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排水系统现状及其改善
江西赣州的排水系统
不涝之谜
根据史料记载,福寿沟虽然经过多次维修改进,但大 部分仍保留砖沟墙、条石盖板的结构形式。在现存的 沟道中,最大的宽1米,深1.6米;最小的宽、深各0.6 米。
“这么宽的横截面,足以让雨水很快流走,也让淤泥 很难淤积其中。”朱小军说。而据万幼楠分析说,在 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 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 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
总结
经研讨发现,城区要想没内涝,必须同 时满足3个条件,包括雨水能迅速流走、 雨水汇集后能及时排出、江水不能倒灌 涌入城。
谢谢观看
面对如此众多的环境问题,俞孔坚教授提出了一个概念“景观艺术——生存的 艺术”。当我们的生存都存在了问题,我们有何谈舒适、美观。
下面仅以武汉这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做一个调查及分析来告诉我们环境设计 应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1、武汉城市排水系统的建造与现状 武汉的排水水系,根据排水规划,结合历史排放体系和地区汇水特征,共分为 86个排水水系。其中中心城区25个水系,远城区61个水系。伴随着武汉城市 的快速发展,排水系统的建设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据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的最 新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该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建成区425平方公里,有黄 孝河、常青、汉口沿河等22个排渍水系,汇水总面积1374.46平方公里;排水管 网总长度6307.16公里,污水处理厂截污管167公里,管涵平均每年增长近170 公里。 2、渍水的成因 2.1设计标准低:管网基本上按一年一遇设计
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这种标
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 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而且,这些管网改造起来也并不容易,目前武 汉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 力、通讯等共计7大类17种,分属不同的机构和单位,并且管线不断增多延 伸, 地下管网权属的复杂性也加大了下水道的改造难度,几乎每一项改造都 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周新萌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15摘要东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武汉市靓丽的城市名片。
像全国很多城市湖泊一样,东湖也面临着湖泊富营养化和水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
本文通过分析武汉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改善东湖水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东湖水环境防治对策东湖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
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
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令人堪忧。
本文针对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一、东湖水环境质量状况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对东湖实施水质监测,监测点位有5个,分别是郭郑湖2个点位,汤菱湖1个点位,庙湖1个点位,鹰窝湖1个点位。
从监测结果来看:东湖水环境质量有以下特点:1.东湖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湖泊呈现中度富营养状态。
表明东湖水质主要受城市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的影响比较大。
2001年至2008年,除2006年东湖水质为V 类外,其余年份东湖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
现在东湖水质在V类和劣V类之间波动。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东湖的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
2.东湖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
2008年4月,我们对东湖十个子湖进行了一次调查性监测。
从监测的结果来看,东湖十个湖区中,水质为Ⅲ类、Ⅳ类和V类的湖区各有2个,另有4个湖区的水质为劣V类。
各湖区营养状态也不一致,有的湖区是中营养,而有的湖区是中度富营养。
浅谈武汉排水系统现状及改善措施
浅谈武汉排水系统现状及其改善措施摘要: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排水系统的建设对城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但在武汉,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武汉的排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在近几年的几次大雨中,武汉多地被淹。
本文将对武汉排水系统在规划、建设及后期人为因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的排水经验,对武汉排水系统作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达到改观武汉排水系统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建设;雨污分流;下水道On Wuhan drainage systems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Abstract: The urban drainage system is part of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rainage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the city. In Wuhan, due to a number of reasons, Wuhan drainage system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heavy rain, Wuhan flooded.