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人物故事
十大勤奋创业故事

十大勤奋创业故事一、张一鸣的创业之旅张一鸣创建字节跳动那可真是相当不容易啊。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出身,怀揣着大大的梦想。
他刚开始的时候,想法特别简单,就是想做一款能让大家都喜欢的产品。
他到处找灵感,天天在那琢磨用户到底喜欢啥。
他没有啥特别的资源,全靠自己的努力。
他和他的小团队啊,就在那小小的办公室里,天天敲代码,不断地测试产品。
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也不抱怨,就闷头想办法解决。
就这么一步步的,今日头条就诞生了,然后抖音也出来了,现在字节跳动在全球都超级有名呢。
二、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起步马云啊,那可是个传奇人物。
他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是在做梦。
他想做一个连接全球商家和消费者的平台,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他到处去找投资,可是被拒绝了好多好多回。
但他就是不放弃啊,他拉着他那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个小房子里开始了阿里巴巴的创业之旅。
他不懂技术,就靠他的商业头脑和口才,去吸引技术人才加入。
他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的,到处去推广阿里巴巴。
那时候的他,估计做梦都在想着怎么把阿里巴巴做起来。
经过无数的努力,现在阿里巴巴可是全球电商的巨头啊。
三、任正非的华为之路任正非创立华为的时候,面临的困难那是一个接一个。
他想做自己的通信设备,可是国外的那些大品牌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他带着他的团队,深入研究技术,不怕吃苦。
他的员工们也都特别拼,经常加班加点。
任正非自己也是到处跑业务,到处去学习先进的技术。
他对质量的要求特别高,一点点小瑕疵都不放过。
华为就是在这样的勤奋努力下,慢慢地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了全球通信领域的大佬。
他们研发的5G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呢。
四、刘强东和京东的故事刘强东刚开始做京东的时候,主要是在中关村卖电脑配件。
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勤奋的小老板,每天起早贪黑的。
他看到了电商的潜力,就想把自己的生意搬到网上去。
他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比如物流配送的问题。
他就决定自己建立物流体系,这可是一个超级大的工程啊。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_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5篇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_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5篇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1:没有本钱的创业?扫地一年赚了40万元在深圳,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扫地公司—日新清洁服务公司。
没有本钱的创业,这个被人不屑一顾的公司,1984年起家时,只有两辆平板三轮车,而到了1991年,他们用笤帚疙瘩“扫”出了150万元的固定资产和每年40万元的利润。
一些酒楼、宾馆、机关、工厂越来越欢迎这个扫地公司,他们认为自己雇清洁工,不光给他个人发工资,还要管住房、医疗、退休等许多问题。
还要花钱购买吸尘器之类的扫除专用工具。
所以,计算起来还是把卫生包给清洁公司合算。
随着深坝建设事业的发展,扫地公司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2:一分钱没花就开店我的一位朋友许先生,在路边有一铺面,原来是开饮食店的,因经营不善亏了本,想改行又没本钱,只好关门。
整天只见他在街头走过来又走过去,有一天他惊喜的发现,在广西大新县的这个土湖小镇,一种装粮谷用的铁皮桶很畅销,而于往都从邻县进货,没有一个加工厂。
于是他跑到邻县天等镇一家铁皮桶加工店与老板做起了交易。
由他以门面入股,由厂家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在土湖合资开一家铁皮桶加工店。
这是在土湖的独家生意,厂方考察后很乐意的与许先生合作。
由此,许先生没有投入一分钱就成功的做起了铁皮桶加工厂的老板。
同时他还学会了制作工艺,又学技术又赚钱。
一年后,掌握了技术并积累到创业资金的许先生就自己独干了,这样成功的自己做起自己的老板。
关于创业成功的故事篇3:6角钱一斤赚上千万有位农民孙某,有一年到北京找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奈,想买一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高昂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而止步了。
忽然,他看到一堆枣,那是他家乡的大枣。
他知道那枣在家乡挺便宜,只有6角钱一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结果令他大吃一惊:3元 5角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黑心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孙某想,一大枣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该多有赚头呀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大枣,搭了一辆车送到北京,他来到丰台区的一家大市场,将大枣以2元9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带着露珠的大枣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北京与山东达 5、6次。
真实创业励志故事通用10篇

真实创业励志故事通用10篇说到创业,很多创业者对于创业都有着一种难以说明的感情。
毕竟创业的成功与否关切着很多,也许创业小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最新创业故事,山草香整理分享了10篇真实创业励志故事。
创业励志故事篇一三个时尚女孩不愿按部就班于都市白领生活,选择和穷人做买卖的方式走上了创业之路,她们看似带有堂吉诃德式的梦想后面,是她们帮扶穷人的热情和冒险的信念。
哈佛女孩乔琬珊、剑桥女孩艾莉娅的创业项目都来自中国,菲律宾华裔女孩金百利也把未来目标放在了中国,毕业于名校的她们选择了和乡村、贫民窟的穷人做买卖来创业,牦牛、蜂蜜、螺旋藻,这些惯常的事物在她们眼中都是未来财富的代名词,创业梦想的背后还有她们帮扶穷人的热情,她们相信商业是解决贫困的利器。
和穷人做买卖来创业,名校毕业后,乔琬珊、艾莉娅、金百利,三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女孩,都选择了这份有点奇怪的工作。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乔琬珊,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牦牛资源,20xx年来华创办公司,从偏远地区牧民手中收购牦牛纤维,生产家用服饰、儿童服装和纱;艾莉娅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先在非洲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运作,20xx年在云南创办了香格里拉农场,生产纯天然的蜂蜜;在菲律宾贫民窟出生的金百利,目睹了贫困、营养不良与死亡,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她选择的不是帮穷人赚钱,而是为穷人省钱,开发低成本的螺旋藻糖果和粉末,战胜“营养缺乏症”。
她们不是大人物,也没有很多钱。
她们怀揣起的只是一个帮扶穷人的梦想,还有一颗冒险的心。
在5月14日的第三届卡地亚女性创业家亚洲区决赛入围选手揭晓仪式上,三个女孩谈起她们的梦想。
她要做中国“蜂王”27岁,20xx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
先在非洲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运作,20xx年在云南创立香格里拉农场,生产纯天然的蜂蜜。
香格里拉农场帮助农民安装蜂箱以及包装、销售蜂蜜,她坚信“商业是处理贫困问题的强大武器”。
创业秘笈:蜂蜜她喜欢蜂蜜,或者泡蜂蜜茶,或者把蜂蜜涂在面包上,有时候,她甚至直接用勺子舀着吃。
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三篇】

