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和记录.pdf

合集下载

211051199_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通信指挥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11051199_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通信指挥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3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迅猛发展,电磁空间成为一种新的战场环境,是海陆空天四维战场空间之外的第五维空间[1]。

在信息化战场上,交战双方激烈对抗条件下所产生的多类型、全频谱、高密度的电磁辐射信号,以及己方大量使用电子设备引起的相互影响和干扰,造成在时域上突发多变、空域上纵横交错、频域上拥挤重叠的复杂电磁环境,严重影响武器装备效能发挥、通信指挥管理和部队作战行动开展[2,3]。

信息化装备,特别是通信指挥系统如何应对复杂电磁环境带来的挑战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

1 复杂电磁环境对装备通信指挥系统的影响分析1.1 电子装备使用效能降低在现代信息化战场环境下,各类电磁背景噪声不断增多,电磁频谱占用度不断提高,对装备通信指挥系统造成较大影响。

一是装备使用稳定性降低。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传输距离缩短,传输数据中断率上升,各型用频装备之间容易发生自扰互扰。

如,短波超视距雷达使用时占用带宽较长,可能影响各种武器系统的短波电台通信频点。

二是装备信号传输可靠性降低。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噪声增大,数据传输误码率上升,通信传输可靠性下降。

三是通信传输时效性降低。

复杂电磁环境下信号联通率降低,导致传输速率下降,难以满足信息化战争大数据量传输的需要。

1.2 信息安全防护要求更高信息化战争中,通信指挥系统极易遭受敌方从地面、空中实施的电磁干扰和反辐射武器攻击。

敌军电子战分队,可对我装备指挥系统通信网实施窃听、干扰、冒充和定位,对我计算机网络无线注射病毒进行攻击,对我指挥平台的文件数据进行删除、篡改,严重影响通信指挥系统正常运行。

此外,敌方全时空、多层次、大纵深的侦察干扰也会对我通信系统运行造成威胁,对我装备通信指挥系统信息安全防护要求进一步加大。

1.3 电磁频谱管控难度增大频谱管理是制电磁权的关键,战场电磁频谱管理贯穿于信息化战争的全过程。

当前,基层部队大多只能进行电磁环境的监测,频谱管理能力较弱,难以实时、科学、有效分配管理频率。

电磁环境- 机场环境测试方案

电磁环境- 机场环境测试方案

电磁环境- 机场环境测试方案MH XXX-2006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06-xx-xx发布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of civil aeronautical ground radio stations1. 引言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是指使用民用航空无线电频率,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者航空移动业务的地面固定无线电台(站)。

来自非航空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或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无线电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造成有害干扰。

国家和有关部门已为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制定了标准。

为保证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减小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测试单位间测试结果的差异,特制定本规范。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范用来测试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的电磁环境是否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性标准要求。

本规范明确了测试仪器、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保证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测量,频率从150千赫兹,16吉赫兹。

3. 引用标准GB/T4365 电磁兼容术语GB 6364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T6113.2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GB 3907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GJB 152A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MH XXX-2006GB/T15658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GB/T6113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T 6833.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T 6833.8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T 6833.9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GB/T 6833.10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GB/T 13622 无线电管理术语MH 4001.1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甚高频设备技术要求4. 名词术语4.1. 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 aeronautical radionavigation service用于航空器飞行和航空器安全运行的无线电导航业务。

电磁干扰对临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电磁干扰对临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电磁干扰对临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及解决办法发布时间:2021-07-01T11:48:45.6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5期作者:何平[导读] 动态心电图不同普通的心电图,它可以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连续不断的采集记录、存储、分析、处理,何平丹东中心医院辽宁丹东 118000摘要动态心电图不同普通的心电图,它可以24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连续不断的采集记录、存储、分析、处理,编辑并打印患者日常所有活动时的心电生理信息,由于采集记录时间长又是无创开放式,周围的电磁环境对动态心电图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影响很大,周围电磁环境在这里主要是指交流电磁干扰和直流电磁干扰。

