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处理方法
浅述水利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述水利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30d7f75901020206409ccc.png)
浅述水利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和多方面因素紧密相连,其中科学处理软土地基至关重要,它是提高软土地基稳定性与地基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
施工企业必须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软土地基性质特点等采用适宜的方法科学处理软土地基,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运营效益。
1 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低强度与透水、高压缩、不均匀等。
在低强度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地基相比,软土地基的土质大都疏松,导致其强度不高,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隐患问题,如裂缝、坍塌,大幅度降低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在低透水方面,软土地基中也存在一定的淤泥质粘性土质,施工中需排出大量的水分才能确保软土地基更加稳固。
在不均匀方面,构成软土地基的土质较多,其密度、强度、硬度等各不相同,导致软土地基不同部位承载力各不相同,大大地加大软土地基控制难度,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存在各种隐患问题。
2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2.1 替换土法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替换土法的应用较多,该方法操作简单、难度较低,可有效改善土质特性,进一步提高地基整体质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多层次分析施工现场软土地基特点、性质等,用水泥、灰土等稳定性较高的土质代替其中的软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确保软土地基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替换法会受到施工现场地理条件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建设周围地理条件不允许,施工企业最好不要采用替换土法,避免增加施工难度与施工成本。
2.2 排水固结法、旋喷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可利用排水固结法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多角度优化利用各种排水设施,及时彻底地排出软土地基中多余水分,确保软土地基更加稳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提高软土地基整体质量。
同时,施工企业可借助旋喷法科学处理软土地基,合理化利用旋喷机提高地基承载力。
利用旋喷机在喷桩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科学设定土层深度,合理放置特殊化的注浆管,在一定速度作用下,喷嘴会不断旋转,高压喷射水泥固化浆液,借助流体的冲击力,合理切削土层,促使水泥浆、土体二者有机融合,在凝固硬化的基础上成为高强度的桩,增强软土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使软粘土有效混合细沙土,有效加固冲填土、软黏土等形成地基。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f2b6f6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7.png)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技术。
软土地基指的是含有大量可压缩性土壤的地基,其物理和力学性质较差,使得其承载能力较低。
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固土层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水利工程需要在土层中挖掘一定深度,使得土壤面临着不同的应力状态。
为了提高土壤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需要在土层中加固一定的结构物。
如挖掘沉井,加固桩、桩帽,以及与软土地基连接的牛腿等。
二、处理表层土壤软土地基的表层土壤性质差,质量轻,不仅容易形成软塌陷,还容易被水流冲刷。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对表层土壤进行处理。
如采用加固网,护坡,设置护石等,以防止局部地面塌陷,使得水利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保障。
三、加固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由于物理和力学性质较差,因此需要加固软土地基来提高承载能力。
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动态压密、固化等方法。
动态压密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采用震动器进行振动处理,使得土壤中的颗粒发生变化,达到压实土层的目的。
固化是指在软土地基上摆放特殊的固化材料,使其与土壤互相渗透并固结在一起,从而增强土壤的抗压能力。
四、加固堤防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差,建筑物在其上容易出现变形和沉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对堤防进行加固。
采用的方法包括加固坝基、加固坝体和浸润处理。
加固坝基是指通过在坝基中植入加固设备等方法来提高承载能力。
加固坝体是指通过在坝体中加固材料进行封闭处理,从而增加坝体的强度。
而浸润处理则是指在软土地基上浸入化学固化剂等物质,使其与土壤互相渗透并固结在一起,并从而提高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总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采取一系列的加固措施,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提高工程的抗震性和抗水性。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c25b3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8.png)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软土地基指由软土构成的地基,其组成成分为孔隙较大的有机物质,可压缩性较强,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
详细而言,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强度低。
软土的土质较为疏松,所以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
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的困难,很简单因地基强度过低而无法承受工程的压力,进而消失塌陷和崩裂的现象。
(2)透水低。
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较差,这和其组成成分有关,淤泥质的粘土造成了排水的困难,大量积水影响和工程建设的质量。
(3)压缩量大。
软土地基的压缩量较大,这就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不变。
由于随着施工的进行,工程的重量不断加大,地基塌陷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4)沉降快。
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很强,随着施工增加工程的重量,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也会加快。
(5)不匀称。
软土地基有的分布不匀称性很大,其内部有着多种土质,不同土质的硬度和强度等都不同。
