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体哲学是独创性的革命哲学》

合集下载

“主体”“镜像”中的“自我”与“他人”

“主体”“镜像”中的“自我”与“他人”

“主体”“镜像”中的“自我”与“他人”作者:王茵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32期摘要:本文试图以“主体”、“自我”为关键词,将之与“他人”、“主体间性”的关系为索引线延展,将拉康文论中的“镜像说”、“三界说”、欲望理论间建立联系,并结合文学理论中对主体与身份认同的研究,指出拉康将语言学的概念引入到精神分析,并将之运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具有极大的独创性,它集中体现了拉康开启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文论中以主体无意识为内核的哲学本位。

关键词:主体自我他者镜像主体间性身份认同“主体”是拉康学说中最具哲学意义而又最玄虚的概念。

在他看来,自我与主体之间存在着区别:自我不是主体,自我与人、与显像、与功能的距离比意识或主体本位更近。

“自我位于想象界一侧,而主体则位于象征界一侧。

自我是主体的想象的同化场所。

”[1]拉康所说的“主体”,是指个体的言语、语言的等价物。

“主体”是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提供给精神分析学家的文本。

主体的和行为的一般结构,存在于与“象征界”相联系的语言中。

话语的象征功能具有一种主体间的社会文化的因素,它对心理“想象”层次所形成的人的主体性而言是重要的。

”[2]由此我们将“主体”与“自我”作为理解拉康文论的和精神分析文论的切入点。

一、“自我”的溯源——从“回到弗洛伊德”到对“自我”的重新界说作为战后法国思想界的最后一位大师,拉康被喻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独自一人就构成了一个文化现象”,开拓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路向,他的文论与其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甚至后者就是前者在文本方面的具体实践,因而其以精神分析学说而发展起来的心理结构主义分析法自然要溯源于弗洛伊德。

拉康首先肯定了精神分析学这门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学说的革命性。

弗氏提出的“力比多”的性本位观念,其言必称性的自然生物性,似乎是把人当成了与自然生物一样的动物体,生存本能、性本能也使其学说无法脱离自然物种进化学说的达尔文观点,而拉康看到了弗氏在此方面的颠覆性价值在于其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发现:弗洛伊德指出了人的自我精神不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单元。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美学和文论1、康德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0)《判断力批判》(1790)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无利害感;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2、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人本主义人类学原则,坚持反映论和审美意识的观点。

但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4、“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主要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心灵与形式》(1911)、《现实主义论文集》、《审美特性》、《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审美反映论;艺术发生于劳动与巫术统一论;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狱中札记》(1947)、《狱中书简》(1947)“文化霸权”理论:文化霸权是支配者与反支配者之间文化能力的较量。

无产阶级通过取得文化的领导权而取得统治权。

历史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坚持真善美的统一文学批评标准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主要著作:《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古典艺术的终结和现代艺术的费解;独特的艺术生产论:艺术技巧(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代表;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主要著作:《启蒙的辩证法》、《新音乐哲学》、《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等阿多诺否定性文论:通过文艺来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即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受其支配的大众文化采取不妥协的批判态度。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主要著作:《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现代人及其未来》、《爱的艺术》等。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认为经济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活动即劳动的异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 述了四个方面:(1)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2)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3)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4)人同人的异化。
14.现实中的人
马克思用语。指处于现实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人类个体。与“抽象的个人”相对。马克思以之 作为历史的现实前提。马克思认为,现实中的个人,即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 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人。
9.杜林
(1)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家。 (2)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敌视马克思主义。
2 学而不厌
copyright©2013
诲人不倦
[Codeless-Space Studio]
无码空间工作室
(3)在哲学上,把庸俗唯物主义、康德的形而上学、孔德的实证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拼凑成自相矛 盾的庞杂体系,企图以此代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学上,宣扬资产阶级 庸俗经济学,反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宣扬资产阶 级改良主义,反对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鼓吹发现了新的“社会主义”体系和“最后的、终极的真理”。 (4)代表作《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经济学讲义》、《哲学教程》等。杜林理 论给当时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乱,为肃清影响,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对 杜林主义进行了批判。
12.平等
(1)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观念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平 等观念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2)平等观念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运动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科学地确立平 等观念,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考研学科门类介绍——哲学门类

