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目。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它们的商都是循环小数。
学习目标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目。 不计算,找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1÷11= 0.0909…
2÷11= 0.1818… 3÷11=_0_._2_7_2_7… 4÷11=_0_._3_6_3_6… 5÷11=_0_._4_5_4_5…
6÷11=_0_._5_4_5_4… 7÷11=_0_._6_3_6_3… 8÷11=_0_._7_2_7_2… 9÷11=_0_._8_1_81…
答:过去过江用的时间是现在过江用的时间的4.46倍。
解决问题
6.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4.5千米,30天完成,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计划的 1.2倍。完成这项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4.5×30=135(千米) 135÷(4.5×1.2)=25(天) 答:完成这项任务,实际需要25天。
解决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90千 米,是货车速度的1.5倍。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333333×666666.7 = 2222222.1111111
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写 出下面一个算式吗?

明辨是非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 (3)因为75÷4=18 3,所以750÷40=18 3。(× )
学习目标
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3×0.7 = 2.1

3.3×6.7 = 22.11 。
3.33×66.7 = 222.111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七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时练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七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课时练

第3单元小数除法
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1. 6.25
2.5 1 ()() 0.064
2. 7
3.5 1.75 ()()0.21875
3. 1.5 0.75 0.375 ()()
二、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找出规律,在补充完整。

1. 4×9 =
2. 5×9 =
44×99 = 55×99 =
444×999= 555×999=
4444×9999 = 5555×9999 =
3. 6×9=
4. 7×9=
66×99 = 77×99=
666×999 = 777×999=
6666×9999 = 7777×9999=
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算出888888888×999999999=?
课后小知识
--------------------------------------------------------------------------------------------------
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
一句经典名言: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告别我们勤奋带来硕果累累,贪玩使人两手空空。

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是要“勤”,还是要“嬉”,呢?值得你去深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7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7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
总结归纳: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用计算器
观察发现规律
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较复杂的算式的方法:
直接写出得数。 5679×36=______________
714285714285… 应该按照规律写出积,并注意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变化。
69×( )=3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679×54=______________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987654=( )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可以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714285714285…
2635×0.83= 2187.05 5.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后三 题的得数。
用计算器计算 观察发现规律 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03×( )=13. 33333×6666. 555555×800000.
正确解答: 3333×666.7=2222111.1 33333×6666.7=222221111.1 333333×66666.7=22222211111.1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九分。
1.不计算,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9×9=81 9×98=882 9×987=8883
9×9876=( 88884 ) 9×98765=( 888885 ) 9×987654=( 8888886 )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九分。
1.能运用计算器计算,并能借助计算器探究简单的计 算规律。 (重点)
2.能运用算式中存在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难点)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九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编写者:王正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写得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我将把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充分运用计算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四、教学准备:1、教法准备:谜语开题,激趣导入;小组合作,充分思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2、学法准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被动学会”自主转变成“主动会学”。

3、学具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生:计算器。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分四大环节进行,即:激趣引入→合作探究→归纳反思→达标测评(一)激趣引入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

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想在心里,别说出来。

比如我最喜欢数字‘2’,就在计算器上一连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

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大家信不信?师:同学们知道诀窍在哪了吗?玩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有趣而又神奇的数学规律,大家有兴趣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二)合作探究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

例9.用计数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0.0909…2÷11=0.1818…3÷11=4÷11=5÷11=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并将结果填在书上对应的横线上。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除法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小数除法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小数除法的计算器操作及其背后的数学规律展开。

学生将通过对计算器上小数除法功能的运用,探索并理解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以及整数除以小数的过程和结果。

课程内容将涵盖计算器操作的准确性、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以及结果的四舍五入等知识点。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除法运算,并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总结出小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则:学生需要理解并记住小数点在除法运算中的移动规则,以及如何根据规则得出正确答案。

2. 四舍五入的应用:在除法运算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对结果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PPT、小数除法示例题板。

