的桌子是方形,球是圆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面图形的奥秘。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图形的兴趣不够浓厚或者小组合作不够默契。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此外,在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这样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重点一:认识并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名称。通过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如圆形无角、正方形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36页到38页,其中涉及到的是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题,如:“小兔子有25只,又来了13只,现在有多少只小兔子?”以及“小鸭子有32只,走了8只,还剩下多少只?”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在实际情境中,如何运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图片展示美丽的田园,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加法:以小兔子为例,讲解加法的概念和方法,如“小兔子有25只,又来了13只,现在有多少只小兔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3. 讲解减法:以小鸭子为例,讲解减法的概念和方法,如“小鸭子有32只,走了8只,还剩下多少只?”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4. 例题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例题,如“小猫有20只,又来了15只,现在有多少只小猫?”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如“小狗有30只,走了12只,还剩下多少只?”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如“家里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美丽的田园板书内容:加法:小兔子有25只,又来了13只,现在有多少只小兔子?减法:小鸭子有32只,走了8只,还剩下多少只?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猪有28只,又走了11只,还剩下几只?答案:17只2. 题目:小鸟有40只,又飞来了18只,现在有多少只小鸟?答案:58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美丽的田园”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田园景物,如小鸟、蝴蝶、小鸡、小鸭等,并学会用数词来描述它们的数量。

通过观察和描述田园景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他们对于田园景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无法用准确的数词来描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田园景物,并学会用数词来表达。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数和识数,对于数词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还存在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田园景物,并用数词来描述它们的数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描述田园景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田园景物,并用数词来描述它们的数量。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词来描述田园景物的数量,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田园景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力。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美丽的田园图片、动画等课件素材。

2.学具:准备一些田园景物的模型或图片,如小鸟、蝴蝶、小鸡、小鸭等。

3.黑板:准备好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景物。

同时,教师用数词来描述图片中的景物数量,如“一只小鸟、两只蝴蝶”等。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单元《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教案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单元《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教案

《美丽的田园》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7课时。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加减法的内容。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所以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家知识的含义,主动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发展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逐步达到计算正确和熟练。

3.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4.逐步发展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分享,逐步加深对加减法的认识和理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逐渐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感受一下春天美丽的田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田园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美丽田园的守护者是谁吗?(光头强),光头强可说了只有小朋友们能回答正确他的问题,美丽的田园才能向我们开放。

同学们有信心吗?学生进行课前习题练习。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1.提取图中数学信息师:同学们可真厉害,每个人都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方法解答了光头强提出的问题。

看,美丽的田园向我们开放了。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美丽的田园里都有什么啊?能按顺序说一说吗?看到这么美得环境,你想说些什么呢?师:同学们可真棒,大家能从图中找出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把这些信息做好记录,完成课本P13页填一填。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这一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田园风光,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田园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美丽的田园风光有很高的兴趣,同时,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来描述田园风光,体会数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和描述田园风光,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2.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进行观察和描述,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田园风光的图片或者视频。

2.准备一些关于数数的卡片或者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数数的卡片或者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例如,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案,让学生找出规律,并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田园风光的图片,用数数的方法来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描述和观察,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设计一张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并用数数的方法来表达。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

本单元通过美丽的田园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田园中的事物,如小鸟、小兔、庄稼等;学习用10以内数描述事物,如3只小鸟、5朵花等;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如2+3=5、5-2=3等;解决实际问题,如田园里有多少只小鸟和小兔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对于10以内的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着对加减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思路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意义,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小鸟、小兔、庄稼等模型的图片或实物。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田园中的事物,如小鸟、小兔、庄稼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田园中的事物,如3只小鸟、5朵花等,引导学生用10以内数描述这些事物。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教案:美丽的田园一、教学内容1. 田园中的景物:花朵、蝴蝶、小鸟、小兔等。

2. 数数:学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相邻数的概念。

3. 分类:学习按照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4. 比较:学习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田园中的景物。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数、分类、比较等数学概念和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分类的方法。

