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与巴西》知识梳理2012版
拉丁美洲与巴西
![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e1103ad6e53a580216fcfe60.png)
10.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
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 B.气候湿热
B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11.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D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 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咖啡、甘蔗、柑橘等 热带经济作物产量世 界第一。圣保罗附近 是主要产地 。
耕地面积广大,约有可 耕地3.7亿公顷;良好 的气候条件(光热充足) 丰富的水资源、水能资 源;铁矿储量大,矿质 优良,交通便捷。
课堂练习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C(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巴西高原 D.西西伯利亚高原
2.位于拉丁美洲世界著名的渔场是A( ) A.秘鲁渔场 B.北海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
3.拉丁美洲主要石油生产国是 (CD )
A.巴西
B.秘鲁
C.委内瑞拉
D.墨西哥
4.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河是 B(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基尔运河 D.京杭运河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 南系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美洲板 块隆起抬升而成。
五、气候
热带雨湿林气候 热热亚带带热草沙带热 为原 漠 湿气 气 润候 候 气候 地中海主气候 温带海的洋气候 温带大气陆性气候 候 气候暖热潮湿,
以热带气候为主, 温带面积较小, 缺少寒带气 候。
A.国际海运繁忙 B.是“淡水海” C.台风多发 D.有世界著名渔场
B
END
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1.热带雨林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热带草原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拉丁美洲和巴西课件
![拉丁美洲和巴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4af4898762caaedd33d4d7.png)
【合作探究】热带雨林的作用与危机
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
提供木材 调节全球气候
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合作探究】热带雨林的作用与危机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思考:开发热带雨林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 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
(二)工业: 1. 读课本巴西土地利用图, 找出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 及分布地区。 铁、锰 巴西高原
2.了解巴西主要工业部门 及工业分布。 采矿、钢铁、电力、机械、化学等, 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工业国。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拉丁美洲与巴西
60º w
一、位置与范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0º 位置
N-55 º S 纬度: 25 º 大部分为热带、 亚热带
经度
110°W——40°W
海 陆 位 置
墨西哥湾
23.5oN
加勒比海
0
23.5oS
德雷克海峡
200 60
900 80 60
600
巴拿马运河
拉丁美洲的国家
(1)巴西热带雨林中的森林储量占世界森林储量的 30%; (2)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 的 1/ 2 (3)河里有2000多种淡水鱼。
二、自然地理特征 5.资源
(1)水能丰富:全国90% 的电力靠水力发电. (2)矿产资源(铁、锰). (3)森林资源
伊泰普电站在巴西与巴拉圭 交界.目前世界第二大
资源类型多样、蕴藏丰富
水资源 水能资源
矿产资源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共73张PPT)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共7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a84f82ad02de80d5d840b1.png)
1
(九)拉丁美洲的经济
1、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国家 古巴 中美 智利 委内 巴西 秘鲁 墨西 阿根
部分
瑞拉
哥廷
国家
主要 蔗糖 香蕉 铜
经济
支柱
世界 糖灌
产品
咖啡 矿 硝 石
原油 铁矿 鱼粉 原油 牛肉
咖啡 铜矿 豆
小麦
占本 86% / 54% 62% 40% 44% 62% 40% 国的 比重
1
1
亚马孙河口
思考:
(1)亚马孙河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河流的原因 是什么? (位置、地形、气候、水系、植被)
A、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上升 气流,降雨丰富; B 、平原地形及三面向东敞开的地形山势,有 利于大西洋水汽的进入; C、水汽进入内陆后,受三面高原、山地的抬升 多地形雨; D、 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聚。(南半球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汛期12月-3月) E、两岸上植被好、覆盖率高。
巴西农业发展的特点: ①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②机械化程度高
1
(五)巴西丰富的资源
铁矿砂储量、产量、出口量世界第二;
锰储量世界第三,产量世界前四; 铀、铝矾土储量世界第三; 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52%,世界第二; 水利资源丰富,水电占全国供电量的86%。
自然资源丰富
1
(五)巴西的工业
巴西工业的地位:①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水平较高、 工业体系较完整的国家;②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工业国。
(二)拉丁美洲的概念及组成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它是指美国以南所有
美洲部分的统称。因为这里的居民所用的语言是拉丁语系 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所以称为拉丁美洲。由四个部分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拉丁美洲和巴西超全课件
![拉丁美洲和巴西超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75e7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d.png)
Ⅱ.水量大: 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①亚马孙河: Ⅲ.支流多,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Ⅳ.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域入大西洋
②巴拉那河: Ⅰ.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Ⅱ.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旳伊泰普水电站
⑶旳旳喀喀湖: 世界海拔最高旳淡水湖(玻利维亚与秘鲁边界)
