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门诊患者等候的心理特点与对策
门诊患者等候的心理特点与对策【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心理反应及原因,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分析,提高服务质量。
方法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寻找解决办法。
结果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和缓解,有序就诊。
结论对门诊患者提供相应的合理的心理护理,患者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及时就诊,创造和谐的就医环境。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对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门诊部是一所综合性门诊,每天门诊量2000余人,有大批的患者及陪同家属到本院,他们都是带着焦虑烦躁不安和急切就诊的心态来到医院就诊,在长时间的候诊时往往因环境陌生,程序复杂,加上病痛的折磨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绪,作为门诊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疏导与关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和避免投诉的发生。
让广大患者及时就诊,克服急躁情绪,创造一个和谐的就医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1 环境陌生,紧张由于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对医务人员不熟悉,对呼叫系统认识能力不同,加上复杂的检查,对检查程序不理解等,都会产生陌生感、及紧张感、焦虑急躁情绪。
1.2 对医生要求高,失望心理大部分患者都要求经过医生的诊治病情能迅速好转,能迅速明确诊断,有用药物迅速起到他们自己预期的效果,否则,失望埋怨情绪大涨,从而对医护人员挑剔指责,把不满情绪发泄到他们身上。
1.3 病情复杂,敏感多疑患者对自身疾病妄加推测,并希望从医生护士那里的得到蛛丝马迹,对医护的言行特别敏感,有时不切实际的猜测、曲解,对医护的好言相告,不予理睬。
1.4 社会的一些负面评价,患者有先入为主的影响,还没有进行诊治,在他们的心里就有了一些不正确的印象。
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就医行为。
对发生的一些很正常的现象,不能用正常的心态去解读。
2 措施2.1 环境整洁,温馨,护士仪表整洁,大方。
态度和蔼可亲。
表达简单准确[1]。
有爱心,对年老,理解能力低下的患者,要主动告知,必要时要亲自护送,使患者放心就医。
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
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优化医院的就诊环境,近年来针对性地分析门诊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采取对策,解除患者的各种心理隐患,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满足日益增长的身心健康需求。
门诊;心理反应;对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务人员从服务角度认识到,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而医院的门诊更是面向社会、患者,并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学和保健的窗口。
门诊接受各种疾病类型的患者,不同疾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要求的前提下,可出现各种与疾病相关和不相关的心理反应,门诊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帮助和理解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反应,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求,这样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有利于门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门诊患者的心理反应人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帮助了解人们心理特征的形成及其变化,在门诊医疗护理工作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门诊工作特点本身是全天候服务的窗口,来自多个阶层的众多患者,由于患者所患疾病种类的不同及患者面对的疼痛忍受能力差别等,患者的心理因素变化也不完全一样,通过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的观察,部分患者存在复合负性心理,主要表现有怀疑、猜疑、焦虑、抑郁等。
1.1猜疑、紧张不安整个就诊过程中,患者往往心有顾虑,与当今社会人情网有一定的关系,部分人错误地认为看病要找熟人,一旦没有熟人,几次复诊没有明确诊断,产生怀疑心理;担心辅助检查如多次抽血,拍X光片,特殊检查,如各种造影、穿刺等会伤害身体,因而显得惊慌和不安。
同时,中医的治疗有针对慢性病的特色中医方案,但有些顽固性的慢性病,单纯使用中药不能治愈,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开展,需要增加新项目的治疗检查,患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做实验的,产生猜疑和怀疑,对医务人员不信任。
1.2期待性焦虑门诊患者在短时间内期望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到就诊地后,常表现为坐卧不宁或来回踱步,不断询问就诊的号码,围观医生诊疗等,遇到和自己疾病相似的患者,便急于知道其诊疗结果,往往喜欢“偷听”或“偷看”诊疗过程,以探听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
门诊治疗室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门诊治疗室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县级医院门诊是属综合性科室,门诊治疗室每天承担着当天门诊就诊患者的各种治疗。
门诊治疗患者的特点:病情轻、活动自由、打完点滴就回家、边工作边治疗、问题多、心情急躁、时间紧要求护士在短时间内输完液体。
这给在输液室工作的护士带来一定难度和风险。
与患者之间有效沟通可减少许多医患纠纷。
标签:护士;患者;沟通门诊(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医院内外矛盾敏感地带,是护患、医患纠纷易发区,加强医护、护患勾通。
注意培养护士素质,观察患者心理需求。
可以达到减少纠纷,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在门诊治疗室工作四年时间,从不同年龄层次、知识层次、认识能力和病情急缓观察到他们各自的不同心理反应,护士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解说、总结经验,可以防止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1临床资料2004~2007年我在门诊治病室工作中对不同阶段的患者反生各种反应的做了个初步观察。
发生晕针、过度紧张的不在少数,知识欠缺、恐惧输氧、打点滴的有5例,忙于工作需要加快滴速需擅自调快滴速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8例,空腹肌注、皮试发生晕劂的10例。
这些情况发生,多数与护患沟通欠缺有关。
护士缺乏知识,不善言语、观察力差,易发生上述情况。
2患者心理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中青年患者平时身体健康突出发生疾病,对疾病知识缺乏,对治疗经过产生恐惧,现在医护过多强调疾病可发生的严重后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给就医的患者带来太多恐惧。
