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汇总

合集下载

多拉菌素和伊维菌素区别,多拉菌素可以治疗哪些寄生虫

多拉菌素和伊维菌素区别,多拉菌素可以治疗哪些寄生虫

多拉菌素和伊维菌素区别,多拉菌素可以治疗哪些寄生虫回答溶解性:多拉菌素在氯仿和甲醇中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而伊维菌素比较容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和丙酮中,在水中几乎不溶。

血药浓度:多拉菌素的血药浓度高,持续时间比较长;伊维菌素血药浓度没有多拉菌素高,持续时间大约12天。

安全性:多拉菌素没有副作用,用起来比较安全;而伊维菌素用的剂量过多会引起中毒。

一、多拉菌素和伊维菌素区别1、多拉菌素(1)多拉菌素为白色或者白色结晶性粉末,没有臭味,有引湿性。

(2)该产品在氯仿和甲醇中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储存的时候要密封放在阴暗干燥处存放。

(3)多拉菌素是一种新型的阿维菌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氯离子进入虫体神经纤维细胞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造成麻痹和杀死寄生虫。

(4)该产品抗虫谱比较广,对内外的寄生虫都有效果,而且对寄生虫的成虫、幼虫和虫卵的有抑制和杀死作用。

(5)多拉菌素的血药浓度高,持续时间比较长,有效血药浓度有大约18天,而且没有副作用,用起来相对比较安全。

2、伊维菌素(1)伊维菌素是新型的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有比较良好驱杀作用。

(2)该产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没有其它味道,比较容易溶于甲醇、乙醇、醋酸乙酯和丙酮中,在水中几乎不溶,有一点引湿性。

(3)伊维菌素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对绦虫、吸虫和原生动物没有效果,而且血药浓度没有多拉菌素高,持续的时间大约12天。

(4)伊维菌素用的剂量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没有特效解的毒药),肌内注射的时候会产生严重的局部反应。

二、多拉菌素可以治疗哪些寄生虫1、多拉菌素可以治疗线虫、节肢动物、螨虫等寄生虫,一般是在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用0.2毫克一次用量即可。

2、多拉菌素注射液在保存的时候,要放在阴冷潮湿的地方,不要在阳光下照射。

3、该产品不适合鱼类和水生物,打过多拉菌素注射液之后在短时间内不能淋雨,在使用的时候要详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来用剂量。

用阿维菌素类药物防治猪寄生虫注意事项

用阿维菌素类药物防治猪寄生虫注意事项

用阿维菌素类药物防治猪寄生虫注意事项1、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注射液和预混剂慎用于哺乳仔猪,特别是不要超剂量使用,否则容易引起中毒;在哺乳期间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给母猪驱虫时不要超剂量使用,因为用药后这3种药物有相当一部分药物会通过乳汁排出,容易引起仔猪中毒;在哺乳期间给母猪驱虫可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0.3mg/kg,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此药很少通过乳汁排泄,能保证哺乳仔猪的安全。

2、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中毒后无特效解救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缓解。

3、由于猪蛔虫和疥螨传染性很强,危害大,容易复发,在使用AVMs防治猪蛔虫和疥螨时,提倡全群用药,能提高规模化猪场蛔虫和疥螨的防治效果。

4、在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注射液防治疥螨时需在给药后7-14天重复给药一次,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预混剂防治疥螨时用药需用足7天,否则容易复发。

5、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防治猪鞭虫的效果在80%左右,且波动较大,在防治猪鞭虫最好与其它药物(如芬苯达唑)合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6、由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预混剂用量很少,在伴料给药时最好先与少量饲料混于后再与多量饲料混匀,否则容易导致饲料中药物不均匀,影响驱虫效果。

7、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对虾、水生生物、某些鱼类、蜜蜂有很强的毒性,残留药物的包装不要污染水源和花,用用药后的猪粪便作为鱼、虾饲料时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影响。

8、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抗虫谱很相似,同时使用毒性有相加作用,没必要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甚至可能导致中毒。

由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的同类产品很多,商品名千变万化,在购买和使用此类产品时应注意其有效成份,防止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最新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精品

最新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精品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奶牛寄生虫病是影响奶牛健康以及奶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奶牛感染寄生虫后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增加感染其他病原菌的机会,而且还会降低牛奶的乳脂率以及奶品品质,严重的甚至可造成奶牛死亡,从而给奶牛场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但由于奶牛寄生虫病临床症状不太明显,造成的危害不容易察觉,容易被养殖人员所忽略,所以驱虫保健工作是奶牛保健体系中预防疾病的重要工作之一。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当前兽医临床公认的最为广谱、高效的抗寄生虫药物,该类药物对动物体内的线虫以及体外的节肢动物均有良好的驱杀效果。

目前已商品化的阿维菌素类制剂有阿维菌素(Avermectin)、伊维菌素(Ivermectin)、多拉菌素(Do-ramectin)、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inomectin)和莫西菌素(Mox-idectin)等。

其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是由Merck公司于1994-1996年从60余种阿维菌素结构改造物中筛选出来的一种新型的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由于其奶/血分配系数低,在奶中残留量低,因此是目前国内外被允许应用于所有牛(包括泌乳期奶牛和肉牛)且不需要弃奶期和休药期的抗寄生虫药物。

国外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商品化制剂有Merial公司的0.5%浇泼剂Eprinex,而国内已商品化的试剂只有1%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

然而在临床实际生产中,养殖人员往往在奶牛产奶峰期不驱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绝大多数的抗寄生虫药物在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因此当这些抗寄生虫药物给泌乳奶牛驱虫时,药物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也较长,因此需要较长的弃奶期;另一方面,通过注射给药也会对奶牛产生一定的应激,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

目前,对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寄生虫病驱杀效果的报道较多,但是对于注射液剂型对奶牛产奶性能的报道相对较少,为评估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在内蒙占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牧场进行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试验。

