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故事
敦煌壁画神话故事
敦煌壁画神话故事敦煌壁画历经十个朝代,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展示了我国中古时期广阔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大量的民间艺术流传及演变。
以下是整理的敦煌壁画神话故事,一起来看看吧!敦煌壁画神话故事一乘象入胎《乘象入胎》壁画,描绘其母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有身孕的画面:古代印度波罗奈国,疆域辽阔,兵强马壮。
国王净饭王,年老无子。
一日,国王的夫人摩耶在睡梦中梦见天空中有一人坐乘白象,周围大放光明,普照天下,并有天人散花奏乐,由空中飞下,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夫人从梦中惊醒,告之净饭王,国王不知此梦是否吉祥,便请相师占梦,相师说:“此梦预示圣神已来府降胎。
太子以后,在家当为转轮圣王,出家学道当得作佛,度脱十方。
”表示能仁(或护明)菩萨化乘白象,投入摩耶夫人胎中。
乘象入胎是佛传故事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在壁画中多有表现。
夜半逾城《夜半逾城》壁画的故事情节生动:释迦牟尼涅槃图太子在出外游观后更欲出家。
太子二十九岁那年的四月七日夜里,太子决心离世出家,急命马夫车匿为他备马,白马不忍太子离去,前后跳踏,不愿让太子接近,太子扶拍马背,口说颂偈,才得以上马。
骑上白马,离宫而去。
此时国中人均昏睡不醒,为了不使马蹄踏地时发出声响,天神托起马蹄,腾空而起。
行至城门,在诸天的帮助下城门无声而开,太子乘犍陟马逾城而出,开始了漫长的苦行生活。
这一故事是莫高窟佛传故事中最流行的题材,早期画面构图简单仅绘出太子骑白马一情节,之后情节及画面有了进一步的丰富。
涅槃图《涅槃图》是敦煌故事壁画的重要内容,涅槃指灭尽烦恼解脱生死。
早期《涅槃图》用色简捷,笔触强烈,人物分布排列简单。
隋以后,《涅槃图》形成规模较大的独立涅磐经变故事,强化叙事情节,突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整个画面趋于写实。
除《涅槃图》外,还有表现各国哀悼释迦牟尼涅槃的故事壁画,如第158窟中的《举哀图》,画工们用线描方式准确把握各国人物形象特征,不仅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时各国的人情风貌,还以写实方式准确记录不同的哀悼习俗,是十分珍贵的民俗画史和历史人文艺术史资料。
敦煌莫高窟传说小故事灵异古怪
敦煌莫高窟传说小故事灵异古怪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下面小编就介绍其中几个窟的传说故事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用!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尸毗王割肉救鸽佛成道之前的修行事迹,称为“本生故事”。
在敦煌莫高窟二五四窟(北魏)北壁的壁画中,用绘画的形式描述了尸毗王“割肉救鸽”的事迹,只画了割肉和过秤两个情节,属莫高窟最早的连环故事画之一。
早在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为尸毗王时,慈悲仁厚,广行菩萨道,唯求作佛。
帝释和毗首羯磨为试探尸毗王的慈悲与道心,就相约化成老鹰和鸽子,演出猎食逃命记。
鸽子躲入国王臂弯,老鹰疾飞猛追前来;国王表明救护一切众生的决心,老鹰抱怨道:“您渡一切众生,难道我不在一切众生之内吗?为何唯独不受您的悲悯而抢夺我的食物?”国王说:“我曾发愿,若有众生前来投奔归附,必当保护。
你需要什么食物?尽管说,我也一定满你的愿。
”老鹰毫不客气,直索“新杀热肉”国王深思,“这就难了,不杀生,如何取得呢?想我这身躯,老病死之后,转瞬间即腐败臭烂,既然老鹰要,就布施给它吧!”于是国王唤人拿刀,自己割下大腿肉给老鹰。
不料老鹰竟然还要求:“我要你肉的重量与鸽子相当,斤两可别骗我呀”国王又命左右拿来天平,让鸽子停在一端、另一端摆国王割下的身肉。
奇怪的是,此时鸽子重量急遽增加,国王身肉相对变轻。
全身肉几乎割完了,还是小鸽子重。
国王菩萨决心舍尽全身,以求与鸽子等重,于是奋力挣扎要爬上天平。
鲜血淋漓、颤抖摇晃的身躯,连老鹰看了也不忍。
“大王,您这是何苦?鸽子还我就得了。
” 国王坚持悲愿,以手攀爬秤子,不料一使力,肉尽筋断,失控摔跌在地,却再度起身上秤。
其心坚定无悔,感得大地震动、枯树生华,天降香雨、天女歌赞此菩萨必当成佛。
国王便作誓愿,“我割肉血流,不嗔不恼,一心不闷以求佛道者,我身当即平复如故。
”霎时,身体恢复完好如初。
人天见之,皆大悲喜。
释迦牟尼佛于是圆满布施波罗密。
有关敦煌的历史故事
有关敦煌的历史故事以下是 7 条有关敦煌的历史故事:1. 你知道吗,在敦煌曾经有个和尚叫乐僔,那简直太神奇了!话说有一天傍晚,乐僔路过鸣沙山,哎呀妈呀,突然看到山上金光闪耀,好像有千佛出现!他当时就惊呆了,心想:“这难道是佛祖显灵了?”于是他就决定在这神奇的地方开凿洞窟,这才有了敦煌莫高窟最初的模样。
你说这是不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呢?2. 咱再说说那个藏经洞的发现,那可真是个大惊喜呀!王道士清扫洞窟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个隐藏的宝库,那里面可藏着无数珍贵的经卷啊!就好像发现了一个超级大宝藏。
可谁能想到,后来这些宝贝遭遇了那么多波折呢?这难道不是命运的捉弄吗?3. 从前啊,有个画工叫小张,嘿,他在敦煌壁画上可下了大功夫了!他每天起早贪黑,就为了把那些佛像、故事画得栩栩如生。
你瞧那些壁画,色彩那么鲜艳,人物那么生动,那不都是像小张这样的画工们用心血换来的呀!这不就跟咱们现在努力追求梦想一样吗?4. 想当年,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来来往往,敦煌可是个重要的中转站呢!那些商人们在这儿歇脚、交易,热闹非凡。
就好像一个国际大市场!难道你不想穿越回去看看那时的繁华景象吗?5. 有个故事说呀,有个公主远嫁他国,路过敦煌时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都不想走了呢!她看着眼前的一切,心想:“要是能一直留在这儿该多好啊。
”你说这敦煌得多有魅力啊,能把公主都迷住了!6. 大家都知道敦煌的飞天吧,那简直太美啦!感觉她们就像仙女下凡一样。
据说以前的人们看到飞天,都以为是真的仙女来了呢,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那场面,可有趣了!敦煌的艺术就是这么神奇,不是吗?7. 曾经有个诗人路过敦煌,被这里的壮观震撼到了,立马写下了好多赞美敦煌的诗句。
这就好比我们看到超级美的风景会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一样。