考研学科门类介绍——哲学门类

考研哲学门类专业介绍考研产品部专业课教研中心第1页,共37页目录一、学科深度解析(哲学) (4)(一)学科组织框架 (4)(二)专业介绍 (5)1.哲学 (5)(三)就业前景 (6)1.哲学 (6)(四)就业方向 (8)1.哲学 (8)二、学科专业排名(哲学) (10)2.1研招单位按哲学门类全国排名 (10)2.2研招单位按哲学门类分地区排名 (11)2.2.1北京 (11)2.2.2上海 (13)2.2.3天津、内蒙古 (14)2.2.4陕西 (15)2.2.5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16)2.2.6山东、山西 (17)2.2.7浙江 (18)2.2.8安徽、江西 (19)2.2.9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20)2.2.10东北 (22)第2页,共37页2.2.11河北、河南 (23)2.2.12湖北、湖南 (24)2.2.13江苏 (25)2.2.14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 (27)三、学科专业分数线(马克思主义哲学) (29)四、报录比(马克思主义哲学) (32)五、真题(哲学) (34)5.1中国人民大学 (34)5.2北京大学 (35)5.3首都师范大学 (36)六、复习方法(哲学) (36)第3页,共37页一、学科深度解析(哲学)(一)学科组织框架第4页,共37页(二)专业介绍1.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要求研究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原理、原著以及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培养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中国哲学中国哲学隶属于哲学一级学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1.3外国哲学西方哲学是研究西方从古代至当代哲学思想发展变化及其社会影响的专门学科。

西方哲学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三个时期。

12大学科门类解析 —01哲学

12大学科门类解析 —01哲学

哲学简介灵鹭考研12大学科门类解析—哲学简介一、学术型硕士(一)学科框架(二)二级专业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要求研究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原理、原著以及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培养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具有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修养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1.在政治上,应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业务上,要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中外哲学发展史和当今中外哲学的前沿问题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

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主要精力和兴奋点放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上,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成为能够胜任本领域教学研究工作和党政管理、新闻宣传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3、专业方向01政治哲学02发展哲学03社会哲学04实践哲学05历史哲学06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07西方马克思主义4、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45德语或201英语一(3)608西方哲学史或609中国哲学史公共试题(4)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注:各个学校的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有所不同,以上以中山大学为例)二、就业前景1、时代的发展需要一批马哲学人才历史证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创新水平与社会发展的速度成正比,同历史的长度成反比。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特别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处于革命时期。

《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研究

《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研究

目录摘要 (1)Abstract (1)文献综述 (1)绪论 (12)一、问题的提出 (12)二、问题研究的意义 (13)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3)四、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篇章结构 (14)第一章《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的缘起 (17)一、《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产生的社会实在前提 (17)(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断激化 (17)(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全面展开 (18)二、《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产生的理论环境 (19)(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无产阶级的经济分析 (20)(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 (22)(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无产阶级的分析与研究 (23)第二章《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的生成 (27)一、马克思革命主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7)(一)人本主义批判中的萌芽 (27)(二)唯物史观初创中的孕育 (31)(三)《资本论》系统创作中的生成 (37)二、《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生成的深层逻辑 (41)(一)作为“类存在”的无产阶级 (41)(二)作为物质生产主体的无产阶级 (43)(三)作为雇佣劳动范畴人格化的无产阶级 (44)第三章《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的根本内涵、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47)一、《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的根本内涵 (47)(一)对何为无产阶级的全面论述 (47)(二)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科学阐述 (51)二、《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53)(一)无产阶级成为革命主体的客观条件 (53)1(二)无产阶级成为革命主体的主体条件 (55)(三)无产阶级成为革命主体的发展过程 (62)三、《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的基本特征 (63)(一)批判性与建构性 (63)(二)科学性与价值性 (64)第四章《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的当代意义 (66)一、对于准确把握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各种新变化的理论启示..66(一)无产阶级劳动方式、生存条件所呈现的新变化并未否定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基本界定 (66)(二)“中间阶层”的提出并未证实马克思两大基本阶级论断是“过时”的 (68)(三)当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并未消亡 (69)二、对于坚持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理论启示 (70)(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71)(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性的历史过程 (71)结束语 (73)主要参考文献 (74)致谢 (7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8)2《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研究摘要对于马克思革命主体思想来说,《资本论》中的革命主体思想是其革命主体思想中最为成熟、最为完善的部分。

