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专家如何解决“中国式过马路”

合集下载

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及专家建议

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及专家建议

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及专家建议针对中国式过马路不文明行为,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都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交通管理部门以通过严格执法的方式大力治理此现象。

不过处罚之后的效果却不能立竿见影,许多行人根本就没有真正意识到事情的本质,更不明白闯红灯所带来的危害,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闯红灯导致的几种危害及专家建议。

闯红灯危害一:行人与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行人会处于弱势地位,其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伤残甚至失去生命,给自己及亲人带来身心的痛苦。

闯红灯危害二:虽然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管理部门多考虑行人处于弱势地位等因素,即使完全是因为行人的违章行为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也认定机动车存在一定比例的过错。

但根据我国现行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规定,医疗费用的赔偿限额为1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元,如果实际产生的损失超过该限额,则将会根据事故的责任比例进行赔偿,即行人将会对超过部分自行承担相应比例的责任。

实践中一旦行人伤情构成残疾,行人承受身心伤害的同时仍要自行承担部分费用,即保险公司和侵权人的赔偿不能弥补行人所遭受的损失。

闯红灯危害三: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容易导致行人伤残,此类案件的保险理赔程序较为复杂,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用票据的审查较为严格,进入诉讼程序后多需进行鉴定,如果存在后续治疗问题还需再行起诉予以解决,致使案件的审理周期较长,受损一方得到理赔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大。

专家建议:1.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对行人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教育工作,教育行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亲人的幸福文明、守法通行;2.法院结合审判实践定期公布相关的警示案例,从案例中警示行人文明、守法通行,让行人及整个社会对于违反交通法规行为所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有清醒的法律认识;3.交通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行人长期形成的不文明的通行行为予以批评、教育及处罚,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予以曝光,建立违规行为档案,对于屡次教育、处罚仍不改正的行人加大处罚力度,起到执法机关的指引作用;4.交通管理部门及市政管理部门结合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变更周期、人行横道宽度,并在必要的地段增设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给处于弱势的行人一方提供交通方面的便利,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中国式过马路成因与对策

中国式过马路成因与对策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与对策摘要:在当今“中国式过马路”泛滥的年代,我们需要做的是对这种现状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给出相对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危害程度解决办法中国式过马路的定义:“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这种说法极为刺,不过却当的符合当前社会现状。

现在的局面就是大家都深知中国式过马路是不正确的,是违反交通法规的,然而仍然有许多人知其不可而为之。

因为他们都带着从众心理、侥幸心理。

分析当前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从中找出根本原因,对这种现象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当前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及其危害程度(一)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

北京市西三环公主坟商业区是北京西部重要的交通节点,记者观察发现,如果车流不间断行人硬闯红灯的情况很少见,但只要来往的车流不是很密集,中间有能够通过的空间,很多人就会不管是不是红灯,只顾低头过马路,根本不顾危险。

五羊邨是广州市中心人口密集最高的区域之一。

记者观察到,当车辆直行灯变红,转向灯为绿灯、行人灯仍为红灯时,如果车辆很少,已经在路口等候的行人都会立即过马路,而不是等待20秒后行人灯转为绿灯。

记者观察了15分钟,200多个过马路的行人都是如此,中间还有7个行人在直行灯都未变红灯、但直行车辆较少时,就直接穿过马路,其中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和抱着孩子的母亲。

[7] (二)中国交通事故现状。

2010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2011年,全国共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共造成62387人死亡,其中营运客货车辆肇事50296起,占23.9%,造成20648人死亡,占33.1%。

有人说,我国交通事故,可以这么形容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致残。

二、引发中国式过马路的根本原因“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幼儿园小朋友一入学就开始接受的交通安全教育。

中国式过马路如何破解需重视几点

中国式过马路如何破解需重视几点

中国式过马路如何破解需重视几点表面上看,不让行人闯红灯是有道理的,强制罚款也是为行人好。

但从深层次看,行人闯红灯,绝不是罚点款那么简单。

行人是人,司机也是人。

很明显,汽车在马路上享有特权。

这种特权不仅来自汽车本身,还有诸多法条和制度为其服务。

一旦行人冒犯了这种特权,就有被撞被罚款的危险。

于是,就有了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了。

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除了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机动车抢了行人的路权在城市里,马路绝不仅是给机动车建设的,因此,机动车和行人都有路权。

但在目前城市的马路上,似乎机动车才是行驶的主要交通工具,行人居于次要地位。

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惯性理念,有的司机甚至认为,他才是马路的主人,而行人则有义务避让。