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旳热带雨林区(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 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旳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空气 对流旺盛。②它旳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对大西洋敞开,沿海 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海上来旳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③并受西部 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中美地峡大西洋沿岸,巴西东部沿海
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旳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智利 6.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7.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南部 阻挡了西风) 8.高山气候
世界资源宝库
• 森林储量占世界 总储量旳30%。
• 植物种类、鸟类 占世界50%。
• 亚马孙河淡水鱼 达2023多种。
矿产资源(丰富):大 多分布在拉丁美洲沿岸
巴西
智利 秘鲁
委内瑞拉
墨
墨
西
西
哥
哥
因为安第斯山、巴西高原水源丰富,而且海拔 较高,落差大,适合修建水电站。
例如: 巴西和巴拉圭之间旳世界大型水电 站— 伊泰普水电站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2452a7c8a8114431b80dd835.png)
林、热带草原两种湿热气候为主,全年降水丰富; B、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大量的湿热水汽进人大陆;
C、再加上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D、地表植被为热带雨林、草原覆盖,自身水循环活跃
E、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源远流长,沿途汇集了数以百计的 大小支流。
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可缩短14500多千
1
• 世界三大运河比较
大洲分界线 所属国家 避免绕行航线 缩短航程 两端港口
沟通的海洋
凿通的地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基尔运河
南、北美洲
亚洲、非洲
欧洲内部
巴拿马
埃及
德国
麦哲伦海峡
好望角
14500千米。
8000-10000千米 370~650千米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
拉丁美洲的范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思考
1.为什么将该区域称为拉丁美洲 ?
2.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1
1、经纬度位置
120oW
《拉丁美洲与巴西》知识梳理2012版
![《拉丁美洲与巴西》知识梳理2012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bfb4fe770bf78a652954a4.png)
课题:《拉丁美洲》知识梳理高二地理课时:1课时班级_____姓名_____Ⅰ拉丁美洲知识梳理『阅读地图册P143,参考湘教版P24—32』拉丁美洲概况:㈠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注:①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又称中美洲;②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之间,它由12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自南向北分布着小安的列斯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三大组群岛,古巴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㈡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墨西哥:经纬度范围:(116°W—90°W)(16°N—32°N)中美洲:经纬度范围:(90°W—78°W)(8°N—18°N)南美洲:经纬度范围:(80°W—40°W)(10°N—56°S)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属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②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③交通位置巴拿马运河: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㈢地形地势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拉丁美洲地形复杂,墨西哥基本上是个高原,称墨西哥高原。
中美洲是个多山地区。
西印度群岛大都也以山地为主。
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
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阿空加瓜山(▲6960)为最高峰。
山间有盆地、高原;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和高原相间排列,依次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其中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㈣气候拉丁美洲四分之三在热带范围之内,在世界各大洲中,它的气候条件最优越。
拉丁美洲与巴西-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
![拉丁美洲与巴西-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a0b8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c.png)
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
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
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5~6题。
5.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 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上游:流经巴西,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 巴拉那河丰水期(11月—次年2月),但 巴拉圭河则发生在3—5月份(与巴拉 圭盆地中沼泽阻滞有关),枯水期 (8—9月);水能资源丰富,
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的伊
拉丁美洲及巴西
1 拉丁美洲的位置与范围
拉丁美洲位的置地和理范位置围 经纬度位置
30°N 23.5°N
纬度:30N-55°S(热带为主,少部分为温带)
经度:100°W—40°W
赤道
半球位置
100°W
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海陆位置
23.5°S
美洲中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
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
(2)稠密区: 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沿岸、中 美地峡、巴西和阿根廷东南部、 墨西哥高原
总结: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海陆位置等;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交通、经济的发展、政策、工程建设等。
人口增长特 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仅次于非洲
城市人口增长快,不断膨胀,超级城市不断涌现
③地形影响:
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 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南北高原和西部安第斯山对湿润 气流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第十节 拉丁美洲与巴西
![第十节 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401948fd0242a8956bece43c.png)
墨 西 哥 高 原
科 迪 勒
科
安 第 斯 山 脉
拉
拉
