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在下肢深静脉中形成血栓的疾病。
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血栓可能脱落并游走到肺动脉,引发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1.运动: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起立走动、跳绳、屈伸脚踝等。
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穿着适合的袜子:选用有弹性的压力袜,可以增加对下肢静脉的压力,帮助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袜子应该合身但不过紧,不影响血液循环。
3.避免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如果需要长时间坐下或站立,应尽量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脚踝和小腿肌肉,以保持血液循环。
4.确保适当的水分摄入: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保持血液的稀释状态,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的形成风险。
5.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影响血液流动性,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6.控制体重:肥胖是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轻下肢的负担,降低静脉压力,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7.高风险人群的药物预防: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起者等),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8.风险评估:如果有DVT的家族史、个人有其他血栓疾病史,或者其他高风险因素,应该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除了以上措施外,个人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
此外,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药物预防,遵守医嘱。
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保护健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宣教PPT课件
测量周径
教会患者定期测量下肢周 径,记录并比较左右腿的 周径差异,以便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记录生活习惯
鼓励患者记录日常活动量 、饮食、饮水等生活习惯 ,以便分析潜在的风险因 素。
定期随访与复查建议
随访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 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地
点和检查项目等。
复查建议
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包括血液 检查、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危害及并发症
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下肢水肿 、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 、淤滞性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质量。
并发症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导致胸 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还可并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03
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100%
医护人员
培训医护人员掌握下肢深静脉血 栓形成的预防知识和技能,以便 更好地指导患者和家属。
80%
普通公众
提高普通公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认识,普及预防措施,促 进全民健康。
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碍。
穿着宽松
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减少对下肢的压迫。
抬高下肢
在休息或睡眠时,适当抬高下肢,有助于血液回流。
药物预防措施
01
02
03
抗凝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可开 具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 ,以降低血液凝固性。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等,可抑制血 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
静脉活性药物
如七叶皂苷类、黄酮类等 ,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 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 静脉回流。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
注射液 、 脂肪乳剂等 可造 成静脉 壁受 损、 管通透性 增加 、 血 发
2 1 患者本身特性评估 . 2 1 1 年龄 . .
生药液外渗 , 导致静 脉炎的发 生。当静脉 内皮及 其功 能损 害 Wabl re 等 研究 发现 , 发生 D T的平均 年龄 时可引起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 , V 启动内源性凝血 系统 , 为 5. 8 4岁。Bo n6发现高 龄 患者 易在 术后 发生 深 静 脉 血 同时静脉壁 电荷改变 , rw - 导致血小板凝集 、 黏附 , 形成血栓 。
因 素 。
D T患者 曾患有 D T 可能是纤 溶系统 受损造成纤 维蛋 白原 V V, 大手术 、 瘫痪 、 神经 内外科疾 病 、 肿瘤 患者均 是 缺乏 , 血栓 再发 的危 险。 2 8 危 险因素 间的相互作用 .
3 评价标准 .
2 15 病种 ..
发生 D T的高危人 群。有研究 表 明 , V 骨科 、 产科 、 外科 、 普 神 经 内外科 、 肿瘤科都有 D T的高发病率。 V
李慧禄 等 报 道 , 全麻 患者 发生 深静 脉
静 脉内不正常地凝结 、 阻塞 管腔 , 导致 的静 脉 回流障碍 , 发 血栓 较其 他麻 醉方式 高 , 为椎管 内麻醉增加 了阻 滞平 面 以 多 认
生于下肢深静脉 。经静 脉造影证 实有症 状 的 D T的发病 率 下的血流以及减少 血液粘稠 度 , V 而全麻使下肢血流显著 减少 ;
栓 。最近美 国一项 2 5年的前瞻性 研究 中 , 静脉血 栓栓塞症 的 23 4 用药方式 最 近的研究 发现 静脉注射 是慢性 静脉 疾 .. 年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递增 j 。 病乃至静脉血栓 中重要的潜在危险 。 2 12 性别 .. 有研究表明 : 同性别之间静脉血 管栓 塞性疾 24 制动 卧床 2周下 肢深静 脉血栓 形成 的发病率 明显 高 不 . 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 但近期研究表明 5 以下女性发病 于卧床 3d的患者 。 O岁 率低于男性 J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有关 。当然 , 同性 g, 不 25 女性特殊 因素 国外文 献报道 , . 围生期 D T发病 率为 V 别 D T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 , V 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05 一1 0 , 中产褥 期 D T发 病率 为 妊 娠 期 的 2—3 .% .% 其 V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深部静脉内形成血栓的疾病。
它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包括腘静脉、股静脉、髂静脉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非常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外伤因素等。
