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知识点整理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助读资料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助读资料材料一:“申管晏之谈[1],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2]。
使寰区[3]大定,海县[4]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5],浮五湖,戏沧州[6],不足为难矣。
”(——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节选)写于开元十五年(727年)词句注释[1]管晏之谈:管子、晏婴所谈论的道理,指称霸天下之术。
[2]辅弼:指宰相之类的顾命大臣。
《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3]寰区:天下。
[4]县:帝王所居之州界。
[5]陶朱:春秋时期,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知越王不可与共富贵,乃乘扁舟泛游于五湖,不知所终,至陶,称朱公,以经商致富。
留侯:汉高祖谋臣张良,汉统一天下后封于留,为万户侯,心愿已足,欲从赤松子游,辟谷学仙。
[6]沧州:水中小洲,此指隐者所居之处。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节选)材料二赐金放还(744年)年)秋,李白第二次入长安。
由玉真公主(也就是唐玄宗的妹妹)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命李白供奉翰林。
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
但是并没有得到玄宗的重用,只是“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 利用他敏捷的诗才,天宝初, 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 李白自然侍从同去, 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 歌颂圣朝威力, 深得玄宗赏识. 此时, 玄宗宠爱杨玉环, 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 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 谱人新曲歌唱. 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 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 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 在长安时, 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 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 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 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 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 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 笼罩着中国, 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 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宦官和外戚的受宠, 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 自己虽在长安, 但也没有施展自己政治才能的机会. 朝政的腐败, 同僚的诋毁, 使李白不胜感慨, 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 谁料就在此时, 倒被赐金放还, 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 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 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文本解读
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北宋诗人谢朓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2. 在这首诗中,谢朓以宣州楼为背景,描述了他与友人饯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思念和对别离的不舍之情。
3. 在第一句“寒山转苍翠”,谢朓借意宣州楼所处的环境,以“寒山”、“苍翠”来形容楼的显赫和气势,预示着离别时的悲伤。
4. 第二句“阴霭溟濛生”,则描绘了楼外阴霾的天气,寓意着离别之际的沉郁和忧伤。
5. 在第三句“楼上尽徘徊”,谢朓以“楼上”来表达自己离别时的彷徨不安之情,显示出内心的纠结和不舍。
6. 最后一句“斗垂两鬓洒”,道出了诗人离别时白发的洒落和岁月的不饶人。
7. 总体来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以宣州楼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愁绪和不舍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之情。
8. 该诗在艺术表达上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心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情谊。
9. 该诗还通过对楼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祝福,表现了诗人追求永恒友谊和美好未来的愿望,体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人生追求。
1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充满离别情愫和友情祝福的诗篇,展现了谢朓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我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谢朓是北宋文学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诗作以清新婉丽、雅致含蓄而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便是谢朓才情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
首句“寒山转苍翠”,寒山苍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楼宇的壮美,更蕴涵了谢朓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
在北宋时期,楼宇的建筑往往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这友谊的坚固和永恒。
而寒山苍翠则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对友情的眷恋。
接下来的“阴霭溟濛生”,诗人借着身边的景象来寄托他离别时的愁绪和不舍之情。
阴霭溟濛的气氛,给人以忧郁沮丧的印象。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知识点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知识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这是一首流传千年的诗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首名篇,更是一部载入史册的文化瑰宝。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深度的角度来探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旨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一、背景介绍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是唐朝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诗歌。
据史书记载,当时谢朓担任宣州书院的校书叔云升本出任官职,离开了宣州。
作为校书的谢朓,深感叔云升本的离去对宣州书院的损失,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诗。
二、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1. 结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采用七绝的诗体形式,每句四言。
整首诗共28句,通过四个篇章来展示诗人的思绪和情感。
2. 表达方式:诗中运用了众多比喻和修辞手法,形容了离别之情。
比如“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感受。
例如“云深不知处,云深知处君”一句,以云为隐喻,暗示了离别之时的苦思和渴望。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离别之情的复杂性。
诗中“明月楼高照明宵,水阔不知沉浮”的对比,表达了离别时的刻骨铭心和无奈。
三、对主题的个人理解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这首诗歌主题中,我认为离别是核心。
离别是人生中常常会经历的一种情感体验,它会引发人们复杂的感觉和思考,包括痛苦、不舍、思念、期待等等。
2. 诗人通过对离别的表达,既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离别不仅仅是一种切肤之痛,更是一种让人深思的契机。
在面对别离时,我们常常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这首诗歌通过真实且深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离别场景中,唤起了读者对离别的共鸣和思考。
诗歌之美在于其虽然是个体的表达,却能触动大多数人的情感。
四、总结和回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这首诗歌深入探讨了离别这个人生主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知识点整理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
【全文翻译】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
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
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考试范围】
