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阅读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合集下载

精品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案新人教版

精品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案新人教版

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学目标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文导入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

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

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2.了解背景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可参考【知识总汇】3.初步感知(1)播放【音频课文】。

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提示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②挂罥.(juàn) 塘.(táng)坳.(ào) 俄顷.(qǐng) 布衾.(qīn)丧.(sāng)乱踏.(tà)里.(lǐ)裂.(liè) 庇.(bì)突兀.(wù)可参考【知识总汇】(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阅读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阅读 24 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
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穷鬼》
找出尼古拉 众圣与文中的杜甫有何 相似之处?
并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赵 鸿 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之猛烈 起因 破屋的过程 经过 破屋的样子 结果 破屋后的感想
描写 记叙
抒情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
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 (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 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 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 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 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 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 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 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 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应带领学生首先疏通字词,了解文意,然后让学生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秋高”、“三重茅”、“俄顷”、“漠漠”、“丧乱”、“突兀”、“洒”、“罥”、“向昏黑”、“何由彻”、“寒士”等字词的读音或(和)含义。

2.了解课文标题的句式特点及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疏通字词,揣摩诗歌语言。

2.学习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进行朗读训练,整体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朗读训练。

2.揣摩诗歌语言,学习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二)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情怀。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赏析法3.质疑分析法●教学媒体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入夜又下起大雨。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释题:“……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

茅屋被风吹破,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

全诗写风卷茅草,雨夜难眠等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 45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 45张PPT)

新知讲解
释词译句
丧(sāng)乱:战乱, 指安史之乱。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沾湿:潮湿不干。
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彻,通,这里指彻夜,通宵的 意思。
新知讲解
释词译句
•自从安史 之乱后, 已不知有 过多少个 这样的夜 晚,洒泪 沾襟又有 什么用呢?
新知讲解
释词译句
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shà ):宽敞的大屋。 大庇(bì ):全部遮盖、掩护 起来。庇,遮盖,掩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导入新知 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夺目 的明珠,其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 深沉的人民性,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史。 上学期我们曾经学习过杜甫的《春望》, 我们被杜甫的爱国情怀给深深感动。大家还记 得吗?背诵一遍。
导入新知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另一首传 颂千古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床头屋漏无干处,
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 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
“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未断绝。
雨脚:雨点。
新知讲解
释词译句
盖了多年的被子, 又硬又冷,像铁 一样,娇惯的儿 子因为睡相不好, 把被里都蹬破了。 因为屋漏,床上 没有一块干燥的 地方,而雨水还 像麻线一样不断 流。
新知讲解
释词译句
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 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 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 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 飞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 的水里。
新知讲解
释词译句
忍能:忍心如此。
对面:当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38张PPT)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赏析课文
1、第一节中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势之大,风力 之猛和风之无情,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 “卷”字好。既形象又有力度。)
4、还有哪些动词用得好?
创作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 大灾难,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究竟有 多大的危害呢?我在这里举两个数据,会给大家一 个更直接更具体的认识。一是安史之乱前,全国人 口有五千多万。但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从五千多 万锐减至一千多万。二是安史之乱前,唐朝是当时 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但安史之乱后,全 国经济受到重创,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 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石 壕 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 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 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 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 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 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 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 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 “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选自《杜工部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4)艺术手法分析:学习并掌握诗中的对比、象征等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秋风破”一词,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教师应重点讲解这一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
(1)诗歌意象的理解:学生对诗中的意象可能存在理解困难,如“沧海一粟”象征人生的渺小,“廬舍”寓意家国情怀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社会现实,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பைடு நூலகம்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唐诗的基本特点,学习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和社会现实关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歌。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对诗歌知识点的掌握,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唐诗。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导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诗歌情境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进入诗歌的情境。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的回答偏离了主题,我需要适时引导,将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到诗歌上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4 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学问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4 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 课《唐诗二首》学问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 760 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最终得到一个安家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患病,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和蔼宏愿,于是写下流传长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课时4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课时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金萍一、激情导入历史上有一位诗圣,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朝代兴衰的历史,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作“史诗”,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当然是杜甫。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叙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明】自主预习,了解背景,明确学习内容二、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2. 体会文章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把握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现在孩子,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

简单的问题,可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教师做点评;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

三、草堂听雨(初读正音)1.播放课文配乐朗诵,提出要求:认真听读,注意长句的朗读节奏,并用笔勾画生字。

2.齐读,师生交流生字的读音和个别长句的朗读节奏。

3.指导学生第一遍朗读。

四、品味探究,小组讨论:1.理解课文内容.(再读明意)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对照注释理解词义,划出难懂的字词准备讨论。

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觉得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再提交全班交流。

a.提出要求: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大意。

b.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要求:每一小节由两名学生合作疏通,一位负责朗读,一位负责解说大意。

其他同学负责评判。

c.用四字短语分别归纳一下四个小节的大意。

【说明】:小组合作交流,此间老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

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案例-最新教学文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2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教学重点:重点词句的音形义/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教学难点:创作背景过程:一节课步骤:一\导入师: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现在大家默读这首诗,参看提示、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