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遗传因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家族中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遗传因素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起来较为困难,但我们可以进行常规体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凝剂等,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次,疾病因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都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风险。
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疾病。
此外,外伤因素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大危险因素。
外伤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严重的骨折、手术等情况。
为了预防在外伤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在手术后,医生常会给患者使用药物抗凝和穿着弹力袜等,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在长时间的床位休息或长时间的坐姿后,要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总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和外伤因素等。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此外,在高危人群中,如有遗传因素或长期卧床、手术等,应及时采取药物预防措施,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容易导致血栓形成,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通过概述这一病症的危险性,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站立、久坐不动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体位,适当运动等。
接着详细介绍了体位护理和运动护理的方法,强调了药物预防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了预防和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能够更加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危险因素、体位护理、运动护理、药物预防、总结1. 引言1.1 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特别是对于长时间卧床、长时间坐姿、手术后患者或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更容易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于预防和治疗此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体位护理、运动护理以及药物预防,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通过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下肢深静脉血栓,共同呵护我们的健康。
2. 正文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患有肥胖症的人群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肥胖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加重下肢深静脉的负担,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易发生血栓。
长期卧床不动或长时间久坐的人群也容易患上下肢深静脉血栓。
长期不动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血液滞留在静脉内,加速了血栓的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DVT)是一种因血液在静脉中凝结形成的血栓而引起的疾病。
DVT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腹部、颈部和手臂。
症状包括肿胀、疼痛、发红和热感。
严重的DVT可能会引起肺栓塞(PE),即血栓脱落并阻塞肺动脉。
PE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病症,可能导致呼吸急促、胸痛、咳嗽和咯血。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以下是DVT的常见危险因素:1.孕妇和分娩后女性2.静脉血栓家族史3.长期卧床不动4.在飞机、火车或长途驾车旅行中长时间坐着5.骨折、骨科手术或其他外科手术6.慢性心脏病、严重肺病或癌症如何评估DVT风险有多种方法,如DVT风险评估模型和超声检查。
其中较为常用的评估方法是DVT风险评估模型。
目前,ACCP(美国胸科学会)和NI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卓越委员会)提供了一些基于患者因素和临床症状的DVT风险评估模型。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DVT风险评估模型可能会提高DVT风险的识别率,但不具有绝对的准确性,仅供医生参考。
如何预防DVT以下是一些可以预防DVT的措施:经常活动保持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DVT的风险。
穿戴合适的袜子穿戴紧身袜可以减少下肢静脉压力,从而减缓静脉血液流速,降低DVT风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袜子太紧的情况下,反而会增加DVT的风险。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保持身体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稀释血液,避免血液黏稠度过高而导致的血栓形成。
睡姿要正确睡姿不懂,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而加重DVT的风险。
建议侧卧或平躺,避免腿部交叉。
积极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肝脏病,都可能增加DVT的风险。
治疗这些慢性疾病,可以减少DVT的风险。
使用预防性药物对一些高危人群或必须长时间静卧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预防性药物来降低DVT的发生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需要医生的咨询和层层审核。
总结静脉血栓栓塞症(DVT)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PPT课件
穿弹力袜、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破损和感染。
06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宣传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血栓形成
01
详细解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如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和血管壁损伤。
并发症
02
阐述深静脉血栓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功能不
全等,以引起患者重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 录
• 引言 •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及处理 • 深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
01
引言
深静脉血栓的定义和危害
深静脉血栓(DVT)定义
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静脉内形成的血液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但 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通过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可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加压和减压,从而促进下 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低分子肝素 等,以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 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血小板抑制剂
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从 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需注意过敏反应及出血风险等 副作用。
肥胖
