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e50c7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8.png)
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摘要:植物保护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植物的良好生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植保技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保事业的发展。
生物技术是一种绿色植物保护形式,它可以通过生物手段保护植物,而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损害。
因此,它一经出现,就被广泛应用于植物保护中。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生物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以期通过二次开发提高植物保护能力。
关键词: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应用分析引言生物科学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称为生物科学技术就是用活的生命体来改善生产、改善植被和动物,或为特定应用而培育细菌的科学技术。
现代海洋生物科学技术分为基因组工程技术、海洋生物化工、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当前全球上最为热门的海洋生物科学技术还有基因组工程技术和细菌基因农药科技之类。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发注重环保和生态平衡,但维持生态平衡的生产成本较高,人们急切的需要一种崭新的方法,来减低维持生产成本。
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通过某些细菌可以将被污染物的环境在较短时间内复原,于是,生物学技术对于生态化环境的重要性就开始被全球各地所关注,各个国家开始利用自己的先进科技开发解决环境问题的生物学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生物学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一、生物技术概述与必要性(一)生物技术概述生物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了一系列关于生物技术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现阶段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方面已经相对成熟。
生物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
它不仅为植物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析生物技术的本质可以看作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延伸。
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可以通过改变生物细胞和其他生命结构来完成对生物的保护。
在现代,生物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加快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迅速发展。
生物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创新应用
![生物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创新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db9f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2.png)
生物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创新应用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0%的面积,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无尽资源的广阔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前沿科学,正为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应用。
在海洋资源的开发方面,生物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海洋生物的养殖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基因编辑和改良,我们能够培育出具有更优良性状的海洋养殖品种。
例如,经过基因改造的鱼类可能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更强的抗病能力以及更好的肉质品质。
这不仅提高了海洋养殖的产量和质量,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海产品的需求。
生物制药领域也是海洋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海绵中的抗癌化合物、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等。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这些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进而开发出新的药物。
相比传统药物,这些来自海洋的药物往往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更好的疗效,为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选择。
此外,海洋生物酶的开发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海洋生物在极端的海洋环境中生存,其体内产生的酶具有特殊的性质,如耐低温、耐高压、耐高盐等。
通过生物技术对这些酶进行研究和开发,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工、环保等多个领域。
例如,耐低温的蛋白酶可以用于低温洗涤产品,提高洗涤效果;耐盐的淀粉酶可以用于海产品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在海洋资源的保护方面,生物技术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物监测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对海洋生物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状况。
例如,利用特定生物的基因标志物,可以快速检测出海洋中的重金属污染;通过分析海洋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生物修复技术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些海洋微生物具有分解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利用生物技术对这些微生物进行筛选和培养,可以用于治理海洋中的石油泄漏、有机污染物等。
农业生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实施指南
![农业生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实施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f7c6c0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8.png)
农业生产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实施指南第1章现代种业发展概况 (3)1.1 种业发展背景与现状 (3)1.1.1 种业发展背景 (3)1.1.2 种业发展现状 (4)1.2 国内外种业发展趋势与启示 (4)1.2.1 国外种业发展趋势 (4)1.2.2 国内种业发展趋势 (4)1.2.3 启示 (4)第2章现代种业技术创新 (4)2.1 种质资源创新 (4)2.2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5)2.3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5)第3章品种选育与评价 (5)3.1 品种选育方法与流程 (5)3.1.1 品种选育方法 (5)3.1.2 品种选育流程 (6)3.2 品种区域试验与评价 (6)3.2.1 品种区域试验 (6)3.2.2 品种评价 (6)3.3 品种审定与推广 (6)3.3.1 品种审定 (7)3.3.2 品种推广 (7)第四章育种基地建设与优化 (7)4.1 育种基地布局与规划 (7)4.1.1 选址原则 (7)4.1.2 功能区划分 (7)4.1.3 布局设计 (7)4.2 育种基地设施与条件建设 (7)4.2.1 基础设施建设 (7)4.2.2 育种设施建设 (7)4.2.3 仪器设备配置 (8)4.2.4 条件改善 (8)4.3 育种基地管理与运行 (8)4.3.1 管理体系构建 (8)4.3.2 人力资源管理 (8)4.3.3 育种材料管理 (8)4.3.4 育种项目管理 (8)4.3.5 质量控制与监督 (8)4.3.6 合作与交流 (8)第五章种子生产与加工 (8)5.1 种子生产技术 (8)5.1.2 育种材料准备 (9)5.1.3 育种方法 (9)5.1.4 田间管理 (9)5.2 