拉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 北部:墨西哥高原; 北部:墨西哥高原; 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 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 西部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南到北: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南到北: 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 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 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咖啡 香蕉 甘蔗 可可
3/5 1/2 1/2 1/3
(2)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玉米原产地:墨西哥)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 “粮仓肉库”之称。目前拉美许多国家的粮食还不能 自给。
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人口自然增长率 都高:撒’居世界第一位,拉’居世界第二 都高: 居世界第一位, 位 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世界上是贫穷地区 粮食自给程度 经济特征 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
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 多数国家出口商 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和矿 产铜、石油 品的种类 产铜、 香蕉、蔗糖、 活牲畜、 香蕉、蔗糖、硝石等 活牲畜、金刚石等 现代工业的发展 一些国家已较发达 正在努力发展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拉 丁 美 洲 平 均 气 温 与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图
湿 热 为 主 的 气 候
高二区域地理课件拉丁美洲和巴西
![高二区域地理课件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66e654c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d.png)
煤、石油不足;水能丰富;国际合作。
(3)植物资源:
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红木、乌木是珍贵的木材。 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地形对其气候影响较大。
3.河流与湖泊
西部:
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
东部:
①河流短小;
②河流大致自东向 西注入太平洋,归 属太平洋水系;
③水流急,支流少;
④流域面积均较小, 流量较小。
①河流源远流长;
②河流大致自西 向东注入大西洋, 归属大西洋水系 支流多;
③上游快,下游 慢,支流多;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雄踞七国: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成因: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
南美洲南端海岸线破碎?
① 在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 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② 地处西风带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 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 地处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 海水侵蚀作用强; ④ 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赤道恰穿过大陆宽广部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 之间,热带范围广(占2/3);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 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受局限。 ②大气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控制地区面积大。
③洋流:大陆沿岸有巴西暖流等,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④海陆位置:周围海洋广阔,海洋对气候影响明显;
⑤地形影响:
山脉东侧面积辽阔,分布着地势较低的高原和平原且向大洋敞开, 便于湿润海风深入内陆,并处在迎风坡处;山脉南端西侧多地形雨
第2篇 第4章 第11课时 拉丁美洲与巴西
![第2篇 第4章 第11课时 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f69b75279b6648d7c1c7468b.png)
第四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创新大课堂
读图填绘 ·夯基础 课堂互动 ·抓重点
课时作业
1.读下图,回答(1)~(3)题。
第四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创新大课堂
读图填绘 ·夯基础 课堂互动 ·抓重点
课时作业
(1)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
山气候。
第四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创新大课堂
读图填绘 ·夯基础 课堂互动 ·抓重点
课时作业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 10°S与50°W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的东部,甲__大__西__洋___的西岸。
第四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读图填绘 ·夯基础 课堂互动 ·抓重点
课时作业
(1)D (2)C [第(1)题,甲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为热带 雨林气候,乙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丙位于亚马孙平 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故甲、丙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第(2) 题,图中阴影部分为热带雨林区,若大面积减少,则使二氧化 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课时作业
[解析] ④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会造成热带雨林被大面 积砍伐,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等。
[答案] 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 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第四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创新大课堂
读图填绘 ·夯基础 课堂互动 ·抓重点
课时作业
位置位:于位①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大部分国土
第三篇 世界地理
第四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 第11课时 拉丁美洲与巴西
拉丁美洲和巴西
![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f74f505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2.png)
经济
咖啡 矿
支柱
硝
产品
石
原油 铁矿 鱼粉 原油 牛肉
咖啡 铜矿 豆
小麦
占本 86% / 54% 62% 40% 44% 62% 40% 国经 济的 比重
目前拉美许多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
联系必修二相关内容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优势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3.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5)独特动物:大食蚁兽. 多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该河航运条件好,但航运价值不高?