2.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数数、分类、比较等数学概念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田园图片、花朵、蝴蝶、小鸟、小兔等模型。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田园中的景物。

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2. 新课导入:介绍数数、分类、比较等数学概念和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3. 实例讲解:出示花朵、蝴蝶、小鸟、小兔等模型,引导学生进行数数、分类和比较的练习。

例如,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朵花,比较一下蝴蝶和小鸟的大小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进行数数、分类和比较的练习。

例如,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然后进行比较。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每组选择一种景物进行分类,然后比较不同组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美丽的田园数数:花朵、蝴蝶、小鸟、小兔分类:花朵、蝴蝶、小鸟、小兔比较:蝴蝶小鸟、花朵小兔七、作业设计1. 数数练习:数一数家里的人数,然后比较大小。

答案:家里有爸爸、妈妈、我和弟弟,一共4个人。

2. 分类练习:将家里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比较不同类别的大小。

答案:将物品分为书籍、玩具、衣物等类别,比较不同类别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田园中的景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数数、分类、比较等数学概念和方法。

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美丽的田园》是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节新课,主要介绍了田园的美丽景色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如房屋、树木、农作物等,并能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在能力方面,一年级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解决问题。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他们可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素质方面,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新的知识,并愿意接受挑战。然而,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在行为习惯方面,一年级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可能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他们能够专注于学习。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首先,我们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田园中的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概念等基础知识。其次,我们还将开展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测量结果,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此外,我们还将开展案例研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田园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最后,我们还将采用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与田园相关的数学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案例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总结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景物,用数数、点数、连线等基本数学技能进行描述。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田园中有几只小鸟?有几朵花?”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成长。
3.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思路。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对田园景色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描述、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4.反思与评价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反思与评价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5.作业小结的个性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景物,用数数、点数、连线等基本数学技能进行描述。这种作业小结的方式,既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美丽的田园-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田园的一些常见动植物及其图片2.能够用数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矩形3.通过观察矩形和其长、宽的变化关系,认识长和宽的概念4.了解乘法的概念及其用途5.小组合作,探究乘法的基本性质二、教学重点1.矩形长和宽的概念2.用数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矩形3.基本的乘法概念和应用4.乘法的基本性质三、教学难点1.拼成矩形后认识长和宽的概念2.乘法基本性质的探究四、教学过程和内容1. 导入新知活动1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田园中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识别,熟悉这些动植物的名字和外貌特征。

活动2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示意图,引导学生品味一下“美丽的田园”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可以发言,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学习新知活动3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成矩形,并请学生测量矩形的长和宽,然后引导学生认识长和宽的概念,明确它们与矩形有什么关系。

活动4教师可以给出一张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矩形长和宽的变化关系。

比如将一个矩形横向放大或缩小一倍,它的长和宽怎么变化?再将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起来,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矩形?活动5教师可以通过口算计算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概念和应用。

比如:3×4=?、5×2=?。

活动6教师可以按小组分配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乘法的基本性质,比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3. 知识运用活动7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内或小组内进行竞赛,比较谁的口算速度更快,谁的口算正确率更高。

活动8教师可以通过口算让学生体验乘法的应用,比如:有10个鸡蛋,每个鸡蛋的价格是1元,那么10个鸡蛋需要多少钱?4. 总结和评价活动9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或测试,让学生总结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太明白?你觉得这个数学课有什么收获?五、教学策略和方法1.观察和比较法: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比较,让学生理解矩形长和宽的变化关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6《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美丽的田园》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美丽的田园》,主要学习用数一数、说一说、连一连等方法来认识田园中的事物,并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田园中的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如何将田园中的事物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包括田园中的各种事物,如牛、羊、花、草等,还有一些数字卡片。

学生们需要准备一本数学书和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10以内的加减法公式,并配合田园中的事物来进行讲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景物,尝试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描述。

答案:这需要学生们自己进行观察和计算,然后用文字来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将田园中的事物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们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田园中的事物数量等。