种子加工与质量控制 (9)5.2.1 收获与清选 (9)5.2.2 加工工艺 (9)5.2.3 质量检测 (9)5.3 种子包装与储存 (9)5.3.1 包装材料与设计 (9)5.3.2 包装标识 (9)5.3.3 储存条件 (9)5.3.4 储存管理 (10)第6章种子市场营销与监管 (10)6.1 种子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 (10)6.1.1 种子市场总体规模及区域分布 (10)6.1.2 品种结构分析 (10)6.1.3 发展趋势预测 (10)6.2 种子营销策略与渠道建设 (10)6.2.1 营销策略制定 (10)6.2.2 渠道建设与管理 (10)6.2.3 营销创新与拓展 (11)6.3 种子市场监管与政策建议 (11)6.3.1 监管现状分析 (11)6.3.2 政策建议 (11)6.3.3 企业自律与行业协同 (11)第7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 (11)7.1 农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11)7.1.1 法律法规框架 (11)7.1.2 主要法律法规 (11)7.1.3 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12)7.2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 (12)7.2.1 保护措施 (12)7.2.2 维权途径 (12)7.3 农业知识产权转化与应用 (12)7.3.1 转化途径 (12)7.3.2 应用推广 (12)第8章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 (13)8.1 生物技术产业链构建 (13)8.1.1 生物技术产业链概述 (13)8.1.2 生物技术产业链环节 (13)8.1.3 生物技术产业链构建策略 (13)8.2 生物技术产业政策与环境 (13)8.2.1 政策支持 (13)8.3 生物技术产业案例分析 (13)8.3.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案例 (14)8.3.2 生物农药产业化案例 (14)8.3.3 生物肥料产业化案例 (14)8.3.4 生物育种产业化案例 (14)第9章农业种业国际合作与交流 (14)9.1 国际合作机制与模式 (14)9.1.1 国际合作机制 (14)9.1.2 国际合作模式 (14)9.2 国际种业市场与技术动态 (15)9.2.1 国际种业市场现状 (15)9.2.2 国际种业发展趋势 (15)9.2.3 关键技术动态 (15)9.3 国际交流与合作策略 (15)9.3.1 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15)9.3.2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15)9.3.3 拓展国际合作领域 (16)9.3.4 增强人才队伍建设 (16)第10章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保障措施 (16)10.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16)10.2 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 (16)10.3 宣传推广与科普教育 (16)10.4 监测评价与绩效考核 (16)第1章现代种业发展概况1.1 种业发展背景与现状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大纲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900e4da0116c175e0e480f.png)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生物技术概论是由一门多学科综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包括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育种技术等几乎所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成就更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
本课程为农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人类健康、能源及环境诸方面的作用和成果,认识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政策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认识生物技术的概念、种类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熟悉生物技术五大工程的原理、技术和方法;3.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和成果;4.了解国内外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政策法规。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生物技术总论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生物技术的发展史;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章重点: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六高特征),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在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本章难点:生物技术各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含义,明确生物技术的特点和特征,识记生物技术所包含的五大工程概念,了解生物技术包含的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使学生明确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
思考题:1.概念识记: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2.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3.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技术具有的“六高”特征是什么?4.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5.简要说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联系和区别。
知识产权参考试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参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d59bdab9f3f90f76c61be1.png)
知识产权参考试题及答案继续教育2012知识产权考试3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每小题的备选项中仅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共30分)1.属于著作邻接权的是()。
(1分) 错误正确答案为BA.出版权 B.表演者权 C.录音录像权 D.播放权2.自然人所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1分) 错误正确答案为CA.25年 B.50年 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D.40年3.授予专利权的优先权原则源自()。
(1分) 正确A.《巴黎公约》 B.《专利法条约》 C.《世界版权公约》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4.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
(1分) 正确A.抽签决定 B.发明者 C.单位领导 D.单位5.下列不属于国际上关于知识产权的条约是___。
(1分) 错误正确答案为CA.《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D.《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6.对于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有权提出异议的是:()。
(1分) 正确A.只有先注册人 B.只有专利行政部门 C.任何人 D.只有利害关系人7.企业知识产权最高管理层下设若干下一级管理层,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这属于()。
(1分) 正确A.直线式组织结构 B.职能式组织结构 C.矩阵式组织结构 D.网络型组织结构8.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日之日起____。
(1分) 正确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9.伊诺思在()一书中首次直接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
(1分) 正确A.《经济发展理论》B.《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 C.《商业周期》 D.《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10.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当是()。