肥胖患者体内脂肪堆积过 多,可能压迫静脉血管, 导致血液流动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血液高 凝状态,如抗凝血酶缺乏症、蛋
白C缺乏症等。
疾病因素
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 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处于高 凝状态。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评估和防止措施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评估和防止措施引言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
为了预防和及时诊断DVT,评估其危险性和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危险性评估评估患者患上DVT的危险性可以帮助医生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性评估方法:1. Wells评分系统:Wells评分系统是一种常用的DVT危险性评估工具。
通过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因素,可以得出一个分数,从而评估患者患上DVT的风险。
2. Caprini评分系统:Caprini评分系统是另一种常用的DVT危险性评估工具。
该系统考虑了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肿瘤史、以及其他因素,以确定患者患上DVT的风险。
3. D-dimer测试:D-dimer是检测血浆中血栓降解产物的一种方法。
高水平的D-dimer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但它并不能作为诊断DVT的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其他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防止措施为了降低患者患上DVT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动态矫形床垫: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使用具有动态矫形功能的床垫可以减少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弹力袜:穿着弹力袜可以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回流障碍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3. 早期行动:对于高危患者,早期行动可以减少静脉血液淤滞的时间,降低DVT的发生率。
4. 药物预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DVT的预防。
5. 教育和宣传: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宣传,增加他们对DVT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结论对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评估和防止措施,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合适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早期预防和诊断可以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作者:时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虽然近年来对DVT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趁势[1]. Aqulia报道[2]在美国各种疾病死亡的患者中,有DVT形成者占尸检的72%,每年因肺栓塞死亡的人数达50 000~200 000,在严重创伤的伤员中,60%并发下肢DVT。
每年因患此病而丧失的劳动力大约200万人。
Rathbun 等[3]统计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人,其中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人。
Heit等[4]报道欧美国家对各自过去30年人口调查发现,每年DVT的发病率1.0~1.6/1 000人。
我国目前尚无DVT相关发病率统计资料,但有资料显示,DVT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徐宝立等[5]报道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达16.7%,吕厚山等[6]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47.1%。
DVT严重时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7-8],Kahn等报道50%左右的DVTLDVT左下肢多见,孕期胎儿增大后对髂静脉的压迫也是使孕产期女性易发生DVT的另一个原因。
盆腔静脉密集,静脉壁薄,缺少四肢静脉所具有的筋膜外鞘,加之膀胱、生殖器官、直肠3个系统静脉彼此相通,故剖宫产易使盆腔淤血,血液缓慢。
麻醉尤其是硬膜外麻醉使下肢肌肉完全处于松弛状态,而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收缩作用向心回流的,下肢肌肉长时间不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液淤滞,从而诱发下肢DVT。
手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失去了小腿的肌泵作用,更促使DVT的发生与发展。
在血液淤滞情况下,血栓即可在静脉瓣膜尖部和肌肉静脉窦内形成,如果再伴有内膜损伤或高凝状态,血栓就发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血栓形成在下肢深部静脉的情况。
DVT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时间静止、手术、一些药物、肥胖、妊娠、遗传因素等。
DVT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肺栓塞。
因此,预防DVT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1.改变生活方式: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增加患DVT的风险。
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每隔一小时活动一下,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2.数字舒缓: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久坐或久站的人来说,使用数码舒缓装置可能很有帮助。
这些装置会定时给下肢施加轻微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穿着适当的袜子:穿着紧身衣物或袜子可能会限制血液循环,增加DVT的风险。
建议穿着适当的袜子,尤其是那些特别设计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压力袜。
4.注意体重控制:肥胖是DVT的一个危险因素。
注意体重控制,采取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可以降低患DVT的风险。
5.健康饮食:饮食中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建议摄入足够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并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
6.避免长时间使用紧身衣物:紧身裤、紧身袜等紧身衣物可能限制血液循环,增加DVT的风险。
尽量避免长时间穿着这些紧身衣物。
7.避免使用乙醇和尼古丁:乙醇和尼古丁对血液循环有负面影响,并增加DVT的风险。
应该尽量限制或避免饮酒和吸烟。
8.防止被虐待:长时间被固定在床上或椅子上可能导致久坐不动,增加DVT的风险。
如果有任何残疾或局部功能减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DVT。
9.药物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例如那些需要长时间卧床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血药物,例如肝素或华法林,来预防DVT。
10.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一些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可能增加DVT的风险。
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可以减少DVT的风险。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课件
诊率达80%以上,不经治疗死亡
率可高达20%至30%,仅次于肿
瘤及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