敦煌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让人为之疯狂!这就是敦煌,一个充满故事和魅力的地方啊!我的观点结论:敦煌有着数不清的历史故事和奇妙之处,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发现。
有关敦煌的传奇故事
有关敦煌的传奇故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关于敦煌有很多故事,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敦煌的传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敦煌的传奇故事篇一敦煌莫高窟二八五窟(西魏)南壁的壁画展现了五百“强盗”成佛的景象,从前,有个侨萨罗王国。
国中出了五百个强盗,占山扎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商客游人和地方百姓深受其害。
地方官员多次用兵,终不获胜。
只好报知国王,国王派精兵良将前来征剿,经过激烈的战斗,五百强盗战败全部当了俘虏。
国王决定,对人们恨之人骨的五百强盗处以酷刑。
这天,刑场戒备森严,杀气腾腾。
兵士手持尖刀将赤身裸体、披头散发、捆在刑柱上的强盗双眼全部挖掉,有的还割掉鼻子、耳朵,然后放逐到荒无人迹的深山老林中。
这座山谷林木葱笼,狼嗥虎啸,阴森恐惧,衣食无着。
强盗们悲愤欲绝,撕心裂肺地绝望嚎叫着。
凄惨的呼叫声传遍四野,也传进了释迦牟尼佛的耳朵。
知道这是五百强盗在生死线上挣扎呼救,便用神力送来了香山妙药,吹进了五百强盗的眼眶。
霎时,个个双眼重又见到光明。
释迦牟尼亲临山谷,给五百强盗讲经说法:“正是你们以前作恶多端,才有今天的苦难。
只要洗心革面,弃恶从善,皈依佛门,就能赎清罪孽,修成正果,脱离苦海,进入极乐世界。
”众强盗听了佛的教诲俯首悔过,口称,成了佛门弟子。
从此,山谷中的森林被称作“得眼林”.很多年后,当年的五百强盗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
有关敦煌的传奇故事篇二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
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篇一: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故事佛的前世曾经是生活在恒河旁的一只九色鹿王.一次,有一个人掉入深水之中,仰天呼救,正逢色鹿从河边经过,看到溺水人即将被激浪吞没.九色鹿奋不顾身将溺水人救上岸来.溺水人为了报答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起誓愿作奴仆终身为鹿王采集水草.九色鹿谢绝了溺水人的乞愿.只希望溺水人为其保守密秘,千万不要向别人告诉它居住的地方,溺水人应诺而去.这时国王的宠妃夜梦神鹿,身毛九色,双角如银,要求国王捕获神鹿,剥其皮毛做裘衣,取其犄角做拂柄.国王在宠妃的多次纠缠下,无奈张榜悬赏:若有捕获九色鹿者, 愿赐一银碗金粟,一金碗银粟,并且分国一半,共同治理.溺水人得知此事之后,忘恩负义,贪财告密,并带领国王亲自进山捕获九色鹿.此时九色鹿正在山林中安睡,九色鹿的好友乌鸦在树上看到围猎队伍时,赶紧去唤醒九色鹿.当九色鹿惊醒,举目四望,已被国王率领的猎队包围了.九色鹿大胆无畏,面见国王,问道:是谁告诉我在这里的?"国王手指溺水人.九色鹿一见溺水人,气愤填膺,向国王陈诉了溺水人的忘恩负义.国王听后,深为感动,谴责了溺水人的不义行为即刻放九色鹿归山.并下令全国:若有捕杀九色鹿者,诛连五族.溺水人从此口中发臭,身生恶疮,人人厌恶.王妃因没有达到私欲,悲愤而亡.一个已出家的尼姑现身说法,向一群刚出家不久的贵族妇人讲述了自己前世有罪,今世报应,屡受苦难折磨,最后出家为尼的经过.微妙曾经是生长在一个高贵种姓的婆罗门家中的美貌女子.成年后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又聪明多才的婆罗门青年.当他们生过第一个孩子时,父母相继去世.生第二个孩子,与丈夫同回娘家.在回家路上,半途产子,血腥味召来毒蛇,咬死了丈夫.微妙悲痛难忍,身背大孩子,怀抱婴儿向前行.河水猛涨,挡住去路.微妙放大孩子在河边,抱婴儿过河.放下婴儿来背大孩子时,孩子自扑水中被河水冲走.回头又去看婴儿时,已被狼食.微妙失去孩子,悲痛欲绝,无奈孤身投奔娘家.娘家失火,全家被烧死,无一生还.微妙不得已改嫁一无业酒徒.一夜酒徒酗酒回家,微妙因刚生产不能前去开门.酒徒破门而入,撕打微妙,并生煎刚生婴儿逼迫共食.微妙不堪忍受虐待,被迫出逃.在路中墓园边歇息遇到一为新丧妻子上坟的长者子.微妙感其情诚,与长者子结夫妻.新婚七日,丈夫暴病而死,微妙被活埋殉葬.盗墓贼半夜来掘墓,微妙没死获救.贼头子见微妙美貌强迫为妻,不久盗墓贼犯案,判为死罪.按国法民俗,微妙再次殉葬.不幸半夜野狼来挖新坟,微妙再次还生.历经劫难,微妙不知怎么活下去,去找佛祖释迦牟尼.佛祖为微妙受戒,收为弟子,并向微妙讲述了前世因缘:你的前世曾是一个富贵长大夫人. 因大夫人不生儿子,又娶了小妻,小妻年轻美貌长者宠爱.不久生一男儿大夫人嫉妒,害怕小妻儿子长大后,继承家业,因而心生恶念,用铁针刺入婴儿脑门婴儿不几天死去.小妻怀疑是大夫人所为,前去质问大夫人发誓:"若杀你子,使我生生世世,夫为蛇杀所生之子,水漂狼食,自啖其子,自见生埋,父母大小,失火而死...."你现世改嫁三次,活埋两次,就是你前世所发咒誓。
关于敦煌的历史故事
关于敦煌的历史故事敦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当时整个河西走廊都属于一个叫作月氏的民族。
秦代以前月氏人的活动范围广大,从河西走廊东段到天山和塔里木盆地东部都是他们的牧场。
巍峨的祁连山甘甜的冰山融水滋润着这片干旱少雨的土地,造就了肥美的牧场,月氏人在这片土地上蕃息,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汗国。
然而祁连山的富庶令人垂涎,匈奴人对于河西走廊觊觎已久。
秦汉之际,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匈奴帝国强大起来。
占据河西走廊的月氏人成为匈奴人关注的重点对象。
趁中原战乱之际夺取河套平原后,匈奴帝国立即向西击败月氏,迫使月氏人向西迁徙。
在此之后的70多年里整个河西走廊被匈奴占据,西段归浑邪王统治、东部被休屠王统治。
不过,匈奴对于河西走廊的统治仅仅是历史上的一段小插曲,河西走廊很快将迎来它真正的主人。
经过七十多年休养生息,汉王朝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痊愈,变得富强起来。
汉武帝即位之后开始筹划反击匈奴的战争。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被匈奴人视为天煞孤星的汉代传奇名将霍去病率军越过祁连山,突击匈奴休屠王部。
同年夏,骠骑将军再入河西击败匈奴浑邪王部,匈奴帝国彻底丧失了对于河西走廊的控制权。
