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摆动导杆偏置滑块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中的摇摆现象,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摇摆的定义、类型和特点,掌握摇摆的运动规律和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通过实验和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摇摆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摇摆的基本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摇摆。

2.摇摆的运动规律:讲解摇摆的运动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周期性运动的相关原理。

3.摇摆的应用:分析摇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钟表、秋千等。

4.实验与设计:安排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摇摆现象,并进行相关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和应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原理》及相关辅助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摇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摇摆实验所需的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项目任务,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能力。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控机械获奖作品推荐 设计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数控机械获奖作品推荐 设计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的行程H= 40mm

5、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采用的是 曲柄摇杆 机构,
以 摇杆
为主动。
设计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知识回顾
6、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存在死点位置,主动件为( C )?
A.曲柄 B.连杆 C.滑块 D.机架
7、判断下图所示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如何演化成双
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8、已知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相关知识
死点的利用
快速夹具
飞机起落架 设计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相关知识
三、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一)按给定的行程速比变化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
常用设计步骤 1.按实际需要给定行程速比K的数值 2.算出极位夹角θ 3.根据机构在极限位置时的几何关系,结合有关辅助条件
来确定机构运动简图的尺寸参数。
设计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
导入任务 任务分析
观察牛头刨床的切削过程 1)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及其演化形式; 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并能根据机构的工作要求设计平面四 杆机构。 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能根思据考机构的工作要求设计平面 四杆如机何构进。行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设计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相关知识 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移动导杆机构
应用:手动抽水机
手动压水机 设计牛头刨床摆动导杆机构
相关知识
小结:导杆机构的演化
曲 柄 滑 块 机 构


















摆 动 导 杆 机 构
取不同构件作机架,可以得到不同的机构

摆动导杆机构课程设计

摆动导杆机构课程设计

摆动导杆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摆动导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包括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分析摆动导杆机构的几何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摆动导杆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或模拟,观察和分析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状态,提出并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摆动导杆机构,实现特定的运动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运动的兴趣,增强对机械设计、制造等相关专业的认识和认同。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摆动导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摆动导杆机构的基本理论,培养其运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机械运动有一定了解,但对摆动导杆机构的认识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摆动导杆机构的基本概念:介绍摆动导杆机构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二节- 内容:摆动导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 摆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讲解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原理、运动关系及运动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几何关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3. 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与CAD软件应用:学习如何使用CAD软件进行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能变化曲线:
飞轮设计:

A4

A2 A4 A2
速度图解法:
V1A+V12=V 2A VF+VFB=V 2B V2B=βV 2A Β为常数比
加速度图解分析: a4An+a4Ar+a24Ar+ak24A =a2A 大小 方向
a4b+aF4Br=aF a4A=βV 4B
进给凸轮机构设计
主体机构设计
牛头刨床主体机构
主体结构设计
设计要求
(1)刨刀工作行程要求速度比较平稳,空回行程时 刨刀快速退回,机构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刨刀行程H=300mm或H=150mm。曲柄转速、 切削力、许用传动角等见表1,每人选取其中一组数据。 (3)切削力P大小及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在切削行 程的两端留出一点空程。具体数据如下:
主体机构
电机转速n(r/mi n)
切削力P(N)
75
许用传动角[γ]
H=150mm
4500N
45°
刨刀行程:H=150 速比系数:K=1.4
主体机构(方案一)
方案一: 摆动导杆机构与摇杆滑块机构组合机构
机构简图: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F=3×5-2×7=1
主体机构(方案一)
机构尺寸的计算:
在满足压力角条件确定基圆半径,摆杆中心间的中心距。
• 推程许用压力角为[α]= 38°; • 回程许用压力角为[α’]= 65°; • 试凑法:对照摆杆长度为L,赋值基圆半径, 中心距a=90,r0=50;经试验符合要求
滚子半径rf:rf<ρ mi n -3(mm)及rf<0.8ρ mi n(mm) 方法1用图解法确定凸轮理论廓线上某点A的曲率半径R: 以A点位圆心,任选较小的半径r 作圆交于廓线上,在圆A 两边分别以理论廓线上的B、C为圆心,以同样的半径r 画圆,三个小圆分别交于E、F、H、M四个点处。过E、 F H、M O点 O点近似为凸轮廓线上A OA。并且曲率中心肯定在曲线过A 点的法线上。可以通 过法线与直线EF或HM的交点求曲率中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导杆机构设计.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导杆机构设计.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引言图1是插床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该机构主要由导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所组成。

导杆机构是由曲柄1,滑块2、5,导杆3, 5连杆4和机架6所组成。

其中曲柄1为原动件。

当曲柄1以恒速〃1转动时,导杆3绕。

3轴来回摆动,通过连杆4,使装有刀具的滑块5沿导路y-y作上下移动。

当滑块5沿导路向下移动时,刀具切削工件。

图151.4286° =334.2857°| o 2 23= 2 血1 = 2.3.14159」3° =13.6136 (rad/s)160 60表中:K——行程速度变化系数;H——滑块5的冲程;,6 =o3 --------- 饺链中心。

2和。

3之间的距离;等I B C/lo3 B杆长比;---曲柄1的转速;F——切削力;G3——导杆3的重量;Gg ------ 滑块5的重量;O——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Js3 ——导杆3对其质心轴的转动惯量;§ 2插床导杆机构综合及运动分析一、已知条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饺链中心。

