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介绍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目录第1章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1.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 (7)1.1.1 胜任素质简述 (7)1.1.2 胜任素质识别 (7)1.1.3 胜任素质优化 (8)1.1.4 胜任素质模型图 (8)1.2 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步骤 (9)1.2.1 模型构建的步骤 (9)1.2.2 模型构建流程图 (10)1.3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方式 (11)1.3.1 行为事件访谈法 (11)1.3.2 专家小组法 (13)1.3.3 评价中心法 (15)1.3.4 问卷调查法 (15)1.4 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6)1.4.1 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 (16)1.4.2 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17)1.4.3 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18)1.4.4 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19)1.4.5 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 (20)1.4.6 在员工发展中的应用 (21)1.5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与胜任素质 (22)1.5.1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与胜任素质的关系 (22)1.5.2 任职资格条件的建立步骤 (23)1.5.3 任职资格条件的构建方式 (25)1.5.4 任职资格条件的模板设计 (27)第2章107项素质三级定义词典库 (28)2.1 通用能力三级定义 (28)2.1.1 亲和力 (28)2.1.2 影响力 (28)2.1.3 沟通能力 (29)2.1.4 执行能力 (29)2.1.5 创新能力 (30)2.1.6 理解能力 (31)2.1.7 表达能力 (31)2.1.8 判断能力 (32)2.1.9 应变能力 (32)2.1.10 自控能力 (33)2.1.15 计划管理能力 (34)2.2 管理能力三级定义 (34)2.2.1 督导能力 (34)2.2.2 决策能力 (35)2.2.3 协调能力 (36)2.2.4 激励能力 (37)2.2.5 战略管理能力 (37)2.2.6 目标管理能力 (38)第3章高层管理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39)3.1 总经办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39)3.1.1 总经办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39)3.1.2 总经理助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0)3.2 高层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1)3.2.1 执行总裁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1)3.2.2 营销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3)3.2.3 采购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4)3.2.4 生产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6)3.2.5 财务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7)3.2.6 人力资源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9)3.2.7 行政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0)第4章市场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3)4.1.1 市场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3)4.2.2 市场调研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4)4.3.2 市场企划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5)4.5.2 促销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6)4.5.3 促销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8)4.6.1 广告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9)4.7.2 品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0)4.8.1 公关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1)4.8.2 公关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3)第5章销售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4)5.1 销售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4)5.1.1 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4)5.1.2 销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6)5.3.2 渠道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8)5.4.1 导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9)5.5.2 网络销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0)5.6.1 电话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1)5.7.3 直销代表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3)5.8.1 区域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4)5.9.1 分公司总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6)5.9.2 分公司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8)5.9.3 办事处销售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9)第6章生产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1)6.1.1 生产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1)6.1.2 车间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2)6.1.3 生产班长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3)6.2.5 生产调度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5)6.2.6 统计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6)6.3.2 物控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7)6.4.2 物料仓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8)6.4.4 仓库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0)6.4.5 仓库账管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1)6.5.3 设备维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2)第7章安全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5)7.1.1 安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5)7.2.2 生产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6)7.3.3 设备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7)7.4.3 仓储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8)7.5.1 信息安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9)7.5.3 信息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0)7.6.2 运输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1)7.7.2 消防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2)第8章质量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4)8.1.1 质量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4)8.2.2 来料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 (105)8.3.1 制程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6)8.4.2 质量控制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8)8.5.1 成品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9)8.5.4 出厂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1)8.7.2 质量成本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2)8.8.3 质量管理体系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3)8.9.2 服务质量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4)第9章技术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6)9.1.1 技术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6)9.2.2 网络技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7)9.3.1 平面技术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8)9.3.2 平面技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9)9.4.2 生产技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0)9.5.1 机械设备技术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2)9.6.1 工程技术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3)9.6.3 建筑技术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5)9.6.4 装修技术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6)第10章研发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8)10.1.1 研发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8)10.3.1 