“主体哲学”:金日成出生后朝鲜人就有主体了

“主体哲学”:金日成出生后朝鲜人就有主体了

“主体哲学”:金日成出生后朝鲜人就有主体了梁文道核心提示:什么叫主体思想呢?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么一本书,是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写的《关于主体哲学》,由金正日这位现任的朝鲜领导人去阐述他父亲的这套主体哲学,是有建设性的。

而且大家请注意,这本书它下面有个纪年的,它写的朝鲜外文出版社平壤出版,然后里面就写着主体91年,也就是括号2002年。

朝鲜现在的纪年方法很特别,除了公元纪年之外还有个主体纪年,主体纪年就是为了纪念金日成发明了主体思想这么伟大的事,就干脆呢变成一种纪年方法。

那这个纪年的元年是哪一年呢?纪年的元年也就是这个1911年,正好就是这个,也就是这个金日成出生那一年,换句话说的,从他出生那一年开始,朝鲜人民就有了主体了。

本文来源: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2007年7月23日文字稿,主持人:梁文道,原题:《开卷八分钟:金正日解释朝鲜的“主体哲学”》大家就算没去过朝鲜首都平壤,大概也都听说过平壤有这么一座塔,叫主体思想塔。

这主体思想塔是为了要庆祝当年金日成70大寿的时候特地兴建起来的,大家看看这座塔非常的雄伟壮阔。

它是全平壤最高的建筑物,白天你登上去就俯瞰整个朝鲜这个平壤市,晚上它就会发出万丈的光芒照耀整个平壤,象征着主体思想的无坚不摧,光辉灿烂,带领着全朝鲜人民奋发向上,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什么叫主体思想呢?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么一本书,是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写的《关于主体哲学》,由金正日这位现任的朝鲜领导人去阐述他父亲的这套主体哲学,是有建设性的。

而且大家请注意,这本书它下面有个纪年的,它写的朝鲜外文出版社平壤出版,然后里面就写着主体91年,也就是括号2002年。

朝鲜现在的纪年方法很特别,除了公元纪年之外还有个主体纪年,主体纪年就是为了纪念金日成发明了主体思想这么伟大的事,就干脆呢变成一种纪年方法。

那这个纪年的元年是哪一年呢?纪年的元年也就是这个1911年,正好就是这个,也就是这个金日成出生那一年,换句话说的,从他出生那一年开始,朝鲜人民就有了主体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文献汇总(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文献汇总(5)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称《克罗茨纳赫手稿》。

马克思一部未完成的书稿。

1843年3月中至9月底写于克罗茨纳赫,原稿共39张,其中第一张没有保留下来,标题为出版时所加。

首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年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1卷,标题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国家法批判(§§261—313)》。

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卷、第二版第3卷。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期间就关注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并深受影响,而《莱茵报》时期的经历需要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动摇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

退出《莱茵报》编辑部后,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著作,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述,则直接推动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

在著作中,马克思将批判的焦点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有关国家和法的论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几乎是逐节的批判。

在他看来,黑格尔把观念变成独立主体,把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这种头足倒置的思辨唯心主义,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

在分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同时,马克思结合德国和整个西欧的政治状况,揭示了个人存在同社会存在的分离,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现代国家不可能实现人的普遍本质和人民的利益。

只有“真正的民主制”才能消除政治国家同市民社会、政治领域同社会领域、国家公民和作为社会成员的市民的分离。

“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

”马克思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必须是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人民绝对有权利为自己制定新的国家制度。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 开卷考试必备!)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 开卷考试必备!)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1-15章全开卷考试必备!)第一章思考习题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启示作者:孙双全来源:《理论观察》2023年第11期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积极的对自我革命进行艰辛的探索。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带领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建设时分别从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和作风五个层面进一步丰富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理论。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能够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至关重要的宝贵经验之一,同时又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重要途径。

自我革命是事物内部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百余年来,党的自我革命一直在路上,也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处于新时代,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的实践探索具有深远的现实积极影响。

关键词:自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3)11 —0015 —0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1]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兴久不衰、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自我革命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品格。

虽然中国共产党对自我革命这一鲜明品格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新时代,但详细研究党史资料后会发现,党对自我革命理论形成和实践探索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扛住重重内外压力,越过层层艰难险阻,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