2和。

3之间的距离,6,滑块5的冲程H,杆长比& 滑块5沿导路方向y—y垂直于导杆3摆角巾的分角线。

3。

2,并使导杆机构在整个行程中都能得到较小的压力角,曲柄转速〃1及指定的相对运动图解法的作业位置。

二、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如图 1 所示,简记/[ = l o2 A ',3 =,o3 B '=,BC ',6 =o3 , h= l oo^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可按下列步骤确定插床导杆机构的有关尺寸1)计算极位角e及导杆摆角WW=0=1XO°KT =1湘° L8T =51.4286°(1)K+1 1.8+1式中:K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2)求ZiI =/sin 妇7»布51.4286°=73 7602 (mm) (2)16 2 2式中:16为饺链中心。

机械原理习题(参考)(1)

机械原理习题(参考)(1)

机械原理复习题绪论复习思考题1、试述构件和零件的区别与联系?2、何谓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第一章机械的结构分析复习思考题1、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特征是什么?2、如何区别平面及空间运动副?3、何谓自由度和约束?4、转动副与移动副的运动特点有何区别与联系?5、何谓复合铰链?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如何处理?6、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7、什么是虚约束?习题1、画出图示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a)(b) (c)2、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如图。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3、计算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机构中的原动件用圆弧箭头表示。

(a) (b) (c)(d) (e) (f)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复习思考题1、已知作平面相对运动两构件上两个重合点的相对速度12A A V 及12B B V 的方向,它们的相对瞬心P 12在何处?2、当两构件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速度瞬心在何处?3、如何考虑机构中不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速度瞬心?4、利用速度瞬心,在机构运动分析中可以求哪些运动参数?5、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哥氏加速度大小及方向如何确定?习题1、试求出下列机构中的所有速度瞬心。

(a) (b)(c) (d)2、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凸轮的角速度ω1=10s-1,R=50mm,l A0=20mm,试求当φ=0°、45°及90°时,构件2的速度v。

题2图凸轮机构题3图组合机构3、图示机构,由曲柄1、连杆2、摇杆3及机架6组成铰链四杆机构,轮1′与曲柄1固接,其轴心为B,轮4分别与轮1′和轮5相切,轮5活套于轴D上。

各相切轮之间作纯滚动。

试用速度瞬心法确定曲柄1与轮5的角速比ω1/ω5。

4、在图示的颚式破碎机中,已知:x D=260mm,y D=480mm,x G=400mm,y G=200mm,l AB=l CE=100mm,l BC=l BE=500mm,l CD=300mm,l EF=400mm,l GF=685mm,ϕ1=45°,ω1=30rad/s 逆时针。

摆动导杆机构

摆动导杆机构

二、基本机构的运动特点分析
❖(一)转动到转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二)转动到往复摆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三)转动到往复移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四)转动到间歇转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五)摆动到连续转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六)移动到连续转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一)转动到转动的运动特性分析
12、双滑块机构
双滑块机构的基本型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二)齿轮类机构的基本型
❖ 1、单级圆柱齿轮机构 ❖ 2、单级圆锥齿轮机构 ❖ 3、单级蜗杆机构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1、单级圆柱齿轮机构
❖ 外啮合圆柱齿轮机构示意图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2、单级圆锥齿轮机构
❖ 外啮合圆锥齿轮机构示意图
第一节 基本机构及其运动特性
❖ 一、基本机构的概念 ❖ 二、基本机构的运动特点分析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一、基本机构的概念
❖ (一)连杆机构的基本型 ❖ (二)齿轮类机构的基本型 ❖ (三)凸轮类机构的基本型 ❖ (四)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型 ❖ (五)其它常用机构的基本型 ❖ (六)挠性传动机构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3、直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
直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的基本型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4、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的基本型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四)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型
❖ 1、棘轮机构 ❖ 2、槽轮机构 ❖ 3、不完全齿轮机构 ❖ 4、分度凸轮机构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第十二章 机构组合与创新设计
4、摩擦轮机构
❖ 用于速度或方向的运动变换,即可 实现减速也可增速传动。结构紧凑 简单,运转平稳,但传动比不准确, 只能在小功率且传动比要求不是很 准确的场合应用。

机械原理考试题目含答案

机械原理考试题目含答案

机械原理考试题⽬含答案⼀、单项选择题1.斜齿轮的标准模数和压⼒⾓在( B )上。

A. 端⾯B. 法⾯C. 轴⾯ D.前⾯的答案都不对2.由4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共有(C )个转动副。

A.1 B.2C.3 D.43.离基圆越近,渐开线曲率半径( C )。

A.越⼤ B.不变 C.越⼩ D.减⼩或不变4.渐开线齿轮的压⼒⾓指的是( C ) P202A.基圆上的压⼒⾓ B.齿根圆上的压⼒⾓C.分度圆上的压⼒⾓ D.齿顶圆上的压⼒⾓5.⼀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对齿廓上的接触线长度是变化的。

( C )A.由⼩到⼤逐渐变化 B.由⼤到⼩逐渐变化C.由⼩到⼤再到⼩逐渐变化 D.始终保持定值6.⽆急回特性的平⾯连杆机构中,⾏程速⽐系数( B )。

A K=0.5B K=1C K=1.5 D. K=27.( B )为⽆穷⼤引起的冲击为刚性冲击。

P171A.速度B.加速度C.加速度的导数 D.前⾯的答案都不对8.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出现在( C )。