如何解决电磁对动态心电图的干扰影响,临床上一般主要是依据电磁抗干扰的原理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电磁干扰对动态心电图的影响。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电磁干扰解决办法一、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ainlnlatory ecg 简称hoher?或“背盒子”,它可以连续采集24小时,大约8 -14万次的心率波动或更长时间的连续不断的动态心电生理信息记录、存储、分析、处理,编辑并打印报告、特点;采集时间长,采集信息量大,普通心电图往往只采集记录平卧状态下几十秒钟内的心电生理信息,采集时间短、采集信息量少,对于间歇性症状.不明显症状或一过性症状容易出现漏诊,动态心电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动态心电图构成主要是由动态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器系统及高性能计算机分析,处理编辑打印工作站系统等组成,前者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经电极导联采集的动态心电生理信息,后者主要是完成对心电生理信息分析、处理、编辑、打印等。

动态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器的贮存介质有磁带式(例如匣式磁带或微型硬盘)和固态式(静态或动态随机存贮器)两种。

动态心电生理信息采集记录磁带式记录器像一个微型的录音机,但又和微型录音机不完全相同;a.它只记录动态心电生理信息,b.它走带的速度相当慢,c.动态心电生理信息只记录在一盘普通的微型录音带上,而且不需换盘,记录结束后再放到单独的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分析、编辑打印报告等。

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大地电磁数据特征及处理

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大地电磁数据特征及处理

第44卷 第3期2022年6月地 震 地 质SEISMOLOGYANDGEOLOGYVol.44,No.3Jun.,2022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2.03.011韩静,詹艳,孙翔宇,等.2022.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大地电磁数据特征及处理[J].地震地质,44(3):736—752.HANJing,ZHANYan,SUNXiang yu,etal.2022.Characteristicsandprocessingofmagnetotelluricdataunderstrong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nvironment[J].SeismologyandGeology,44(3):736—752.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大地电磁数据特征及处理韩 静1) 詹 艳1) 孙翔宇1) 赵国泽1)刘雪华1) 包雨鑫1) 孙建宝1) 彭远黔2)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 050021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高速铁路、风力和光伏发电站、大型输电网等遍布各个地区,在这些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否获取或如何获取优质的大地电磁观测数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2年来,我们在银川、运城、鹤壁和张家口4个测区开展了大地电磁测量,对约500个测点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进行了分类总结,梳理出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大型输电网等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45个典型测点。

文中介绍了这45个测点谱数据的处理过程,展示了最终获取的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

结果说明,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采取加长观测时间的策略,使用优质的远参考数据对测区数据进行远参处理,采用非Robust法估计并仔细地选择谱数据,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获取质量合格甚至优良的大地电磁数据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大地电磁观测 强电磁干扰 远参考处理 非Robust中图分类号:P315 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22)03-736-17〔收稿日期〕 2021-02-23收稿,2021-04-22改回。

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管控对策研究

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管控对策研究

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管控对策研究摘要:目前国际对于智能电磁频谱管控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以地面处理为主,现有天基信息管控能力并未充分发挥。

在实际战场应用时面临着态势信息获取难、指挥信息传输难、武器装备协同难等一系列作战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源头就是未能做到对电磁频谱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高效的利用。

综上,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频谱管控手段日益面临效能挑战,亟需利用卫星广域覆盖、波束指向灵活的优势,解决地面独立管控方案受地形条件及监管范围限制的问题,对装备用频进行合理调度与规划,有效保障联合作战场景下多领域、全维度信息对抗的有效性和顽存性。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频谱管控;对策前言电磁频谱资源存在于现代作战的全空间,同时也贯穿于作战的全过程,是一种无形却十分关键的战斗力。

对一个国家及其军队来说,军事电磁频谱,尤其是卫星通信频谱的高效利用对获得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电磁控制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电磁频谱也是一把双刃剑。

当己方装备大量密集部署时,由于装备的自主性不足,一旦各装备不对用频加以合理限制就会加剧战场的电磁频谱资源冲突,使得装备之间产生自扰和互扰。

1频谱管控概念内涵现阶段用频管理主要在战前对频谱进行静态划分,提前规划各设备的工作频点、带宽和功率等指标,虽然减少了设备间的冲突,但也带来了资源的空置浪费,还限制了设备的性能发挥,在面临强对抗下的突发干扰时难以灵活应对。

同时,未来战争中的用频设备将会向功能集成化、体积小型化、部署密集化和目标复杂化发展.传统固定频段正变得愈发拥挤,继续依靠静态分配手段势必导致内部用频冲突加剧。

面向未来强博弈密集联合作战场景的天基智能频谱管理技术,有必要以传统方案为基石,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