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Wuhan drainage system in th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post-human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learn from draining experience some success at home and abroad, to make some constructive comments Wuhan drainage system, to achieve improved Wuhan drainage system purposes.Keywords: urban drainage system,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rain and sewage diversion ,sewer1.引言城市排水是指城市中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以及排放等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图文:武汉完善排水系统任重道远
图文:武汉完善排水系统任重道远武汉两江交汇,湖泊众多,可谓“得水独厚”,但逢雨必淹让这座城市优于水却又忧于水,这其中下水道承载了太多的责任。
尽管短期内很难彻底告别“逢暴雨必渍水”,但进一步加大投入,对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完善升级,构建符合城市特点、利于市民生活的“城市良心”,势在必行。
提高设计标准推广先进理念针对目前“逢雨必渍”的情况,很多人质疑武汉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偏低,与外国那些动辄可以跑汽车、或空间宏大可探险的下水道相比,武汉略显寒碜。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介绍,目前,武汉城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为“一年一遇”,即能应对小时强度34.5毫米,日强度100毫米的降雨,在此范围内不会形成渍水。
该局2010年5月印制的《排渍手册》显示,武汉排水工程常用设计标准是按暴雨强度的重现期确定。
重现期越大、暴雨强度越大,设计标准越高、管网越粗。
建国初期,武汉市的排水工程标准较低,为“一年半遇”,管网较细。
目前新建的标准为“一年一遇,个别重要、低洼地区为“一年2—5遇”,这也是全国大多数城市的设计标准。
事实上这个标准不能完全满足武汉的现实需求。
武汉市水务部门曾表示,日降雨量或小时降雨量超出“一年一遇”标准的情况,在武汉每年平均要发生7—8次。
遭遇短时暴雨,城区大部分积水在半小时左右就可排干,一旦遭遇长时间强降雨,排水管网运行效率就远远不足。
武汉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副处长丁杰认为,“当然设计标准越高,应对渍水的能力越强,但要考虑武汉市的现实情况,目前的标准是符合武汉市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规划所副总工程师陈雄志表示,武汉在规划时遵循了“都市流域”的理念,但在推广时并不容易。
“像小区蓄水池等临时蓄水设施,在社区的推进并不理想,这些凹下去的设计,垃圾进去不好清扫,还需要一些配套。
”加大投入弥补历史欠账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导周婕指出,城市化进程中忽视了太多的东西,湖泊变成栋栋高楼大厦,原来的低洼地带成了闹市区,而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沉重的历史欠账,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与发展方向调研报告
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拷问“城市的良心” 直击城市排水系统——浅谈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弊端与发展方向09汉语言文学1班陈默 200942302120 一、前言(我的思考)去某地“看海”,成了今年夏天的网络流行语。
“表现疲软”的城市排水系统应付不了一场暴雨,让表面光鲜的城市脆弱得不堪一击。
“桂林因大雨城区严重内涝,部分学校停课”、“广西暴雨频致城市内涝官员承认城建不完善”、“暴雨考验城市防洪能力排水系统脆弱内涝严重”等这样的报道在这个夏天频频见诸报端,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马路为何瞬间成河,是今年的雨水太大还是说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实在是太脆弱了,排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筋络”。
我们的排水系统出了什么毛病,是年久失修,是设计标准不匹配建设速度,快速扩张的城市步伐中,城市设计又该遵循怎样的规律,我是来自福建的学生,家在一个小山城里,四面环山,但它在今年夏天也出现了内涝的现象,排水系统不给力,从自己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原本热闹非凡的美食街积水严重,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均在漫过膝盖的水中艰难跋涉。
7月30日的这场暴雨让我印象深刻,整个永安小城似乎都陷入了汪洋之中。
望着那浑浊的“洋面”,我不禁联想到了一个月前武汉大雨导致全城内涝,微博上出现最无奈的话语:“各大院校普遍被淹,爱玩的‘童鞋’在操场上尽情畅游,至于是否有人在操场上摸到武昌鱼不得而知。
”还有一张浙江杭州“水漫金山”照片在微博上被网民疯狂转载,从图片上看,建在湖面上的九曲回廊都已经被水淹没了。
而杭州网民“浮夸翁”在转载照片的同时不忘调侃一句:“传说今天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据统计,今夏6月至7月,我国有14座城市被淹,其中包括南京、北京和武汉。
这个夏天里的一场雨也引起了一轮观点“热战”,直击要害。
对于城市排水系统这个话题虽说我是初次涉猎但却并不陌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我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虽然人们很容易将深埋地下的东西忽略,但却暴雨降临永安,街道水流成河,排水系统不给力1思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共16页是必不可少的。
武汉南湖排水设施工程(3篇)
第1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市南湖地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水环境问题。
为了改善南湖水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湖排水设施工程建设,全面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一、工程背景南湖,作为武汉市第三大城中湖,曾是碧波荡漾、渔舟唱晚的美丽景观。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发展,南湖水质逐渐恶化。
