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合集下载

犯罪心理学教学指南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

犯罪心理学教学指南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

犯罪心理学教学指南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犯罪心理学教学指南: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探究罪案背后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通过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点、行为模式和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罪案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帮助预防和打击犯罪行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犯罪心理学概念,以及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方法和应用。

一、犯罪心理学概述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罪犯的心理特征、犯罪动机、犯罪行为模式以及认知和情绪特点等。

通过对这些心理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罪案的背后原因,为犯罪预防和侦破提供指导。

二、犯罪心理学的主要概念1. 犯罪调查心理学犯罪调查心理学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犯罪现场的心理学特征,通过分析犯罪者的行为痕迹、目击者的证词和受害者的报告,帮助警方还原犯罪现场的心理过程,辅助侦破工作。

2. 犯罪心理评估犯罪心理评估是指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来预测其再犯风险、确定刑事案件中的责任能力以及提供个体化的矫治方法。

这项评估可以为法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制定有效的刑事政策和矫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 犯罪心理治疗犯罪心理治疗是指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帮助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

这种治疗可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和社会技能训练等,旨在提高犯罪者的自控能力,避免再次犯罪。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揭示罪案的心理原因和心理过程,犯罪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案例研究等。

1. 观察法观察法是犯罪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罪犯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分析其心理状态和动机。

他们可以选择实地观察罪犯行为,或者观察录像资料、案件文件和犯罪现场图像等。

2. 实验法实验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构建实验场景,观察参与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以揭示罪案产生的心理过程。

犯罪心理学在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学在侦查中的运用

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中的运用陈金荣摘要: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

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

它是犯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

因而犯罪心理痕迹在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对案件的侦查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字:犯罪心理痕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犯罪心理痕迹运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的治安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并且在我国当前刑事侦查工作中,案件发现难、排查难、缉捕难、审讯难等对传统侦查手段提出巨大挑战,除运用DNA、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研究。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侦缉抓捕和审讯深挖以及其他刑事侦查活动中,犯罪心理痕迹的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心理痕迹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所产生的生理固化物,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犯罪现场形成的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

这种痕迹一方面反映了犯罪分子作案行为轨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的。

所以,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造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它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心理一定隐含在犯罪现场痕迹中并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痕迹。

检验犯罪心理痕迹的方法有哪些

检验犯罪心理痕迹的方法有哪些

Understand yourself according to your own meaning, and don't underestimate yourself and be led astray byother people's opinion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检验犯罪心理痕迹的方法有哪些导读:根据人的行为活动,可以分析判断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个性特点,分析判断当时的情境条件,分析判断他所生活的环境和经历,从而从已知追溯未知,描述刻画出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面貌和特点,谈谈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检验犯罪心理痕迹的方法有哪些?犯罪心理学也是一门科学,犯罪心理痕迹检验也有其科学依据:一、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是犯罪心理痕迹检验的理论依据生理与心理因素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社会环境是犯罪心理产生的外在因素。

运用生理学与心理学原理,可对犯罪者的生理状况、心理发展与其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罪犯个性特征的外显痕迹作出分析,而社会学原理则为我们提供了处于群体与社会环境中的罪犯心理的形成过程及留痕规律。

二、同一认定过程是犯罪心理痕迹检验的实质前苏联的波塔波夫早在《犯罪对策学》一书中指出:以侦查犯罪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同一认定,不仅能解决客体的是否同一问题,还能解决种类、数量、空间、时间、现象和心理活动等是否同一的问题。

何家弘教授在他的《同一认定》一书中,也曾将同一认定分为鉴定型的与非鉴定型的两大类。

鉴定型同一认定,主要指“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的物证技术鉴定;非鉴定型同一认定指物证技术鉴定以外的各种同一认定。

这种同一认定总要以具体人的观察、记忆、分析等个体认识活动为基础,而且,个人的有关经验与能力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显然,大多心理痕迹检验方法属于非鉴定型同一认定(美国的一些州法院将测谎结论归为鉴定结论)。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摘要:心理痕迹是对物质痕迹的反映,犯罪心理痕迹是当事人等历经罪案的记忆,以及物证所反映的犯罪行为的“心理留痕”。

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在一定的摘要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作案人的犯罪活动亦如此,他们在现场留下的犯罪行为轨迹和行为特征就是其犯罪心理的体现对现场的行为痕迹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进行梳理,尽量再现每一行为痕迹产生时作案人的心理状态,刻画出作案人的心理面貌,可以为判断和识别作案人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作用;途径一、犯罪心理痕迹及其分析有人将犯罪心理痕迹限定在犯罪现场,并且将其分为广义说和狭义说。

狭义说认为: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行为时,通过遗留在现场的有形物质痕迹或相关人员的记忆、描述以及犯罪人自身犯罪心理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而表现出的犯罪人特定的、一致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认为,犯罪心理痕迹包括现场心理留痕、罪案“有关人员记忆”和作案人“自身反应”三个方面。

其有关人员,指被害人、事主和知情人等,其心理痕迹是记忆中感知的案发情况和疑犯的某些心理特点。

作案人自身反应,包括案犯预备、作案、销赃、潜逃、侦讯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与情感刺激等。

广义说认为: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现场客观事物形象的心理属性,即心理要素通过人的行为赋予犯罪现场客观事物形象的属性,包括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现场而引起的一切能揭示犯罪心理现象和状态。

这里用“心理属性”、“心理要素”定义,确实够广泛的,但其现象和状态,限于客观事物形象(物证)的心理属性(心理留痕),外延比狭义概念还窄。

狭义的犯罪心理痕迹,主要指罪案主体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这似乎过于狭窄; 而广义的犯罪心理痕迹,当然不限于物证中的心理现象和状态,还应包括主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

但这样一来,问题也来了。

首先,心理现象是整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将心理痕迹作这种定义,未免太宽泛。

而且,心理状态也包含在心理现象中,没有并列关系。

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

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

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人的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与心理痕迹分析解读】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行为及犯罪者心理状态的学科,通过深入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揭示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心理痕迹。