积极治疗者死亡率可下降至2%至ppt精选版
39
肺栓塞
咯血
晕厥 F
咳
E
嗽
A
B 胸痛
表现
C 呼吸困难
D
其他
ppt精选版
40
肺栓塞
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但有时症状并不典型。 对突发的呼吸困难,紫绀,高度提示肺栓塞,应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做深呼吸、
29
观察要点
1、患肢有无肿胀:最常见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突然肿胀。患肢肿胀对深静 脉血栓确诊具有较高的价值,观察患肢肿胀和浅静脉扩张的程度、远端动脉搏动情 况、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等。每日测量比较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
2、观察患肢疼痛:发生时间、部位、程度,如患者感觉肿痛感或胀痛加重,周径明 显增大,皮肤发绀、潮红,皮温升高,可能发生静脉血栓。
Il级:皮肤肿胀伴皮纹消失,
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
肉深部疼痛,为阳性,提示小
小但腿无周径水:疱两侧应在同一水平部位测量(最肿胀部位),软尺的拉力应适中。
ppt精选版 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31
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1 0一14天,抬高患肢20一30,肢体制动,禁止按摩、热 敷、理疗及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ppt精选版
34
护理
4.抗凝溶栓治疗: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在抗凝溶栓期间要 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有无出血,有无黑便,咖啡样 或血性呕吐物,有无意识模糊、偏瘫、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
ppt精选版
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疾病,它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血栓栓塞症(PE)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一些预防措施,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如何预防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
危险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循环系统逐渐衰弱,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更容易受到血栓形成的威胁。
2. 运动不足: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不动可能导致血液在血管中滞留,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缺乏运动的人,尤其是那些经常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的上班族,容易受到影响。
3. 肥胖:肥胖会引起体重增加,给静脉血管带来沉重的压力,并使血液循环变得不畅。
这种情况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4. 吸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作用可能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血栓形成的发生。
5. 荷尔蒙变化:妇女在怀孕期间、服用避孕药或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预防措施:1. 积极运动:定期参加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可增加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同时,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不动。
2.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健康脂肪和高质量的蛋白质。
限制摄入过多的盐、饱和脂肪和高糖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患血栓的风险。
3. 避免吸烟:戒烟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戒烟,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并减少其他与吸烟相关的健康问题的发生。
4. 积极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人们可以控制体重,降低患血栓的潜在风险。
5. 医生建议:遵循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潜在风险的人群。
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结论: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其发生。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PPT
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血管,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发病机制
通常由于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三个因素导致。其中,静脉壁 损伤可引发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血流缓慢使得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易于沉积; 血液高凝状态则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心理 支持和护理,减轻焦虑和恐惧情
绪。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显 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高危人群的识别
针对高龄、肥胖、长时间卧床等高危人群,通过评估和筛查,能够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的进展
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不断有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涌现。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个体化预防策略的制定
新型药物的研发
针对不同个体的危险因素和疾病特征,制 定更加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提高预防效果 。
随着生物技术和医药学的不断发展,未来 有望研发出更加高效、安全的新型抗凝药 物和溶栓药物。
避免外伤
处理出血事件
一旦发生出血事件,应立即停用抗凝 药物,给予止血治疗,并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
指导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和外力碰撞, 减少意外出血的可能。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 损和感染;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患者免疫力。
减轻疼痛
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疼痛, 可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同时配合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
DVT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血管外科时德赵渝C E C 20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 o w e r e x t r e m i t y D e e p V e i n T h r o m b o s i s ,L D V T )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虽然近年来对D V T 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趁势C E C 2011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肿胀、疼痛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猝死C E C 2011正常右室右室扩张和衰竭巨大肺栓塞C E C 2011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三个相关因素,即V i r c h o w 提出的三要素:①血管壁损伤;②血流缓慢;③血液高凝状态C E C 2011Virchow’s 三要素& 血栓形成●获得性危险因素●遗传性危险因素血流淤滞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C E C 2011L D V T 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老、长期卧床、近期施行较大手术尤其是颅脑、胸腔、脊柱、下肢、盆腔等手术时的长时间仰卧或伏卧、长时间截石位、长时间肢体制动、长时间坐位C E C 2011脑中风、恶性肿瘤、骨折、肢体制动、妊娠、产褥期、各种慢性病、静脉曲张、肥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脓毒血症、口服避孕药、长时间乘座飞机、火车、汽车等。