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想象抒发作者豪情壮志,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无尽的流水喻无穷的忧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写诗人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句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赏析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 李白
诗的象征意义
1
“抽刀断水水更 流,举杯消愁愁 更愁”:表达了 诗人对离别的无 奈和痛苦
2
3
“人生得意须尽 欢,莫使金樽空 对月”:表达了 诗人对人生短暂、 及时行乐的感悟
“乘风破浪会有 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表达了 诗人对未来充满 希望和自信的信 念
4
“青天有月来几 时?我今停杯一 问之”:表达了 诗人对时光流逝 的感慨和对人生 的思考
03 创作缘由:李白因怀才不遇,
借诗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忧愁
04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楼台美 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的历史地位
作者:唐代著名 诗人李白
创作时间:天宝 十二年(753年)
体裁:五言古诗
主题:抒发离别之情和对人 生的感慨
文学价值:诗意深邃,意境高 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 史地位,被誉为“唐诗之冠”。
04
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的恩赐
感 谢 您 的 观汇
报 人
看
唐《赏
李 白
宣 州 谢
析 古 诗
朓
楼
饯
别
校演
书
讲 人
叔
云
》
目录
0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背 景
02.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内 容
0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寓 意
04.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影 响
校《 书宣 叔州 云谢 》朓 的楼 背饯 景别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西域碎叶城,祖籍陇西成纪。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被誉 为“诗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余光中
自主预学
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 浪漫主义艺术魅力。
浓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奔放豪迈的感情; 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造 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 语言明朗、活泼、隽永,词采瑰伟绚丽,风格 飘逸自然。
赏读:悟其情
互动助学
这是一首抒情诗,以抒发人生不得
志的烦忧愁情为感情基调。诗人内心感 情经历了骤升骤降的四次剧变,是怎样 的变化?
⑴惆怅烦忧; ⑵豪情逸兴; ⑶愁苦加重; ⑷超脱苦闷。
赏读:悟其情
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月和酒? 愁苦:怀才不遇(酒) 豪情:志存高远(月)
巩固训练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 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 畅的豪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称誉李云文采的同时,也流露 出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 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 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人想借逃避现实而不愿同流 合污的激愤之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此诗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
全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强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涨落,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的艺术结构完美结合,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词句注释:⑴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李白曾多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读书笔记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读书笔记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眺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即谢眺北楼,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在宣城北陵阳山顶,为宣城名胜。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校书叔,指李白的叔叔监察御使李华。
云:指写作这首诗即云云。
秋雁:喻李云。
蓬莱文章:传说中的海中神山,藏有仙府中难得的典籍。
东汉朝庭的藏书处东观因藏书丰富,被称为“道家蓬莱山”。
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建安骨:建安为汉献帝年号,当时曹操父子及孔融、陈琳、王粲、徐、阮王禹、应、刘桢等建安七子的诗文刚劲雄健、慷慨悲凉,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
中间小谢:指诗人谢眺。
因谢眺时代在后,谢灵运在前,后人为区分称“小谢”和“大谢”。
逸兴:奔逸之兴。
清发:诗歌风格清新秀发。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
全诗感情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处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李华,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
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
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在秋高气爽之日,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
“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
这里李白是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抱负。
并且“览”字富有表现力。
用了夸张的手法。
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及赏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及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全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翻译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
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
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
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注释(1)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2)长风:远风,大风。
(3)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4)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5)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6)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古诗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古诗鉴赏引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文学家谢朓创作的一首颇具传世价值的古诗。
此诗以其深情意蕴和凄美绝伦的意境,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和分析,从诗歌的背景、意境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深入探究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背景谢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小山杨,新咏家”。
他在文学创作中以自由洒脱的思想和独特的创作方式而著称。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谢朓在别宴时借酒消愁、吟咏而成的。
诗歌分析这首诗共八句,四句上片,四句下片。
每句五言。
整首诗以谢朓的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对宣州楼、云山、校书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和离愁。
首句:“楼外楼,高高在上,有人呼竹林风起。
”这句通过描述楼阁的高耸和竹林中风的起伏,展示了诗人的离愁和郁结的情感。
楼外楼的高耸象征着诗人的心境高亢,有人的呼唤更加凸显了他的孤独和向往。
次句:“误道春归,尘暗画堂鸣玉。
”这句通过“误道春归”暗示了诗人的心情错乱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尘暗画堂鸣玉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沉哀愁和无法排遣的苦闷。
三句:“恨别鸟窜窗,占断城郭楼阁。
”这句通过用鸟窜窗来比喻恨别,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占断城郭楼阁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残酷和对家乡的眷恋。
四句:“尽日倚门行,荼蘼态,芳尘映,别有人间造化。
”这句通过描绘诗人倚门的姿态和荼蘼花的美,表现了诗人对别离的毅然决然和对生命的热爱。
别有人间造化则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间生活的无尽赞美。