软件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9)10.3.4 软件测试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1)10.4.1 游戏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2)10.5.1 工艺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3)10.6.1 产品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5)第11章采购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7)11.1.1 采购计划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7)11.2.5 供应商管理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8)11.2.6 供应商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9)11.4.1 采购成本控制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0)11.5.1 采购合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2)11.7.1 零售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3)11.8.1 服务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4)11.9.1 项目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5)11.10.1 工程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7)11.11.1 网络采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8)11.12.1 国际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9)第12章财务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1)12.1.1 财务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1)12.2.1 总账会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2)12.2.6 出纳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3)12.3.2 资金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5)12.4.1 应收账款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6)12.5.1 预算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7)12.6.3 成本会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9)12.7.1 税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0)12.8.1 融资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2)12.9.1 投资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3)12.10.2 财务分析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4)12.11.1 审计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5)第13章客服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7)13.1.1 客服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7)13.2.2 客户开发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8)13.3.2 客户关系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0)13.4.2 大客户服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1)13.5.4 售后维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2)13.6.1 客服信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3)13.7.3 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5)13.8.1 呼叫中心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6)13.8.2 座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7)13.8.3 呼叫中心座席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9)13.8.7 排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0)13.9.1 客户投诉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1)第14章人力资源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2)14.1.1 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2)14.3.2 招聘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4)14.4.1 培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5)14.4.3 培训讲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6)14.5.2 绩效考核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8)14.6.2 薪酬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9)14.6.3 薪酬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0)14.7.2 劳动关系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1)第15章行政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3)15.1.1 行政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3)15.1.3 行政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4)15.2.2 前台接待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5)15.3.1办公室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7)15.3.3 行政秘书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8)15.5.1 监察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9)15.5.2 法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201)第1章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1.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1.1 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胜任素质是指驱动员工作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等的素质集合。
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
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概述:
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全案是针对人力资源行业中员工的职业发展提出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胜任素质模型,并定义了员工在该行业所需要的任职资格。
通过这份方案,员工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个行业的职业路径和发展方向,同时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模型:
一、业务知识素质:这是最基本的素质,包括人力资源的法律制度、相关政策和行业知识等。
二、交际沟通素质:人力资源员工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三、组织协调素质:包括团队协作,项目推进等能力。
四、判断决策素质:在业务上要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能够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领导管理素质:能积极带领团队,拥有较强的管理技能和领导才能。
任职资格: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优先。
2、具有在人力资源领域从事工作的经验,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1。
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
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前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是否充足、合理配置和管理一直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人力资源员工的胜任素质和任职资格,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与任职资格的定义入手,分别介绍胜任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标准的概念及实施方法,并提出一套完整的胜任素质和任职资格全案,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参考。
一、人力资源员工胜任素质1. 胜任素质的定义胜任素质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或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技能、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胜任素质是员工是否能够胜任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
2. 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是将胜任素质进行分类、分解,以达到对员工胜任能力的评估和管理。
常用的胜任素质模型包括:•能力-动机-特质模型•五因素模型•职业能力素质模型以上模型在胜任素质评估与管理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3. 实施方法在具体实施中,胜任素质评估与管理可采用以下方法:•胜任素质分类、分解•员工能力量表评估•职业能力测试•行为面试整合上述方法,建立胜任素质体系和评估机制,可帮助企业真正实现对员工胜任能力的有效评估与管理。
二、人力资源员工任职资格1. 任职资格的定义人力资源员工任职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或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育、培训、资格证、工作年限等方面的要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任职资格是员工是否具备从事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2. 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标准是将任职资格具体化、明确化,以达到对员工能否胜任工作的评估和管理。
