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2)》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2)》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2)》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该地区如何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优惠和人文因素等发展外向型经济。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点、产业构成、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有所了解。

但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产业构成、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区域经济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产业构成、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2.难点: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珠江三角洲企业或产业,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课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图片、视频、图表等。

3.资料: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新闻报道、案例分析等。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doc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doc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3.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能力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耍位置、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人、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速度过快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区域地理,而且对于学生来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又比较熟悉,并已经适应新课改模式——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所设计基础知识,因此教师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完成教学难点,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完成学习任务。

【重点难点】1.“优越的地理位置”、2.“外向型经济”概念理解;3.会根据搜集到的有关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活动成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I、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出本节主题——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II、自主学习课前音乐欣赏时间发放导学案,发放导学案,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内容,自学基础知识。

逐组抽查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情况,检查学生预习、基础知识自学情况。

III、合作探究(自组4个大组、自选学习任务)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但榆林经济从去年起陷入低迷,榆林市政府提出口号:“振兴榆林,发展榆林”,现由市委书记、副书记,市长副市长等官员组建4个振兴榆林学习考察团去珠江三角洲取经:学习任务一:考察评委(市委书记组):评价各组汇报情况(从表达、观点.••并补充)注(书记组):木组对学生要求较高,要对珠江三角洲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政策条件及经济整体发展有所了解,并能对其他组成员汇报进行整体评价,因此尽量选择成绩较好小组担任本角色。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主要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珠江三角洲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特点,以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资料等途径,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掌握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等途径,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资料等途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企业,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位置。

2.资料:收集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外向型企业等方面的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课件:制作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02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第2课时)教案

202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第2课时)教案

2024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3节的内容,主要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以及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条件。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掌握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条件。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并将其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等,以生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珠江三角洲的相关资料、案例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回顾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

2.呈现(10分钟)呈现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特点,如轻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发展情况。

3.操练(10分钟)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条件,如地理位置、政策支持等,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条件,教师进行点评。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课,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内容主要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发展历程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挑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2.难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挑战。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分布。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历程和典型企业,引导学生了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3.讨论法:学生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地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图。

3.案例资料: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历程和典型企业的相关资料。

4.投影仪:用于展示地图和案例资料。

5.板书:用于记录教学重点内容。

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课,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策优势和人文因素,发展了以出口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结构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概况,认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政策优势和人文因素,掌握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产业结构及面临的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经济发展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结构。

2.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及面临的挑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案例,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解决问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参考书。

2.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3.企业案例资料。

4.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案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感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3.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析与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珠江三角洲作为祖国的“南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

2.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1.珠江三角洲作为祖国的“南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

2.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几个城市的图片,教师提问它们连接起来将构成怎样的几何图形?你了解这个地方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它。

学生听、回答二、提出问题学生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与_______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形以_______为主,气候类型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珠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是由珠江沿岸的_____、_____、佛山、_____、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_______。

它的范围比珠江三角洲。

学生小组探究1.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特点以及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特点,掌握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特点,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2.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特点。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课堂讲解:结合地图、案例和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地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图。

3.案例材料: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典型实例。

4.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提问学生对该地区自然资源、人文特点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2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2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主要介绍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因素等,分析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便于学生全面了解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点和优势,以及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因素等,分析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特定经济区域的关注,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3.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增强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准备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实际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话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简要介绍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因素以及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该地区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同时,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充满好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因素,掌握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因素及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2.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珠江三角洲企业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及相关教参资料。

2.课件:制作涵盖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因素及外向型经济的课件。

3.视频素材:收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关的视频资料。

4.图片素材:准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风光、产业、人文等图片素材。

八年级地理下册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中心城市,并说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材料说出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2、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情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教材是在了解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析与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难点: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四、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启发引导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欣赏《珠江颂》。

千万年的云烟千万年的退旋南方不老的天空给了你不息的源泉北回归线的阳光生长希望的家园一条最温暖的河流把几十个民族紧紧相连千万次的变迁千万次的期盼南方多梦的岁月给了你多情的容颜人类创造的奇迹自然馈赠的奇观一条最美丽的河流把绿色的春天唱到永远啊珠江你把波涛带给大海地球因为你而更加蔚蓝啊珠江你把中国带给世界未来在这里起锚扬帆多媒体展示有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的图片,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学习。

(二)新课讲解承接: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

出示珠江三角洲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如何依托其地理、政策和人文优势,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体系。

教材内容涵盖了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经济发展历程、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了初步了解。

同时,学生对经济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将地理知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能力尚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时事新闻较为关注,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区域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地理知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经济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经济发展历程、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从地理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珠江三角洲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经济发展历程、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知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经济发展,将地理知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使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和产业分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企业或产业,分析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认识和见解。

4.归纳总结法:在课堂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有更深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珠江三角洲地图、相关案例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知识梳理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知识梳理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知识梳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发展历程、产业构成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这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于我国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数据和图片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发展历程、产业构成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发展历程、产业构成。