艺术特色《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人运用了场景描写来展示自己的内心情感。
他通过楼阁、竹林、画堂、城郭等元素的刻画,营造出了浓厚的离愁之气。
其次,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来丰富诗歌的表达形式。
通过鸟窜窗、荼蘼、芳尘等形象的运用,使诗歌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
最后,诗人运用了以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界和人间的造化,展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敬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理解性默写+积累整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知识训练题——一、积累知识整合。
1.文学常识:李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
2.注音:饯别jiàn扁舟piān3.易错字:长风万里送秋雁举杯消愁愁更愁4.思想感情:写出了作者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未放弃对理想前途的执着追求。
5.词汇积累:(1)中间小谢又清发(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飘逸。
)(2)俱怀逸兴壮思飞(逸:超远)(壮:饱满有力)(3)欲上青天览明月(览:通“揽”,摘取)二、理解性默写。
(一)2007-2010中考真题演练:6.(2007·吉林长春)李白的洒脱,苏轼的豁达,总能带给世人或振奋昂扬或坦荡乐观的精神力量。
在两者选择一位,把最能鼓舞你的句子送给自己,作为人生路上的一缕春风伴你而行。
句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篇目:略。
7.(2008·吉林长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古代先贤有这样风范的人不胜枚举。
请写出初中内学习过的古诗词中能表现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句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作者或篇目:略。
8.(2009·吉林长春)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
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句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作者或篇目:略。
9.(2010·湖北黄冈)“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飘逸洒脱而放旷不羁,但在他的诗中往往又愁情满怀。
请写出李白诗中有关“愁”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二)练习:10.运用典故来赞美作者自己和叔父的才华和抱负: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11.表现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精神极其苦闷及心烦意乱的感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本知识点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升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样,都被誉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全面探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升这一主题,旨在深入剖析其中的内涵,帮助您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经典之作。
一、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升1. 宣州宣州,位于今安徽省境内,是古代的重要文化城市,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宣州自古以来就有着文化荟萃、人才辈出的传统,宣州成为了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
2. 谢眺谢眺,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文在当时就颇有影响,并且被后人广为传颂。
他以清新、明快的文字风格著称,作品中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3. 楼饯别楼饯别,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往往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怀旧之情和对友谊的眷恋。
楼这一建筑物,在诗文中往往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成为了离别时的最佳写照。
4. 校书叔云升校书叔云升,是谢眺的一位朋友,他在这首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诗人离别时的伙伴,叔云升成为了整首诗的重要题材之一。
二、文章主题深度探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探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升这一经典题材。
1. 文学背景在先秦时期,文学已经成为了捕捉人生百态、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
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升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文学风貌的一次鲜活展示。
2. 诗歌内涵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升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离别的感伤,更是对友情的真挚表达。
在诗中,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一种真切的感受。
3. 诗歌意境谢眺通过描绘宣州的山水景色、楼台之上的离别情景,创造出了一种悠远深远、情感真挚的意境。
这种意境不仅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更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悲凉。
4. 时代意义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升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时代意义。
在唐代的社会背景下,友情、离别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这首诗作为对时代精神的真实反映,成为了当时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解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解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名篇,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告别之情。
这首诗的解析可以从以下
几个角度进行:
1. 内容概述,首先可以简要介绍诗的内容,诗人王之涣在宣州
谢朓楼与友人校书叔云告别,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2. 情感表达,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及
对别离的悲伤和无奈之情。
可以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离别的
痛苦、对友情的珍视等。
3. 艺术手法,可以分析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技巧,如
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以及诗歌的韵律、格律等方面的特点。
4. 主题思想,可以探讨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如友情、
离别、人生无常等方面的思考。
5. 历史背景,可以结合唐代社会背景,探讨诗人创作这首诗的
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综合以上几个角度,可以全面地解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从而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初中语文 文言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通用)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注释及翻译(含赏析)作品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⑵,对此可以酣高楼⑶。
蓬莱文章建安骨⑷,中间小谢又清发⑸。
俱怀逸兴壮思飞⑹,欲上青天览明月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⑻。
人生在世不称意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
[1]词句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鉴赏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鉴赏《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作品介绍《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作倍侍御叔华登楼歌)作者: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2)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3)。
蓬莱(4)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5)又清发。
俱怀(6)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揽)(7)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销)(8)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9)意,明朝(10)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注释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
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