又看到医务人员严肃而匆忙的表情,使他们不能调整自己的心理,产生恐惧;儿童平时受家人教育“若不听话,让医生给你打针”使小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看狗崽子穿白大褂的就象看到狼来了一样的怕,而抗拒打针,甚至于辱骂、踢打医护人员;老年患者常年生病“久病成太医”对年轻医师、护士不信任。
常问药物疗效,三两天不见效就产生怨言:病情急的如外伤流血的患者需医护人员立即诊治,病情轻的、慢性的他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诊治、询问,不同知识层次的对医护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有傲慢不讲理的,也有谦虚礼貌的;患者情绪也为他做治疗带来一定影响;见识广的和封闭的,不同地域、环境的,他们各自心理反应、语言方式也不同。
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导诊策略
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导诊策略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导诊策略,提高医院接诊效率和服务水平。
方法:分析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相应的导诊策略,使患者能够及时就诊和治疗。
结果:通过对门诊患者心理分析,导诊台配备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导诊员,与患者及时沟通,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
结论:医院门诊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配合相应的导致策略,可使患者快速适应就医环境,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
标签:门诊;心理特征;导诊策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医院已经认识到医院门诊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良好的医疗服务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还可提高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服务部门,其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需经挂号、候诊、就诊、缴费、检查、治疗、取药等过程,对于初次来院就诊或老年患者,往往比较难以应付,不仅会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不适心理,还会影响疾病的正常治疗[1,2]。
为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我院开设了导诊台,对来我院治疗的患者提供导诊服务,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分析患者的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患者心理特征分析1.1 环境生疏门诊患者或其家属大多数为初次来我院进行治疗,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无法快速的进入正常的就医秩序,有的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患疾病该挂什么科室,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不适心理,影响疾病的正常治疗。
1.2 就诊复杂患者从进入医院到接受医生治疗,往往需经导诊、挂号、候诊等步骤,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心理一般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由于现代优势医疗资源尚未完全普及,而我院因在某些特色领域具有良好的口碑,每天有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就医,因而导致医生的工作量急剧加大,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正常实施,医生必须提高诊疗的效率。
大部分患者无法接受目前的诊疗模式,普遍认为医生的诊疗时间过短,存在误诊误判的可能性,容易激发医疗纠纷。
叙述门诊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
叙述门诊病人心理特征和护理门诊护理处置项目繁多,包括预检分诊,指引护送,健康教育等,为了保证在紧迫的时间内保质保量有效地完成门诊工作,必须取得病人良好的配合与信任。
因此,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进行必要的解释,采取适当地措施,谈谈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医护的处理方法。
1.心里特诊1.1希望能快就医.对于首次来我院的病人来说,到处感到陌生,还有从农村来的,受医托骗走,总是小心翼翼,惶然不知所措,在就诊过程中,因门诊病人多,发生拥挤现象,难免造成次序混乱,则容易引起病人怀疑和担心,担心自己下班之前能不能看成,挂号次序可能会弄错等。
1.2希望得到技术高明的医生诊治.由于病人医学知识缺乏,多数病人往往产生疑惑心情,担心医生能否看好自己的病,如怀疑服药,打针或输液的效果。
1.3安全的需要.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场所,是人们不愿来而又不得不来的地方,门诊病人进入医院大多有担心害怕,缺乏安全感,如静脉抽血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做彩超、X线、CT、MR检查身体是否有害等。
1.4希望有明确的诊断.病人在患病后,表现的忧心忡忡,急切想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多长时间能好,病人希望耐心地听他主诉其病史,并为其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1.5得到妥善治疗.当得出各种检查结果和诊断后,病人往往渴望得到治疗上有神奇的效果。
要求开些好药,或住院治疗等,渴望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2.心理护理2.1为了初来我院就诊的病人尽快就医,我院挂号处设在门诊大厅,各楼层都有分诊护士,病历本及门诊室都有我院分布平面图,这样使得病人进入医院后知道就诊方向和地点,病人在候诊就诊时遇到疑问,护士需要主动服务,热心耐心解答病人,维持候诊的次序,向病人介绍就诊制度,说明不会出现串号和漏诊现象,使病人产生安全感。
2.2护士对于病人希望得到称心的医生就诊的这种需求应给与理解,并尽可能地给与满足,必要时护士可以暗示性语言使每个病人都能感到将要得到自己信赖的医生就诊。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门诊患者逐渐增多。
门诊医生需要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效果。
本文将围绕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沟通技巧展开讨论。
一、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 焦虑和恐惧感大部分患者在门诊就诊时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恐惧。
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病情严重,害怕面对不熟悉的医疗环境和流程。
这种焦虑和恐惧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干扰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 信任需求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顺利沟通与治疗的基础。