【导语】创业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选⼀个适合⾃⼰的⼜有⼀定特⾊的创业项⽬,还要在创业中保持最初的激情,不断去寻找新的成功契机。
下⾯是整理分享的三篇创业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 黄健翔创业获950万元投资推⾜球培训O2O产品 在明星热衷投资互联创业公司的时候,⾜球解说员黄健翔却⾛起实⼲道路,投⾝互联创业⼤潮,利⽤⾃⾝的资源推出青少年⾜球培训O2O产品“动吧⾜球”,并获得950万元的天使投资。
这次创业,黄健翔“不是⼀个⼈在战⽃”,他的⼏个创业伙伴,同样热爱⾜球。
⼀位是⽩强先⽣,从⼤学开始踢了30多年⾜球,曾获北美华⼈⾜球联赛冠军。
他也是20年互联⽼兵,曾任uniViewTechnologiesCorpCTO、科⼤讯飞副总裁。
另⼀位是球星斯内德,荷兰国家队现役10号。
⽩强和黄健翔是同龄⼈,经常微信交流⾜球,互相骂哪哪⽀队多差,他们都喜欢德国队。
去年底,⽩强和黄健翔在⼀个咖啡馆见了⾯。
黄健翔说,体育界有些创业机会,想⽤⼀种O2O⼿段,把线*育资源搜集起来。
⽐如你要踢球,需要找球队、场地、对⼿、教练,⼀句话总结,就是体育的Uber。
⽩强起初不认同,他踢了这么多年球,还聘什么教练,不可能。
场地对⼿什么的,也都是队长搞定。
他还认为,打车匹配简单,A点到B点就⾏。
体育很复杂,有⼈是为了交友,有⼈为了健康,有⼈纯粹是热爱。
但是,黄健翔在宏观上说服了他。
“体育产业肯定要爆发,成为⽣活的⼀部分,我承认。
同时在中国,⼤众体育没有⼀个响当当的品牌,中超算吗?不算。
”具体怎么做,没想好。
“边跑边系鞋带,如果科⼤讯飞当年⾮要把语⾳怎么⽤想清楚,那就没有讯飞了。
” 于是2014年11⽉23⽇,公司就正式成⽴,取名动吧体育。
今年的4⽉21⽇,他们的第⼀个创业项⽬“动吧⾜球”在北京正式发布。
据了解,“动吧⾜球”⽬前获得了950万元的天使投资。
“动吧⾜球”是微信平台上的⼀个应⽤,主要功能是:⼀⽅⾯有志于在业余时间教孩⼦踢球的⾜球爱好者可以在平台上提出申请,免费接受由动吧提供的专业培训后,升级为动吧⾜球达⼈,可以就近上岗教课;另⼀⽅⾯,有兴趣让⾃⼰孩⼦体验⾜球启蒙课程的家长,可以在平台上就近选择每周的⾜球体验课程,以较低的成本报名参与。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名人创业故事精选3篇

名人创业故事案例名人创业故事精选第一篇:王健林——中国首富的传奇创业故事王健林,是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也是中国商业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创业故事被人们讴歌为中国商业界的传奇。
王健林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曾在部队服役,然后考取了部委的机关工作,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对这种工作并不感兴趣。
于是,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投身于创业的道路上。
200万创业,生死一瞬在1988年,王健林投资 200 万元创建了万达集团,开始经营房地产业务。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商业环境不太稳定,这样的投资对于一个毫无商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在创建之初,万达并不是一个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商,而是一个小规模的销售公司。
由于经验不足,公司首批的房地产交易业务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王健林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有误,于是决定改变经营策略。
他没有再去依靠大型房地产公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这样,他便可以大力推销自己的产品。
经过几年的刻苦奋斗,王健林终于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足够的认可,万达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公司的业绩也开始取得了成果。
磨难不断,转型与增长199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谷期,这对万达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此时期,王健林毅然决定在万达集团的基础上推进全面转型,将公司从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转变为综合性企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万达逐渐涉足了影视、体育、旅游等行业,并不断扩大了其业务规模。
在过去的20年里,万达集团的业务已经超越了房地产业。
它现在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运营商,也是全球第三大电影公司。
对于王健林而言,磨难并没有结束。
2017年,万达宣布退出传媒和文化业务,并重点发展线上商业。
然而,这一举措却在市场上引起了质疑,其股价也一度过山车式地波动。
如今,王健林依然朝着扩张的目标前进。
2018年,万达集团宣布将与IBM合作推出区块链系统,以推动其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提高运营效率。
身边创业者的故事