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有机质)带
外国公司滥伐森林1000000棵/天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
到表层,营养盐类上泛,给浮游生物
3、水文:亚马孙河、巴拉那河、伊泰普水电站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 水资源、水能资源 草场资源: 海洋水产资源 生物资源
人口增长和贫困 导致发展需求造成的 (根本原因)
商业性伐木,过度 不合理 的迁移农业,开辟 的开发 大型牧场,采矿,
修路,城镇建设等
三、人文地理特征: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脉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智利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脉西侧沿海40ºS-55ºS,智利南部和 火地岛
受盛行西风影响
7.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
第15讲 拉丁美洲和巴西
![第15讲 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5ec289a4ad02de80d5d84079.png)
随堂 训练
课时 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考纲 解读
知识 梳理
读图 识图
考点 规律 典例 突破 方法 剖析
随堂 训练
课时 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图解拉丁美洲的气候和河流 拉丁美洲的气候总体具有“湿热”的特征,河流流量 大,且水能资源丰富。
考纲 解读
知识 梳理
读图 识图
考点 规律 典例 突破 方法 剖析
考纲 解读
知识 梳理
读图 识图
考点 规律 典例 突破 方法 剖析
随堂 训练
课时 作业
高效记忆:拉丁美洲气候分布示意图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考纲 解读
知识 梳理
读图 识图
考点 规律 典例 突破 方法 剖析
随堂 训练
课时 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1.从纬度位置看,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 2.从行星风系影响看,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处于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3.从地面状况看,亚马孙河流域的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 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从大西洋吹送来的湿热气流 汇集内陆,在西部山地因抬升作用,形成了丰沛的地形雨,同时东 岸又有暖流经过,更增加了该地区的湿润程度。 4.亚马孙河流域又处于拉丁美洲大陆最宽广的部位,这也是该 地区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条件之一。
随堂 训练
课时 作业
目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运河 避免绕 行航线 缩短航程 通航能力
长度 凿通地峡
两端港口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南端的 麦哲伦海峡 14 500 多千米 5~10 万吨级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c216a5b41a37f111f1855b8d.png)
拉丁美洲的国家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阿根廷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 墨西哥
二、地形
㈠地 形: 北部: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 普 拉 塔 平 原
墨西哥高原 南部:
西:安第斯山
东:平原与高 原相间分布
㈡地势:地势西高东低
3、地形因素影响显著: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 湿热(纬度、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 和(海拔较高) C、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 多雨(属西风带,迎风坡), 东侧干燥少雨(背风坡) D、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南 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E、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纬度 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
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
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 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地区的通称。为什么把美洲这 一大片地区与拉丁二字联系起来?原来,从15世纪 末,这个地区的绝大部分国家 先后沦为西班牙和 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移民蜂拥而入。19世纪以 后,这些国家才陆续获得独立。由于殖民统治长 达300年之久,因此它们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 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而且当地的印第安语逐渐被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 牙语和葡萄牙 语所取代。这两种语言成为许多国 家的国语,所以人们便把这个地区称为“拉丁美 洲”。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南美洲西海岸多火山地震 ?
