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ppt课件华支睾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ppt课件华支睾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b965802ffab069dc502201e5.png)
4.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者 临床表较重,死亡率较高,少数可致侏儒症。
易误诊为肝炎,急、慢性胆囊炎等
21
21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四、实验诊断(diagnosis)
第一中间宿主:4科6属8种淡水螺,常见的有纹沼螺 、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
10
10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第二中间宿主:12科39属68种淡水鱼和一些淡水虾。 主要为鲤科鱼。
15
15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三、致病 (pathogenesis)
致病机制
1.致病因素
16
16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2.流行区类型
• 平原水网型 (地方性流行区)
成年人为主
27
27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28
易误诊为肝炎,急、慢性胆囊炎等
21
21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四、实验诊断(diagnosis)
第一中间宿主:4科6属8种淡水螺,常见的有纹沼螺 、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
10
10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第二中间宿主:12科39属68种淡水鱼和一些淡水虾。 主要为鲤科鱼。
15
15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三、致病 (pathogenesis)
致病机制
1.致病因素
16
16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2.流行区类型
• 平原水网型 (地方性流行区)
成年人为主
27
27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落实 ,势必 对汽车 消费起 到了拉 动作用 ;而银 行汽车 消费信 贷的推 出和实 现,则 是汽车 消费市 场快速 成长和 发展不 可或缺 的重要 手段。
28
肝吸虫病专题知识宣讲优质PPT课件
![肝吸虫病专题知识宣讲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e92c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2.png)
鼓励患者加入肝吸虫病自助小组,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和支 持。
利用社区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宣讲内容总结
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介绍了肝吸虫病的分布范围、感染人群特征 以及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
治疗与预防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抗寄生 虫药物,以消除体内的肝吸虫。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疼痛等症状 ,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进行 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等营养支持,以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中医 辨证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 长期慢性感染者可导致肝硬化、胆管炎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肝吸虫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表现为 发热、肝区疼痛和黄疸等;慢性型则以乏力、消瘦、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肝吸虫病专题知识宣讲优质 PPT课件
目 录
• 肝吸虫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肝吸虫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 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 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03
对可能携带肝吸虫的动物宿主进行监测和管理,减少人群感染
利用社区资源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本次宣讲内容总结
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介绍了肝吸虫病的分布范围、感染人群特征 以及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
治疗与预防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抗寄生 虫药物,以消除体内的肝吸虫。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疼痛等症状 ,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进行 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等营养支持,以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中医 辨证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 长期慢性感染者可导致肝硬化、胆管炎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肝吸虫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表现为 发热、肝区疼痛和黄疸等;慢性型则以乏力、消瘦、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肝吸虫病专题知识宣讲优质 PPT课件
目 录
• 肝吸虫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肝吸虫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 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 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03