有些司机片面认为行人如何过马路,取决于司机的态度。

汽车不让路,行人就无法通过。

行人和机动车相比,行人当然是弱势群体,再给行人设置一些条条框框,让他们在近在咫尺的距离内达不到目的地,而非要走很远的路或等机动车一辆辆通过,就很有点不近人情了。

而当行人在斑马线上等待时,越急越过不去,因为,机动车在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上很少减速。

二形同虚设的斑马线斑马线本来是一条安全线,但在一些司机眼里却一文不值,他们驾车通过斑马线时,速度不减,于是,交通事故屡屡发生,而肇事者被按一般交通事故处理了事,这就是斑马线不被司机重视的重要原因。

斑马线主要作用是保护行人的,行人走在斑马线上具有优先通过权,机动车必须给其让道。

机动车通过斑马线时必须减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通过。

鉴于一些司机不重视斑马线,应该在交通法规中加上一条:在斑马线上肇事的司机罪加一等。

三设置不合理的红绿灯在某些城市里马路虽然宽,绿灯的时间却很短。

这反映了只重视机动车通行而不重视行人过马路的“理念”在作怪。

设计者们可能是根据车流量来设计红绿灯时间的长短,而行人在短时间里能否通过宽阔的马路则被“忽视”了,这就给行人通过交通岗带来不便。

机动车饱和成为行人过马路难的最大障碍。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式过马路行为问题分析及对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专业:行政管理年级:18春学校:宁波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10月目录引言 (1)1 “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分析 (1)1.1 路人自身存在的问题 (1)1.1.1路人存在侥幸者心理 (1)1.1.2公民意识较为薄弱 (2)1.2 交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2)1.2.1执法力度不够 (2)1.2.2交通管理混乱 (2)1.3 城建规划存在的问题 (3)1.3.1城市规划不合理 (3)1.3.2道路基本设施不足 (3)1.4 当前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 (3)2 从行政管理角度提出治理对策 (3)2.1 地方政府部门从宏观角度考虑 (3)2.1.1 强化治理主体建设 (3)2.1.2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4)2.2 地方政府从现实角度考虑 (4)2.2.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4)2.2.2 加大执法力度 (4)2.3 宣传部门加大对于守法意识的宣传 (5)2.3.1 开展事故案例宣传教育 (5)2.3.2 提升社会民众的素质教育 (5)2.4 发挥社会群众的监督作用 (5)3 结论 (6)参考文献 (6)【摘要】“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作为一个极为常见的社会问题,如今已经给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而路人又做为交通路上的弱势群体,发生意外轻则受伤重则致死。

本文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该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适当的解决对策,为政府加强道路交通管理,防范意外发生做出一定参考。

本文认为:在对该现象进行行政治理时,政府部门首先要从宏观角度考虑,强化自身建设并出台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其次要从现实角度出发,加强城建规划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管部门的执法权力及执法力度。

最后要通过党委宣传部门及政府各委办局的宣传科室对事故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在对社会民众的素质教育进行一个提升。

当然从根源处讲,若是想要根除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社会现象,必须要从我国国民的意识形态着手,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国民素质。

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现在有地方对“中国式过马路”动起“真格”了,浙江省公安厅对“中国式过马路”实施“零容忍”管理,20天以来,浙江已处罚“中国式过马路”近万起,其中闯红灯8200多起,不走人行横道1600多起。

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发了各地网友和专家的热议。

【网络热议】1.“呆松子”:每次我都感觉我是另类,周围的人都走了,我却呆呆的戳着等绿灯。

2.“小狗别别”:一撮人都过去了,你要是不过的话,会遭人白眼的!虽然我知道这样做是错的……3.“凭海临风”: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

4.“依然”: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

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5.“狐狸”:现在越来越宽的马路,老百姓过起来容易吗?街头的红绿灯在为汽车通行设计时间,考虑过走路老百姓的习惯吗?要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要让老百姓的马路过得方便、过得容易。

【专家看法】1.《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首先应该是引导,而不是重罚。

交通协管员的责任是负责疏导和引导。

在这一过程中,要调整地面交通设施,另外要加强宣传。

只有这个前提之下才可以讲重罚。

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衍用:不少人都认为杀人放火是犯法行为,但违规过马路不算什么事情。