三、湿热为主的气候
1、 主 要 的 气 候 类 型
2、气候特征
以热带气候为主,具有“湿热”特征。温带面积较小, 缺少寒带。
气候分布: 热带雨林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1. 2.热带草原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3.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亚热带湿润 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 廷) 5. 地中海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 6. 温带海洋性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7. 温带大陆性 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
拉丁美洲和巴西 知识点
![拉丁美洲和巴西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fb2b02c83d049649a665849.png)
拉丁美洲和巴西经纬度位置:55°S-30°N,40°W-110°W(南美洲40°W—80°W)1、政区和自然环境(1)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b委内瑞拉、智利等。
(2)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3)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4)气候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注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
(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
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
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13. 第十三章 拉丁美洲与巴西
![13. 第十三章 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b0d2ce0aeff9aef8941e06f4.png)
水闸式运河
5、意义 : ①南、北美洲分界线;
旧金山 纽约
②沟通大西洋(加勒比海) 和太平洋(巴拿马湾); ③缩短大西洋与太平洋 之间的航程(14500KM)。
巴拿马运河
麦哲伦海峡
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
项目 所属国家 地理位置 沟通海洋 可不必绕 道的航线
巴拿马运 河
苏伊士运 河
巴拿马
南、北美 洲交界处
亚洲 27%
八、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1、以单一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 古巴蔗糖,中美咖啡、香蕉,智利铜、硝石,委内瑞拉石油。 2、努力发展现代工业: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和飞机制造业, 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业,发展都迅速。 3、农作物 拉美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 经济作物 咖啡 甘蔗 1/2 香蕉 1/2 可可 1/3
秘 鲁 渔 场
七、居民 1、外来移民和土著居民
两区的外来移民都主要来自欧、非、亚等洲,都以欧洲移民为 主,但英、法、荷、比、德国人主要迁入北美,西班牙、葡萄牙人 主要迁入拉美。北美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拉美的土 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2、混血人种为主
北美以白种人为主; 拉美以混血人种为主, 但巴西以白种人为主。 3、西班牙语为主 北美以英语为主; 拉美以西班牙语为主, 但巴西以葡萄牙语为主。
太平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印度洋
麦哲伦海 峡航线 非洲好望 角航线
埃及
亚、非两 州交界处
三、地形
1、地形复杂,以平原、高原为主。 2、地势西高东低
高原、山地和平原
3、地形分布:
①北部为墨西哥高原:墨西哥境内 ②南美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南段。是世界最长山 脉(9000KM)。因绵长、高大,被称为 “南美洲的脊梁”。有山 间高原和盆地 ,并多火山和地震。 墨 西 哥 高 原
高中区域地理第16节 拉丁美洲和巴西(共51页)
![高中区域地理第16节 拉丁美洲和巴西(共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0ada50f1551810a6f52486ea.png)
安第斯山脉东侧, 西风的背风坡,产生 下沉气流,降水少
注意观察 气温和降水
湿热
拉美 热带雨林气候 0°
试从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地形、 洋流四方面分析 拉丁美洲热带雨 林面积广大的原 因。
在巴西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①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马孙平原,终年被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 升气流,多对流雨; ②平原东部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洋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深 入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形成降水; ③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勒拉山系的南端,世界上最长
的山脉,被称为“南美洲的脊 梁”。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
亚马孙平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巴西高原
火山和地震。
东部: 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地形特征: 拉普拉塔平原 东西分异南北相间的地形 大陆地势: 西高东低
巴塔哥尼亚高原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1后 3后 5后
7前 9后
2
探究一: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 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50%~65%)。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 物。
归纳规律: 1.影响河流腐殖质的因素: ①物源:是否有足够的生物体死掉进而被微生物分解; ②是否具备腐殖质形成条件土壤的温度、湿度、通气状况等。
三、气候 1.气候特点 温暖、湿润 热带沙漠
热带雨 林气候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温带 面积较小,缺少寒带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拉丁美洲》知识梳理
高二地理课时:1课时班级_____姓名_____
Ⅰ拉丁美洲知识梳理『阅读地图册P143,参考湘教版P24—32』
拉丁美洲概况:
㈠范围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注:①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又称中美洲;
②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之间,它由12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自南向北分布着小安的列斯群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三大组群岛,古巴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
㈡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
墨西哥:经纬度范围:(116°W—90°W)(16°N—32°N)
中美洲:经纬度范围:(90°W—78°W)(8°N—18°N)
南美洲:经纬度范围:(80°W—40°W)(10°N—56°S)