具体表现为由地面独立走向星地联合、由静态分配走向实时交互、由固定方案走向因地制宜和由集中决策走向智能协同。

在星地协同方面,在强敌拒止及恶劣信息交互条件下,我方地基通信能力严重受限,导致用频调度与实际作战需求脱节,相关决策信息支持完全失效,严重影响装备正常工作的问题。

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优化方式研究——以输电线路信息采集系统为例

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优化方式研究——以输电线路信息采集系统为例

参数见表 3。温湿度传感器用于记录传输线路工作环境内的温
度和湿度数据,采用瑞士 Sensirion 公司生产的 SHT15 型数字
传感器,其湿度分辨率为 0.03%RH,湿度量程为 0~100%RH,
温度分辨率为 0.01℃,量程为 -40℃ ~123.8℃。气压传感器
的型号为 BMP085,测量范围在 110hPa~300hPa,分辨率达到
1.2 优化设计目标
此次的优化目的是对标国外的先进电磁测量仪器,以特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为监测对象,设计一套输电线路电磁环境 参数采集系统,并且与同类先进产品进行对比,检验该系统 的可靠性和精度。
2 输电线路电磁信息采集系统优化设计
2.1 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场分布规律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场具有边值,为了便于分析电磁 场的分布规律,可使用一系列子域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通 过简单插值函数来表示该未知子域。边值原本有无限多个自 由度,引入简单插值函数后,可将其转化为有限自由度问题 [2]。常用的简单插值函数为三角形线性插值有限元法,利用 二维静磁场阐述其基本原理,如下所述。
测量范围 ±100µT ±100µT
环境适应性 良好 良好
可靠性 高 高
应用特点和备注 用于测量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单轴工频磁场 适用于同时测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工频磁场
- 32 -
信息技术
2024 NO.4(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3.1.1 主程序设计
测量精确,能够检验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水平。
的模拟数据显示,其在导线中心处达到峰值 32µT,从导线中
心向两侧延伸,工频磁场的强度呈递减趋势,整体为先增大、
后变小的趋势(见表 1)。
距离/m 0 10 20 30 40 50

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监测新技术

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监测新技术

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监测新技术作者:郑权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8期一、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监测遇到的新问题频谱监测主要作用体现在无线电管制,因此要监测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保持频谱的稳定;查找干扰频谱并排除;建立频谱资源数据库,为军事提供相关的电子情报。

复杂电磁环境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内,在一定的频段范围内存在多种信号,信号比较密集并且交叠存在,这些信号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是动态性和密集性,由于存在对抗性,信号处于多变状态,因此增加了频谱监测的难度。

二、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监测的技术难点在复杂电磁环境中,频谱监测要面对许多新的技术问题。

由于信号的持续时间非常短,给频谱监测带来了难度,信号会突然出现,并且存在跳频现象。

所以频谱监测要具有快速扫描的功能,可以在更宽频的范围内完成搜索;信号的种类趋于复杂化,由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号的调制方式变得多样性,不同的调制方式难以准确地识别。

因此在频谱监测时要注重信号的细微差别,提高信号的识别效果;复杂电磁环境还体现有了更多的弱信号和邻信号。

因此对于这些信号的监测需要提升监测接收机的高分辨能力和方向识别能力。

为了保证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的监测效果就要实施监测的全覆盖,这样可以准确发现频谱的变化,及时排除干扰,对于机场、码头等特殊区域要重点监测。

要保证监测效果就要提升相关设备的性能,以实现射频信号的准确搜索和识别并截获,通过测向与定位技术对同频信号与微弱信号加以识别,并对盲信号实施分离。

监测网络要实施全方位,并实现频谱监测的全面覆盖。

此外,借助监测软件可以实现多种信号的分析与存储,提升信号识别的准确性,可以更好地掌握信号的变化特征,以便于分析信号的运行特点和规律。

三、复杂电磁环境下频谱监测的新技术3.1 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有采用了频谱计算技术,将数学中的阵列计算和信号处理技术相互结合,利用不同的阵元从空间获取频谱信息,通过分析信号空间和噪声空间存在的正交性来建立相关的谱函数,从而计算出空间内存在的频率。