“中国式过马路”是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属于违规行为。

需要大家共同督促改善,也需要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解决行人素质的问题要靠教育,也要靠严格管理和处罚,处罚也许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3.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李克平:国内多数城市交通信号灯中对行人设置的红灯时间过长,超过行人的忍耐限度。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案“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完全无关”。

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原因]一方面,行人“闯红灯”的“违法成本”太低。

行人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

另一方面,近些年我国对机动车安全驾驶的要求更加严格。

在许多城市大量“高清摄像头”的“监督”之下,司机对于闯红灯可以免于处罚的侥幸心理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路段,机动车都要严格按照标志线通行,否则都会受到处罚。

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行人在“闯红灯”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

另外,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不足,也在客观上导致了“闯红灯”行为的发生。

一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变成了事实上的机动车道,路边的人行道变成了汽车的临时停车场,有的红绿灯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让行人通过。

[本质]“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交通规则之中,在社会管理、官场治理、商业伦理上同样存在。

表面上是“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在作怪,其实还是社会规则失范所致。

正是因为对“法不责众”过于迁就与放纵,才形成了结伴而行的群体心态。

[对策]“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规则失范的表现。

如果不能重塑规则意识,实现真正的制度治理,那么这样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因而,无论是交通秩序维护,还是社会治理,都应当强化法纪的刚性,而减少人为的影响。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良好和社会秩序和有效的社会管理是必要条件。

要有效地止失范现象的蔓延,需要釜底抽薪,正本清源。

因此,教育专家建议:其一,完善法规。

法制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法治社会,依法治国。

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剑锋锋利,而且在于警示高悬;惩前解决现实问题,毖后解决根本问题。

其二,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

严格地说,要绝对禁止失范是不可能的,个人的越轨行为有其突发性。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
中国式过马路指的是中国人过马路时的行为习惯,通常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混乱和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首先,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教育应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此外,市政府可以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其次,加强交通执法。

交警部门应加大对违章过马路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章行为进行严厉制裁,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需要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督,确保执法公正、严格。

第三,改善交通设施。

在繁忙的人行道上设置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天桥等,方便行人过马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定期检修和维护交通设施,确保其良好的使用状况,减少因设施损坏而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

第四,加强交通管理。

市政府应加大对交通流量高的路段和节点的管理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为行人过马路提供更好的环境。

同时,应加强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监督,让市民充分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最后,建立积分制度。

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可以采用积分制度,将违法行为与相应的罚款金额相结合,形成一种激励
机制。

通过积分制度,可以让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减少违规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总之,要改变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习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加大交通执法力度、改善交通设施、加强交通管理以及建立积分制度等措施的综合应用,相信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交通安全水平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摘要: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加之交通流量不断增加,过马路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

然而,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提高过马路的安全性和效率。

一、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在中国的城市中,过马路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常常能看到行人、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同时出现在马路上,彼此并不等待交通信号灯的启示就开始过马路。

此外,还有行人在行走过程中使用手机、听音乐等行为,让人担忧他们的安全状况。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1. 交通拥堵: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很多行人对交通信号灯的等待时间耐性不足,因此选择在红灯时闯过马路。

2. 习惯问题:在中国,许多人从小就接触到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形成了一种习惯。

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其他行人也这样做。

3. 缺乏交通教育:中国的交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欠缺,很多人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交通规则教育,也没有意识到过马路的危险性。

二、提高中国式过马路的安全性和效率的方案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独特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案来提高过马路的安全性和效率:1. 加强交通教育:开展广泛的交通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交通规则和过马路的安全知识。

学校、社区和媒体等可以承担起普及交通知识的重要角色。

2. 安装交通设施:增加过马路的交通设施,例如行人天桥、斑马线等,提供更安全和方便的过马路通道。

此外,安装交通信号灯,引导行人按照规则过马路。

3.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切实维护交通规则的执行。

4. 公众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进行过马路安全意识的宣传。

通过报道典型案例,让公众认识到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

5. 倡导文明礼让:倡导文明礼让的行为,让行人、车辆相互尊重和让行,共同建立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有效措施

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有效措施

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有效措施中国式过马路是对行人不按信号灯过马路提出批评。

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随意过马路的行为确实是我国各个城市普遍存在的一种不文明行为,它不仅影响车辆正常通行,造成一定程度的拥堵,还给行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但是,解决问题不能仅看表面现象,应抓住矛盾的本质,探究引起问题的真正原因,方可找出有效解决措施。