为改善这一状况,武汉市于2019年4月启动了南湖排水设施工程,旨在提升南湖水质,恢复生态多样性。
二、工程概况南湖排水设施工程主要包括四大子项:初雨处理厂建设、管网工程、生态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
1. 初雨处理厂建设:初雨处理厂日调蓄规模达9万吨,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有效减少面源污染进湖。
2. 管网工程:总长度7.2公里的管网工程,有效收集南湖周边的雨水,在经处理达标后再通过南湖连通渠、巡司河,排入长江。
3. 生态工程: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绿化提升等措施,恢复南湖生态多样性。
4. 智能化系统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排水设施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和管理。
三、问题现状在前期摸排中发现,南湖水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初期雨水污染:城市快速发展,初期雨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 配套污水管道不健全:部分区域污水管道老化、破损,导致污水直排入湖。
3. 周边地区雨污分流不彻底:部分区域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雨水与污水混合排放。
四、解决方案1. 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通过建设初雨处理厂,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面源污染。
2. 管网改造:对破损的污水管道进行修复,完善雨污分流系统,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3. 生态修复:通过生态修复、绿化提升等措施,恢复南湖生态多样性。
4. 智能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排水设施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和管理,提高排水设施运行效率。
五、工程意义南湖排水设施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南湖水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解决南湖水质恶化问题,还能提升城市形象,为武汉市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武汉排水系统现状及其改善
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
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
而且,这些管网改造起来也并不容易,目前武
汉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给水、
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通讯等共计
7大类17种,分属不同的机构和单位,并且管
线不断增多延伸,地下管网权属的复杂性也加
大了下水道的改造难度,几乎每一项改造都涉
5湖泊数量与面积锐减
•
武汉湖泊的减少,大大减小了城市的
调蓄能力。1950年代,武汉市湖泊面积达1581
平方公里,城中湖有127个,80年代已经缩减
为874平方公里。近30年来,又减少了228.9平
方公里,城中湖也缩减为38个。与之相对应的
却是,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从220平方公里增加
到475平方公里 。天上的雨水没有减少,调蓄
浅谈武汉排水系统 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背景
•
武汉排水系统存
在的问题就浮现出来
了。在近几年的大雨
中,武汉各地出现看海趣闻,一场场大雨让武
汉从江城变成了海城,面对遇雨则涝的现象,
我们不禁思考,武汉作为全国大城市,缘何会
出现这种怪圈我们不得不对武汉排水系统的规
3 施工影响
•
最近几年,武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尤以
大型交通工程为主,500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繁荣
的背后是时代发展的阵痛。施工方为赶进度,往往
忽略排水管网建设。不仅事前很少主动去了解,挖
断后也不通报告知,直到水务人员巡查时才能发现,
更多时候是下雨导致渍水,影响到居民生活时才能
发现。水务部门要求恢复管网,施工方却不愿多花
《2024年武汉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范文
《武汉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其中城市污水问题尤为突出。
了解并分析武汉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污水处理策略、保护环境以及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武汉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武汉城市污水概况武汉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生活用水和雨水等。
其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污水的主要成分,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重金属及致病微生物等,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三、武汉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分析(一)有机物含量高武汉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等。
这些有机物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态。
(二)营养物含量丰富武汉城市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含量较高,这些营养物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过量的氮、磷会导致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氧气,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三)重金属含量不可忽视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如铅、汞、镉等。