抗寄生虫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

抗寄生虫药物一、抗蠕虫药1.抗线虫药:苯并咪唑类:常用有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噻苯达唑、非班太尔咪唑并噻唑类:左旋咪唑、四咪唑(噻咪唑)(光谱、高效、低毒)有机磷类:(有机磷酸脂类中一些低毒的化合物)敌百虫(我国应用最广泛)阿维菌素类:是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阿维菌素(阿维菌素类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理想抗体内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莫西菌素(主要用于驱杀犬的某些体表寄生虫)哌嗪类-:哌嗪、乙胺嗪2.抗绦虫药【大部分为片状口服药】依西太尔:伊喹酮(为吡喹酮同系物)、氯硝柳胺:灭绦灵(广谱高效驱绦虫药)、硫双二氯酚:别丁(对犬猫各种绦虫及吸虫均有驱除效果)、氢溴酸槟榔碱(对绦虫肌肉有麻痹作用)、丁氮脒(使绦虫在宿主消化道内被消化,常被制成盐酸丁萘脒和羟萘酸丁奈脒,是犬猫的驱绦虫药)3.抗吸虫药吡喹酮:是抗血吸虫的首选药,具有广谱驱血吸虫,驱吸虫和驱绦虫的作用使宿主体内血吸虫产生痉挛性麻痹而脱落,拜宠清因含有吡喹酮因此对吸虫是有效果的。

4.抗血吸虫药硝硫氰酯:具有广谱的驱虫效果。

二、抗原虫药1.抗球虫药氨丙啉:安宝乐(结构与硫胺相似,是硫胺拮抗剂,对于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抗虫作用最强,对巨型艾美耳球虫没有作用)地克珠利:杀球灵(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球虫药可驱除犬猫体内球虫)托曲珠利:甲苯三嗪酮(杀球虫方式独特,安全性高主要用于驱除犬的球虫)磺胺喹噁啉:属磺胺类药物,专供抗球虫使用,主驱除犬体内球虫2.抗锥虫药物(锥虫是由寄生在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锥虫引起的一类疾病)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二脒那嗪(对锥虫、梨虫和无浆体的边虫均有作用,是治疗锥虫病和梨形虫病的高效药,但预防作用较差,对犬的各种巴贝斯虫病治疗作用较好,对猫巴贝斯虫无效,与同类药物相比,具有用途广,使用简便等优势,是目前治疗犬锥虫病和梨形虫病较为理想的药物)3.抗梨形虫(焦虫)药(是由蜱虫传播的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原虫病)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主要对犬的巴贝斯梨形虫有特效,对泰勒梨形虫和无浆体边虫治疗效果较差,毒性较大,勿大剂量注射)4.抗弓形虫药:是由弓形虫引起的疾病,寄生于犬猫等200多种动物与人,犬猫为隐性感染磺胺间甲氧嘧啶(是体内外抗菌作用最强的磺胺药,对犬猫弓形体有较好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叶酸的形成从而抑制弓形体的生长繁殖)5.抗滴虫药:甲硝唑(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毛滴虫药,用于犬的生殖毛滴虫病,犬的贾第鞭毛虫病)三、杀虫药1.有机磷类杀虫药二嗪农:螨净(是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内服作用较弱,对猫比较敏感)甲基吡啶磷:(用于环境杀虫,对苍蝇、蟑螂、蚂蚁、跳蚤、臭虫有良好的杀灭作用)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二氯苯醚菊脂:(和吡虫啉联合用于预防和治疗犬体表蚤、蜱、虱的寄生,抵抗蚊子的叮咬,禁用于猫及猫科动物。

爱普利

爱普利

爱普利(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药物活性大大高于多拉菌素、伊维菌素。

爱普利在动物体内一次注射后,药效持续42-56天,多拉菌素15-28天,伊维菌素7-15天。

耐药性研究:爱普利为最新研制的抗寄生虫药,不存在抗药性问题。

对动物体内线虫、体外节肢类寄生虫具有高度敏感性。

安全性研究:爱普利注射液按推荐剂量的10倍注射均无不良反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孕畜可用。

爱普利注射液无残留,是国家批准的唯一可安全用于奶牛泌乳期的驱虫药,无弃奶期;肉牛使用也无停药期。

抗虫谱广,凡是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可杀灭的寄生虫,爱普利均可100%杀灭。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发布: 2009-05-26 | 作者: admin | 来源: 转载 | 查看: 次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摘要: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目前最优良的一类广谱高效兽用抗寄生虫药物。

本文就该类药物的不同剂型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毒理学;临床应用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s,AVMs)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产生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目前,在这类药物中已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多拉菌素(Doramectin)和依立菌素(Eprinomectin)。

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被认为是目前最优良、应用最广泛、销量最大的一类新型、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兽用抗内、外寄生虫药,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在畜禽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制剂研究不同制剂形式决定着阿维菌素类药物给药方式,并对其作用、药代动力学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影响。

如潘保良等[1]对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与阿维菌素普通注射液(阿福丁注射液)药物动力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和阿福丁注射液在绵羊体内均呈二室代谢模型。

长效注射液以1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得到以下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α=9.59h,消除半衰期t1/2β=292.97h,达峰时间tmax=47.46h,最大血药浓度Cmax=13.91ng/mL,曲线下面积AUC=6235.48ng/mL·h,消除率CIB=0.034L/kg·h,表观分布容积Vd=13.7L/kg。