一绿灯并不能保证行人安全过马路,绿灯通行时间短,不足以让行人(尤其老幼等)完全通过马路;等待完全绿灯的时间较长,容易引起焦虑心理;在车流量大的区域,绿灯时,始终有同方向右转弯和左转弯的机动车穿越人行道,妨碍行人过马路。

二机动车占用辅路行驶和停放,甚至人行步道都已经成为停车场,行人空间被极大压缩,且无安全保障。

三城市建设存在不合理因素,城市交通设施基本是站在机动车的角度来设计的,虽然满足了快速交通的需求,但是行人却感到不适,交通设施的体量大多超出行人的耐受限度。

四行人是松散的群体,缺少话语权,相对机动车驾驶者群体缺乏利益代言者,路权保障最弱。

五保障行人路仅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安全隐患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倡导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前提。

如果行人的路权得不到保障,安全亦无法保证,那么,现在北京大力提倡的步行、自行车绿色出行方式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道路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行人和机动车路权,缩窄道路宽度,合理设置信号灯转换时间,以便行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穿越马路。

同时,所有的斑马线都应设置红绿灯。

在人流量大的道路,必须设置多方向指示灯,减少对行人过马路的影响;绿灯时间要合理设置,保障行人可以以正常速度过完马路。

保障行人通道畅通,加大对步道行车、停车等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在现有条件下,在一些人流量大的交通路I:I,设置交通疏导员辅助指挥行人穿越马路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浅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并探索其解决方案

浅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并探索其解决方案

浅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并探索其解决方案姓名:徐畅班级:11交通2班学号:1110621205 在讨论“中国式过马路”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之前,我想先摘录一段著名作家马伯庸有关描述过马路的文字:买车之前,我每次过马路都牢骚满腹,只觉得那些司机实在是横行霸道,蛮不讲理。

路面只有数米宽,我腿脚又快,他们只要一脚刹车缓行,我三五步就窜到对面去了,几秒钟的事儿。

可他们却偏偏不肯行这个方便,从来不减速,非要跟我差点酿成一起车祸,才一个急刹车停下来,还伴随着大喇叭和骂骂咧咧。

尤其是没有红绿灯的小路口,那些车子首尾相接,前后不断,往往过一次马路得五六分钟。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对这些司机的素质痛心疾首,心想多大点个事儿啊,礼让行人你懂不懂啊?后来自己买了辆车,握着方向盘开在路上,对那些在视野里来回乱窜的行人真是烦透了。

也不知道这些家伙哪来的那么多急事,连一分钟都等不得。

人行道前头禁止通行的大红灯明明已经高高挂起,他们却浑然不觉,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车流中来,或陡然加速,或长时间伫立,在高速移动的钢铁怪物之间拼命寻找空隙,脸上永远都带着一丝心安理得。

他们从来不看任何交通标示,也不畏惧任何吨位的车辆,逮空就钻,可以在任何时间出现在车子的任何角度附近,让人防不胜防。

以至于我每次启动车子,都神经质一样地左顾右盼。

自从有了车以后,我从一个牢骚满腹的行人变成了一个牢骚满腹的司机。

有一天限号,我把车停在小区里,步行去外头办事。

当我走到十字路口时,恰好是红灯,不过车子很少。

我犹豫了一下,迈腿就往前走,走了几步,远远的一辆车飞驰而来,似乎没有减速的迹象。

我迅速估算了一下我们两个之间的相对速度,发现以这个速度前进,就算司机来得及做出反应,我肯定也得被撞飞出去,于是只好悻悻放缓脚步。

那辆车在我面前飞驰而过,强烈的气流让我身体微微晃动。

等到它开出去很远,我才穿过马路,偏过头去,望着一骑绝尘的飞车,心中恨恨骂道:“哼,开那么快干吗,神经病啊,稍微让让行人会死啊?!”等到第二天我开车上班,一出小区,一位背着书包的少年“噌”地一声闯过一条车道冲到马路中间,在车流中镇定地站了几秒钟,在我的车接近他之前抢过了路。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摘要】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其表现特点包括随意穿越马路、不按规定过斑马线等。

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交通拥堵、行人对交通规则的忽视等因素影响。

这种行为不仅给行人和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还造成交通混乱和道路阻塞等危害。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建议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等措施。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中更为严重,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改善。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行为分析、表现特点、原因、危害、建议、调查研究、影响。

1. 引言1.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在中国的城市街道上,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中国特有的,因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见到这样的现象。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也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在马路上,不按照红绿灯指示行动。

