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单元设计
信息时代语文生活——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3.通过文学作品鉴赏课,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计算机、投影仪、白板、打印机、扫描仪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与本单元相关的电子书籍、学术论文、新闻报道、博客文章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信息时代语文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提升语文运用能力,增强信息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信息素养: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理解现代通讯工具和网络语言对语文生活的影响,能够正确使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理解和运用网络语言,具备在信息时代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时代语文生活的知识点,掌握相关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将人类带入了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人们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从而作出理性决策。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2.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针对不同媒介,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
3.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提升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特点,更好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针对不同媒介,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三、新知讲解学习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单元学习活动: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一、认识多媒介二、善用多媒介三、辨识多媒介任务一:认识多媒介学生通过亲身调查、访谈了解周围人获取信息的习惯,从而归纳不同媒介的特点。
根据不同媒介,对同一则招聘启事进行改写,从而体会不同媒介用语的特征。
任务二:善用多媒介为参加学校戏剧节,为班级的节目写一个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
在学习任务一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媒介传播信息。
学习会使用必要的语言辅助工具,设计相应宣传方案。
任务三:辨识媒介信息举虚假信息被揭穿以及辨识虚假信息的例子,总结辨识媒介信息的方法。
当今人们的生活被海量信息包围,需要具备一定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分析能力,提倡务实求真的精神,端正学生的价值观。
【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13.1课《自然选择的证明》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13.1课《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然选择的证明》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文章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
《物种起源》是有着重大影响的经典科学论著,从节选部分也可以领略其学说的基本风貌。
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作者观察、概括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由此展开分析和推论,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阅读时要理解其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教学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
3.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正确运用本课重点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篇课文的说明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写作艺术。
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的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积累文中重要字词。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初步理解本文的观点。
教学方法导学展评、合作探究、分类比较、主题讨论课前准备1.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2.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很多学生都知道达尔文的名字以及他的故事。
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达尔文带给我们的自然世界。
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相继兴起,将人类带入了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
人们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来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与周围世界交换信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理性决策。
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也会受到多种传播媒介的影响。
学习本单元,重在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要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方法;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种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独立判断,还要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
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分析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2.学会辨识信息的真伪、良莠。
3.学会撰写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
学习重难点:分析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善于运用媒介,学会辨识信息的真伪、良莠。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认识多媒介任务导引:社会的进步与媒介的发展相互促进,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
各种传播媒介有其各自的特点,认知各种媒介,分析媒介信息的利弊,有助于我们在多元变化的时代让媒介更好为我们服务。
学习活动1:了解媒介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媒介在当代社会,一般而言,媒介指机械印刷书籍、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它们都是用以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2.常用媒介:电视、报刊、广播、网络学习活动2:了解媒介的使用概况(根据教学时间了灵活取舍)1.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近期发生的某个新闻事件,开展一次有关“身边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了解身边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特点。