在现代法医学和刑侦工作中,犯罪心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心理学家的观点出发,对人的心理进行解析,并探讨心理痕迹分析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一、犯罪心理学家观点的阐述犯罪心理学家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试图解析他们的思考模式、心理动机以及犯罪行为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基因遗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

首先,个人的基因遗传对于人的心理特征起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犯罪行为可能与个体在基因上存在的缺陷或异常相关。

例如,个体存在一些与冲动控制、情绪管理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增加其对冲动犯罪的倾向。

其次,家庭环境在形塑个体的心理特征中起到重要作用。

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不稳定、父母管教方式不当、暴力环境等因素会增加个体犯罪的可能性。

最后,社会文化也对个体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例如,社会存在一些推崇暴力解决问题的文化习俗,可能导致个体在冲突中选择暴力犯罪的方式。

二、心理痕迹分析解读心理痕迹分析是犯罪心理学家在犯罪侦查中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犯罪者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痕迹,可以帮助警方迅速定位犯罪嫌疑人,并对其心理特征进行解读。

心理痕迹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首先,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分析,心理学家可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作案动机。

例如,在凶杀案的现场,犯罪心理学家可以根据作案手段和遗留的线索,推测犯罪者可能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如仇恨、嫉妒等。

其次,心理痕迹分析还可以揭示犯罪者的心理行为模式。

通过对不同案件的比对和分析,心理学家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重复模式,预测犯罪者的下一步行动,并给予警方相关建议和引导。

浅谈犯罪现场心理痕迹

浅谈犯罪现场心理痕迹

浅谈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摘要】: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物质痕迹;心理痕迹;现场勘查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犯罪心理痕迹概述近年来,犯罪心理痕迹研究受到我国侦查学界的关注,不同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定义,作者查阅了资料,主要观点如下:1. 犯罪心理痕迹,专指犯罪人大脑对经历过的特殊事件(犯罪)的认知及记忆【1】2.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犯罪行为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遗留痕迹之中的某些比较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点”【2】3.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犯罪现场客观事物形象的心理属性,或者说现场心理痕迹是犯罪人的心理要素通过犯罪行为赋予犯罪现场客观事物形象的属性【3】4.(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在犯罪现场上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犯罪心理活动的一切现象,它可以反映出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点【4】5.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和犯罪前后的心理活动,通过行为结果间接地反映在犯罪现场物质痕迹或被害人、事主和知情群众记忆之中的某些带有犯罪意向性、一致性、典型的心理特点【5】6.犯罪心理痕迹是相对于犯罪现场中的物质痕迹而言的”它是犯罪人个性心理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客观反映【6】7.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通过犯罪行为储存在一定载体上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心理活动)”【7】通过对上述不同概念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定义之间有异同之处。

犯罪心理痕迹的基本问题(一犯罪心理痕迹概述)

犯罪心理痕迹的基本问题(一犯罪心理痕迹概述)

北京私家侦探深圳私家侦探厦门私家侦探杭州私家侦探杭州婚姻调查杭州讨债公司第一章犯罪心理痕迹概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印迹,或清晰,或模糊;或深刻,或肤浅。

如果经历的是“平凡小事”,这种印迹就模糊肤浅;如果经历的是“重大事情”,那么这种印迹就会深刻清晰,甚至刻骨铭心,终身不忘。

无论是清晰或模枷、肤浅或深刻的“印迹”,都是一种记忆痕迹,是人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的沉淀。

人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会在记忆中沉淀下来,愈是重大事情,沉淀就愈牢固。

记忆“沉淀物”,是心理痕迹的存在形式之一,外国学者研究认为,这种“沉淀物”是以某种生化物质的形式存在千人的大脑之中。

犯罪人的犯罪活动,理所当然是犯罪人、被害人及证人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外,尤其是重大的杀人、抢劫、强好等犯罪活动,更会在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大脑深处留下极为“沉重的沉淀”,这种“记忆沉淀”是犯罪心理痕迹的存在形式之一。

心理测试技术就是通过某种刺激,来挖掘犯罪嫌疑人的这种“犯罪记忆沉淀物,,。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心理痕迹现象。

古代的中国和印度就曾经利用有关心理痕迹原理进行早期“侧谎”。

当今心理侧试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是犯罪心理痕迹研究的丰硕成果。

2002年s月24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一种“神经化学技术”将成为21世纪打击犯罪的新手段。

借助此项技术,警方将可“掌握生者甚至死者的记忆”。

搜索凶案死者的记忆,找到他们遇害前所目睹的情景,将成为缉凶的重要线索,这会令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这里的“神经化学技术“,实际上就是犯罪心理痕迹的解读技术。

如果解读成功,死者也能为凶案作证,在不久将来,将成为警方侦破命案的“尚方宝剑”。

可以肯定地说.在不久的将来,犯罪心理痕迹技术.一定会成为侦查破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一)痕迹痕迹,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现象,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时都会留下各种各样的痕迹。

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

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

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罪案现场:人犯罪中的心理痕迹分析罪案现场,往往是揭示犯罪真相的重要线索之一。

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者往往会留下一些心理痕迹。

通过对这些痕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本文将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罪案现场中的心理痕迹分析。

一、审视凶案现场首先,我们需要审视凶案现场,观察各种痕迹。

在犯罪现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来推断犯罪者的心理状态。

1. 环境布局:人们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环境的认知和布局往往是不同的。

犯罪现场中的物品摆放、墙壁上的涂鸦等,都可以反映出犯罪者的心理状态,比如焦虑、愤怒或者冷静。

2. 暴力痕迹:在一些凶杀案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凶手残忍、暴力的行为痕迹。

凶案现场中的暴力痕迹往往可以反映出犯罪者的冷酷无情、控制欲望等心理特征。

3. 遗留物品:犯罪现场遗留的物品,比如武器、衣物等,也会提供一定的线索。

通过分析这些物品,我们可以推断出犯罪者的侵略性、审美观等心理要素。

通过审视凶案现场,我们可以初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为后续的心理痕迹分析提供基础。