第二,行人过马路时经常群体行动,一群人同时过马路,导致车辆难以通行。

有些行人过马路时会玩手机、听音乐等行为,分神驾驶。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导致了行人在路口等待时间过长,行人会选择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过马路。

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让行人觉得违反交通规则并不会受到惩罚。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混乱以及增加车辆拥堵等方面。

改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建议包括提高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加强交通规则宣传、设置行人安全通道等措施。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

结合行人和车辆双方的需求和安全考虑,共同努力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改善,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出行。

2. 正文2.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表现特点1. 闯红灯现象普遍:许多行人在红灯亮起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过马路,甚至有些人连续几个红灯都不停下来等待。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对于公民来说,这本是从小学时代就应该知道的常识,应该作为人们穿行马路的公共守则。

然而,“车辆让行人”、“人多为王”、“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的说法在城市斑马线上也变得很平常。

如今,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成为一种“热潮”;红绿灯给不了约束,逐渐成为一种摆设。

行人与车辆“抢道竞走”,对交通安全充耳不闻,为了“赶时间”、“图方便”而把置个人安全和社会秩序于不顾。

如此轻者造成交通混乱,伤及行人;重则造成连环拥堵或碰撞,甚至让人搭上性命。

典型的“中国式过马路”变成常态,让人不禁会想,这些人到底怎么了?行人如此轻视个人安全和公共秩序,究其原因,除了公民个人安全、文明和法治意识淡泊之外,监督管理和教育宣传的力度仍需提高。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解决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前提。

要扫除“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正之风,首先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

要加强行人安全和文明教育,落实“文明穿行”监督办法,建立相关惩罚制度,完善公民行为记录评估体系。

在某些西方国家,行人闯红灯可作为破坏公共秩序而受到罚款或行政拘留。

中国可根据具体国情,建立监督体系和文明行为评估体系,将闯红灯次数记录在案,依次数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记过,甚者罚款教育等。

此外,提高公民的法治安全和文明意识,将教育和宣传做到常态化,立体化,让规则落地,让规范真正入脑又入心。

要让“中国式过马路”变得文明,还需要更合理的城市布局和道路规划。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形成了部分城市交通拥挤,人口集中的不平衡局面。

有些路口因车流量过大,导致行人通行时间不足而闯灯穿行。

有些地方却因人口车辆流量小,缺乏管理而造成设备损坏失修。

应当完善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服务,进而更好地规划城市交通布局和调整人口分布中的不平衡。

“中国式过马路”的症结,更需从公民自身说起。

随着社会不断物质化,精神的力量逐渐消退,群体效应逐渐显现,佼幸的心态麻痹了闯红灯者自己对安全意识和社会影响的顾忌心理,盲目从众的心态助推了破坏规则的群体成倍增长,“看别人走,自己不走不好”的说法体现了个人信念的缺失和价值观的扭曲,更体现了信仰和自信的缺失。

中国式过马路解决措施

中国式过马路解决措施

中国式过马路解决措施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张蔚然)“大伙都这么走,我为什么要站在路边等,傻不傻啊。

”“不是说机动车应该让行人吗?汽车不让我是它违法!”针对凑够一拨人就走,不管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中国多地开始动真格,开出10元(人民币)、20元不等的罚款,交管部门的密集整治在收到初步效果的同时,也有不少行人表示不解甚至埋怨。

北京市交管局对带头闯灯者处罚没商量,行人罚款10元,非机动车罚款20元,均为现场处罚。

广西柳州自3月27日起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罚款,警力投入多,劝导力度大,受罚者态度不一,有反应激烈不愿缴纳罚款的,有虚心接受教育愿意接受罚款的。

南京3月26日起对闯红灯的行为罚款20元,不少行人表示“没带钱”,近日更出现“神回复”:面对交警“多走几百米绕行路口”的建议,一位大妈说:“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就荒废了!”截至2012年底,中国汽车驾驶人首次突破2亿人,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18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中国加速治理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显得尤为迫切。

如何在最大限度控制行政成本、不浪费警力的前提下,治理好“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痼疾顽症,交管部门应更加开动脑筋。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注意到,一些地方交警提出,真罚一个违法行人或非机动车,甚至得磨半小时嘴皮子,有人“没带钱”,有人“好面子,就不交”,有人“干脆把车扔给交警,走了”。

这些尴尬局面助推了行政成本,如果长期大力度推行,警力负担将会很大。

“执法是必需的,但要想实现公众遵守为主,惩罚手段为辅,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大部分行人能够自律,使高强度执法变成辅助办法。