门诊患者通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生应当以诚信和专业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
3. 信息获取欲望患者往往希望尽可能获得详细的病情解释和医疗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自身状况。
他们可能会就疾病的起因、治疗方法和预后等问题提出疑问。
医生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需求,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术语,以方便患者理解。
二、与门诊患者的沟通技巧1.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医生应该在门诊就诊时创造一个有益于沟通的良好环境。
这包括确保就诊室的私密性、避免打断和干扰、关注患者的情绪和语言,及时予以回应。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维持适当的目光接触和非语言表达来传递尊重和关心。
2. 身体接触与姿势选择在与门诊患者交流时,医生要注重自己的身体语言。
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或轻拍患者的肩膀,可以传递出一种温暖和关切的感觉,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此外,医生还应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如与患者保持同等高度,以避免产生优越感或降低患者的自尊心。
3. 倾听和表达尊重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医生应当充分倾听患者的诉求和问题。
在表达时,医生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注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以理解的术语。
同时,医生也应该对患者的意见和痛苦表示尊重,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4. 解答疑虑和给予鼓励门诊患者常常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忧,医生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简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1.引言1.1 概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指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常常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心理表现和特征。
作为医生和医护人员,了解和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门诊病人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通常因身体不适而前来就诊,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焦虑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对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效果产生疑虑和恐惧感,对未知的就医环境和医学术语也感到陌生和不安。
其次,门诊病人往往在就医过程中需要与多个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接触,对于这种接触需要,他们可能会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这些患者往往会对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到担心,心理上需要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门诊病人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有些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较少,对治疗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医务人员进行细致和耐心的沟通。
而有些患者可能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了大量信息,对医生的建议持有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对医生的诊疗决策产生质疑和怀疑。
最后,门诊病人还可能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家庭支持不足、经济困难或是就医时间等问题,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医疗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焦虑不安、尴尬不自在、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该积极倾听和沟通,关注和关怀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专业、温暖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促进康复和福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对门诊医疗的影响。
引言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我们将概述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
了解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不仅对医护人员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其次,文章将简要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及护理门诊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患者既有慢性病患者,也有急性、亚急性患者,既有儿童、青年,也有中、老年人。
且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大、病情各异,受患者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环境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门诊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还要把握门诊患者不同心理特征,并根据其不同的心理需要,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1.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1.1 门诊病人普遍存在“早就诊,早确诊,早治疗”的迫切心理。
他们通常需要及时的获得病情信息,因此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十分敏感。
医生和护士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情绪变化等对其可产生直接的影响。
初次就诊的门诊病患者对陌生的就诊环境常感到困惑和茫然,迫切希望护理人员能适时引导,希望自己所患疾病能得到合理的诊治,了解所患病症前因后果,治疗的确切效果和不良反应。
1.2 恐惧、焦虑、烦躁的心态。
门诊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格外突出,表现为紧张烦躁、抑郁不安、容易激惹,有些甚至兼有明显的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
如病人在一系列诊疗过程中,由于科室和专业的细化,常常要多次往返多个部门和诊室,且因病处在情绪易激惹状态,常因小事与人争执,焦急烦燥甚至情绪失控,极易引发医患间的冲突,甚至酿成恶性事件的现象。
1.3 期望药到病除的心理。