《道路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计划6月发布

《道路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计划6月发布

04环境技术/Environmental Technologyrade NewsT行业动态两项风电国家标准7月1日正式实施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GB/T36994-2018《风力发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GB/T36995-2018《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将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

《风力发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规定了包括电压偏差适应性、频率偏差适应性、三相电压不平衡适应性、闪变适应性、谐波电压适应性等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内容。

该标准结合了我国风电机组运行现状及电网运行对风电机组适应性的要求,同时也涉及相关设备、程序等方面要求。

《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规定了包括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两种类型的风电机组故障电压穿越能力技术要求。

参考现有技术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结合了当前技术能力与检测手段。

这两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在提高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性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风电标准体系,推进我国风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提高我国风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道路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计划6月发布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道路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按传统标准进行过整车抗扰试验的车辆,在实际道路上仍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如何评估整车在实际电磁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能是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标准规范此类道路复杂电磁环境信号的采集与暗室回放检测方式,将有效的提升车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安全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于2018年6月开始进行立项审查,7月24日正式立项,并于2019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

各企业代表针对道路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评价内容、主要技术指标等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会后标准工作组将根据各企业代表的反馈意见对标准进行整理和修改。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在桌面环境下,采用射频注入的方式模拟各种真实复杂电磁环境,使被测设备在该可控环境下进行指标和功能测试,以检验被测设备在实际电磁环境下的性能,从而在研发阶段就解决被测设备在实际电磁环境下可能遇到的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可根据配置动态生成用户所需的多路具有复杂信号特征和复杂逻辑关系的电磁信号,包括通用信号、雷达发射信号和目标回波信号、运动目标和多目标信号、卫星通信和导航信号、测控及遥感信号、电子战信号等,并具备信号捕获、记录和动态回放的功能。

具备复杂特征电磁信号产生功能,支持多音、连续波、各种脉冲调制、脉内调制、模拟调频调幅调相、数字调频调幅调相、噪声调制、频率捷变等具备多种用途信号特征模拟能力,信号特征库覆盖各种体制雷达、常规通信、电子战、侦察、遥感、测控、卫星通信、引导、导航定位、数据链等各种应用场景具备多通道相参、非相参信号产生功能具有基带、中频、射频多种信号形式输出能力具备运动目标信号特征模拟和动态场景模拟功能具备多目标信号模拟功能具备延时、多普勒、多径衰落等信道特征模拟能力具备多通道射频信号合成分配功能具备信号采集和动态无缝回放的功能具备远程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概述功能及特点工作频段范围:DC~40GHz最大模拟带宽:20GHz (f ≤20GHz ),2GHz (f>20GHz )输出功率范围:-80dBm~-10dBm (仪器端口)输出信号典型相位噪声(1GHz):≤-79dBc/Hz@10Hz ,≤-124dBc/Hz@10kHz 频率转换时间:最短可达100ns模拟器相位变化时间:10ms一次试验单台模拟器的脉内信号形式:≥50种模拟信号脉冲脉宽范围:20ns~20ms 模拟信号脉冲PRI 范围:100ns~100ms 模拟信号达到时间精度:优于0.1ns12通道M8195A+M8197A1信号合成和分配网络战场频谱管理软件电磁信号产生系统平台软件信道模拟器718信号检测系统信号记录与回放系统CH2通用/专用信号库硬件及仪器E8267DVS5024A VS5024A VS5024AFH5401A FH5401A234561182CH1软件CH18E8267DE8267D E8267D E8267D多通道复杂信号产生系统8M8190A相参校准系统四通道示波器+矢量网络分析仪检测系统U3038P-24信号调理与校准网络11217信号产生系统12通道相参系统捷变频信号产生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模拟系统分为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以及信号检测系统三大部分。

靶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方法研究

靶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方法研究

靶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方法研究作者:王国松马冬冬刘宗福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年第11期摘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开展电子装备适应性试验和基地化训练,电磁环境构设与运用水平是检验试验和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靶场电磁环境构设与实战化训练需求相比还有差距,在构设标准、理论体系和基础研究上还有待加强。

