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基本技能和方法;2. 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1. 第一单元:二分之一与四分之一2. 第二单元:三分之一与六分之一3. 第三单元:十分之一与百分之一4. 第四单元:分数的加减法5. 第五单元:分数的乘法6. 第六单元:分数的除法三、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法”2. “体验式教学法”3. “探究式学习法”4. “课堂讨论法”五、教学重点1. 关于分数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2. 分数的应用与实际问题解决3. 加强对分数的理解及计算的技巧六、教学难点1. 分数的较为复杂运算2. 分数的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七、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预热利用数学游戏或者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融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知识点梳理结合实际分数数学问题来介绍分数概念和分数的特殊性质。
1. 分数的基本概念介绍2. 分数的读法以及分数的表达方式3. 分数的基本性质4. 分数的比较大小第三步:形式化定义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上述知识点的具体运用。
1. 分数四则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2. 分数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1. 分数的加减乘除2. 分数的应用第四步:小组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分数,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步:课后作业当堂结束后,布置一定数量的任务作业,让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作业完成,加深对分数知识的掌握。
八、教学建议1. 多采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深度问题有更好的理解和透彻地掌握。
2. 扮演导师以及辅导员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之前的困惑,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强调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联系统整各个知识点,使学生对某个问题有更加系统化、全面的认知。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五年级数学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发觉数学课的精彩之处,专心去体会、揣摩,发觉其中的美。
每一篇五年级数学教案都是五年级数学老师的心血,你不妨与我们共享你的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希望你喜爱。
#501575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相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洁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洁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特别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探讨、沟通等形式绽开小组学习,适当绽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1、在学生原有分数学问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验相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
3、利用操作、探讨、沟通等形式绽开小组学习,培育学生的合作探究实力,培育质疑和验证科学学问的实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相识了分数。
(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依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一分为二( ) 忐忑不安( ) 百里挑一( ) 万无一失(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状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5.通分第1课时最小公倍数人教版
先12把,两24个,数36的,质个48因,数质6写0 …出因…来这。数些数相就叫同做4,和则6的比公倍较数。两数中哪个数有该质因数的个数
2×3×5×2×1×5=300
较多,乘较多的次数)。 四人小组合作,先想一想,再拼一拼,看你们能拼出什么样的正方形。
你的收获
你还能说出既是4又是6的倍数的数吗?(48,60……)
69
你还能说出既是4又是6的倍数的数吗?
1. 先把两个数的质因数写出来。 2×3×2×5×7=420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想一想: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有什么关系?
6四0人和小42组的合最作小,2公先.倍想最数一:想小,再公拼一倍拼,数看你等们能于拼出它什么们样的所正方有形。的质因数的乘积(如果有几
a. 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b. 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中等练习
1.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10 6和15 6和9 4和15 1和7 4和10
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40 6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30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18 4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60 1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 7 4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20
2. 下面说法正确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不正确。例如:1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5。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正确。
拓展练习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甲 数是18,乙数是( D )。 A. 90 B. 15 C. 540 D. 30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教案新人教版
第 2 课时 分数与除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通过除法的计算过程,把两数相除迁移到分数表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合作法【课前准备】PPT 圆形纸片【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1. 35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 师:5除以9,商是多少?师: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引出课题。
[板书:分数与除法]二 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都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地探究吧!三 探索新知1.教学例1(教材P 49例1)。
(1)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2)师: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画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应是这个蛋糕的13,就是13个“1”。
[板书:1÷3=13(个)] 2.教学例2(教材P 49例2)。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内容。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3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个月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3)请几名学生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4)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个月饼的14,即3个14个月饼,把3个14个月饼合起来就是1个月饼的34,即34个,因此,3÷4=34(个)。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最大公因数教学新人教版
随堂练习
2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9
6的因数:1、2、3、6 9的因数:1、3、9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
15和12
42和54
15的因数:1、3、5、15
42的因数:1、2、3、6、
12的因数:1、2、3、4、6、12 7、14、21、42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
54的因数:1、2、3、6、 9、18、 27、54
2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8
12和36
1和7
4的因数:1、2、4
12的因数:1、2、3、4、6、12
1的因数:1
8的因数:1、2、4、8 36的因数:1、2、3、4、6、9、12、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4 18、36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2
8和9
12和35
7的因数:7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7
8的因数:1、2、4、8
看一看:
课程讲授
做一做:
12dm
16dm
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 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必须 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 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需要我们找出16和12的公倍数。
?dm整块正方形的地砖正号铺满
课程讲授
做一做:
16dm 12dm
12的因数:1、2、3、4、6、12 16的因数:1、2、4、8、16 12和16的公因数:1、2、4 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4
第4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最大公因数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知识应用 随堂练习
新知导入
试一试 9=1×___9___= 3×____3__
比一比,看谁填得又 快又好!