抗凝血酶、蛋白C 和蛋白S 的缺乏,以及V l e i d e n 突变导致的抗活化蛋白C 现象所致的遗传性促血栓因子C E C 2011高半胱氨酸血症、某些维生素类如B 12、B 6或叶酸的缺乏. 此外,纤溶系统异常、纤维蛋白原缺乏,因子I I 突变和因子V I I I 水平的增高也是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C E C 2011在某一个体,常是以某一危险因素为主,也常有其他因素的参与,因而分析主要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成年人发生D V T 要具备2个危险因素,而儿童则往往要具备4个以上的危险因素C E C 2011O g e r 等报道5个因子是影响D V T 发生的独立变量:●65岁以上;●以前曾有静脉血栓史;●高危情况(最近3个月内有外科手术史或下肢外伤史);●恶性肿瘤;●静脉曲张C E C 2011V i r c h o w 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相关因素,至今仍被各国学者所公认完整的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一旦静脉壁受到损伤,释放促凝物质,使血小板聚集,在此基础上导致血栓形成C E C 2011内膜损伤又可释放凝血因子I I I 及其他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酶原被激活,继而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以及各种血细胞共同形成血栓C E C 2011任何原因对下肢深静脉的热损伤(如手术中局部渗血,用热盐水纱布的加压); 机械性损伤(如术中的牵拉、压迫); 感染性损伤(如术后深静脉旁的软组织感染)都会造成静脉内膜的损伤C E C 2011临床上常见的术中静脉的损伤,挤压、静脉注射刺激性的药物如高渗性液体、某些抗癌药、抗生素等,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静脉内留置导管、静脉置管的各种有创性操作等C E C 2011上述情况能引起静脉收缩和内膜损伤, 导致管壁内弹力板断裂,使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并网罗各种血细胞而形成血栓C E C 2011近年来研究表明,乘座汽车、火车、飞机等旅行持续在6小时以上,尤其是乘座时长时间睡觉者,由于下肢静脉血流的滞缓,使静脉血栓性疾病增加5倍左右C E C 2011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前运动量已明显减少,甚至卧床,加之心肺功能下降,术前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缓滞状态,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时还会因制动、麻醉、止血带的使用,对深静脉的挤压,进一步加重血液淤滞,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C E C 2011胸部、腹部、盆腔,下肢等较大手术等应激状态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和凝血酶原,使血液凝固增加; 手术中的失血,脱水也可导致血液浓缩同时患者的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可促使患者进入高凝状态C E C 2011年龄作为D V T 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认可W h i l e 报道<15岁人群D V T 发生率仅为5/10万以下,而80岁以上人群D V T 发生率高达450-600/10万。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
六、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
无 出 血 高 危 风 险 3-4分 中 度 危 险 有 出 血 高 危 风 险
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 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 2、住院患者床上早期肢体活动,卧床时加强踝泵运动,行肢体气压治疗,每日 2次,每次30分钟;早期康复理疗;全面评估病情后,早期下床活动,下床后每 天至少活动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活动至少20分钟。 3、卧床不起的患者,每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 射×7天。 4、避免患肢静脉输液,必要时应用压力梯度袜。 5、卧床患者,每2天监测双下肢轴径1次,每2天行腓肠肌挤压试验1次,每周复 查D-二聚体,必要时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
三、临床表现
1.周围型: 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 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 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 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 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 疼痛(Homan阳性)及腓肠肌压痛 (Neuhof阳性)。
三、临床表现
2.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 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 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 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 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 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生命。
抗凝禁忌症
适用范围 (病种)
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循环缺血、 帕金森综合症、血管性痴呆、癫痫、重症肌无力、吉 兰-巴雷综合症、多发性硬化
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
1-2分
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 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建议患 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 低度危险 2、住院患者床上早期肢体活动,卧床时加强踝泵运动, 行肢体气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早期康复理 疗;全面评估病情后,早期下床活动,下床后每天至少 活动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活动至少20分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科普文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科普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多见于静脉血栓性疾病。
发病率逐年增高,危害性较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静脉内血液淤滞、静脉壁受损以及机体对血液凝固功能失调而引起的。
血栓可以阻塞静脉,造成血流受阻,导致下肢充血、水肿、压痛、发红等症状。
如果血栓脱落并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可能会引发肺栓塞,导致生命危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长时间处于静态状态,如长时间坐卧不动、长时间乘坐飞机或长途汽车、长时间站立等,易造成下肢血液淤滞,增加静脉内压,加重血管损伤,从而促使血栓形成。
2. 外伤和手术后,静脉会受到损伤,导致机体对血液凝固的反应增加,易造成血栓形成。