虽然武汉城市污水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但仍需关注其长期累积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
(四)致病微生物存在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一)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和监管,确保工业废水在排放前达到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二)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
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三)重视雨水收集和处理加强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对雨水进行预处理,减少雨水对城市水体的污染。
同时,研究雨水利用技术,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四)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行。
武汉市水资源供用水量及其结构分析
武汉市水资源供用水量及其结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全市现状年供用水能力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摸清现状概况,并针对当前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为保障水资源供需相对平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供用水量分析1.基本情况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罗棋布。
全市水面总面积2117.6km2,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水面率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下段,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因其地理位置、环境特殊,易受高空槽、高原槽、中低层切变线、台风等影响,形成多雨天气。
但水资源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沿江及平原地带水多易涝,山区、丘陵区岗地水少易旱,旱涝交替,需要合理开发利用、调配水资源,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
2.供水能力及结构分析2.1供水工程供水能力据《武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水利工程年总供水能力:全市总供水能力57.2622亿m3。
其中水利工程保证率P=75%的可供水量为18.8750亿m3,占总供水能力的33.1%;自备水源工程22.4424亿m3,占总供水能力的39.0%;公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15.4198亿m3,占总供水能力的27.0%;地下水工程年供水能力0.5250亿m3,占总供水能力的0.9%[2]。
2.2现状供水量及其结构分析2.2.1分工程类别供水量全市蓄、引、提工程总供水量37.4832亿m3。
其中,蓄水工程供水量6.8826亿m3,占总数18.4%;引水工程供水量3.7282亿m3,占总数9.9%;提水工程供水量26.8724亿m3,占总数71.7%。
2.2.2分供水部门供水量公共自来水供水:中心城区自来水现状实际供水总量为9.12亿m3。
自来水厂水源地主要是长江、汉江。
新城区(各县区)自来水现状实际供水量2.1850亿m3。
自备水源供水:自备水厂现状实际总供水量12.8966亿m3。
其中,主要自备水厂(年取水量400万m3以上)供水量12.2232亿m3,占95.0%。
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
而排水系统,犹如城市的“血脉”,对于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应对各种自然灾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排水能力不足、管道老化、雨污混流等,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内涝、水污染等困扰。
因此,优化与改进城市排水系统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首先,排水能力不足是许多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硬化地面面积不断增加,雨水无法像在自然地面上那样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大量汇集在地表。
然而,现有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往往较低,无法应对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导致城市内涝频繁发生。
其次,管道老化和损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城市的排水管道建设年代久远,长期使用后出现了腐蚀、破裂、堵塞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而且,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排水管道被施工破坏,却未能得到及时修复,进一步加剧了排水系统的故障。
此外,雨污混流现象普遍存在。
在一些城市,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没有完全分离,导致雨水混入污水中,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同时,污水也可能在降雨时进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
城市排水系统优化与改进的重要性优化与改进城市排水系统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污染。
通过实现雨污分流,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和处理,可以降低污水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从城市安全的角度考虑,强大的排水能力可以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减少内涝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避免城市因内涝而造成交通瘫痪、房屋受损、基础设施破坏等问题。
从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来说,一个运行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保持城市道路的整洁干爽,减少积水和污水横流的现象,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武汉市数字排水系统构建及展望