二、行为动机探究犯罪者的行为动机是心理痕迹分析的关键。

通过分析其行为动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内心世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为动机及其心理痕迹分析。

1. 报复心理:许多犯罪行为都与报复心理有关。

凶案现场中的暴力痕迹、目标选择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犯罪者的仇恨情绪和报复心态。

2. 收集欲望:有些犯罪者犯罪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集欲望,比如收集战利品或者遗体部分。

罪案现场中的特殊遗留物品、收藏品等,都可以反映出这种心理痕迹。

3. 快感追求:一些犯罪者的动机纯粹是为了追求快感和刺激。

行为动机反映出这种心理痕迹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犯罪者的冲动性、寻求刺激的心理特点。

通过对行为动机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动力,进一步为心理痕迹分析提供支持。

三、心理特征剖析除了行为动机外,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也是心理痕迹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医学在法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评估与犯罪心理分析流程

法医学在法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评估与犯罪心理分析流程

法医学在法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评估与犯罪心理分析流程法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扮演着在法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

在犯罪调查中,法医心理学的心理评估和犯罪心理分析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心理学领域中的心理评估与犯罪心理分析流程,并着重讨论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一、心理评估的流程心理评估是法医学心理学中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个体心理状态,为犯罪案件调查提供证据支持。

心理评估流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资料:心理评估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资料。

这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背景、行为表现、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收集资料,法医心理学家能够全面了解被评估者的背景情况。

2. 制定评估计划:基于收集到的资料,心理学家需要制定评估计划。

评估计划应明确评估的重点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进行面谈:面谈是心理评估的核心环节。

心理学家与被评估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询问问题、观察言行举止等方式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面谈应该建立在互信和保密的基础上,以促使被评估者更加坦诚地分享信息。

4. 应用测量工具:为了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心理学家常常使用各种心理测量工具。

这些测量工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收集数据,反映被评估者的心理特征。

5. 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在完成数据收集后,心理学家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准确、客观,对被评估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描述。

二、犯罪心理分析的流程犯罪心理分析是法医学心理学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它旨在通过心理理论和方法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指导。

犯罪心理分析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案件信息收集:犯罪心理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与案件相关的信息。