他们哀叹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就在夺取河西走廊的第二年,汉武帝设立了武威、酒泉二郡,十年后又将武威分成张掖、武威二郡,酒泉分为酒泉、敦煌二郡。
从此,敦煌作为汉帝国经营西域的重镇登上了历史舞台。
与今天的敦煌因莫高窟闻名而不同,汉代的敦煌却是作为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而存在,为了保障西征大军的后勤,汉朝政府加大了对敦煌的建设。
贰师将军李广利第二次西征大宛之时,敦煌一地提供兵6万人、马3万匹、其他牲畜数以万计奔赴前线,可见当时敦煌在汉代的军政地位。
敦煌学者荣新江先生指出“敦煌是汉朝统治西域的军政中心”。
如果历史沿着这种轨迹发展下去,敦煌可能会像其他河西城市一样让人联想到金戈铁马、大漠孤烟,但今日敦煌带给人的印象却是曼妙的飞天、神奇的九色鹿和蜚声国际的敦煌学。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和传说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和传说
敦煌莫高窟是一处以壁画和雕塑为主的古代佛教艺术瑰宝,位于
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鸣沙山中。
莫高窟始建于前4世纪,经历了几百
年的兴盛和衰落。
根据传说,它是由一个名叫“沙门育”的印度僧人
创造的。
据说,沙门育在前4世纪时,到中国传教时路过敦煌一带。
他看
到这里的石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于是便决定在此立足。
沙门育开始
向当地人推广佛教,并组织了一些信众一起修建石窟。
他们切石凿洞,一天天地将莫高窟建成了一个宏伟的佛教艺术宝库。
另有一种传说,称敦煌莫高窟是由唐朝一位名叫“玄奘”的僧人
创建的。
据说,玄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佛教大师,他曾经长途跋涉前
往印度,取得了佛经译本40余部。
在回到中国后,他开始将这些佛经
翻译成中文,并在敦煌这一带建立了莫高窟。
另外,还有一种民间传说,称敦煌莫高窟建造的背后是一名佛祖
所居住的洞府。
据说,这个佛祖曾经来到敦煌,为当地人传授佛法。
在他走的时候,留下了这个洞府,以便人们在这里进行修行,并继续
弘扬佛法。
无论是以上哪种传说,敦煌莫高窟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
文化底蕴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是佛教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外文化交流
的重要见证。
即使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莫高窟依然保持着其优
美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历史特色。
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读后感
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读后感《敦煌故事》是一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书籍,以敦煌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我们带入了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城市,让我们领略到了敦煌的辉煌与沧桑。
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与沙漠之间,自南而北有五座重镇,分别是凉州、甘州、肃州、瓜州和沙洲。
这些城市是敦煌地区的门户,也是通往西域各国的要塞。
在唐朝时期,瓜、沙地区一直由张氏、曹氏两敦煌世家豪族统治,称为归义军时期。
虽然期间经历了很多变故,但史书评价他们“边围有金汤之固,中土无烽燧之惊”,为守土安疆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6年),党项人李元昊攻下瓜州、沙州和肃州,占领了河西走廊。
这个历史事件为《敦煌》故事的创作提供了背景。
故事中,一个落魄的书生赵行德因为科考失意而背起行囊前往大漠。
在集市上,他救了一个宁可被剁碎了称斤卖也不愿完整为奴的西夏女子,这个女子激起了他对西夏民族的好奇心。
此后,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名西夏士兵,攻打回鹘,又前往西夏国都兴庆学习西夏文字,还编了本词典《番汉合时掌中书》,并学习佛法将沙洲大量的经文翻译为西夏文。
然而,触动他灵魂的却是他在甘州城墙上救下的一个回鹘郡主。
这个沙漠女子的刚烈让他深深地被震撼,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故事的最后,沙洲陷落吞没于乱兵火海;而大漠之上,夜色弥漫月色清冷,赵行德和僧人随着驮了大大小小包裹的骆驼长队,默默地行进至千佛洞。
远处千骑横踏,尘土漫天,火光映照下的天空如血海苍茫;而洞窟内,默默无闻的几个人正默默搬运、封存沙洲城里几百年来积累的数万卷经文。
与经文一同放置在洞穴中的还有赵行德为超度回鹘郡主亡灵而写的《般若心经》,在结尾处题跋: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
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这段文字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光辉。
敦煌的历史故事
敦煌的历史故事
敦煌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距省会兰州市约敦煌千公里。
它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已经有千年文明史和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
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成就了这个古老的文化城市。
敦煌的历史远古巨大,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敦煌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史记·卷三十·西羌传》中记录了古时羌族人往东移居时曾经越过位于敦煌地区的》张掖段的黄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地区属葱岭郡辖区,在唐代,敦煌先后隶属虑州、静州、甘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
在宋代时期,敦煌地区由于受到西夏的侵袭而一度沦为边区。
在唐代,敦煌的经济繁荣和民族文化多元发展达到了巅峰。
