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的负面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负面功能的综述

广播电视传递声音、视觉信息,以无线电波为介质,揭开了传播技术新的一页,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新的际遇。自从广播电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中的调色剂,但是,随着它的发展运作,也从某种程度上给人类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个人,家庭,国家乃至社会都很深远,所以研究这些负面功能,并结合实际给以重视和思考,努力提出对策非常有必要。

广播电视的负面功能:

1)电视具有”麻醉作用”,使人们.疏远人情,人际关系冷淡,亲情淡漠,邻里不相往来。虚化现实,分散了人们对重要现实问题的注意力。广播电视与其他媒介一样作为大众传媒,倚重科技迅速地发展,受众日益表现出过分倚赖媒介地倾向。由于科技的进步,媒介的发展,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日益频繁。实际上,人们已经生活在媒体构成的虚拟环境中,绝大多数信息、娱乐都来自媒介地提供,对媒介的倚赖性很强了,离开了媒介,人们将会变得无所适从。同时,与媒介的接触等活动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用于社交和接触实际的时间减少。现代人成为了“容器人”、“电视人”,“沙发上的土豆”。①,随着广播电视走入家家户户,交往视野逐步开阔,个人心灵明显封闭。媒体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交往的中介形式,在一种集多种交往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体的传播和交流中,人们从各个渠道与媒体负载的内容接触,这让受传者有了更大的交往空间,地理的、民族的限制都消失了。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大量的信息充斥着社会时空,信息泛滥同时也会造成信息污染。沉溺于这种交流的受传者,交往的视野是更加开阔了,但个人心灵却越加封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久而久之,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回避直接接触。究其原因,对媒介的过分依赖是最主要的一点。只有通过媒介交往才能得到自如感,才能充分发挥个体内在的智慧、幽默等交际潜力,因而渴望间接交往、恐惧直接交际成为一种越来越深刻的习惯心理。这实际上导致个人心灵更加封闭。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介质进行的大众传播虽然成为一种便利的时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找到了一条间接化的途径,放大了许多人的精神交往世

界,但却从另一方面限制了更多人面对面的接触空间。其次,诉诸形象、色彩等因素的感官刺激不断增强,精神意义明显削弱。传播媒介对受众的精神麻醉作用影响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广播电视的这种直接化,往往会导致“单向度的人”,而这些人仅具有浅显的阅读能力,

大众传媒的作品为了提高受众的阅读和观看兴趣,也十分注重形式,画面非常鲜艳、活泼,并习惯性地强化内容的逼真和感染效果,这种做法尽管降低了受众阅读收看的障碍,加强了普及性,但在客观上也削弱了其中思想的意义。现在的一个事实是,所有的传播内容都可以通俗化、游戏化。这就让一些内容中原本具有的庄严、崇高的精神意义大大弱化。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多媒体化,这正如袋装茶喝起来简便,但永远不如功夫茶带给饮者的享受多。轻松、夸张不能替代所有内容的。②

2.误导少儿,色情和暴力节目误导青少年犯罪。作为最近乎完整的大众传播媒体,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发展,一是人格发展。它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意识,都有着重要影响。不过,近年大众对于传媒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忧心忡忡,舆论普遍认为电视媒体造成孩子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等不良影响,在少儿的身心不健康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看电视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台湾甚至有一项调查显示,看电视和身体质量指数具有相关性,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愈久,越容易发胖不管媒介内容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媒介人物认同。国内学者在媒介接触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中认为,青少年经常接触电子声像媒介或者媒介刺激娱乐内容,可能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经过引导、充分利用电视传媒作为社会学习的手段,会有积极的影响。台湾的研究表明,适当控制少儿收看电视可以避免少儿健康受损;电视未必使少儿学业退步。但是,目前很少有社会是有意识利用电视的社会功能的。香港的调查显示,香港青少年最喜爱的传媒是电视,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娱乐。③

不少电视节目充斥着血腥、暴力等不良信息,很容易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色情、暴力画面内容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大,对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这些对受众带来地危害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节目为了单纯的利益,对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不同程度的来了一些误导。以“超女”为例,“超女”最大的恶瘤就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整体浮躁,青少年、儿童的思维模式还不固定,更是脆弱,受其影响较大,致使他们盲目追崇,认为不需要努力也可以成功,并盲目跟进、崇拜,更有甚者,

竟然将李宇春与董存瑞、毛主席等并称英雄,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及价值观,对个人的发展、理想的追求及国家的将来都会产生各种不利的因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对的,但是总体应当符合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将来靠的是青少年,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而不要扰乱他们的思想、理想、目标,靠过分炒作或者夸大其辞,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产生轰动效应,不顾忌影响的推崇,盲目追随泡沫式的东西,只会误国误民。

“无论在美洲、欧洲还是亚洲,年轻一代都已经对媒体产生了明显的依赖,媒体是信息的来源,有教育的作用。以电视为例,它可以实现不同文化的沟通,但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调查显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看电视的高峰期,而现代人看电视的习惯甚至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被培养起来了。一些人士批评,大众媒体带有的不良信息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升高。年轻人和电视及互联网的接触过于频繁,而且这个过程没有得到家长任何指导。一项对北京和上海两地1000个年龄介于10-45岁的普通人进行的调查显示,看书、看电视、上网是他们休闲的首选,60%的调查对象已经对媒体产生了过分的依赖感。专家表示,在媒体强大影响力的挤压下,中国传统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这表现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少,供孩子们观看的中国动画片明显地受到西方的影响,电视用戏说的方式诠释历史事件和人物,娱乐和体育节目泛滥等等,都是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④

3.广播电视为迎合最大面受众,不断较低文化的品位,内容流于表面,肤浅甚至低俗。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影响力是巨大的。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电视拥有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和层次最为丰富的受众群体,且广播电视作为集权威性和社会亲和力于一身的“强势媒体”,其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之巨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一直把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作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和标志,特别是把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看作是标准语形式的代表,然而,在当前的广播电视传播中却有一种淡化、弱化语言标志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所谓“时髦”的“港腔、港调”、所谓“另类”的“怪腔怪调”、造作的“嗲腔嗲调”,这些对于社会大众的平时用语尤其是青少年的语言使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标志作用、规范作用、传播作用和示范作用合语言传播主体的亲和力作用、广播电视媒体的权威作用,使得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对社会语言发展变化同时具有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上很多新词新语、流行语甚至大部分低俗的语言大部分都是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出去的。不管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客观上,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语言,这一状况,在青少年学生中尤为明显,广播电视言语方式、言语风格都可能对社会某一特定群体产生影响,并进而效仿之、模仿之,尤其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消极负面的,正如有句俗话说的,“学好不容易,学坏很却很快”。⑤在宣传方面的负面影响。正面宣传中因宣传手法、内容、传播

方式不当产生与宣传初衷相左的效果,使正面宣传的作用被削弱、甚至抵消。比如正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