这包括案发经过、受害者背景、犯罪手段等资料。

通过收集资料,心理学家能够对案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2. 犯罪手法分析:根据案件信息,心理学家需要分析犯罪者的手法特点。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痕迹 的分析步骤 和方法
朱 峰
( 淮安市公安局清浦分局刑警大队, 江苏 淮安 2 2 3 0 0 1 ) 摘 要: 根据人 的行 为活动 , 可以分析 判断行 为人 的心理 活动及其 个性特点 , 分析判断 当时的情境条件 , 分析判 断他所 生活的环境和 经历 , 从而从 已知 追溯未知 , 描述刻画 出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面貌和特点 , 谈谈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 犯罪心理; 分析方法; 识别 广义 的现场痕迹是指 由于犯罪行 为引发的一切 变化而遗 留下 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精神病人发病期间犯罪 ;二是在高度兴奋 、 紧 来 的印象或形象 , 既包括犯罪活 动留下来 的的印象 , 即大脑 中留存 张 、 恐惧之时 , 此 时的高级神经活动处 于紊乱状态之 中。 这种分析有 的记忆方面 的无形的痕迹 , 又包括犯罪活动遗 留下来 的的某种形象 助 于我们了解作案者精神是否正常 , 是初犯还是累犯 。 痕迹。根据行为与心理及影 响 、 制约和决定心理活动的有关因素之 2 : 2 从犯罪 心理 痕迹表征 的异 常性 与有形痕迹 的对应性识 别犯 间关系的心理学原理 , 行为是心理 活动的外化 , 其 实质是行为人 的 罪伪装 行为动机 、 个 性特点 、 情绪状态 、 知识 、 经验 、 习惯等构成的主体状况 犯罪 人的犯罪心理 活动是 内在 的 、 隐蔽的 , 受其犯 罪心理 活动 暴露的。心理学理论 与特定情况相互作 用的结果 ,是心理活动 的产 物和心理状态 的反 支配的犯罪行为及其 所赞成 的结果是外在 的 、 映。同时 , 它还一定程度地反映着行为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等影响 认 为“ 有储 内 , 必有储 外” 。犯罪人心理活动特点必然在犯罪行为 中 个性形成的因素 。 因此 , 根据人 的行为活动 , 可 以分析判 断行为人 的 暴露出来 , 表现在客观存在的物质痕迹之 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在现 心理活动及其 个性特点 , 分析判断 当时的情境条件 , 分析 判断他所 实中普遍存在着 , 它来源于现实 , 同时对 现实行 为有反作用 , 当它作 生活 的环境 和经历 , 从 而从已知追溯未知 , 描述刻画 出行 为人的心 用于现实活动 中时 , 无论怎样伪 装 , 总会 以一定 的形式 留下一定 的 理 活 动 及 其 心理 面貌 和特 点 。 痕迹。由于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 为是有 意识的 , 是直接受个体 的需 1犯 罪 心 理 痕 迹 研 究 的步 骤 要、 动机所支配控制 的, 犯罪人心理活 动的特点必然会在 犯罪活 动 根据心理的实质及心理与行 为的关系 , 我们不难获得犯罪现场 中表露 出来 , 凝结在外显 的行为之 中, 或固定在某些 客观现象 的因 心理痕迹 分析 的基本 途径 :犯罪 心理痕迹——犯罪行 为活动—— 果制约之中。它能表示物质痕迹的关键 内容 , 帮助 人们 寻找那些 消 犯罪心 理活动及其状 态—— 犯罪人 的主体 状况及现场 情境——犯 失在 时间和空 间的事 物和现象 , 提示犯 罪行 为的发生, 发展和变 化 犯 罪人 总是 表现出各种各样程度不 同 罪人基本情况及基本索 隋。 根据犯罪心理痕迹研究利用 的这一思路 的过程 。犯罪行 为实施 以后 , 在行为上表 现出违反本身正常活动规律 的 和模式 , 侦查 实践 中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研究利用的步骤及要求如 的反常心理和反常行 为 , 下: 充分发现和收集犯罪现场遗 留的各种心理痕迹 。把对现场痕迹 行 为特征 , 在 实施 犯罪行为的 同时或之后 , 犯 罪人总是竭尽 全力对 伪装行为 , 往往在现场上会 留下 与事物发生 、 发展一 物证 的分析 、 判断与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 、 判 断充 分结合起来 , 对现 现场进行破坏 、 场要作全 面客观 的记录 , 不能忽视和放弃任何 当时认为不重要的迹 般规律不相符的反常痕迹 。 2 . 3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不同气质和性格分析被 审讯 人的心理痕 象。 2 犯 罪 心 理痕 迹 的分 析 方 法 迹人 的气质和性格都是个性特 征中稳定 的心理因素 ,不同气质 、 性 2 . 1 从 犯 罪 物 质 痕 迹分 析 心 理 痕 迹 格的人 , 对抗审讯 的方式也会不同。 属 于胆汁质气质 和情绪型 、 外 向 急躁 、 易怒 、 好 冲动 , 不 善于控制 自己的情绪 , 抗拒 审讯 物质痕迹是犯 罪心 理痕迹的载体 , 没有物质痕迹 , 犯罪 现场心 型性格 的人 , 理痕迹就无从谈起 。只有细致全面地进行现场勘查 , 才 能更全面 客 的自信心很强 。在审讯 中好顶牛 , 蛮不讲理 , 硬顶硬抗 。对于这种硬 顶硬抗 的犯 罪嫌疑人 , 应 采取“ 以柔克刚” 的感化策略或 “ 激将法 ” , 观地分析 、 刻 画犯 罪 心 理 痕迹 。 2 . 1 . 1 从现场遗 留物分析犯罪心 理痕迹。现场增加 的物质就 是 促使其感情冲动 , 干扰其思维 , 使其理智下降 , 供述中可能出现矛盾 然后利用其供述 中的矛盾和漏 洞 , 进行说理批驳 , 或在关键 现场 的遗 留物 。由于遗 留物 的种类很多 , 侦查人员可以根据遗留物 和漏洞 。 的位置 、 关系、 标记特点 等分析犯罪心理痕迹 , 推断犯罪嫌疑人作案 之处使用证据 , 瓦解其抗拒审讯 的信心 , 破 坏其心理 防御体系 。 属于 外向型性 格的犯罪 嫌疑人 , 认识 、 情感发生得 过程 中的心理状态 、 遗 留物 品的心理原 因 , 从 而识 别犯罪嫌疑人 的 多血质气质和情绪 型 、 职业 、 习惯 、 年龄 、 生理特点等 。 如现场遗留物较少 , 侵 害 目标 比较明 快 , 反应灵 活易变 , 能说会道 , 巧言善辩 , 侥幸心理严重 。审讯 中 , 对 确, 而 所留痕迹对侦查人员几乎 没有价值 , 这 反映出犯罪嫌 疑人动 于审讯人员发 出的信息反应 敏感 ,一般不采取 正面硬顶硬 抗的方 往往采取 编造谎言和无理狡辩的方式对抗审讯 。对于这类人 审 作熟练 , 作 案时心理状态起伏 不大 , 推 断犯罪 嫌疑人可能有 前科 或 法 , 内部人 、 知情人。 反之 , 现场遗 留物 多 , 痕迹 昆 乱, 则反映犯罪嫌疑人 讯中可采用“ 迂 回式” 、 “ 跳跃式” 的发问方式 , 不给其编造谎 言 的机 避开其防御体 系 ; 或 出其不意地使 用证 据 , 戳穿其谎言 。粘液 质 内心紧张 , 心理波动大 , 情绪不稳定 , 从而推断犯罪嫌疑人可能不熟 会 , 悉现场情 况或是初犯 。 和理智 型 、 内向型性 格的犯罪嫌 疑人 , 认识 、 情感 发生得慢 且不 外 对外界 的刺激反应速度慢 。其反审讯 的防御心理体 系都是经 过 2 . 1 . 2从现场损失物的损失情况反 映出的犯罪心理痕迹 ,推 断 露 ,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 动机和 目的。如现场损失物是贵重物品 , 而一般 深思熟虑后形成 的, 较为稳 固, 不易攻破。审讯 中常装聋作哑 , 一问 人不 知道所 藏之地 ,但犯罪行为直 接指向的就是该物 品的存放 之 三不知 , 以沉默或编好 的 口供应付审讯 。 对于这种人 , 要施加一定的 处, 其 它地方几乎没动 , 可推断为 内盗 ; 从 现场仅造 成凌乱和破坏 而 心理 压力 , 促使其 神经 紧张 , 打破其按 部就 班 、 步步为 营的 防御 体 并无物 品损失的情况分析犯罪心理痕迹 , 推断犯罪嫌疑人是恶意报 系, 促使其在供述 中出现矛盾 , 及时予 以揭露 , 迫使其供述。抑郁质 认 识、 情感发生得慢 , 沉默忧郁 、 孤僻 , 复; 从现场损 失物的体积 、 数量 、 重量分析犯罪心理痕迹 , 可推 断作 和内向型性格的犯罪嫌疑人 , 案人数 、 有无预谋 、 是否备有运输工具 。 顾虑重重 。对于这类人在适 当给予心理压力后还要 多做感化 、 开导 2 . 1 . 3 从 现场 物质痕迹 的总体情 况进行分析 。作案人 在整个犯 工作 , 指明出路 , 并用事 实和政策打消其幻想 , 促使其下决心交待问 罪过程 中的心理活动 , 也有着连续性和统一性 。这种分析主要看从 题 。 现场提取 的物质痕迹 的总体数量 、 种类 、 分 布状况 以及痕迹 与痕迹 之间 、 痕迹与犯罪行为 、 痕迹与犯罪结果之 间有无 必然 的联 系 。例 如, 如果现场提取的物质痕迹多 、 杂、 乱, 且 相互 之间无必 然联 系 , 出 现这种情况除犯罪行为人故意制造假象外 , 说 明犯罪行为人作案时 大脑处 于失控状态 。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 的大脑处 于失控状 态 , 一