A.曲柄和机架共线的两个位置B.摇杆和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C.曲柄和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 D.摇杆和机架共线的两个位置9.⼀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若实际中⼼距⼤于标准中⼼距,那么其传动⽐( B )P200A.增⼤ B.不变 C.变⼩ D.变⼩或不变10.已知⼀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25,齿顶⾼系数为1,顶圆直径135 mm,则其模数⼤⼩应为 ( C )da=(z+2ha*)mA.2 mmB.4 mmC.5 mmD.6 mm1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 ]。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相对运动;C.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相对运动。

12.在平⾯连杆机构中,若满⾜“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之和”的条件,使机构成摇杆机构,应[ B ]。

P132A.固定最短杆 B.固定最短杆的邻边C.固定最长杆 D.固定最短杆的对边13.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C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平面六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平面六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平面六杆机构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姓名:林立班级:机英101同组人员:刘建业张浩指导老师:王淑芬题目三:平面六杆机构.一. 机构简介1.此平面六杆机构主要由一个四杆机构,和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构成,其中四杆机构是由1杆,2杆,3杆和机架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1杆为主动件,转速为90rpm ,匀速转动。

其中滑块机构由3杆,4杆,滑块5和机架构成,以四杆机构的摇杆为主动件2.设计要求:各项原始数据如图所示,要求对机构的指定位置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计算出从动件的位移,速度(角速度),加速度(角加速度)和主动件的平衡力偶M ,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之后进行动态静力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必须注意,工作行程和返回行程阻力的大小,方向,主动件处于何位置时有力突变,需要计算两次。

二. 机构运动分析:1.首先分析1杆,2杆,3杆和机架组成的四杆机构,可列复数矢量方程 (1-1) 应用欧拉公式 将实部和虚部分 离得332211cos cos cos θθθl b l l +=+ 332211sin sin sin θθθl a l l +=+把以上两式消元整理得0cos sin 33=++CB A θθ36213621θθθθi i i i l e l l l e e e +=+θθθsin cos i i +=e其中)sin cos (22cos 22sin 21112223212231313131θθθθa b l b a l l l C bl l l B al l l A ++----=-=-=解之可得)/(])([)2/tan(2/12223C B C B A A --+±=θ (1)速度分析将式(1-1)对时间t 求导,可得333222111cos cos cos θθθw l w l w l =+ 333222111sin sin sin θθθw l w l w l =+联解以上两式可求得两个未知角速度,3杆和2杆的角速 度3w 和2w)]-sin()/[l -sin(l )]sin(/[)sin(3223111223321113θθθθθθθθw w l l w w -=--=(2)加速度分析将式(1-1)对时间t 两次求导。

机械原理+阶段练习二及答案(5-6)

机械原理+阶段练习二及答案(5-6)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机械原理课程阶段练习二(第5-6章)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一:选择题1、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A )其他两杆长度之和。

A <=;B >=;C > 。

2、当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B时,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A <1;B >1;C =1。

3、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 B ).A.为0o;B.为90o;C.与构件尺寸有关.4、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长度之和( A )大于其余两构件长度之和.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5、若将一曲柄摇杆机构转化为双曲柄机构,可将( B ).A.原机构曲柄为机构;B.原机构连杆为机架;C.原机构摇杆为机架.6、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 B )等于零度.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角.7、偏置曲柄滑动机构中,从动件滑动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A )1.A.大于;B.小于;C.等于.8、曲柄为原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 若知摇杆的行程速比系数K=1.5,那么极位角等于( C ).A.18;B.-18;C.36;D.72.9、曲柄滑块机构的死点只能发生在( B ).A.曲柄主动时;B.滑块主动时;C.连杆与曲柄共线时.10、当曲柄为主动件时,曲柄摇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min总是出现在( C ).A.连杆与曲柄成一条直线;B.连杆与机架成一条直线时;C.曲柄与机架成一条直线.11、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针对主动件作( A )而言的.A.等速运动;B.等速移动;C.与构件尺寸有关.12、平面连杆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值的可能取值范围是( C ).A 0≤ K≤1B 0≤ K≤2C 1≤ K≤3D 1≤ K≤213、摆动导杆机构,当导杆处于极限位置时,导杆( A )与曲柄垂直.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14、曲柄为原动件的偏置曲柄滑动机构,当滑块上的传动角最小时,则( B ).A.曲柄与导路平行;B.曲柄与导路垂直;C.曲柄与连杆共线;D.曲柄与连杆垂直.15、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摇杆摆角将( A )A.加大;B.减小;C.不变;D.加大或不变.16、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A )A.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B.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C.以最短杆为机架或以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二:填空题1、平面四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取决于极位夹角θ的大小.2、曲柄滑快机构,当以滑块为原动件时,可能出现死点。

摆杆机构的课程设计

摆杆机构的课程设计

摆杆机构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摆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摆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其优缺点;3. 学生掌握摆杆机构的相关公式,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摆杆机构,并分析其运动特性;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摆杆机构的示意图;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摆杆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摆杆机构及相关机械原理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分享,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摆杆机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初中物理机械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摆杆机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身边的机械现象充满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摆杆机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摆杆机构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摆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单摆、复摆、复合摆等不同类型的摆杆机构,结合教材插图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各类摆杆机构的特点。