将阿福丁注射液以0.2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9.05h,t1/2β=144.34h,tmax=12.63h,Cmax=8.52ng/mLAUC=1017.35n g/mL·h,CIB=0.22L/kg·h,Vd=14.5L/kg。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天然阿维菌素中含有8个组分,主要有4种即A1a、A2a、 B1a和B2a,其总含量≥80%;对应的4个比例较小的同 系物是A1b、A2b、B1b和B2b,其总含量≤20%。目前市 售阿维菌素农药是以abamectin为主要杀虫成分 (Avermectin B1a+B1b,其中B1a不低于90%、B1b不超 过 5%),以B1a的含量来标定。
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阿维菌素属高毒杀虫 剂。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对眼晴有轻微刺激作用。 在试验剂量内对动物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对水生生物高毒,鳟鱼96小时LC50为3.6微克/升, 蓝鳃翻车鱼96小时LC509.6微克/升。对蜜蜂高毒。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50毫克/千克,兔急性 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 为1.1毫克/升。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阿维菌素为杀虫、杀螨剂,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
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 的熏蒸作用,致死作用较慢。但在植物表面残留较少 。
螨类成虫、若虫和昆虫幼虫与阿维菌素接触后即 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 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阿维菌素致死作用 较缓慢。 不能杀卵。
动物,作饲料添加剂对奶牛和绵羊有显著增重作用。 在人类应用中,用于治疗人体盘尾丝虫病 适用作物 蔬菜、柑橘、棉花、木瓜、水稻、林业区 等。
①该药无内吸作用,喷药时应注意喷洒均匀、细致 周密。 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③夏季中午时间不要喷药。 ④储存本产品应远离高温和火源。 ⑤收获前20天停止施药。 ⑥避免药剂与皮肤接触或溅入眼睛,如遇此情况立 即用清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剂型:0.5%、0.6%、1.0%、1.8%、2%、3.2%、5%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

猪各种线虫病的防治1.猪蛔虫病⑴治疗。

可使用下列药物驱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①甲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②氟苯咪唑。

每千克体重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③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④噻嘧啶。

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⑤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在饲料中喂服。

⑥阿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⑦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⑧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⑵预防①定期驱虫。

在规模化猪场,首先要对全群猪驱虫;以后公猪每年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1次;仔猪转入新圈时驱虫1次;新引进的猪需驱虫后再和其它猪并群。

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应彻底清洗和消毒。

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用肥皂清洗全身。

在散养的育肥猪场,对断奶仔猪进行第一次驱虫,4~6周后再驱一次虫。

在广大农村散养的猪群,建议在3月龄和5月龄各驱虫一次。

驱虫时应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

②保持猪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③猪粪和垫草应在固定地点堆集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杀灭虫卵。

已有报道猪蛔虫幼虫可引起人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因此杀灭虫卵对公共卫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2.类圆线虫病⑴治疗可用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30毫克,一次口服。

也可使用噻苯唑(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口服),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40毫克,一次口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或口服)驱虫。

⑵预防由于虫卵及幼虫对干燥的抵抗力很低,经常保持圈舍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清除猪粪,并进行堆集发酵。

此外,应定期对猪群进行预防性驱虫。

3.猪后圆线虫病⑴治疗①丙硫咪唑。

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②左咪唑。

每千克体重8~15毫克,混入饲料喂服。

③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或口服。

④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⑤氰乙酰肼。

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汇总

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汇总

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区别汇总1,来源不同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均来源于阿维菌素B1发酵后,半合成而来,存在多个组分,但起主要作用的是B1a,B1b两个组分,杂质不易控制。

而多拉菌素为基因重组后产物,单一组分,纯度高。

而药物有效组分的纯度决定药效,也是导致产生副作用的主要原因。

2.化学结构如下化学结构不同,决定其化学性质,从而一定程度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活性强弱顺序:多拉菌素>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2,安全范围比较1)从适用对象区别伊维菌素:伊维菌素多种剂型可应用于牛,绵羊,山羊,猪,马,驯鹿,骆驼,野牛,狗,猫和人类,成为在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

多拉菌素:在国外被批准用于牛,猪,羊,和宠物等多种动物。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国外只批准用于牛,羊,其显著特点在于无须弃奶。

2)对种畜安全性的研究伊维菌素-----公猪繁殖安全性实验地在美国,药物为伊维菌素预混剂,动物:成年种公畜,实验给药剂量为0.3 mg/kg/天(3倍推荐使用剂量),连续使用7天。

选择20头成年种猪,通过测交交配和繁殖安全性评价为基础进行试验。

通过睾丸大小和年龄分成两组,进行编号。

种猪被随机划分给药组和空白组。

精液在-22 或者-21, -14, -7 和0天手机做为繁殖安全评价的一部分,然后再给药后7天,每周收集一次,直到第56天去测定伊维菌素的影响。

精液评价包括精液量,颜色,精子浓度,渐进性活动精子的百分比,总的射出精子量,精子形态。

睾丸大小通过每一个精液鉴定来检测。

下述治疗,总体上在睾丸大小,每次射出的精子数,或者异常动物头数,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

其他精液畸形分类(异常顶体,卷尾)相对很少发生并且在治疗组和空白组中以相似的比例发生。

对照组的体重从-1天到第7天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的正常精液比例范围从91.5% 到96.1%,治疗组的正常精液比例范围是92.8%到94.7%。