身边创业者的故事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有研究表明,缺乏创业意识被认为是目前大学生开展创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身边创业者的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身边创业者的故事1:大学生暑期借钱创业两月赚5万暑假来临,南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里仍然十分忙碌,留校学生在这里紧张备战即将举行的机器人大赛。
大二女生张晴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实验室来,不断补充知识、自学相关内容,备战机器人公开赛。
近年来,南通大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课程主导、实践培育、研究支撑、多方支持”的创业教育模式。
学校组建10年来,培养近7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怀揣创业梦想、投身创业实践的优秀创业人物,用知识与激情为人生扬起风帆。
她创办人力资源公司大学生从学校的“第一课堂”到社会的“第二课堂”衔接中,很多学子彷徨过:找什么样的工作、去哪儿实习、如何完成好面试等。
南通大学2009届毕业生杨秋兰从毕业经历中摸索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为在校大学生开展课余实践锻炼、职前培训、素质拓展的系统培训和指导。
今年29岁的杨秋兰,毕业已5年,如今是一家注资达200万元的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
“从大一开始,在学好课程知识的同时,我还注重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家教、发传单、做策划,这些我都干过。
”杨秋兰发现,不少同学想要锻炼自己的能力,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缺乏社会经验。
于是,刚毕业的杨秋兰开始筹划接一些项目,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兼职、实习以及见习的机会,并将面试技巧、职业规划、商务礼仪等培训项目融入自己的服务之中,使大学生工作能力大大提高。
而这一切,与学校组织的创业师资专项培训是分不开的。
杨秋兰说,2008年9月,她有幸参加了南通市妇联举办的第一期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结对的SYB(创办你的企业)导师活动,利用这个平台,杨秋兰结识了创业以来的第一个校外导师——南通金曼谷健康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玉,参观学习了一个成熟公司的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人事财务制度、日常管理等。
名人创业故事优秀14篇

名人创业故事优秀14篇当全球其他的电脑制造厂商正在经历着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继续着繁荣。
当它遍及世界的出货量在20xx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则下降了4%。
37岁的迈克尔·戴尔至今已经在其创立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里担任了将近20年的首席执行官。
戴尔计算机在198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xx年,它的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
20xx年《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尔公司为何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直接面向顾客销售的“直接模式”和对顾客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方式是其两大法宝。
但实际上,这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发灵感。
当迈克尔·戴尔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通货膨胀、石油危机一类的话题,这使他从小就对生意场发生了兴趣。
在他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通过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
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xx美元。
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即没有中间人的好处。
同时他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
在尝到少年时直接销售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稍大后的创业尝试中,把这一“直接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上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了一台苹果电脑,并迅速将兴趣转移向电脑背后的商机。
不久,他注意到了商业用途更多的IBM个人电脑。
他热切地学习一切有关电脑的知识,利用卖报纸所赚到的钱来购买电脑零部件,将电脑改装后卖掉,获取利益,接着再改装另一台。
这期间,他发现电脑的售价和利润空间很没有常规。
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零部件可能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买到。
而且,大部分经营电脑店的人不太懂电脑,并不能为顾客提供技术支持。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
顺流而上,这是手法。
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
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供大家参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1余玲兵余玲兵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
这位自称“老船长儿子”的“农二代”,既是淘宝农业电商、淘宝特色中国的创始人,也是生鲜B2B独角兽“宋小菜”的创始人。
于是,在时间与身份的不断切换中,他被业界誉为“农业里最懂互联网、互联网里最懂农业的人”。
“农二代”的阿里征程余玲兵来自农村,“我老家是浙江台州的,我是老船长的儿子”,他喜欢这样作自我介绍。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是一个港口城市。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戴着黑框眼镜,皮肤晒得黝黑,休闲POLO衫配牛仔裤的余玲兵,给人的感觉很朴素。
他说话的语速很慢,而语调又很平缓,几乎没什么情绪上的波动,笑起来时眼睛在偌大的镜框里眯成一条缝,有种邻家大哥的腼腆与憨厚。
熟悉他的人,开门见山地评价“接地气”。
在那个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这位“农二代”的童年生活跟大多数同龄人无异,读书考试升学。
从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余玲兵留在城里的电视台做着媒体工作,日子过得按部就班又波澜不惊。
2007年11月,杭州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由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风风火火登陆港交所,无数阿里人随之一夜暴富。
这家如日中天的传奇公司,让很多人趋之如骛,余玲兵就是其中一个。
次年,余玲兵从电视台辞职转投阿里怀抱,这一干就是7年。
众所周知,自2003年淘宝诞生之初起,阿里就有武侠文化,但凡加盟阿里的员工都必须取“花名”。
进入阿里后,余玲兵“入乡随俗”给自己取了一个叫“天舒”的花名,寓意是天天舒心。
余玲兵是在2010年开始关注农业的,缘由是初为人父,他对女儿的饮食特别紧张。
谁也没有想到,这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意外的惊喜。
2011年的某一天,当他在农业领域做了足够多的功课后,碰巧有一个食品农业的内幕需要一个领导者,余玲兵就此活学活用,淘宝农业电商和淘宝特色中国在他手里应运而生。
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6篇

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6篇越来越多人加入创业的大军,中国的创业大军中,也有不少创业者成功创业,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成功创业者的故事1:陈光标今年45岁的陈光标,出生于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农村。
靠种地为生的父母生育了5个孩子,陈光标2岁时,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
牛人陈光标:我的钱是从垃圾里“捡”来的陈光标13岁时,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
后来,陈光标又做起贩粮的买卖,一开始一天赚五六元钱,后来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
17岁那年暑假结束时,陈光标挣了2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陈光标并没有荒废学业,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课余或是节假日。
1985年,陈光标考入南京中医药学院,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创业。
他认为上市不久的耳穴疾病探测仪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却没有直观性,患者不能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就出资请专家提供指导,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了简单的改进,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这样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这个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的新仪器,获得了国家专利,一上市就广受好评。
这样一台成本不足干元的仪器,当年的批发价格约5000元。
陈光标先后打开了江苏和安徽市场,半年时间就卖出了5000多台产品。
1996年,28岁的陈光标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把电子疾病探测仪卖到了全国20多个省区。
至2000年,他赚了几千万元。
这年,陈光标到山东泰安考察,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
陈光标发现其中有大商机。
“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
”带着这个令自己都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
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订购生产线,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粉,回来进行深加工和技术处理,制成灵芝胶囊。
创业奋斗故事5篇