对可能携带肝吸虫的动物宿主进行监测和管理,减少人群感染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吸虫(实验课)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吸虫(实验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5674ca28ea81c758f578f7.png)
五、绘
图: √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一)成虫
•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 • 似葵瓜子仁 • 10~253~5mm • 雌雄同体
口吸盘
肠 支 腹吸盘 子 宫 卵黄腺 输精管 卵黄管 卵 巢 受精囊 劳氏管 输出管 睾 丸
排泄囊
口吸盘 肠 管 子 宫 卵黄腺 卵 巢 受精囊 睾 丸 排泄囊
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
卫氏并殖吸虫
卵 盖
卵 壳
卵细胞
虫卵
卵黄细 胞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溪蟹)
人体寄生虫学第四次实验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
(实验指导 p.22)
实验内容:
一、录 像: 日本血吸虫(30 分钟) 二、自学标本: 三、示教标本:(五楼示教室) 四、实验操作: 日本血吸虫病鼠解剖 1、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的寄生部位 2、取活成虫镜下观察
卵 巢
布氏姜片吸虫 成虫
卵黄腺
睾 丸
排泄囊
排泄孔
布氏姜片吸虫
虫 卵
卵
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卵 壳
中间宿主
扁 卷 螺
水生植物媒介 — 水红菱
水生植物媒介 — 茭白
水生植物媒介—荸荠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口吸盘
卵黄腺 肠 管 腹吸盘 卵 巢 子 宫 睾 丸
排泄囊 排泄孔
●
虫体呈圆柱形,细而长 前细后粗 外观呈黑褐色
尾端
●
●
♀
口吸盘
腹吸盘 肠管
日本血吸虫雌虫前端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
肝吸虫.pptx
![肝吸虫.pptx](https://img.taocdn.com/s3/m/cd2dca0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5.png)
化的治疗方案。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
01
02
03
04
疫情监测
建立肝吸虫病疫情监测系统, 定期收集、分析疫情数据,评
估疫情发展趋势。
治疗效果评估
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 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防控措施评估
定期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评估 ,了解其实施效果,为改进防
控策略提供依据。
信息共享与协作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华支睾吸虫DNA片段,从而检测患者样本中的病原体。PCR技术具有高度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探针,实时监测PCR产物的生成量,从而定量检测华支睾吸虫 DNA片段。这种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能发现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等征象 ,有助于诊断肝吸虫病。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肝吸虫病的症状与其他一些肝胆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例如,胆囊 炎、胆管炎、胆结石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和黄疸等。通过详细的病史 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这些疾病。
肝吸虫生活史及传
02
播途径
肝吸虫生活史概述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肝胆管 内的吸虫。其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 雷蚴和尾蚴等阶段。成虫体薄,前端尖细,后端较钝 ,表皮无棘。虫体大小相差颇大,口吸盘直径略大于 腹吸盘。消化道包括口、咽及很短的食道,肠支伸至 体之后端。肝吸虫的寿命长达20~30年,期间在宿主 体内不断繁殖,对宿主造成持续性的损害。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
01
02
03
04
疫情监测
建立肝吸虫病疫情监测系统, 定期收集、分析疫情数据,评
估疫情发展趋势。
治疗效果评估
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 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防控措施评估
定期对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评估 ,了解其实施效果,为改进防
控策略提供依据。
信息共享与协作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华支睾吸虫DNA片段,从而检测患者样本中的病原体。PCR技术具有高度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探针,实时监测PCR产物的生成量,从而定量检测华支睾吸虫 DNA片段。这种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
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能发现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等征象 ,有助于诊断肝吸虫病。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肝吸虫病的症状与其他一些肝胆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例如,胆囊 炎、胆管炎、胆结石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和黄疸等。通过详细的病史 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这些疾病。
肝吸虫生活史及传
02
播途径
肝吸虫生活史概述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肝胆管 内的吸虫。其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 雷蚴和尾蚴等阶段。成虫体薄,前端尖细,后端较钝 ,表皮无棘。虫体大小相差颇大,口吸盘直径略大于 腹吸盘。消化道包括口、咽及很短的食道,肠支伸至 体之后端。肝吸虫的寿命长达20~30年,期间在宿主 体内不断繁殖,对宿主造成持续性的损害。
华支睾吸虫课件ppt