2. 学具:每位学生一台计算器、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除法实例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

2. 新课导入:展示计算器,介绍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除法运算,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观察与总结: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器上的运算结果,总结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5. 规律讲解: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详细讲解小数除法中的数学规律。

6. 应用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除法的操作要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小数除法的定义和计算器操作步骤。

2. 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其在除法运算中的应用。

3. 四舍五入规则在小数除法中的运用。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小数除法的题目,强化基本运算能力。

2. 拓展练习:探索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找零等。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探索数的规律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数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的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除等。

(3)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3. 探索数的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验证数列的规律,如计算相邻两项的差、比值等。

(3)总结数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4. 解决实际问题(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这些问题,并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数的规律。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计算器和数的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是否熟练?3. 学生在探索数的规律方面有何收获?4.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何提高?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掌握数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数的规律”。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旨在通过计算器的辅助,让学生观察、发现并验证数学中的各种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
3÷11=0.2727……
4÷11=0.3636……
验证的结果差不多。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桌互相说说?在汇报。
下面来试试不计算,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例如9÷116÷11
说说不用计算器你为什么算的这么快?
小结:通过你们的回答我知道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计算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很快的解决问题对吗?那想知道老师刚上课时跟你们玩的猜数字的游戏到底咋回事吗?先看一组算式
4、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仿佛掉进了数學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说说通过今天的學习你有那些收获?
预设1:學生用计算器独立操作汇报结果。有的结果是36.
预设2:有的學生除以“12345679”按错了多了8
看到有的同學们吃惊的表情,羡慕的眼神,想知道诀窍在哪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學习用计算器去探索有趣而神奇的数學规律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1÷11 猜测一下结果会是什么样的数,计算起来怎样?你会选择用什么计算?
2、独立操作,用计数器快速计算下面各题.并用简洁的写法写出结果
1÷11=0.0909……
2÷11=0.1818……
2、让學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學知识的有力工具。通过观察、比较、概括中培养學生的数學能力。
3、培养學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敎學重点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敎學难点
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商。
敎學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程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敎學准备
1、P29“做一做”
學生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作业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作业课件
(2) (100-1)÷0.9=__1_1_0____ (200-2)÷0.9=____2_2_0__ (300-3)÷0.9=___3_3_0___ (_4_0_0_-_4_)÷__0_._9__=__4_4_0__ (_5_0_0_-_5_)÷__0_._9__=___5_5_0_ (_6_0_0_-_6_)÷__0_._9__=__6_6_0__
2. 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得数。
(1) 100.1÷9.1=11
200.2÷9.1=22
300.3÷9.1=33
400.4÷9.1=44
500.5÷9.1=___5_5____ 600.6÷9.1=____6_6___
700.7÷9.1=___7_7____ 800.8÷9.1=____8_8___
88.83÷9=___9_._8_7__ 88.884÷9=__9_._8_7_6__ ( 88.8885 )÷( 9 )=( 9.87654 ) (88.88886)÷( 9 )=( 9.8765 ) ( 88.8888876 )÷( 9 )=( 9.876543 )
2. 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得数。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37=( 0. 0ሶ 27ሶ
) 2÷37=( 0. 0ሶ 54ሶ )
3÷37=( 0. 0ሶ 81ሶ
) 4÷37=( 0. 1ሶ 08ሶ )
5÷37=( 0. 1ሶ 35ሶ
) 6÷37= ( 0. 1ሶ 62ሶ
)
我发现:_答__案__不__唯__一__,__如__:__商__是__一__个__循__环__小__数__,__被__除__数__扩__大__到__1_的__几__倍__,__ ___ 商就是 0. 0ሶ 27ሶ 的几倍。_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与发现算式背后的规律。

教材例题3,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面三题,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找出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填出后面四道算式的得数。