”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
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
发:秀发,诗文俊逸。
⑺览:通“揽”,摘取。
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另一版本为揽。
⑻消:另一版本为销,详见注释。
⑼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⑽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
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重点难点1.重点:“抽⼑断⽔⽔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艺术⼿法。
2.难点:感情波澜起伏,结构腾挪跌宕。
⼆、背景材料1.李⽩(701-762),字太⽩,号青莲居⼠。
祖籍陇西成纪(今⽢肃秦安东),出⽣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府伏龙芝市楚河南岸),五岁时随⽗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五岁诵六甲,⼗岁观百家”,曾历览蜀中名胜。
⼆⼗六岁离川远游,希冀通过交游⼲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位,以实现其“使寰区⼤定,海县清⼀”的⼤志。
唐⽞宗天宝元年(742),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宗恩遇。
不到两年,遭谗离去。
安史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
永王事败,李⽩受牵连下狱,次年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中途遇赦东归。
六⼗⼀岁时,病殁于当涂。
李⽩性格豪放天真,正直傲岸,渴望建⽴功业。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泛,反映了盛唐时代社会现实。
在体裁上李⽩能灵活驾御多种艺术形式,是七⾔歌⾏的巨匠,也是五⾔、七⾔绝句的圣⼿。
其诗风清新雄奇,奔放飘逸,真率⾃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和震撼⼒。
他以丰富的想象、⼤胆的夸张、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影响。
李⽩是我国古代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他与杜甫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星座”,并称李杜。
2.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称北楼、谢公楼。
在前辈诗⼈中李⽩对谢朓最为推崇,其诗作中咏到谢朓的不下⼗五六⾸。
其原因⼤致有⼆:⼀是出于对谢朓诗歌的仰慕。
李⽩认为,建安时期是诗风转变的分⽔岭,⽽谢朓诗歌,清新⾃然,情深意远,接近“清⽔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故⽽极为可贵。
李⽩⾃⼰的诗风是接近谢朓的。
他把谢朓诗作为建安诗与唐诗的“中间”。
不⾔⽽喻,他是以诗歌正道的继承者⾃居的。
其⼆,出于对谢朓政治遭遇的同情。
谢朓很早以“⽂章清丽”名世,是有着远⼤抱负的,但“逢昏属乱,先蹈祸机”(《南齐书》本传“赞”),成为统治集团内部⽃争的牺牲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该诗对后世诗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学习,成为了中国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作。
后人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评价和解读
评价
后人对该诗的评价极高,认为其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 风格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解读
学者们对这首诗的解读也多种多样,有人认 为它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有人认 为它展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各种 解读都丰富了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02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歌
内容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 人的赞美。诗人李白在宣州谢朓楼上 与校书叔云告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 厚情感和对离别的感慨。
情感
诗歌中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和不舍之 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的意象和语言艺术
意象
追求自由精神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启示现代人在忙碌的 生活中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追求自由和真实的自我。
重视人际关系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启示我们要珍惜亲情、友情 等人际关系,保持真诚和关爱。
崇尚自然与天人合一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 往,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李白的诗歌语言和修辞技巧
独特的语言风格
李白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同时又富有 文采,表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
VS
修辞技巧
李白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 仗、夸张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04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影响
和评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题目的含义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题目的含义摘要:一、引言:介绍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背景及意义二、全文概述:诗文的内容和主题三、诗句解析:分析诗中的意境、情感和寓意四、诗文鉴赏:评价诗文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五、结语:总结诗文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一、引言宣州,地名,位于今日的中国安徽省。
谢朓楼,一座历史悠久的楼阁,始建于东晋时期。
饯别,意为设宴送别。
校书叔云,指担任校对工作的叔叔。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饯别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二、全文概述诗文描绘了李白在宣州谢朓楼为校书叔云饯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以描绘楼阁、山水、秋风等自然景观,展现了离别时的萧瑟氛围。
校书叔云在诗中寓意着李白的朋友,而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和祝福。
三、诗句解析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意味着过去的日子无法挽回,而眼前的离别让人烦恼不已。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诗人以长风、秋雁的景象展现出离别时的壮丽景色,高楼饯别寓意着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这句诗赞美了校书叔云的文章才华,将其比作蓬莱仙岛的美丽景色。
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诗人表达了诗人及其朋友对未来的向往,渴望飞升青天,观赏明月。
四、诗文鉴赏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
诗中的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此诗也不例外,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
五、结语《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表达了离别情感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1、李白,字,号,是我国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
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7、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千古名句。
(3分)【参考答案】:1.太白青莲居士唐浪漫主义诗仙;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谢灵运谢眺;4、建安风骨曹操曹丕曹植刚健清新;5、D6、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7.示例:巧用比喻,将“举杯消愁愁更愁”比作“抽刀断水水更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结果内心更加愁苦,愤懑,就像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的更急。
抒发了诗人虚度光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愁绪之浓,似水难断。
(二)1、“弃我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写出了诗人心烦意乱,忧愤的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
【全文翻译】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考试范围】
1、《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想象抒发作者豪情壮志,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无尽的流水喻无穷的忧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写诗人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句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