2.活动方式:(1)资料查询法:进行网络查询或者图书报纸查询。
(2)问卷调查法:向一些人发放问卷调查表,请他们进行试填。
(3)统计法:在了解数据后,进行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 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探究诗歌中运用意象组合来造成情感起伏和流动的现象。
2.体会不同体式诗歌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学习改写诗歌。
活动主题深化对诗歌审美多样性的认识,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一:探究诗歌的意象组合一、实例引路诗人创作诗歌时往往把几个表面上并不关联的意象完全靠心灵的粘合力,拼并组织在一起,在矛盾交织的境界中,呈现诗人繁复的情怀。
有点类似电影时空“蒙太奇”。
例如,舒婷的《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浆橹。
四个意象分别写出了思绪的纷乱、思念的无着、回忆的苦况和向往的无望。
这些意象表面上看,犹如散放的四颗精美的珍珠,彼此毫无关系,但由于情感的内聚力,这些珍珠的光芒从四面投射到一个聚焦上。
这样,就蒸腾起了浓郁而深挚的“思念”,形成了多义性和朦胧性的情感结构。
二、合作探究问题:阅读下面几个诗歌片段,结合刚才的舒婷的《思念》,归纳意象组合的方式:裘小龙的《在图书馆里》,江河的《祖国啊,祖国》中的一节,顾城《眨眼》中的一节。
1.意象派生在意象组合系列中,从一个意象演化出另一个意象,层层蜕变,辗转相生。
这一过程,自由联想起着催化和促发的作用。
例如,江河的《祖国啊,祖国》中有这样一节:我把长城庄严地放在北方山恋象晃动着几千年沉重的锁链象高举起刚死去的儿子他的身躯还在我手中抽搐……硝烟从我头上升起无数破碎的白骨叫喊着随风飘散惊起白云惊起一群群洁白的鸽子在这是,“长城”作为基本意象,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锁链”、“身躯”的意象都由“长城”派生而出。
“硝烟”由“长城”联想而来,“白骨”、“白云”、“鸽子”又均由“硝烟”依次衍化而成。
基本意象派生出一系列等价意象(派生意象不是对基本意象的修饰)。
这种从个别到繁复的网络状意象结构,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从苦难到抗争,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浑厚繁重的思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表格教案
1、作者简介: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父亲:班彪(史学家,文学家)弟弟: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班昭(续写《汉书》)(注:班昭是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而李陵则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其父兄都被汉武帝害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男一女,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若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作用:突出主题,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用语言、细节刻画人物
【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
【导入课堂】
复习上堂课内容
【课文详讲】7-10段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批注练习纸上。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
3、落实文句翻译。
4、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明确]: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拒绝后,又“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12玩偶之家 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12玩偶之家一等奖创新教案《玩偶之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领悟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并领悟《玩偶之家》的深刻内涵,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
4、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重点、难点1、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领悟舞台说明的作用。
2、分析并领悟《玩偶之家》的深刻内涵,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
教学过程:情境设置学校即将要举办校园课本剧比赛,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中国首度上演时曾掀起了话剧的狂潮,所以我们班决定选择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第三幕的节选部分作为我们课本剧剧本。
请同学们一起研读剧本,看看如何更好地呈现作品,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课堂环节环节一、交流剧本,走进人物1、梳理故事人物关系主要人物:海尔茂、娜拉、柯洛克斯泰、林丹太太、阮克医生海尔茂,娜拉的丈夫,他即将升任银行经理。
娜拉是海尔茂的妻子。
柯洛克斯泰,银行职员,海尔茂的同事,两人以前也是大学同学。
林丹太太,娜拉同学,也是柯洛克斯泰的旧情人。
阮克医生,海尔茂和娜拉的老朋友,一直暗恋娜拉。
2、了解故事前情第一幕:圣诞节前,海尔茂即将升职为银行经理。
娜拉兴高采烈地买来圣诞树等,准备过圣诞节。
娜拉与丈夫讨论开销闲聊时,林丹太太来访。
林丹太太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娜拉欣然答应让丈夫帮忙。
柯洛克斯泰造访,因为海尔茂升职后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请娜拉帮忙让她丈夫不要解雇自己。
娜拉拒绝,柯洛克斯泰便威胁娜拉,将她几年前因丈夫患重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自己借钱的事告诉海尔茂。
第二幕:圣诞节,林丹太太在娜拉家帮她整理参加舞会的衣服。
海尔茂家的老友阮克医生来了。
阮克医生一直爱着娜拉,他病重将死,向娜拉表达了爱慕之意。
柯洛克斯泰又一次威胁娜拉,二人谈判最终破裂,柯洛克斯泰便将事先写好的信放进海尔茂家的信箱。
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课++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微专题一:《玩偶之家》艺术特色及影响
第二课时
预习任务: 查阅资料,了解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特征及代表作 ,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微专题一:《玩偶之家》艺术特色及影响
微专题二:经典外国诗歌艺术特色赏析
学习任务:
1.诵读四首外国诗歌,比较它们节奏韵律的差异;选择 其中一首,录制配乐诗朗视频,在班级内展示。
2.査阅诗歌作者及相关文化背景。 3.小组合作,任选一个任务,鉴赏诗歌。
①围绕“诗歌意象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开展研习活动 , 鉴赏《迷娘(之一 )》《树和天空》
②围绕“不同诗歌体式的魅力”开展研习活动,鉴赏 《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
作业设计:
从“单元研习任务”任务三的材料中提炼观点,围 绕“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联系社会生活,任选一个角 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申论,要求立意明确,有思 想性,在90分钟内完成。
微专题一:《玩偶之家》艺术特色及影响
第一课时
戏剧性 事件
(小标 题)
海尔茂
对娜
拉的 称谓
心理 形象 变化 特征
动作
娜拉
心理 变化
形象 特征
二人在
家中的 地位
矛盾冲突的 原因
表面原因
深层原因
微专题一:《玩偶之家》艺术特色及影响
第一课时