所以,在软土地基上的施工,很简单由于地基的受力不均而引发塌陷等问题。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的留意事项软土地基的施工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特殊是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关乎到民生的问题,因此必需要重视工程施工时的留意事项,以此来给施工的质量供应保障。
2.1施工前的预备工作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在施工前,要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施工的设备,核对其规格型号是否能到达工程设计的需求,并保证它在施工中可以正常的工作。
其次,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这可以便利大型设备的施工,让各项工序顺当的开展。
最终,要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施工的材料质量达标,以此来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
2.2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事项施工的过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要重点管理。
首先,肯定要严格根据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进行各项操作。
其次,还需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依据其用处查找质量要求的标准,确定施工的等级。
同时,水利工程在软土路基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软土路基的施工量,由于施工量大小的不同,对应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案也是不同的。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8a2c5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b.png)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是指土层含水量高、土质松软、强度较低的土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常常遇到。
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会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水利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利用现有材料和资源,采用合理的工艺和方法,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使其达到工程所要求的特定性能,减小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理加固法物理加固法是采用特殊的机械设备,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主要包括:振动加固法、两相渗流法、动荷载加固法等。
其中,振动加固法是常用的加固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振动锤或振动器使软土分子排布更加紧密。
两相渗流法则通过给土壤加压,使其固结排水,提高土体的稠度。
动荷载加固法是运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加频繁的振动和压力,刺激土壤沉积,使其更加紧密。
2.化学加固法化学加固法是采用一定的化学材料对软土进行加固。
主要包括:固化法、硬化法等。
固化法通过在软土中加入水泥、石膏等氧化物,使之与软土中的土粒相互作用并发生固化反应,增强土体的压缩强度。
硬化法则是在软土中加入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使之发生硬化反应,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抗冲刷能力。
3.搪砂法搪砂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沙子掺入软土中,改变其物理性质。
因为沙子所含的稳定剂及骨架作用能够使土层抵抗沉降和下滑等不利因素。
搪砂法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因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应用。
无论采用何种处理方法,软土地基的处理都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实验,并及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安全实施的关键之一。
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7a08b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0.png)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指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的方法和技术。
由于软土地基的性质比较特殊,较容易出现沉降、塌陷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三种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筑加固、排水处理和加筋处理。
填筑加固是指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以高强度的填土层,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排水处理是指通过铺设排水管或挖掘排水沟等方式,加快软土地基的水分排出,提高地基稳定性。
加筋处理是指通过在软土地基内加入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织物、土工格室等),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通过土壤改良剂对软土地基进行化学固化处理。
土壤改良剂可以通过反应与软土中的水分和颗粒发生作用,增强土体的粘聚力和抗剪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剂有水泥、石灰、石膏等。
机械处理方法主要采用机械加固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常用的机械加固方法包括挤密、挤浆和压实等。
挤密是指通过挤压作用,将软土地基内土粒间的水分排出,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挤浆是指通过向软土地基内注入高压浆液,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
压实是指通过压实机械对软土地基进行压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要根据地基的性质、工程的要求、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来确定,需进行充分的工程勘察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05845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0.png)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普遍存在,对于这种地基的处理可以说是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软土地基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施工中应重视和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甚至像黏土一样柔软,压缩性强,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而发生液化。
其强度很低,而且不均匀,因此对水利工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为了克服这种情况,施工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首先,在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对地基进行正确的勘测,了解地基的深度、稳定性、透气性、渗透性等方面信息。