创业奋斗故事5篇创业的人在春天里容易陶醉,迷失方向,创业者要敢于在夏天烈日下赤膊上阵,在秋天面对成功硕果,创业者要立刻着手下一轮播种,遇到冬。
创业奋斗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奋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创业奋斗故事1:女大学生村官张天然的打拼经历未来不是靠计算的,而是靠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本文主人公语她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然而,她却放弃了城市的工作,选择到农村当村官。
从大学到农村,她克服了哪些困难?从学生到村官,她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1 放弃城市来到农村2007年5月底,即将毕业的常州工学院外贸英语专业的张天然,由于成绩优秀,找到了一份令她的同学羡慕的工作——到北大青鸟,徐州校区做班主任。
6月,辅导员找到她说:“现在咱们省有个政策,大学生可以到农村当村官!你可有兴趣?”“到农村啊?可是我已经在徐州找到工作了啊!”“你是学生会主席,又是党员,人家去西部的,那么辛苦都去了,你这个学生会主席是怎么当的啊?”一向不服输的张天然被激将得当时就说:“去就去!谁怕谁啊!”可当她把这个想法跟家人一说,立刻遭到了妈妈的反对,“我们送你上大学就是想让你留在大城市,坚决不能回到农村!”爸爸说:“虽然到农村锻炼锻炼是好事,可你吃不了那个苦啊!你现在说要到农村,可你根本就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情况。
等新鲜劲一过,你就会打退堂鼓了。
”“城里的工作没了,可以回去再找,但当村干部的机会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如果没有省里的这个政策我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到农村当干部。
而且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大舞台,大有作为,我就是要去看看是不是这样。
”张天然竭力劝说父母。
最终,张天然说服了父母。
2007年7月23日,张天然和其他几百名大学生村官在南京集合。
在动员大会上,看到几百人身穿统一T 恤,一张张青春的面庞让张天然感觉热血沸腾,她恨不得马上就到农村大展身手。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创业励志故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上,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总是让人动容和鼓舞人心。
他们以毅力、勇气和智慧,穿越重重困难,在创业道路上砥砺前行,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以下是几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成功与智慧。
1. 张磊——从乞丐到亿万富翁张磊,一个出生在农村的贫穷孩子,经历了贫困童年。
他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没有拥有任何背景和资源。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相反,他用勤奋和才智,逐渐从乞讨生活中走出来。
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张磊来到城市,开始从事小本生意。
他从市场上收购廉价商品,然后再卖给别人。
虽然生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气馁。
他坚持持续创新,不断改进自己的经营方式,最终成功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通过多年的奋斗和积累,张磊逐渐成为了一位亿万富翁。
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在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故事成为了无数人的励志典范,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付出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2. 王海——突破传统,创新风口王海,一个技术geek,对科技充满了无限的热情。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认为电子产品是昂贵且高端的奢侈品,没有人看好他和电子产品有关的梦想。
然而,王海并没有受到外界质疑的影响,他坚定地相信电子产品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此,他投入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电子技术,寻找突破点。
终于,在他的努力下,王海成功地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作为第一批创新者,他抓住了科技风口,带领公司迅速崛起。
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
王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突破点,取得成功。
3. 李娜——逆袭的中国传奇李娜,一个来自中国的网球运动员,用她的坚持和勇气改写了中国网球的历史。
她从小接触网球,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潜力。
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下,网球并不被看好,她接受了很多的质疑和挑战。
名人创业故事

名人创业故事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和挑战。
但我们不妨从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寻找灵感和启示。
下面将介绍几位成功创业名人的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马云:蚂蚁金服马云是中国的商界巨头和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2014年创立了蚂蚁金服,这个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价值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
当初,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创业经验帮助他在蚂蚁金服的创业道路上顺利前进。
在创业早期,马云和他的团队致力于解决中国市场上的无法获得资金的难题。
他们相信,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更多的人方便地获得贷款。
基于这个信念,蚂蚁金服推出了白领贷、芝麻信用和余额宝等产品,从而改变了中国的金融市场。
此外,蚂蚁金服还相继推出了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
乔布斯:苹果乔布斯是科技领域的传奇人物,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在上世纪70年代,乔布斯和同事沃兹尼亚克创建了苹果公司。
他们推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从而开启了个人电脑革命。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
1985年,由于内部冲突,乔布斯被迫离开苹果公司。
但他并没有气馁。
他创办了NeXT公司并将精力集中在了高端电脑市场上。
此外,他还创建了皮克斯动画公司,把它打造成了全球领先的动画制作公司。
1997年,苹果公司的市值已经跌至谷底。
但是,当时的苹果CEO斯卡利和乔布斯达成了合作,乔布斯重新回到了苹果公司。
从那时起,苹果的表现开始逆转,并在乔布斯的领导下推出了iPod、iPhone和iPad等革命性的产品。
马化腾:腾讯马化腾是中国互联网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是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的创始人。
他在1998年创办了腾讯并推出了QQ,因此腾讯开始成为中国互联网界的佼佼者。
腾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不断壮大,推出了微信、QQ空间和QQ音乐等产品。
马化腾一直致力于将腾讯建设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司,同时强调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马化腾:腾讯除了马云、乔布斯和马化腾,还有许多其他成功的创业者。
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8篇