门诊患者大多想迫切体验到治疗效果。
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总希望看一次医生就能“立竿见影”,多次复诊常使他们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有些病人甚至认为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
大多数患者都希望为自己诊疗的医生是医术精湛的专家,医生的诊疗及时准确立即见效;对护士打针输液希望“一针见血”;对所有检查总希望一次就有明确诊断。
1.4 心存疑虑的心态。
近些年,由于部分医务工作者在诊疗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导致“白衣天使”形象在人们心中已经淡化,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对医生护士的业务水平持怀疑的态度。
1.5 消费心理。
患者因经济收入、消费观念、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医生诊疗水平、服务质量要求各不相同。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门诊病人是指在医院门诊部门接受诊治的患者,与住院患者相比,他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时间短暂:门诊患者通常只在医院门诊部门接受诊治和治疗,时间比住院患者短暂,有时只需要接受一次诊治,因此护士需要尽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焦虑:门诊患者通常在疾病初期或症状加重时前来就诊,心理上会感到焦虑和不安,护士需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安抚,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
信息不全:由于门诊患者的就诊时间短暂,医生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了解不够全面,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和准确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困惑,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家庭支持不足:门诊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自我治疗,家庭支持不足,护士需要引导患者和家属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供一些有关疾病管理和康复的指导和建议,以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管理的方法。
护士应对门诊患者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护士需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尽快建立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疑虑,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细心观察患者病情:门诊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促进康复。
维护患者隐私权:护士应该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历资料不被泄露。
善于倾听和理解:护士应该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和理解患者的感受,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温暖和支持。
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能: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和操作技巧,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注射药物、更换敷料等,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
门诊病人的特点及护士的应对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和疾病的认知度逐步增强。
医疗环境的变化和医改政策的实施,患者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
因此,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方便、满足其就医需求是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所在。
1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1)门诊就诊病人来自四面八方。
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出生几天的新生儿。
职业、性别、文化层次、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参差不齐,但他们对医疗的期望值都较高。
就诊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究竟惠了什么病,想明确诊断,希望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最优质的服务。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在门诊就诊的过程是他们进入病人角色的过程,心理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为:焦躁不安,急于就诊,越快越好。
渴望挂号时间短,不需要排队就就诊,不断询问就诊号码,围观医生诊疗,希望医生问得越仔细、检查越认真、就诊时间越长越好等。
初诊的病人因对自己的疾病知道很少,希望由医术高、经验丰富的名医为其做诊治。
一次就解决问题;(2)复诊的患者对疾病了解较多,对医院诊疗过程比较熟悉,甚至对医院的技术力量比较清楚,迫切希望由熟悉的医生为其继续治疗。
当治疗效果不佳时,他们往往和初诊患者一样希望高明医生为其诊治;(3)在就诊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同情和帮助,希望得到全面的检查。
2对护理服务的要求2.1高尚的职业道德道德素质是素质培养的核心,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
护士要具备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一心为病人着想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做到关爱、体贴,要有同情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病人,做到服务好、质量好。
让病人就诊安心满意。
2.2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指从事护理工作的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
包括护士的认知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应变力以及情态、意志、气质、性格等。