2. 摆杆机构的工作原理:讲解摆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探讨摆杆的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关系,阐述摆杆机构的运动规律。

3. 摆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推导摆杆机构的运动方程,分析影响摆杆运动的主要因素,如摆长、摆角、驱动力的作用点等。

4. 摆杆机构的应用实例:介绍摆杆机构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时钟、秋千、吊车等,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5. 摆杆机构的设计与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摆杆机构,并动手制作模型,观察其运动特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构优化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摆动导杆机构

机构优化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摆动导杆机构

机构优化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摆动导杆机构一、实验目的1. 掌握机构优化设计流程及方法。

2. 熟悉MATLAB/Simulink等工具的简单使用。

3. 熟悉自动化设计软件ADAMS的使用方法。

4. 熟悉建模、仿真、分析和优化机构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1. 摆动导杆机构的静态分析。

2. 建立摆动导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3. 利用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

4. 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参数。

三、实验步骤1. 绘制摆动导杆机构的CAD图。

2. 利用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

3. 利用MATLAB编写静态分析程序,计算机构受力情况。

4. 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中。

5. 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机构运动情况。

6. 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对比不同参数下的机构运动性能。

7. 分析优化结果及改进方向。

四、实验原理摆动导杆机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机械设计领域的机构。

该机构由固定主架、摆杆、导杆和从动架等组成,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同时,该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在进行机构优化设计前,需要对机构进行静态分析。

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机构在不同外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可以得到机构的力学特性,为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在建立机构的动力学模型时,需考虑机构的受力情况、牵引质量以及摩擦等因素。

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可以得到机构的运动情况。

同时,可利用ADAMS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比不同参数下的机构运动性能,得出最优解。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静态分析程序计算,可以得到机构在不同外载荷下的受力情况。

例如,在机构受到10N的外载荷时,导杆处受到的最大压力为300N,摆杆的最大弯曲角度为5度。

这些数据可以为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在进行动力学仿真时,可得到机构在不同的牵引质量下的运动情况。

例如,在牵引质量为100G的情况下,机构的运动速度最大,机构的平均运动速度为0.5m/s。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课程设计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课程设计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掌握其运动规律及设计要点。

2. 学生能掌握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类型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缺点。

3. 学生能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分析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绘制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示意图,并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

2. 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条件,设计简单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并分析其运动性能。

3.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设计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协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知识深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曲柄滑块机构的定义及分类-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教材第二章第一节: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概念2.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 运动规律及运动方程- 偏置距对运动性能的影响- 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3.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方法:- 设计步骤及要点- 参数选择与优化- 教材第二章第三节: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方法4.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CAD软件应用:-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绘图技巧- 运动仿真及分析- 教材第二章第四节:曲柄滑块机构的CAD软件应用5.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实验与观察:- 实验设备与操作方法-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教材第二章第五节:曲柄滑块机构的实验研究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安排,系统性地介绍了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导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导杆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编辑说明书设计题目:插床机构-导杆机构(1)指导教师:设计者:*****学号:1407100***班级:机械工程14-1班日期:2016年6月3日辽宁****大学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2)3. 程序框图 (4)4. 程序清单及运算结果 (4)5. 总结和目的 (12)6. 参考文献 (13)1.设计任务及要求已知:程速比系数K=2,滑块5的冲程H=100,中心距23o o l =150,比值3O BBC l L =1,各构件重心S 的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n1=60。