(1分) 正确A.新颖性 B.创造性 C.独创性 D.可欣赏性11.同样的智力成果可以由不同的主体同时或先后完成,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只能将其赋予其中____主体。
生物科技类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
![生物科技类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3fa02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2.png)
生物科技类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生物科技类企业是指在生物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制造和销售生物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科技行业迅速发展,为社会带来了众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知识产权、监管合规、专利申请等方面。
在生物科技领域,企业可能会面临以下法律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生物科技企业通常会进行各种研发活动,包括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开发新的药物或制造新的生物产品。
这些创新成果可能会涉及到专利、商标或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因此,企业需要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应对侵权行为。
监管合规问题:生物科技企业在研发和销售产品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如药品监管法、生物安全法等。
企业需要建立合规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以免因违反法规而面临法律风险。
专利申请问题:生物科技企业通常会进行创新研发,并希望获得专利保护。
但专利申请程序复杂,需要对技术和法律有深入的了解。
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专利申请策略,确保申请的专利得到有效保护。
合同纠纷问题:生物科技企业在与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合作时,会涉及到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如果合同的条款不明确或履行中发生问题,可能会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
企业需要谨慎起草合同,并妥善解决合同争议。
总之,生物科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法律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监管合规、专利申请和合同纠纷等方面。
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并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企业需要重视法律合规,建立有效的法律风险管理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生物科技类企业通常依赖于创新的科学和技术,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对企业至关重要。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如何保护生物科技类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机密,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和建议。
专利权保护专利权是生物科技类企业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之一。
通过申请专利,企业可以保护其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明。
专利权的保护可以限制他人使用、制造、销售或引入企业的发明。
为了保护专利权,生物科技企业应该积极申请专利,并确保其发明满足专利法的可获得性要求。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修改解读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修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7f1e90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0.png)
《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修改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21.01.11•【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修改解读新修改的《专利审查指南》(下称《指南》)定于2021年1月15日起施行。
为更好地引导专利申请和审查实践,现对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修改背景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积极回应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对审查规则的诉求,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专利审查标准,为创新主体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充分调研社会主体需求、总结审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指南》全面修改工作。
二、修改过程2020年5月我局启动《指南》全面修改工作,此次修改涉及内容较多且在时间进度上有一定的层次性,因此分两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第一批征求意见稿)》(涉及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于9月30日至11月15日面向社会发布,在收到相关意见后,经整理、归纳、分析和论证,采纳了合理意见,并据此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审议后的修改内容于12月14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三九一号公告发布,并将于2021年1月15日起施行。
三?主要修改内容本次修改涉及《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主要对补交实验数据的审查标准、化合物新颖性的审查标准、化合物和生物领域创造性的审查标准进行了明确和完善。
(一)与补交实验数据有关的修改(第二部分第十章第3.5节)本次修改旨在响应国内外创新主体呼吁,进一步明晰补交实验数据的审查标准。
一方面,将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修改<专利审查指南>的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令第74号)相关修改内容移至第3.5.1节,作为补交实验数据的一般“审查原则”,并进一步明确了“对于申请日之后申请人为满足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等要求补交的实验数据,审查员应当予以审查”。
生态保护与生态工程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生态保护与生态工程技术创新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62aec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5.png)
A.农田
B.沙漠
C.雨林
D.城市公园
9.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A.填埋湿地
B.围垦湿地
C.退耕还湿
D.过度开发
10.下列哪种污染物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总悬浮颗粒物
D.汞
11.下列哪种生态工程技术创新可以用于治理沙漠化?()
1.请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原则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2.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对生态工程技术创新的启示。
3.请阐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列举至少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4.结合具体实例,说明生态工程技术创新在解决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中的作用和意义。
A.碳汇功能
B.水源涵养
C.风景旅游
D.提供木材
10.以下哪些污染物属于重金属污染物?()
A.铅
B.汞
C.铬
D.二氧化碳
11.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用于生态恢复?()
A.植被恢复
B.土壤改良
C.水土保持
D.大规模开采矿产
1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A.生活污水排放
B.农业面源污染