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8篇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篇1)2008年开始在宿舍创业,到2015年,获得E轮融资,拥有几千员工,服务范围也从上海交大周边快速扩展到全国250个城市,这便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的快速发展轨迹。
1月27日,“饿了么”召开新闻发布会,CEO张旭豪宣布获中信产业基金、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联合投资3.5亿美元。
饿了么还将与战略投资方达成深度合作。
融资完成后,饿了么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
发布会后,张旭豪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喜悦,他豪言,饿了么要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目标是成为估值一千亿美金的公司。
已经广为熟知的初心叫外卖未果激活创业梦我们总是遥望大洋彼岸,为什么那里可以出现扎克伯格和乔布斯这样的人。
本质上,他们都受到了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召,相信人要独立创造,并且改变这个世界。
2008年,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读硕士一年级的张旭豪也认为,只要自己做的东西被市场认可,个体就是有价值的。
一天晚上,他和室友一边打游戏一边聊天,突然感到饿了,打电话到餐馆叫外卖,要么打不通,要么不送。
创业就这样从不起眼的送外卖服务开始了。
张旭豪和康嘉等同学一起,将交大闵行校区附近的餐馆信息搜罗齐备,印成一本“饿了么”的外送广告小册子在校园分发,然后在宿舍接听订餐电话。
接到订单后,他们先到餐馆取快餐,再送给顾客。
这一模式完全依靠体力维持业务运转,没有太大的扩张余地。
唯一的好处是现金流充沛:餐费由他们代收,餐馆一周结一次款。
只有互联网能够大规模复制并且边际成本递减。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发订餐网络平台,张旭豪先通过校园BBS招来软件学院的同学入伙。
用了半年左右,他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
在网址注册上,他们用“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网站订餐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比如顾客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自动测算周边饭店的地理信息及外送范围,并给出饭店列表和可选菜单。
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天的严寒,创业者要有破冰的决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欢迎阅读!名人创业成功的故事1: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
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
1940年李嘉诚随父母从家乡潮州逃难到香港,当时他才14岁。
李嘉诚的父亲本为教师,到香港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举家投靠家境颇为富裕的舅父庄静庵。
可是不久父亲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病,临终时,他没有交代什么遗言,反而问李嘉诚有什么愿望。
李嘉诚当即承诺:“日后一定会令家人有好日子过。
”父亲病逝后,作为长子的李嘉诚为养家糊口放弃学业,去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家塑胶厂当推销员。
李嘉诚深知,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首要是勤奋,其次是头脑灵活。
在日后的推销生涯中,李嘉诚便充分发挥了这等“窍门”。
当其他同事每天只工作八小时的时候,李嘉诚就工作十六个小时,天天如是。
李嘉诚对“打工”的看法是:“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我绝对全情投入。
从不把它视为赚钱糊口,向老板交差了事,而是将之当作是自己的事业。
”就这样,李嘉诚只花了一年时间,业绩便超越其他六位同事,成为全厂营业额最高的推销员。
他当时的销售成绩,是第二名的七倍。
十八岁的他受到老板的赏识,被擢升为部门经理。
一年后,他当上了销售公司总经理。
李嘉诚的快速擢升还有一段插曲:他在厂里当销售员时,再忙也要到夜校进修。
他在会考合格后打算去读大学,老板为挽留这个人才,便索性把他提升到总经理的岗位上了。
“长江”最初的创业故事经过这短短一役,李嘉诚开始估量自己的实力,他相信若自立门户,成绩可能更好。
一九五○年,二十二岁的李嘉诚终于辞去总经理一职,尝试创业。
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
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并取荀子《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意,将厂名定为“长江”。
创业著名人物故事

创业著名人物故事创业是就业来源,创业不但为创业者本人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具有缓解就业压力的极大潜力。
看看那些创业人物的故事,激励自己的斗志,走出创业困境。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创业著名人物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创业著名人物故事一:放弃百万年薪创红木家具O2O,半年开店200家采访王永信时,正赶上美家居首届合伙人年会,一直忙到晚上凌晨,他才腾出时间接受采访。
干了十几年的职业经理人,美家居是他第一次创业,也正是为了美家居他才下决心创业。
放弃百万年薪,从国内最大的红木家具厂辞职创立红木家具O2O 平台,到现在已经快一年的时间,当我问他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有什么感受。
王永信回答得很直接:“真TM累!”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从线下走到线上O2O项目,同时又处在暴利与混乱齐备的红木行业,美家居目前的成功艰难但快速。
从项目创立至今,半年多时间,已经发展200多家店铺,在烧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创业背景下,美家居没有花投资人一分钱。
最早的职业经理人90年代末,王永信大学毕业,正赶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和许多满怀抱负的青年一样,他从内陆奔赴到南方沿海,在福建一家服装厂开始了职业化的历练。
当下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有相当一部分是早年受台湾公司培训而成,王永信也是其中一个。
彼时的广东、福建,集中了中国半数以上的服饰企业,产业的高度集中,带动人才与资金的大量涌入。
行业飞速发展,企业对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吸纳了大量的台湾职业经理人进入大陆企业。
从站姿仪表、演讲能力,到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再到生产营销,王永信经历了五年的严格的全方位训练,迅速成长为中国最早一批的职业经理人。
此后,他陆续在服装行业、玩具行业担任过多家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2008年9月份,经猎头介绍,王永信进入了中国最大的红木家具厂,一呆就是八年。
如果将商业世界比作一场场游戏,红木行业绝对是最惊险、最刺激的游戏之一。
创业成功故事以及案例(精编版)

创业成功故事以及案例看创业成功故事,感悟创业成功之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创业故事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成功创业故事案例篇1:亿万富翁的烧烤人生人物简介: 王宇,河北廊坊人,出身穷困,北漂一族。
由一个小小的烧烤摊,到自己发明创造无烟烧烤工具,使烧烤成为中华名小吃;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佳创业项目奖、创业带动就业首选推荐项目等荣誉称号。
5000块的小本钱三十多年前,河北廊坊一个普通农家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个村庄,在廊坊穷得不能再穷。
孩子有了,本是乐事,但苦了父母。
家里经济条件差,这个孩子注定要过一个寒酸的童年。
那个时代,美女找对象的标准不是帅哥而是知识分子,于是考上大学走出村子,成为他寒酸童年中唯一的梦想。
在那个年代寒酸的童年不足为奇,但村里出了大学生,在当时可是个新闻,村里人都说:这小子,有出息,将来一定能给家里带回一个城里的漂亮媳妇。
这个被乡亲们给予漂亮媳妇厚望的人便是王宇。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真是应了这句话,大学生活,王宇的世界只有两个,一个是学习,一个是打工,却从来没想过漂亮媳妇的事。
打工可以挣钱,少让家里操心,是王宇那个时候的唯一想法。
大学的打工生活,是一本有益的书,王宇在里面学到了知识,尝到了乐趣。
每每晚上睡不着觉时,王宇就静静地思考,与其给别人打工,何不为自己打工?这种想法慢慢地开始深入骨髓,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里一点点地汇成了力量。
毕业后,当身边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落实工作单位,抢着争着去找铁饭碗的时候,这位一直靠打工维持生活的穷学生却硬是借了5000块,在廊坊开了一个做烧烤生意的小饭店。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
可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辈子干的第一件事,好似命中注定似的打开了自己的烧烤人生。
5000块钱放到现在或许只是一顿饭钱,对于当时的王宇来说,这可是个舍命的数字。
为什么这么讲?细想便知,一个穷学生浑身上下能有几根钉?这是一场小小的赌博,如果挣了钱算是老天开眼,万一赔了,那干脆就把自己卖给人家,当牛做马连本带利来偿还。
创业成功的故事4篇创业成功的案例和分析