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与门诊的各类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消除患者的顾虑,在工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服务中面带微笑、温婉大方、礼貌热情、不厌其烦,冷静从容处理问题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浅谈门诊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浅谈门诊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5-10-22T11:52:16.633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裴文靖[导读] 陕西省泾阳县医院不断提高护士心理护理知识及技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从而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陕西省泾阳县医院陕西泾阳 713700)【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00-02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提高护士心理护理知识及技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从而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1]。
但由于门诊患者停留时间较短,心理护理很容易被忽视。
科学的把握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依据其不同的心理需要,适时给患者以尊重、理解、同情和关怀,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分析了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1.1 焦虑、烦躁的心态患者来医院就诊,都是抱着能够快速做出诊断,及早解除病痛,恢复健康的迫切愿望而来。
由于门诊患者较多,诊疗过程中要经过挂号、交费及必要的各种理化检验程序,因医院的条件所限,有些患者因各种检查排队等候时间较长,不能马上得到确诊和治疗,加上身体不适,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愤怒的情绪。
1.2 紧张、恐惧的心理患者常常因对自己患了何种疾病、能不能治好病会产生种种猜测,由于痛苦所致会把病情及预后结果想得过于严重,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加之,对医院环境不了解,对诊疗程序不熟悉,如果医护人员语言不当或在接待处置过程中有不得体的行为,便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1.3 疑虑、胆怯的心态有这种心态的患者大多数是复诊患者,特别是经常来门诊就诊的“老病号”,患者往往从自身经验判断护士在处置过程中是否具有丰富的经验,推断静脉注射能否一针成功,换药效果怎么样,常常会表现出一种疑虑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同样会导致病情的变化。
浅谈妇产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浅谈妇产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摘要】妇产科门诊病人因涉及私密部位,常常感到尴尬和紧张,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给予她们足够的尊重和关怀,耐心倾听她们的疑虑和需求,帮助她们缓解紧张情绪。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为她们提供温暖和安全的护理环境。
在关注病情的更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帮助她们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促进病情康复。
细致入微的护理和关心,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妇产科门诊病人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也能为她们带来更多的关怀与关爱。
在妇产科门诊病人的护理工作中,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和关怀对病人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关爱和尊重病人的需求,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
为病人营造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给予她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她们度过疾病的难关,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妇产科门诊病人、心理特点、护理对策、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妇产科门诊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承担着许多女性疾病的诊治工作。
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们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必须重视并了解其心理状态。
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
本文将重点介绍妇产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能够更好地帮助护士和医务人员为妇产科门诊病人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妇产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一、焦虑和彷徨:妇产科疾病涉及生殖器官,很多病人对于治疗和康复的效果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容易产生焦虑和彷徨的情绪。
二、羞耻和尴尬:妇产科疾病涉及私密部位,很多病人由于不愿面对自己的疾病而感到羞耻和尴尬,导致不愿意主动求医。
三、恐惧和压力:妇产科疾病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育能力或者生活质量,这种不确定性和恐惧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压力。
浅谈门诊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策
3 要把老人 的心理健康状况及 时与家属沟通 ,让家属 . 4 参与到护理计划 中, 有助于缓解 减轻老人孤独、 失望情绪。 指导 家属学会一些基础 护理 技术如 : 擦浴 、 翻身、 服药等 , 量为老 尽
人和家属提供一个共度时光 的安静环境 , 让家属与老人多在一
起相处 , 为老人多做一些事情 , 以便得到心理满足 。 3 尊重老年人 的人格 。交往 中 , . 5 护士态度要 和蔼 亲切 , 称呼须讲究 , 尊敬患者 ; 做事要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 , 对非原则 性的问题 不与老人争辩和计较 ;尽量满足他们 的各种需求 ; 要
件 日趋完善 , 但门诊患者特别是 首次就诊 的患者 , 医院环 境 对 不熟悉 , 对就诊程序不 所怀疑 , 担心 自己的病情 延误等 , 因而产生 陌生 、 怕的 惧
3 提供舒 适 的疗 养环境 。为老年人 提供一个 安静 、 . 6 整
浅谈 门诊 治 疗 患者 的 心理 特征 与 护理 对 策
张秋玲
( 夏县人民医院, 山西 夏县 0 4 O ) 4 ̄ 0
【 摘要 】目的 分析 门 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 ,了解不 同 诊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 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 高护理质量 。 提 方法 将近年来 门诊 治疗 患者进行 分析 、 分类、 总结 , 并分别 实
通 过 对 不 同类 型 的 患 者 实施 不 同的 施 不 同的 心 理 护 理 。 果 结
者是初 次就诊 , 医院不熟 悉 , 对 又迫切地希 望 自己的病情 能够 尽快恢复 , 以, 所 患者就会表现 出不同的心理反应 。 要做到让每
一
位患者都满意确实很难 , 但是患者一旦对服务过程 中的某一
对 于猜疑心重的老人要耐心解释和个别心理疏导 , 多搞一些知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第一窗口,是医务人员和患者接触时间最早,人数最广泛,病种类型最多的部门。