武汉市数字排水系统构建及展望中交二航局 李炳堂1 引言排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担负着保护城市环境、防洪排涝的重要任务。
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施工中的不规范以及管养不力等原因,排水管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
管道淤积将影响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局部管网瘫痪,给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及排水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季节性城市抗台防涝形势日益严峻。
2 武汉市排水系统现状武汉的排水水系,根据排水规划,结合历史排放体系和地区汇水特征,共分为86个排水水系。
其中中心城区25个水系,远城区61个水系[ ]。
80年代新建和改造一大批骨干设施,如汉口黄孝河、机场河治理工程,沿江天津路排水工程,武昌徐家棚、下新河、复兴路等排渍工程,汉阳鹦鹉大道排水工程,青山倒口湖许家村地区排水工程等。
相应修建后湖、常青、天津路、鹦鹉洲、四小闸、倒口、许家村等10座大、中型排水泵站(直接入江),新增抽排能力303.4立方米/秒,新增排水管网400余千米。
1998—2002年武汉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抽排能力流量48 立方米/秒,新增排水主干管、渠200多公里。
建成武昌晒湖、沙湖地区、硚口古田地区、汉阳鹦鹉洲地区等区域性骨干排水工程。
先后建成发展大道、惠济二路、中山大道、江汉路、沿江大道、东湖路、石牌岭、二七路、解放大道上下延线、古田二路、京汉大道、武青三干道、长丰大道、墨水湖北路等道路排水工程和栅栏口立交排水配套工程。
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武汉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的总长度有7000余公里,这些排水管道就像这个城市的血管,遍布武汉市各大城区,确保收纳万千居民及工厂所排污废水。
但是当遭遇大暴雨时,武汉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在近几年的大雨中,武汉各地出现看海趣闻,一场场大雨让武汉从江城变成了“海”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排水管网“重建设,轻养护”的管理模式,因为缺少有效的养护,导致武汉市多数排水管网淤积严重,过流能力被削弱,遇到大雨天气容易因排水不畅导致城市内涝。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改进措施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改进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排水系统构建在城市的高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奠基作用。
它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气候问题引发的恶劣天气越来越频繁,从而带来的暴雨洪涝等问题严重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的科学性。
如果一个城市只顾表面的经济的繁荣发展,而忽略了与之配套的排水系统的建设,必然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暴雨爆发,便会引发及其严重的后果。
尤其2013 年,全国爆发了数场特大暴雨,并由此考验着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科学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一、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暴雨成灾,洪水侵城,水淹事件的频频发生,给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上的较大反响。
造成以上问题到底是雨太大还是我们的城市防洪抗涝工程不堪一击呢?(一)经不住大雨的考验每逢特大暴雨的时候,内涝灾害不断的新闻便会充斥全国,这也是一个城市排水系统存在问题最直白的表现。
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导致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瞬间崩溃,不能起到排水排洪的作用,而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尤其北京、成都等大都市内涝成灾,极大地拷问着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用,是一个全国急需解决的共同难题。
(二)排放污水水质不达标城市排水系统除了排除突然来袭的洪水和暴雨,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城市地下污水处理系统。
但是,目前城市经过排水系统处理后排出的污水水质依旧不达标。
城市排水系统处理的不仅是生活污水,还有部分工业化工废水,这部分污水如果处理不当,就直接排放至河流,将严重污染河流水质并且极大影响下游的城市用水。
同时,也会毒害依附河流生存的鱼类和植物等生物,这经过生物链的传递,也将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
(三)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新区开发不同步,存在滞后现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成片开发建设日新月异。
武汉市排水系统改造思路及未来展望
、
研究 背景和研 究意义
2 0 1 1 年 6月 l 7 — 1 8日, 连续两 日的降水造成武汉市多 处道路路段 出现严 重渍水现象 。 2 0 1 2 年五一放假前夕 , 突 如其来的大暴雨阻挡 了市民们 回家的路 , 造成江城三镇 8 小时大堵车。2 0 1 2年 7月 1 3日, 特大暴 雨再次袭击江城 武汉 , 造成部分路段齐腰深的积水 。 排水 系统是一个城市建设 中的基础设施 ,关系到一 个城市 的发展与繁荣。武汉市近年来提 出建设 中部最大 城市的发展战略 , 因此 , 武汉市需要尽快 完善 以及改进现 有下水道设施 , 为后期的发展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本课题 的研究致力于分析造成武汉市严重渍水 问题 的主要原 因 以及现行制度存在 的弊端 ,并 由此在智能城市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完整的一体化排水系统设计理念 ,改善城市排 水系统 , 构建美好城市 , 创建美好家园。