C.工业废水排放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C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
18. ABC
19. ABC
20. CD
三、填空题
1.生态系统
2.废物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cc9e7171fe910ef02df89d.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二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原子的范围是_10-10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
3.夸克的的范围10-20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聚变、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核裂变?6.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链式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氨酸。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是由原子核的变化释放出的能量。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4.超导材料是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6.基因工程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是按着人们的科研或生产需要,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片段),在体外切割,拼接形成重组DNA,然后将重组DNA与载载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将其引入到没有该DNA的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生产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或创造出生物的新性状,并使之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答: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式中的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
光的速度为c=3×10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E/c;反之,每减少△m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m)c的巨大能量。
陕西省西安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类岗位)事业单位考试【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类岗位)事业单位考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4548077232f60dccca18a.png)
陕西省西安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类岗位)事业单位考试【含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A、为人民服务B、爱岗敬业C、遵纪守法。
D、诚实守信【参考答案】A2. 关于行政法规,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B、行政法规的目的是对宪法和法律进行补充和修正C、行政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比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而具体D、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参考答案】B3. 下列行政处罚中可以申请进行听证程序的是()。
A、行政拘留B、吊销企业许可证C、警告D、劳动教养【参考答案】B4.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作出的正确处理是()。
A、撤销行政许可B、要求被许可人补办相关手续C、不能撤销行政许可D、如果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许可不予以撤销。
【参考答案】D5. _____ 。
在中国,新经济大多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在企业的准入、监管乃至人事制度领域,均存在不少过去体制遗留的障碍。
应尽快推出负面清单,为新经济松绑。
在旧经济保持增量的同时,通过新经济提质。
未来,高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将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与过往靠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相比,政府调控与监管的观念、体制均需转变。
过去那种把持行政审批来大上项目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发展方式转型迫切需要现代国家治理体系B.经济模式创新急需打破思维方式的禁锢C.要发展经济,需要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D.新经济是否能发展,取决于新技术能否及时补位【参考答案】C6. 为了维护政令统一,凡下行公文()。
A、都要请求上级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行文【参考答案】C7.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
大国三农II——农业科技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大国三农II——农业科技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365c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c.png)
第一章测试1.德国紧紧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经济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了英国,成为欧洲第二、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A:错B:对答案:A2.从科技角度看,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了由改革开放初期技术设备引进为主向()为主的转变。
A:技术服务B:自主创新C:技术借鉴D:技术入股答案:B3.中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彻底改变跟踪式、依附性的农业技术路径,走()科技现代化之路。
A:独立自主B:自立自强C:技术进口D:模仿追踪答案:AB4.2015—2019年中国农业领域发表国际论文数量排名(),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
A:第二;第二B:第二;第一C:第一;第二D:第一;第一答案:D5.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依然突出,难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A:对B:错答案:B6.国家应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切实发挥市场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稳步提高国家财政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量。
()A:对B:错答案:B7.当前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涉农科技型企业数量少、科技实力差、差异化创新政策不到位。
()A:对B:错答案:A8.我国建立在人多地少、缺水多灾基础上的国家粮食安全必将长期处于紧平衡、高风险、不稳定的态势,追求粮食高产再高产始终是中国永恒的课题。
()A:错B:对答案:A9.新中国70年来农业在化肥农药科学施用技术上,实现了化肥农药从过量施用到现在的零增长、负增长转变。
()A:对B:错答案:A10.科技创新是决定大国兴替的关键因素。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3S” 技术是指()技术的简称。
()A: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 IoT)B: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或GNSS)C: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D: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答案:BCD2.农业4.0的特点是()等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生物医药技术专利
![生物医药技术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e5edc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b.png)
生物医药技术专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