唐朝的诗人王之涣曾写下“敦煌远近水中山,相望相思两鬓斑。
”的句子,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敦煌的美景。
在莫高窟中留存的壁画和文物、书法、音乐等其他艺术珍品,是敦煌历史文化所创造的瑰宝。
除了莫高窟等文化历史胜地之外,敦煌的沙漠风光和丝绸之路的旅游景点也是锦上添花的存在。
丝绸之路交通枢纽酒泉市的敦煌机场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光文化遗址,还可以领略南部龟兹古城、鸣沙山、月亮峡、阳关等旅游景点。
总之,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莫高窟世界的文化遗产、甘肃省级文化名城及国家司法政治文化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它不仅是中国西北的一个文化名城,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充满了神秘、辽阔、古朴、优美的艺术气息,是人们在探求历史文化、感悟生命意义与价值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地方。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神话故事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神话故事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然而,这些壁画和雕塑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它们还蕴含着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敦煌莫高窟背后独特的神话故事。
敦煌莫高窟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兰台仙经》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梁仲初的普通人如何通过苦修和善行成为了佛教仙人的传奇经历。
梁仲初在波澜壮阔的荒漠中开辟了一片绿洲,这个绿洲就是著名的兰台。
在这个故事中,梁仲初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儿名叫兰台。
她是个天才画家,以其画出的花鸟壁画而闻名。
梁仲初决定将兰台嫁给当地的王子,以达到阐扬佛法的目的。
然而,兰台想离开凡尘,追求与神仙相伴的生活。
她希望通过修行成为佛教仙人,并决定留在兰台修行。
最终,她以她的经验和创造力成为一个与佛教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仙人。
梁仲初的故事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传达了对美与智慧的追求。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安宁和顿悟。
还有一个与敦煌莫高窟相关的故事是《大象天女》。
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被称为天女的神秘生物下凡救人的传奇。
传说中,天女姿容娇美,拥有神奇的力量。
她的出现和消失像一阵轻风,人们只能在她留下的淡雅的香气中得知她曾到过。
大象天女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干旱贫瘠的地方,当地的居民生活在水源匮乏的条件下。
然而,每当他们遭受病难或灾难时,大象天女就会出现并帮助他们。
她以她神奇的力量把水源引入这片土地,花朵和树木也开始茁壮生长。
然而,当居民们发现大象天女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时,她已经消失不见了。
这个故事传达了对勇气、善行和无私奉献的理解。
大象天女代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慈悲。
她的出现提醒我们,只有通过奉献和善意,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和他人的命运。
除了这些主要的神话故事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还描绘了一系列与佛教故事和传说有关的场景。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包括佛陀释迦牟尼、菩萨观音和门徒弟子等。
敦煌的历史典故
敦煌的历史典故
敦煌的历史典故有很多,比如:张骞出使西域、三危佛光、敦煌藏经洞、敦煌鸣沙山等。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华美乐章。
在莫高窟第323窟中,精美的壁画再现了张骞的功绩。
三危佛光:据《贤者五福》记载,敦煌石窟的创始人乐尊法师路经三危山,看到“佛光”出现,决定在此凿建石窟。
敦煌藏经洞: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清理敦煌莫高窟第17窟时,发现墙壁后面有一个密室,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经卷、文书和文献等5万多件。
敦煌莫高窟民间故事
敦煌莫高窟民间故事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那你知道敦煌莫高窟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敦煌莫高窟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敦煌莫高窟民间故事篇【1】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距离丝绸之路名城敦煌几百公里的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震惊世界的蘑菇云。
"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电波把这一特大喜讯传到中南海时,国务院周恩来兴高采烈,心潮澎湃。
但不一会儿他又浓眉紧锁,一语不发,像在沉思着什么重大问题。
他严肃地在办公室踱来踱去,好久之后才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马上让国家文物局的王冶秋同志和敦煌联系,问一下敦煌人民受到影响了没有?莫高窟损坏了没有?"不久,正处在狂欢喜庆之中的中共敦煌领导和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便先后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报。
当大家得知这是周指示发来的电报时,心情更激动了。