本文从复杂电磁环境构设存在的问题和任务需求出发,开展复杂电磁环境构设能力分析,提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应对策略及方法,为提升复杂电磁环境构设的精细化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靶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方法中图分类号:TN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11-0041-02随着装备技术和信息化作战样式的发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试验和部队训练在靶场地位日益凸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开展电子装备适应性试验和基地化训练,电磁环境构设与运用水平是检验试验和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1]。

经过多年的装备建设,靶场已初步形成了构建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但随着军事训练任务拓展和被试训装备性能提升,现有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条件和方法在精细化、标准化、体系化、专业化发展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1 当前复杂电磁环境构设存在的问题靶场目前具备一定的复杂电磁环境构设能力,可在一定区域构设可调可控的雷达及通信信号背景环境、多种样式的雷达和通信干扰环境、火控及末制导雷达等威胁环境,但随着试训任务拓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构建标准仍需探讨。

目前靶场电磁环境构设中雷达信号环境主要以电磁脉冲数量来描述,缺少电磁信号较为精细的构建标准,如时、频、能、空、极化、调制等域的标准,对被试训装备有效接收带宽内的信号情况考虑不多。

另外,在电磁环境的定量分级描述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方法,且每种描述方式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相关资料研究表明,电磁环境度量具有多种观点和表述方式,迄今没有定论,所以靶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

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

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电磁场环境日益复杂和频繁的变化,电磁干扰对人类生活和电子设备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军事、民用航空、电力通信等领域,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前的电磁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对复杂电磁环境的监测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并实现更先进、更精准的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

在过去的研究中,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的监测评估系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传统的监测设备对于电磁信号的频率范围、动态范围和精度都存在一定局限性;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方面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评估方法和指标的选择对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对提高电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电磁环境是指在某一区域或空间范围内存在的所有电磁场的总和,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害与影响。

对复杂电磁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变得至关重要。

研究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周围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电磁辐射危害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通过系统的监测评估,能够为电磁环境治理提供重要参考,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研究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还在于推动电磁环境治理的发展,为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复杂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通过对电磁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提高对电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了解和控制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一、建立一个全面、准确、可靠的电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实现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二、研究开发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实现对电磁环境数据的准确分析和处理;三、探索合适的评估方法与指标,对电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和定量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四、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与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监测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SOE信号在电厂监控系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探讨

SOE信号在电厂监控系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探讨
S E报文后发送给调度单位主站系统 , O 以便主站系统 对事件和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 为杜绝此问题 ,有关规程规定事 顷 序记录量的 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应进行状态变位及防抖动测试 、
在电厂监控系统中, 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对机组的 运行工况( 停机、 电、 发 调相 、 抽水等 )6 V及以上电 、k 压断路器 、 反映厂用电源情况的断路器和 自 动开关 、 反映系统运行状况的隔离开关的位置信号、 主要设备
1 S E量的采集原理和作用 O
11采 集原理 .
的事故及故障信号 、 以及主要设备的总事故及总故障
合及机组事故信号通过 1 114 0 、0 通信及 时上送调度 部门, 使调度员陕速了解现场各种设备运行及异常情
干扰 、 自 来 切换瞬态过程( 切断感 陛负载、 继电器触点 弹跳等) 的各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干扰 、 工频电流
( 故障条件下的电流幅值较大) 产生的工频磁场、 自 来 况, 对系统事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如电厂必须 操作者和对邻近物体的静 电放电时的干扰 、来 自9 把接人系统的重要开关的 A B C三相最后一相的合 k z 8 H 频率范围内射频发射机电磁干扰等, 、、 H ~0 z M 这 闸变位精确动作时间与最早一相的分闸变位精确动 些都有可能导致模块发生变位。 个别产品在实验室中 作时间( 精确到毫秒 ) 通过通信系统直接将其打包成 模拟到静电放电试验产生的错误信号变位现象。
() 4 外部 干扰
由于 S E模块工作在电厂复杂的电磁环境中, O 流、 大型发电机的三相电压、 三相 电流等, 这些信息对 S E信号还有可能受到各种干扰源的影响, O 如由于电 事故分析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源和控制线开关切换或雷击引起并 出现的振荡波的 () 4 满足电网安全的需要 , 把一些重要开关的分