也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面对内外双重压力下依然完成对外击退侵略者、对内推翻反动政权的历史任务。

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深知,实现革命胜利的前提是要始终保持自身处于先进的状态,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

一、自我革命理论的渊源究其根,溯其源,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品格。

54本哲学电子书压缩包

54本哲学电子书压缩包
中国人的老经验:易经讲生活___闻章.pdf
主体哲学是独创性的革命哲学.pdf
亚伯拉《思危:犹太人的赚钱哲学》.txt
生活的智慧—孔子哲学散论.pdf
精神现象学(上).pdf
西方哲学史上s062054.pdf
易经杂说.doc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下).pdf
法、儒、道家的管理哲学.txt
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二分册ts062072.pdf
现代英国经济史下卷ts062074.pdf
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ts062073.pdf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ts062093.pdf
现代英国经济史ts062071.pdf
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一分册ts062071.pdf
54本哲学电子书压缩包
《沉思录》.txt
《苏菲的世界》_乔斯坦·贾德_著.doc
一年有半续年有半ts062063.pdf
哲学辞典(下).pdf
国富论.txt
宪章运动史ts062068.pdf
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pdf
兴盛与危机ts062098.pdf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doc
南怀瑾_论语别裁.txt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txt
哲学原理〔德〕黑格尔.txt
心声集ts062099.pdf
悲观论集卷(叔本华).txt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ts062059.pdf
西方哲学吏下ts062055.pdf
逻辑学(上).pdf
逻辑学(下).pdf
法哲学原理_[德]黑格尔著_张企泰译.pdf
物性论ts062066.pdf
狄德罗哲学选集.pdf
亚历山大远征记ts062的演讲ts062056.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样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样提出的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具体要求?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是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伟大先驱者2、毛泽东是最先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代表。

3、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三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独创性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邓小平是如何加强实事求是的?1、旗帜鲜明的批判了两个凡是提出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2、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并领导了真理问题的讨论揭开了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序幕。

3、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把党的思想路线提高到了更高的地位来认识。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4重点把握邓小平的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客观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放思想是指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的和归宿。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质上就在于它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于它讲究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概学科构架

毛概学科构架

学科构架――毛泽东思想概论1 《毛泽东思想概论》共有七章,可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1,是总论,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历史地位。

第二部分即§2、3,主要阐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部分即§4,主要阐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部分即§5、6,主要阐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五部分即§7,是结论,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2 第二、第三、第四这三大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构成《毛泽东思想概论》的主体。

备考策略1 从历年的命题情况来看,§2、3是考查重点;考生复习重点是§2~6。

2 《毛泽东思想概论》不同于《中国革命史》,较为注重理论观点的阐述,但又是从《中国革命史》课程演变过来的,况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

因此,对这门课程的复习,首先要注重理论,最好能读点毛泽东的原著。

读点原著,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管考试题目如何变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同时,又要联系中国革命的史实来理解某些重要理论观点。

这样,一方面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了,易懂好记;另一方面也搞清楚了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某种理论观点的,这更易于把握理论观点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 中国革命、建设中有三个“特色”道路,即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前两者由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加以探索并最终完成;第三者毛泽东开始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主要为§5、6的内容),但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则是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可见,围绕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

对此,考生在复习方法上要前后参照,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的理解和把握。

外国哲学名词解释(9)

外国哲学名词解释(9)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哲学:(英philosophy of revolutionary democraticism in Russia)19世纪30—60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哲学思想、理论的统称。

40年代,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直接影响下,俄国民主革命派及其唯物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其代表为别林斯基、赫尔岑。

50—60年代在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新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主要代表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

其特点为:批判神学唯心主义,为反封建的革命论证;重视辩证法,但没能和唯物主义有机统一;力图找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的“俄国社会主义”带有空想性质。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看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人、农民仍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贫困、无权地位,产生了越过资本主义阶段,在土地公有制的村社基础上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幻想。

赫尔岑视村社为社会主义的胚胎,他是这种俄国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始祖。

车尔尼雪夫斯基看到村社是一种落后现象,认为必须在村社中改用劳动组合,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工业,并使一切生产资料(不仅土地)逐渐都转为公有,才能建立社会主义,但其理论脱离了俄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仍然具有空想色彩。