任务二 分析“戏剧对话”的作用 活动1:朗读必修教材下册《哈姆莱特》中关于“生存还是
活动3:诵读四首外国诗歌,然后任选一种方式表达对这首 诗歌的节奏韵律的整体感受。可以写一段文字,也 可以用线条或者色彩表达,在小组内分享个人阅读 初体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共3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共3篇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生活已经从传统的纸笔书写转变为网络阅读、移动阅读、语音输入等多种方式。
如何让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掌握信息时代的语文活动技能,是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一、教学目标1.认识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了解信息化时代语文的应用和影响,理解语文与信息网络的关系。
2.掌握信息时代的语文活动技能,如网络阅读、移动阅读、语音输入等。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二、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语文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应用和影响,掌握信息时代的语文活动技能。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分享信息网络阅读、移动阅读、语音输入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提高信息素养。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掌握信息时代的语文活动技能,并加深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信息时代概述通过讲授法,介绍信息时代的起源及发展背景,并引导学生探讨信息现象对语文生活的影响。
同时还介绍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通过讲授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包括以网络阅读为主的阅读方式、多样化的语文输入方式以及电子邮件等电子工具的使用。
第三节:信息时代下的语文素养通过案例教学法,围绕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展开相应的教学案例,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是如何影响思维和判断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第四节:信息时代下的语文活动技能以合作学习法为主,通过小组学习表现学生的个性、能力,了解信息时代下的语文活动技能,例如信息搜索、信息处理、文献浏览等。
动手操作包括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尝试的批判性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概念,也要能够应用相关的技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统编版】必修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设计依据】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重点在“阅读与交流”,首先应当关注如何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其次,从单元导语来看,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围绕媒介信息展开,要求学生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能够获取和利用媒介信息,辨析和评判媒介信息,掌握媒介信息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同时提高媒介信息的分享与交流能力,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最后,从单元学习活动来看,教材中的学习活动分三个板块,以“认识多媒介”为基础和核心,以“善用多媒介”和“辨识媒介信息”为两个实践维度,需要综合考虑“识、用、辨”三个学习重点,思考如何设计相应的任务和活动。
本单元提供了三篇学习资源《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人类信息传播从口语传播、文字书面传播到电波有声传播再到网络和多媒体传播的发展和趋势,各发展阶段信息内容、形成和传播媒待的特点;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所面的问题,“规范中国的网络语言使用”。
《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媒介形态的发展历程,如何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至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所有的媒介技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可能”。
《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迎接网上“新集体生活”》大众要涵养媒介素质,提出了与现代网络社会新集体生活有关的一系列新现象、新名词、新理念和新问题。
参考《教师教学用书》相关内容及案例,落实本单元必备知识(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知识点),关键素养(媒介素养)。
学习成果展示:班级公众号项目策划交流会。
【学习目标】1.调查了解班级同学获取信息的常用媒介,认识到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阅读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传统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整理归纳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认识多媒介)2.为班级话剧《雷雨》演出,设计班级宣传方案,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善用多媒介)3.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辨别真实与虚假,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并恰当筛选利用,以提高媒介素养。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2玩偶之家节选等5篇)
第四单元教案12玩偶之家(节选)..................................................................................................... - 1 -13.1迷娘(之一) ......................................................................................................... - 6 -13.2致大海 ................................................................................................................... - 10 -13.3自己之歌 ............................................................................................................... - 15 -13.4树和天空 ............................................................................................................... - 19 -12玩偶之家(节选)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2.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3.探究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整理课文中的词语,易卜生及其重要作品的戏剧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人物和剧情。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第四单元西西弗的神话
[细剖· 深析]
[楼主]
你从西西弗的神话中感受到了哪些人生哲理?