常用的任职资格标准包括:•教育背景要求•培训要求•资格证要求•工作年限要求以上任职资格标准在不同企业和岗位中会有所不同,因此员工任职资格评估与管理需要针对不同企业和岗位具体制定。
3. 实施方法在具体实施中,任职资格评估与管理可采用以下方法:•教育、培训、资格证和工作年限的收集分析•现场考核与面试•背景调查整合上述方法,建立任职资格体系和评估机制,可帮助企业真正实现对员工任职资格的有效评估与管理。
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任职资格、人才画像的区别
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任职资格、人才画像的区别作为HR可能经常听到: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任职资格、人才画像………等等词汇。
平时也是随口就说,很少深究其意,更没有弄清他们真正的区别。
这样做,在面对业务部门时,可能没什么大问题,因为业务部门的伙伴可能也搞不清这些词汇的含义,只是不觉明历而已。
但面对真正的HR时,说错了这些词汇可能就贻笑大方了。
如果在工作中用错了方式,更是会给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这些词汇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逐一解读:一、素质模型素质模型起源于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接受国务院的一次任务委托。
委托其帮助研究和选拔美国外交官。
当时的重要成果是“冰山模型”。
素质模型建模时,选取的是岗位上的“绩优”人员,对绩优人员进行行为访谈,找出绩优人员冰山以下共性的部分。
然后认为这些共性的特质是该岗位的员工需要具备和发展的,是达到该岗位绩优的保障。
如果在选拔初期,就关注了素质的部分,能够为后续员工在岗位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如果在任职的初期,没有关注素质的部分,可能使了很大的力气,员工在岗位上的发展依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素质模型除了是选拔模型,更是发展模型。
二、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通常指的就是能力素质模型。
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层特征。
三、任职资格任职资格的核心思想源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模式,指在现实工作环境中能按企业的标准来满足业绩要求的能力。
任职资格的重点是“评”,是区分员工是否达到某个等级合格标准的体系。
关注的是岗位员工达到合格水平应具备的各项要素的集合。
包含专业知识、技能、经验、个性特征……最常见的任职资格其实是岗位的任职要求。
在发布岗位招聘信息时通常会附上岗位的任职要求。
任职资格一般承接的是职位职级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
是职位职级上升和通道转换的标准和门槛。
因此,任职资格更多的作用是选拔。
四、人才画像人才画像是以岗位要求为基准,定义和描绘能胜任某岗位的人才原型,包括技能、知识、价值观、自我形象、个人特质、动机等几个方面。
任职资格与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
任职资格与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素质模型,最初由麦克里兰教授所创,主要指胜任特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个人特质、价值观、动机等因素的总和,又称胜任力、资质等。
当下流行的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这里的能力,多指素质模型。
任职资格通常是指求职者要求得相关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施,比如学历、相关工作经历等任职资格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应聘者是否具备该职位要求的相关技能。
属于找萝卜填坑。
素质模型较适用于初出校门的学生。
他们没有成熟的工作经验以及技能,但在二十多年学校教育中,系统学习文化以及道德知识,具备一定的素质。
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的联系和区别:(1)共同点:首先承认两者是有共通之处的,都是在于对人员胜任或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等方面的归纳总结,但是任职资格的面会广泛一些,它包含素质模型,它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他们建立的预期应用虽然是不同而且相对独立的方向,但是他们应用的考量和量化的模式非常相似,类似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性。
(2)区别:二者的应用环境有所不同根据冰山模型的水面上和水面下概念,可能任职资格反应的更多是水面上的知识、技能等可以直观考量的东西,而素质模型更偏向于水面下得价值观、性格、动机等,所以目前招聘市场上用的更多的是任职资格这一项。
在假设市场上提供的人力资源有较高的职业化素养,公司内部的管理较为完善时,我们才能说基于能力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如果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基于能力就无从谈起了,因为从具备较好的素质,到如何做事,到企业最需要的作出何种贡献,尚有较大的一段距离,说素质高就会有高业绩,仅素质而言,一个在校大学生较之一个在企业多年的主管,其领导力未必就低了,但他刚毕业时肯定做不了企业的团队领导工作;说基于能力考核,我们不能光看能力不看业绩,企业毕竟是一个商业组织;说基于能力付薪,事实证明更多企业还是基于岗位价值和业绩付薪,因为能力高低,确实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素质是很难改变的东西,必须有系统的行为培训手段才能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这恰是素质模型所涉及不到的,等等。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胜任素质是指一个人在特定职位上成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的胜任素质对公司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员工的胜任素质与公司的需求相匹配,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制定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以帮助公司招聘、培训和评估员工。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是什么?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是一个企业用于识别、筛选、培养和评估员工胜任素质的工具。
该模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技能:对于特定工作,员工需要具备一些特定技能,这可能包括计算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技能等。
2. 知识和学历: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知识背景,这些知识和学历可能是在经验中通过自学或得到培训的。
学历要求包括学科背景、专业课程和学位等。
3. 工作经验:员工在前一份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于他们能否担任新的工作也非常重要。
这些经验包括行业、职业和特定工作领域的工作经验等。
4. 个人素质:这包括员工的人格品质、价值观、态度和道德原则等。
员工的个人素质可以对工作绩效和公司成功产生重大影响。
为什么需要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在现代企业中,要保持竞争力,企业需要拥有整齐、高效、协调的团队。
要达成这一点,企业需要能够对潜在员工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具备需要的胜任素质。
企业需要一个明确的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来明确其所需求的素质、技能和背景。
此外,使用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改善员工评价过程。
该模型可以帮助管理层或研发团队更加明确地看到员工在特定领域中的成功点或不足之处。
如果一个员工成功的胜任了特定领域的素质,这将为公司节省成本,使得招募人员的流程更加简单。
如何实施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一旦企业决定采用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人力资源和招聘部门需要为各工作类别和招聘职位明确胜任素质模型。
他们应该考虑以下方面:1. 工作技能和知识:对于不同的职位和岗位,员工必须具备不同的技能和知识。
在实施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时,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明确特别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以便吸引和招募最好的人才。
任职资格和胜任力素质模型地联系和区别
任职资格体系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一、何谓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加以表达。
具体来说任职资格是:—任职资格是任职者取得高绩效的行为的提炼和总结;—任职资格关注的是任职者“能干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员工能否承担某一等级的职务(岗位),取决于承担者本人的资格与能力;任职资格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组织的要求,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行为实施的系统管理。
二、何谓胜任力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是基于著名的冰山模型(如上图所示)而构建起来的。
胜任能力的概念最初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从McClelland对美国选拔国外信息官的研究项目开始,在管理界得到广泛共识和使用。
McClelland在1973年所著的《测量胜任能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评价胜任能力来取代传统智力测量,他认为,用智力测验(如智商)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时,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他认为应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他把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胜任能力)。
胜任能力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2、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3、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4、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5、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
胜任能力(competency)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与工作或情境相关的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动机、自我概念与个性,价值观与态度、技能和知识等关键特征的集合。
胜任能力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胜任能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是指为了达成组织整体绩效目标的,针对特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与高绩效相关的一系列不同胜任能力要素及其可测量的等级差异的组合。
任职资格与胜任素质模型有差别吗?