![华支睾吸虫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9a6c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e.png)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研究药物对华支睾吸虫的作用机制, 包括对虫体生长、繁殖、代谢等方面 的影响。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华支睾吸虫的危害与影响
肝胆系统损伤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脏和胆囊 中,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等 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
肝癌等疾病。
肠道疾病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可引起肠道 疾病,如腹泻、腹痛等症状, 影响消化功能。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华支睾吸虫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与努力。加强与国际组织、非 政府组织等的合作,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经验交流
分享各国在华支睾吸虫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提高全球 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水平。
05
华支睾吸虫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免疫学诊断
利用抗体检测技术,如 ELISA、免疫印迹等,检测 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DNA探针、PCR等技 术,检测华支睾吸虫特异 性基因片段,提高诊断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
治疗药物的研究
新药筛选
临床试验
通过药物筛选实验,发现具有抗华支 睾吸虫活性的新药物。
对具有前景的药物进行临床试验,评 估其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等方面。
目前的防治手段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缺乏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难以有效 控制华支睾吸虫的传播。
监测与预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华支睾吸虫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不够完善,难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
缺乏有效的疫苗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华支睾吸虫疫苗, 无法从根本上预防感染。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加强宣传教育
研发新型防治手段
免疫系统损伤
寄生虫02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寄生虫02华支睾吸虫(肝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48aca60ea2161479171128ab.png)
1 肝吸虫成虫 幻灯片 5 一、形态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1 肝吸虫成虫(未染色) 幻灯片 6 一、形态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虫体后
1 肝吸虫生活史图 幻灯片 15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虾;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成虫寿命:一般 20~30 年 ; 保虫宿主:猫、狗和猪等。
1 幻灯片 16 二、生活史 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据 2001—2004 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1 幻灯片 28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保虫宿主大量存在; 2)传播途径:生熟砧板不分;中间宿主广泛存在;新鲜粪便施肥或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3)易感人群:无性别、年龄差异,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而感染。
1 肝吸虫感染肝脏标本 幻灯片 19 三、致病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变厚,管腔变窄,大量虫体寄生引起胆管阻塞,胆 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引起阻塞性黄疸。 其周围组织纤维增生,引起肝肿大,甚至胆道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脱落组织碎片可作为结石中心,形成结石。
1 扩张的胆管内有二条睾吸虫,刺激胆管黏膜上皮增生(+示) 幻灯片 20 三、致病 1)带虫者(轻度感染者) 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微。
1 幻灯片 22 三、致病
1 肝吸虫寄生引起的侏儒症 幻灯片 23 三、致病
1 腹水 幻灯片 24 三、致病
1 肝吸虫成虫(未染色) 幻灯片 6 一、形态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虫体后
1 肝吸虫生活史图 幻灯片 15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虾;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成虫寿命:一般 20~30 年 ; 保虫宿主:猫、狗和猪等。
1 幻灯片 16 二、生活史 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据 2001—2004 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1 幻灯片 28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保虫宿主大量存在; 2)传播途径:生熟砧板不分;中间宿主广泛存在;新鲜粪便施肥或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3)易感人群:无性别、年龄差异,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而感染。
1 肝吸虫感染肝脏标本 幻灯片 19 三、致病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变厚,管腔变窄,大量虫体寄生引起胆管阻塞,胆 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引起阻塞性黄疸。 其周围组织纤维增生,引起肝肿大,甚至胆道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脱落组织碎片可作为结石中心,形成结石。