在哲学观点上,继承和发展了罗蒙诺索夫、拉吉舍夫和十二月党人以及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德国哲学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先进的哲学传统,越过黑格尔走到费尔巴哈,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费尔巴哈。

他们独立地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和由这个体系所体现出的保守的社会政治结论作了深刻的批判,并努力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他们用以解释自然、社会、认识活动各种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也是他们用以论证革命改造现实的理论武器,但没有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统一起来。

在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等问题时,认为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没有质的差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 正 日主体哲学是独创性的革命哲学全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金 正 日主体哲学是独创性的革命哲学1996年7月26日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 理论杂志《劳动者》上发表的谈话最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解释主体哲学时,提出了与我们党的思想背道而驰的错误见解,并且还把这种见解散布到了国外。

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解释主体哲学的基本原理时,仍旧不是从社会运动的固有规律的角度出发,而是从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的角度去加以解释。

他们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论证主体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崭新发展。

我们没有必要在解释和宣传主体哲学时论证主体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崭新发展。

诚然,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不是教条主义的,而是站在主体立场上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对一系列问题作了新的解释,这是事实。

然而,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某些发展,并非是主体哲学的基本内容。

主体哲学是对它固有的原理进行阐述并形成体系的独创性哲学。

主体哲学为哲学思想发展建树的历史功绩,不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而是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新的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论证了物质的第一性与存在的第1一性原理,在此基础上阐明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依靠物质运动而变化发展。

主体哲学则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崭新地提了出来,阐明了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样一个哲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开拓人的命运的最正确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重要课题是阐明物质世界的实质及其运动的普遍规律;主体哲学提出的重要课题则是阐明人的本质特点和人的运动即社会运动的固有规律。

可见主体哲学是其哲学课题和原理同先行哲学有根本区别的独创性哲学。

因此不能认为主体哲学是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并且,不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明的物质世界的实质及其运动的普遍规律,这样或那样地分析论证主体哲学的独创性和优越性。

主体哲学是阐明了新的哲学原理的哲学,用先行哲学的框框是无法解释的。

如果这样做,就不但不能论证主体哲学的独创性,反而会造成混乱,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主体哲学的真谛。

主体哲学破天荒第一次对人的本质特点作出了科学的解答,并在此基础上认为人是世界上最优越、最有力量的存在,提出了对世界的新见解:世界是为人所支配和改造的。

主体哲学并不因为阐明了新的世界观,就否认唯物2辩证法的世界观。

主体哲学是以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为前提的。

世界为人所支配和改造这一对世界的主体的见解,离开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质及其运动的普遍规律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像唯心主义所主张的那样,认为世界是神秘的,那就不可能提出人可以支配世界这一论断;如果像形而上学所主张的那样,认为世界是固定不变的,那也不可能提出人可以改造世界这样的论断。

世界是为人所支配和改造的这一对世界的主体的见解,只有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不断发展变化这一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才能成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尽管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其基本原理是科学,是真理。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主体哲学是以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为前提的。

说主体哲学以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为前提,并不意味着主体哲学简单地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离开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固然不能科学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但只依据世界的物质性这一唯物论和世界不断变化和发展这一辩证法原理,就不可能提出人在世界上占有主人地位,在改造世界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论断。

只有在根本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质的人的本质特点得到阐明的条件下,才能正确地阐明人作为世界的主人、世界的改造者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由于主体哲学科学地阐明了人是3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这一人的本质特点,从而人在世界上的主人地位和在改造世界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根本原理也得到阐释。

主体哲学从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原理出发,确立了主体社会历史观——主体史观,克服了先行社会历史观的局限性,从而使传统的社会历史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用于对社会历史的解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的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唯物史观的历史功绩。

唯物史观的确为破除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且,人在客观物质世界中生活,社会与自然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必然作用于社会现象,这是毫无疑义的。

然而,如果无视社会运动本身的固有规律也在起作用这一点,而把社会现象机械地归结为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那么,必然会招致对社会历史的片面理解。

社会运动是按照它本身的固有规律变化和发展的。

社会运动是支配和改造世界的人的运动。

人为了实现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支配和改造,开展改造自然的活动。

人改造自然,以创造物质财富,为自己创造物4质生活条件。

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事业,是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要的事业,而这一事业只有通过人的社会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人为了改进和完善社会合作关系,不断进行改造社会的活动。