”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工程系钱红波副教授建议,在各地正式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展执法前,应设立一个月左右的过渡期,将相应的法规宣传作为前期铺垫,“不少城市刚宣布治理,就开始罚款,执行遇到的阻力会增大”。

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

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

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中国式过马路,即过马路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随意穿行,是社会交通乱象的一个缩影。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以下是我的建议:首先,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驾驶员、骑车人和行人,都应该进行交通安全意识教育,让他们明白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危害。

可以通过宣传广告、文艺表演、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其次,加强交通执法力度。

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交警应该及时出现在现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时间段的巡逻检查力度,对违法情况进行及时整治,构建严密的交通安全监督体系。

此外,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通过增加红绿灯、人行道、斑马线等交通设施,提供更多的交通规则引导和迅速的交通信号,让行人和驾驶员更加方便地识别人行道和斑马线,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注重道路环境整治。

加强对道路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持道路干净整洁,减少杂物堆放和道路障碍物的存在,避免行人和驾驶员因为环境问题而产生违规行为。

另外,提高行人过马路的文明素质。

鼓励行人文明过马路,不随意穿越马路以及不跨越护栏等违规行为。

通过加强公众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文明意识和素质,推动形成文明过马路的社会习惯。

最后,加强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对于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通过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强化对违规行为的震慑,形成有效的法制约束力。

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社会交通乱象的一大特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改变这种情况。

通过教育宣传、加强交通执法、完善交通设施、注重道路环境整治、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以及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等综合措施的配合,相信可以逐步改善中国的过马路风格。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解读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解读
3、道路资源过分偏向机动车;与此相对,则是行人和自行车、公交车的路权被严重挤压。在空间上,小汽车占据了交通干道的绝大部分,自行车、行人不仅无权占用主干道,在辅路上也被挤压到最低限度。在时间上,在一些复杂的平交路口,当红绿灯的设计分别满足了机动车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需求后,行人需要等待的时间已足够漫长,而分配给行人的通行时间却又压缩到很难从容通过路口。在通过观测石家庄市典型交叉口人行横道处的240个绿灯周期过街的行人样本发现,因受右转车阻挡而减速或停止的人次所占比例达30%。当行人的路权被压缩到接近极限时,行人闯红灯、向机动车“借道”等问题就很难避免。
二、“中国式过马路”形成原因
在日益繁华的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交通信号灯的间隔也变得越来越长。人口的拥挤和交通的堵塞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大城市中,在每个十字路口都能看到熙熙囔囔的人群和止不住的喇叭笛鸣,越是繁华,越是喧嚣,越是拥挤。
1、行人原因
①红绿灯等待时间过长
摘要“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于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于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集体讨论。针对这个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意识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得出能够缓解甚至根治这样社会问题的方法。对此,我们通过实地记录,网上调查,随机采访,专家访谈,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以天津、太原、石家庄不同城市不同路况进行个案分析,从行人心理,道路资源分配,执法力度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对不同方面相应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
②基础设施不完善
尽管行人在选择上还是难以完全接受,但设置诸如天桥地道的主要交叉口和路段依旧太少,一定程度上使得行人闯红灯。
4、执法力度原因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指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行为方式,这种行为在国内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国外人民常常觉得奇怪的一种现象。

以下将从行为原因、行为特点和行为影响等方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集中,尤其是一线城市和繁华地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人车混行现象比较严重。

这导致人们过马路时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一些过马路设施不足,例如人行横道标志不明显,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等,因此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来穿越马路。

其次,中国人普遍存在追求效率的心态,过马路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出行时间长的话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安排,因此人们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过马路的速度。

再次,中国人的行文风格往往以“有我无人”为主,即便是在过马路时也表现出了这种习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最快的,因此不愿意等别人而选择“抢行”的方式。

其次,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人过马路时总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没有一个顺利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在行人天桥上还是地面过马路,中国人总是会选择最复杂的方式,例如从人行道面对交通最密集的方向过马路,或者选择在车辆来的时候才过马路,这种方式看起来很“拼命”,实际上是希望能够更快地通过马路。

其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总是采用“鱼鳞式”或者“缠绕式”穿越方式,即一人过马路不够,两人互相挂着过或者人群交错而过。

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比较混乱,但是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却能够比较默契地通过,这也是中国人“以我为中心”的一种体现。