1 扩张的胆管内有二条睾吸虫,刺激胆管黏膜上皮增生(+示) 幻灯片 20 三、致病 1)带虫者(轻度感染者) 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微。
1 幻灯片 22 三、致病
1 肝吸虫寄生引起的侏儒症 幻灯片 23 三、致病
1 腹水 幻灯片 24 三、致病
肝吸虫病医学课件
![肝吸虫病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6f20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d.png)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实验室检查
03
血液检查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如IgG、IgM等 ,辅助诊断肝吸虫病。
粪便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通过粪便涂片或集卵法查找虫卵,是确诊 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
引流液中查找虫卵,适用于粪便检查阴性 的患者。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B超检查
可发现肝内胆管壁增厚、 回声增强等异常表现,有 助于诊断肝吸虫病。
需与其他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阿米巴肝病等)及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 、胆囊炎等)进行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及进行相关检查,可明 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 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营养支持等多种治疗手 段,全面改善患者症状。
预防措施建议
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等 ,减少感染机会。
个人防护
在流行地区生活或旅行者应注意 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
早期筛查
对疑似感染者进行早期筛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
处理方法探讨
药物治疗
首选吡喹酮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同时辅以对症 治疗如消炎、止痛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胆道感染、肝硬化等并发症,可考虑手 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肝移植等。
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介绍了肝吸虫病的分布、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特点
。
临床表现与诊断
02
详细阐述了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包括
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人体寄生虫学——肝吸虫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肝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a18cb308a1284ac85043ef.png)
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四、诊 断
• 病原检查: • 1. 标本:粪便、十二指肠引流胆汁。 • 2. 方法:因虫卵小,多用集卵法。集卵法如NaOH消化法:
30g粪便+10% NaOH消化有机物离心沉淀;水洗离心沉淀 法,乙醚沉淀法等
• 十二指肠引流胆汗进行离心沉淀检查:肝吸虫卵、贾第虫。
肝吸虫成虫病理切片
吸虫
TREMATODA
Dept. of Human Parasitology,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
ZhouHuai-yu
[教学要求]
• 1. 熟悉吸虫纲的特点; • 2. 吸虫形态与机能的特征。 • 3. 掌握华支睾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和实验
诊断的方法。
五、流行
• 传染原: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 中间宿主:1st 2nd广泛存在; • 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有吃生的或未生的鱼肉的
习惯。习食;嬉食;误食。
六、防 治
• 1. 不要生吃鱼、虾;也不能用生鱼喂猫、狗等
动物。生、熟菜板要分开。
• 2. 人粪不能用作养鱼。 • 3. 首选药物:吡喹酮(25mg/kg,tid×3d)。
寄生部位 肝胆管
小肠 肺 门脉系统
吸虫纲主要特点
1.成虫呈叶状或长舌 状,两侧对称,背 腹扁平,不分节, 具口、腹吸盘。
2.消化系统退化,有口无肛;口→咽→ 食管→ 左右两个肠支;无体腔;
3.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生殖系 统最发达,代谢最旺盛;
4.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 5.需要1-2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 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螺蛳)
• 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名肝吸
四、诊 断
• 病原检查: • 1. 标本:粪便、十二指肠引流胆汁。 • 2. 方法:因虫卵小,多用集卵法。集卵法如NaOH消化法:
30g粪便+10% NaOH消化有机物离心沉淀;水洗离心沉淀 法,乙醚沉淀法等
• 十二指肠引流胆汗进行离心沉淀检查:肝吸虫卵、贾第虫。
肝吸虫成虫病理切片
吸虫
TREMATODA
Dept. of Human Parasitology,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
ZhouHuai-yu
[教学要求]
• 1. 熟悉吸虫纲的特点; • 2. 吸虫形态与机能的特征。 • 3. 掌握华支睾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和实验
诊断的方法。
五、流行
• 传染原: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 中间宿主:1st 2nd广泛存在; • 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有吃生的或未生的鱼肉的
习惯。习食;嬉食;误食。
六、防 治
• 1. 不要生吃鱼、虾;也不能用生鱼喂猫、狗等
动物。生、熟菜板要分开。
• 2. 人粪不能用作养鱼。 • 3. 首选药物:吡喹酮(25mg/kg,tid×3d)。
寄生部位 肝胆管
小肠 肺 门脉系统
吸虫纲主要特点
1.成虫呈叶状或长舌 状,两侧对称,背 腹扁平,不分节, 具口、腹吸盘。
2.消化系统退化,有口无肛;口→咽→ 食管→ 左右两个肠支;无体腔;
3.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生殖系 统最发达,代谢最旺盛;
