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中国地形(山脉)说课案湘教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形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形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图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变化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2.教学难点: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形图、实地考察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地形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中国地形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分别介绍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通过实例讲解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并总结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类型的分布。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湘教版
在能力层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可能对于观察地形图和地形模型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分析地形问题也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力。
-开展地形知识实验,如制作地形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地理游戏,如地形区划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地形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利用PPT展示地形图和地形模型,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分析力。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地形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地形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地形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形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地形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地形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填图、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势2.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及两侧的地形区【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填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多媒体辅助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古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浙水,浪花淘尽英雄;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古诗词中经常会提到我国的大河都是向东流,这也体现了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地形。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地势西高东低多媒体展示我国沿北纬32度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我国的地势大致可以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海拔大概是多少米?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学生读图析图自主完成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学生结合教材31页活动1,在图2-21中勾画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标出具体山脉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有何影响?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的流向、东西交通有何影响?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变化吗?有何利用价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和学生一起分析。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_说课稿范文
《中国的地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
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二、教法分析(说教法)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各阶梯的大致海拔高度和分界线。
(2)使学生明白得山脉走向的概念和山脉是地势的“骨架”,以及记住我国要紧山脉的名称和大致分布。
(3)培养学生地理读图和析图能力(分层设色地势图和剖面图)。
(4)学会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和经济等方面的阻碍。
过程与方法(1)在启发式谈话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主观思维中把握新课知识,并尝试运用已知(已获)的知识,对地理事物经历的优化。
(2)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课堂上的交流展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壮美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周围地理事物。
(地势的优劣势分析)学习重点(1)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特点和我国要紧山脉的名称和分布(2)培养学生判读地势图和析图能力学习难点我国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阻碍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展现填空题1.位于中尼边境的,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我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2.我国地势高低,呈三级阶梯。
二、课堂合作探究(一)地势西高东低读教材图2-1完成活动题。
(二)山脉纵横交错1、我国是一个多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势的,、、、镶嵌其中。
2、依照走向,我国山脉可分为:东西走向的三列:(1)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三、收成展现选择题构成我国地势分布骨架的是( )A 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综合题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填绘下表:地势阶梯:第一级阶梯,界线①山②山③山第二级阶梯,界线④岭⑤山⑥山⑦山第三级阶梯:2.读下图,我国沿北纬36度邻近地势剖面图,完全成下问题:(1)我国地势 __________ 高 __________ 低,呈 ___________ 状分布。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3.中国地形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地形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中国地形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地形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地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中国地形的特征:分析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如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等。
3.中国主要地形区: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包括高原、平原、盆地、山地等,并简要阐述各地形区的特点。
4.地形对生活的影响:分析地形对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5.地形与经济:探讨地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地形对交通、工业布局等方面的作用。
-理解地形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地形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认识到地形对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内容逻辑关系
①重点知识点:地形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②关键词:地表形态、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③教学语句: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包括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基本类型。
2.中国地形的特征与分布
①重点知识点:中国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
②关键词: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区。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地图、地形模型、教学挂图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划以及主要地形区。
内容涵盖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同时也介绍了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格局,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中国的地形特点和地形区的分布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划以及主要地形区,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形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划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教学难点: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学生对地形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形图、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形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地形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分析中国地形区的分布,讲解主要地形区的特点。
3.案例分析:以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为例,分析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总结提升: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地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地理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2 湘教版
本单元第11课时
授课日期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2)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山脉及其走向的概念
2、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
3、知道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4、使学生形成我国主要的山脉的空间观念
重
点
难
点
重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难点: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具
山脉走向分布图
教学过程
2、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哪列山脉?它们是什么走向?这样的山脉还有哪几列?
学生对照图,在教材图上描出三列山脉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
25
一
二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主要的山脉。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1、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为走向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
二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主要的山脉。
第二节主要山脉
(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1、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为走向
展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东西)
(1)这些山脉是什么走向
(2)教材上把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称为一列,你觉得有无道理?
(3)这种走向的山脉共有几列?
展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东西)
(4)这些山脉是什么走向
(5)教材上把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称为一列,你觉得有无道理?
(6)这种走向的山脉共有几列?
2、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哪列山脉?它们是什么走向?这样的山脉还有哪几列?