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属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②海陆位置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③交通位置
巴拿马运河: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㈢地形地势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拉丁美洲地形复杂,墨西哥基本上是个高原,称墨西哥高原。
中美洲是个多山地区。
西印度群岛大都也以山地为主。
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
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阿空加瓜山(▲6960)为最高峰。
山间有盆地、高原;安第斯山脉以东,平原和高原相间排列,依次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其中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㈣气候
拉丁美洲四分之三在热带范围之内,在世界各大洲中,它的气候条件最优越。
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②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③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④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东南沿海20ºS-40ºS之间(拉普拉塔平原或者巴西与阿根廷);
⑤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之间(智利);
⑥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之间(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⑧安第斯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⑴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⑵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分布
⑶安第斯山脉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从山脚的赤道多雨带直至山顶的高山冰原气候一应俱全
⑨南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参考地图册P143)㈤河流和湖泊
①亚马孙河
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二长河(6400km)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特点:⑴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
⑵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⑶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②巴拉那河
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有伊泰普水电站(仅次于三峡)
③马拉开波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蕴藏有石油资源)
④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
㈥自然资源
①矿产资源
⑴石油:加勒比海沿海(墨西哥、委内瑞拉)
⑵白银:墨西哥
⑶铁矿(富铁矿):巴西
⑷铜矿:智利、秘鲁
⑸煤矿:巴西、哥伦比亚
②水资源
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仅次于亚洲(巴西高原上){转到第4页}
课题:《巴西》知识梳理
高二地理课时:1课时班级_____姓名_____
Ⅱ巴西知识梳理『阅读地图册P144,参考人教版P89—98,湘教版P90—94』㈠巴西的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70°W—40°W)
纬度范围:(4°N—30°S)
赤道横穿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领土大部分属于热带。
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
②海陆位置
巴西东临大西洋,北面和西面有多个国家与之相邻
㈡范围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国,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人口数居世界第五。
㈢巴西的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巴西境内1/3属于亚马孙平原,2/3属于巴西高原
㈣巴西的气候
在亚马孙平原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在巴西高原主要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㈤河流
亚马孙河和巴拉那河(参照拉丁美洲的河流)
㈥自然资源
①矿产资源
铁矿主要分布在百姓高原的东南部
②水力资源
巴西缺煤,全国90%的电力靠水力发电,巴西的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
③草场资源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㈦农业
①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蔗糖、香蕉、剑麻,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②居世界前列的农产品:大豆、可可、柑橘、玉米
③巴西的畜牧业发展较快,牛肉大量出口
㈧工业
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
卢
㈨人口
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巴西的人口分布,地区差别大,90%集中在东部沿海大西洋沿岸(尤其东南部稠密),内陆地区(北.西.中部)较为稀少.
㈩城市
①巴西利亚地处巴西高原中部,气候分为干湿两季,为巴西的首都;
②圣保罗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金融中心,最大的海港也是巴西和南美最大的城市;
③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大西洋西岸,是巴西仅次于圣保罗的第二大城市;
④贝洛奥里藏特是巴西的第三大城市。
{上接第2页拉丁美洲概况}
③森林资源
亚马孙河流域(巴西)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巴西森林面积仅次于俄罗斯,④草场资源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牧牛)
⑤渔业资源
秘鲁渔场
成因: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
⑥独特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美洲豹
㈦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
①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较多
②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玉米原产地:墨西哥)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
㈧其他人文方面
①如果说北美洲是“外来移民的大汇集”的话,南美洲则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南美洲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多数
②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总结:①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②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流是非洲的刚果河;③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④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中国的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