4.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 5.需要1-2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 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螺蛳)
• 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名肝吸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PPT课件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de5e16941ea76e59fa0410.png)
2021/7/23
华支睾吸虫尾蚴
15
吸盘
囊蚴
大小 138x115um
外形 椭圆形
颜色 透明无色
幼虫
囊壁 两层 内含 一幼虫,可见口、
腹吸盘和一大的黑色排
泄囊
2021/7/23
囊壁 排泄囊
16
三、生活史
2021/7/23
17
2021/7/23
18
生活史简图
在人体内的发育
在水中的发育
随便排出
成虫
肝吸虫
肝胆管内
随胆汁入肠道
毛蚴、胞蚴、一代雷蚴、尾蚴、 囊蚴。 沼螺,豆螺 淡水鱼、淡水虾 囊蚴
经口食入
在十二指肠逸出幼虫、经胆总 管到达寄生部位肝胆管 约需1个月
在体内可存活12年
20~30年
牛、羊等
猫、狗等
24
四、致病
致病虫期:成虫 致病机理:虫体的分泌物、代谢物和机械性刺激
胆管上皮 细胞增生
豆螺
2021/7/23
22
2021/7/23
23
寄生部位 虫卵排出
卵在中间宿 主体内 中间宿主
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
在终宿主体 内
从感染至成 虫产卵 成虫寿命 保虫宿主 2021/7/23
肝片吸虫
肝胆管内
随胆汁入肠道
胞蚴、两代雷蚴、尾蚴、 在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椎实螺 水生媒介植物 囊蚴
经口食入
在小肠逸出幼虫、穿肠壁 入腹腔、钻肝被膜入肝脏 约需11周
10
2021/7/23
11
毛蚴
纺锤形,体表被以密集的纤毛。
华支睾吸虫毛蚴
12
胞蚴
长袋状,无口及咽,虫体内有胚细胞和正在发育 的雷蚴。
华支睾吸虫ppt课件
![华支睾吸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f9f76027284b73f24250e8.png)
11
致 病
12
致病机理
成虫寄生在肝胆管(次级胆管) 虫体代谢产物、机械性刺激和阻塞作用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 胆管局限性扩张,胆汁淤积,若同时合并细菌感染
诱发肝癌
虫卵+碎片
胆管炎和胆管性肝炎
慢性感染,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结石 肝实质萎缩 胆石症
肝硬化
18
肝吸虫病人— 肝硬化腹水
19
华支睾吸虫病人— 侏儒症
正常12岁儿童 肝吸虫患者12岁 正常6岁儿童
20
诊 断
一、病原学检查
1 粪检虫卵 (直接涂片法) 2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二、免疫学诊断
IHA、 ELISA
21
流行与防治
22
流行因素
传染源: 传播途径:
病人、带虫者、 保虫宿主(猫、犬、鼠等) 虫卵有入水的机会, 水中有豆螺和鱼、虾, 生吃鱼/虾。 流行区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 (男、女、老、幼)。
肝胆管
随粪便
水中被
卵
豆螺吞食
毛蚴
胞蚴
雷蚴
Life cycle
被人生食/半生食 囊蚴
侵入鱼体
尾蚴
7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8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9
感染期虫体——囊蚴
10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肝胆管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犬、猪等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涵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感染期: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生食或半生食 含囊蚴的淡水鱼、虾 致病阶段:成虫
28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 2 分析下列病例,并回答问题
病例:患者,男,40岁,天津商人,原籍:广东省。 96年因原因不明“肝硬化”来我室就诊。经询问病史 得知,患者小时在家经常吃“鱼生粥”,半年前,回 家探亲再次食入。粪检:肝吸虫卵+++。当即作出诊断。 (1)该患者得了什麽病?
人体寄生虫学02-4肝吸虫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02-4肝吸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f723d0f121dd36a22d8246.png)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 寄生于肝胆管内
一、形 态
1.成虫:
①体狭长,背腹扁平,似葵花籽。 ②消化道不完整(有口无肛) ③雌雄同体,睾丸分支,前后排列。
2.虫卵:
二、生活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虫
人、猫、猪 的肝内胆管
自异 体体 受受 精精
三、致病
主要病变在肝内胆管
(一)致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1.虫体的机械阻塞
2.虫体分泌物、代谢物和机械刺激引 起的胆管炎症,胆管上皮增生,胆管 扩张等
(二)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肝区不适
2.体征 肝肿大,肝硬变、腹水等
3.儿童感染严重者导致侏儒症
四、实验诊断
(一)病原检查 粪便查虫卵——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离心沉淀
被淡水螺食入
虫卵
(入水)第一中间宿主
毛蚴 胞蚴 雷蚴
囊蚴
第 侵二 入中 鱼间 体宿
主
尾蚴
要点
1.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 2.终宿主:人、脊椎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赤豆螺、纹沼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3.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生食或半生食含有 囊蚴的淡水鱼、虾
4.保虫宿主——猫、犬、猪等
(二)免疫学诊断 ELISA、IHAT等
鉴别诊断:与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 病人、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经口 3.易感人群
防治:
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改进烹调饮食习惯 加强粪便管理 治疗药物──吡喹酮
(Clonorchis sinensis)
•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
• 寄生于肝胆管内
一、形 态
1.成虫:
①体狭长,背腹扁平,似葵花籽。 ②消化道不完整(有口无肛) ③雌雄同体,睾丸分支,前后排列。
2.虫卵:
二、生活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成虫
人、猫、猪 的肝内胆管
自异 体体 受受 精精
三、致病
主要病变在肝内胆管
(一)致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1.虫体的机械阻塞
2.虫体分泌物、代谢物和机械刺激引 起的胆管炎症,胆管上皮增生,胆管 扩张等
(二)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肝区不适
2.体征 肝肿大,肝硬变、腹水等
3.儿童感染严重者导致侏儒症
四、实验诊断
(一)病原检查 粪便查虫卵——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离心沉淀
被淡水螺食入
虫卵
(入水)第一中间宿主
毛蚴 胞蚴 雷蚴
囊蚴
第 侵二 入中 鱼间 体宿
主
尾蚴
要点
1.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 2.终宿主:人、脊椎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赤豆螺、纹沼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3.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生食或半生食含有 囊蚴的淡水鱼、虾
4.保虫宿主——猫、犬、猪等
(二)免疫学诊断 ELISA、IHAT等
鉴别诊断:与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 病人、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经口 3.易感人群
防治:
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改进烹调饮食习惯 加强粪便管理 治疗药物──吡喹酮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ppt课件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70440176a20029bc642dc1.png)
ppt课件
12
并发症
❖ 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 ❖ 门脉性肝硬化 ❖ 胆汁性肝硬化 ❖ 胰管炎、胰腺炎 ❖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
ppt课件
13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嗜酸粒细胞增多,轻度贫血
❖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轻度改变,球蛋白增高
❖ 虫卵检查:确诊。了解感染程度及治疗结果。 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阳性率高
❖ 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 脂肪肝 ❖ 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 原发性肝癌 ❖ 其他肝胆及肠道寄生虫病
ppt课件
16
预后
❖ 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合并病毒性肝炎时, 预后较差
治疗
❖ 病原治疗:首选吡喹酮。总剂量90150mg/kg,每日3次,连服2日。丙硫咪唑
❖ 对症与支持疗法:
ppt课件
17
预防
❖ 免疫学检查:ELISA ❖ 影像学检查:B超-肝内光点不均,斑片状回
声,肝内胆管扩张。MRI-肝内雪花状改变
ppt课件
14
诊断
❖ 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虫卵检查:直接涂片、集卵法等。十二指肠引流 液查虫卵
血像:嗜酸粒细胞增多 免疫学检查:ELISA
ppt课件
15
鉴别诊断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病原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改变不良食鱼习惯,是预防的关键。 (3)加强粪管,防水污染。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Praziquantel is the choic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older than 4 years---
Light infection: 1 dose, 25mg/kg 3 times/day 1 days.
2.特点 1)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2)终末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 犬 3)中间宿主:Ⅰ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
Ⅱ淡水鱼虾 4)生食半生食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三、致病
虫体致胆管壁炎症反应,管壁纤维组 织增生而致胆管狭窄阻塞
胆管炎、胆囊炎、黄疸、 胆结石、肝硬化,可能致肝癌。
Cross-section of Clonorchis sinensis adults in a bile duct. Thee is marked fibrosis of the bile duct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chronic clonorchiasis. H and E.
Life cycle
infection of humans occur by ingestion of undercooked, salted, pickled, or smoked freshwater fish.
metacercariae excyst in duodenum and ascend biliary tract.
maturation takes about 1 month. Adults can survive 20 - 25 years.
carnivorous animals can serve as reservoir hosts.
二. 生活史
二. 生活史
1.阶段:
100d
卵-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1-月--囊蚴-1-月--成虫
Transmission Symptoms Diagnosis Treatment
Metacercaria in fish
Inflamm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bile duct, hepatitis, anemia and edema
Eggs in stool
Praziquantel
四. 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1)直接涂片法(50%)。 2)浓集法(90%以上)
a.自然沉淀法、碘醛汞沉淀法: b.加藤法 3)十二指肠引流(100%)
2.免疫诊断
ID、IHA、 IFA、 EL,我国有24个省市, 广东、 辽宁等地较严重。
2.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多 种哺乳动物
Heavy infection: 1 dose, 25mg/kg 3 times/day 2 days.
Fish should be cooked well before consumption.