专利是鼓励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专利也同样如此。
本文将对生物医药技术专利进行探讨,包括专利的定义、分类、申请流程以及保护期限等方面。
一、专利的定义专利是指为了鼓励技术创新,保护发明者的权益,由国家授予发明者的专有权利。
生物医药技术专利即指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创新发明所获得的专利权利。
二、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的分类生物医药技术专利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两种。
1. 发明专利:指在技术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实施的发明。
对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而言,发明专利可能涉及到新药物的发现、基因工程、生物制剂等方面的技术。
2. 实用新型专利:指在构造上或者组织上有所改进,比现有技术更适用于实际应用的创新。
在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实用新型专利可能包括医疗器械的改进设计、药物配方的优化等。
三、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的申请流程申请生物医药技术专利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提出专利申请:发明者或其代理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专利申请书和相关申请文件。
2. 申请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的生物医药技术专利进行实质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专利要求的明确性、创新性、实施性等。
3. 公布审查结果: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实质审查结果,对生物医药技术专利进行公布。
4. 授权专利:如果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授予该专利的专利权。
四、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的保护期限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的保护期限包括实质审查期限和专利权保护期限。
1. 实质审查期限: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接受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申请后,要在指定时限内进行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期限为3年。
2. 专利权保护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
五、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的重要性生物医药技术专利的保护对创新者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创新的权益:专利的授予可以保护发明者的技术成果,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创新。
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创新
![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e65d0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b.png)
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创新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专利制度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方式以及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
一、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概念生物技术专利是指对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发明或创新的一种法律保护措施。
该专利赋予专利权人对其发明或创新的独占权利,以鼓励投资及促进技术创新。
二、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工程专利基因工程专利是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常见的一类专利。
基因工程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或重组生物体的基因序列,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或改良其性状。
该专利保护了基因工程中的新发现、新方法和新应用。
2. 生物制药专利生物制药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制造药物的一种方法。
生物制药专利的保护范围涵盖了生物体、生物材料以及生物制药的生产方法等方面。
3. 生物资源专利生物资源专利主要保护生物技术领域中与生物资源相关的发明或创新。
例如,对具有特定性状的植物品种、新发现的微生物菌株等进行专利保护。
4. 生物诊断专利生物诊断专利保护的是与生物体诊断相关的发明或创新。
例如,新型的诊断试剂盒、诊断方法和诊断设备等。
三、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挑战尽管生物技术专利对创新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遗传资源获取和使用的争议生物技术创新通常涉及到生物资源的获取和使用。
由于生物资源具有国家或地区特性,不同国家在资源获取和使用方面存在差异,这给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如何在保护创新的同时,确保公平的资源获取和分享是一个重要问题。
2. 生物数据和信息的保护生物技术发展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大量生物数据和信息的积累。
这些数据和信息往往包含有价值的创新内容,但其保护并不像实体物品那样容易。
如何确保生物数据和信息的合法使用和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生物技术专利的促进作用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不仅仅对于创新者是有利的,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专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3870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8.png)
专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专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前沿学科,近年来在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专利的应用在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专利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生物技术发展的意义。
一、专利的定义和作用专利是一种法律保护技术发明的知识产权。
它给予发明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的独立权利,并防止他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复制、生产和销售该发明。
在生物技术中,专利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
专利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形式,在生物技术中具有多重作用。
首先,它为发明者提供了经济利益保障,鼓励创新。
通过获得专利,发明者可以将其技术转化为商业产品,并从中获得收益。
其次,专利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保护措施,防止他人对该技术的不当使用。
最后,专利也为公众利益提供了保护,确保新技术的开发不会造成对环境或社会的不良影响。
二、生物技术中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流程在生物技术领域,申请和授权专利相对复杂,因为它涉及到生物样品、基因序列等敏感的生命科学内容。
申请人首先需要提供详细的技术描述和实施方法,以及证明其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证据。
如果专利申请被批准,专利局将授予发明人专利权,并发布专利公告。
同时,对于生物技术中的专利,还需要进行伦理和道德审查。
这是因为生物技术涉及到生命的使用和改变,可能引发伦理和道德争议。
因此,在申请专利之前,申请人需要进行详尽的伦理和道德评估,确保其技术的合法和道德上的可接受性。
三、专利在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专利在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专利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研发。