很快,在中南海,工作人员向周恩来及时做了汇报:"据电传,敦煌人民目前未受影响,莫高窟也安然无恙。
"周恩来这才舒展双眉。
随后,他先后派出1 0批由北京医疗单位专家及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赶赴敦煌,深入到敦煌城乡和莫高窟,给人们检查身体治疗疾病,并设立了专门的防疫机构--省红十字会,随时监测可能由核辐射引发的疫情。
周恩来同时还指示铁道部,要加快正在进行的敦煌莫高窟大规模加固工程进度,确保这座艺术宝窟能完整保存下去。
周恩来虽然生前一直没能亲自去敦煌视察参观,但他却高瞻远瞩,以博大的胸襟和超人的远见卓识关心着敦煌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难忘的往事。
周恩来两次参观敦煌画展1945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重庆七星岗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小型敦煌壁画临摹艺术展。
瑰丽多彩的敦煌艺术轰动了山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展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天,参观的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呼"共产党的周副主席来了",人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中共中央驻重庆代表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以及文化界着名人士郭沫若等一行人的身上,周恩来神采奕奕,微笑着向大家招手致意,走进了展厅。
丝绸之路 敦煌 历史故事
丝绸之路敦煌历史故事
丝绸之路是古代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将中国与中亚、西亚、东欧等地连接起来。
在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一座城市就是敦煌。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文化宝库,敦煌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壁画,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敦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这里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城市。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敦煌一直处于沙漠环绕的边缘地带,面临许多自然灾害的威胁。
尽管如此,敦煌人民依靠勤劳和聪明才智,建造了灌溉系统和防护工程,使得他们能够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敦煌是一个繁华的贸易中心。
从这里出发的商队将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中国特产运往西方,同时也带回了许多西方的物品和文化。
这种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使得敦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交汇点。
在敦煌的壁画中,最著名的是莫高窟。
莫高窟是一个由数百个洞窟组成的佛教艺术宝库,保存了大量的佛像和壁画。
这些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历史事件和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艺术和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今天的敦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在敦煌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中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壁画的美丽,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和特产。
敦煌的历史故事彰显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向我们展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及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意义,让人们深感敦煌的独特魅力。
敦煌历史故事
敦煌历史故事莫高窟的历史故事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日本捐资,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敦煌莫高窟的传说和故事
敦煌莫高窟的传说和故事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宝库。
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一处由洞窟和壁画组成的古代佛教艺术遗址。
莫高窟的壁画以其丰富的内容、神秘的气氛和卓越的艺术技法而著称,但同时也有着许多传说和故事。
首先,莫高窟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在唐朝初年,有一位名叫摩诃迦叶的印度僧人来到中国传教。
他从河西走过时,在敦煌城南的山上找到了一个洞穴,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修行之地。
于是,他在洞穴中建造了一个小寺庙,名叫摩诃迦叶寺。
这个寺庙后来就成为了莫高窟的前身。
为了纪念这位印度僧人,人们便将这个寺庙命名为莫高窟。
其次,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也是很多人所熟知的。
其中最著名的是《卢舍那大经》的故事。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名叫卢舍那的商人,在他的生命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最终通过佛教教诲的帮助,他成功地战胜了各种困难,最终得到了幸福和成功。
这个故事的精神内涵被广为传颂,并成为了莫高窟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与莫高窟相关。
据说,在唐代,有一位名叫王昭君的女子,被迫嫁给了匈奴的统治者。