改造自然的是人,改造社会的也是人。

人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和发展自己。

人对世界的支配和改造,归根结底,是通过自然改造、社会改造和人的改造得以实现的,实施改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关系也是由人民群众发展的。

社会运动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运动,它具有与自然运动不同的特点。

自然运动是靠客观存在的物质相互作用自发形成的,但社会运动则是依靠主体的主动作用发生并发展的。

因此,如果把阐明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机械地运用于社会历史,就不可能正确地阐述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运动的规律。

唯物史观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未能正确揭示社会运动的固有规律,而且以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都是物质运动这一理论,阐述社会运动原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社会区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在其互相关系中赋予社会存在以决定性意义;把社会构成则区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5上层建筑,赋予物质生产与经济关系以决定性意义。

这是把世界统一于物质,按照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而变化发展这一唯物辩证法原理机械地运用于社会历史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考察世界时,把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引入社会历史领域,把不仅自然界,而且人和社会都统一于物质。

如果不把人看作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而看作是统一于物质的世界的一部分,从而把物质世界的普遍运动规律机械地运用于社会历史,就必然会把社会历史运动看作自然史过程。

当然,社会也不是靠人的主观愿望而是靠一定的规律变化发展的。

但是,规律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与在自然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本质区别的。

规律在自然中是不受人的制约,自发地起作用的,而在社会中则是通过人的自主的、创造性的和有意识的活动起作用的。

在社会规律中,既有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对所有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也有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才起作用的特殊规律。

但一切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活动而起作用的,因此,由于人的活动情况不同,规律所起的作用有时可能顺利,有时可能被遏制或被限制。

说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而起作用,这并不是说社会规律不带客观性,或者说社会运动不可能有自发性。

6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一旦形成,就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律起作用,因而,它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质。

在社会运动中自发性之所以起作用,这同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又没有建立起能够使其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制度有关。

随着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提高,又建成了能够使其充分发挥的社会制度,人的活动就越来越与客观规律的要求相适应,自发性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小。

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发展过程,只要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得到发展,并按照其要求完善了社会制度,社会就更能依靠人民群众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得到发展。

这意味着依靠主体的主动作用而变化发展的社会运动所固有的规律得到了全面体现。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社会历史观,但实际上,他们也在社会运动中遇到了许多只靠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他们提出了社会意识虽然反映物质经济条件而产生,但又反作用于物质经济条件;一定的政治虽然由一定的经济决定,但它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等一系列理论,试图克服唯物史观的片面性。

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毕竟是视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共同性为7根本的社会历史观,因此仅用这一理论就难免存在把社会发展过程看成自然史过程的局限性。

主体哲学同先行哲学的根本区别,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没有正确地阐明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本身所固有的特点。

它以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说明社会历史运动原理,正是不能阐明社会人的本质特点的表现。

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所固有的特点,由主体哲学第一次作了精辟的解答。

我们党的文献曾阐明,人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对此不曾有人提出过异议。

但对人为什么成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这一问题的理解,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却持有错误的观点。

他们仍然把人的本质特点问题看作是物质的发展水平问题,主张考察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出发点,应从物质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复杂性中去寻找。

实际上,这是把人的本质特点看作是自然的、生物属性的延伸及其发展完善的见解。

在人作为生物学意义的存在时,可以把人同其他生命物质一样来进行考察,也可以谈论人的生物学构成因素和结构特点。

然而,主体哲学谈论的人,是不仅具有高度发展的有机体,而且8还具有其他任何生命物质所不能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而生活和活动的人。

人所以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其原因,不应从同其他物质的共同性的发展中去寻找,而应从人所独具的特点中去寻找。

人之所以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是因为人是形成社会集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和活动的社会存在。

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是在人们建立社会关系而活动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属性。

当然,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离开人这一高度发展的有机体是不可想象的。

从人是高度发展的有机体这一意义上来看,可以说人是生物进化的高级阶段,是最高级的物质存在。

尽管如此,如果人不形成社会集体,不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和进行活动,人也不可能发展成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的社会存在。

人如果没有肉体生命,当然也不可能有社会政治生命,但肉体生命本身并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政治生命。

同样,离开人这一高度发展的有机体,不可能设想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意识性,但是人的生物学特点本身并不能产生人的社会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