3. 患有肿瘤、感染等疾病,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4. 遗传因素也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个别家族中有血栓性疾病遗传倾向,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因此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
以下是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1. 积极运动:改变久坐或久站的习惯,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不动。
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摄入,注意饮食搭配,控制体重,减少对静脉的压迫。
3. 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4. 定期复查:对于属于高危人群的患者,如老年人、长期卧床患者、已患其他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血栓的形成。
5. 谨慎用药:一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激素类药物等,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使用时要慎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循环系统疾病。
预防和治疗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检查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培训
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鼓励患者参与
0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风
险。
04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
Chapter
出血风险评估及应对
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史、用药史等,综合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监测凝血功能
定期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等,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
家属参与康复训练重要性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参与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患者康复 的信心和动力。
协助功能锻炼
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完成一些需要协助的功能锻炼,如按摩、被动关 节活动等。
监督锻炼计划执行
家属可以监督患者执行功能锻炼计划的情况,确保锻炼的效果和安 全。
定期随访及效果评价
1 2 3
05
康复训练与随访指导
Chapter
功能锻炼计划制定
个性化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血栓形成部位等, 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计划。
锻炼方式选择
推荐适合患者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 针对特定部位的肌肉锻炼。
锻炼强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锻炼目标,合理安排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 过度劳累。
发病机制
通常由于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三 个因素导致。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引发 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及危害
局部疼痛
血栓部位常出现疼痛,可能伴随 压痛。
肿胀
受累肢体可能出现肿胀,由静脉 回流受阻引起。
临床表现及危害
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
受累肢体皮肤可能发红,温度升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
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被低估,因为它可能导致肺栓塞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和控制DVT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帮助人们有效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1. 保持适度的体重:肥胖是DVT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保持适度的体重,可以减轻下肢的负担,降低血液循环受阻的风险。
2. 定期运动:长时间的久坐或久站会增加DVT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普拉提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3. 穿着合适的鞋袜:选择适合的鞋和袜子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建议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和松紧适中的袜子,避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鞋袜。
二、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时的预防措施1. 移动肢体: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时,应该经常活动腿部肌肉。
可以通过抬腿、踮脚、转动脚踝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2. 穿着弹性袜:在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前,人们可选择穿着弹性袜。
这种袜子可以增加下肢的压力,帮助预防DVT。
三、特殊情况下的预防措施1. 手术后的预防:手术后的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这会增加患者得DVT的风险。
为减少此种风险,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和穿戴弹性袜。
2. 孕期的预防:孕妇易患DVT,因为孕期会使下肢静脉受到压力增加。
孕妇应定期锻炼腿部肌肉、保持适当体重,并可根据医生建议穿戴弹性袜。
四、药物预防和治疗1.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结的风险,预防DVT的发生。
使用抗凝药物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2. 溶栓药物:对于已经形成DVT的患者,溶栓药物可以帮助溶解血栓。
使用溶栓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密切监测血液指标变化。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长时间坐车或乘坐飞机时的预防措施、特殊情况下的预防措施以及药物预防和治疗。
深静脉血栓知识及预防措施
(3)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临床上最常见。临床表现可为前两者表现的相加,患肢整个静脉系统几乎全部处于阻塞状态,疼痛剧烈,整个肢体明显肿胀,皮肤紧张、发亮、发绀,称为股青肿。全身反应明显,体温常达39℃以上,神志淡漠,有时有休克表现。
4、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
5、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6、鼓励患者深呼吸或有效咳嗽,以加速血液回流。
二、防止静脉内膜损伤:
1、提高静脉穿刺技能,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局部和远段血管的损害。
2、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因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一般情况下,没有上肢损伤,不在下肢穿刺。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程度,皮温、皮肤颜色、动脉搏动及肢体感觉等,并每日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2.体位与活动①卧床休息1~2周,禁止热敷、按摩,避免活动幅度过大,避免用力排便,以免血栓脱落;②休息时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③下床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带,使用时间因栓塞部位而异,周围型血栓形成使用2周,中央型血栓形成,可用3~6个月。
4.