12=1×___1_2__= 2×___6___=3×____4__
新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全册】
1 数与代数 2 空间与图形 3 观察物体与统计
1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三) 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
过观察简单物体,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 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 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以学生的实 践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使学生经历“观 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 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初步认识 整体和局部、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 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 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只有在 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 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 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 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 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 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应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 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 教案 (新教材 )
特别说明: 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 (新版) 配 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 1 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 2 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 3 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探索图形 第 4 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 5 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 6 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 游戏。请用手中的 4 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 下你的摆法?
202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内含教学反思),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索图形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第9单元总复习1 数与代数 2 空间与图形 3 观察物体与统计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4.9,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4.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新授)
的公因数和最大3,6
),最大公
因数是( 6 )。
答:可以选择边长为( 1,2,3或6 )dm的瓷砖,边
长最大是( 6 )dm。
2.五(1)班男生有27人,女生有18人,男、女生分别 分组做游戏,要使每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 人?此时可以分成几组? 3×3=9(人) 27÷9+18÷9=5(组) 答:每组最多有9人,此时可 以分成5组。
辨析:求最多有多少名同学,就 是求相关数的最大公因数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铺地砖问题中,要使地面铺满且使用的地砖 是整块时,就是求长和宽的公因数;要求地砖的 边长最大是多少,就是求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
教材习题
1.有一张长方形纸,长 70 cm,宽 50 cm。如果要剪 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正方 形的边长最大是几厘米?
3.有红花24朵,黄花36朵,现要用这两种花搭配扎成 一种花束,且正好扎完,最多扎几束?这时每束有 红花、黄花各多少朵?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 24÷12=2(朵) 36÷12=3(朵) 答:最多扎12束,这时每束有红花2朵,黄花3朵。
易错辨析
4.下面的做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一张长方形纸片的长是30 cm,宽是20 cm,现要将 它裁成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纸片,且正方形的边长 是整厘米数,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多少厘米?有几 种裁法? 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2 cm,5 cm,10 cm,有三种裁 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 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8课时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如果要用边长是整 分米数的正方形地 砖把贮藏室的地面 铺满(使用的地砖 必须都是整块)。
12dm
?dm
小组合作探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本单元的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也很多。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属于“数与代数”版块中数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本单元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自然数、整数和小数等知识,对分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借助操作实践和直观了解的学习活动,初步认识了分数。
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但是对于分数的具体知识,学生还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感性认识。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掌握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1. 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抓住分数与除法的统一点:对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
为后面的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改写成整数、带分数作准备。
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顺利学习比的基本性质。
4.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小公倍数是通分的基础,通分为后续的分数加、减法奠定基础。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前期学习中,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为互化奠定了基础,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也为今后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作了知识铺垫。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
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本章学习目标:1.复习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二、课前准备: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准备教学所需的教辅资料和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及性质,能灵活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
五、教学过程安排:1.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
2.新知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4.练习巩固(15分钟):–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安排: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如何用分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分数的约分与通分方法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复习,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互动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本章教学计划的大致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确保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4单元 (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第课时解决问题1.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运用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若干张长3 cm,宽2 cm的长方形纸以及边长为5 cm,6 cm,…,15 cm,16 cm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师:请你们说出50以内5和3的公倍数。
预设生:50以内5和3的公倍数有15,30,45。
师用PPT出示: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316和247和9预设生:1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12;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48;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63。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习的给储藏室铺地砖的例子吗?已知储藏室的长和宽,要求用边长为整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求选用地砖的边长,也就是求什么?预设生:求储藏室的长和宽的公因数。
师:现在我们反过来,如果已知一种墙砖长3 dm,宽2 dm,要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砖必须是整块数),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预设生:以前的问题是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现在的这个问题应该是要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对,今天我们就是要运用有关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老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回顾用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过,为用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做铺垫,使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很好地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拼图形的小游戏,现在发给每个人一些长方形的小卡片,要把它们组成一个正方形,你们知道最小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吗?老师引导学生拼图形的游戏,引出最小公倍数的话题。