这就是我对于《美丽的田园》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图片使用在教学内容中,我使用了一些图片来帮助学生们认识田园中的事物。

这些图片包括了牛、羊、花、草等,还有一些数字卡片。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田园中的事物和10以内的数字。

二、教学目标中的观察和描述教学目标中提到了让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田园中的事物。

这是因为在实际的田园中,事物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关联的。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田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

本节课通过美丽的田园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田园中的小动物、水果、农作物等,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感知数量关系,体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他们还处在数学思维的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直观的场景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本节课通过美丽的田园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美丽的田园场景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学生能够观察、比较、操作,感知数量关系,体验简单的加减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体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美丽的田园图片、水果、农作物等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田园中的小动物、水果、农作物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田园中的水果、农作物等,让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并呈现相关的数学问题。

如:苹果有3个,香蕉有5个,一共有多少个?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呈现的数学问题。

如:学生可以拿出3个苹果和5个香蕉,进行实物加法操作,得出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美丽田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6《美丽的田园》优秀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1.6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如小鸟、小鱼、蝴蝶等,并能够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对数学的认识还处于基础阶段,但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事物。

同时,他们对于数数的技能也已经有所掌握,能够数数到几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并能够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数技能,能够数数到几十。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并能够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设置美丽的田园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美丽的田园图片,各种物体的数量。

2.教具:小鸟、小鱼、蝴蝶等模型。

3.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田园中的各种物体,如小鸟、小鱼、蝴蝶等。

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尝试用数词表示它们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田园中各种物体的数量,如3只小鸟、5条小鱼、2只蝴蝶等。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数量,并让学生尝试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物体进行操练。

如选小鸟,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只小鸟。

然后,让学生交换物体,继续进行操练。

4.巩固(10分钟)利用教具,如小鸟、小鱼、蝴蝶等模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对各种物体数量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田园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3-14页。

学习目标:
1、在美丽的田园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并能解决与相关的应用题。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材情境图(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听过)丑小鸭听说咱们班同学非常聪明,想出题考考你们,如果你们全答对了,他就能变成白天鹅,你们想让它变成白天鹅吗?(想)那你们有信心答对吗?(有)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题,请同学回答。

师:同学们都答对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出示“美丽的田园”课件,并板书课题。

噢!他把我们带到了一处美丽的田园,看看这美丽的田园里都有什么?那些是你认识的?
师:看老师的板书:鸟树鹅羊花。

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事物要按一定的顺序。


师:说的非常好。

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从这幅画面你获得了有关花、鸟、树、鹅、羊的哪些信息?
(湖里有8只鹅,岸上有6只鹅。

天空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鸟。

岸边有7只白羊,5只黑羊。


师: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提的数学问题多?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有关鹅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几只鹅?)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求一共有多少只鹅?就是把湖里的8鹅和岸上的6只鹅放在一起,一共是14只鹅。

所以用加法计算:8+6=14。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水里的鹅和岸上的鹅哪个多,多几只?)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
(一共14只鹅,岸上6只,水里8只,水里的鹅比岸上的鹅多,8-6=2,多2只。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14只鹅,岸上有6只,水里有几只?)
师:谁会解答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道题是把总数14只鹅去掉岸上的6只,剩下的就是水里的8只鹅,所以用减法计算:14-6=8。


(一共有14只鹅,水里有8只,岸上有几只?)
引导学生用减法计算:14-8=6
师:刚才在解决鹅的问题中,我们写出了四个算式,从这几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我们发现有三个算式是:6+8=14 14-6=8 14-8=6。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总结的非常正确,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也就是,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上面解决鹅的问题来解决图上的其他问题吗?请在小组内快速的讨论与完成,组长做记录。

指多名学生汇报,尽可能多地提出问并解答。

师:每个同学都在积极的动脑筋,提出了这么的问题,你们真棒!老师想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有心人。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做几道题。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幻灯出示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三.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