这些信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非常重要,也是处理软酵地基的基础。
其次,在施工中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包括三种,分别是加固加厚、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
加固加厚是指通过堆积高强度材料(如砾石、沙子等)和灌注硬化浆泥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土体表面涂上浆水、高中子混凝土或预制PVC板时,要避免大规模的液化液化,容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另一种方法是桩基础。
利用钻探将桩子钻入土中来加强其承载能力,增加其稳定性。
桩子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如立式钻孔桩、承台桩、高压注浆桩、灌注桩、螺旋桩等。
桩基础是软土地基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还有一种处理方法是地下连续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地下连续墙一般是采用大型推土机或挖掘机进行开挖和夯实,并且要在墙与土体form成半夯的要求下进行夯实。
这种处理方法与加固和加厚相似,但是墙体的深度和夯实的方法是不同的。
全作而言,水利工程施工中面对软土地基问题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并根据勘测数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同时,在处置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流程和标准操作。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述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述](https://img.taocdn.com/s3/m/141ebb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d.png)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述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软土地基具有土质松软、含水量高、不稳定性大等特点,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容易引发地基沉降、变形和失稳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采用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非常重要。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筑加固、排水、加固灌浆和预压等措施。
填筑加固是指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填筑,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填筑时要选择合适的填料,并按照一定的厚度进行分层填筑,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压实措施。
填筑加固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
排水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
软土地基中的过多地下水会导致地基失稳和沉降,因此需要利用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
排水可以采用抽水井、排水沟、排水管等形式进行,具体选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
排水系统要能够快速排除地下水,并保持地基稳定和干燥。
加固灌浆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通过注入特定的浆液,可以改变软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灌浆前需要对软土进行勘测,确定灌浆的位置和灌浆剂的配比。
灌浆时要控制注浆压力和流量,以保证灌浆均匀和充实。
加固灌浆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预压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预压力,可以减小地基沉降和变形。
预压可以使用预制桩、预应力锚杆等形式进行,具体选择视地基情况而定。
预压时要控制施加预压力的大小和速度,以避免地基过度变形和破坏。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选择和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4fb3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0.png)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因为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就是容易沉降,容易产生渗漏和变形,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要想解决软土地基的问题,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一、软土地基的特征软土地基指的是具有较差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变形性质的土层。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软土层的承载力极低。
(2)软土层的沉降大。
(3)软土层多孔,渗透性能强。
(4)软土层饱水时塑性系数大。
(5)软土层变形常常不可逆。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填土法填土法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其目的是在原有的软土层上加厚填上更承载力较大的土层来改善地基的承载力。
但是在使用填土法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填土须平整,宜采取仪器控制。
(2)填土要注意控制压实度,以免压实过度引起新的沉降或发生裂隙。
(3)应严格控制用土质量保证填土体的均匀性。
2.灌注桩法灌注桩法是一种较好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其方法是采用钻孔机将钢筋灌注桩钻进土壤中,然后将混凝土灌入钢筋管中完成桩的构筑。
灌注桩法的特点:(1)灌注桩法适用于各种土层、地形和复杂地质条件,施工操作灵活,可靠性高。
(2)灌注桩法能够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使工程安全稳固。
3.硬化法硬化法是通过将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硬化材料混合在土壤中使其得到加固的方法。
硬化法的优点是施工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要注意以下问题:(1)硬化材料的配合比要合理,否则对地基的变形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硬化处理后的地基的渗透性能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加强监测。
4.预压法预压法是通过在地基上施加外荷载,引发地基固结沉降,达到减小地基沉降量和降低地基下沉速率的目的。
预压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载荷型预压法: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上,放置一定足够荷载,使地基发生固结,增加地基承载力。
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05166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7d.png)
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之时,往往会遇到软土地基处理问题,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低、压缩性强、孔隙率高、含水量大,使得其承载力非常弱。