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得数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比较算式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内容:苏教版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2页例3和“练一练”,完成第43页练习七第5-8题。

(第四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一些特殊算式计算的规律,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出同类算式或同类算式的得数,能用计算器验证一些算式计算得数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计算规律的活动,体会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归纳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一些特算式计算规律的观察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计算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为课堂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作准备。

2. 游戏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用计算器玩“猜数字”游戏。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不能说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能发现规律吗?2.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3.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

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二、新课学习1.出示教材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1÷11=0.0909… 2÷11=0.1818…3÷11=0.2727… 4÷11=0.3636…5÷11=0.4545…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6÷11=7÷11=8÷11= 9÷1l=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3 小数除法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五年级数学上册3 小数除法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作品编号:15635478925896743学校:山黄市鹤仙镇那年小学*教师:戒悟空*班级:蝶舞伍班*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5例9,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和P37~38“练习八”第12~14题。

▶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

2.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计算器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师: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

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别说出来。

如我最喜欢的数字是“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你们相信吗?学生试验,教师验证。

【教学提示】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商,但是计算器上得出结果的小数部分位数比较多,引导学生用循环小数表示。

师:计算器是人们发明的一种使计算快捷、方便的计算工具,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较大数据,还能帮助我们发现数学计算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设计意图】用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互动解疑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9。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快速算出这组算式的结果。

指名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适时板书)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会说除数都相同,被除数是按照1、2、3、4、5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商都是循环小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3×0.7
= 2.1
3.3×6.7
= 22.11
3.33×66.7 = 222.111
3.333×666.7 = 2222.1111
3.3333×6666.7 = 22222.11111
3.33333×66666.7 = 222222.111111
不计算,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6÷11 = 0.5454… 7÷11 = 0.6363… 8÷11 = 0.7272… 9÷11 = 0.8181…
想一想 如果我们继续往下探索,这样的规律还适用 吗?请试一试下面各题。(可以借助计算器)
10÷11= 0.9090… 11÷11= 1
两题的得数。
8.7×9= 78.3
每一个算式的积的整数部分都 是78,小数的位数和第一个因
8.76×9= 78.84
数位数相同,小数部分末位和
8.765×9= 78.885
第一个因数末尾数字的和是10, 其他数位上的数全是8。
8.7654×9= 78.8886
8.76543×9= 78.88887
变式训练
3.333.33×××066.76.7.7共共 共两三四位位位===小小小2数数数2222.1.21.1111
小提示 用计算器同样可 以探究乘法的一
3.333×666.7 = 2222.1111 些计算规律。
我发现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小数部分有几个1,整数部分就有几个2。
选自教材第35页做一做
后一个数是前一 个数除以2得到的。
思维训练
仔细观察找出规律:
(0.8,0.2)=5 (3,5)=1.6 (0.9,1.5)=1.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二、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规律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请大家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给每组不同的数字)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她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后明确最后答案都是6174。

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真的是很神奇,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二)小组交流,探索规律1.探索规律出示例题:1÷11 2÷11 3÷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2.尝试应用规律你能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几题的商吗?学生尝试写出后几题的商。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4÷11=0.3636……5÷11=0.4545……6÷11=0.5454……7÷11=0.6363……8÷11=0.7272……9÷11=0.8181……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出这几道题的商呢?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第7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奇妙的循环小数。

1÷37=2÷37=3÷37=4÷37=5÷37=6÷37=二、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1.12÷4=31122÷34=33111222÷334=11112222÷3334=1111122222÷33334=111111222222÷333334=2.54÷9=645.54÷6.9=6.6445.554÷66.9=4445.5554÷666.9=44445.55554÷6666.9=444445.555554÷66666.9=三、先用计算器计算每组中的前3题,再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

1.1999.998÷9=2999.997÷9=3999.996÷9=4999.995÷9=5999.994÷9=6999.993÷9=2.3×9=3.3×6.9=3.33×66.9=3.333×666.9=3.33333×66666.9=四、用计算器计算。