2.难点: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数据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案例、数据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问题,准备好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哪个省份的一部分吗?它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发展历程、产业构成。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数据,分析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趋势。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发表自己的观点。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本节内容通过讲述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与香港的关系等方面,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是如何借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区域经济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与香港的关系,掌握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特点、发展优势和条件。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条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珠江三角洲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珠江三角洲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珠江三角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新版)湘教版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教学目标1、认识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知道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3、认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和主要产业。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

2、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及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难点: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1、认识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知道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3、认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和主要产业。

(二)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51-55,《地图册》P25-26,回答问题:(5分钟)1、珠三角位于我国地区,由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其地形以为主,属气候,拥有良好的条件。

优越,便利,是中国的。

2、珠三角区域以为核心,包括个城市,是的先行区。

3、该区从境外引进,使经济迅猛发展。

4、该区的中心城市是,是著名的,重要的和。

另一个重要城市是,其地位?5、该区产业以为主体,重视产业升级,注重与的联系,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三)师生互动,解决教学重难点1、看地图说出珠三角的地理位置(海陆、纬度、临近省区)2、认识珠三角的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珠江是我国第大河,珠江水系是华南地区的水系。

3、通过材料认识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特区的建立历史,总结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及发展条件。

4、【学生讨论、总结】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地理优势:濒临海洋,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便于吸引外资、对外贸易。

政策优势:国家政策的支持。

人文优势:著名的侨乡,华侨众多,劳动力密集。

5、看图欣赏珠三角的主要城市及其景点。

(四)当堂检测1.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是()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台湾省 D.云南与西藏2.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比较劣势的条件是()A.地理位置 B.海陆交通 C.矿产资源 D.人口与市场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A.广州和深圳 B.东莞和珠海 C.香港和澳门 D.中山与江门4.为了加速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是()A.钢铁与轻纺 B.出口加工工业C.服装与食品 D.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五)课堂作业必做:《全优》P41-43选择题。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 湘教版地理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 湘教版地理

湘教版地理八下第七单元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案1.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图,引导学生读图: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总结归纳:纬度位置:热带及亚热带海陆位置:位于中国的南部沿海,珠江下游,南临南海相对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南海相望点拨:珠江三角洲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2.引导学生读图:描述珠江三角洲的范围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区域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

3.开展小组合作:分析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据图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

(2)找出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说一说其水文特征。

点拨:注意读图的步骤和方法——观察图例分析总结地形特征。

(3)出示气候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4.引导学生归纳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做补充: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丰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隔海相5.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一):人们常将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形象地概括为“引进来,走出去”。

结合你的了解的情况,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引导——引进来:是指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6.合作探讨(二):根据下列材料,从出口产品和出口额两个方面,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1978年,东莞市主要出口产品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约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95%;1990年,主要出口产品为轻纺产品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其中轻纺产品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一半以上;2010年,出口产品主要为工业产品,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等。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不同年份的出口额。

你发现了什么变化?7.展示产业变化图: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及升级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8.材料阅读: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

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是湘教版地理八下7.3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对该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历程和外向型经济的内涵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一地区经济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对该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先行先试的特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2.难点:对该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知识。

2.案例分析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及相关城市的地图。

2.资料: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案例资料。

3.课件:湘教版地理八下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相关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七章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 ----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版本】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课题】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差异,但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要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本李知识。

【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一个先导与样板的作用。

本节教材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两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1.记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知道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3.记住珠江三角洲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征,理解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理解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重点】1.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2.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征。

【难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征【教学准备】1.PowerPoint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各自生活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搜集华人华侨对当地的投资事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竞赛法、表演法、读图引导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教学过程】【板书】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南大门”2.邻近香港、澳门,与东南亚隔海相望3.海陆交通便利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点:“引进来,走出去”三、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及升级【思维导图】交通便利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外向型经济的壮大纬度较低,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广州、深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属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我国的南大门。

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教材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基本地理知识,同时也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概念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珠江三角洲的具体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珠江三角洲的空间认识,并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等,掌握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

2.难点:珠江三角洲如何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珠江三角洲的地图,使学生对其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图片,使学生对其产业特点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3.讨论分析法:通过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等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外向型经济
2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新疆位置在哪?地形有何特征?
②新疆气候有何特征?为什么?
③新疆农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哪?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提问歌词中唱到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这个圈在哪?(邓小平、珠江三角洲)。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与本地区有关的图片(体现经济高度发达的建筑和交通等)提问本地区为什么如此发达它靠的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讲授新课: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1.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2.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的“地形特征”。

3.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根据位置、地形认识本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归纳,并对总结的好的小组给予掌声鼓励。

4.通过教师的启发“关于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置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及其几个问题的回答:“刚才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分析我们知道本区大部分在那个带?(亚热带)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这样的地形气候有什么好处?(有利于种植农作物)。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节重点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最后总结归纳。

外向型经济
1.多媒体展示图片“外向型经济一例”让学生理解认识外向型经济。

2.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外资的来源地区”让学生通过此图了解本地区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地区,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的资金来源。

3.通过“涌动的民工潮”,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二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其产品的出口地。

5.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外向型经济对本地区的影响,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由不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活中不过分依赖别人)。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经济有利条件,和外向型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