如果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时不对软土地基实行有效处理,则必然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下文介绍许多针对软土质地基的有效措施。
标签: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一、软土地基性质及其处理的重要性1.软土地基的性质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杂填土、冲填土、压缩性土和软粘土等软土地基分布较广,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对软土地基的性质进行充分的了解,重点加强设计与施工管理。
软土地基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含水量较大,透水性较弱,地基在承载作用较强情况下的孔隙水压力较大,地基在气温较低时还会出现冻害现象。
其次,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不足,地基容易发生沉降,进而对水利工程其他部分造成影响。
再次,软土地基的灵敏度较高,抗剪强度较低,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排水,提高地基的强度。
2.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软土地基的土质结构通常表现为有机质土、沙土或者是泥炭,软土地基会对填土密实度造成影响,造成水利工程地基的沉降,影响水利工程整体稳定性。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在对工期和造价进行控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一步加固地基,提升水利工程整体稳定性。
二、水利施工中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因素对水利施工中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因地制宜选择最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从而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1.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标准水利工程的质量标准会因为工程的具体用途和建设等级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说国家级的水利工程和乡镇农村水利工程在用途和建设质量标准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虽然说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越完美越好,但是我们还应该从工程质量和造价等这些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也可以说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的性价比。
2.施工时间限制工程的建设工期也是我们在施工中重点考虑的事项,毕竟我们要在最合适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建设。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027a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9.png)
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引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是常见的地质条件之一。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土质松软、黏性大、含水量高、强度低,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和沉陷等地质灾害。
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提供参考。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 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土壤改良,可以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技术包括夯实法、加固法和加固法。
夯实法是指通过振动或冲击等方式将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常用的夯实法有振动夯实法和预压夯实法。
振动夯实法是通过振动锤或振动板等设备对土壤进行振动,使土颗粒重新排列,提高土壤的密实度;预压夯实法是在土壤表面加压,使土壤颗粒重新排列,提高土壤的密实度。
夯实法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加固法是指通过添加外部材料来改良软土的性质。
常用的加固法有灌浆加固法和土钉加固法。
灌浆加固法是在软土地基中注入灌浆材料,如水泥浆、石膏浆等,将软土与灌浆材料混合,形成一种新的土体,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土钉加固法是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并安装钢筋土钉,然后将土钉与土壤固定在一起,提高土壤的强度。
加固法适用于软土地基较薄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改良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土壤的性质。
常用的改良法有固化法和稳定剂法。
固化法是通过添加固化剂,如水泥、石灰等,来改变土壤的黏性和塑性,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稳定剂法是通过添加稳定剂,如聚合物、微生物等,改变土壤的组成和结构,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改良法适用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排水和防渗技术软土地基常常伴随着高含水量和较低的渗透能力。
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地基的稳定,需要进行排水和防渗处理。
常用的排水和防渗技术包括加压排水法、抽水法和排渗板法。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89449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d.png)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软土地基是指土层的强度、耐久性比较低的一种土,如果不进行处理,在施工中难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可能会对施工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尤为重要。
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改良土法。
改良土法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常见的改良土方法有土钉和挖方填土改良。
土钉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注入水泥、砂浆等材料,并加固钢绳,使土钉和地基形成一个整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挖方填土改良则是通过挖掉一部分软土,填上经过压实的填土,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加固土法。
加固土法是一种在地基表面加设相应的结构物,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常见的加固土方法有预应力锚杆加固和护壁加固。
预应力锚杆加固是指在地基表面安装预应力锚杆,通过施加张力,使软土产生压缩变形,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护壁加固则是在地基表面安装护壁,从而使地基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塌陷现象。
1.地基性质。