生:(阅读课文揭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查字典,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二\杜甫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

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

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茅屋”---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

《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面积240余亩,是成都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  新人教版
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长夜难眠
广厦庇寒
研读,把握情感
1.“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难眠——听诗 人心中之 ________”请用两个字对诗人的心 境进行评价,并填写在横线上。
示例 1:我写的是“痛苦”。“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 我屋上三重茅。”秋风怒号,卷走了诗人屋上的茅 草,让诗人痛苦不已。而且,“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 燥呼不得。”一群孩童欺负诗人年老,把茅草都抱 走了,诗人呼唤不得,心中更加痛苦。
“忧愁”与“痛苦”“着急”都可概括诗人 面对秋风卷走屋上茅草,孩童走茅草,难以 寻回,秋风秋雨、漫漫长夜不知如何度过的 那种心境。
请大家再读读首句,看看这句话强调的 是什么?哪个词是重点?
怒号
现在大家齐读一下这三节,并在脑海中 想象一下秋风怒号的情态以及诗人当时 的心情。
2.“广厦庇寒——感诗人情怀之 ” 请用两个字对诗人的情怀进行评价, 并填写在横线上。
博大!诗人自己都没有地方住了,还想着天下的 穷苦人。
善良!如果天下穷苦人都能有地方住,自己冻死 也愿意,说明诗人很善良、无私!
忧国!诗人从自己想到全天下的寒士,这本来都 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啊,这说明诗人非常关心国 家政治,想要改变这种现状!
不仅忧民,还忧国!这一节诗中,诗人已不再单纯 地描写自身“吾庐独破”的痛苦,而是在借自身痛 苦折射“天下寒士”的痛苦,以此呈现社会、时代 的苦难;此外,诗人还于大声疾呼之中,投射出了 他自己满腔的忧国忧民之情。这就叫“推己及人 ”———由自己的苦况推及“天下寒士”,突显悲 悯情怀,以及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 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 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 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 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 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整个诗节要读得连贯,以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 恰切地表现诗人殷切的渴望和博大的胸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感谢倾听!
态又如何呢?诗歌中哪个词能看出来?
——老无力:衰老、落魄、孤弱、饥寒交迫
病 背景资料
杜甫早年有肺病,客 居长安时染过疟疾,患有 “消渴症”,后来又添 “风痹”。甚至生计穷困 需要向朋友乞食求馔。
乱世中身心交 瘁、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衰 的诗人,此时 却发出了怎样
的呐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超越个人苦难→胸怀天下苍生
·《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 己之溺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之饥也。”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推己及人
舍己为人
“一个没有遮身之所的病人还想着 要解决全天下的住房问题,就像战场上快 要死去的战士梦想着世界和平一样,这样 的诗篇是人类情感最高贵的表现。”
——洪业
一场风雨、一张布衾更象征着 什么社会现实呢?
一场风雨→比喻义→社会动乱 一张布衾→象征义→民生疾苦
解读诗歌时要抓住表 达简介凝练,隐含内容丰 富、情感表达集中的细小、 微观具体的“景、物、人、 事”,依托“点”切入 “面”,分析其比喻义、 象征义,从而读出更广阔 的人生百态、社会生活、 历史时代等内容。
风雨之中破败、飘摇的茅屋,在 更大的“面”上还可隐喻什么呢?
破败飘摇的茅屋
动荡不安的国家
诗圣著史诗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劫难,杜 甫用诗歌为天下寒士代言,为千 千万万痛苦的底层百姓发声,用 诗歌撰写下另一种历史,一部反 映广大人民的痛苦、欢乐、苦难、 情感的诗史。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案新人教版

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学目标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文导入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

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

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2.了解背景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可参考【知识总汇】3.初步感知(1)播放【音频课文】。

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提示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②挂罥.(juàn) 塘.(táng)坳.(ào) 俄顷.(qǐng) 布衾.(qīn)丧.(sāng)乱踏.(tà)里.(lǐ)裂.(liè) 庇.(bì)突兀.(wù)可参考【知识总汇】(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课文原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二首》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故事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1年。

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公元76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苦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课文翻译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案新人教版

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学目标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文导入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

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

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

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2.了解背景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

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可参考【知识总汇】3.初步感知(1)播放【音频课文】。

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提示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②挂罥.(juàn) 塘.(táng)坳.(ào) 俄顷.(qǐng) 布衾.(qīn)丧.(sāng)乱踏.(tà)里.(lǐ)裂.(liè) 庇.(bì)突兀.(wù)可参考【知识总汇】(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课时3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课时3页)

中学语文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准备1.多媒体: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配图。

2.范读资料:有关这首诗的录音。

教学设想1、A类理解诗文大意并找出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并理解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2、B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

3、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诗文名句。

教学过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初步感知1、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解题。

