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塔碑文》古今对照

合集下载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

此碑就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得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得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得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她后来所书得《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就是颜书得第一篇,就是颜楷成功得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ﻫﻫ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就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

大唐西亰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大唐西亰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大唐西亰千福寺多寳塔感應碑文南陽岑勛撰;朝議郎判尚書武部員外郎琅邪顏真卿書;朝散大夫撿挍尚書都官郎中東海徐浩題額。

粵!《妙法蓮華》,諸佛之祕藏也;多寳佛塔,證経之踴現也。

發明資乎十力,弘建在於四依。

有禪師,法号楚金,姓程,廣平人也。

祖、父並信著釋門,慶歸法胤。

母高氏,久而無妊姙,夜夢諸佛,覺而有娠。

是生龍象之徵,無取熊羆之兆。

誕弥厥月,炳然殊相。

岐嶷絶於葷茹,髫齔不為童遊。

道樹萌芽,聳豫章之楨幹;禪池畎澮,涵巨海之波濤。

年甫七歲,居然厭俗,自誓出家,禮藏探經,《法華》在手。

宿命潛悟,如識金環;摠持不遺,若注瓶水。

九歲落髪,住西亰龍興寺,從僧籙也。

進具之年,昇座講法。

頓收珎藏,異窮子之疾走;直詣寳山,無化城而可息。

尔後,因靜夜持誦至《多寳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禪定。

忽見寳塔,宛在目前,釋迦分身,遍滿空界。

行勤聖現,業淨感深,悲生悟中,淚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戶庭,期滿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許王瓘及居士趙崇、信女普意,善來稽首,咸捨珎財。

禪師以為輯莊嚴之因,資爽塏之地,利見千福,黙議於心。

時千福有懷忍禪師,忽於中夜,見有一水,發源龍興,流注千福,清澄泛灔,中有方舟。

又見寳塔自空而下,久之乃滅,即今建塔處也。

寺內淨人名法相,先於其地,復見燈光,遠望則朙,近尋即滅。

竊以水流開於法性,舟泛表於慈航,塔現兆于有成,燈眀示於無盡:非至德精感,其孰能與於此?及禪師建言,雜然歡愜:負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憑憑,是板是築。

灑以香水,隱以金鎚。

我能竭誠,工乃用壯。

禪師每夜于築階所,懇志誦經,勵精行道。

衆聞天樂,咸嗅異香,喜歎之音,聖凡相半。

至天寳元載,創構材木,肈安相輪。

禪師理會佛心,感通帝夢。

七月十三日,勑內侍趙思偘求諸寳坊,驗以所夢。

入寺見塔,禮問禪師,聖夢有孚,法名惟肖。

其日,賜錢五十萬、絹千匹,助建修也。

則知精一之行,雖先天而不違;純如之心,當後佛之授記。

昔漢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寳之年,寳塔斯建。

同符千古,昭有烈光。

多宝塔感应碑文全文

多宝塔感应碑文全文

多宝塔感应碑文全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

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

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

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

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

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

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

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

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

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

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

此碑就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她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就是颜书的第一篇,就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就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

多宝塔碑译文

多宝塔碑译文

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大唐西亰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宏建在於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姙,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於荤茹,龆龀不为童游。

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亩浍,涵巨海之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猒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摠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

进具之年,升坐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

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

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珎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於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於中夜,见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

寺内净人名法相,先於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

窃以水流开於法性,舟泛表於慈航,塔现兆於有成,灯明示於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於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锸,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

洒以香水,隐以金鎚,我能竭诚,工乃用壮。

禅师每夜於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

七月十三日,勑内侍赵思偘求诸宝坊,验以所梦。

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

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

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替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

同符千古,昭有烈光。

《多宝塔碑》原文及翻译

《多宝塔碑》原文及翻译

《多宝塔碑》原文及翻译【原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注释】西京:即长安(今西安)。

感应碑:奉皇帝的敕令、感应皇帝的圣德而立的碑。

【译文】(这是此碑的碑额)为纪述大唐西京千福寺内修建多宝佛塔而立的碑文。

【原文】南阳/岑(cén)勋/撰。

朝(cháo)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láng yá)/颜真卿书。

朝散(cháo sàn)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注释】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均为官名。