浅析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提纲

浅析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提纲

浅析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提纲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界定
(一)犯罪现场的概念
(二)心理痕迹的概念
二、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的关系
(一)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的区别
1、两种痕迹从属的范围不同
2、两种痕迹的表现方式、特点不同
3、对两种痕迹的认识所采取的手段不同
(二)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的联系
1、心理痕迹离不开物质痕迹
2、心理痕迹和物质痕迹可以相互印证、补充
(三)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的特点
1、心理痕迹的特点
(1)现场心理痕迹的客观性
(2)现场心理痕迹的可知性
(3)现场心理痕迹的抽象性
(4)现场心理痕迹的间接性
(5)现场心理痕迹的隐蔽性
2、物质痕迹的特点
(1)现场物质痕迹的广泛性
(2)现场物质痕迹的稳定性
(3)现场物质痕迹的特殊性
三、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方法
(一)分析行为痕迹,从中发现心理痕迹
(二)从现场遗留物、损失物中分析心理痕迹
(三)分析犯罪人作案手段及技能,发现心理痕迹
(四)综合现场所有条件分析心理痕迹
(五)广纳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构建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档案库四、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认定的原理
(一)心理痕迹是个性规律在犯罪行为中的
(二)心理痕迹是活动规律在犯罪行为中的反映
(三)心理痕迹,是意识与无意识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
五、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具体运用及价值
(一)运用心理痕迹分析犯罪动机,判断案件性质
(二)分析心理痕迹,揭露伪装现场
(三)分析心理痕迹,重建犯罪现场
(四)初步对犯罪人进行心理画像,划定侦查范围。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及侦探守则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及侦探守则

杀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一)杀人犯罪,是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犯罪,是所有刑事犯罪中危害最严重的犯罪,是打击的重点。

虽然杀人犯罪在我国犯罪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绝对数量却相当惊人。

在杀人犯罪中,由于动机与目的的不同,因此杀人原因也就千差万别。

根据杀人的动机,我们可以将杀人犯罪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类型:一、图财杀人。

以图谋公、私财物而杀人,被害人多为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

犯罪分子杀人,既是为了顺利谋取财物,也有的是为了杀人灭口。

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是盗窃杀人和抢劫杀人。

二、报复杀人。

为了发泄内心的仇恨而杀人。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导致杀人。

三、强奸杀人。

为了满足畸形的性欲,而杀人。

杀人动机主要是消除反抗、杀人灭口,或逃避打击。

四、奸情杀人。

男女之间因淫乱导致的相关人员之间的杀人行为。

既有奸夫淫妇互杀,也有奸夫、淫妇杀死本妇、本夫,又有本夫、本妇杀死淫妇、奸夫等。

五、迷信杀人。

是因迷信引起的心理障碍杀人或利用迷信作幌子图财杀人。

六、变态杀人。

犯罪嫌疑人没有明显的杀人动机,与被害人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犯罪嫌疑人只是由于心理变态方面的原因,包括不正常的嗜好或诱因驱使去杀人。

变态杀人者的杀人目标通常是特定的一类人,有的专门杀“小姐”,有的专门杀流浪儿,有的则专门杀少年儿童。

与杀人过程相伴的劫财行为一般是顺手牵羊,并非主要目的。

变态杀人者往往流窜作案,犯罪行为有很大的随意性,变态杀人有增多的趋势。

变态杀人是社会的公敌。

变态杀人中,尤其以性变态杀人突出。

性变态犯罪嫌疑人在对被害对象实施变态性侵害的同时杀害被害人。

其主要特征是:性的侵害方式的特别,除了强暴被害人之外,还包括对性器官的损害。

性变态杀人者,犯罪存在系列性,如果不被抓获,这种人还会继续危害下去,对社会的危害相当大。

性变态杀人者,存在双重人格。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常人无异,人们一般很难发现其犯罪的端倪。

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

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

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
研究犯罪心理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犯罪案例,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犯罪动机、犯罪过程以及犯罪原因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犯罪心理。

2. 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者的目光集中在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上,包括非言语行为,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3. 实验法:通过控制某些变量来观察某些行为的变化,以推断特定条件对行为的影响。

例如,在实验室中模拟犯罪情境,观察和测量参与者的反应。

4.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以了解人们的观点、态度、经验和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们对犯罪和犯罪者的态度和看法。

5. 心理测量法:利用心理量表来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例如智力、情绪稳定性、性格特点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

6. 统计分析法: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例如,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

7.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现状。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资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研究者也需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途径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途径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途径百科常识2009-07-13 09:31:19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侦查办案实践中,办案人员必须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对现场发现、提取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研究,弄清案件性质和特点,明确侦查范围和方向,最终确定侦查破案的途径。

这种分析过程实际上就包含了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过程。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是依据犯罪心理学原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犯罪行为人在犯罪现场所遗留的物质痕迹(包括现场任何一个有证据作用或无证据作用的痕迹)进行分析,推断特定物质痕迹所折射出的特定心理痕迹,从而推断犯罪行为人作案动机、目的、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可能有的典型个性及生活经历,为明确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依据。

一、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重要性侦查破案,最终目的是要弄清案件事实真相,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

要达此目的,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而证据的获得,又需我们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寻找。

在刑事侦查中,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收集证据的一些合法途径,这些途径对收集犯罪物质痕迹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面对当今日益复杂化、暴力化、智能化的犯罪状况,我们有时很难找到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真相。

