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优秀8篇)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一、全册教学内容:科学五年级上册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是:二、全册教学目标及教材简析:1、学生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2、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3、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4、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5、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6、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通用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7、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认识各种各样的光源;让学生联系各种光现象认识光是直线传播的。

并且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8、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知道有凸透镜放大物体、会聚光线和使物体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多种用途。

作为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知道还有一种中间薄、四周厚的,知道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及作用;能够连接基本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9、运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盒子里安装了什么样的电路。

利用一个检测工具检测盒盖上的触点,根据外面的小灯泡亮、灭来判断盒子里电路是怎样连接的。

这里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很多科学之谜就是“打不开的黑盒子”。

10、知道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1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1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1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14、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1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解释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发现的方法。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和生态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物质的认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

2.生物的认识: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和生态关系。

3.科学实验:实验步骤、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

4.科学探究: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宽松、积极、民主的教育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 教学前准备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

2.教材分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为教学做好准备。

3.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探究、实验、思考”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控制教学:2.1 教学探究在教学探究环节中,我们应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和探究。

2.2 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环节中,我们要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2.3 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环节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和调查。

然而,五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生命的延续”“地球的运动”“光”“简单机械”。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等多个领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强调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的延续过程。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

理解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性质。

认识简单机械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2. 科学探究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如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等。

3. 科学态度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和创新。

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生物繁殖方式的特点和生命延续的过程。

地球运动的规律和产生的现象。

光的传播规律和简单光学现象的解释。

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难点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理。

探究地球运动产生现象的原因。

解释复杂的光学现象。

设计和改进简单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

五、教学措施1. 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2.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 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例(三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例(三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例在深入观察与综合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得出以下结论:一、学情分析经过对上一学期的教学互动与学生表现的细致观察,发现五年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尚处于发展阶段,科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尽管如此,学生们对科学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且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乐于参与实验操作。

学生之间的能力与兴趣存在明显差异。

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的持续热情,科学素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而部分后进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对科学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其科学素养提升有限。

学生在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过程与方法技能方面已有一定基础。

本学期,我们将指导学生经历更为系统的探究过程,特别是对自然现象的成因、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这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有充分依据的假设与解释,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会设计此类实验,以及运用模拟实验探索自然现象。

学生将参与一系列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通过记录、图表处理等方式,理解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新的课程内容旨在引领学生开展更为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及“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预计教学时间为10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 提供充足材料,以支持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 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转换为有力的证据,进而得出结论。

3. 科学概念的建立是一个渐进过程,教师应耐心引导,逐步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使其认识遵循概念形成的自然规律。

4. 教学中包含多个动手制作环节,确保学生亲自参与,以促进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单元简析如下:1. “沉和浮”单元引导学生从物体沉浮的现象入手,探讨相关规律,理解影响沉浮的变量,并形成合理解释。

2. “热”单元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基础上,继续探讨热量变化引起的物体现象,以及热量传递的规律。

3. “时间的测量”单元通过制作计时工具,使学生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史,以及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

2024年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篇)

2024年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篇)

2024年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的培养(时间:2周)- 认识科学思维的特点和基本要素。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比较、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时间:3周)- 认识动物的基本组织和器官。

- 理解动物的生存、运动、消化等功能。

- 探索动物的适应环境和生存策略。

3.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时间:3周)- 认识植物的根、茎、叶等结构。

- 理解植物的生存、光合作用、传播等功能。

- 探索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依存。

4.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间:4周)- 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

- 进行简单的物质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能力。

5.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时间:2周)- 认识水的重要性和存在形式。

- 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原理。

- 探索水循环与气象的关系,如降水和气候变化。

6.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时间:2周)- 认识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 探索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入和探索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性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小组合作,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4. 演示教学法:通过演示实验和模型展示,直观地呈现科学原理和现象。

5.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辩论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日常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实验记录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2. 加深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的理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Unit 1:观察力训练1. 观察与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感受科学的乐趣和方法。

2. 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Unit 2: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存在形态,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2. 能量的转换: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能量的转化与传递。

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Unit 3:地球与月球1. 地球的运动: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了解地球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和气候。

通过实地观察,让学生感受地球的运动。

2. 月球的运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运动,引导学生认识月球的形态和表面特征。

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Unit 4:生活中的科学问题1. 生态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并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分类与鉴别: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分类和鉴别物体和生物,并了解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科学分类的用途和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探究性学习: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现象和问题。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观察与实验:a. 观察动物:观察动物的外貌、行为和生活习性。

b. 观察植物:观察植物的不同部位和生长过程。

c. 观察自然现象:如日出、日落、月亮的变化等。

d. 发现水的性质:水的沸腾、凝固、蒸发等。

2. 探索与发现:a. 探索环境中的生活现象:生活中的声、光、热等现象。

b. 探索与分析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c. 探索食物的产生:观察和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类。

d. 探索材料的性质:对常见材料的质地、形状、颜色等进行观察和实验。

3. 科学实践:a. 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简单的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b. 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c. 统计与运算:学习通过统计和运算来处理实验数据。