在生物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经常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以获取商业化利益和学术声誉。
这种经济激励推动了更多的科学家投身于生物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其次,专利保护了研发成果的独立性。
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结果通常需要长期的实验验证和商业化流程。
美国专利法对创新的保护
![美国专利法对创新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1af08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e.png)
美国专利法对创新的保护专利是创新的重要产物,它为发明者提供了独家的权利和经济利益保护。
美国专利法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成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典范。
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专利法对创新的保护,包括专利的定义与类型、专利权的内容与期限以及专利保护的具体方式。
一、专利的定义与类型美国专利法对创新的保护以专利制度为基础。
专利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新的、有非显著差异的、有工业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给予的独占权。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和设计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具有实用新型性,且能对其进行工业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保护。
它主要强调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和简化,例如新的机械构造、电子产品或化学配方等。
发明专利是创造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它具有新颖性、非显著差异和工业应用性。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化学、生物技术、电子等。
发明专利通常需要对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他人能够复制和理解该发明。
设计专利则主要强调产品的外观设计,包括形状、图案、纹理等方面。
设计专利对于纯粹的外观创新提供了保护,但并不关注技术的实质。
二、专利权的内容与期限美国专利法确立了专利权的内容与期限,以确保创新者能够享有合理的收益,刺激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
专利权包括取得利用发明的独占权、阻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发明、制造、销售或引进发明。
专利权的期限根据专利类型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实用新型专利的期限为15年,设计专利的期限为15年,而发明专利的期限为20年。
在专利权期限内,专利权人可以享有对专利发明的独立权利,他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侵权行为。
这使得创新者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并鼓励了更多的创新活动。
三、专利保护的具体方式在美国,专利的保护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1.专利审查制度:专利审查制度是确保专利权的核心环节之一。
专利申请人需要提供详细的描述,并说明其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和优势。
精选《创新中国》期末完整考复习题(含答案)
![精选《创新中国》期末完整考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ae347b90d6c85ed3ac677.png)
2020年《创新中国》期末考试12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创新就是创造了新的东西。
()正确答案:√2.美国MGI2.0对数据的保密性要求要高于MGI1.0。
()正确答案:×3.美国未来学家西蒙在《最后的资源》中表达了对资源紧缺的担忧。
()正确答案:×4.科技创新需要包括经济、技术、社会组织与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的支持。
()正确答案:√5.真正被称为“机器人”的装置最早出现在1959年。
()正确答案:×6.解决传统和新兴统计人口迁移方式的办法就是建立模型整合所有数据资料。
()正确答案:√7.吸管穿透苹果、龟吃老鹰都有可能发生,说明人要突破自己的惯性思维,这样才能培养创新思维。
()正确答案:√8.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想要创造价值,就必须与时代知识结合起来。
()正确答案:√9.贷款买房体现了金融的杠杆作用。
()正确答案:√10.上大美院在米兰世博会的展览主要关注中国的乡村建设及非遗产业。
()正确答案:√11.基因编辑婴儿符合优生学的理念,值得广泛推广。
()正确答案:×12.中国搞规划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特色,事实证明规划对我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13.创造性劳动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传递来获得,不需要再进一步整合。
()正确答案:×14.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机制体现在风险投资、产业直投基金等。
()正确答案:×15.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就是在零和博弈的竞争中取胜。
()正确答案:×16.以色列“Protector”无人艇主要用于打击海盗、海岸巡逻等任务。
()正确答案:×17.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实施需要依靠政府、大学、企业的相互配合。
()正确答案:√18.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主体可以是任何人。
()正确答案:√19.上海有盛大、携程、曙光等互联网企业,但在互联网强企的排名上逐年下降。
()正确答案:×20.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7000美元之间的国家很难走出7000美元的限制。
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限制
![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限制](https://img.taocdn.com/s3/m/b1021c13c281e53a5802ff67.png)
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限制[摘要]作为一项重要的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并随着信息业革命的到来而得到不断地补充与完善。
事实证明,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有效地促进科技的发展,刺激产业的增长,带来经济的繁荣。
文章拟就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问题做简单阐述,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的现状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人难以想像的新时代。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实施,人类开始有希望能真正解构生命的奥秘。
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分析测序人类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即由A、T、C、G 四种碱基构成的DNA序列。
这项耗资巨大的国际合作工程(由美、英、日、法、德、中国等国家合作)被某些学者誉为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进行的一项最伟大和最具影响的研究计划”。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就是生命探索的尽头了。
恰恰相反,随着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医药基因组学①(Pharmacoge nomics)等后基因组学(Postge nomics)②和蛋白组学(Proteomics)③的兴起,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又迈向一个新的征程。
伴随着如此动人的生命科学探索的又是无限的产业利润和商机。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生物技术产业对此计划的积极参与,才推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与加速进行。
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生物技术公司就已在美国开始建立并运行,但生物技术产业真正的蓬勃发展还只是在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之后。