因此,国际、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包括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试图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查找犯罪嫌疑人。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案件的侦破中不仅行之有效,而且为寻找犯罪嫌疑人找到了一条捷径。

二、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可能性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人的一定的心理又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影响形成的,因此人的一定的行为能反映出人的特定的心理状态、个性乃至整个人的面貌。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对犯罪客体的作用,因此总要形成一定的物质痕迹,而犯罪行为人在现场留下的物质痕迹,是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及其他心理的外化表现。

所以,犯罪现场痕迹中一定隐含着相应的心理痕迹。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摘要】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留下的心理痕迹,通过分析这些心理痕迹可以帮助警方还原犯罪过程,找到嫌疑人。

本文从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定义和特点、表现形式、追溯途径分析方法、对犯罪现场重建的意义以及在犯罪案件侦破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追溯途径分析对案件侦破起到关键作用,未来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研究的方向是提高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和应用。

研究心理痕迹可以加强案件侦破,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重建、侦破、研究、意义、帮助、未来、定义、特点、表现形式、方法、案件、研究方向1. 引言1.1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的重要性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其在犯罪案件侦破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犯罪者在犯罪过程中留下的心理痕迹、痕迹和迹象,它包含着犯罪者的思想、情感、动机和行为方式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心理痕迹的分析和追溯,可以帮助警方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从而更准确地确定犯罪嫌疑人,加快案件侦破进度,提高侦破效率。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还可以为犯罪现场重建提供重要线索,帮助警方还原案发现场的真实情况,为案件侦破提供更加准确的方向。

通过对心理痕迹的分析,可以深入挖掘犯罪者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模式,为预防类似犯罪提供重要参考。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对于提高案件侦破效率、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特点和追溯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重要资源,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研究背景犯罪现场心理痕迹追溯途径分析是犯罪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进行追溯分析,可以揭示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作案动机和行为模式,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和线索。

在现代社会,犯罪案件日益复杂多样化,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和研究已成为刑事侦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案件的日益复杂化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形形色色的新型犯罪,因其高度的隐蔽性、组织性及高超的反勘查手段,对传统的犯罪现场勘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犯罪现场勘查分析的实践发展趋势来看,科学地认识犯罪现场勘查分析的转变,深入探讨犯罪心理学在犯罪现场分析中的运用,是一项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 犯罪人在犯罪现场不仅可能留下痕迹物证, 而且还会留下心理痕迹, 它隐含着一定的犯罪信息, 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

在现场勘查中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等进行心理分析, 可以帮助侦查人员有效的发现和获取有价值的犯罪信息, 对于确定案件性质和特点, 明确侦查范围和方向, 确定犯罪嫌疑人等具有重要意义(冯雅君,2006)。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外显出来的、通过犯罪行为的结果间接反映犯罪现场遗留物品中的可反映犯罪嫌疑人主管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痕迹。

运用心理痕迹、心理分析这一侦查手段,可以准确刻画作案人的心理特征,并划定侦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圈定犯罪嫌疑人(何翠芳,2002)。

一、心理痕迹的特征(一)抽象性。

犯罪心理痕迹是对犯罪物质痕迹的一种比喻说法,它实质上是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在物质痕迹上的一种反映。

它区别于物质痕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自身的抽象性,是一种观念性的犯罪人特征集合体,只能通过侦查人员以观察、感知、分析等主观方式来加以把握,而不可能像直接提取犯罪物质痕迹那样对其进行处理。

(二)间接性(被反映性)。

犯罪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必然会有相应的主观意识的指引.对于一种抽象的个人意识思维,我们无法直接把握,但是犯罪物质痕迹为我们把握犯罪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提供了可能性。

犯罪物质痕迹是犯罪心理痕迹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犯罪心理,就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相应的犯罪物质痕迹。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反映性并不局限于一对一的对应,而可能出现交叉,即:(1)一种物质痕迹反映多种犯罪心理痕迹。

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

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
17
• 现场勘查完后,办案人员提出三点意见:(1)该楼 居民均是乘电梯上下楼,一般不走消防通道,而 且该消防通道从2楼到4楼无出口。该女青年为 什么会在上半夜在平时无人走的消防通道死亡? 这里面反映出什么样的心理痕迹?(2)死者衣着 过于整齐,似乎被整理过一样,这里面反映出什 么样的心理痕迹?(3)死者手中的2元纸币能够很 轻松的被取出,说明什么? • 是死后被塞到手中的,这里面又反映出什么样的 心理痕迹?
16
案例分析三
• 2001年5月2日,在广州市惠福西路乐安坊1号楼 的消防通道3楼拐角处发现一名女青年被人杀 死。女死者呈仰卧状,衣着特别整齐,脖子上可 见勒痕,头部右侧地面有一根长30cm的布条。 死者右手呈拳握状,握着2元的纸币。勘查人员 用镊子很轻松的将纸币从死者手中夹出。法医 通过检验尸体推断死亡时间在5月1日晚上11时 左右。经现场访问,该死者系惠福酒店的员工, 住在现场所在楼房八楼的一间集体宿舍内。5 月1日下午6时下班后,死者一直未回宿舍。
• 一是犯罪心理痕迹同物质痕迹、意识痕 迹一样,都是犯罪行为的客观反映。 • 二是犯罪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意识痕 迹具有对应性、一致性和吻合性。 • 三是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意识痕迹在 效用上具有互补性,心理痕迹通过物质 痕迹、意识痕迹得到体现。
3
区别表现在
• 一是存在的形式不同 :潜在 • 二是获取的方法不同:心理分析 • 三是运用的方式不同 :客观见之于主观 的判断
9
• 2、个性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个人所 具有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如独特的兴趣、 爱好,性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对现 场的认知情况等,在特定的案件环境中, 通过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有助于将 侦查工作引向具体的个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八讲 心理痕迹