1.08÷0.9=11.07÷0.9=111.06÷0.9=1111.05÷0.9=想一想它们的得数有什么规律。

你能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11111.04÷0.9=111111.03÷0.9=1111111.02÷0.9=11111111.01÷0.9=商都是一位小数,商中的数字按自然数的顺序排列,并且商整数部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整数部分的位数。

五、找规律填数。

1.18+9.8×0.9=11.17+98.7×0.9=111.16+987.6×0.9=1111.15+9876.5×0.9=11111.14+98765.4×0.9=找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说课稿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五年级数学说课
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标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引言概述: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通过计算器的辅助,帮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一、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1.1 计算器的四则运算功能
1.2 计算器的小数计算功能
1.3 计算器的百分比计算功能
二、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1 推导等差数列规律
2.2 推导等比数列规律
2.3 推导平方数规律
三、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1 利用计算器计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
3.2 利用计算器计算比例问题
3.3 利用计算器计算时间和速度问题
四、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4.1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2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4.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
5.1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习惯
5.2 引导学生在计算器的辅助下进行数学探究
5.3 鼓励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_(__6_0_0_0_0_0_0_-6_)__÷__0_.9_=_6_6_6_6_6_6_0__
括号里,被减数中0的 个数、减数与最高位 上的数字相同; 商中,个位都是0,0 前面的数字相同,且 个数等于减数。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先用计算器算出几个算式 的得数,再观察算式与得数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 的规律,再照样子写出类似的算式。
规律: 整数部分是五位, 小数部分是四位;
每个数位上的数都相同, 且比第二个乘数十位上 的数大1。
当堂检测
2.不计算,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再 用计算器验算。(教材P38练习八 第13题)

0.7=4.2
6.6× 6.7=44.22
6.66× 66.7=4_4_4_._2_2_2____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0.0909…
2÷11=0.1818… 3÷11=_0_._2_7_2_7_…___
都是循环小数; 整数部分是0; 循环节是两个数字;
4÷11=_0_._3_6_3_6_…___ 5÷11=_0_._4_5_4_5_…___
两个数字的和是9; 十分位上依次是0,1,2,3,…
6.666×666.7=4_4_4_4_._2_2_2_2__
规律:
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
位数相同,整数部分都 是4,小数部分都是2; 4和2的个数等于第一个 因数中6的个数。
当堂检测
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材P38练习八 第14题)
1÷7=__0_.1_4_2_8_5_7_1_42857···
2÷7=__0_.2_8_5_7_1_4_2_85714··· 3÷7=__0_.4_2_8_5_7_1_4_28571··· 4÷7=__0_.5_7_1_4_2_8_5_71428··· 5÷7=__0_.7_1_4_2_8_5_7_14285··· 6÷7=__0_.8_5_7_1_4_2_8_571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35例9,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和P37~38“练习八”第12~14题。

▶教学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

2.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计算器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师: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

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别说出来。

如我最喜欢的数字是“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你们相信吗?学生试验,教师验证。

师:计算器是人们发明的一种使计算快捷、方便的计算工具,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较大数据,还能帮助我们发现数学计算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设计意图】用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互动解疑课件出示教科书P35例9。

【教学提示】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商,但是计算器上得出结果的小数部分位数比较多,引导学生用循环小数表示。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快速算出这组算式的结果。

指名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适时板书)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会说除数都相同,被除数是按照1、2、3、4、5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商都是循环小数。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些算式的商,除了都是循环小数,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规律?【学情预设】1÷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09,9是被除数1的9倍;2÷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18,18是被除数2的9倍;3÷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27,27是被除数3的9倍;4÷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36,36是被除数4的9倍;5÷11,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45,45是被除数5的9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规律的发现过程。

三、启思导疑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师:大家是怎么想出答案的?【学情预设】根据上面的规律可以知道,商是一个循环小数,而且循环节是被除数的9倍。