(老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出新知的学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第1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教学内容教科书P77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78~79“练习十九”中第1、3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课件出示习题。
师: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师: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分数的基本性质呢?【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小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引入新课。
在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以便学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1.教学教科书P77例1:小数化分数。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用除法解决问题,结果的表示可能会出现分数和小数两种情况。
(2)全班交流,比较异同。
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并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3÷10=0.3(m) 3÷5=0.6(m)预设2:3÷10=310(m) 3÷5=35(m)师:比一比,这两种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学情预设】学生能领悟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分数可以写成小数的形式,小数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0.3=3100.6=35【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能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能够准确地读写和比较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内容1.分数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分数的读法–分数的比较方法3.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法规则–分数的减法规则4.分数的乘除运算–分数的乘法规则–分数的除法规则5.分数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分数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分数的含义和用途2.分数的读写与比较–给出几组分数让学生练习读写和比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策略3.分数的加减运算–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规则,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拓展练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技巧4.分数的乘除运算–讨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自主练习,发现规律,总结方法5.分数的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解题过程并展示解决方案五、教学评估•日常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作业•课堂讨论及互动表现•案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展开,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巩固知识点和弥补不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分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学生带来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提高数学能力。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12课时 最小公倍数》精品教案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 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认识和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体验观察思考、迁移发现、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A案)引导观察,抽象概括,小组交流。
(B案)合作探究,发现认识。
难点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A案)小组讨论,合作提高。
(B案)练习总结,发现提高。
教法与学法教法迁移引入,讲解引导。
学法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A案复习导入1.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的知识吗?什么叫倍数?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指名汇报。
2.课件出示:从0、2、5、9这四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的有()。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的有()。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方法:(1)方法一:分别写出4和6的倍数,再从中找出4和6公有的倍数和公有的最小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找出它们公有的倍数,有:12、24、36、…再找出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2)方法二:画出集合图。
结论归纳: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提问: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令人信服的数据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单击一名学生完成以下统计数据和条形图,其余学生将写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同学寒假看的课外书的数量。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探索研究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
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的空白条形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刚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填写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
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时最小公倍数》人教版
12÷3=4 (圈) 答:爸爸、妈妈分别跑了4圈和3圈。
12÷4=3 (圈)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四十一分 。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如果我、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可以在起点再次相 遇?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x2x3=12
答:至少12分钟后可以再次相遇。
答: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的有: 1和36 2和36; 3和36; 4和36; 6和36; 9和36,12和36; 18和36; 4和9; 9和12; 4和18;共有11组。
所以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x2x3=18
如果我、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可以在起点再次相遇?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四十一 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0课时 最小公倍数(2)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四十一分。
学习目标
1.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 数的意义的理解。
2.用公倍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第二页,编知
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5和18
15=3×5 18=3×3×2 最小公倍数 3×5×3×2 =15×3×2 =45×2 =9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四十一 分。
再见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四十一分 。
形可能有很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x2x3=12
必须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只要找出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就能知道所铺正方形的.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多种。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情教材分析】从本单元起,将系统教学分数的知识。
包括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实际应用等内容,它们都是小学数学里十分重要的内容。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在本册教科书的第二单元里,学生又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可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深入学习分数知识的条件。
系统教学分数知识,在知识技能方面,认数与运算的范围将有很大的扩展,不仅能用整数、小数,而且能用分数刻画现实生活里的一些现象;在数学思考方面,由于分数的意义比整数、小数更加抽象,分数的运算比整数、小数更加复杂,思维能力会有更大的发展;在问题解决方面,分数能够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能够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将会认识许多新的数量关系,发现并提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新的提高;在情感态度方面,会对数学以及数学学习更有兴趣,会对数学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更有体会。
【学段课程标准】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2.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4.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单元学习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4课时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7课时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第六单元统计4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逻辑推理2课时第八单元总复习5课时综合应用打电话1课时综合应用粉刷墙壁1课时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教师画出示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13,就是13个教学过程“1”。