浅谈检定、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及记录

浅谈检定、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及记录

浅谈检定、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及记录摘要: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及记录是一项关键任务,它对于保证校准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论文研究了校准过程中环境条件的监控和记录方法,以提高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校准结果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套监控和记录机制,以确保校准过程中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检定;校准时环境条件;监控;记录引言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环境条件进行严格的监控并记录下来。

在压力表的检定和校准时,环境条件的监控和记录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压力表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需要确保检定和校准时的环境条件符合标准要求,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检定和校准结果的影响。

一校准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校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手段,用于确保仪器、设备和系统的测量结果具有可信度和准确性。

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各种仪器和设备的准确测量是保证质量控制、产品安全和科学研究成果可重复性的关键。

校准作为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对所测量量进行比较,找出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对设备进行调整或修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选择参考标准、建立校准装置、进行校准测试、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校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校准的目的是减少和消除测量误差,并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以确定系统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校准的背景和意义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校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校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测量科学和仪器仪表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校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仪器和设备的测量准确性,还可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环境条件的监控方法2.1传感器监测传感器监测是一种常用的监控环境条件的方法。

通过安装合适的传感器,可以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气压、电磁场强度等。

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可以用于分析环境条件的变化趋势,帮助判断校准过程中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整车环境下便携式发射机测试方法研究与分析

整车环境下便携式发射机测试方法研究与分析

272021年第2期 安全与电磁兼容引言随着智能化终端等射频电气产品的使用、车辆后装电器产品装车均会使汽车车内电磁环境更复杂,车载电器产品(仪表、车载主机、空调控制面板等)能否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安全体验,采用何种测试方法能够精确稳定模拟该类干扰源成为目前电磁兼容测试难点之一。

国内外普遍采用便携式发射机测试方法进行车内窄带电磁辐射抗干扰试验,测试标准主要依据 ISO 11451-3-2015:“道路车辆-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抗扰性试验方法第3部分:车载发射机模拟”、 ISO 11452-9-2012:“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抗扰性试验方法第9部分:便携式发射机”,整车车内复杂电磁环境抗扰度标准制修订较少,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级别的电磁兼容测试;国内法规测试中增加了车外辐射抗扰度测试要求,针对车内电磁环境测评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法规。

最新ISO 11452-9修订版本在ISO 11452-9:2012版本的基础上引进商用天线进行干扰模拟,测试频段由26~5 850 MHz 变为142~ 6 000 MHz [1]。

本文依据电子电气类产品测试标准ISO 11452-9:2012中的测试方法,以手机通信2G/3G/4G/5G 频段内的功率大小为基准,采用便携式模拟天线的发射与实际手机通信状态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 便携式发射机电磁干扰测试1.1 测试系统及要求便携式发射机辐射抗扰度主要利用试验室测试环境或空旷场地,通过测试系统施加电磁干扰对整车车内进行辐射抗扰度测试。

测试位置一般选用手机常放置位置,如档位前方、中控台杯架中间等,如图1所示,具摘要为研究与分析便携式发射机测试过程中部分频段驻波比高、反射功率大、模拟真实性差等问题,基于ISO 11452-9-2012零部件电子电气便携式发射机抗扰度测试方法,搭建了整车环境下的试验平台,分析真实发射机、商用发射天线、信号回放等不同测试方法的优劣势。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对抗训练效果评估方法

法 ,构建针对性强 、可操作性 高的科学合理 的量化评估 技 术 体 系 。
2 训 练 效 :果评 估 内容 与 评 估 对 象
2.1 评估 内容
要想 明确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对抗训 练效果评估 内容 ,必须对部队作 战能力与作 战效能两个概念加 以区 分和界定 :作战能力指部队为执行一定作战任务所需 的 “本领 ”或应具有 的潜力 ;作战效能指特定条件下部 队执
第 32卷第 2期
2013年 6月
通 信 对 抗
C0M M UNICAT10N C0UNTERM EASURES
Vo1.32 No.2 Jun.2013
复杂 电磁 环境下通信对抗训练效果评估 方法
邹 时禧
(海军装备部驻西安军事代表局 ,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 :为解决复杂电磁环境 下通信对抗训 练效 果量化评估 问题 ,提 高量化评 估的科 学性和 可操作 性 , 采用 系统分析的方法应 用效能评估理论、综合评价理论 ,从岸基通信 对抗训练特点及对训练效果评估 方 法 的要 求 出发 ,构 建 了基 于作 战效 能 评 价 的通 信 对 抗 效 果 量化 评 估 方法 ,可 指 导后 续通 信 对 抗 部 队训 练 效果的评估和作 战能力的评 估,对 同类评 估工作 亦具有较 强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训 练 效果 评 估 ;作 战效 能 ;训 练绩 效 ;指 标 体 系 中图分类号 :TN975 文献标志码 :A
因此 ,通信对抗训练效果评估工作的直接量化 内容 的充分必要条件 ”,无需进行复杂的一致性检验等特点 ,