要求1. 设计导杆机构;2. 作机构两个位置的动画显示;3. 作滑块的运动线图(编程设计);4. 编写说明书;2.数学模型急位夹角60°,θ2A=75mm,a=b=100mm1.()55θt ωt =2.5655tx sin θθarctan x cos θ=()0556x ωωcos θθy =- 3.θ1=θ6-180.()()()2655655656561εx εcos θθx ωsin θθωωsin θθy⎡⎤=---+-⎣⎦ 4.连杆的角位移方案15a sin θc θarcsin b -⎛⎫= ⎪⎝⎭5.滑块5的位移方程(ε5=0)11asin θc d acos θbcos arcsin b -⎡⎤⎛⎫=- ⎪⎢⎥⎝⎭⎣⎦6.BC 杆角速度6122a ωcos θωb cos θ=7.滑块速度方程()12c 62sin θθv a ωcos θ-= 8.2251612222a εcos θa ωcos θb ωsin θεbcos θ-+=9.2k c 22226161a b εsin θb ωcos θa εsin θa ωcos θ=+-- 3.程序框图4.程序清单及运算结果(1)程序清单#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include<stdlib.h>#include<conio.h>#include<graphics.h>#define pi 3.1415926#define N 600void init_graph(void);void initview();void draw();void cur();double weit1[N],weit2[N],weit3[N];double sita1[N],sita2[N],sita3[N];doubleomigar1[N],omigar2[N],omigar3[N];doublea=75.0,d=150.0,e=93.0,f=100.0,g=100.0,w1=6.3031852 ;main(){int i;double alf=0,detat=0,theta1=0;double weit=0,w3=0,ekq3=0,b=0,va=0;double theta2=0,w4=0,ekq4=0;double s=0,vc=0,ac=0;double q=0,j=0,u=0;detat=2*pi/(N*w1);for(i=0;i<N;i++){alf=w1*detat*i;weit=atan((a*sin(alf)-d)/(a*cos(alf)));if(weit<0)weit=weit+2*pi;elseif(0<weit<pi)weit=weit+pi;/*****计算杆件3的角速度、角加速度*****/ theta1=weit-pi;b=sqrt(a*a+d*d-2*a*d*sin(alf));w3=a*w1*cos(alf-weit)/b;va=-a*w1*sin(alf-weit);ekq3=(-a*w1*w1*sin(alf-weit)-2*va*w3)/b; /*****计算滑块5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theta2=asin((f*sin(theta1)-e)/g);q=-2*f*cos(theta1);j=f*f+e*e-g*g-2*f*e*sin(theta1);u=q*q-4*j;s=(-q+sqrt(u))/2;w4=f*w3*cos(theta1)/(g*cos(theta2));vc=f*w3*sin(theta1-theta2)/cos(theta2);ekq4=f*(ekq3*cos(theta1)-w3*w3*sin(theta1 )+w4*w4*sin(theta2))/(g*cos(theta2));ac=g*ekq4*sin(theta2)+g*w4*w4*cos(theta2 )-f*ekq3*sin(theta1)-f*w3*w3*cos(theta1);/******计算结果存入数组*****/weit1[i]=weit;weit2[i]=w3;weit3[i]=ekq3;sita1[i]=s;sita2[i]=vc;sita3[i]=ac;omigar1[i]=theta2;omigar2[i]=w4;omigar3[i]=ekq4;}/*****输出计算结果*****/for(i=0;i<N;i++){printf("i=%d\n weit1[i]=%lf\t weit2[i]=%lf\t weit3[i]=%lf\t",i,weit1[i],weit2[i],weit3[i]);printf("\n stia1[i]=%lf\t stia2[i]=%lf\tstia3[i]=%lf\t",sita1[i],sita2[i],sita3[i]);printf("\n omigar1[i]=%lf\t omigar2[i]=%lf\t omigar3[i]=%lf\n\n",omigar1[i],omigar2[i],omiga r3[i]);}cur();}/*****速度、加速度、位移曲线图函数******/void cur(){int i;double alf=0,detat=0,theta1=0;double weit=0,w3=0,ekq3=0,b=0,va=0;double theta2=0,w4=0,ekq4=0;double s=0,vc=0,ac=0;double q=0,j=0,u=0;doublea=75,d=150,e=93,f=100,g=100,w1=6.2831852;int gd=DETECT,gmode,n;initgraph(&gd,&gmode,"c:\\turboc2");clrscr();for(i=0;i<N;i++){detat=2*pi/(N*w1);alf=w1*detat*i;weit=atan((a*sin(alf)-d)/(a*cos(alf)));if(weit<0)weit=weit+2*pi;elseif(0<weit<pi)weit=weit+pi;theta1=weit-pi;b=sqrt(a*a+d*d-2*a*d*sin(alf));w3=a*w1*cos(alf-weit)/b;va=-a*w1*sin(alf-weit);ekq3=(-a*w1*w1*sin(alf-weit)-2*va*w3)/b; theta2=asin((f*sin(theta1)-e)/g);q=-2*f*cos(theta1);j=f*f+e*e-g*g-2*f*e*sin(theta1);u=q*q-4*j;s=(-q+sqrt(u))/2;w4=f*w3*cos(theta1)/(g*cos(theta2));vc=f*w3*sin(theta1-theta2)/cos(theta2); ekq4=f*(ekq3*cos(theta1)-w3*w3*sin(theta1)+w4*w4*sin(theta2))/(g*cos(theta2));ac=g*ekq4*sin(theta2)+g*w4*w4*cos(theta2 )-f*ekq3*sin(theta1)-f*w3*w3*cos(theta1);line(100,200,500,200);setcolor(5);line(492,201,500,200);line(492,199,500,200);line(100,10,100,350);setcolor(5);line(99,18,100,10);line(101,18,100,10);putpixel(100+alf*180/pi,200-s/5,1);/*绘制位移曲线*/putpixel(100+alf*180/pi,200-vc/100,2);/*绘制速度曲线*/putpixel(100+alf*180/pi,200-ac/100,4);/*绘制加速度曲线*/}setcolor(10);settextjustify(CENTER_TEXT,0);outtextxy(300,300,"RED___JIASUDU");outtextxy(300,330,"GREEN___SUDU");outtextxy(300,360,"BLUE___WEIYI");/*outtextxy(300,50,"SUDU JIASUDU WEIYI GUAN XI QU XIAN TU");*/outtextxy(300,50,"SUDU JIASUDU WEIYIGUAN XI QU XIAN TU");getch();closegraph();}(2)该程序运算结果5.总结和目的随着假期的到来,课程设计也接近了尾声。