4. 科学知识:a. 动物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同的动物及其特点。

b. 植物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同的植物及其用途。

c. 物质的科学知识: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d. 天文的科学知识:了解天文现象和星座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 教师讲解法:结合图表、模型等教具,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

五、教学活动:1.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疑问。

2. 实验活动: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3. 讨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2.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实践能力;3.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与能量–探究物质的性质: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和结晶;–学习物质的变化过程:物质的混合和分离、物质的燃烧和反应;–认识能量:能量与物体运动、能量的传播方式。

2.生物的生存环境–探究植物的生存环境:光、温度、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习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的栖息地、食物链和食物网。

3.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习;–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教学难点:–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理解;–对能量与物体运动及传播方式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学生主体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资源,呈现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案例,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利用电子教具,进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引入–使用多媒体资源和生动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动力;–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活动–进行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3.讲解和展示–结合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实验结果,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相关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4.拓展和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环境保护中;–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运用上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中需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光》《水循环》《地球的内部结构》《材料的性能》《微生物的秘密》《秋冬星空》六个单元。

教材内容丰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性质,以及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认识水的重要性。

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组成,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知道常见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认识微生物的种类、特征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熟悉秋冬星空的主要星座和特点。

2. 科学探究能够提出与光、水循环、地球内部结构等相关的科学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

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够正确使用科学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

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并能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 科学态度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面对探究中的困难和挫折。

具备合作意识,能够与同学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分享探究成果。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光的利用、水资源保护、材料研发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地球环境等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规律。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地球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4秋)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4秋)

五年级科学上册2024秋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光”“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健康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光”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以研究地形地貌的变化为主要内容。

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其能量的来源可归纳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原因。

本单元从内因到外因,通过指导学生亲历观察、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等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及其变化,构建地形地貌是经过地球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认知。

“计量时间”单元,本单元按照从古至今人类计时方法的发展脉络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研究经历古人运用事物变化的规律探索计时方法、制作计时工具。

“健康生活”单元,基于现代健康新理念,引导学生认识运动、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

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相关器官的结构功能,理解健康的意义,并由身体健康延伸到心理健康。

单元内容始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检测与评估,终于给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

二、学情分析通过四年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

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的计划。

本文将为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做出详细的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与生物、物质、能量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思想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操作与实践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生物类(1)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 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的条件。

-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 观察和实验:栽种观察、植物的水分吸收实验等。

(2)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动物的种类和结构。

- 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适应性。

- 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 观察和实验: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2. 物质类(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学习和实验:观察和实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探究状态变化等。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 常见物质的变化过程。

- 观察和实验:进行物质的混合、溶解、反应等实验。

3. 能量类(1)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基本特性与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折射和折射法则。

- 观察和实验:反射现象的观察和实验。

(2)声音的传播与反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反射、传导和吸收。

- 观察和实验:声音的传播与反射实验。

三、教学方法1. 体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2. 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学习和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篇)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4篇)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二、教材内容概要: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含____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上册所涉及的各个章节的知识点;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万物有规律知识点:科学方法、物体的特征、观察与实验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特征,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物体特征2. 第二单元:昆虫的生活知识点:昆虫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实践活动: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种类和生活习性3. 第三单元:物质变化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与变化前后的性质实践活动:进行物质的混合和变化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4. 第四单元:星星与地球知识点:太阳系、地球运动、四季变化实践活动:观察夜空中的星星,了解星座和地球的运动5. 第五单元:生物和环境知识点:生物的特征、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实践活动:观察生物的特征和行为,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活动导入法:通过小组讨论、故事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知识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5. 评价反馈法: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万物有规律(3周)第1周:物体的特征、科学方法第2周:观察与实验第3周:复习与预习第二单元:昆虫的生活(3周)第1周:昆虫的特点第2周:昆虫的种类第3周:昆虫的生活习性、复习与预习第三单元:物质变化(3周)第1周:物质的分类第2周:物质的变化第3周:变化前后的性质、复习与预习第四单元:星星与地球(3周)第1周:太阳系第2周:地球运动第3周:四季变化、复习与预习第五单元:生物和环境(3周)第1周:生物的特征第2周:生物的需求第3周: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复习与预习注:每周教学时间为5天,每天教学时间为45分钟。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能力;2.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使其具备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常识2. 生物3. 动物和植物4. 物质变化5. 天文地理6. 环境保护7. 科学实验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3. 合作学习法4. 任务型教学法5. 讨论教学法6. 比较分析法7. 情景模拟法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2. 实验器材3. 模型4. 图表5. 实物6. 视频7. 电子课本五、教学过程1. 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重视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 制定学习活动计划,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培养动手能力;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4.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5. 开展科学实验比赛,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6. 总结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手段的使用1. 利用多媒体教学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 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 运用模型和图表展示科学知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4. 利用电子课本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使用实物和视频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调研1.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了解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态度和技巧;2. 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3. 教师组织科学教学研讨,分享教学体会,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八、课外拓展1. 每学期组织一次科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科学;3. 科学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4.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科目:科学(上册)年级:五年级学年:2024年【教学目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实验与探究- 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 进行一系列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究,如水的沸腾、植物的生长等。