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
湘教版初中地理说课稿范文篇一: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地形》说课稿_湘教版《中国地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中国地形》是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形与气候、河流、湖泊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生学习以后相关章节知识垫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识记我国的五种走向的山脉,主要的几种地形区,地势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中国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教法分析本堂课我采用地图和景观图片,使学生通过读图,直观获取有关的知识。
充分运用新建构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精神,开展讨论、对比、练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的课程教育理念。
三、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决定了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个性,同时具有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等特点。
针对学生以上情况,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策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量使课堂显得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创设讨论氛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已的见解和获得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进行学习。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综合和小组的意见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我将以下四个环节穿插在本节课的三部分(1、纵横交错的山脉。
中国的地势特征 2、中国的各种地形。
3、中国的地势特征以及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限。
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㈢建构体系,拓展创新㈣课堂活动,观点讨论我首先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我国是个多民族,多人口的国家, 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引出课题:中国的地形。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2.1中国地形说课稿
地理初二上湘教版2一、教材分析《中国地势》是初中八年级地理(湘教版)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
地势是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紧因素,由于地势与气候、河流、湖泊之间关系十分紧密。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势特点,将为学生学习以后相关章节知识垫定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识记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要紧地势区和按走向分为五种类型的山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壮美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教法分析本堂课我采纳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远教资源的地图和景观图片,使学生通过读图,直观猎取有关的知识。
充分运用新建构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精神,开展讨论、对比、练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明白得。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表达“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的课程教育理念。
三、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决定了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个性,同时具有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等特点。
针对学生以上情形,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纳以下策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尽量使课堂显得形象生动,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
同时创设讨论氛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已的见解和获得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欢乐感。
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采纳观看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进行学习。
通过观看、摸索,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综合和小组的意见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明白得,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远教资源的分析和采纳中央电化教育管资源中人教课标版中初二地理第三章《中国地势》中的媒体展现中的中国地势及中国地势剖面图的flah动画及中国地势山脉等十几幅图片形象生动,典型例题中的例子有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明白得。
其中flah制作的动画<古诗观赏>更是生动有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明白得。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级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名称教学重点1.结合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名称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出示挂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自制,为排除干扰,仅包含东北-西南、东西走向的山脉,且底图为政区图)让学生找出与阴山走向相同的山脉,并说出名称。
让学生观察山脉的标注有什么规律。
〔教师概括〕注记文字应与山脉走向一致,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均匀分布于山体上。
引导学生找出东西走向的所有山脉,每找出一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在的行政区位置,并将其在投影片上重绘一次,同时让学生在已准备好的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绘出该山脉。
用同样方法学习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概括板书〕(见板书设计表格)〔教师概括〕东西走向的三列好像“三道纬向长城”,称“三横”;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好像“三条濒海峻岭”称“三纵”。
〔教师引导〕欣赏歌曲《珠穆朗玛》,让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的位置。
引导学生看课文中关于喜马拉雅山的介绍,并思考:(1)喜马拉雅山的走向?(2)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的位置、名称、海拔?(3)找同学到板图上画出喜马拉雅山,并标注珠穆朗玛峰。
(教师概括)喜马拉雅山是弧形山脉,其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是世界最高峰。
其雄壮、神奇吸引了无数登山健儿。
结合“珠峰探险”的课文,激发学生勇于探险,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但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探险活动)。
(板图)中国轮廓图。
复习、概括,深入探讨。
教师在绘中国轮廓图的同时让学生描绘一X课本中的中国轮廓图。
绘好后,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要求挑选写有山脉名称的吹塑纸条,粘贴在板图的正确位置上。
八年级地理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说课教案 湘教版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教材主要讲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三部分内容。
地形是构成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时对我国气候和河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节放在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学好本节,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多而高。
本节为地形的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有两项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对于地势特征要强调的是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独特的阶梯状地势使我国大江大河在向东流的过程中形成多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这部分内容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充分利用地图精讲多练,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反复读图记图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山脉的分布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特点及各级地势阶梯的大致海拔和主要地形区,并记住阶梯分界线。
(2)认识山脉走向的含义,熟悉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并能说明山脉起我国地形骨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讨论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记图,画图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读图、记图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决心为建设富强、某某的国家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结合教材分析确定中国的地势特点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既是本节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乐于接受新知识;从知识基础上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从教材内容来看,教材中大量地名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枯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山脉》说课课案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山脉》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其最大特点就是对知识的记忆性要求很强,它即用上了我国行政区划和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旧知识,又为气候、土地资源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了解山脉不仅是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还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在中国地形填充图上准确填出我国5条东西走向的山脉,7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喜玛拉雅山及珠穆朗玛峰,并明白它们在中国的部位.