药理学药名整理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肾上腺素能神经药1.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2.抗肾上腺素药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胆碱能神经药1.拟胆碱药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2.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3.肌肉松弛药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潘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局部麻醉药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皮肤黏膜用药1.保护剂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2.刺激剂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杨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镇静药和安定药1.吩噻嗪类氯丙嗪、丙嗪、乙酰丙嗪、甲哌氯丙嗪、乙基异丁嗪、丙酰丙嗪、三氟丙嗪、异丁嗪、哌乙酰嗪2.苯二氮䓬类地西泮、氯硝安定、阿普唑仓、氯羟安定、咪达唑仓、氯氮䓬、利眠灵、氟西泮、劳拉西泮、去甲羟安定、羟基安定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氮哌酮、氟苯哌啶酮、氟哌利多、氟苯哌啶酮4.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强度由大到小:美托咪啶、地托咪定、赛拉嗪(赛拉唑国内研发产品,类似)5.其他水合氯醛、苯巴比妥、萝芙木全碱、丁螺环酮、溴化钙、硫酸镁镇痛药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盐酸罂粟碱、乐克平、氢化吗啡酮、羟氢吗啡酮、海洛因、环丁甲羟氢吗啡、烯丙吗啡、纳洛酮、阿朴吗啡、羟氢可待酮、二氢可待因酮、埃托啡、丁丙诺啡、环丙啡、环丙羟丙吗啡、美沙酮、丙氧芬、哌替啶、芬太尼、苯乙哌啶、羟甲基吗喃、环丁羟吗喃、烯丙左吗喃、氢吗啡酮、镇痛新、纳曲酮全身麻醉药氧化亚氮、环丙烷、麻醉乙醚、甲氧氟氯乙炔、恩氟烷、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醚--吸入麻醉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硫喷妥、硫戊巴比妥、甲己炔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巴比妥类氯胺酮、噻环乙胺、苯环己哌啶、特拉唑尔--分离麻醉药异丙酚、依托咪酯、阿法双酮、氯醛糖、丙潘尼地、苄咪甲酯--其他中枢兴奋药咖啡因、茶碱、氨茶碱、可可碱--甲级黄嘌呤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多虑平、普罗替林、三甲丙咪嗪、麦普替林--三环抗抑郁药多沙普仓、4-氨基吡啶、育亨宾、妥拉唑林、纳络酮、回苏灵、戊四氮、贝美格、尼可刹米、印防己毒素--呼吸兴奋药氯吉灵、司立吉林、巴吉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丙胺、去氧麻黄碱、右旋苯丙胺--肾上腺素能胺药士的宁--脊髓兴奋药三.血液循环系统药理作用于心脏的药物1.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花苷K、哇巴因--强心苷类米力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肼屈嗪--血管扩张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2.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异丙吡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Ⅰ类钠通道阻滞药普萘洛尔--Ⅱ类β受体阻断药胺碘酮--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维拉帕米--Ⅳ类钙通道阻滞药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1.血液凝固系统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抑制因子3.常用促凝血药维生素K、酚磺乙胺--影响凝血因子的促凝血药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促凝血药安特诺辛--作用于血管的促凝血药*醋酸去氨加压素4.常用抗凝血药肝素、香豆素类(华法林)--主要影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形成的药物枸橼酸钠--体外抗凝血药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维美元激活剂--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右旋糖酐--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血药铁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四.消化系统药理健胃药和助消化药1.健胃药龙胆、马钱子、大黄--苦味健胃药陈皮、桂皮、豆蔻、小茴香、八角茴香、姜、辣椒、蒜--芳香性健胃药中性盐氯化钠、复方制剂人工盐、弱碱性盐碳酸氢钠--盐类健胃药2.助消化药胃蛋白酶、淀粉酶、胰酶、稀盐酸、稀醋酸、乳酸、乳酶生、干酵母抗酸药1.碱性抗酸药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2.抑制胃酸分泌药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呋喃硝胺)--H2受体阻断药奥美拉唑--H+-K+▪ATP酶抑制药溴丙胺太林、甲吡戊痉平--M-胆碱受体阻断药止吐药和催吐药1.止吐药氯苯甲嗪、甲氧氯普胺、舒必利2.催吐药阿朴吗啡瘤胃兴奋药拟胆碱药物(氨甲酰甲胆碱)、浓氯化钠注射液、酒石酸锑钾、甲氯普胺制酵药和消沫药1.制酵药甲醛溶液、鱼石脂、大蒜酊2.消沫药二甲硅油、松节油、植物油泻药和止泻药1.泻药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钠--溶剂性泻药(盐类泻药)液状石蜡、植物油、动物油--润滑性泻药(油类泻药)大黄、芦荟、番泻叶、蓖麻油、甘汞、酚酞--刺激性泻药(植物性泻药)2.止泻药鞣酸、鞣酸蛋白、碱式硝酸铋、碱式碳酸铋--保护性止泻药药用炭、高岭土--吸附性止泻药苯乙呱定(盐酸地芬诺酯、止泻宁)、复方樟脑酊、颠茄酊--抑制肠蠕动止泻药五.呼吸系统药理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酒石酸锑钾--刺激性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溴己新--粘痰溶解药(粘痰液化药)镇咳药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成瘾性中枢镇咳药可待因、喷托维林--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甘草流浸膏--外周性镇咳药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抗炎药β2受体兴奋药、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克仑特罗、茶碱类药物(氨茶碱)--平滑肌松弛药阿托品、异丙阿托品--抗胆碱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抗过敏药*色甘酸钠六.生殖系统药理生殖激素类药物1.性激素类药物(睾酮、双氢睾酮)甲基睾丸素、苯丙酸诺龙、丙酸睾丸素--雄激素类药物雌二醇、己烯雌酚、己烷雌酚--雌激素类药物孕酮--孕激素类药物2.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促黄体释放激素、绒促进素、马促进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子宫收缩药缩宫素、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七.皮质激素类药理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氢化泼尼松、甲基泼尼松、地塞米松、曲安西龙、甲基氢化泼尼松、倍他米松、氟地塞米松、泼尼松龙、醋酸氟轻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八.自体活性物质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理组胺与抗组胺药1.组胺表9-1 组胺受体的分布与作用2.