5.术后鼓励患者尽早在床上进行患肢的活动,以加强肌肉收缩,提高血流速度,并减少血栓再次形成的几率。
6.术后1个月应到院复查,明确是否有复发的征象。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作者:时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就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虽然近年来对DVT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趁势[1]、 Aqulia报道[2]在美国各种疾病死亡的患者中,有DVT形成者占尸检的72%,每年因肺栓塞死亡的人数达50 000~200 000,在严重创伤的伤员中,60%并发下肢DVT。
每年因患此病而丧失的劳动力大约200万人。
Rathbun等[3]统计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人,其中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人。
Heit等[4]报道欧美国家对各自过去30年人口调查发现,每年DVT的发病率1、0~1、6/1 000人。
我国目前尚无DVT相关发病率统计资料,但有资料显示,DVT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徐宝立等[5]报道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达16、7%,吕厚山等[6]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47、1%。
DVT严重时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7-8],Kahn等报道50%左右的DVT最终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可见DVT危害范围广且严重,因此,探讨LDVT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9]。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主要包括三个相关因素,即Virchow提出的三要素:(1)血管壁损伤;(2)血流缓慢;(3)血液高凝状态。
LDVT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老、长期卧床、近期施行较大手术(尤其就是下肢、盆腔等手术时的长时间仰卧、长时间截石位、长时间肢体制动、长时间坐位)、脑中风、恶性肿瘤、骨折、肢体制动、妊娠、产褥期、各种慢性病、静脉曲张、肥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脓毒血症、口服避孕药、长时间乘座飞机、火车、汽车等。
抗凝血酶、蛋白C与蛋白S的缺乏,以及Vleiden突变导致的抗活化蛋白C现象所致的遗传性促血栓因子。
高半胱氨酸血症、某些维生素类如B12、B6或叶酸的缺乏。
此外,纤溶系统异常、纤维蛋白原缺乏,因子II突变与因子VIII水平的增高也就是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
在某一个体常就是以某一危险因素为主,也常有其她因素的参与,因而分析主要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成年人发生DVT要具备2个危险因素,而儿童则往往要具备4个以上的危险因素。
Oger等[10]报道65岁以上,以前曾有静脉血栓史;高危情况(最近3个月内有外科手术史或下肢外伤史);恶性肿瘤以及静脉曲张等5个因子就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变量。
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相关因素,至今仍被各国学者所公认。
完整的血管内膜就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一旦静脉壁受到损伤,释放促凝物质,使血小板聚集,在此基础上导致血栓形成。
内膜损伤又可释放凝血因子III及其她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酶原被激活,继而血小板与纤维蛋白以及各种血细胞共同形成血栓。
任何原因对下肢深静脉的热损伤(如手术中局部渗血,用热盐水纱布的加压)、机械性损伤(如术中的牵拉、压迫)、感染性损伤(如术后深静脉旁的软组织感染)都会造成静脉内膜的损伤。
临床上常见的术中静脉损伤,挤压、静脉注射刺激性的药物如高渗性液体、某些抗癌药、抗生素等,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静脉内留置导管、静脉置管的各种有创性操作等。
这些情况能引起静脉收缩与内膜损伤。
导致管壁内弹力板断裂,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沉积,并网罗各种血细胞而形成血栓,Yanazak等[11]报道在综合医院住院期间死于PE的患者中,75%就是因为慢性病如中风、恶性肿瘤、心肌梗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者,其肢体活动减少,血流缓慢就是主要因素。
近年来研究表明,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旅行持续在6小时,尤其就是较长时间睡觉者,由于下肢静脉血液的滞缓,使静脉血栓性疾病增加5倍左右。
恶性肿瘤、外伤或麻醉、手术、卒中等使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
将患者推向血液高凝状态,继而发生血栓形成。
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前运动量已明显减少,甚至卧床,加之心肺功能下降,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缓滞状态,在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时还会因制动、麻醉、止血带的使用,对深静脉的挤压,进一步加重大血液淤滞,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12]。
胸部、腹部、盆腔,下肢等较大手术等应激状态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凝血酶原、使血液凝固增加,手术造成的失血,脱水也可导致血液浓缩。
同时患者的自身因素如高龄、肥胖、吸烟、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可促使患者进入高凝状态[13]。
年龄作为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认可,While[14]报道>15岁人群DVT发生率仅为5/10万以下,而80岁以上人群DVT发生率高达450-600/10万。
多数流得病学调查认为女性口服避孕药与雌激素治疗等可使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X因子、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增加[15]。
妊娠时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时达到最高峰,体内雌三醇总量可增加到非孕时的1000倍,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多种凝血因子,同时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了血液高凝状态,目的就是使产后胎盘剥离面迅速止血,但这种变化也为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机会[16]。