- 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规律。

2. 科学常识与原理- 学习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天气变化、物体的运动等。

- 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一些基本科学原理,如光的传播、力的作用等。

3. 生物科学- 学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 学习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 地球科学- 学习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理特征。

-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并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学习如何进行简单地图阅读和地理定位。

5. 科技与科学发展- 了解一些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探究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了解一些新兴领域的科学研究,如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将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1.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主动发现科学问题并进行探究。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讨论实验结果等。

3.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2. 建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科学与生活- 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问题- 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 进行生活实践和观察研究2. 生物与生态- 学习生物的基本知识和分类- 探究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关系- 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实验3. 物质与变化- 学习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探究物质的分离和混合- 进行简单的实验和化学反应4. 天文与地理- 学习太阳系和地球的运动- 探究地理环境和资源利用- 进行地理观察和天文实验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观察和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2. 图示和模型- 利用图片、图表和模型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科学概念和原理。

3. 探究和合作-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多媒体和互联网-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扩展学习空间。

四、教学评估和反馈1. 学生自评和互评- 利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改进。

2. 教师评估和反馈- 教师通过观察、测试和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时的反馈和指导。

3. 学业成绩和综合评价- 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科学课程的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五、课程特色和创新点1. 引入STEM教育理念- 结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跨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注重实践和应用- 通过生活实践和实验活动,将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际能力。

3. 强化观察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的基本流程;2. 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天候现象和它们的形成原因;3. 了解生态环境和保护的意义,并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4. 认识物质的属性和性质,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5. 理解地球的运动和不同季节的变化原因;6. 了解简单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1. 导入:观察物体,思考科学是什么?2. 介绍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 介绍科学方法的基本流程:观察、提出问题、做假设、实验和观察、总结和归纳;4. 操练: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答。

第二课:天候与气象1. 导入:观察今天的天气,了解天候与气象的关系;2. 介绍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形成原因,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3. 实地观察不同天气现象,并用科学方法进行记录和分析;4. 小组活动:让学生自行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并归纳总结不同天气形成的原因。

第三课:生态环境与保护1. 导入: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 介绍生态环境的概念和保护的意义;3. 讲解不同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法;4. 观看有关环境保护的视频,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四课:物质的属性和性质1. 导入:观察不同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属性;2. 介绍物质的属性和性质的概念和区别;3. 进行一些简单的物质实验,如溶解实验、燃烧实验等,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4. 小组讨论: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物质,观察其属性和性质,并进行归类和总结。

第五课: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1. 导入:观察不同季节的天气和气温变化;2. 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3. 进行关于地球运动和季节变化的实验或模拟活动;4. 讨论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原因,并对比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

第六课:动物的特征和分类1. 导入: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行为,了解动物的多样性;2. 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3. 进行关于动物特征和分类的游戏或拼图活动;4. 小组合作: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动物,了解其特征和分类,并用图片或图表展示。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总体上比较爱学,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量量食物的重量;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滑轮;摆的研究;热起来了;斜面的作用;研究纸的厚度和抗拉力。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提高合作意识。

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做好记录,把得到的发现告诉同学们,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措施1. 精心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2. 精心准备教具和课件,提高课堂效率;3.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略)七、教学总结及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认真反思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

同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还应当定期进行反思和总结,总结教学中的得失成败,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教学辅导安排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辅导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单独辅导、小组辅导、课堂辅导等。

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

九、教学评价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评价的作用。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

同时,教师应当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评价过于主观或过于简单。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例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502班和504班,每班学生均为50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较大。

从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

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八、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九、教学进度:注:以上仅为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将根据学校工作,机动安排。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例2一、课程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教学论文)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工作计划《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

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

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五、学情分析: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改设想:1、注重搜集信息、现场考察及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2、专题研究,注重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