3、作者及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

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4、全诗诗意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

“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

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

“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3.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4.关注内向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5.优化问题设置,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的内涵。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诗歌主题的抽象性:诗歌所反映的社会实和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具有抽象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创作技巧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难以识别诗中的修辞手法,更难以在实际创作中运用。
-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对杜甫及其时代背景的了解有限,可能影响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举例解释:
-在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方面,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走向深层意境,例如通过分析“秋风”一词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领悟诗人所表达的孤独与无助。
4.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成果展示较为精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创作。但在此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够主动,需要我在课堂上多给予关注和鼓励。
5.学生小组讨论中,大家围绕诗歌的自然景象与情感表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感觉自己的问题设置还不够精准,可能导致部分学生思考的方向出现偏差。今后,我需要在这方面多加思考,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1.教学重点
-诗歌朗读与节奏划分: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词汇解析:掌握诗中重点词汇的含义,如“秋风”、“茅屋”等,理解诗句的表层意义。
-诗歌意境分析:把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领悟诗歌的深层意境。
-诗歌主题探讨: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探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在词汇解析环节,学生对重点词汇的理解较为顺利,能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词语的含义。但在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时,部分学生表现出困惑,难以把握诗人的情感。这提示我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走向深层意境。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 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一生忧国忧民,创作颇丰,诗艺精湛, 被尊称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 “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 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 。。
“何由彻”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 现了诗人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同时, “长夜沾湿何由彻”还有更深层的含义,诗人 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再想到未来,自己、国 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
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 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 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 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两句诗相对于“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一题材, 以及“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一主题而言,似乎有些 游离,其实,诗人的用意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 营造一种雪上加霜的凄苦氛围;同时又从一个具体 的角度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诗人为何长夜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体 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 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联想到战乱频繁、残 破不堪的国家,然后又回到现实,忧国忧民,加 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
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 题。
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 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会儿)(像墨一样黑。名词作动词)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被子)
(睡相不好)(被里子)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睡得很少.指失眠)
(何由:即“由何”.由: 凭(彻。:)到天明.作动词)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 密麻麻,很形象。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 很脏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 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第三节中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 痛苦难眠的心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准确、精炼的语言。
2: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 民的思想感情。










——朱德
1、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 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 也常被称为“老杜”。
国 忧
夜 ,
狂 风
命 运
的 命
大 的

。 为其的深民诗暴联运诗堂
中 铭 读 地 的 人 雨 系 与 人小
华 之
记 于
者 。
打 动
思 想
推 己
无 情
在 一
民 族
, 总

崛心愿了跃及袭起、是
起,我一然人击,国把
”永们代纸,的在家自
学海无涯,课外探究
以秋风卷情节的 发展展开想象,将该诗改写 成一篇600字左右完整的小说。
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秋深)(怒吼)(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江边)
(高高的树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草飞得低的)(落)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心这样) (做,动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公开,与”对面”呼应) (呼喊也没有结果)
破屋漏雨

期盼广厦 直抒胸臆
赏析课文
1、第一节中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写出风势之大,风力 之猛和风之无情,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 上哪个词更好?
4、还有哪些动词用得好?
(“飞”——“洒”——“挂”——“飘转”——“沉”) 刻画了茅草随风飘飞的动态场面,形象表现了秋风 破屋的惨状,流露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灼之情,也 从侧面写出诗人艰难窘迫的处境。
5、“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 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为什么用“老” 字? 老”其实不是写年龄,而是写心情,揭示了诗 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6、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许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 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 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倒不如说 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7、“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 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 穷苦人;
秋 心风 情破 苦屋痛惨风
白 天
屋外 事

现实 群 无童 可抢 奈茅何悲
自己 心

水 到 渠 成
长夜沾湿


忧思不绝哀 雨
黑夜
屋内 人
己 及

忧 国
理想 广厦千万间
忧 天下寒士 民
主旨: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 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而不永又上忧秋这的己伟
读 书
忘 “
远 将
一 代
, 深
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 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心怀天下、关心民生疾苦、 忧国忧民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这首诗的前三节和 最后一节中诗人的情感 及其表达有什么联系和 变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情感升华,由记 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 国忧民之情;表达由 含蓄压抑到大声疾呼。
茅 屋 杜为 甫秋 风 所 破 歌
扫除障碍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háo juàn cháng 怒号 挂罥 长林梢
bì 庇护
wù qīn chóng
ào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
zhuǎn qǐng sāng shà xiàn 飘 转 俄 顷 丧 乱 广 厦 见 此屋
深情诵读
要求: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 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
1、作者简介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 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 少陵、杜草堂。
3、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 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 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音节、 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比如《琵琶行》、 《长恨歌》等。因“茅屋为(被)秋风所破”而 “歌”,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哪里能得到.安:哪里)(庇护) (贫寒的读书人)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得像山一样)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见xiàn:同”现”)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小屋)
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写景记事的三个场面 和直抒胸臆的大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破屋
写 景
群童盗茅 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