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氯苯吡胺、吡苄明、去敏灵、阿司咪唑(抗过敏强度与持续时间: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中枢抑制作用:异丙嗪>苯海拉明>扑尔敏)--H1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H2受体阻断药前列腺素地诺前列素、甲基前列腺素F2α、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前列地尔、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依前列醇、氟前列醇、氯前列醇解热镇痛抗炎药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水杨酸钠2.苯胺类非那西汀、扑热息痛3.吡唑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羟布宗(羟基保泰松)4.吲哚类吲哚美辛、阿西美辛、硫茚酸(舒林酸)、托美丁(痛灭定)、苄达明5.丙酸类苯丙酸衍生物(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苯氧洛芬)、萘丙酸衍生物(萘普生/萘洛芬)6.芬那酸类甲芬那酸、氯芬那酸、甲氯芬酸、氟芬那酸、双氯芬酸、氟尼新葡甲胺九.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调节药理水盐代谢药1.水和电解质平衡药氯化钠、氯化钾2.能量补充药葡萄糖、磷酸果糖、ATP3.酸碱平衡药碳酸氢钠、乳酸钠、氯化铵4.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利尿药和脱水药1.利尿药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布美他尼、吡咯他尼--高效利尿药氢氯噻嗪、氯酞酮、苄氟噻嗪--中效利尿药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喋啶、阿米洛利--低效利尿药2.脱水药甘露醇、山梨醇、尿素、高渗葡萄糖十.营养药理矿物元素1.钙、磷和其他常量元素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硼葡萄糖酸钙、碳酸钙、乳酸钙、磷酸二氢钠、磷酸氢钙--钙硫酸镁、氯化镁、碳酸镁、氧化镁--镁含硫氨基酸、无机硫酸--硫2.微量元素硫酸铜、碳酸铜、氯化铜、氧化铜、蛋氨酸铜--铜硫酸锌、碳酸锌、氯化锌、氧化锌、蛋氨酸锌--锌硫酸锰、碳酸锰、氯化锰--锰亚硒酸钠--硒碘化钾、碘化钠、碘酸钾、碘酸钙--碘氯化钴、硫酸钴、碳酸钴--钴维生素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B1、B2、硫胺酸、核黄素、泛酸、烟酸--烟酰胺、B6、H(生物素)、叶酸、B12)、维生素C、胆碱十一.抗微生物药理抗生素青霉素类(青霉素G/V、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头孢噻呋、头孢喹诺)、非典型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β-内酰胺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潮霉素、越霉素A--氨基糖苷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四环素类甲砜霉素、氟苯尼考--酰胺醇类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林可胺类杆菌肽、黏菌素、维吉尼霉素、硫肽菌素--多肽类制霉菌素、两性菌素B--多烯类泰妙菌素、沃尼妙林--截短侧耳素类黄霉素、大碳霉素、喹北霉素--含磷多糖类化学合成抗菌药1.磺胺类及其增效剂表12-4常用磺胺类药物的分类和英文缩写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奥美普林(二甲氧甲基苄啶)、阿地普林、巴喹普林--抗菌增效剂2.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氟哌酸)、培氟沙星(甲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洛美沙星、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氟哌酸)、达氟沙星(单诺沙星)、二氟沙星(双氟哌酸)、沙拉沙星、麻保沙星、奥比沙星、依巴沙星3.喹嗯啉类卡巴多司(卡巴氧)、乙酰甲喹、喹乙醇、喹烯酮4.其他甲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氯甲硝唑、硝唑吗啉、氟硝唑--硝基咪唑类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呋喃妥因、呋喃西林--硝基呋喃类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抗生素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唑类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十二.消毒防腐药环境消毒药1.酚类苯酚、甲酚2.醛类甲醇(溶液)、聚甲醇、戊二醇3.碱类氢氧化钠、氧化钙4.酸类盐酸、硫酸5.卤素类含氯石灰、复合亚氯酸钠、二氧化氯--无机含氯类消毒剂(氯胺类为主)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甲基海因类(溴氯海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有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盐为主)葵甲溴铵溶液、辛氨乙甘酸溶液、月苄三甲氯铵--季铵盐类消毒药6.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皮肤、黏膜消毒防腐药1.醇类乙醇2.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醋酸氯己定3.卤素类碘、聚维酮碘、碘附、碘仿、氯胺T4.有机酸类醋酸、苯甲酸、山梨酸、戊酮酸、甲酸、丙酸、丁酸、水杨酸、乙酸5.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6.燃料类乳酸依沙吖啶、甲紫十三.抗寄生虫药抗蠕虫药1.驱线虫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埃普利诺菌素、美贝霉素肟、莫西菌素、越霉素A、潮霉素B--抗生素类噻苯咪唑、阿苯达唑、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氧苯达唑、甲苯达唑、非班太尔、氟苯达唑、芬苯咪唑、康本咪唑、丁苯咪唑、本双硫脲、丙氧苯咪唑、三氯苯咪唑--苯并咪唑类左咪唑、四咪唑--咪唑并噻唑类噻嘧啶、甲噻嘧啶、羟嘧啶--四氢嘧啶类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萘肽磷--有机磷化物类哌嗪、乙胺嗪(哌嗪乙胺嗪)、硫胂胺钠、碘噻青胺--其他驱线虫药2.驱绦虫药吡喹酮、依西太尔、氢溴酸槟榔碱、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丁奈脒、溴羟苯酰苯胺(雷琐仓太)、苯并咪唑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3.驱吸虫药吡喹酮、硫双二氯酚、硝氯酚、碘醚柳胺、氯生太尔、双酰胺氧醚、硝碘酚腈、海托林、三氯苯达唑、氯舒隆4.抗血吸虫药吡喹酮、硝硫氰酯、硝硫氰胺、六氯对二甲苯、呋喃西安、呋喃丙胺抗原虫药1.抗球虫药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菌素、马杜霉素、山杜霉素、那拉霉素--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二硝托胺、尼卡巴嗪、氨丙啉、氯羟吡啶、常山酮、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钠、乙氧酰胺苯甲酯--化学合成抗球虫药2.抗锥虫药三氮脒、苏拉明、喹嘧胺、锥灭定3.抗梨形虫药(抗焦虫药)双脒苯脲、间脒苯脲、硫酸喹啉脲、青蒿琥酯4.抗滴虫药甲硝唑、地美硝唑杀虫药1.有机磷类二嗪农、倍硫磷、辛硫磷、敌百虫、敌敌畏、皮蝇磷、氧硫磷、巴胺磷、马拉硫磷2.拟菊酯类胺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3.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类、美贝菌素类4.其他双甲脒、氯苯甲脒、丙环氨嗪、非泼罗尼十四.特效解毒药依地酸钙钠、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青霉胺、去铁胺--金属络合剂碘解磷定、其他胆碱酯酶复活剂(氯解磷定、双复磷、双解磷)--胆碱酯酶复活剂亚甲蓝--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氰化物解毒剂乙酰胺--其他解毒剂。