2015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015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非匀速转动
往复移动机构
2020/1/5
1)连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 转动导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2)非圆齿轮机构 3)组合机构
1)连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移动导杆机构
2)齿轮齿条机构 3)凸轮机构
典型应用实例与原理
机车车轮联动机构、联轴器 联轴器 用于减速、增速和变速
用于减速、增速、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无级变速
14
工艺动作分解:
- 输送带连续运动 - 转盘间歇转动 - 顶杆带停歇的上下
往复移动
- 定量泵活塞杆的上
下往复移动
每个动作由一个执 行机构来实现,通 过机构的形式设计, 确定运动方案。
2020/1/5
15
绘制机械运动(工作)循环图
绘制冷霜自动灌装机的运动循环图。取 分配轴为定标构件,取顶杆工艺动作的 起始点作为运动循环图的起始点。
惯性振动筛、机床 牛头刨床、 发动机
用于冲、压、锻等机械装置
缝纫机针头机构
可实现匀速运动,用于插床
用于控制动作
11
执行机构运动方式及功能
机构类型
往复摆动 间歇运动
1)连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摇杆滑块机构 摆动导杆机构 曲柄摇块机构
2)凸轮机构 3)齿轮齿条机构
1)棘轮机构 2)槽轮机构 3)凸轮机构 4)不完全齿轮机构
2020/1/5
4
三. 具体步骤和内容
初步拟定设计任务
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及设计要求
机构的综合
运动分析 程序界面设计及程序代码
上机编程
2020/1/5
设计计算说明书
过程在 草稿本 上反映
5
初步拟定设计任务
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某种机械要实现的 某种功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十)姓名 专业 液压传动与控制 班级 液压 学号一、设计题目:插床导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二、系统简图:三、工作条件3O B位置,曲柄每分钟转数1n 。

四、原始数据五、要求:1)设计导杆机构; 2)显示机构两个位置;3)作滑块的运动线图(编程设计); 4)编写说明书。

指导教师:开始日期: 2011 年 6 月 26 日 完成日期: 2011 年 6 月 30 日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2.数学模型的建立3.程序框图4.程序清单及运算结果5.总结和目的6. 参考文献1数学模型急位夹角60°,θA 2=75mm,a=b=100mm1.()55θt ωt =2.5655tx sin θθarctan x cos θ= ()0556xωωcos θθy=-3.θ1=θ6-180.()()()2655655656561εx εcos θθx ωsin θθωωsin θθy⎡⎤=---+-⎣⎦4.连杆的角位移方案15a sin θc θarcsin b -⎛⎫= ⎪⎝⎭5.滑块5的位移方程(ε5=0) 11asin θc d acos θbcos arcsin b -⎡⎤⎛⎫=- ⎪⎢⎥⎝⎭⎣⎦6.BC 杆角速度6122a ωcos θωb cos θ=7.滑块速度方程()12c 62sin θθv a ωcos θ-=8.2251612222a εcos θa ωcos θb ωsin θεbcos θ-+=9.2kc 22226161a b εsin θb ωcos θa εsin θa ωcos θ=+--2.程序框图3.程序清单及运算结果(1)程序清单#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include<stdlib.h>#include<conio.h>#include<graphics.h>#define pi 3.1415926#define N 600void init_graph(void);void initview();void draw();void cur();double weit1[N],weit2[N],weit3[N];double sita1[N],sita2[N],sita3[N];double omigar1[N],omigar2[N],omigar3[N];double a=75.0,d=150.0,e=93.0,f=50.0,g=50.0.0,w1=6.3031852;main(){int i;double alf=0, detat=0,theta1=0;double weit=0,w3=0,ekq3=0,b=0,va=0; double theta2=0,w4=0,ekq4=0;double s=0,vc=0,ac=0;double q=0,j=0,u=0;detat=2*pi/(N*w1);for(i=0;i<N;i++){alf=w1*detat*i;weit=atan((a*sin(alf)-d)/(a*cos(alf))); if(weit<0)weit=weit+2*pi;elseif(0<weit<pi)weit=weit+pi;/*****计算杆件3的角速度、角加速度*****/ theta1=weit-pi;b=sqrt(a*a+d*d-2*a*d*sin(alf));w3=a*w1*cos(alf-weit)/b;va=-a*w1*sin(alf-weit);ekq3=(-a*w1*w1*sin(alf-weit)-2*va*w3)/b;/*****计算滑块5的位移、速度、加速度*****/theta2=asin((f*sin(theta1)-e)/g);q=-2*f*cos(theta1);j=f*f+e*e-g*g-2*f*e*sin(theta1);u=q*q-4*j;s=(-q+sqrt(u))/2;w4=f*w3*cos(theta1)/(g*cos(theta2));vc=f*w3*sin(theta1-theta2)/cos(theta2);ekq4=f*(ekq3*cos(theta1)-w3*w3*sin(theta1)+w4*w4*sin (theta2))/(g*cos(theta2));ac=g*ekq4*sin(theta2)+g*w4*w4*cos(theta2)-f*ekq3*sin (theta1)-f*w3*w3*cos(theta1);/******计算结果存入数组*****/weit1[i]=weit;weit2[i]=w3;weit3[i]=ekq3;sita1[i]=s;sita2[i]=vc;sita3[i]=ac;omigar1[i]=theta2;omigar2[i]=w4;omigar3[i]=ekq4;}/*****输出计算结果*****/for(i=0;i<N;i++){printf("i=%d \n weit1[i]=%lf \t weit2[i]=%lf \t weit3[i]=%lf \t",i,weit1[i],weit2[i],weit3[i]);printf("\n stia1[i]=%lf \t stia2[i]=%lf \t stia3[i]=%lf \t",sita1[i],sita2[i],sita3[i]);printf("\n omigar1[i]=%lf \t omigar2[i]=%lf \t omigar3[i]=%lf\n\n",omigar1[i],omigar2[i],omigar3[i]);}cur();}/*****速度、加速度、位移曲线图函数******/void cur(){int i;double alf=0, detat=0,theta1=0;double weit=0,w3=0,ekq3=0,b=0,va=0;double theta2=0,w4=0,ekq4=0;double s=0,vc=0,ac=0;double q=0,j=0,u=0;doublea=75,d=150,e=93,f=100,g=100,w1=6.2831852;int gd=DETECT, gmode,n;initgraph(&gd,&gmode,"c:\\turboc2");clrscr();for(i=0;i<N;i++){detat=2*pi/(N*w1);alf=w1*detat*i;weit=atan((a*sin(alf)-d)/(a*cos(alf)));if(weit<0)weit=weit+2*pi;elseif(0<weit<pi)weit=weit+pi;theta1=weit-pi;b=sqrt(a*a+d*d-2*a*d*sin(alf));w3=a*w1*cos(alf-weit)/b;va=-a*w1*sin(alf-weit);ekq3=(-a*w1*w1*sin(alf-weit)-2*va*w3)/b;theta2=asin((f*sin(theta1)-e)/g);q=-2*f*cos(theta1);j=f*f+e*e-g*g-2*f*e*sin(theta1);u=q*q-4*j;s=(-q+sqrt(u))/2;w4=f*w3*cos(theta1)/(g*cos(theta2));vc=f*w3*sin(theta1-theta2)/cos(theta2);ekq4=f*(ekq3*cos(theta1)-w3*w3*sin(theta1)+w4*w4*sin (theta2))/(g*cos(theta2));ac=g*ekq4*sin(theta2)+g*w4*w4*cos(theta2)-f*ekq3*sin (theta1)-f*w3*w3*cos(theta1);line(100,200,500,200);setcolor(5);line(492,201,500,200);line(492,199,500,200);line(100,10,100,350);setcolor(5);line(99,18,100,10);line(101,18,100,10);putpixel(100+alf*180/pi,200-s/5,1);/*绘制位移曲线*/putpixel(100+alf*180/pi,200-vc/100,2);/*绘制速度曲线*/putpixel(100+alf*180/pi,200-ac/100,4)/*绘制加速度曲线*/}setcolor(10);settextjustify(CENTER_TEXT,0);outtextxy(300,300,"RED___JIASUDU");outtextxy(300,330,"GREEN___SUDU");outtextxy(300,360,"BLUE___WEIYI");/* outtextxy(300,50,"SUDU JIASUDU WEIYI GUAN XI QU XIAN TU");*/outtextxy(300,50,"SUDU JIASUDU WEIYI GUAN XI QU XIAN TU");getch();closegraph();}(2)该程序运算结果4.总结和目的随着假期的到来,课程设计也接近了尾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摇摆送料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摇摆送料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摆式送料机构总体设计姓名:冯帅学号:专业:班级:学院: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指导教师:2013年7月9日目录第一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2)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2)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2)三.课程设计步骤 (2)四.基本要求 (3)五.时间安排 (3)六.需交材料 (3)第二章摆式送料机构总体设计过程 (3)一工作原理 (3)二设计方案 (5)三利用解析法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6)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0)⑴速度分析 (10)⑵加速度分析 (12)第三章课程设计总结 (14)第四章参考文献 (14)第一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个进行自动机械总体方案设计、运动方案设计、执行机构选型设计,传动方案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利用用计算机对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川练过程。