任职资格与胜任素质模型有差别吗?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任职资格、胜任素质模型,在与同事的交流中,明显发现,很多人对任职资格、胜任素质模型傻傻搞不清楚,到底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在什么情形下使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任职资格,是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简单通俗的来说,也就是一个职位最基本的要求。
常常以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来表达。
胜任力素质模型,是指为了达成组织整体绩效目标,针对特定工作岗位所要求,与高绩效相关的一系列不同胜任能力要素及其可测量的等级差异的组合。
通过以上说明,大家可以了解到任职资格是职位的基本要求,而胜任力素质模型更多体现同类职位中能力及绩效的差异。
目前,针对任职资格与胜任素质模型,大体有三种看法。
1、两者是同一事物,但层次不一样。
也就是我们上面介绍的,任职资格强调的基本要求,而胜任素质模型关注的是能力、绩效,强调的是能力提升及高绩效导向。
2、两者是包含关系,任职资格包含了胜任素质模型。
也就是说,任职资格的构成要素概念要比胜任力模型的构成要素的范畴更为宽广,而能力的级别不同可以用来区分高绩效、低绩效,兼顾了高低绩效的能力。
所以说,胜任力素质模型属于任职资格中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关键的部分。
3、两者属于不同的概念,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个看法认为,两者均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也有融合的地方。
特色体现在:任职资格包含了学历、经验、特殊要求项等,而胜任素质模型关注了隐形的能力,即价值观、自我形象、倾向性等。
融合的地方体现在:知识、技能,也就是冰山模型中的显性能力。
整体来看,以上三种看法均有道理,无论何种看法,针对任职资格和胜任力素质模型来看,任职资格大多应用在对职位的基本要求上,而胜任素质模型强调能力提升及高绩效导向,更多地应用在人才培养和组织发展上。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介绍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1.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1.1 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胜任素质是指驱动员工作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等的素质集合。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是将胜任素质用于实践的第一人。
20世纪70年代初,麦克利兰应美国政府邀请,为之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预测驻外联络官(FISO)绩效的方法。
麦克利兰首先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第一手材料,然后通过分析工作表现优秀的和一般的驻外联络官的具体行为特征及各项差异,最终提炼出了驻外联络官胜任工作且能作出优秀绩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胜任素质模型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到了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实践证明,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组织的竞争力,还能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1.1.2 胜任素质识别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唯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
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知识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在某一职业领域从事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
2.技能/能力技能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各项岗位专业技能。
能力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如人际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职务或岗位时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1.1.3 胜任素质优化员工所具备的素质不同,从事的岗位不同,所处的组织环境不同,都会影响其工作绩效的发挥。
任职资格体系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
任职资格体系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一、何谓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加以表达。
具体来说任职资格是:—任职资格是任职者取得高绩效的行为的提炼和总结;—任职资格关注的是任职者“能干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员工能否承担某一等级的职务(岗位),取决于承担者本人的资格与能力;任职资格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组织的要求,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行为实施的系统管理。
二、何谓胜任力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是基于著名的冰山模型(如上图所示)而构建起来的。
胜任能力的概念最初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从McClelland对美国选拔国外信息官的研究项目开始,在管理界得到广泛共识和使用。
McClelland 在1973年所著的《测量胜任能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评价胜任能力来取代传统智力测量,他认为,用智力测验(如智商)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时,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他认为应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他把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胜任能力)。
胜任能力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2、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3、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4、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5、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
胜任能力(competency)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与工作或情境相关的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动机、自我概念与个性,价值观与态度、技能和知识等关键特征的集合。
胜任能力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胜任能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是指为了达成组织整体绩效目标的,针对特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与高绩效相关的一系列不同胜任能力要素及其可测量的等级差异的组合。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配套光盘)目录第1章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1.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 (7)1.1.1 胜任素质简述 (7)1.1.2 胜任素质识别 (7)1.1.3 胜任素质优化 (8)1.1.4 胜任素质模型图 (8)1.2 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步骤 (9)1.2.1 模型构建的步骤 (9)1.2.2 模型构建流程图 (10)1.3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方式 (11)1.3.1 行为事件访谈法 (11)1.3.2 专家小组法 (13)1.3.3 评价中心法 (15)1.3.4 问卷调查法 (15)1.4 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6)1.4.1 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 (16)1.4.2 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17)1.4.3 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18)1.4.4 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19)1.4.5 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 (20)1.4.6 在员工发展中的应用 (21)1.5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与胜任素质 (22)1.5.1 任职资格标准体系与胜任素质的关系 (22)1.5.2 任职资格条件的建立步骤 (23)1.5.3 任职资格条件的构建方式 (25)1.5.4 任职资格条件的模板设计 (27)第2章107项素质三级定义词典库 (28)2.1 通用能力三级定义 (28)2.1.1 亲和力 (28)2.1.2 影响力 (28)2.1.3 沟通能力 (29)2.1.4 执行能力 (29)2.1.5 创新能力 (30)2.1.6 理解能力 (31)2.1.7 表达能力 (31)2.1.8 判断能力 (32)2.1.9 应变能力 (32)2.1.10 自控能力 (33)2.1.15 计划管理能力 (34)2.2 管理能力三级定义 (34)2.2.1 督导能力 (34)2.2.2 决策能力 (35)2.2.3 协调能力 (36)2.2.4 激励能力 (37)2.2.5 战略管理能力 (37)2.2.6 目标管理能力 (38)第3章高层管理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39)3.1 总经办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39)3.1.1 总经办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39)3.1.2 总经理助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0)3.2 高层管理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1)3.2.1 执行总裁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1)3.2.2 营销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3)3.2.3 采购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4)3.2.4 生产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6)3.2.5 财务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7)3.2.6 人力资源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49)3.2.7 