她非常思念故乡,于是在莫高窟中画下了敦煌城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称,莫高窟中有一些洞穴和壁画是由一位名叫吐蕃拉麻的女子所建造和绘制的。
她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为了纪念佛陀而建造了这些洞穴和壁画。
总之,敦煌莫高窟的传说和故事丰富多彩,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千年之间的文化遗产。
敦煌文保故事
敦煌文保故事敦煌,这个名字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代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还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地为文物保护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些敦煌文保故事。
一、守护莫高窟莫高窟,又称敦煌石窟,是敦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它拥有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泥塑造像2415尊,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日夜坚守,他们不仅要应对风沙、干旱等自然环境的侵袭,还要与盗窃、破坏文物的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壁画修复敦煌壁画以其精美的绘画技艺、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壁画出现了脱落、褪色、裂痕等问题。
为了使这些壁画重焕生机,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开展了一系列壁画修复工作。
他们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研究壁画病害的原因,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让千年壁画重放光彩。
三、数字化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保护成为文物保护的新趋势。
敦煌研究院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扫描、摄影等技术,对洞窟、壁画、泥塑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了完整的文物数据库。
这不仅有利于文物的永久保存,还为全球研究者提供了便捷的研究途径。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让敦煌文物走进了虚拟现实,让更多人能够在线上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
四、文化交流敦煌研究院不仅致力于文物保护,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他们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展览等活动,推动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同时,敦煌研究院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全球文物保护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五、传承与创新在保护敦煌文物的同时,敦煌研究院还致力于传承和创新。
他们研究古代壁画绘制技艺,传承敦煌艺术,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结合现代审美,创作了一系列敦煌题材的艺术作品,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总结:敦煌文保故事,是一曲赞美中华文明的赞歌,更是一段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历程。
关于敦煌的历史典故
关于敦煌的历史典故敦煌,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关于敦煌,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历史典故,以下是其中几个。
首先,要提的是“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敦煌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其中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
这些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和佛像,成为了中国艺术的瑰宝。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莫高窟,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
这些石窟的建造始于公元366年,经过了无数工匠的努力,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壮丽景象。
另一个关于敦煌的历史典故是“阳关古道”。
阳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关隘,位于敦煌西南,是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这里曾经是商旅云集、文化交融的地方,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好地方。
唐代诗人王维的《阳关三叠》就是在这里写下的。
而如今,阳关古道已经不复当年繁华,但依然能从那一片沙漠中感受到那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除此之外,敦煌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典故。
比如“月牙泉”,这是一个位于敦煌市西南的湖泊,形状如同新月,故名月牙泉。
据说月牙泉是天上的一颗明珠,被玉帝赐给了敦煌。
这颗明珠有一个神奇的特点,那就是不管天气多么干旱,它都不会干涸。
当地人民深信,只要喝了月牙泉的水,就能长寿健康。
再比如“敦煌鸣沙山”,这座山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山上的沙子在风吹时会发出声音,故名鸣沙山。