再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对于车辆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他们很少主动让车,而是通过观察车辆的速度和方向来判断自己是否过马路,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中国人普遍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最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过马路时的混乱行为容易造成路面交通拥堵,尤其是在高峰期,人们的过马路行为往往会阻碍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中国式过马路到底该怎么管

中国式过马路到底该怎么管

中国式过马路到底该怎么管?为了有效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继浙江等部分地方之后,北京从9日起依法严管无视交规闯红灯行为,“带头”闯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

按北京相关法规,行人闯红灯处10元罚款。

“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每天都绕几百米,那人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就荒废了。

”日前,南京一位大妈针对交警批评其乱穿马路的“神回复”耐人寻味。

治理闯灯顽疾,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更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北京处罚一起闯红灯需半小时冲突不断面临窘境从严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引起市民关注。

记者9日从北京市多个交通支队、大队了解到,治理行动设置了缓冲期,目前以教育、劝阻、宣传为主,真正的处罚将从“五一”后开始。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交警处罚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非常困难,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矛盾冲突不断。

是否可以施行“做义工”代替罚款的话题,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车主宁可不要车也不受罚一线交警告诉记者,相对机动车闯红灯接受处罚的情况看,行人和骑车人闯红灯的违法成本较低——行人闯红灯罚10元、骑车人闯红灯罚20元。

从实际执法过程看,处罚起来时间成本高、效率低。

记者曾跟随交警执法,发现处罚一起骑自行车人闯红灯最少需要5分钟,处罚一起行人闯红灯违法,平均下来得半个小时。

一线交警告诉记者,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都觉得骑车和步行时违反交通信号灯,提醒提醒就好,没必要处罚。

在警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交警和协管员有时也没有太多精力和违法行人纠缠。

另外,一些人对于10元、20元的罚款也不在乎。

很多行人和骑车人不配合执法,拒不接受罚款。

对于骑车人拒不交罚款的,按照法规,交警可以扣留自行车,但一些人并不惧怕。

“车我今天不要了,你给我看着,到时丢了我就告你。

”不少交警向记者坦言,曾遇到过这样的车主。

曾尝试让闯灯行人“站岗”去年底,深圳交警开始代号为“绿马甲”的整治行动,行人闯红灯一律处20元罚款,不过市民选择穿“绿马甲”站岗半小时就可免于处罚。

前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本市交管部门表示暂时不会考虑采取这种方式。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如下:
1、要有规则意识。

不管是闯红灯还是效仿者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这都是规则意识的缺乏,体现了对法律的漠视,对自身生命安全的漠视,是个人素质不高的体现。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遵守法律,遵守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

2、要敢于制止这种行为。

中国式过马路,体现的是“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是“从众”和“法不责众”的畸形心理在作祟,这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工作中,面对类似情况,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及时提醒、敢于批评、真诚帮助。

3、要善于总结反思。

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应该从政府的角度反思,是否还有红灯过长、人行天桥少、交通指挥不到位、宣传教育缺失、惩罚力度不够等因素,不能形成定式思维,只挑别人瑕疵,不管自己缺点,一味站在道德高点指责别人。

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找出容易纰漏的地方,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不留空白和死角,想办法管住“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

第1页共1页。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 考验管理者智慧与能力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 考验管理者智慧与能力

破解中国式过马路考验管理者智慧与能力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政策,集中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这一交通违法行为,“中国式过马路”正在全国范围内遭遇史上最严的整治行动。

在整治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反省这种现象为何会发生。

1 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还得靠民众自觉、自律,提升文明意识、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文明交通的意识。

这就需要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让文明出行的理念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全社会和全体民众心里。

要消除”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不但要消除不良的“从众心理”,还要加强对行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安全大局意识。

凡事都要为自已的安全着想,替别人的安全着想,消除侥幸心理。

要知道,行人闯红灯,司机的各种反应速度和应对措施不同,碰上车况不良的车辆或菜鸟一样的司机,你就会“ 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我们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通过加强道路安全的警示,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人们都懂得珍惜自已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认真执行道路交通的各项规章制度。

2 要加强法治建设,严惩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增加违法成本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

在新加坡,行人初次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第二次、第三次再闯,最重可以判半年到一年的监禁。

美国各州对闯红灯的行人初次罚款20-50美元不等,处罚记录被永久记个人信用记录中,影响到个人的房贷和升迁。

安徽省规定新人闯红灯一律罚款50元;深圳市将行人闯红灯罚款从20元提高到100元,而行人翻越隔离栏的处罚额度是200元罚款。

还有地方官员提出“行人违章法月工资的三分之一”的建议。

行人闯红灯,按法律规定说是可以罚款5-5-元,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少看到行人被处罚的,一般以教育为主,也就是交警“说几句,就放行”。