(2)过程与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通过阅读材料、读图分析,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以多边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进行知识的建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主要山脉和中国名山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通过了解我国登山运动员攀登珠峰的事迹,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学重点:
东西走向的主要山脉;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喜玛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
4.教学难点:
对东西、东北一西南及弧形三种走向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分布的记忆.
二、学情分析
由于地理学科特有的魅力,初中学生对学习地理热情较高,思维活跃.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读图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其思维方式中感性思维起主导作用.
三、说学法
利用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明确我国山脉主要有哪些走向,分别找出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的名称,明确这些山脉所在的省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通过主动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观察发现,主动构建中国山脉空间分布的轮廓.
四、说教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所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集中他人(老师、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因此我确定采用:(1)启发记忆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情景,边指导、边练习、边反馈,使学生在学习中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几时形成与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目标,达到学习的成功.
(2)小组合作:给出相关资料,拟定思考性问题小组合作完成.
(3)课堂练习法:及时反馈达到预期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展示朗读自编顺口溜,戏称是一首新诗,引起好奇:“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 台湾山脉东分布, 长白武夷夹当中.
弧形山脉气势宏,喜玛拉雅似卧龙,珠蜂傲立中尼境, 八八四四第一峰.”问“诗的主题是什么”,导入新课.解读“走向”的概念,展现一些名山和山脉的图片,明白山和山脉的区别与联系.
2、引入正题:
带着问题看录像:“我国有哪些主要山脉,其走向和分布又如何?”,看完录像,由我通过指地形图,总结出这些条纵横交错的山脉把我们伟大的祖国装扮得更加雄伟壮丽、多姿多彩,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绘制中国轮廓图,在图上画出一种走向的主要山脉,让学生去辨认其走向,并说出该走向的主要山脉有几列、几条?学生回答后板书,然后识别其名称与分布,学生可参.看书第21页2——2图来回答,学生每说出一条山脉的名称,我就把课前写好山名的硬纸片贴在正确位置上.每讲完一种走向的主要山脉后,把所贴的山名取下来,让学生背着写在《地理填充图册》第18页填充图上,然后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小黑板上把山名贴上,全班检查其正误.讲完东西、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后,该讲喜玛拉雅山了.我在黑板上画出其位置,先不讲,而是给学生放一段录像,让学生通过收看录像回答出该山的名称,其主峰的名称、海拔及位置.并简单介绍中国是世界第一个从环境更为恶劣的北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国家,以此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以上内容的完成为属于边指导、边练习、边反馈的过程.讲到这里,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已授完,同时给学生指出板书的内容即为.本节课应该记住的教学目标.那么我国除了以上走向的山脉以外,还有什么走向的山脉呢?再画出西北一东南和南北走向的三条山脉,让学生练习辨认其走向、名称,并写在《填充图册》上,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把名称贴上,全班检查.为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给出山脉顺口溜: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 台湾山脉东分布, 长白武夷夹当中.弧形山脉气势宏,喜玛拉雅似卧龙,珠蜂傲立中尼境, 八八四四第一峰.老师边读边讲,再让学生齐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为活跃课堂气氛,强化记忆并拓展学习而设计.分组合作,把准备好的写有两到三个山脉的纸条分给各小组,要求合作完成:山脉的位置、在个省或是哪些省哪些地形区的分界.然后指派一人指位置,一人说出是什么山脉、在哪个省或是哪些省哪些地形区的分界.对的全班给以掌声鼓励.
最后布置看图完成课本27页活动题1、3的填表题.
3、总结.
五,板书:结构式第二节主要山脉东西走向:三列(5条) 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三列,(7条) 与分弧形山脉:喜玛拉雅山布8848米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峰中尼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