创业成功的故事4篇创业成功的案例和分析你想创业吗?想了解一下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吗?以下是分享的创业成功的故事,一起来和看看吧。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
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xx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虚拟军事”的网页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
蒋磊很兴奋。
他把“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
xx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
期间蒋磊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
xx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
经过12年的努力,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区、电子商务、在线阅读、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
据透露,截至xx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
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个 __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
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
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
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
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
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xx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xx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
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

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创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但也是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学习和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启示。
案例一:李嘉诚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和慈善家,他从一个小商贩开始,凭借着勤奋、坚韧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最终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巨头。
李嘉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启示:李嘉诚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决心和毅力,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案例二:马云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是中国最成功的电商实践者之一。
马云从一个英语教师开始,没有技术背景,没有丰富的资本,但他却凭借着创新的思维和对未来的远见,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全球知名的电商帝国。
启示:马云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远见卓识,要勇于突破传统,抓住时机,不断寻求创新的可能。
只有不断改变和进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案例三:丁磊丁磊是网易的创始人,他将网易从一个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丁磊在创业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启示:丁磊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执着和坚持,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热情。
只有不断积极地探索和学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结:以上是一些创业成功者的案例故事及启示。
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创业需要有勇气和决心,更需要不断学习和进取,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保持初心,坚持不懈,方能成就一番伟业。
愿每一位创业者都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关成功创业者的励志故事

有关成功创业者的励志故事创业路上,成功的故事总能激励人们追逐梦想,坚持不懈地追求成功。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成功创业者的励志故事,希望能为你们提供启示和动力。
1. 斯蒂夫·乔布斯 - 苹果公司创始人在1985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被公司董事会解雇后,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他创立了新的公司Next和动画制作公司Pixar。
Next公司的操作系统成为苹果电脑重要的技术基础,在1997年被苹果公司收购。
Pixar则成功地开发了一系列经典动画电影,如《玩具总动员》和《超人总动员》。
在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后,他带领苹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推出了iPod、iPhone和iPad等划时代的产品。
乔布斯的成功启示是:无论遭遇多少挫折,创业者都要相信自己的梦想,并不断学习和探索,坚持追求卓越。
2. 马云 -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创业早期面临了诸多困难和失败。
1999年,他创建了阿里巴巴,面对处于起步阶段的电子商务行业,他遭遇了资金短缺、市场认可度低等问题。
然而,他没有放弃,反而以“让全球都有机会做生意”的愿景激励自己和团队。
最终,阿里巴巴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马云的成功启示是:在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善于寻找机会和创新。
3. 赵薇 - 拍拍网创始人赵薇是中国著名女演员,也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
她在2010年创建了拍拍网,这是一家电子商务平台,专门为年轻女性提供时尚、便宜的商品。
然而创办初期,赵薇遇到了市场竞争激烈、品牌认可度低等问题。
但她没有放弃,通过不断调整战略、改善用户体验,成功将拍拍网发展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赵薇的成功启示是:创业者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战略思维,及时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供独特价值。
4. 马化腾 - 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创建了腾讯公司,开创了QQ和微信等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平台。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5个