大部分门诊患者都处刚进入患者角色,行为退化,依赖心理强,自我控制力下降,表现恐惧.紧张等。
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治,尽早确诊,达到最佳治疗。
做好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保持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进行诊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检验门诊护士素质及护理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1]。
针对门诊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寻找对策。
1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1.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急诊患者病情急,来势猛,缺乏思想准备,来就诊时主要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惊慌,急躁,易怒。
希望医务人员最好的,技术过硬,尽快详细的检查,及时、准确的诊疗。
能马上缓解或解除自己的痛苦。
1.2慢性患者的心理特点慢性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到处求医,服药杂,多,疗效差,多次复诊常使他们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有些患者甚至认为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表现为对好的建议或指导多采取拒之不理的态度,情绪低落,心情郁闷。
1.3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外科患者以外伤,急诊为多,大都需要手术治疗。
其心理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焦虑的心态,在心理上还没能完全接受”患者”这个现实,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
遇事易激动。
甚至与医生,护士发生口角。
1.4初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初诊患者对医院的环境陌生,患者到医院就医,一般都经过挂号、候诊、诊断、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等过程,在这个诊疗过程中,由于医院面积大,科室和专业又进一步细化,患者在就诊时,常常要来回多次,加上求治心切,希望尽快办理就诊手续,希望医护人员尽早明确诊断,或者害怕病情加重,往往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焦急、烦躁情绪,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2 护理措施2.1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是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需要。
与患者交谈时要正视患者,专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让其感觉到你是值得信赖的,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敬.绝不能敷衍患者及恐下患者。
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目的: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分析和了解患者想些什么,顾虑什么,企求什么,牵挂什么,希望什么。
方法: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态,使用不同的语言沟通技巧,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不但具有高超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加强了自身心理品质修养和掌握了护理心理学知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结论: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有效,消除患者不利的心理影响,拥有正视疾病的积极态度。
保持机体良好的应激状态,帮助患者维护其整个身心的健康。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问题措施门诊是医院面向大众的窗口,展现了医院服务质量与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是患者求医治病的第一站,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是患者集中就诊的场所,涉及面广,流动性大,来往人员复杂,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也是医患矛盾的多发点,就诊时产生的心理反应具有差异性,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和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对其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让患者更好地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并得到最好的效率。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常见的心理问题恐慌,紧张的心理:格外突出,表现为紧张烦躁,抑郁不安,容易激惹。
由于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素质和个人经历等差异性大,对医院诊治流程不太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他们又急于了解病情又害怕结果。
还有些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患病,害怕会造成严重甚至惡化的后果。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患者由于被隔离留观,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转变,正常工作以及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同时又担心在发热门诊会被传染上甲型H1N1流感,因而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
患者既怕传染给他人,又存在自身被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后对治疗与预后的强烈恐惧,同时还伴随一些诸如影响工作,学习以及责任感等复杂心理状态,导致部分患者不配合治疗及消毒隔离,急于离院,焦躁反应较重的患者同时多伴有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头晕,入睡困难等[1]。
浅谈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
浅谈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关键词门诊病人心理特征门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是防病治病的前哨阵地,也是患者检查,治疗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门诊病人数量多,流动性大,病种与病情复杂,患者来自社会不同的阶层,同时因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的心理状态积压有差异,要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门诊护士必须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