琅琊(láng yá):地名。

朝散(cháo sàn)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均为官名。

捡:通“检”。

东海:地名。

【译文】南阳人岑勋撰文。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人颜真卿书丹。

朝散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人徐浩题额。

【原文】粤(yuè)《妙法莲华(huā)》,诸佛之秘藏(zàng)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注释】粤(yuè):古同“聿”、“越”、“曰”,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

诸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之佛。

秘藏(zàng):佛教语。

秘而不宣的妙法。

隐而不传于人,称为秘;蕴蓄于内,称作藏。

秘藏者,谓诸佛之妙法,以诸佛善为守护,不妄宣说。

踊现:冒出,突现。

发明资乎十力:(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来源于如来的十力。

发明:启发和阐明。

资:给予。

十力:如来之十力也。

四依:佛法语。

《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译文】曰《妙法莲华经》,乃是诸佛秘而不宣的妙法;多宝佛塔,是为了证明《妙法莲华经》才出现的。

(这些)启发和阐明来源于如来的十力,弘扬和建树在于要奉行“四依”的原则。

【原文】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zhuó)释门,庆归法胤(yìn)。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碑文(附原石图)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碑文(附原石图)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碑文(附原石图)颜真卿多宝塔碑全文碑文(附原石图)颜真卿多宝塔碑原石图颜真卿简介: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

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陵县)任太守,人称“颜平原”。

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

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后为李缢杀。

唐代宗大历元年(765年),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

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

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生产,热心公益事业。

针对抚河正道淤塞,支港横溢,淹没农田的现状,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从而解除了水患,并在旱季引水灌田。

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并建立祠庙,四时致祭。

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却嗜学如命,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提出离婚,杨写了一首《送妻诗》,表明自己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

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呈献颜真卿。

颜看了杨诗后,非常同情杨的遭遇,钦佩其苦读精神,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并赠给杨志坚布匹、粮食,将杨留在署中任职。

为此,颜还将《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公诸于众。

这则判词对临川良好学风、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多宝塔碑原文今译

多宝塔碑原文今译

1 多宝塔碑原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大唐西亰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宏建在於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姙,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於荤茹,龆龀不为童游。

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亩浍,涵巨海之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猒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摠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

进具之年,升坐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

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

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珎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於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於中夜,见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

寺内净人名法相,先於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

窃以水流开於法性,舟泛表於慈航,塔现兆於有成,灯明示於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於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锸,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

洒以香水,隐以金鎚,我能竭诚,工乃用壮。

禅师每夜於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

七月十三日,勑内侍赵思偘求诸宝坊,验以所梦。

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

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

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替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

关于多宝塔的常识、碑文及译文

关于多宝塔的常识、碑文及译文

关于《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的常识《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译文(根据无我居士翻译本整理)【注】方括号内为潮汕话注音南阳岑(cen)[吟]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译】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注】朝议郎是正官本位,判是加官,临时的意思,判尚书即加官尚书衔。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祕(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译】哦,《妙法莲华经》,经中之王,诸佛的珍秘宝藏!多宝佛塔,空中所现,妙法的真实证明!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菩萨。

多宝塔的常识、碑文及译文资料

多宝塔的常识、碑文及译文资料

多宝塔的常识、碑文及译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译文南阳岑(cen2)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译】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注】朝议郎是正官本位,判是加官,临时的意思,判尚书即加官尚书衔。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祕(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译】哦,《妙法莲华经》,经中之王,诸佛的珍秘宝藏!多宝佛塔,空中所现,妙法的真实证明!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菩萨。

【注】四依四不依:修学佛法所应遵循的原则标准。

如《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中云:“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yìn 后代)[延]。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征),无取熊罴(pi2)[疲]之兆。

【译】楚金禅师,无疑是菩萨的化现。

禅师俗姓程,广平(今陕西周至)人氏,祖、父两代都醉心于释迦法门,欢喜皈依而成为佛门弟子。

其母高氏,多年未孕,夜里梦见诸佛,醒来就有了妊娠。

这样的殊胜的瑞像,预示了龙象的诞生,绝非熊罴入胎的征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qi)[支、其]嶷(yí)[疑]绝于荤(hun)[昏]茹(ru2)[如],髫(t iáo) [彫、挑5]龀(chèn)[衬]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quǎn)[犬]浍(kuài)[怪],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籙(箓lù册子)[禄]。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珎(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多宝塔碑文》古今对照