其目的如下:(1)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并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

(2)使学生得到拟定机械总体方案、运动方案的训练,并且有初步的机械选型与组合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发、设计、创新机械产品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自动机械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并对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个较完整的概念。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绘图、表达及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的表达、归纳及总结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

(1)根据给定机械的工作要求,合理地进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

(2)拟定该自动机械系统的总体、运动方案(通常拟定多个),对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最后选定一个最佳方案作为个设计的方案,绘出原理简图。

(3)传动系统设计,拟定、绘制机构运动循环图。

三.课程设计步骤1.机构设计和选型(1)根据给定机械的工作要求,确定原理方案和工艺过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
正文
一、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及作图法
1、矢量方程图解法基本原理
用相对运动原理列出构件上点与点之间的相对运动矢量方程,然后作图求解矢量方程。

也就是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合成原理。

(1)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运动关系 如图构件AB ,根据理论力学的知识我们可以 得到: BA A B V V V
其中:B 点对A 点的相对速度 AB BA l V
t BA n BA A BA A B a a a a a a
其中:B 点对A 点的相对法向加速度 AB n
BA
l a 2 B 点对A 点的相对切向加速度 AB t
BA
l a (2)两构件重合点间的运动关系
如图构件1和2,B 点此时构件1和2的重合点,根据理论力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到:
1212B B B B V V V
k B B r B B B B a a a a 121212
其中:B2点对B1点的相对加速度 r B B a 12
B2点对B1点的科氏加速度 121122B B k
B B V a
2、作图方法
具体方法为图解矢量方程。