( 1 ) 施 工影响。近些年来武汉市有近 5 0 0 0 个工地 同 时开工 ,许多工地为了赶工期尽快完工 而忽视 了下水管 道管 网的建设 。施工过程 中的泥沙 、 渣土在未经过处理 的 情况下便直接被排放进入下水管道 中,造成管道 内泥沙 淤积 , 加大雨天下水道排水压力 , 导致施工路段渍水现象
严重。
( 2 ) 路 面硬化。 一般而言, 土壤和水塘可 以储存大量 的 水, 但随着武汉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 大量绿地 、 湿地 、 水塘
消失 , 城市“ 硬底化” 情况越来越严重 , 使得下雨时雨水基 本难以实现 自排 , 9 0 %的雨水都必须通过下水道排走 。 ( 3 ) 泵站建设缺位。 武汉市现有泵站的能力 , 只有规划 的5 6 %。目前 已建设 的泵站 、 涵箱 、 涵洞等设施 长期得不 到有效管理 , 排水能力被局限。水果湖地 区已经是逢雨必 淹, 大雨时漂浮在路面上的垃圾桶 、 生活垃圾成 为人们可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4600字本篇论文目录导航:武汉市水资源危机化解路径探究武汉市水资源发展新思路探析绪论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武汉市水资源危机化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外水资源危机化解成功经验借鉴化解武汉市水资源危机的途径探析武汉市水资源治理问题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2 武汉市水资源现状概述2.1 武汉市基本水情2.1.1 河流、湖泊数量多,水域面积广武汉市对水资源的开发以地表水为主,拥有众多的河流及湖泊,水域面积广。
全市5km 以上的河流共165 条,境内总长2166.4km,河道水面面积471.31 km2,河道水面率(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 5.57%.以市区内部的长江为例,在武汉市的境内流程达到144.5km,水面宽度1000~2000m.而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武汉市境内的流程也达到62km,水面宽度100~400m.全市共有湖泊166 个,湖泊水域面积达到779.56 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域面积的36.8%,中心城区有湖泊40个。
在全市的湖泊中,面积在3.33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1 个。
武汉市最大的湖泊是梁子湖(跨行政区湖泊,在武汉市内面积158.7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最大湖泊是东湖,东湖也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33 平方公里。
2.1.2 少数河流及湖泊的污染程度加剧尽管武汉市呈现出总体水质情况较好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河流和湖泊的污染加剧。
2006 至2011 的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据统计,河流方面,在2009 年之前,作为武汉市主要引用水水源的长江武汉段以及汉江武汉段的水质均呈现了好转的态势但蚂蚁河的水质较2009 年有所下降。
在湖泊方面,全市主要检测湖泊按功能类别统计如下(表2.1),水质劣于Ⅴ类的湖泊的数量除2007 年,其它年份与上一年相比逐年减少,但是到2011 年劣V 类湖泊的数量又略有回升。
其中,部分大型湖泊如南湖和东西湖的水质每年都被检测出为劣Ⅴ类。
武汉市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及其数字化应用分析
武汉市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及其数字化应用分析摘要:武汉市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排水管网健康对维护城市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研究围绕武汉市中心城区长约5855.7Km的排水管网隐患排查及数字化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强调排水管网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核心角色,接着审视了武汉市排水管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后,详述了排水管网隐患排查的多个阶段,包括数据收集、隐患评定和日常维护。
特别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如何整合到排水管网管理,从技术路线分析到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以及数据化排水设施运行效能的评估。
关键字:城市排水系统;隐患排查;数据化管理;基础设施维护在城市基础设施中,排水管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确保了城市的安全、环境的清洁和居民生活的便利。
武汉市作为典型的大城市,其排水管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联着公共安全和环境质量。
目前,武汉市面临的管道老化、堵塞、渗漏等问题亟需有效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和维护。
本文依据武汉市相关文件,剖析了排水管网的维护、隐患排查等问题。
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对排水管网全面系统的检测,评估其运行效能,并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保障城市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一、排水管网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角色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中,排水管网居于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它不仅关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稳定。
排水管网作为城市“血脉”,承担着收集和引导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重要职责。
一方面,它通过有效分流,减少和防止城市内涝,保证了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的安全。
另一方面,合理的排水设施能够有效预防污水的直接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保护水资源,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加之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排水管网的抗灾能力和调节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因此,城市排水管网不仅要满足基本的排水功能,还要具备应对突发性强降雨的能力,以及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中发挥作用。