行政总监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0)第4章市场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3)4.1.1 市场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3)4.2.2 市场调研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4)4.3.2 市场企划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5)4.5.2 促销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6)4.5.3 促销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8)4.6.1 广告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59)4.7.2 品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0)4.8.1 公关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1)4.8.2 公关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3)第5章销售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4)5.1 销售部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4)5.1.1 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4)5.1.2 销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6)5.3.2 渠道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8)5.4.1 导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69)5.5.2 网络销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0)5.6.1 电话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1)5.7.3 直销代表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3)5.8.1 区域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4)5.9.1 分公司总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6)5.9.2 分公司销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8)5.9.3 办事处销售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79)第6章生产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1)6.1.1 生产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1)6.1.2 车间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2)6.1.3 生产班长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3)6.2.5 生产调度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5)6.2.6 统计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6)6.3.2 物控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7)6.4.2 物料仓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88)6.4.4 仓库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0)6.4.5 仓库账管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1)6.5.3 设备维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2)第7章安全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5)7.1.1 安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5)7.2.2 生产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6)7.3.3 设备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7)7.4.3 仓储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8)7.5.1 信息安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99)7.5.3 信息安全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0)7.6.2 运输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1)7.7.2 消防安全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2)第8章质量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4)8.1.1 质量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4)8.2.2 来料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 (105)8.3.1 制程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6)8.4.2 质量控制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8)8.5.1 成品检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09)8.5.4 出厂检验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1)8.7.2 质量成本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2)8.8.3 质量管理体系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3)8.9.2 服务质量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4)第9章技术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6)9.1.1 技术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6)9.2.2 网络技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7)9.3.1 平面技术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8)9.3.2 平面技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19)9.4.2 生产技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0)9.5.1 机械设备技术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2)9.6.1 工程技术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3)9.6.3 建筑技术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5)9.6.4 装修技术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6)第10章研发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8)10.1.1 研发部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8)10.3.1 软件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29)10.3.4 软件测试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1)10.4.1 游戏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2)10.5.1 工艺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3)10.6.1 产品研发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5)第11章采购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7)11.1.1 采购计划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7)11.2.5 供应商管理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8)11.2.6 供应商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39)11.4.1 采购成本控制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0)11.5.1 采购合同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2)11.7.1 零售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3)11.8.1 服务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4)11.9.1 项目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5)11.10.1 工程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7)11.11.1 网络采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8)11.12.1 国际采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49)第12章财务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1)12.1.1 财务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1)12.2.1 总账会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2)12.2.6 出纳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3)12.3.2 资金管理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5)12.4.1 应收账款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6)12.5.1 预算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7)12.6.3 成本会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59)12.7.1 税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0)12.8.1 融资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2)12.9.1 投资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3)12.10.2 财务分析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4)12.11.1 审计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5)第13章客服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7)13.1.1 客服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7)13.2.2 