为“部队作 战效能”。通过通信对抗专业部 队特定科 目下 因此可大大降低评估工作计算量 ,提高评估工作效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分析回放系统
目录
1. 用途和必要性 (3)
2. 系统构成和框图 (3)
3. 信号实时采集单元 (4)
4. 信号长时间海量存贮单元 (5)
5. 信号离线软件回放和分析单元 (8)
6. 硬件信号回放单元 (10)
7. 总结 (11)
更多资料下载:
http://www.ofweek.c
om/topic/company/te
k/
1. 用途和必要性
在雷达、频谱监测、卫星通信等领域常需要对复杂电
磁环境的背景和其中的信号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这 需要对现实中的各种信号进行采集存贮、分析和回放, 根据应用的不同,有的时候还需要对复杂电磁环境信 号进行长时间的记录,信号的采集时间从微秒到毫秒 到秒甚至是到小时级别,过去工程师常常因为无法定 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干扰信号和记录通信信号的整个 过程而烦恼,同时即使能够记录小时级别的信号,对 巨大数据块的流畅分析也是工程师所急需的。

泰克的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储、分析回放系统具有很 强的实时信号采集功能和信号分析功能,可以直接采 集回放 IQ 信号,新的实时 DPX 存贮功能可以实时的 不遗漏的存贮频谱的 trace 和回放,按照不同的时间分 辨率,最长时间可以达到年级别的 Trace 存贮。

对于 只关心频谱 trace 的应用来说,直接通过实时信号分析 仪就可以实现长时间的频谱曲线存贮。

有些时候,工程师需要将复杂电磁环境的 IQ 信号长时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回放分析系统
间的采集下来,并将采集下来的信号进行时域观测、 频谱分析、调制识别、解调分析、脉冲分析、脉冲分 选等工作。

那就要求该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 实时 IQ 的海量存贮,可以实现对复杂电磁环境的的信 号长时间记录,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 分析处理回放。

泰克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复杂电磁环境长时间 采集存贮、分析回放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了泰克实 时信号分析仪的对信号的捕获分析能力,并配合固态 存贮设备仪器信号离线回放分析软件,实现了对复杂 电磁环境的监测、记录和分析的功能。

2. 系统构成和框图
泰克宽带信号长时间采集、存贮、回放系统包括信号 采集单元 ( 泰克实时信号分析仪 )、信号海量存贮单元 (TIQS 固态存贮 ),硬件回放单元 ( 泰克任意波形发生 器 ),系统分析软件组成。

另外示波器也可以作为宽带 信号分析仪器。

系统框图如下: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贮、分析回放系统
TIQS
I Q 输出
数据分析软件
TIQS
固态存贮离线信号
固 态

分析软件
固态存贮

时 间 存 贮 的 信 号


超带宽信号验证
RSA6120B 采集的信号进行回放
AWG70001A
RSA6120B
(复杂电磁环境仿真、回放)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
图 1.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存贮、回放、分析系统
/topi c/company/tek/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回放分析系统
3. 信号实时采集单元
泰克实时信号分析仪是业内最佳的信号采集设备,可
以对信号的截获,信号的采集,信号的存贮和信号的
回放和分析。

对于海量存贮的需求,可以通过IQ
output 接口,将采集的信号连绵不断的输出。

3.1 信号截获和内部存贮功能
实时信号分析仪具有很强的信号截获功能,配合实时触
发技术,可以捕获各种空中信号,如跳频信号,扩频信
号,时分信号和同频干扰下的信号。

多种触发技术。


活设置多种触发条件实现对特定信号的存储。

并且具
备‘Save on Trig’和‘Fast save’功能,能够自动完成从触
发到存储的过程。

触发模式有:频率模板触发,频谱密
度触发,欠幅触发,矮脉冲触发,功率触发能(包络触发
逻辑功能)可以将信号截获并存贮在实时信号分析仪的
4G内存中,进行信号的分析。