第八讲  心理痕迹
试分析:犯罪行为人作案时心理特点?
二、犯罪心理痕迹概念
1、犯罪心理痕迹(相对于物质痕迹而言) 心理痕迹是指在犯罪现场及其痕迹物证上表现出
来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个性品质。 试举例说明。犯罪现场杂乱,痕迹物证较多,则
作案人作案时紧张、慌乱,紧张慌乱是其作案时 心理痕迹;作案现场干净、利落,不留痕迹,则 沉着冷静是作案人作案时的心理痕迹。
6、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的联系
(1)互相印证
(2)互为补充
Hale Waihona Puke 7、两种痕迹的区别 (1)表现方式、特点不同
(2)所起的作用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3)提取的手段不同
三、案例分析
2012年2月18日21时许,某派出所接到报警:有 一妇女在公园散步时被人抢了包,被砍伤。经询
问被害人得知:他在今天20时40分左右在某市廖
叶湖公园散步时被一男子抢了银行卡和两百元现 金,并被性侵犯,在此过程中还被该男子打伤。 2011年10月23日晚上21点左右,该市某10岁女 孩在同一公园健身器材旁边玩耍时被人打晕,后
被强奸,生殖器内被塞进泥土。
2011,岳阳某公园曾发生两起抢劫强奸案件,方 法手段类似。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
第八讲 犯罪心理痕迹
主要内容
一、案例导入新课
二、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 三、犯罪心理痕迹的特点及分类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导入:
某年8月11日,新乡市某居民家中被盗,屋内有多处翻动痕
迹,柜子及几个抽屉有多处撬压刀痕,一架摄象机被从柜子 翻出放在门口却未带走,现场留有多处指纹。据主人陈述: 丢失现金800余元,茶几上的两盒香烟不见了。
一不做,二不休或神色紧张,故作轻松 探听消息,严防死守 散布谣言,混淆视听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On the analysis steps and measures on the crime
psychology marks
作者: 潘守信
作者机构: 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江苏宿迁223800
出版物刊名: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页码: 44-46页
主题词: 犯罪心理 心理痕迹 步骤 方法
摘要:根据心理的实质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基本途径:犯罪心理痕迹——犯罪行为活动——犯罪心理活动及其状态——犯罪人的主体状况及现场情境——犯罪人基本情况及基本案情。

根据犯罪心理痕迹研究利用的这一思路和模式,可探索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 02 15作者简介 潘守信(1976-),男,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项里派出所民警,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潘守信(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江苏宿迁223800)摘 要 根据心理的实质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基本途径: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行为活动 犯罪心理活动及其状态 犯罪人的主体状况及现场情境 犯罪人基本情况及基本案情。

根据犯罪心理痕迹研究利用的这一思路和模式,可探索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犯罪心理;心理痕迹;步骤;方法中图分类号 D 6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391(2007)03-0044-03On t he analysis steps and m easures on the cri m e psychology m arksPan Shoux in(Jiangsu Suq i an Publi c Secur i ty Bureau ,Suqian 223800,Chi na)Abstrac t :A cco rd i ng t o t he na t ure of the psycho logy and the re lati onship be t w een t he psycho logy and acti on ,w e can fi nd the basic w ay to analyze the cri m e psycho logy m arks :the cr i m e psy chology ma rks t he cri m e actions the cri m e psycho l ogy acti onthe cri m e bas i c situati on .W e explore the steps and measures o f the cr i m e psycho logym arks accordi ng t o the cri m e psycho l ogy m arks resea rch .K ey word s :t he cr i m e psy chology ;t he psycho l ogy m arks ;steps ;m easure.根据行为与心理及影响、制约和决定心理活动的有关因素之间关系的心理学原理,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化,其实质是行为人的行为动机、个性特点、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习惯等构成的主体状况与特定情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行为与主体状况及情境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亦即行为人的主体状况和情境决定其行为及特点。

同时,它还一定程度地反映着行为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因此,根据人的行为活动,可以分析判断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个性特点,分析判断当时的情境条件,分析判断他所生活的环境和经历,从而从已知追溯未知,描述刻画出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心理面貌和特点。

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利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

犯罪人无论是其行为动机还是行为时的情绪状态、作案经验、行为习惯、与侵害对象的关系状况以及有关个性特点、心理面貌及其生活环境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通过犯罪行为所遗留的犯罪心理痕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或折射出来。

这样,就为我们分析案情、刻画罪犯形象提供了相关依据。

一、犯罪心理痕迹研究的步骤根据心理的实质及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我们不难获得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基本途径:犯罪心理痕迹 犯罪行为活动 犯罪心理活动及其状态 犯罪人的主体状况及现场情境 犯罪人基本情况及基本案情。

根据犯罪心理痕迹研究利用的这一思路和模式,侦查实践中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研究利用的步骤及要求如下:充分发现和收集犯罪现场遗留的各种心理痕迹。

把对现场痕迹物证的分析、判断与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判断充分结合起来,对现场要作全面客观的记录,不能忽视和放弃任何当时认为不重44 2007年5月第3期 总第96期湖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o fH ubei U niversity of Po liceM ay .2007N o .3 Se r .N o .96要的迹象。

对各种心理痕迹的行为意义进行客观、科学的识别,还原再现犯罪人(包括被害人)当时的行为活动。

根据犯罪人的行为活动,分析推断其当时的心理活动及其状态,包括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情绪的紧张激烈程度、智力及相关能力状况等。

根据影响、制约和决定犯罪人心理活动及其状态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案犯的兴趣、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点以及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作案动机、目的、作案经验、作案的预谋情况和现场情境等。

根据上述诸因素的分析判断,刻画罪犯,描述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二、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方法(一)从犯罪物质痕迹分析心理痕迹物质痕迹是犯罪心理痕迹的载体,没有物质痕迹,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就无从谈起。