猪癣用什么药好

猪癣用什么药好

猪癣用什么药好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洁净的猪圈容易出现猪皮肤病,其中猪癣经常高发,那么猪癣用什么药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洁净的猪圈容易出现猪皮肤病,其中猪癣经常高发,那么猪癣用什么药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猪癣有哪些?1、铜钱癣是猪体表寄生虫感染,引发的皮炎形成凸凹不平状态,皮肤红肿增厚,产生皮屑。

2、猪疥癣猪疥癣是由猪疥螨感染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瘙痒,皮肤会因充血和渗出而形成小结节。

患猪会摩擦其患部,使皮肤变红、损伤和脱毛,进而使表皮过度角化。

被疥螨感染的仔猪,可能会出现其他病原(如坏死杆菌、葡萄球菌或痘病毒)的继发感染,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疱或化脓性结节,脓疱或化脓性结节破溃后内容物干枯形成痂皮。

猪癣用什么药好?1、铜钱癣用药用消毒威、敌百虫、硫磺配成二种药液交替使用控制此病,该法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高,2-3天痊愈,不复发。

具体操作:第一种药液0.2%消毒威,第二种药液2%敌百虫+1%硫磺混悬液。

二种药液每天上下午各喷一次。

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当天温度较高时进行。

注意在喷药过程中若出现仔猪中毒现象,即用阿托品解毒。

此外铜钱癣,体表用除癞灵清洗,再用广谱驱虫药内服效果也可以。

2、猪疥癣用药可选择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和莫西菌素等,0.3mg/kg体重,肌内注射;混饲给药,0.5mg/kg 饲料。

可选择的制剂有乐去虫等。

3、其它用药可以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一个星期以后重复注射一次。

此外可以用敌百虫清水稀释,用喷雾器直接喷洒在猪身上。

红色斑点1~2天消失,间隔4~5天再巩固一次。

还可以用硫磺,直接涂抹在猪身上,但注意每次量不要太多。

为了让硫磺附着在猪身上发挥功效,可以先涂抹,再糊上一点粥水或者香糊,以防硫磺脱落。

最后,也可以取少许尿素,用凉水彻底溶化后(比例为1:5),用手动喷雾器喷施于猪的患处。

喷施的力度和效果以从患处明显往下流淌为宜。

动物医学-抗寄生虫药《抗蠕虫药》

动物医学-抗寄生虫药《抗蠕虫药》

抗寄生虫药抗蠕虫药驱线虫药主要的驱线虫药物:1、抗生素类: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莫西菌素、越霉素A、潮霉素B、米尔倍霉素2、苯并咪唑类:噻苯咪唑、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硫苯咪唑、磺苯咪唑、丁苯咪唑、苯双硫脲、丙氧苯咪唑、丙噻苯咪唑3、咪唑并噻唑类:左咪唑、四咪唑4、四氢嘧啶类:噻嘧啶、甲噻嘧啶、羟嘧啶5、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6、其他驱线虫药:乙胺嗪、碘噻青胺、硫胂胺钠等阿维菌素类由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

目前己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

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是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

特点:广谱、高效、安全、用量小药动学具有高脂溶性1)吸收a.易吸收,且吸收速率较快。

b.以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c.对某些寄生虫尤其节肢动物的杀灭作用皮下注射优于内服给药。

2)代谢与排泄伊维菌素主要在肝和脂肪中代谢,98%从粪便中排泄。

作用机理1.可增强无脊椎动物神经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抑制γ-氨基丁酸的释放,引起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开放。

2.哺乳动物:γ-氨基丁酸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现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

只有当大量的阿维菌素类进入哺乳动物的大脑时,才可能导致其中毒。

因此,该类药物用作哺乳动物的抗内、外寄生虫药较安全。

应用用于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和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安全性1.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哺乳动物、鸟类、鸡、鸭毒性很小。

2.阿维菌素类药物对植物无毒,不影响土壤微生物,对环境是安全的。

耐药性1.近几年来,在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阿维菌素类的耐药虫株,且主要集中于绵羊和山羊;2.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可能包括虫体对药物摄入量的减少、代谢增强和氯离子通道受体发生改变三个方面;3.频繁用药和亚剂量用药可能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

阿维菌素类—伊维菌素理化性质1.白色结晶性粉末。

规模化养猪场常用驱虫药的合理选用

规模化养猪场常用驱虫药的合理选用

规模化养猪场常用驱虫药的合理选用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由于猪群的密度高、饲养量大,寄生虫容易流行传播。

通常情况下,规模化养猪场感染流行的寄生虫主要有三类,即线虫类、螨虫类和原虫类。

常见的寄生虫有猪蛔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食道口线虫、猪球虫、毛首线虫和疥螨,而且不少猪群的寄生虫感染率还相当严重,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更好地做好驱虫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各类驱虫药物的作用特点,根据本猪场寄生虫的感染流行情况,合理选用驱虫药。

1.有机磷酸酯类用作驱虫的低毒有机磷化合物主要有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萘肽磷、蝇毒磷等,其中以敌百虫的应用最广。

敌百虫为广谱驱虫药,对多数消化道线虫和部分吸虫(如姜片吸虫)有效,亦可杀灭体外寄生虫,如螨、蜱、蚤、虱等。

敌百虫按每千克体重80毫克~100毫克口服用药,对猪蛔虫、毛首线虫和食道口线虫,均有较好的驱除作用;按1%浓度对猪的体表喷洒用药,对猪疥螨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效果不够彻底;对猪球虫类等原虫无效。

敌百虫虽属低毒的有机磷化合物,但安全范围窄,容易引起中毒。

解毒可应用阿托品或胆碱酯酶复活剂。

一般轻度和中度中毒时单用阿托品,按每千克体重用药0.5毫克~1毫克即可,严重时与解磷定(15毫克/千克体重)合用,效果较好。

使用敌百虫的注意事项:毒性大,不要随意加大剂量;水溶液应现配现用,禁止与碱性药物或碱性水质配合应用;用药前后,禁用胆碱酯酶抑制药(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有机磷杀虫剂及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否则其毒性大大增强;怀孕母猪及胃肠炎患猪禁用;休药期不得少于7天。

2.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驱虫药主要包括阿维菌素类和杀螨菌素类。

前者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埃普利诺菌素等;后者包括摩西菌素、杀线虫菌素、杀螨菌素D等。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伊维菌素。

伊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驱肠道线虫药,对体外寄生虫亦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没有驱除吸虫和绦虫的作用。

伊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用药0.3毫克皮下注射,按每千克饲料添加20毫克内服,对猪蛔虫、食道口线虫、疥螨等有极佳的驱虫效果;对毛首线虫有部分驱虫效果;但对猪球虫等原虫类无效。