客户开发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68)13.3.2 客户关系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0)13.4.2 大客户服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1)13.5.4 售后维修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2)13.6.1 客服信息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3)13.7.3 客户服务质量监控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5)13.8.1 呼叫中心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6)13.8.2 座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7)13.8.3 呼叫中心座席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79)13.8.7 排班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0)13.9.1 客户投诉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1)第14章人力资源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2)14.1.1 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2)14.3.2 招聘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4)14.4.1 培训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5)14.4.3 培训讲师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6)14.5.2 绩效考核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8)14.6.2 薪酬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89)14.6.3 薪酬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0)14.7.2 劳动关系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1)第15章行政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3)15.1.1 行政经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3)15.1.3 行政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4)15.2.2 前台接待专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5)15.3.1办公室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7)15.3.3 行政秘书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8)15.5.1 监察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199)15.5.2 法务主管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201)第1章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1.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1.1 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胜任素质是指驱动员工作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等的素质集合。
(全)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
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岗位胜任力模型一、基础员工(初入职者):1.有限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一些基础知识或单一领域的某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从未在工作中实践过。
2、在本专业领域仅有较少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不够全面的,不能为独立工作提供支持,在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从未接触或解决过的。
3、对整个体系的了解是局部的,并对整个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不能清晰地把握。
4、只在指导下从事一些简单局部的工作。
5、不能完全利用现有的方法或流程来解决问题。
二、基层主管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有基础的、必要的知识技能,这种知识技能集中在本专业的一个领域且以经在工作中多次得到实践。
2、能够运用现有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这种问题不需要分析或需要不太复杂的分析,工作相对而言是程序化的。
3、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完成工作,在例行情况下有多次独立运作的经验。
4、能够理解本专业领域发生的改进或提高。
5、工作是在他人监督下进行的,工作的进度也是模式化规定的。
6、能够发现流程中的一般问题。
三、骨干需要具备的岗位胜任力:1、具备全面的良好的知识技能,在主要领域是精通的并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相关的了解。
2、能够发现本专业业务流程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3、能够预见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准确把握各体系之间的相关性。
5、能够对现有的方法、程序进行优化并解决复杂问题。
6、可以独立成功的、熟练的完成大多数工作任务并有效的指导他人。
四、专家需要具备的岗位技能:1.在本专业大多数领域具有精通的、全面的知识技能,在本专业其他领域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2、对本专业业务流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洞察其深层次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能够缜密的分析专业领域的困难和瓶颈,并给他人施加有效影响,从而推动和实施本专业领域的重大变革。
4、对本专业领域复杂重大问题能够通过改革现有的方法、流程进行解决。
关于任职资格体系与胜任力模型的简介
关于任职资格体系与胜任力模型的简介一、什么是任职资格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的核心思想源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模式,是指为了完成某个岗位的工作个人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常常以从事该工作所需的学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来表达。
K(Knowledge):是指执行某项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S(Skill):是指在工作中运用某种工具或操作某种设备以及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熟练程度,包括实际的工作技巧和经验;A(Ability):是指个人内在的基本能力,如空间感、反应速度、耐久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O(Others):主要是指有效完成某一工作需要的其他个性特质(Attribute),它包括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工作态度、人格特质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总的来看,任职资格是任职者完成工作任务要求的基本条件的提炼和总结;是任职者知道什么、经历过什么、能做什么、行为方式是什么等多重信息的组合。
二、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辨别任职资格和胜任力模型的异同与关系,并了解了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才能将这两个工具用好,进而发挥出其价值和作用。
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此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1、第一种观点:任职资格是冰山以上部分,胜任力是冰山以下部分。
任职资格是指冰山上的部分,即任职的知识、经验、学历等资格的要求;胜任力多是特指冰山下的部分等,是一种能将英才与庸才区分开来的决定性差异因素。
也就是说任职资格关注的是某个岗位的基本要求,强调的是基本要求;而胜任力关注的是能够胜任此岗位、并能带来高绩效的特性。
2、第二种观点:任职资格体系包括胜任力模型,因为任职资格除了包含最基本的知识、经验、技能、学历、各类上岗证或从业资格证等之外,还可以包括价值观、倾向性等冰山模型中的隐形的特征。
即任职资格的构成要素的概念要比胜任力模型的构成要素的范畴更为宽广。
3、第三种观点:胜任力模型包含任职资格。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全案背景介绍: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员工的胜任素质和任职资格是至关重要的。
胜任素质指的是员工达到并展现出在特定岗位上所需的技能、知识、能力和特质。
而任职资格则是指员工具备的能够胜任特定职位所需的背景条件和资格要求。
本文将探讨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全案的重要性及怎样制定和实施这两个方面来确保组织中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位匹配。
一、员工胜任素质模型员工胜任素质模型是一个衡量员工能力和胜任程度的参考框架。
一个完善的胜任素质模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技能和知识:员工应该具备适当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以胜任自己岗位上的工作。
例如,对于市场营销岗位,员工需要掌握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广告宣传等相关技能和知识。
2. 能力和特质:员工应该具备适应工作环境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此外,一些积极的特质如积极主动、自我驱动和责任心等也是胜任素质模型中的重要方面。
3. 经验和成就: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成就是衡量其胜任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有效的业绩成果可以证明员工在岗位上的能力和价值。
二、任职资格全案任职资格全案是制定和实施员工胜任素质模型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个全面的任职资格全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岗位需求分析:对于每个职位,组织应该进行岗位需求的详细分析,明确该岗位所需的技能、能力、知识和特质,并将其体现在招聘需求和岗位要求中。
2. 招聘策略和流程:建立合适的招聘策略和流程,确保吸引和选拔到符合岗位需求的候选人。
在招聘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工具,如面试、测试、案例分析等来评估候选人的胜任素质。
3. 培训和发展计划:对于新员工,组织应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并提高自己的胜任素质。