城市排水问题及完善建议
城市排水问题及完善建议作者:刘福臣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6期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是发展越来越快,但城市的排水系统却跟不上自身发展的脚步,一旦遇到暴雨袭击,轻则街道积水,重则洪水倒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此,针对目前城市排水系统所存在的排水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完善解决问题做出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城市排水;排水问题;完善建议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083-01在近两个月,每逢大雨来袭,总有大城市变成“内海”的新闻报道。
在六月十八号,武汉更是成为了一片汪洋。
据调查,百分之七十往上的城市的排水系统是无法抵抗一年一遇的大雨。
城市的排水系统怎么了,城市的排水系统的排水问题有哪些呢?1 城市的排水系统的排水问题1.1 排出的水体不达标,属于污染水质排水系统最终排出的水仍属于污染的水质,是城市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排水问题。
城市排水系统的最终排水是把达标的水排放到河流流向下流城市,而有的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里。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不仅严重破坏了河流的水质,而且也会沉淀污染地下水质,对人们正常饮用的水源造成危害,甚至残留的有毒金属离子会渗入到植物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需要的是健康安全的水环境,这也是排水系统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排出的水体不达标,严重威胁到城市动植物的生长环境甚至人们的生命健康。
由此可见,排出的水质不达标是不容忽视,不容小视的,是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问题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2 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很少能循环使用水资源,也是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排水问题。
可以说,中国几乎很少,甚至没有城市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
这里的循环利用不单单指对处理后的废水的利用,更是对天然降水的收集、循环利用。
有的城市甚至没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只停留在单循环的利用水资源。
武汉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挑战与机遇2019年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新形势下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挑战与机遇01背景0203 04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挑战水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05机遇0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地级市及县级市数量:从2009年到2018年的650个增加到668个,城镇人口由64512万人增加到83137万人。
GDP :从2009年到2018年的34.85万亿元增加到90万亿元。
1、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污染源城市数量GDP 城镇人口2、排水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污水处理能力排水管渠数量截至2017年,全国城市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781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89亿立方米/日,排水管道达到到98.4万公里。
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相继颁布实施,标准逐步完善。
3、排放标准虽然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城市水环境质量恶化速度并未从根本上遏制,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地方为了控制本地区水环境质量也都相继出台了地方排水标准,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速度得到控制,但是仍然不容乐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全国水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201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161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V 类和劣V 类仍分别占4.5%和6.9%。
4、水环境质量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全国黑臭水体2869个,约20%正在治理中。
到2018年底,36个重点城市1062个黑臭水体中,95%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和成本对排水管网进行迁移改造,往往一再拖
延。除了野蛮施工,还有泥沙、渣土不经两级沉淀
就直接排入下水道,临时排水管网口径小、雨水收
集口不足,这些都加大了下水道的压力,对排渍产
生影响。
4泵站建设的缺位
• 武汉市现有泵站的能力,只有规划的56%。 现有排水规划设计标准是历史降雨水平和 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结果,按照规划建 设完成的地区,比如循礼门隧道、中山路 隧道等都未出现明显渍水。不过,如今的 排水系统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现有排水 设施的总体排水能力尚低于实际需要的60%。
三至五年一遇 十年一遇
2城市建设不能以牺牲湖泊为代价
3充分利用湖泊优势 适当联通湖泊
4雨污分流
5绿化
浅谈武汉排水系统 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谢谢观看! 请评委老师点评!