《多宝塔碑文》古今对照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
又看到宝塔从天而降,伫立空中,许久方才消失。那个地方,就是现在建塔之处。
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
还有一个守护寺院、担任杂役的俗人,名叫法相,已经先在此地多次见到灯光。这灯光颇为奇特,远望时非常明亮,到近处寻找,却一无所得。
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
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菩萨。
有禅师法号楚金, 姓程, 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yìn 后代)。
楚金禅师,无疑是菩萨的化现。禅师俗姓程,广平人氏,祖、父两代都醉心于释迦法门,欢喜皈依而成为佛门后代。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后来,在夜深人静时诵读《法华经》,至“见多宝塔品”(《妙法莲花经》第十一品)时,身心淡泊宁静,仿佛进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
忽然看见宝塔,惟妙惟肖宛然就在眼前。释迦牟尼佛的分身,遍满十方虚空。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 《妙法莲华》, 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 证经之踊现也。
粤,《妙法莲华经》,经中之王,诸佛的珍秘宝藏!多宝佛塔,空中所现,妙法的真实证明!
发明资乎十力, 弘建在于四依。
禅师精进行持,故有圣境显现;业障净除,因而感应悠远。不禁悟中生悲,泪如雨下。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从此更精严持戒,只穿粗布衣服、每天吃一顿斋饭,足不出户,整整六年,发誓要建定中所见的多宝塔。

多宝塔碑译文

多宝塔碑译文

多宝塔(译文)大唐西京(今西安)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 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 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 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 姓程, 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yìn 后代)。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 炳然殊相。

歧(qi)嶷(ni)绝于荤茹,髫(ti áo)龀(chèn)不为童游。

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quǎn)浍(kuài), 涵巨海之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译文:粤,《妙法莲华经》,经中之王,诸佛的珍秘宝藏!多宝佛塔,空中所现,妙法的真实证明!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菩萨。

楚金禅师,无疑是菩萨的化现。

禅师俗姓程,广平人氏,祖、父两代都醉心于释迦法门,欢喜皈依而成为佛门后代。

其母高氏,多年未孕,夜里梦见诸佛,醒来就有了妊娠。

这样的殊胜瑞像,预示了龙象将诞生,绝非熊罴入胎的征兆。

禅师坠地后,刚刚满月,相貌就光彩照人,与众不同。

他秉性奇特,拒绝荤腥。

童年时期,也不做小孩子的游戏。

佛道之树,早早萌芽,树干就有香樟的英姿,伟岸挺拔;禅定之池,小如水田,却涵摄了大海的汹涌波涛。

年方七岁居然厌离世俗自己发誓要出家。

他礼拜经藏、探求奥义。

一部《妙法莲华经》到手,就暗暗地悟见了宿世的因缘,如同金刚连环,历历在目。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全文

《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

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

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宝塔碑文古今对照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

大唐西京(今西安)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 诸佛之秘藏也。

多宝佛塔, 证经之踊现也。

粤,《妙法莲华经》,经中之王,诸佛的珍秘宝藏!多宝佛塔,空中所现,妙法的真实证明!发明资乎十力, 弘建在于四依。

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菩萨。

有禅师法号楚金, 姓程, 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yìn 后代)。

楚金禅师,无疑是菩萨的化现。

禅师俗姓程,广平人氏,祖、父两代都醉心于释迦法门,欢喜皈依而成为佛门后代。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其母高氏,多年未孕,夜里梦见诸佛,醒来就有了妊娠。

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这样的殊胜瑞像,预示了龙象将诞生,绝非熊罴入胎的征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

歧(qi)嶷(ni)绝于荤茹,髫(tiáo)龀(chèn)不为童游。

禅师坠地后,刚刚满月,相貌就光彩照人,与众不同。

他秉性奇特,拒绝荤腥。

童年时期,也不做小孩子的游戏。

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quǎn)浍(kuài), 涵巨海之波涛。

佛道之树,早早萌芽,树干就有香樟的英姿,伟岸挺拔;禅定之池,小如水田,却涵摄了大海的汹涌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