Sewage must be treated before disposal.
summary
Clonorchis sinensis
Life cycle
In human / cat / dog --• In snail --• In fresh water fish --•
Life cycle
In human / cat / dog --•adults, eggs In snail --•miracidia, sporocysts, rediae, cercariae In fresh water fish --•metacercariae
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CLONORCHIASIS
&
Clonorchis sinensis
(Chinese Liver Fluke)
一.形态
1.成虫 1)外形似葵瓜子仁,长1-2.5cm,背腹扁 平,半透明。 2)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
体前1/5处,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 3)两肠支沿虫体两侧至虫体后端。 4)睾丸两个,分支状,前后排列于虫体
2)中间宿主存在 3)不良的饮食习惯
1.农民,2.林业工人,3.牧民,4.渔民, 5.半工半农, 6.工人 7.学龄 前儿童 ,8.教师, 9.学生, 10.干部,11.半农半牧, 12.半农半商, 13.商人,14其他
10.朝鲜族2.蒙古族8.壮族1.汉族13.瑶族
六.防治原则
(1)治疗病人(病畜)。 吡喹酮
的后1/3。 卵巢分叶,受精囊、劳氏管明显, 卵黄腺位于虫体的中段两侧。
2.虫卵
芝麻状。 平均29X17um。 黄褐色。 壳较厚。 有卵盖、肩峰; 后端有小疣。 内含毛蚴1个。
Clonorchis sinensis eggs The operculum. miracidium and the posterior knob can be seen. Interference contrast.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Praziquantel is the choic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older than 4 years---
Light infection: 1 dose, 25mg/kg 3 times/day 1 days.
2.特点 1)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2)终末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 犬 3)中间宿主:Ⅰ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
Ⅱ淡水鱼虾 4)生食半生食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三、致病
虫体致胆管壁炎症反应,管壁纤维组 织增生而致胆管狭窄阻塞
胆管炎、胆囊炎、黄疸、 胆结石、肝硬化,可能致肝癌。
Cross-section of Clonorchis sinensis adults in a bile duct. Thee is marked fibrosis of the bile duct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chronic clonorchiasis. H and E.
Life cycle
infection of humans occur by ingestion of undercooked, salted, pickled, or smoked freshwater fish.
metacercariae excyst in duodenum and ascend biliary tract.
maturation takes about 1 month. Adults can survive 20 - 25 years.
carnivorous animals can serve as reservoir hosts.
二. 生活史
二. 生活史
1.阶段:
100d
卵-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1-月--囊蚴-1-月--成虫
Transmission Symptoms Diagnosis Treatment
Metacercaria in fish
Inflammation and deformation of bile duct, hepatitis, anemia and edema
Eggs in stool
Praziquantel
四. 实验诊断 1.病原学诊断
1)直接涂片法(50%)。 2)浓集法(90%以上)
a.自然沉淀法、碘醛汞沉淀法: b.加藤法 3)十二指肠引流(100%)
2.免疫诊断
ID、IHA、 IFA、 EL,我国有24个省市, 广东、 辽宁等地较严重。
2.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多 种哺乳动物
Heavy infection: 1 dose, 25mg/kg 3 times/day 2 days.
Fish should be cooked well before consumption.
Sewage must be treated before disposal.
summary
Clonorchis sinensis
Life cycle
In human / cat / dog --• In snail --• In fresh water fish --•
Life cycle
In human / cat / dog --•adults, eggs In snail --•miracidia, sporocysts, rediae, cercariae In fresh water fish --•metacercariae
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CLONORCHIASIS
&
Clonorchis sinensis
(Chinese Liver Fluke)
一.形态
1.成虫 1)外形似葵瓜子仁,长1-2.5cm,背腹扁 平,半透明。 2)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
体前1/5处,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 3)两肠支沿虫体两侧至虫体后端。 4)睾丸两个,分支状,前后排列于虫体
2)中间宿主存在 3)不良的饮食习惯
1.农民,2.林业工人,3.牧民,4.渔民, 5.半工半农, 6.工人 7.学龄 前儿童 ,8.教师, 9.学生, 10.干部,11.半农半牧, 12.半农半商, 13.商人,14其他
10.朝鲜族2.蒙古族8.壮族1.汉族13.瑶族
六.防治原则
(1)治疗病人(病畜)。 吡喹酮
的后1/3。 卵巢分叶,受精囊、劳氏管明显, 卵黄腺位于虫体的中段两侧。
2.虫卵
芝麻状。 平均29X17um。 黄褐色。 壳较厚。 有卵盖、肩峰; 后端有小疣。 内含毛蚴1个。
Clonorchis sinensis eggs The operculum. miracidium and the posterior knob can be seen. Interference contr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