据说在古代,鸣沙山上曾经有一座寺庙,每当夜幕降临,就能听到有人在唱歌。
当地人民深信这是神仙在唱歌,于是鸣沙山也成了一个神秘的地方。
除了上述的几个典故外,敦煌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敦煌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在今天的敦煌,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这些历史典故和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的古老与神秘。
无论是站在莫高窟前欣赏壁画之美,还是漫步在阳关古道上感受历史的沧桑,都能让人深深地被敦煌所吸引。
这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敦煌的经典传说_传说
关于敦煌的经典传说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敦煌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敦煌的传说故事一:玉门关距敦煌县城西北一百六十里的戈壁滩上,有一个沙石岗,岗上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关城。
面山临水,形势险要。
这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玉门关。
据说,刚建关城时,玉门关叫小方盘城。
以后为什么改名呢?自从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过小方盘城,到了中原。
当朝天子为了得到上等美玉,派了一队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供宫廷使用。
这队官兵押运了几次后,怪事就出来了,驮运玉石的骆驼队一进小方盘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这使押运官十分沮丧,但又没有办法医治。
一天,这伙驼队进了小方盘城,一峰峰骆驼紧闭双目,卧地不起。
押运官一看,心里发毛,自言自语地说:“唉,等着误期治罪吧。
”这时,一个有经验的拉骆驼老人对押运官说:“大家不必犯愁,骆驼入关害病,事出有因”。
“有什么原故?”押运官急问。
“咱们往来运玉,未曾祭祀关神。
”“难道是关神降罪?”老人说道:“正是。
大人,你看这关城全是土筑的,虽说堞雉严整,宏伟壮观,但无闪光放彩的砖石。
关神嫉恨在心,便降下小疾,使骆驼生病。
若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人也要患病呢。
”“啊,原来如此!以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路途平安呢?”老人说:“立即用上等的玉石,在小方盘城的关门上砌一圈。
这样关楼就显得更加雄伟,有了光彩。
押运官听了,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果然无病无灾,如期赶到了长安。
”小方盘城门砌了一圈莹光闪亮的玉石之后,使关楼大增异彩。
从此,就改名叫玉门关。
敦煌的传说故事二:红宝石千佛洞最宏伟的九层楼里有一尊高逾百尺的大佛,大家都叫它大佛爷。
大佛爷神态端庄,乐而不露,悲而不显,令人肃然起敬。
它的天灵盖上有一颗突兀的红痣,是一颗绚丽夺目的红宝石,可是如今即已失去了光彩,这是啥原因呢?当初建造大佛像,那可是桩极庄严的大事。
敦煌的故事
敦煌的故事
敦煌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河中游河谷,为著名的文物古迹和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
自公元5世纪以来,敦煌就是一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也是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
敦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的名字是“敦煌城”,它作为一座军事要塞,为西汉帝国在西域政权中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不断的政治变迁,敦煌城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发展,直到公元7世纪,敦煌城开始发展成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之一。
敦煌的文化发展主要是由公元8世纪到13世纪的宋辽时期开始的。
在这段时期,敦煌发展成为中亚伊斯兰文化的发源地,以及著名的宗教文化中心。
在这段时期,敦煌出现了大量的佛教法门,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而敦煌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莫高窟,它是一座佛教寺院,建于公元945-1250年,寺院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壁画,描绘了中国佛教历史的多样性。
此外,敦煌还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它连接了中国、印度和西亚的文化。
敦煌也是著名的高原文化中心,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如敦煌码头、古老的街道、城墙、市场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的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49年以后,敦煌便成为一个文物保护区,这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得到了全面的保护。
现今,敦煌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敦煌的故事也是一个古老而又诱人的故事,它融合了西方和东方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
它的文化和历史遗产让人们深深的着迷,也让人们感受到这里的独特文化气息。
敦煌的精神将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令人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毁掉雕像塑天师灵官像
他把经卷随意送给官员
他以极低的价格出卖经卷
被王道士刷白的敦煌洞窟
朗读54面: 第二部分三至五段: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 ……
为什么他会成为一个罪人?