[沙发]
孔夫子说“生无所息”,我们还活着就得不停地
推石头,西西弗的命运是人的命运,西西弗的态
度就是人应该采取的态度。他是一个注定要失败
但仍然与命运相抗争的人,他没有怨恨,没有犹
豫,不存任何希望。他明明知道劳而无功,却仍
朝着不知道尽头的痛苦前进,脚步沉重而均匀。
尾联以直抒胸臆而作结,但上句的“归有日”、 又与首联的“辞国”、“望家”遥相呼应。这首 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对仗工整、 音韵和谐,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 进以准”的佳作。
【思考】 【提示】
此诗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谴 责(qiǎn) 扼住(è ) . . 恣 意(zì 荒谬(miù ) ) . . 藐 视(miǎo) 深邃(suì . . ) 蔑 视(miè 虔诚(qiá ) . n) . 黑黝黝(yǒu) 憧憬(chōnɡ . ..
2.西西弗的痛苦表现在何处?他是如何超越痛 苦的? 【提示】 西西弗的痛苦表现在永无休止地进行 苦役劳动,但他可以痛苦地推石头,他可以快乐 地推石头,他也可以充满激情地推石头,因为, 这完全取决于他如何看待石头,完全取决于他赋 予自己的行动以什么样的意义。同样的行动,原 本是痛苦的,如今可以从中体会到幸福,这或许 也是一种荒谬,但对幸福的感受,却真实不虚。 于是,荒谬的西西弗消失了,他又重新回到了“ 自己的生活之中”,重新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心理的矛盾以及对生活既厌恶又向往的真实状况, 从荒谬的主题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现实。这部小 说使作者成为公认的荒诞思想家。其主要作品还 有长篇小说《鼠疫》、中篇小说《堕落》、五幕 西西弗的神话 剧《正义者》、随笔《_______________》等。 1957年,由于“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 态度阐明我们同时代人的意识问题”,获诺贝尔 文学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教案
苏武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的生平和《汉书》的撰写体例。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分析苏武的形象,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用诵读法和点拨法贯穿课堂教学。
(2)问题探讨法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正内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分析苏武形象。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计划:4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师导引,学生自学(学生课前预习资料)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李娜的《苏武牧羊》】学生齐读歌词“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
作为汉武帝的使臣,苏武受命出使匈奴。
由于副使参与匈奴内部谋反,苏武遭到牵连。
在自杀未遂、劝降不成的情况下,他被单于发落到遥远的北海,开始了牧羊人的生涯。
两千多年来,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苏武传》。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
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
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父亲: 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主要作品有史书:《汉书》,辞赋:《两都赋》,诗:《咏史诗》《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与《史记》齐名,合称“史汉”。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建议与设计举例 课件(共40张PPT)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共两个单元, 选必上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 0.5个学分,9课时;选必中第 四单元是外国戏剧与诗歌单元, 0.5个学分,9课时。
6
▪ (1)阅读外国经典戏剧,梳理剧情,把握矛盾冲突,分析人物言行,理解 主题思想等。
▪ (2)有感情朗读诗歌,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情感,感受诗歌魅力。 ▪ (3)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22
▪ 1、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 ▪ 2、反复朗读,分析诗歌中特殊的、少有的意象,例如“蚂蚁”“鹪
鹩”“黑莓”等等,感受意境的开阔、气魄的宏大,体会诗人对不同生 命形态的赞颂之情; ▪ 3、比较阅读,理解诗人所创造的“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感受诗歌内容 和形式上的统一; ▪ 4、反复朗读,教师指导朗读。
19
▪ 1、了解诗歌创作过程和相关社会背景,以便能更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 ▪ 2、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精读细读,比较阅读。 ▪ 3、整体把握与分析鉴赏相结合。 ▪ 4、关注学习提示和单元任务,探究诗歌的思想和审美意蕴。
20
▪ 1、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 ▪ 2、反复朗读,读懂内容,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
12
▪ 1、速读梳理剧情,了解故事梗概; ▪ 2、精读台词, 分析人物言行及特殊情景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把握矛盾冲突,分析人
物性格变化; ▪ 3、比较阅读,不同地域、文化中的戏剧比较,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同一主题的比较; ▪ 4、群文阅读; ▪ 5、了解戏剧的一些知识点:“戏剧冲突”“突转”“社会问题剧”等; ▪ 6、创设情境,分角色扮演,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