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详细的勘测,确定其物理、力学等性质,以确定后续处理方法。
2.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包括经济、时间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处理方法,尽量减少成本和时间。
3.施工要求。
根据施工要求,确定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等要求,以确定使用何种处理方法。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地质、气候等因素,需要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施工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处理方法进行操作,尤其是关键环节需要特别重视,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f71de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f.png)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密
实度较低、抗压性较差或者含水量较高的土层。
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殊性,导致如果不进行
处理,则可能会对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甚至危及工程的正常使用。
目前,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预加固法
预加固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下方加设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或预应力锚杆等构造物,并
通过这些构造物的支撑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地面上操作,也可以在水中进行,因此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但是,预加固法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工程,
同时施工时间比较长,且成本较高。
2.加筋土法
加筋土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内部加设钢筋混凝土柱或其他增强构造物,来提高土壤的
稳定性。
加筋土法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能够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
此外,加筋土法可以在没有土方要求的情况下实现软土地基的加固,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区域中更
为适用。
3.水泥搅拌桩法
水泥搅拌桩法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该方法通过搅拌机械将水泥掺入
土层中,并同时进行搅拌和压实,从而形成了一种坚硬的混凝土搅拌桩。
这种方法施工周
期较短,成本也相对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总体来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程。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
地质环境、工程设计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在做好各种
安全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淤泥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
![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淤泥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dab0cb5022aaea998f0f84.png)
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淤泥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在淤泥软土地质结构之上,这是施工过程中会因为淤泥的含水量、流动性、压缩性和形变性而产生水利水电工程的沉降、裂缝、渗漏和管涌,成为水利水电工程重大的隐患和威胁,应该在加强技术运用的前提下,提高淤泥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
本文在分析淤泥软土地基性质的基础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处理淤泥软土地基技术进行了研讨,希望能对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水利输电工程建设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淤泥软土地基;水利水电工程;桩基加固法;填换法;排水结固法前言水利事业的加速发展使得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了建设速度加快、建设项目增多、建设范围变广等趋势,在促使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经济科技化、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处于水系或滨水区域,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地质环境复杂而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程等现象,特别是在淤泥软土地质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会因为淤泥的含水量、流动性、压缩性和形变性而产生水利水电工程的沉降、裂缝、渗漏和管涌,成为水利水电工程重大的隐患和威胁。
客观地讲,当今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淤泥软土地基已经是一种常态,水利行业必须面对这一事实,应该在加强技术运用的前提下,提高淤泥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
做好淤泥软土地基上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对淤泥软土地基的性质有清晰地了解,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处理淤泥软土地基的技术要点,实现在技术上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速度,提高水利输电工程建设质量,有效预防淤泥软土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不良影响等功能,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基层技术上和经验上的总结和探讨。
1淤泥软土地基的性质淤泥由水的长期搬运作用、浸泡作用和生化作用,经过沉积而形成,淤泥中常见有机物的腐殖质,所以气味难闻,颜色成暗绿色或深灰色。
淤泥软土地基中含水量非常高,经常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遇到70%以上含水量的淤泥软土。
浅谈水利工程中软粘土地基的处理
![浅谈水利工程中软粘土地基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b9b2f2941ea76e58fa044f.png)
6 9 一一
吉林 水 利
浅 谈水 利工 程 中软 粘土地 基 的处理
朱 宏飞 等 2 0 0 8年 1 0月
受 较大 的沉降量 。因此通 常采用 镇 压层法 。此法 施 工简单 方便 ,不需要 特 殊 的施 工机 具 ,镇 压层
3 6 土 工 合 成 材 料 加 筋 加 固 法 .
是 由于剪应力 的增 加 ,例如大 堤施 工 中上 部填
土荷重 的增加 ;降 雨使土 体容重增 加 ;水位 降落 产生渗透 压 力 ;地震 、打桩 等 引起 的动 荷 载 等 。 二是 由于 软土地 基本 身抗剪 强度 的减小 ,例 如孔
隙水应力 的升高 ;气 候 变化 产 生 的干 裂 、冻融 ;
它高压缩 性 土构成 的地基 ,承 载能力 很低 ,一般
不超过 5 P 。在 规 范 中 ,把 天 然 孑 隙 比大 于 或 ka L 等于 1 5的 亚粘 土 ( 土 ) . 壤 、粘 土 称 为 淤 泥 ,而 把孔 隙 比大 于 1 0小 于 1 5的 亚 粘 土 ( 土 ) . . 壤 、 粘 土称为 淤泥质 粘土 。