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5个创业者总想避开竞争,去人少的地方找泉水,其实那些地方多数是沙漠,什么水都没有。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名人创业的故事1:章燎章燎原,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1976年出生于安徽绩溪。
在电商界人称“松鼠老爹_章三疯”。
实战派、革命派的草根战略营销者,擅长细分品牌定位、蓝海市场开拓。
2014年双十一单日销售额达到1.02亿元,全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被评为2014安徽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2015年一季度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下面80后励志网带你一起来扒一扒章燎原的创业史,看看章燎原如何用两年时间,从0到10亿!章燎原身材瘦削,眼神犀利,有员工形容他的眼睛是“像鹰一样”,走路的时候身体有点伛偻,喜欢沉思,步伐很快,“有点像要赶去‘杀人’一样”。
出生于1976年的章燎原,在安徽芜湖市创办了三只松鼠——一家以卖坚果、干果为主的电商公司。
三只松鼠这家公司的装修有种奇妙的混搭:既有橙红色的管道滑梯,就像你经常在网上看到的互联网公司装修照片;又四处挂满贴着诸如“百亿梦、幸福梦”口号的红色横幅,这让你想到传统的乡镇企业。
特意用黄色灯光和灰色砖块做出旧时光效果的走廊,雕着标语“要么第一,要么灭亡”,一串数字连起一条时间轴:5个人创立的公司,2012年6月19日上线,2012年11月11日卖出766万元销售额。
到2014年11月11日,单天销售额变为1.02亿元,2014年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章燎原的“触电”始于2003年在一家塑胶公司做营销员。
在那家公司,章燎原用中文写好邮件,找人翻译成英文,用在线英文翻译软件登录英文网站,看到网站跟塑胶销售有关,就发邮件,他给几百家网站都发了邮件,把信息链打通,一两个月后很多人打电话到公司里谈生意。
安徽宁国市出产山核桃,他看到卖山核桃的詹氏食品公司招营销员,这家公司一年销售额四五百万元。
2003年他加入詹氏的时候,正好是淘宝上线的时候,他失去了做电商的第一轮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者的人物故事情人节探访:自由自宅,月入百万"爱情公寓"如何炼成?情人节刚刚过去,相信单身狗们又受到了一万点伤害,鲜花、钻石、各种浪漫朋友圈刷的单身狗们分分钟想摔手机。
如果有一个爱情公寓给他们机会升华革命友谊,那简直就是单身狗们的福音啊。
如今,重庆真有了这样的公寓,让你体会“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人就住在对面。
”初到重庆爱情公寓即重庆自由自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门上的标语“迟到毁一生,早退穷三代,按时上下班,必成高富帅”吸引了我。
带着好奇走进自由自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年轻忙碌的面孔,他们充满朝气,斗志昂扬,仿佛要改变一个时代。
自由自宅自年初问世后,在重庆互联网智能公寓界火得一塌糊涂,仅用半年时间即成为重庆互联网智能公寓的老大。
正式运营以来,总共3000间房源,装修好的1300间均已出租,成交率高达92.2%,月盈利百万以上,租客房东均为好评。
随着“懒人经济”的兴起,自上门美容美甲、上门推拿、上门保洁、上门做饭等越来越多的上门服务垂直O2O后,互联网的战火已然烧到房地产,这个最传统的行业。
它的火爆对创业者有何启示?租房O2O风口中国人以“家”为重,家和万事兴,而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房子。
然而对于那些奋斗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买房子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工作前几年只能租房子。
2021年—2021年,重庆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迷期,然而租赁市场并没有受到买卖市场的冲击,反而越演越热;随着各项政策的放开,重庆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外来人口在二线城市居高,房屋空置率大,房屋租赁市场犹如一块大蛋糕让各方商人垂涎三尺。
不容置疑,租房市场是一片创业蓝海。
但传统房屋租赁市场的弊端显而易见,主要有三点:其一、信息不对称。
传统的租赁模式中,业主将房屋托管给中介,租客再从中介那里找房源,往往中介提供的照片与实际房屋不符,表达的意思与房东和业主之间也有隔阂,导致信息不对称,房屋成交率低。
其二、“懒人”的痛点没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未打通。
对于喜欢足不出户的用户而言,租房子这件事根本无法在线上解决,交水电费,房屋维修等更是需要亲力而为,费时费力,搬一次家耗尽了半年心血。
其三、传统的租房运营思路,更多是以自身资源为核心,中介从中抽成,相较于用户体验,他们更关心房屋的成交率,因此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用户的后期服务没有。
在这样的模式下,掌握了好的房源者就掌握了市场,而后进者想翻盘的机会很难。
另一方面,租房市场日趋饱和,用户体验不足,如果没有好的房源,中介公司就难以生存。
在过去很多年,王松同其他房地产行业的同仁一样做着不温不火的房屋托管生意,眼看市场日趋饱和,却也无能为力。
直到2021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松接触到沿海的互联网智能公寓模式,他意识到这会是一个爆发点。
重庆也有许多分散的互联网智能公寓,但是并没有成体系和规模,王松抢占商机,成立了自由自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在这位年轻有为的掌门人带领下,公司不断创新,重磅推出“自由自宅”后,逐渐崭露头角。
短短几个月就获得了A、B两轮投资。
“我们又重新站在了时代的风口!”王松谄笑,信心爆棚。
平台+生态链: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雕爷把河狸家的成功之道总结为:“收窄客群,创新价值;颠覆行业,阐述未来”。
对于王松而言,他的租房O2O又是如何玩的?自由自宅是平台。
王松在PC端和移动端都有布局:PC端是网站——自由自宅网;移动端是指自由自宅APP,合成ERP系统。
房东把房屋托管给自由自宅,自由自宅进行统一的装修和管理然后将房屋信息全部放到PC端和移动端。
租客在PC端和移动端可以看到房屋的全部信息并且可以完成签合同、交水电费、房屋维修、搬家、保洁、社区服务、与房东交流、点餐、美容美发等一系列行为。
而房东可以通过自由自宅的PC端和移动端收房租,检查房屋状况......其实,“自由自宅”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以产品为基础,然后进行“三步走”:1先地推,通过在各个小区的广告收来房源;2将房源集体装修,并将房源信息挂到PC端和移动端,让房东和租客自由交易;3房屋出租后,进行房屋维修、搬家、保洁等增值服务。