板书:1÷3=13(个)2.教学例2(教材第49页例2)。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内容。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3)请几名学生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4)归纳。
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14,即3个14块,把3个14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34,即34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34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34表示的意义。
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引导学生观察1÷3=133÷4=34这两道算式,想一想: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2)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出以下三点: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ab(b≠0)(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4.学习教材第50页的例3。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板书:7÷10(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710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7105.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的1、2题。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51~52页练习十二的第1~12题。
【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原来两个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而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两个数相除。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教学后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第4课时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材第53页的例1、例2及第54页的“做一做”第1题,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并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第4课时【复习导入】1.什么叫分数?2.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包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
3.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填一填。
(1)出示教材第53页例1中的图形。
(2)用分数表示各图,涂色部分:13、43、56。
(3)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学生指导:13、43、56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4)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为什么?(比1小)(5)明确真分数的意义。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板书)(6)练一练。
①下面的分数是不是真分数?②请你写出三个真分数,并与同桌交流。
2.假分数的意义。
(1)出示教材第53页例2中图形的教具。
(2)用分数表示出各图的涂色部分。
①学生独立思考应该怎样表示。
②同学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3374115)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
学生指出:①33的分子和分母相等。
②74、115的分子比分母大。
(4)想一想: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有的等于1,有的比1大。
(5)明确假分数的意义。
板书: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6)练一练。
①下面哪些分数是真分数?哪些分数是假分数?②请写出三个分母是4的假分数并与同桌交流。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根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分辨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①展示学生练习结果,并评讲。
②看一看,说一说表示真分数的点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表示假分数的点在哪一段上?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三的第1~3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
谁愿意来说一说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教学后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题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材第54页例题3,及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2题,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三第4~10题)。
教学目标1.理解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带分数。
2.使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重点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难点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第5课时【复习导入】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学生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进行区分,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把假分数取出来,让学生观察。
2.观察以上的假分数,根据分子能否被分母整除这一特征,假分数可以分为几类?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出如下总结:揭示课题:假分数又可以改写成怎样的数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1)一个同学在吃橙子时说“我吃了一个半。
”怎样用分数表示?(2)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到:“一个半”是1+12的和,也可以写成112。
板书:112(3)引导学生观察112,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板书:(4)学生试着说一说,老师分别板书:112212134。
(5)提问:什么是带分数?(板书: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6)认识带分数的读法。
112读作:一又二分之一134读作:一又四分之三全班同学把其余两个带分数一起读出来。
小结: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大。
2.出示教材第54页例3,请学生看图说出假分数。
指出:这里都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
(1)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学生思考:①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②如何化简。
学生发言:33=1 84=2请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两个结果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提问:73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种情况怎样转化?学生回答: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7÷3,商2表示7份中的6份化成整数2,还剩1表示1份是13,所以结果是213。
提问:65化成带分数,怎样化?学生独立完成,写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65=6÷5=11 5(3)小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①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
②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部分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巩固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2题。
(1)由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三的第4~10题。
【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6课时【复习导入】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它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商不变规律。
(1)计算:120÷30 12÷3 40÷5 400÷50(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由学生回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师板书。
【新课讲授】教学过程1.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
由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为什么相等?)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4.观察以上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0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作业】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
1.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2.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
4.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可以把25化成410,也可以把410化成25,再比较。
5.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
【课堂小结】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7课时【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学生回忆并口头回答。
【新课讲授】1.出示教材第57页例2,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提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学生审题,分析要点:①分母是12;②大小不变。
(3)提问:想一想,怎样使分母变为12。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新-课标-第- 一-网学生思考后再回答,然后请学生试着在教材上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