第 l 期 ( 37 ) O 第 1期
[ 文章 编 号 ] 10 —8 6 (0 8 1—0 90 0 92 4 2 0) 00 6—Z
吉 林 水 利
20 0 8年 1 O月
浅 谈 水 利 工 程 中软 粘 土 地 基 的处 理
朱 宏飞 ,周 明
( 阳市水利 建 筑勘 测设计 院 ,辽 宁 沈 阳 1 0 1 ) 沈 1 0 5
[ 要] 软 土 地 基 指 抗 剪 强度 低 、压 缩 性 高 、 透水 性 差 的 地基 以及 在 动力 荷 栽作 用 下容 易液 化 的地 基 。 引起 软 土地 基 上 摘 建 筑 物破 坏 的根 本 原 因,在 于软 弱 地 基 中某 个 面 上 的剪 应 力 超 过 了 它 的 抗 剪 强 度 ,稳 定 平 衡 遭 到 破 坏 。 常 用 的 处 理 方 法 有 ;换 填垫 层 法 ,镇 压 层 法 ,预 压 排 水 固结 法 ,化 学加 固法 ,挤 密石 灰 桩 法 ,土 工合 成 材 料 加 筋加 固法 。 [ 键词 ] 软 粘 土 地基 ; 处理 方 法 }水 利 工程 关 [ 图分 类 号 ] TU4 7 中 4 [ 献标识码] B 文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6e4e1e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7.png)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是指在一定深度内具有较大的变形、强烈的可塑性和不良工程性质的土层。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处理不好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主要是通过增加地基承载能力,改善地基稳定性来保证工程质量。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有加固柱、加筋墙、地面注浆、加筋土钉等。
其中,加固柱是一种通过深挖钻孔,灌注加固材料形成柱体的方法。
加固柱的作用是在地基内形成垂直于地面的固定柱,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加筋墙是将加强水泥混凝土墙垂直于地面埋入地基内,用来增加地基的抗压强度和刚度。
地面注浆是将水泥浆液注入软土地基的孔隙中,形成一层薄膜,增加土的摩擦角和内摩擦角,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加筋土钉是在软土地基上先打入钢筋柱,再将钢筋与土体灌注加固材料连接起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软土进行处理,使土质结构发生变化,并提高土体力学性质。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有加固桩、预压桩、夯实、振动加密等。
预压桩是在软土地基上先安装预制管桩,然后通过预压形成桩的负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夯实是用气动锤等工具在软土地基上连续敲打,使土体中的空隙减少,土颗粒之间聚集紧密,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振动加密是通过振动器将机械能以振动的形式传递给土体,引起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架构紧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规划和细致设计,并配合科学的施工管理和质量监控,使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最大化。
浅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处理方法
![浅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3e09d3bed5b9f3f90f1cfd.png)
浅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处理方法发表时间:2016-03-18T17:18:03.8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作者:杨奇峰[导读]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提高抗变形能力和稳定能力,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运行要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由于淤泥质软土地基其承载力低,压缩性大,变形大、透水性差,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遇到此类地基势必会带来建筑物的沉降、裂缝,地基的渗漏、管涌等重大隐患和威胁,因此,必须对淤泥质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能力和稳定能力,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运行要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需要进行加固的不良地基越来越多,对地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基处理己成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淤泥软土地基在沿海、河流的中下游或湖泊、水塘、水沟等附近地域较多分布,一般地面标高均低于常年河流洪水位,上部地层均为第四系冲积物,沉积韵律较明显,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局部具有斜层理,沉积的特征明显。
淤泥质软土外观多为软塑状及流塑状。
其工程特性表现为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孔隙比大于等于10、不易渗透,抗剪强度低、承载力差、变形量大等。
因其兼具触变、流变、不均匀性等性质,所以容易在高压情况下出现压缩变形、侧向膨胀等。
鉴于淤泥质软土性质,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根据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我公司在多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几种简单易行、经济效益较高的淤泥土处理方法,现浅述如下:1、桩基法对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可采用打桩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
①当淤土层厚度小于5m时,宜打砂桩或石灰桩,通过吸水和排水来挤密淤土,使其孔隙比小于1,以达到一般地基要求。
②当淤土层厚度在5~7m时,宜打预制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
③当淤土层厚度在7~10m时,宜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6-03-18T17:18:03.8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作者:杨奇峰
[导读]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提高抗变形能力和稳定能力,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运行要求。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由于淤泥质软土地基其承载力低,压缩性大,变形大、透水性差,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遇到此类地基势必会带来建筑物的沉降、裂缝,地基的渗漏、管涌等重大隐患和威胁,因此,必须对淤泥质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能力和稳定能力,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运行要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需要进行加固的不良地基越来越多,对地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基处理己成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淤泥软土地基在沿海、河流的中下游或湖泊、水塘、水沟等附近地域较多分布,一般地面标高均低于常年河流洪水位,上部地层均为第四系冲积物,沉积韵律较明显,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局部具有斜层理,沉积的特征明显。