牛常见皮肤病的诊治要点分析

牛常见皮肤病的诊治要点分析

2020年第10期 吉林畜牧兽医·吉林好兽医病例·JiLinHaoShouYiBingLi118牛常见皮肤病的诊治要点分析徐熙亮1,李 达2,曾昭红31.康源绿洲(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 102204;2.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淮安 223001;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遵义 556300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牛只的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养殖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牛皮肤病作为牛病中的一部分,虽然发病率低,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皮张的质量影响较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里,笔者将牛的常见皮肤病的诊治加以介绍,增加人们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水平。

牛的皮肤病是皮肤及附属器官炎症表现的疾病,包括很多种,在这里主要介绍牛皮肤真菌病、牛寄生虫性皮肤病、牛皮肤肿瘤、牛嗜皮菌病、牛感光过敏、牛结节性皮肤病等。

1 牛皮肤真菌病牛皮肤真菌病又称牛钱癣,多发生在牛的头、脸、眼周围、耳根、颈部、背部、身体两侧、臀部等被毛较短区域。

临床上以脱毛、脱屑、渗出、结痂及痒感为主要特征,病变的皮肤肥厚,被毛脱落呈灰白色,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潮湿的环境和蚊蝇叮咬有利于本病的传播[1]。

本病一般根据皮肤的病变即可确诊,有必要时可以刮取病健部位的皮肤刮取物于载玻片,其上滴一滴20%的氢氧化钾溶液,盖上盖玻片,在火焰上微微加热3~5 min,镜检可以看到各种真菌孢子和菌丝。

该病治疗,首先是挑选出患牛,对其活动的圈舍进行严格的消毒,可以选用盐酸特比萘芬、克霉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的外用药物涂抹患处。

除此以外,可以用硫酸铜粉25份,凡士林75份,混合制成软膏,外用,隔5 d涂抹一次。

一般2次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2 牛寄生虫性皮肤病牛寄生虫性皮肤病通常是由一定数量的螨虫、虱、牛皮蝇幼虫、盘尾丝虫、贝诺孢子虫等寄生虫对牛皮肤产生明显的损伤或是病理变化。

常用兽用药物配方汇总

常用兽用药物配方汇总

常用兽用药物配方汇总1. 引言本文档旨在汇总常用的兽用药物配方,以供兽医和养殖业从业人员参考。

这些配方经过广泛使用和验证,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常见的兽医疾病。

详细信息请咨询兽医专业人员。

2. 配方汇总2.1 抗菌药物配方- 氧氟沙星:每公斤体重10毫克口服,每天两次,持续7-10天。

适用于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

- 强力霉素:每公斤体重5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5天。

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2.2 抗寄生虫药物配方- 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2毫克口服,每天一次,连续3天。

适用于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等。

- 氧化乙啶:每公斤体重10毫克口服,每周一次,连续3周。

适用于疥螨病、猪圈癣等疾病。

2.3 抗病毒药物配方-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每公斤体重2.5毫升口服,每天两次,持续5-7天。

适用于猪瘟、禽流感等病毒感染。

- 阿昔洛韦:每公斤体重10毫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7天。

适用于犬瘟热、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等病毒感染。

2.4 补充剂配方- 钙剂:每公斤体重10毫升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5天。

适用于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产后抽搐等问题。

- 维生素B复合片:每只动物一天一片口服,连续7天。

适用于补充维生素B群,提高免疫力。

3. 注意事项- 使用药物前请阅读使用说明书,并遵循兽医建议。

- 使用过程中注意药物剂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或错过用药时间。

- 部分药物可能存在禁用组合或者副作用,应注意遵循兽医指导。

- 配方中的药物可能会因不同动物种类和疾病而有所变化,请咨询专业兽医进行准确的使用建议。

4. 总结本文档汇总了常用的兽用药物配方,包括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和补充剂等。

使用这些配方需要遵循兽医建议和药物说明,注意药物剂量和频次,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方法。

为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安全,请在使用药物前咨询专业兽医。

捻转血矛线虫

捻转血矛线虫

疫病类型:□细菌□病毒□中毒寄生虫□其他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

此病遍及全国各地,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认识和了解,常造成高死亡、低繁殖、无收益,甚至经济亏损的局面。

一、虫体形态及生活史捻转血矛线虫是一种纤细柔软淡红色线虫。

雄虫长15~19毫米,呈淡红色。

雌虫长27~30毫米,它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因含血液而呈红色的肠道周围,形成红白二线互相捻转的外观,所以称为捻转血矛线虫或捻转胃虫。

捻转血矛线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4~5天孵出幼虫,再经4~5天幼虫脱皮两次成为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在潮湿的环境中离开粪便,群集在草上,当羊、牛吃草时呑食了感染性幼虫而被感染,幼虫在胃内经两次脱皮,过2~3周发育为成虫。

二、流行特点捻转血矛线虫在同属线虫中的致病力最强,反刍动物的肠道线虫主要是血矛线虫。

捻转血矛线虫比其它肠道线虫产卵多,雌虫一天可产卵5000~10000个。

虫卵对外界抵抗力较强,适宜的发育温度是20~30℃,4℃以下虫卵停止发育,1℃以下或60℃以上可致死亡,但虫卵对一般消毒药抵抗力较强。

羔羊和青年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成年羊抵抗力较强,被感染羊有“自愈”现象(有虫体被排除或不发生再感染的情况)。

低湿的草地有利于本病的传播;在露水草和阴天、小雨后放牧,最易感染本病。

羊的发病多在4~10月份,尤以5~6月份和8~10月多发,7月份发病可略减少,冬季极少有发病。

三、危害1.虫体寄生于真胃,以虫体的前端刺入胃黏膜引起损伤,造成真胃炎症和出血。

该虫体寄生在真胃黏膜时,往往有数千条以上,在2000条时,每天吸血可达30毫升,而且在虫体离开后仍继续流出血液。

2.虫体寄生时,除直接吸血和因胃壁创伤持续出血造成失血引起贫血外,还因分泌毒素影响造血功能、消化液的分泌紊乱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障碍,使病羊呈现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区别汇总
1,来源不同
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均来源于阿维菌素B1发酵后,半合成而来,存在多个组分,但起主要作用的是B1a,B1b两个组分,杂质不易控制。