这种不要成本的处罚难以遏制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行为。

对“红绿灯”和交通法规视若不见的行人,予以严惩从而逼他们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虽属无奈,却不失为一个可行之举。

彻底改变“中国式过马路”

彻底改变“中国式过马路”

要彻底改变“中国式过马路”,需大家同心协力,在教育引导民众的同时,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安全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缓解管理压力。

本人有如下建议: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实施。

在人行道口与红绿灯同步设置无障碍彩屏拦带,并辅以语声警示。

在人行道全长布置电子彩屏,可在人行道两端设两个圆形立柱(或10米间距设一个或根据实地设置)约1米高,立柱内侧设喷光槽,中间地面全长也设置喷光槽,槽内安装喷光装置,在红灯时自动喷射安全且不影响视觉的彩色(粉红色较适宜)屏带,中间不设任何障碍,如有行人通过,辅以语音报警,可有效制止行人通过红线。

绿灯时自动熄灭,供行人正常通过。

此设置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能降低安全隐患,省力省心,民众素质与品味提升,还可美化城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过马路-专家如何解决“中国式
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
专家如何解决“中国式过马路”
如何答好昨天事业单位面试题?记者邀请和源公考专家来解题。

试题给出一幅图:红灯亮起,仍有市民在过马路。

某市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1.你对某市严管中国式过马路怎么看?
2.你认为,对中国式过马路有什么治理措施?
3.给出一个情景:假如你是交通疏导志愿者,有一位老大妈闯红灯过马路,她认为十几年来都是这样子的,你如何劝导她?
-回答你对某市严管中国式过马路怎么看
首先,对某市严管中国式过马路的行动表示赞许,但也不能一味地使用罚款甚至拘留的强制措施,可以更多地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要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不能仅仅靠罚款等手段就可以解决的。

其次,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

第一,相关部门在交通立法、执法方面不够完善,处罚方式不能常态化;第二,民众的安全意识淡薄、盲目从众,缺少规则意识,跟当前社会浮躁风气也不无关系;第三,交通规划设置欠合理,比如有的路口红绿灯转向等待设置不合理,有的红绿灯等待时间过长,有的马路很长距离也没有设立红绿灯通行通道等,行人焦急就频现中国式过马路了。

最后,对待中国式过马路,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针对违反交通规则的管理措施,避免运动式执法。

-回答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治理措施
第一,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意识,让民众真正认识到“闯红灯”的危害性。

第二,立法部门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第三,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管理常态化,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第四,具体管理措施要深化。

中国式过马路比如,在马路上加装隔离栏;曝光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对公职人员要严加处罚;在交通要道设立志愿者引导过马路等;社会各界要配合联动,比如在学校就狠抓学生的交通意识、杜绝交通陋习;媒体配合大力宣传违反交通规则带来的恶果;建立健全社会诚信系统,对不遵守交通规则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影响其升学、求职、贷款等。

第五,规划部门在道路规划时要增加路口通道以便人流通畅,交管部门在设置交通设施时也要科学合理,特别是红绿灯的等待时间也要合理化;同时,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向地下以及空中要空间,多兴建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减少地面通行压力。

-假如你是交通疏导志愿者,如何劝导闯红灯过马路的老大妈
首先,对老大妈要尊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她这样的做法不但违反了相关法规,可能会受到相关处罚,而且也对别人起了“破窗效应”,妨碍了城市管理。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不遵守规则,不仅是给自己抹黑,也给我们居住的城市抹黑,影响了城市声誉,相信这也是老大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其次,针对老大妈认为的十几年来都这样也没出现什么后果的侥幸心理,我要耐心劝导她,让她知道社会在不断发展,现在车辆越来越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向她讲述一些违反交通规则而带来的惨痛教训。

我们现在更应该注重交通规则,发生一起小交通事故给自己增加麻烦,发生一起大事故、悔恨一辈子,再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一个
人更加要对自己关爱。

最后,对老大妈要进行情感感化,让她知道我们作为交通疏导志愿者的工作也不容易,让她知道每个人点滴力量可以汇聚成大变化,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城市平安、社会和谐,相信老大妈会理解我们进而配合我们的工作。

(试题根据考生回忆复原,真题请以有关部门公布为准,专家答案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