到今天,在美国共有约1300家生物工程公司,其投资约占世界年总投资130亿美元的75%,已累积投入650亿美元,所有公司的市值已达1100亿美元。
并且,这还并不包括近几年由传统的制药业跨国公司转变而来的生物技术公司。
我国的情况却令人担忧。
生物技术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案例
![生物技术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5a9a02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9.png)
生物技术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物技术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几个生物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一、生物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改变患者体内的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例如,通过将健康的基因插入到患者的DNA中,就可以让病人的基因组发生改变,从而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
近年来,基因治疗在肝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例如,一种名为“中和抗体”的技术通过使用人工制造的抗体来打击恶性肿瘤细胞,并且可以在高端医院中的门诊就诊中使用。
这项技术的应用一度备受争议,但现在已被证明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些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而且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除了基因治疗外,生物技术还在制造治疗药物和诊断工具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例如,在制造人类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方面,生物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创新;同时,在诊断方面,基于生物技术的病理学诊断也已经成为常见的方法。
二、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常见。
特别是在生态学方面,在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方面有着很广泛的潜力。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酶可以帮助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和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和毒素得到快速分解,从而更好地维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另一个常见的应用是将物种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具有更强的抵御力。
比如,将基因从抗风度极强的草种转移到城市化地区,就可以使这些植物在城市环境中更好地生长。
生物技术的这种应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生态友好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目前正迅速发展中。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生物转基因技术。
利用这项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在作物中加入一些有用基因,从而使得这些作物具有更强的抗病抗虫能力和更高的产量。
另一个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是通过人工生物育种技术来开发新的作物品种。
科学技术与社会(一)_真题-无答案
![科学技术与社会(一)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5d5786bec0975f565e270.png)
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总分144,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 )。
A.为农业、畜牧业改变品种B.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C.寻找出了问题的基因,解决人类遗传病治愈难的问题D.完成对人类所有基因的解密工作2. 科技工作的主战场是( )。
A.面向科学研究B.面向国民经济C.面向世界D.面向市场3. 信息技术以( )为基础。
A.电波技术B.电子计算机技术C.微电子技术D.激光技术4.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
A.99%B.99.9%C.99.8%D.99.98%5. 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追求升学率B.培养精英人才C.普及科技知识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6. 20世纪60年代,( )的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
A.前苏联B.美国C.中国D.英国和法国7. 技术成果利用的性质和价值由( )。
A.专家来评价B.社会来评价C.发明人来评价D.消费者来评价8.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十分重视( )。
A.政府的作用B.企业的作用C.物的因素D.人的因素9. 科学来源于( )。
A.理论B.经验C.思维D.实践10. 在现代技术领域中( )。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D.民用型技术所占比重增多11. “西部大开发”是( )。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12. 探测器用于( )。
A.加速粒子B.产生粒子C.观测粒子D.接收粒子13. 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
A.发展教育B.发展科技和教育C.繁荣文学艺术D.发展体育和文化14. 技术的实用性是由( )。
A.技术本身决定的B.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C.技术发展的环境和目标决定的D.技术的可操作性15. 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
合成生物学在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创新
![合成生物学在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18af8e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b.png)
合成生物学在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中的创新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旨在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及其部件。
在近年来的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领域中,合成生物学不仅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时也为这些领域带来了新的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合成生物学在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中创新的重要性。
1. 合成生物学创新绿色化学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
绿色化学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用环境友好方法并在廉价条件下合成化学品,提高产物的可持续性。
而合成生物学正是这一领域的有力支撑。
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够通过生物体对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转化来实现净化。
例如,利用细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特性,可以将有机废弃物、排泄物等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不但降低了废弃物的危害性,还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设计和构建酶、细胞、微生物等生物体系来合成天然化合物,或者合成新一代绿色信息载体和新型材料,为绿色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式。
2. 合成生物学促进环境保护的创新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的难题,人类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环境。