Fletcher研究发现,服用避孕药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机会,比正常妇女大五倍。
从解剖角度上来瞧,由于左髂总动脉在左髂总静脉前方越过,使左髂总静脉部分受压,腰骶部的前凸使左髂总静脉后方受压,因而造成左下肢静脉的回流较右下肢缓慢。
女性骨盆较宽,左髂总静脉几乎呈直角汇入下腔静脉,造成左下肢静脉血流更较右下肢缓慢。
LDVT左下肢多见,孕期胎儿增大后对髂静脉的压迫也就是使孕产期女性易发生DVT的另一个原因。
盆腔静脉密集,静脉壁薄,缺少四肢静脉所具有的筋膜外鞘,加之膀胱、生殖器官、直肠3个系统静脉彼此相通,故剖宫产易使盆腔淤血,血液缓慢。
麻醉尤其就是硬膜外麻醉使下肢肌肉完全处于松弛状态,而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就是依靠肌肉收缩作用向心回流的,下肢肌肉长时间不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液淤滞,从而诱发下肢DVT。
手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失去了小腿的肌泵作用,更促使DVT的发生与发展。
在血液淤滞情况下,血栓即可在静脉瓣膜尖部与肌肉静脉窦内形成,如果再伴有内膜损伤或高凝状态,血栓就发展。
手术后发生LDVT与手术的种类,创伤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密切相关。
Agnelli[17]报道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普外科手术的DVT发生率约为15%~30%;妇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与普外科相当;而髋关节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的DVT发生率分别达48%、51%与61%。
Nicolaides等[18]将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三类:(1)低危:大手术—40岁以下,无其她易发危险因素者;小手术—40至60岁以下,无其她易发危险因素者;(2)中危:大手术—40至60岁,无其她易发部位因素者,小手术—60岁以止或40至60岁以上或40至60岁做小手术,伴有DVT或PE过去史或用雌激素药物者;(3)高危:大手术—60岁以上或40至60岁伴有恶性肿瘤或有DV升PE过去史者或凝血机制异常者。
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显示,瞧起来健康的正常人在乘坐汽车、火车(硬座或软座)、飞机(尤其就是经济舱)超过6-8小时以上,发生LDVT的机率为4%~5%,称为经济舱综合征[19](economy class syndrome,ECS),患有心血管疾病,卒中病史者发生率更高。
英国、澳大利亚与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曾对无心血管疾病,无特殊服药史(如雌激素等)的低风险人群与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进行长途飞行的对比研究,所有对象都就是乘坐经济舱,平均飞行时间12、4小时,在飞行前后24小时内接受彩色超声检查,以确定就是否有LDVT。
结果低风险组355人中无1例发生DVT,而高风险者389人中有19人发生DVT[14]。
至于发生DVT的原因与长途飞行下肢缺乏运动,腓肠肌泵的作用减弱,低气压、饮水较少,甚至轻度脱水有关。
恶性肿瘤与DVT发生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张佰根等[20]报道在DVT病人中,19%~30%患有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中有15%发生DVT,肿瘤病人体内一些凝血物质的激活释放,肿瘤组织中癌细胞的脱落至使静脉阻塞或肿瘤组织压迫静脉,机体对肿瘤的应激反应,肿瘤化疗药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及高凝状态等均就是导致DVT的高危因素。
某些血管相关性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腹主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等与DVT的相关性也逐渐被流行病学资料所证实[21],这可能与这些相关的血管疾病在Virchow三大相关因素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关。
高半胱氨酸与某些血管疾病患者发生DVT有关,因为高半胱氨酸能影响凝血系统与内皮细胞对血栓形成的阻力,并干扰一氧化氮的血管扩张与抗血栓形成的能力。
近年来,文献报道大约5%的DVT患者有遗传因素存在[22-24],这与体内活体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缺乏,以及凝血因子V基因1691(G-A)突变有关,后者就是DVT发生最重要的遗传因素,杂合子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对危险度就是无凝血因子V突变的3倍,而纯合子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就是无凝血因子V突变的80倍[25]。
我国人群DVT发病率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尚不明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2、1 主动或被动运动:凡有高危因素者,应告知使其认识、了解LDVT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认真告知LDVT的早期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有危险因素患者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与机械压迫等方法改变肢体血流淤滞状态[26]。
大手术后的患者应抬高双下肢20-30°,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早期下床活动。
有高危因素的以及麻醉未醒前进行下肢被动活动,如足踝部内外翻,屈伸,环转运动。
其中以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最强,预防作用最理想[27]。
按摩双下肢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以减少静脉的淤滞与促进静脉的回流,清醒后鼓励患者床上运动,多做深呼吸,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流回流。
对于清醒的长期卧床者,若踝关节能主动或被动活动,最能促使静脉回流[28-30]。
2、2 间歇性充气加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IPC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静脉血液淤滞状态,由于IPC的增压与减压的机械作用,能产生搏动性的血流通过深静脉,从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该方法可增加下肢静脉血流240%,增加下肢动脉血流170%,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病人,最好从手术台上或手术当天开始。
2、3 循序减压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cks,GCS)手术时间较长者,下肢GCS可限制静脉过度扩张对预防LDVT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