淤泥质软土外观多为软塑状及流塑状。
其工程特性表现为天然含水量高于液限,孔隙比大于等于10、不易渗透,抗剪强度低、承载力差、变形量大等。
因其兼具触变、流变、不均匀性等性质,所以容易在高压情况下出现压缩变形、侧向膨胀等。
鉴于淤泥质软土性质,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根据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我公司在多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几种简单易行、经济效益较高的淤泥土处理方法,现浅述如下:
1、桩基法
对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可采用打桩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
①当淤土层厚度小于5m时,宜打砂桩或石灰桩,通过吸水和排水来挤密淤土,使其孔隙比小于1,以达到一般地基要求。
②当淤土层厚度在5~7m时,宜打预制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
③当淤土层厚度在7~10m时,宜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桩台。
④当淤土层厚度在10m以上时,宜采用打悬浮桩的办法,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
淤土层较厚地基处理还可以采用灌注桩,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台,灌注桩有沉管灌注桩和冲钻孔灌注桩,但两种方法灌注桩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一是沉管灌注桩在深厚软土中存在桩身完整性问题;二是冲钻孔灌注桩存在泥浆污染问题,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桩底沉渣清理和持力层判断不易监控等问题。
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目前由于具有较强承载力,投资省,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得到普遍运用,如我公司承建的太浦河泵站两岸导流翼墙,墙高为7.8~13.05m,由于基础为淤泥软土地基,土层厚度为4.0~6.5m,地基容许承载力分别为120kPa和60kPa,翼墙的抗滑、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依据工程部位的不同受力情况,采用断面尺寸分为35×35cm、40×40cm、40×50cm三种,桩长分为9.0m、10.5m、11.5m、12.0m和14.5m五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进行地基处理,后经检测试验均符合设计要求。
2、换土法
换土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
换填材料可用中(粗)砂,级配良好的砂石、灰土、素土、石屑或煤渣等。
换填法的作用,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改善土的压缩性,减小地基变形。
当软弱土较薄时,可全部挖去;当软弱土较厚时,可部分挖去。
填土可采用砂、碎石、素土等。
现行的设计思路是将换填垫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利用基底附加应力在换填垫层中向下扩散时应力不断减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垫层厚度,以达到软弱下卧层顶面所受的压应力不大于其容许应力的目的。
如我公司在南水北调中线高邑赞皇项目渠道开挖过程中,遇到大范围的淤泥质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别采用全部挖除换填和部分挖除换填的施工方法,改善了渠道基础的地基承载能力,经过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运行后的监测数据显示,采用该处理方法后地基满足设计要求。
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也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
换土法要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施工时应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3、真空预压固结排水法
排水固结法是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有效措施,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
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基表面先铺设约50cm厚砂垫层,然后打设一定间距(1.0~1.5m)塑料排水板,再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砂垫层上进行封闭,借助于埋设在砂垫层中管道,通过抽真空装置将膜下土体中的空气和水抽出,使土体得以排水固结,土体的强度同时得到增强。
如我公司在太浦河泵站工程进水渠南堤桩号0-413.00m~0-475.00m范围内发生整体大滑坡,堤脚向渠中心滑移约30m。
经分析,导致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滑坡区域存在的厚达6.9m的②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实际偏低。
经采用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固结排水法加固处理取得成功。
4、加筋法
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土工合成材料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
太浦河泵站工程进、出水池两侧设有钢筋砼扶壁式空箱翼墙基础采用预制钢筋砼方桩加固,墙后填土采用土工布加筋法,由于土工织物受拉作用,调整了基底应力分布,地基侧向位移和沉降却相应减少,地基稳定性就大大提高。
5、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一般适用于厚为3~4m的软土层和常年积水且不易抽干的湖、塘、河流等积水洼地,以及表层无硬壳、软土的液性指数大、层厚较薄、片石能沉达下卧硬层的情况。
由于抛石挤淤法施工简单,不用抽水、不用挖淤、施工迅速,所以现场乐于采用,特别是在路基工程中,当道路路基穿越或部分穿越河塘洼地时,更是常用此法来处理其下的淤泥质软土地基。
6、优化结构法
①选择轻型结构。
如肋拱桥、桁架拱桥、刚架拱桥等。
拱形桥梁除具有自重轻的优点外,还可将桥台基础浅埋,把桥台基础设置在地基表层的密实土层上,从而避开淤土层。
②对小型水工建筑物可采用扩大基础底板的方法,如设计较薄的钢筋混凝土底板。
对大中型工程,可采用空箱底板,即在不增加建筑物造价的情况下,用加大底板高度、减轻底板自重的办法来适应淤泥质软土地基要求。
③将水工建筑物两岸连接部分设计成格箱式岸墙或顺坡丁坝式岸墙,变过去挡土岸墙为挡水岸墙,变重力式挡土岸墙为无土重和土压力的轻型岸墙,既省工又能满足软土地基设计要求。
如太浦河泵站进、出水池两侧采用钢筋砼扶壁式空箱翼墙,经多年运行,工程安全状况良好。
结语:
本文只介绍了较为常用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六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总之,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增加地基稳定性,减少施工后的不均匀沉陷,施工中必须认识到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危害性,认真测定基底的承载力,并根据不同的投资和工期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以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00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杨和明林毅峰.真空预压固结排水法在堤防加固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州水电,2005,(01).
[3]《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2006年8月,李良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