基础知识:一个矢量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

用图解的方法一个矢量方程可以求出两个未知要素(包括大小和方向均可以)。

C B A
P
B
A
C
大小 √ √ ? 方向 √ √ ?
C B A 大小 ? √ ? 方向 √ √ √
1)一个矢量方程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
2) P 称为极点,它代表机构中所有构件上绝对速度为零的点;
3)由P 点指向速度多边形中任一点的矢量代表该点的绝对速度大小和方向;
4)除P 点之外的速度多边形上其它两点间的连线,则代表两点间的相对速度(注意b →c = V CB )
5)角速度的求法:ω=V CB /L BC 方向判定采用矢量平移;该角速度就是绝对角速度; 6)同一构件上,已知两点的运动求第三点时才可以使用速度影象原理;
7)随意在速度矢量图上指定一点,可能在机构图中的每一个构件上按影象原理找到对应的点。

二、机构简图的绘制和自由度的计算
选取尺寸比例尺 u l =2mm/mm 作出机构运动 简图。

如图(1)
自由度分析 n=5 P l =7 P h =0 ∴F=3n-(2 P l + P h )=3 5-2 7=1
图1 三、机构速度的分析和速度矢量图的绘制
速度分析
v
3
B = v
2
B + v
2
3B B
大小 ? L AB ω1 ? 方向⊥DC ⊥AB B →D
取速度比例尺u
v =1(mm/s)/mm,并取点p
1
作为速度图极点,作速度矢量图。

如图(2)
∴v
3
B =l
1p3b
·u
v
=77.8 1=77.8mm/s
v
2
3B
B =l
3
2b
b
·u
v
=60.1mm/s
v
D =(l
DC
/l
BC
) ·V
3
B
=(278.6/204.2) 77.8
=106.1mm/s (方向垂直DC)
v E = v D + v ED
大小? 106.1mm/s ?
方向 G→F ⊥DC ⊥DE
图2
取速度比例尺u
v =1(mm/s)/mm, 并取点p
2
作为速度图极点,作速度矢量图。

如图(3)
∴v
E =l
e
p2
·u
v
=62.0 1=62.0mm/s
v
ED =l
de
·u
v
=22.6 1=22.6mm/s
四、机构加速度的分析和加速度矢量图的绘制
加速的分析
a 3B= a n B3 + a t B3 = a 2B + a k B B23 + a r B B23
大小l
BC 2
BC
? L
AB
2
1
2v
2
3B
B
BC
?
方向B C
BC
B A
B C
//BC
l
BC =2O4.2mm ,
BC
= v
3
B
/ l
BC
=77.8/2O4.2=0.38rad/s
l
BC 2
BC
=2O4.2 0.382=29.5mm/s2
L
AB 2
1
=60.7 1.622=159.3 mm/s2
2v
2
3B
B
BC
=2 60.1 0.38=45.7 mm/s2
取加速度比例尺u
a
=1(mm/s2)/mm,并取点p’作为加速度图极点,作加速度矢量图。

如图(4)
图4
a
3
B =l
3
3n
p
·u
a
=146.1 1=146.1 mm/s2
a
D =(l
DC
/l
BC
)·a
3
B
=(278.6/2O4.2) 146.1=199.3 mm/s2(方向与a
3
B
一致)a E = a D + a n ED + a t ED
大小? 199.3 l
4 2
4
?
方向 //FG √ E D
ED
a n
ED = l
4
2
4
= l
4
(v
ED
/ l
4
)2=75 (22.6/75)2=6.8mm/s2
取加速度比例尺u
a
=1(mm/s2)/mm,并取点p”作为加速度图极点,作加速度矢量图。

如图(5)
图5
a
e =lp”e”· u
a
=203.2 1=203.2 mm/s2
五、图解法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图解法计算结果为:v
E =62.0mm/s a
e
=203.2 mm/s2
试验结果为:v
E =67.2mm/s a
e
=209.5 mm/s2
两者的误差较大,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是测量构件时不够精确,作图时误差较大。

收获和体会
做完课程设计后,我对平面连杆机构的构成特点以及传动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能够清楚区分机构类型如:双曲柄、双摇杆、曲柄摇杆机构。

对平面机构的演化形式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

能够更充分理解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

按照基本问题,通过作图法,设计连杆机构,设计中考虑杆长条件、死点等问题,以使设计更加科学。

对构件的速度、加速度、科式加速度的分析与计算更加熟练,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更加熟练。

连杆机构传动都需要与一个不与机架直接相连的中间构件才能传动从动件,在连杆机构中,在原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可用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来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

连杆上各点的轨迹是各种不同形状的曲线。

其形状随着各构件的相对长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连杆曲线的形式多样,可以用来满足一些特定工作的需求。

利用连杆机构还可以很方便地改变运动的传动方向、扩大行程、实现增力和远距离传动等的目的。

连杆机构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连杆机构必须经过中间构件进行传递,因而传递的路线太长,易产生交的误差积累,同时也降低机械效率。

在连杆机构中,连杆及滑块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以用一般的平衡方法加以消除,因而连杆机构不宜高速运动。

做完课程设计,我知道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更加熟练了word和AutoCAD的操作。

参考文献
1、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7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6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4、孙桓,机械原理教学指南[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5、吕仲文,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致谢
首先感谢董兰老师在课程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给予的无私与耐心的指导与帮助,在她的帮助下我才能顺利地完成这篇论文。

同时感谢我同组的同学,这份设计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青岛滨海学院
课程设计评阅、评审意见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题目:摆动导杆偏置滑块机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