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学情预设】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上面各小题,发现得出的答案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写商”,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一组算式的商,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得到结果,并获得成就感。

四、实践应用1.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

师:请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

(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学情预设】3×0.7=2.1,3.3×6.7=22.11,3.33×66.7=222.111,3.333×666.7=2222.1111。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思考后说出第一个因数都有3,从第二个算式开始小数部分3的个数依次增加一个;第二个因数从第二个算式开始整数部分都是6,而且依次增加一个,小数部分都是7;商的整数部分都是2,而且依次增加一个,小数部分都是1,也是依次增加一个。

师:根据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试着填一填后面两个算式的积。

【学情预设】3.3333×6666.7=22222.11111,3.33333×66666.7=222222.111111。

师:还能用发现的规律接着写出下面一个算式吗?【学情预设】3.333333×666666.7=2222222.1111111。

2.完成教科书P37“练习八”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2)汇报结果和规律,集体订正。

【教学提示】教科书P38“练习八”第14题的规律学生不容易发现,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前四个算式的规律,再让学生根据规律写出后面两个算式的商。

3.完成教科书P38“练习八”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2)汇报结果和规律,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P38“练习八”第14题。

师:请同学们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个算式的商。

【学情预设】1÷7=0.142857142857…2÷7=0.285714285714…3÷7=0.428571428571…4÷7=0.571428571428…师:仔细观察,想一想前四个算式商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又是什么。

小组内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它们的商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的数字都是1、4、2、8、5、7;组成循环节的6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且第一个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请大家用发现的规律把后面两道算式的商写出来。

【学情预设】5÷7=0.714285714285…6÷7=0.857142857142…【设计意图】“实践应用”是利用计算器探索小数乘法和除法中的规律,同样需要经历“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写积(商)——根据规律续写算式”这一过程。

五、总结评价1.补充教学。

【教学提示】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商,但是计算器上得出结果的小数部分位数比较多,引导学生用循环小数表示。

师:我们来玩一个数字游戏。

(课件出示教科书P38“你知道吗?”)请同学们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真的。

2.本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忆、交流、总结并汇报。

(教师适时补充、完善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数字黑洞的神奇,体会数学的魅力。

回顾整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拓展想象思维和提高创造能力。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妙。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注意合理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

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24第一至三题。

一、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说说发现。

1÷33= 2÷33=3÷33= 4÷33=5÷33= 6÷33=7÷33= 8÷33=9÷33= 10÷33=二、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1.4×6=243.4×6.6=22.443.34×66.6=222.4443.334×666.6=3.3334×6666.6=2.8.1÷9=0.988.2÷9=9.8888.3÷9=98.78888.4÷9=88888.5÷9=三、找规律填一填。

1.40 102.5 _______ ______2.12.5 5 2 _______ ______参考答案一、0.0303…0.0606…0.0909…0.1212…0.1515…0.1818…0.2121…0.2424…0.2727…0.3030…二、1.2222.4444 22222.444442.987.6 9876.5三、1.0.625 0.15625 2.0.8 0.32知识技能(72分)一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4. m∶2cm化简后是40∶1。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二、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 =9÷()=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7.在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那么学校在路路家()偏()()°方向m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名。

10.有一根长 m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还剩m;第二次又截下 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三、我会算。

(共26分)1.直接写得数。

(4分)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4.解方程。

(6分)四、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等于甲B.甲的等于乙C.甲是乙的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长()km。

A.9B.18C.36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B.东偏南40°C.北偏西40°4.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小时能行驶()km。

A.54B.90C.150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乙比丙慢,甲、乙、丙的速度比是()。

A.4∶1∶4B.5∶4∶3C.15∶12∶16五、我会做。

(共8分)1.根据下图填一填:小玲从家出发往()偏()()°方向走600m 到达书店,再往()偏()45°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