同时,对于现有员工,应该建立健全的员工发展计划,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知识。
4. 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定期进行员工绩效评估,以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组织期望和岗位要求。
素质模型及任职资格管理
素质模型及任职资格管理素质模型及任职资格管理一、素质模型管理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一种用来描述组织成员应该具备的各项素质和能力的管理工具。
在素质模型管理中,通常会将组织的目标和战略转化为各种关键的素质和能力,再根据这些素质和能力来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素质模型管理能够从系统层面上促进组织的整体发展与创新。
首先,通过明确组织成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其次,素质模型管理能够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通过明确各个岗位之间的素质要求,可以使不同部门之间更加有效地合作。
此外,素质模型管理还能够提高组织的竞争力,通过培养和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为组织带来更为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在进行素质模型管理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来确定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要确保素质模型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即可以通过具体的培训和开发计划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再次,要将素质模型与组织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相结合,使之成为全面管理人才的工具。
二、任职资格管理任职资格管理(Qualification Management)是一种用来规范组织对员工任职要求的管理工具。
通过任职资格管理,可以确保组织招聘和录用的员工能够胜任所需职位的工作,并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明确的方向。
任职资格管理的核心是明确和确定不同职位的任职要求。
在进行任职资格管理时,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了解和梳理所需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其次,要明确和确定所需职位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要求。
再次,要根据组织的发展需求和员工的职业规划,为不同的职位制定不同的任职资格和职业发展路径。
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调整,以不断提升和完善任职资格管理。
任职资格管理的实施需要配合一套有效的人才招聘和培养机制。
首先,要结合任职资格管理的要求制定招聘标准和流程,确保招聘到的员工符合所需职位的要求。
任职资格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
任职资格体系和胜任力素质模型的联系和区别一、何谓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加以表达。
具体来说任职资格是:—任职资格是任职者取得高绩效的行为的提炼和总结;—任职资格关注的是任职者“能干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员工能否承担某一等级的职务(岗位),取决于承担者本人的资格与能力;任职资格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组织的要求,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行为实施的系统管理。
二、何谓胜任力素质模型页脚内容1胜任力模型是基于著名的冰山模型(如上图所示)而构建起来的。
胜任能力的概念最初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从McClelland对美国选拔国外信息官的研究项目开始,在管理界得到广泛共识和使用。
McClelland在1973年所著的《测量胜任能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评价胜任能力来取代传统智力测量,他认为,用智力测验(如智商)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时,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他认为应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他把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胜任能力)。
胜任能力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2、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3、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4、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5、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页脚内容2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
胜任能力(competency)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与工作或情境相关的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动机、自我概念与个性,价值观与态度、技能和知识等关键特征的集合。
胜任能力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胜任能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是指为了达成组织整体绩效目标的,针对特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与高绩效相关的一系列不同胜任能力要素及其可测量的等级差异的组合。
素质能力模型分析和任职资格管理
素质能力模型分析和任职资格管理素质能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一种由组织或企业制定的,用于描述某个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的模型。
通过分析和确定岗位的竞争力要素,素质能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员工选拔和培训,使其拥有适应性强、适应能力高的人才。
本文将对素质能力模型进行分析,并以任职资格管理作为案例,来说明其应用价值。
素质能力模型的分析素质能力模型的核心是对岗位的需求进行准确定义和量化。
首先,需要明确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设备的掌握程度。
其次,还需要考虑到岗位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
此外,还需要分析岗位所需的创新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
最后,还需要考虑到个人的心理素质,如抗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
通过对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合适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方案。
任职资格管理的案例分析任职资格管理是企业运用素质能力模型来进行人才选拔和评估的重要实践。
以某公司的销售经理岗位为例,通过素质能力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任职资格管理要求:1. 专业知识:要求具备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了解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引导团队制定销售策略,并提供技术支持。
2. 沟通能力:要求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能够与客户、团队成员以及上级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达到销售目标。
3. 领导能力:要求具备团队管理和激励潜力,能够带领团队达成销售目标,发现和培养潜在人才。
4. 决策能力:要求具备快速决策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销售环境下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5. 抗压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能够应对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6. 创新能力:要求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要求,企业可以制定招聘流程,并针对不同的素质和能力进行面试、测试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1.1 胜任素质模型的基本内容1.1.1 胜任素质简述胜任素质(Competency)又称能力素质,在组织管理中,胜任素质是指驱动员工作出卓越绩效的一系列综合素质,是员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等的素质集合。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是将胜任素质用于实践的第一人。
20世纪70年代初,麦克利兰应美国政府邀请,为之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预测驻外联络官(FISO)绩效的方法。
麦克利兰首先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第一手材料,然后通过分析工作表现优秀的和一般的驻外联络官的具体行为特征及各项差异,最终提炼出了驻外联络官胜任工作且能作出优秀绩效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胜任素质模型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应用到了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实践证明,胜任素质模型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组织的竞争力,还能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1.1.2 胜任素质识别能否显著区分员工的工作绩效差异是判断某项胜任素质的唯一标准,即实际工作业绩卓越和业绩一般的员工在该项胜任素质上的行为表现是有明显差别的。
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或岗位胜任特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1.知识知识层面既包括员工在某一职业领域从事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员工在某一组织中所必须掌握的相关信息,如公司知识、产品知识和客户信息等。
2.技能/能力技能指掌握和运用某项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技术或能力,如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分析能力等各项岗位专业技能。
能力指员工天生具备或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不易改变的特质,如人际协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
3.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员工从事具体职务或岗位时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如主动性、责任心、成就欲、忠诚度、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