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则为环保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首先,合成生物学可以为污染物的检测和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例如,利用生物体如细胞、酶等的特定反应性,可制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化学传感器,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此外,生物开关和生物计算等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方面,可高效监测大气、土壤、水等多维度的环境参数。
其次,合成生物学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修复和污染物降解方面。
例如,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可以将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例如可以利用大肠杆菌等细菌作为工业废水的处理酶。
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通过改造微生物群落来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修复能力,实现环境恢复和保护。
3. 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前景广阔,还有非常多的创新潜力值得挖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我国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 根据基因专利的实用性标准,要求对一般基因序列 主张专利权,发明人在将该基因分离出来的同时, 必须说明该基因的功能,而对于实际的工业应用只 要求具有一般性的预见即可。
➢ 对于在实用性审查判断中可以确知的基因功能,可 以授予专利权。确知的基因功能指的是:此基因可 以用于何种生物体上,对此生物体的组织会造成何 种影响。
➢ 目前认为基因的发明与发现之间的界限,最主要的区别 在于是否经过人力作为,是否脱离了自然存在状态,具 备一定的工业实用性,至少是潜在的工业实用性。
12.1.2 生物基因的专利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新颖性:参照各种期刊杂志及一些公共或商业基
因数据库(GENBANK)中公布的信息。
生物技术发明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技术产品
➢自然来源或人工改造过的生命实体,例 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系、细胞 器、质粒和DNA序列等。
➢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命系统的自然产生 的物质。
引言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技术工艺: ➢ 转基因动物和植物品种发明; ➢ 微生物及遗传物质发明; ➢ 生物制品发明; ➢ 获得生物体的生物学方法发明; ➢ 微生物学方法发明; ➢ 基因治疗方法发明等。
12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学习目的
学习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实施保护的几种 主要形式,生物基因专利授权的前提条件以及 授权范围,商业秘密以及其他的保护形式所适 用的客体,如何选择合适的保护形式。了解我 国及世界上对生物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保护状况 ,认识在研究开发和应用中保护生物技术发明 的重要性。
引言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实用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中国 申请人须提供实验数据,发明所描述的用途
必须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预期的。
对于基因技术发明的用途,申请人必须用自 己的数据来加以证明,不能用其他参考文献 等来证明。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12.1.2 生物基因的专利保护
12.1.2.1 生物基因可专利性的争论
12.1.2.1 生物基因可专利性的争论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 基因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体内,是一种客观 存在,从这一点上说,基因本身属于科学发现,不能申 请专利。
➢ 基因作为一种遗传物质,属于生物化学物质,人们只要 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纯化与分离,使其不再处于原来 的自然状态,就可以对该物质主张专利权。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目前世界上基因技术的专利客体包括:
➢基因序列专利 ➢基因技术专利 ➢转基因生物专利 ➢生物类制品专利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基因专利客体(1):
➢基因序列专利
只要经过了人力作为,脱离了自然存在状态,具 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基因序列,就可以 被授予专利。
12.1.1 申请专利的必备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技术发明可专利性与否的判断: 如何确定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的界
限,尤其是关于基因的发明与发现问题。
如何界定一个符合专利申请的与生命物质有关的 发明,以及对此项发明该给予多大范围的保护。
12.1 专利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创造性: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
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实用性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创造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 美国:
审查判断“物”的创造 性
实质上是将创造性 审查等同于新颖性 审查,甚至可以说 是放弃了创造性审 查。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实用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美国 • 将该基因分离出来,同时要具体说明如何使得该基
因序列具有工业实用性。
• 从严到松,任何证据记录(如试验记录、该领域专家 的证明或声明等)都可以用来主张实用性。
• 有助于美国更多的进行圈地运动、排挤竞争对手。
判断“方法”的创造性 仅仅依据该序列先前是否已经被揭示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创造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中国 标准建立在对基因功能的审查,比较提出的基
因功能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功能、技术相比,是否 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优点
不会导致将专利的创造性和新颖性等同起来而 带来的授予某些基因专利权 ,发挥实质性的保护与 促进作用。
业应用中是否有特别的被滥用的风险。
12.1.2 生物基因的专利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两种典型做法:
以美国和欧洲专利局为代表的,为了充分保护生物 技术领域发明人的利益,给予基因专利较宽的权利 范围。 例如“哈佛鼠专利案例。
以日本为代表的给予较窄的权利范围,一般只允许 权利人将其权利要求限制在他们能够确实证明可以
12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12.1 专利保护
12.1.1 申请专利的必备条件
专利权的三个特性 ➢独占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专有性等; ➢地域性; ➢时间性。
12.1.1 申请专利的必备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可授予专利的发明的四要素: ➢实用性 ➢创造性 ➢新颖性 ➢可执行性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实用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中国 审查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的余地,而加重了专
利申请人的责任。 该发明的制造或使用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基因功能,以及预期的工业应用能否对科学技 术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良 好作用。基因功能的说明中是否有基因歧视,在工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基因专利客体(2):
➢基因技术专利
包括利用基因的提取、改变、保存、携带、繁殖等 技术手段产生活的有机体或其他组分的以及改造动 植物、微生物甚至是生物的部分组织的方法发明。 ——“主要是生物学方法”和“非主要是生物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