现将我们在门诊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护理的体会浅谈如下:1、就诊的欲望和急躁,多疑心理1.1、门诊患者疾病缠身来医院就诊,他们对医院环境不熟悉,面对其它患者的呻吟及就诊手续繁多等因素,容易产生急躁心理。
而传统的诊疗形式与内容已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由于门诊医生工作量大,一般10~20分钟诊治一位病人,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有细致的心理治疗。
常常是病人还未讲完,处方早已开好,致使病人认为排队挂号时间长,而看病时间短,恐怕自己的病诊断不清或不信任医生的诊断,这样就容易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隔阂和纠纷,使患者有对其它检查和治疗产生多疑,尤其需做特殊检查的病人其表现更为突出。
从而影响了病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1.2、门诊护理人员要善于组织管理,尽量缩短病人的候诊时间,利用候诊时进行卫生宣教,以便了解病情,了解病人的思想情况,掌握其心理状态,给予适当地心理咨询,认真做好分诊及其它服1.3、在门诊各个岗位上的护士要以精神饱满的姿态,良好的修养,沉稳的情绪,熟练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对一切病人给予同情与关心,决不能用粗暴的态度和生硬的语言,更不能对病人因生病忧虑而表示讥讽、轻视,对患者的各种询问耐心解释,仔细倾听,给予情感上的尊重,满足2、2.1、门诊病人病情各异且较集中由于我院门诊条件有限使传染病人和非传染病人在门诊中心注射治疗中基本上混在一起,使病人产生紧张情绪,担心疾病传染他人和被他人传染,在治疗期间情绪不稳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心理,到护士那里注射时产生抵触情绪,把对医院不满和疾病的痛苦2.2、在治疗时护士应主动接近病人,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预防疾病的方法和医院2.3、特别是儿童在患病时最易产生恐惧心理,家属的情绪也受患儿病情所左右,并感染着患儿的情绪。
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策论文
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策【关键词】门诊病人;心理特点;对策【中图分类号】r 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02-02门诊是病人来医院就诊的第一站,是患者集中的场所,患者流量大,诊疗程序复杂,来门诊就诊的大多是初诊病人。
他们对医院的环境陌生,对就诊程序不了解,产生复杂的心理,对就诊的每一个环节都很期待,希望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我们掌握了病人就诊时的心里特点,并采取了积极相应的对策,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紧张心理,使其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就诊主动配合。
1 门诊病人就诊时的心里特点:1.1 对环境的陌生、不了解:产生恐惧的焦虑的心理,由于各科专业细化,病人就诊时,常常往返多个科室和部门,加之排队时间过长,产生情绪失控,易发生医患冲突。
1.2 对病情不了解,就诊心情迫切:渴望获得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治,迫切得到确诊。
1.3 对诊疗程序不了解:产生茫然、困惑,不知所措的心理,易怒。
1.4 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有法律观念和意识,对医生和护士的言语和行为都很敏感,如果我们工作稍有疏忽,服务不到位,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出现各种纠纷,甚至投诉。
1.5 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思想负担:如慢性病长期治疗,病人饱受疾病折磨,就诊时情绪不稳定,言语过激,问诊时发泄。
2 对策:2.1 首先:医务人员树立窗口形象,因门诊是医院的服务窗口,做到仪表端庄,文明礼貌服务,谈吐文雅,热情和蔼,解释耐心和微笑服务,这样能缓解病人的生疏感与紧张,可使病人感受到积极愉快情绪,消除恐惧心理,这样有利于疾病的诊治,使病人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
2.2 做到首问负责:面对病人的咨询,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帮助解答,决不能说不知道、没办法等,对任何问题的处理应该有始有终,不推诿,不回避,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行为,能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2.3 主动介绍环境和医疗过程:病人就诊时应该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就诊程序和医疗过程,多告知,准确进行方位引导,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就诊,完成诊疗项目,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诊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2-12-27T14:45:50.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马玉英李淑兰[导读] 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满足各类病人的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马玉英李淑兰(昌吉州人民医院门诊部新疆昌吉 831100)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病人就诊的第一场所,病人到医院看病,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查、交费、取药、治疗等,由于过程繁琐,环境陌生,加上疾病的痛苦,常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本人在门诊导医台工作多年。
通过对门诊就诊患者的分诊与观察,发现门诊就诊病人有以下特点:
1 盲目从医
健康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适应社会,再加上平时忙于工作和家庭事物,不太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周围的同志查出得了不治之症,就把注意力一下子转向自己,不惜花费金钱,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
2 求治心切
病人到医院就诊,求治心切,希望能得到治疗,即缩短候诊时间,看到挂号、交费排长队,就会产生焦急心理。
3 候诊急躁
在候诊室等待时,不是坐在休闲椅子上看电视,而是坐立不安,不停地向导医询问自己的就诊号码,并且希望看病时,医生能一眼望穿病情,尽快明确诊断。
4 儿童心理
孩子的心理取决于父母,如果父母为孩子患病大呼小叫,孩子也会表现出紧张或哭泣,如果父母镇静自若,孩子便会很安静。
5 角色缺如
个别人患病后,有时承认自己有病,有时又把自己当成健康人,心理活动常在肯定与否定之中,症状不明显时,反而夸大其词,谨小慎微,症状明显时,反而满不在乎,延误治疗。
6 选择医生
6.1 出诊病人希望有经验,医术高的专家诊治。
6.2 年轻女性希望高年资女医生诊治。
6.3 复诊的病人希望能得到同一个医生的诊治,有助于保证病情及用药的连续性。
7 心理重重
就诊的时候即希望对疾病尽早的做出诊断,而又害怕面对检查,结果心理忐忑不安、矛盾重重。
总之,门诊病人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想法不一、反应不同,这就为我们分诊护士及导医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心理知识,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满足各类病人的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