都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2地面硬质化,
90%的降水需靠
管网排走
• 雨水落地后的自然过程不外乎是,下雨——土 壤吸收雨水——蒸发或通过地下水进入河流。 过去,土壤和水塘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而现在, 随着城市建设“大干快上”,大量绿地、湿地、 水塘消失了,城市“硬底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以致一到下雨,雨水难以自排,90%要靠排水 管网才能排走。数据显示,2010年武汉市城区 面积1615.14平方公里,在市区核心区684平 方公里内地面硬化率达90%以上(山、水除外), 核心区外930平方公里地面硬化率达70%。
存在的主要问题(渍水成因)
• 1 设计标准低:管网基本上按一年一遇设计 • 2地面硬质化,90%的降水需靠管网排走 • 3 施工影响 • 4泵站建设的缺位 • 5湖泊数量与面积锐减
1 设计标准低: 管网基本上按一年一遇设计
•
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
水系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这种标准已不能
的湖泊在减少,城市建成区面积却在增加,如
果抽排能力没有加强,渍水就不可避免。湖泊
对雨水调蓄功能的减弱,是城市排水的一大损
失。
浅谈武汉排水系统 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国内外经验
• 青岛被认为是管道设置最合理的城市。青岛率先采用雨水污水 分流的排水模式。德式排污管道设计巧妙,管道为倒置的鸭蛋 型,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呈“V”型,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污 水流速更快,即使污水流量比较小,污水依然能保持一定的速 度,使得污水中所夹杂的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有效 保证了管道的畅通。
3 施工影响
•
最近几年,武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尤以
大型交通工程为主,500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繁荣
的背后是时代发展的阵痛。施工方为赶进度,往往
忽略排水管网建设。不仅事前很少主动去了解,挖
断后也不通报告知,直到水务人员巡查时才能发现,
更多时候是下雨导致渍水,影响到居民生活时才能
发现。水务部门要求恢复管网,施工方却不愿多花
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如管网、箱涵等排
水系统的口径还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
的。而且,这些管网改造起来也并不容易,目
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给
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通讯等
共计7大类17种,分属不同的机构和单位,并
且管线不断增多延伸,地下管网权属的复杂性
也加大了下水道的改造难度,几乎每一项改造
浅谈武汉排水系统 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背景
•
武汉排水系统存
在的问题就浮现出来
了。在近几年的大雨
中,武汉各地“遇雨则涝”
的现象,我们不禁思考,武汉作为全国大城市,
缘何会出现这种怪圈?我们不得不对武汉排水
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
浅谈武汉排水系统 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 巴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始建于 1854年,用时24年巴黎修建了600多公里的下水道。截至今日, 巴黎的下水道总长度近2300公里 ,相当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 距离。巴黎的下水道位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 蛛网。下水道十分宽敞,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侧是宽约 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巴黎的下水道按沟道大小可以分 为小下水道、中下水道和排水渠三种。每天有120亿立方米的水 经此管道排出,这些下水道犹如这座大城市的消化系统。
武汉排水系统
• 武汉的排水水系,根据排水规划,结合历史排放 体系和地区汇水特征,共分为86个排水水系。其中 中心城区25个水系,远城区61个水系。
• 伴随着武汉城市的快速发展,排水系统的建设步伐 一直没有停止。据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的最新资料 显示:截至2010年,该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建成区 425平方公里,有黄孝河、常青、汉口沿河等22个 排渍水系,汇水总面积1374.46平方公里;排水管网 总长度6307.16公里,污水处理厂截污管167公里, 管涵平均每年增长近170公里 。
解决方案
• 1规划要具有前瞻性 • 2城市建设不能以牺牲湖泊为代价 • 3充分利用湖泊优势,适当联通湖泊 • 4雨污分流 • 5绿化
1规划要具有前瞻性
部分城市排水现状
城市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东京 巴黎
一般地区排水标准 一年一遇 一年一遇
一至三年一遇 十至十五年一遇 五至十年一遇
五年一遇
重要地区排水标准 一年一遇
5湖泊数量与面积锐减
•
武汉湖泊的减少,大大减小了城市的
调蓄能力。1950年代,武汉市湖泊面积达1581
平方公里,城中湖有127个,80年代已经缩减
为874平方公里。近30年来,又减少了228.9平
方公里,城中湖也缩减为38个。与之相对应的
却是,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从220平方公里增加
到475平方公里 。天上的雨水没有减少,调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