1.1.3 胜任素质优化员工所具备的素质不同,从事的岗位不同,所处的组织环境不同,都会影响其工作绩效的发挥。
企业若想优化员工的能力素质,使其表现出最佳工作绩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员工胜任素质员工胜任素质是指员工个体所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
员工所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很多,其中总有某项或某些素质使其适合或善于从事某项工作。
员工个体的胜任素质集合决定了其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绩效标准。
2.岗位胜任特征企业中具体的岗位对任职者有不同的胜任特征要求,不同的岗位需要具有不同能力素质的员工来担任。
岗位的胜任特征集合决定了适合什么样的员工来担任。
3.组织环境特征组织的企业文化及经营环境对选择不同能力素质的员工有很大影响。
组织的环境特征决定了对具有不同素质倾向的员工作出取舍。
员工的胜任素质、岗位的胜任特征、组织的环境特征三个集合的交集越大,员工的绩效越高。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需尽力提高三者的契合度,使三者的交集最大。
1.1.4 胜任素质模型图构建胜任素质模型首先要了解企业中从事某岗位的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素质,然后从知识、技能/能力、职业素养三个层面综合考虑,具体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胜任素质模型1.2 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步骤1.2.1 模型构建的步骤1.明确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的总指导方针。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首先分析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研究企业面临的挑战,然后提炼出企业要求员工应具备的胜任素质,最终构建出符合企业文化及环境的胜任素质模型。
2.确定目标岗位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往往与组织中的关键岗位密切相关。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建立胜任素质模型时应首先选择那些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岗位作为目标岗位,然后分析目标岗位要求员工所应具备的胜任素质特征,最终构建出符合岗位特征的胜任素质模型。
3.界定绩优标准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界定绩优标准的基础。
通过对目标岗位的各项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评估,区分员工在目标岗位绩效优秀、一般和较差的行为表现,从而界定绩优标准,然后再将其分解细化到各项具体任务中去,最终识别任职者产生优秀绩效的行为特征。
4.选取样本组根据目标岗位的胜任特征,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随机抽取绩效优秀员工(3~6名)和绩效一般员工(2~4名)作为样本组。
5.收集、整理数据信息收集、整理数据信息是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的核心工作,一般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数据库、问卷调查法等方式来获取样本组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并将获得的信息与资料进行归类和整理。
6.定义岗位胜任素质根据归纳整理的目标岗位数据资料,对实际工作中员工的关键行为、特征、思想和感受有显著影响的行为过程或片断进行重点分析,发掘绩效优秀员工与绩效一般员工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反应及行为表现之间的差异,识别导致关键行为及其结果的具有显著区分性的能力素质,并对识别出的胜任素质作出规范定义。
7.划分胜任素质等级定义了目标岗位胜任素质的所有项目后,应对各个素质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并对不同的素质等级作出行为描述,初步建立胜任素质模型。
8.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环境及目标岗位在企业中的地位,将初步建立的胜任素质模型与企业、岗位、员工三者进行匹配与平衡,构建并不断完善胜任素质模型。
1.2.2 模型构建流程图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的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构建胜任素质模型流程图1.3 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方式1.3.1 行为事件访谈法1.行为事件访谈程序行为事件访谈法是目前在构建素质模型过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开发。
它通过对绩优员工和一般员工的访谈,获取与高绩效有关的素质信息的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以目标岗位的任职者为访谈对象,通过对访谈对象的深入访谈,收集访谈对象在任职期间所做的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描述,挖掘出影响目标岗位绩效的细节性行为;然后,对收集到的具体事件和行为进行汇总、分析、编码;最后在不同的被访谈群体(绩效优秀群体和绩效普通群体)之间进行对比,找出目标岗位的核心素质。
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如图1-3所示。
图1-3 行为事件访谈法操作程序图2.STAR工具在行为事件访谈中的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要求非常高。
在访谈过程中,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访谈者才能通过对访谈对象不断地有效追问,获得目标岗位相关的具体信息。
在进行行为事件访谈时,访谈者访谈的重点应是在过去确实的情境中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方面,不应是假设性的答复或包含哲理性、抽象性及信仰性的行为。
因此,访谈者需借助STAR工具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
STAR工具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1)S(situation):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这样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2)T(task):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3)A(action):在那样的情境下,您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想要采取的行为是什么?(4)R(result):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STAR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其关键点有以下六点。
(1)从正向的事件开始。
(2)遵循事件本身的时间顺序。
(3)探究相关的时间、地点和心情,这有助于被访谈人回忆当时的情节。
(4)让被访谈者多说有用的素材。
通过强化培训,使被访谈人学会描述此类事件。
(5)了解访谈过程以及被访谈人可能会出现的情绪反应。
(6)一次只描述一个情况,注意探究其行为模式。
探究思想上的起因S和行为过程A,即实例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模式和策略规划的思考程序。
1.3.2 专家小组法专家小组法又称“德尔菲法”,主要任务是召集对目标岗位有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的专家,收集他们对目标岗位核心素质的看法和意见。
这里的专家可以是组织内部有多年目标岗位工作经验的资深员工、直接管理者或退休人员等,也可以是组织外部对企业有深入研究和充分了解的研究型专家。
企业在选取专家小组成员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采用内外部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保持专家小组成员的多样化,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目标岗位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
同时,应注意各位专家对目标岗位所描述的行为要求(包括其定义和具体说明),这是以构建素质模型为目的,是专家小组成员访谈中的关键点。
有了上述行为的描述,才易于确定素质要素的操作定义和评价等级。
专家小组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如图1-4所示。
图1-4 专家小组法操作程序图在企业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与行为事件访谈法相比,专家小组法要节省许多,但由于样本量的限制,单纯使用这一方法,效度会比行为事件访谈法低。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专家小组法更多地是与简化的行为事件访谈组合实施,即用专家小组法确定素质模型的要素,再用简化的行为事件访谈法对目标岗位的任职者进行访谈,收集具体的行为和事件,以确定各个要素的操作定义和评价等级。
1.3.3 评价中心法在构建胜任素质模型和进行人才选拔时,二者都要用到评价中心法,它们尽管在程序上比较相似,但评价的目的不同。
评价中心法用于构建胜任素质模型时,主要是对目标岗位的前任和现任任职者实施评价;而用于人才选拔时,主要是对目标岗位的候选人进行评价。
在以构建胜任素质模型为目的的评价中心程序中,人力资源工作者更多地是收集与目标岗位任职者相关的行为表现,之后对其进行编码并与不同群体作比较。
用评价中心法构建胜任素质模型虽然同样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由于其能够在模拟的情境中收集到比较真实的具体行为,因此效度和准确性也相应较高。
用评价中心法构建胜任素质模型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利用这种方法选拔和评价人才,观察目标岗位的人选是否具备所需要的素质。
评价中心法在岗位素质模型的确定和人选的确定上具有良好的衔接性。
1.3.4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能够快速收集素质模型资料的方法。
目前,比较常用的问卷调查法是360°反馈的方法,其可以收集目标岗位的胜任素质要素及行为表现。
问卷调查法的实施过程虽然省时省力,但相关人员需在前期的问卷编制和设计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因为问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模型构建的成果和应用。
另外,为了收集更多的具体事件,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与简化的行为事件访谈法或评价中心法组合实施。
表1-1是前述四种素质模型构建方法的比较,读者可从中了解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表1-1 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方法比较表1.4 胜任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4.1 在招聘录用中的应用1.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企业实施招聘的基础,如果仅对岗位的组成要素,如岗位性质、特征、职责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将很难识别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研究岗位要求的与优秀绩效表现相关联的特征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