年方七岁居然厌离世俗自己发誓要出家。

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他礼拜经藏、探求奥义。

一部《妙法莲华经》到手,就暗暗地悟见了宿世的因缘,如同金刚连环,历历在目。

定慧总持,精义不失,就像瓶中注水,念念不断。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lù )也。

九岁时,正式落发为僧,住长安龙兴寺,隶属于僧箓司。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受具足戒(约20岁)那年,就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禅师顿悟真诠,全收如来宝藏,不象小根机人见了大乘法赶快逃跑,不接受大乘法的教化;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直登宝顶不攀凡夫阶梯,迥异于以佛陀化现的城池为如来境界的小乘人。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后来,在夜深人静时诵读《法华经》,至“见多宝塔品”(《妙法莲花经》第十一品)时,身心淡泊宁静,仿佛进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 遍满空界。

忽然看见宝塔,惟妙惟肖宛然就在眼前。

释迦牟尼佛的分身,遍满十方虚空。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 泪下如雨。

禅师精进行持,故有圣境显现;业障净除,因而感应悠远。

不禁悟中生悲,泪如雨下。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 誓建兹塔。

从此更精严持戒,只穿粗布衣服、每天吃一顿斋饭,足不出户,整整六年,发誓要建定中所见的多宝塔。

既而许王(李)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不久许王李瓘、居士赵崇和信女普意等,心契善缘,前来叩见,他们都施舍珍宝财物,助修宝塔。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kǎi 地势高而燥)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禅师认为,具备庄严清净的胜因、高峻干爽、可资建塔的宝地,在千福寺内。

他心知肚明,却默而不宣。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 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就在此时,千福寺中的怀忍禅师,忽然在半夜看到一泓清流,从龙兴寺发源,浩浩荡荡地流入千福寺。

这一水流,清澈可人,波光潋滟,水上还泛着一叶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 即今建塔处也。

又看到宝塔从天而降,伫立空中,许久方才消失。

那个地方,就是现在建塔之处。

寺内净人,名法相, 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

还有一个守护寺院、担任杂役的俗人,名叫法相,已经先在此地多次见到灯光。

这灯光颇为奇特,远望时非常明亮,到近处寻找,却一无所得。

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笔者揣度,水流来源于法性,方舟象征菩萨慈悲驾驭的航船。

塔的出现,预兆佛事的成功;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灯的明灭,表明功德无量无边。

若不是禅师德行崇高、精诚至极,怎么能有这样的感应?!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当禅师提出修建多宝佛塔时,众人无不欢呼雀跃,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负畚(běn)荷插, 于櫜(gāo)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

洒以香水,隐以金锤。

于是大家拿起畚箕,扛上铁锹带上布袋,劈劈啪啪地筑起了墙壁。

还洒上了香水,遮起金锤。

我能竭诚,工乃用壮。

禅师心想:我能竭尽全力地虔诚诵经,工人就会不遗余力。

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

于是他每夜都到建筑工地,精诚念诵,勤谨行持。

众人都听到了天籁,都嗅到了异香。

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圣人、凡人,都异口同声,连连赞叹,声音夹杂,传遍天上人间。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 感通帝梦。

到了天宝元(742)年,禅师购置了材料,计划安装相轮。

禅师深达佛理,会通佛心,功德昭彰,玄宗皇帝因而有所感应。

他不仅梦到了修塔之事,而且知道了建塔法师的名讳中有个“金”字。

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

7月13日,皇帝敕令内侍赵思侃到各寺庙宝坊,验证其梦。

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 法名惟肖。

刚进入千福寺多宝塔便跃入眼帘。

他赶忙礼拜禅师,详细询问,竟同圣梦相符,法号也十分吻合。

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

皇帝当日就赐钱50万,绢1000匹,共襄盛举。

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由此可知,精诚专一的行动,虽先于皇上,也不违背其意愿:纯真一如之心,应当获得后来成佛的授记。

昔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遥想东汉永平年间,明帝白天休息时梦见佛陀,引来佛经,创建白马寺,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大化”之始。

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

同符千古,昭有烈光。

而今我大唐天宝年间,多宝佛塔,巍然建立,二者同为千古盛事,彪炳史册。

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pǐ具备,治理)徒度财,功百其倍矣。

而此次道俗参与之众,布施财物堆积之多,计算起来,超过那时,何止百倍!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