无知 愚昧 贪利 畏缩 古怪 肮脏
巨大的文化落差使之成为 变了味的美德
认真 达观 憨厚 虔诚 勤劳 恭敬
敦煌故事
你是我一个寂寞的传说 一直在千年的风沙中埋着 我走在飞天抖落的丝绸上把你抚摸 终于把自己唱成了你的一个角落 你是我一个苦涩的传说 一直在千年的风沙中醒着 我坐在驼铃摇落的夕阳里把你抚摸 终于把自己唱成了你的一个段落(pú )
(重复)把你的灵光给我 为你画一棵菩提一尊佛 把你的圣洁给我 为你送一座沙山一支钵 啊 你是我一个相思的传说 一直在千年的风沙中活着 我守在祥云缭绕的壁画前把你抚摸 终于把自己唱成了你的一首恋歌 你的一首恋歌
斯坦因也因此而被英王封为爵士
1908年8月3日, 法国人保罗·伯希和进 入藏经洞后,用整整3 个星期,以每天1000 卷的阅读速度,翻看 了所有写本和绘画, 最后仅以500两白银为 代价,骗走了6600卷 精品中的珍贵文物, 装满十辆车后偷运回 法国。
《
《
笛
借
萧
我
何
一
处
生
》
》
《
《
霜
行
冷
者
长
无
河
疆
》
பைடு நூலகம்
》
《 秋 雨 散 文 》
《 山 居 笔 记 》
《《 千欧 年洲 一之 叹旅 》》
《
《
非
文
亚
化
之
苦
旅
旅
》
》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学者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以文化的视角, 深沉思考了诸多文化问题,主要探 讨了中华民族的盛衰,追询知识分 子的人格精神。他的散文在艺术上 的最大特点是把理性的思考和诗性 的表达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散文 的新风范,并且走出了以往散文的 樊篱,从“小体会”“小摆 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中走了 出来。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 江余姚人。曾被授予“国家 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 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 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图 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 台湾白金作家奖。
《
《
出
晨
走
雨
十
初
五
听
年
》
》
风沙中的莫高窟
沙山
古城堡,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月芽泉
修整一新的洞窟
彩塑
气势恢宏的壁画
栩栩如生的人物
梦幻的天国
天子驾临
反舞彩弹飞乐塑琵天图菩琶萨
莫高窟壁画 空白处是被盗粘走的壁画
繁华的城市
乡村生活
肉市场
轻歌曼舞、热闹非凡
乐伎云集
都督夫人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飞天乃佛教天龙八部中乾闼婆和 紧那罗之化身,为敦煌壁画艺术标志。 那些飞天只用一条长长的彩绸,一个 飞翔的动作,就能让人感到她在迎风 飞舞,甚至能感到风力和风速。她们 像愉快的燕子,一会摘下月宫的桂花 洒向人间,一会抱起心爱的琵琶直上 蓝天。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萧的人是谁
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
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
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
烟花烟花满天飞你为谁妩媚
不过是醉眼看花花也醉
流沙流沙漫天飞谁为你憔悴
不过是缘来缘散缘如水
敦煌壁画艺术 最突出特色:写意、传神
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77万多件,藏文箧 页9,648页,主要分藏于英、法、俄、日、美、 丹、韩,中等8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 外,中国现仅存2万件。
二、三部分间的联系
王道士刷白洞壁的行为表现出他 对艺术的无知愚昧,对文化的淡漠轻 视,正因为他是如此品位,所以他才 拿经卷随意送人,低价出卖给外国人。
二、三部分之间思想与结果的联 系,含有因果关系,第二部分也是铺 垫。
所以: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也许王道士作一个普通人,是个好 人。但当他成为敦煌住持时,那便不同 了:巨大的文化落差,使看起来是个好 人的他,却变成了敦煌的罪人。
王道士是站错了位置,演错了角色!
谁之过?
是那些外国的盗贼吗?
1907年3月,为英国服务的匈牙利人斯坦因,他 仅用40块马蹄银(合200两)贿通王道士,骗走六 朝至宋代的经卷、写本共7大箱约万余卷,以及5 大箱装有仔细包扎好的绘画绣制品等艺术古物, 约500余幅。 10月份,斯坦因又委托蒋孝琬和另 一个中国人潜回莫高窟,又诱取了 230捆手稿。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敦煌,又从王道士手中 骗买走足足四大箱,600多卷经卷。
敦煌
位于甘肃省西部。从这里 向东,通过河西走廊与内 地沟通;向西,出玉门关 或阳关,可以和新疆以及 中亚、西亚、南亚直至欧 洲地区联系起来,是古代 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
祁连山的雪水滋润着它; 丝绸陶器,中华文明从 这里西去,释迦牟尼学 说从这里东来。
敦煌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古代伊朗)交融之地,它的全盛 期,融汇了东西方异彩纷呈的文 化,显示出那个时代中国人雍容 的气度、开阔的胸襟和不卑不亢 的学习精神。敦煌的盛世,是中 华盛世的见证,它的文化遗产, 不仅是认识中国,也是世界中古 社会的一个标本。
知君妙曲弹成,天花落定,数 百年无人喝彩。唯束带搁琴,虚观 大漠菩(pú)提,清风法度。待我 暂屏尘世,稍启慧心,几千里独自 行来。可熏香顶礼,坐等驼铃碎梦, 月影流沙。
现在的敦煌市徽就取材于“反 弹琵琶” 。
飞
天
如果沧海枯了,还有一滴泪
那也是为你空等的一千个轮回
蓦然回首中斩不断的牵牵绊绊
你所有的骄傲只能在画里飞
莫高窟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366年。到 了隋唐,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 时期。宋元时期由于陆上丝绸之 路的衰落,逐渐停止了开凿。其 营造时间前后延续达千年之久。 清代道康士熙塔年.pp间t ,莫高窟又逐惭被人 注意。 l900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 发现了藏经洞,里面完好保存着历 代文书、写经、文物4万余件。这 一发现被称为上世纪世界文化史 上最有价值的发现。它轰动了世 界……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 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微缩胶卷,
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谁之过?
王圆箓
土布棉衣,目光呆滞, 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 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 国平民。
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早年因家乡闹 饥荒,逃往他乡谋生,在肃州当过 兵,退役后做了道士,最后辗转到 了敦煌。成为莫高窟的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