至于如何盈利?王松说:“传统的房屋租赁模式是一锤子买卖,房东和租客交了房租之后就完成了交易。
而自由自宅会参与到全程中来,通过其核心的ERP系统将用户牢牢抓住。
未来,用户通过自由自宅可以完成点餐、维修、美容等一系列服务,而这些服务中的商家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可以参与抽成、打广告等。
我们在做一个生态链,而不是一锥子买卖,这里的商机大了去了。
”A轮死B轮死都是伪命题2021年,i黑马总结了一批O2O死亡名单,情况之惨烈,颇为触目惊心。
这个趋势目前仍未止歇,还是不断有多家O2O平台宣布“死亡”。
但王松半年接连有投资方两轮风险投资的经历,不仅成为他最富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也让旁人艳羡不已。
自由自宅凭什么能吸引投资方接连两轮投资呢?1、房屋n+1现在不少人手里都有很多闲置房要出租,但是又不想花多余的钱来装修。
自由自宅将这些闲置房收来集体装修,不用房东出一分钱,用轻装修的模式将房间最大化,如一室两厅可以改为一室三厅再进行出租,房东从中抽成。
每间卧室的面积不少于10m2,并采用多乐士、美的等品牌产品,打造良好的品质,升级用户体验。
租满5年后,房间里的所有电器都会赠与房东。
此外,自由自宅还给每个房间都投了50万的家财险,租赁期间发生的任何物品损坏、人伤都可以赔偿,房东完全可以托管。
2、八零九零后的“爱情公寓”“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人就住在对面。
”是电视剧爱情公寓里的经典台词,那样的公寓可谓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传统的租赁模式中,房屋装修单一,无法吸引年轻人,尤其是合租的房子无法找到合适的租客,成交率低。
自由自宅精准定位用户,将目标锁定在八零九零的城市白领中,他们普遍追求时尚,个性鲜明。
自由自宅的五大装修风格即青葱岁月、绿野仙踪、粉紫国度、蓝色情怀、私人订制吸引了一大批八零九零忠粉。
除了个性化的装修风格外,自由自宅还给每个房间都配置了独立wifi、穿衣镜、书桌、化妆台等,细节之处尽显王松对八零九零的用心。
许多一起合租的年轻人都成了很好的朋友,大家都说自由自宅就像一个现实版的“爱情公寓”。
3、提供让人尖叫的服务八零九零的另一特色就是宅,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用手机解决的绝对不用电脑,出门吃饭不带现金只带卡。
自由自宅深谙八零九零的心思,他们正在做的ERP系统将集点餐、娱乐、保洁、维修、缴费、监控、社区于一体,租客只需按按手机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高调的创业时代里做一匹低调的黑马初见老何药品终端网创始人兼CEO何思德,人称老何,眼前的他不同于微信里那个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老何,一切皆因,这次见面,老何给了猎云网一个大写的惊喜——去年12月,药品终端网完成金额为5000万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弘资产。
现在,公司启动了股改工作,最晚今年7月,药品终端网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在资本的寒冬中完成3轮融资,我的第一反应是恭喜,然后便是疑惑,回顾其前两轮融资的投方名单,除了险峰华兴和纪源资本,经纬中国甚至出现了两次,这次为什么缺席了呢?老何说了,虽然没有参与,但经纬极力促成了此次融资,对此,他心中充满感恩。
说到融资,老何从来没为这事费心过,即便拿了钱也极其低调,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仅凭借平台交易数额30%的环比增长,就足以让各路资本趋之若鹜。
我眼中的老何,有着和这个互联网创业时代极不相称的低调性格,却一手将药品终端网塑造成行业黑马。
认识一个步步为营的老何很多年前,老何大学毕业后只身前往北京打拼,技术出身的他一下子就扎到医疗软件行业。
后来,老何不打算继续打工了,就开始创业。
他开了一家医疗软件代理公司,销售老东家的药品管理软件。
渐渐地,他意识到药品行业的格局在发生变化,小的公司锐减,更多的是朝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对管理软件信息化、数据化的要求就更高。
老何几次飞到老东家去协商沟通,希望能够顺应行业发展,做出改进,但都无疾而终。
索性,老何另起炉灶,自产自销,做基于互联网的医药管理软件。
那是2021年,老何被糟糕的网络条件和落后的软硬件基础拖的很惨,产品开发屡屡受挫。
最终,不得不靠拉客户、做项目、赚服务费来养活公司。
坚持了4年,老何考虑不能这样下去了,他看好互联网,认为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基于多年做医药管理软件的经验,老何非常熟悉药品流通的中间链条,他想做一个B2B的药品电商平台,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于是,经营软件销售的同时,老何在2021年注册了新公司,也就是如今的药品终端网。
而这个产品初衷,老何很少提起,却始终未曾改变——持续优化中国药品行业的供应链条。
在“鸡生蛋与蛋生鸡”之间纠结的老何熟悉药品行业的人都知道,药品行业的供应链条长而复杂,对于老何也是,他到2021年才彻底明白。
药品终端网要做的就是通过B2B的电商平台直接连接药企、药品批发商和终端药品零售店,双方能在平台直接交易,整个渠道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看清了方向,老何却被一张小小的“牌照”难倒了,但他的耐心丝毫没有消磨掉。
历时2年,老何先是争取到了行业信息发布资质,又终于拿到了药品电商的“王牌”——B2B医药电商国A牌照。
得偿所愿,老何赶紧卖掉了之前的软件销售公司,打算专心做这么一件事,确实,真正的“大敌”在后面。
所谓B2B,上游和下游皆是命脉,中间以信息和交易做连通。
上游是供应方,也就是药企和一级批发商,下游是药品零售店。
但这个上游和下游都很难搞,老何向猎云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老何找到上游供货方,人家质问老何:“平台上有多少零售店?还没有,那我上来卖啥?”老何找到下游购货方,人家又会说“这个平台对我有帮助,但是没有供货商那我上来干啥?”最后,老何只好利用曾经销售医药管理软件积累的客户资源,给这些药品集团客户提供免费的使用和服务,甚至细化到整理药品信息,录入到网站等等。
日积月累,上游供货方渐渐多了起来,牵动了下游药品零售店在平台注册使用。
老何记得清楚,2021年4月,药品终端网产生了第一笔交易。
但也仅仅是交易,不仅支付要在线下完成,连订单处理也要人工操作。
为这,药品终端网经过数次迭代。
所谓好事多磨,破局以后,药品终端网的交易数额月环比增速达到30%,甚至40%,这种模式验证可行,紧接着就是以四川为试点,积累用户。
老何组建了团队做地推,挨家挨户的走访药店,遭过白眼,也被赶出来过……但就是以这种最传统的推广方式,药品终端网能最直接地了解用户痛点,也拿下了四川地区大批药品零售店的合作。
之后,药品终端网走出川、渝两地,在福建建立了第三个办事处。
认识一个永不谈颠覆的老何2021年10月开始,药品终端网启动了融资计划,直到12月底,老何接到了经纬中国投资董事喻志云的电话,回忆被勾起来,老何对猎云网讲:“喻志云是经纬医疗健康投资组的,当时,他对我们的项目充满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