而多拉菌素为基因重组后产物,单一组分,纯度高。

而药物有效组分的纯度决定药效,也是导致产生副作用的主要原因。

2.化学结构如下
化学结构不同,决定其化学性质,从而一定程度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活性强弱顺序:多拉菌素>伊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2,安全范围比较
1)从适用对象区别
伊维菌素:伊维菌素多种剂型可应用于牛,绵羊,山羊,猪,马,驯鹿,骆驼,野牛,狗,猫和人类,成为在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抗寄生虫药物。

多拉菌素:在国外被批准用于牛,猪,羊,和宠物等多种动物。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国外只批准用于牛,羊,其显著特点在于无须弃奶。

2)对种畜安全性的研究
伊维菌素-----公猪繁殖安全性
实验地在美国,药物为伊维菌素预混剂,动物:成年种公畜,实验给药剂量为
0.3 mg/kg/天(3倍推荐使用剂量),连续使用7天。

选择20头成年种猪,通
过测交交配和繁殖安全性评价为基础进行试验。

通过睾丸大小和年龄分成两组,
进行编号。

种猪被随机划分给药组和空白组。

精液在-22 或者-21, -14, -7 和0天手机做为繁殖安全评价的一部分,然后再
给药后7天,每周收集一次,直到第56天去测定伊维菌素的影响。

精液评价包
括精液量,颜色,精子浓度,渐进性活动精子的百分比,总的射出精子量,精子
形态。

睾丸大小通过每一个精液鉴定来检测。

下述治疗,总体上在睾丸大小,每次射出的精子数,或者异常动物头数,治疗组
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

其他精液畸形分类(异常顶体,卷尾)相对很少发生并且
在治疗组和空白组中以相似的比例发生。

对照组的体重从-1天到第7天与治疗
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的正常精液比例范围从91.5% 到96.1%,治疗组的
正常精液比例范围是92.8%到94.7%。

用伊维菌素3倍推荐剂量连续用药7天对
精子生成或者性欲无不良治疗效应。

伊维菌素---对母猪繁殖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预混剂对成年繁殖母畜在各个阶段的安全性。

150头未怀
孕的泌乳期母畜(1-4年生育史)用于实验研究。

12头种猪通过人工受精方式进
行育种。

分为两个组,空白组采用无药物添加饲料组(组1)合伊维菌素给药组(组
2),伊维菌素按0.3Mg/kg/天(3倍推荐剂量)连续饲喂7天,间隔 4个星期,
共四次。

下面的5个表中从生殖前期开始,到胚胎成熟晚期结束。

(Eds. note: The following table consists of 6 columns.)
----------Treatment Period (Days)--------- Schedule # of Sows 1 2 3 4
1 15 0-6 35-41 70-76 105-111
2 15 7-1
3 42-48 77-83 112-118
3 15 14-20 49-55 84-90 119-125
4 1
5 21-27 56-62 91-97 126-132
5 15 28-34 63-69 98-104 133-139
下述治疗,所有表现发情的猪的比例与对照组母猪的繁殖(发情率)是相适宜的,
对照组是96%,治疗组是93%。

已配种的母猪百分数和诊断怀孕的母猪百分比,
对照组是93%,治疗组是90%。

这些配种的猪里产小猪的百分比,对照组是93%,治疗组是86%。

研究中的主要参数如产小猪参数(每头出生猪数,每批出生的活猪数,出生体重,每批断奶猪数,断奶时体重)在对照组和治疗组是相似的,伊维菌素治疗组出生猪无任何致畸性的依据。

在对照组和给药组之间比较断奶重。

研究证明,伊维菌素预混剂,与饲料混合,在母猪的任何一个繁殖阶段饲喂,对繁殖和产小猪参数都无不良反应。

多拉菌素---对公猪繁殖安全性的研究
实验经过和结果:20头健康,繁殖种公猪,随机分组(10头/组)。

分别给予一针多拉菌素注射液(3倍推荐剂量)或者盐水(9 mL/100 kg体重)。

公猪接受物理和繁殖性能检查,治疗前精液每个星期收集3次,连续收集2周,治疗后收集7周。

物理检查包括体重、直肠温度和总的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生殖系统检查包括睾丸长度和宽度测量和包皮、阴茎、阴囊、睾丸和附睾的检查。

精液样本的检查包括射精量,颜色,总的精子活力,活力百分比,浓度和形态。

就繁殖器官/结构或者精液质量这些方面在治疗组和空白组中无显著差
异,因此,可以断定多拉菌素以3倍推荐剂量给药对精液质量或者任何繁殖器官/结构无不良反应。

多拉菌素—对母猪繁殖安全性研究
在怀孕各个阶段以3倍推荐剂量对母猪和小猪各项指标都无不良影响。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动物安全性
耐受性和毒性研究证实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在牛中安全范围,在毒性研究中,应用3倍推荐剂量对新生牛无不良影响。

5倍推荐剂量间隔7天连用3次对8周龄小牛无不良应用;在耐受性研究中,当使用10倍推荐剂量时,6头牛中有1头牛出现瞳孔散大的临床信号,应用3倍推荐剂量对母牛和公牛的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3)药物急性毒性LD50
LD50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LD50越大,说明此药物越安全。

通过下面数据比较说明多拉菌素最安全。

伊维菌素
Acute oral LD50 (rats) 50 mg/kg
Acute oral LD50 (mice) 25 mg/kg
Acute oral LD50 (dog) 80 mg/kg
多拉菌素
LD50 Oral Rat (M) 1000-2000 mg/kg
LD50 Oral Rat (F) 500-1000 mg/kg
LD50 Oral Rat(M) 50-100 mg/kg
LD50 Oral Rat (F) 100-200 mg/kg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Oral mouse LD5070 mg/kg
Oral rat LD5055 m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