信号的存贮可分为实时信号分析仪内部存贮模式和实时
信号分析仪外部存贮模式。

内部存贮模式包括IQ数据
内部存储和频谱曲线存贮两种方式。

首先是IQ数据存
贮。

信号分析仪自身具有超大信号存储空间(可增加至
4GB),不依靠外部存储器,使用单台实时信号分析仪,就
能够实现84.5s (40M捕获带宽,采样率
50MB/s) 的无缝记录。

图 3.RSA6000B系列实时信号分析仪内部记录时间
实时频谱曲线存贮是快速记录信号频谱的一种方式。

DPXogram 频谱曲线记录功能是基于最新的DPX 频
谱图测量功能,能够实时的观测信号,并可以以最短
110us 的时间分辨率记录频谱,所以实时记录是因为
在110us的频谱曲线里面,已经汇集了在110us以
内DPX 实时刷新的频谱数据的最大保持。

DPX 技术
是泰克的实时显示专利技术,DPX频谱刷新可以实现
每秒的频谱个数为292969个频谱,110us已经汇聚
了32个频谱的曲线。

关于DPX技术有专门的介绍
文档可以参考。

DPXogram 功能可以实时记录信号功率,频率随时间
变化的情况。

并能在单台设备上实现超长时间频谱自
动记录。

通过设置能够完成超长时间频谱监测,将感
兴趣的信号频谱自动记录,并标记时间戳。

Max Recording Time
记录间隔时间频谱点数801 频谱点数2401 频谱点数4001
Max: 60Ktraces Max: 20Ktraces Max: 12Ktraces
110 us 6.6 sec NA NA
1 ms 60 sec 20 sec 1
2 sec
100 ms 100 分33.3 分20 分
1 s 16.7 小时 5.6 小时 3.36 小时
60 42 天13.9 d 8.28 d
图 2.RSA5000A系列实时信号分析仪内部记录时间表 1.DPXgram Trace存贮时间表
更多详细资料
/t
opic/company/tek/
复杂电磁环境采集记录、回放分析系统图 4.DPXogram和DPX spectrum显示
3.2 信号采集功能
宽带实时信号分析仪具有非常强的信号采集功能。

实时信号分析仪可以直接在RF输入端接入信号,或者接天线在空中采集信号,信号进入到频谱仪内部可以存贮并可以实时IQ输出和IF输出给后面的采集设备。

具备IF输出能力,能够输出模拟IF信号,以及数字化I/Q 信号。

数字 IQ 信号输出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合信号海量存贮单元进行长时间的信号存贮。

模拟IF输出固定500MHz载波频率,IF带宽达到150MHz,从而实现对宽带信号的实时监测。

数字化I/ Q 信号,采用通用LVDS 数据格式,实时并行传输I/Q 各16bit数字信号直接输出到信号海量存贮单元,也就是固态存贮设备上去,实现了宽带信号长时间海量存贮的功能。

最长的存贮时间可以达到5小时以上。

比如在8T的存贮空间下,110M的实时采集带宽,存贮时间可以达到 3.3个小时。

4. 信号长时间海量存贮单元
信号长时间海量存贮单元通过高速数据记录仪TIQS2 主要功能是接收RSA6000/RSA5000系列的实时频谱仪后端输出的多路LVDS数据,传输到存储模块进行实时记录,记录的数据可通过高速转存接口完成向计算机的数据转存。

实时记录过程中,可实现数据的波形和频谱快拍功能。

在外部存储扩展模式下,通过实时信号分析仪IQ输出,通过LVDS接口高速输出。

LVDS接口模块完成2路I/Q 数据的接收,接口形式为 16bit LVDS;接收数据通过4x RapidiO交换到存储模块进行记录,系统带宽在600MBps以上,实现110MHz宽带信号的记录和保存。

存储模块容量在2TB以上,以保证50min 以上的持续信号记录。

记录在固态存贮单元上的信号记录数据可通过Ethernet或USB实现向商用计算机的数据转存,也可以选配PCI-E转存卡,安置在目
更多详细资料
/topi
c/company/te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