至天宝2年,圣上又敕令中使杨顺景宣旨,命禅师在花萼楼下迎接多宝塔匾额。

遂总僧事,备法仪。

宸眷俯临,额书下降, 又赐绢百匹。

禅师于是总摄僧团规矩完备法规仪式,隆重迎接。

皇亲国戚,亲临千福寺,颁赐多宝塔匾额,又赐绢100匹。

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圣旨翰墨飞舞,大有云龙气象;天书挂在塔上,留住了日月光芒。

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

至天宝4年,塔事将要竣工,禅师上表请求庆祝,将大功归于皇上。

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

一时,僧道四众,纷至沓来,万人空巷。

有五色云团旋绕塔顶,仿佛在礼拜。

众人争相观看,欢悦之声,犹如山崩地裂。

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

啊!太伟大了!仔细观察,神奇的佛光,就像一个盛大的仪式,用来迎接佛陀的降临。

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网之能加?禅师对同修们说:“大鹏翱翔天地之间,不可在云彩上停留;修行人心游于寂灭之境,爱网也不能缠缚。

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

本期同行,复遂宿心。

佛陀的法门是勇猛精进,菩萨们啊,要自强不息!本来就期盼共同修行,回归我们本来清净的佛心。

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

如凿井时见到了稀泥,就知道离水已近;钻木取火时尚未发热,离火苗迸发岂不是还有距离?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

”凡夫、僧众七个部众,要秉承同一意志,不分昼夜,集于塔下,诵读《法华经》,行法华三昧。

只要香烟不断,经声就要持续下去。

化奇特为平常,生命不息,念诵不止!”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

从天宝3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汇集同行高僧49人,行法华三昧。

寻奉恩旨,许为恒式。

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

很快得到圣旨褒奖,成为制度。

前后两个道场,因修行感应,得到舍利共3070粒。

至六载,欲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

天宝6年,欲葬舍利,庄严道场时,又降下舍利108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

画“普贤变”时,在笔锋上又接连得到19粒。

这些舍利,无不晶莹圆润,玲珑剔透,光滑灵动。

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

禅师以无我的精神对待自已的身体,以空性的觉悟契入佛法。

他自刺身体用血写成《法华经》1部、《菩萨戒》1卷、《观普贤行经》1卷。

乃取舍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

又取舍利3000粒,盛在石函之中。

还造了自己的石像,顶戴石函,跪对诸佛。

一同放入塔下,以表示至高的敬意。

使夫舟迁夜壑,无变度门。

劫算墨尘,永垂贞范。

自誓:即便深夜行船,进入了深沟巨壑,无比艰险,也不改变航向;即使经历长劫,数目如滚滚黑尘,不可计量,也要垂范后世。

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

又奉命为圣上和苍生写《妙法莲华经》1000部、用“金字”抄写36部,用作镇塔之宝。

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

灵应既多,具如本传。

又写了1000部,布施给持诵者。

有关楚金禅师灵验感应的事迹尚有很多,不可胜计,可参见他的本传。

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

皇上还敕令内侍吴怀实赐给金铜香炉1个,高1丈5尺。

禅师上表致谢。

手诏批云:“师弘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

”皇上(唐玄宗)亲笔批示:“禅师弘法济世的大愿,感动人天;庄严国土的意志,彰显了不可思议的因果之理。

行菩萨行,应以法布施、财布施为先,此理真实不虚!”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慧超悟,无以感于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于诚愿。

皇上掌握着圣道灵应的符箓,以及如来佛法的印玺。

若非禅师具有超常的大慧大悟,无法感动皇上;不是皇上英明睿智,也不会识别禅师的精诚。

倬(zhuō)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qí),克成之业,圣主斯崇。

这雄伟壮丽的宝塔,为佛寺平添了庄严。

经营、创始的功绩,应归于禅师的真愿实行;使这一大业圆满完成,则应尊崇圣主的贡献。

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欻(xū)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晻晻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

宝塔的形状,如山岳高耸,莲瓣争奇;如彩云下垂,华盖俯覆。

从下面看,宝塔从地中踊出,崛起挺立,不动如山;往上面瞧,塔身轻盈,把天空映衬得更加美丽;塔心中空,暗中浮光,静默而深沉;塔表坚实,光焰赫赫,恢弘而宽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