只有细致全面地进行现场勘查,才能更全面客观地分析、刻画犯罪心理痕迹。

1.从现场损失物的损失情况反映出的犯罪心理痕迹,推断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

如现场损失物是贵重物品,而一般人不知道所藏之地,但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就是该物品的存放之处,其它地方几乎没动,可推断为内盗;从现场仅造成凌乱和破坏而并无物品损失的情况分析犯罪心理痕迹,推断犯罪嫌疑人是恶意报复;从现场损失物的体积、数量、重量分析犯罪心理痕迹,可推断作案人数、有无预谋、是否备有运输工具。

2.从现场遗留物分析犯罪心理痕迹。

现场增加的物质就是现场的遗留物。

由于遗留物的种类很多,侦查人员可以根据遗留物的位置、关系、标记特点等分析犯罪心理痕迹,推断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遗留物品的心理原因,从而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职业、习惯、年龄、生理特点等。

如现场遗留物较少,侵害目标比较明确,而所留痕迹对侦查人员几乎没有价值,这反映出犯罪嫌疑人动作熟练,作案时心理状态起伏不大,推断犯罪嫌疑人可能有前科或内部人、知情人。

反之,现场遗留物多,痕迹混乱,则反映犯罪嫌疑人内心紧张,心理波动大,情绪不稳定,从而推断犯罪嫌疑人可能不熟悉现场情况或是初犯。

3.从现场物质痕迹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作案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也有着连续性和统一性。

这种分析主要看从现场提取的物质痕迹的总体数量、种类、分布状况以及痕迹与痕迹之间、痕迹与犯罪行为、痕迹与犯罪结果之间有无必然的联系。

例如,如果现场提取的物质痕迹多、杂、乱,且相互之间无必然联系,出现这种情况除犯罪行为人故意制造假象外,说明犯罪行为人作案时大脑处于失控状态。

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的大脑处于失控状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精神病人发病期间犯罪;二是在高度兴奋、紧张、恐惧之时,此时的高级神经活动处于紊乱状态之中。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作案者精神是否正常,是初犯还是累犯。

(二)透过犯罪嫌疑人的反常表现,揭示犯罪心理痕迹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为逃避法律制裁,往往制造各种假象,但其犯罪的心理活动必然会通过表情、行为等方式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暴露出犯罪现场的反常性。

这种反常性既不符合正常的活动规律,又违背其自身的活动规律。

如内盗伪装成外盗、他杀伪装成自杀的现场,伪装抢劫、强奸、盗窃的现场,私仇报复杀人或谋财害命伪装成强奸杀人、奸情杀人的现场等。

由于伪装行为受犯罪心理的支配,犯罪人心理的高度紧张,必然导致行为的相互矛盾,出现现场整体状态以及现场有关痕迹物品的反常性。

这就要求侦查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并善于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细枝末节,防止案犯从眼皮底下溜过去。

在一起看似抢劫杀人的现场,一位妇女被杀害。

侦查人员在现场勘查时发现被害妇女的全身被案犯用刀砍得血肉模糊,但其腹部却毫发未伤。

从被害人身上伤口的数量与深度可以看出,案犯行凶时,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是希望置被害人于死地,但为何避开其腹部?尸检报告呈现被害人已有身孕,案犯显然对此知情,并非常顾忌被害人肚中的胎儿。

据此心理痕迹,侦查员将被害人的丈夫作为嫌疑对象。

经查,果然如此。

(三)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不同气质和性格分析被审讯人的心理痕迹人的气质和性格都是个性特征中稳定的心理因素,不同气质、性格的人,对抗审讯的方式也会不同。

属于胆汁质气质和情绪型、外向型性格的人,急躁、易怒、好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45抗拒审讯的自信心很强。

在审讯中好顶牛,蛮不讲理,硬顶硬抗。

对于这种硬顶硬抗的犯罪嫌疑人,应采取 以柔克刚 的感化策略或 激将法 ,促使其感情冲动,干扰其思维,使其理智下降,供述中可能出现矛盾和漏洞。

然后利用其供述中的矛盾和漏洞,进行说理批驳,或在关键之处使用证据,瓦解其抗拒审讯的信心,破坏其心理防御体系。

属于多血质气质和情绪型、外向型性格的犯罪嫌疑人,认识、情感发生得快,反应灵活易变,能说会道,巧言善辩,侥幸心理严重。

审讯中,对于审讯人员发出的信息反应敏感,一般不采取正面硬顶硬抗的方法,往往采取编造谎言和无理狡辩的方式对抗审讯。

对于这类人审讯中可采用 迂回式 、 跳跃式 的发问方式,不给其编造谎言的机会,避开其防御体系;或出其不意地使用证据,戳穿其谎言。

粘液质和理智型、内向型性格的犯罪嫌疑人,认识、情感发生得慢且不外露,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速度慢。

其反审讯的防御心理体系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较为稳固,不易攻破。

审讯中常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以沉默或编好的口供应付审讯。

对于这种人,要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促使其神经紧张,打破其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防御体系,促使其在供述中出现矛盾,及时予以揭露,迫使其供述。

抑郁质和内向型性格的犯罪嫌疑人,认识、情感发生得慢,沉默忧郁、孤僻,顾虑重重。

对于这类人在适当给予心理压力后还要多做感化、开导工作,指明出路,并用事实和政策打消其幻想,促使其下决心交待问题。

(四)通过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测谎)再现犯罪心理现场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长期的犯罪侦查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主要是以心理学和生理学理论为基础,专门测试人员在对犯罪活动的特点、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犯罪人的心理痕迹进行描绘后,运用综合编题技术进行心理实验。

测试人员通过心理测试仪和计算机,对被测试人在被测试过程中心理生理反应进行记录描述,进而评判被试人员是否与犯罪活动有关及相关程度。

研究表明,人的一些心理变化,如紧张,或是想掩饰自己的过失和罪行,或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的关心等等,必然会引起一些生理指标如皮肤电、心跳、血压、呼吸、脑电波、声音等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只受植物神经系统的制约,而不为被测人主观意志所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