往的境界; ▪ 3、反复朗读,注意韵律,读出节奏,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 4、反复朗读,体会迷娘的形象和表达的情感。 ▪ 5、群文阅读《迷娘曲》(三首)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教学说课课件
拉看着他,说:“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
教学环节三
活动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为课本剧配图做宣传海报
配海报 述设计
阐述设计内容及设计缘由
指导学生注意构图要
素
自主构图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问 口头阐述
题剧”社会意义
设计 思路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和对文本的梳理分 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处境,为下一阶段倾 听觉醒者宣言和分析觉醒的原因等活动做铺垫。
别求新声于异邦
目录
01 单元概述与目标 02 学情与重难点 03 教法学法 04 教学活动 05 板书设计
单元概述
01
单元内容与任务
• 本单元与选择性必修上册外国小说单元共同构成“外国作 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 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貌 ,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对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 和形成开放的良好文化心态。
角色诵读 比较分析 交流、讨论
完善自主表 格单
学生诵读语言,体悟娜拉形象
学生诵读语言,体悟娜拉形象
海尔茂:(走来走去)嘿!好像做了一场噩梦过来!
海尔茂得知真相,娜拉“全是真的。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这八年工夫——我最得意、最喜欢的女人——没想到是
么都不管。”及“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
个伪君子,是个撒谎的人——比这还坏——是个犯罪的
通过让同学参与助力编演课本剧的形式,了解戏剧人
2.创设学习情境 物形象及戏剧冲突。幕后的策划也能有效地催进对文
本的深层解读。
教学活动
04
活动一:看觉醒之形象
创设情境
班级同学想排练本课课本剧,请你做场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自己之歌》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自己之歌》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惠特曼的生平及其创作经历。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来鉴赏诗歌,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领会诗歌的意蕴,感受其浓烈的情感。
4.树立自我意识,重视对个体价值的审视与思考。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惠特曼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学习诗歌中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诗歌中凸显出的宏大的自我,树立自我意识,重视对个体价值的审视与思考。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
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诗歌中凸显出的宏大的自我,树立自我意识。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先生:对于才华横溢的《草叶集》,我不是看不见它的价值的。
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结晶。
我在读它的时候,感到十分愉快,伟大的力量总是使我们感到愉快的。
我一向认为,我们似乎处于贫脊枯竭的状态,好像过多的雕凿,或者过多的迂缓气质正把我们西方的智慧变得迟钝而平庸,《草叶集》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为您的自由和勇敢的思想而高兴。
......直到昨天晚上,我在一家报纸上看见本书的广告时,我才相信真有此书,而且能在邮局里买到。
我很想会见使我受到教益的人,并想定下一个任务,去访问纽约,向您致敬。
二、写作背景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位。
至于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则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与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
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经验主义者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
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单元设计高一语文备课组:刘蓓蓓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编选了三篇古代人物传记,分别是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班固的《苏武传》和范晔的《张衡传》》。
这三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
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
从他们身上,也可以约略反映出中国古代传记的大致面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记文学的丰富多彩。
《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直接写人物的就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是“世家”和“列传”。
“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史记》的文学成就也主要体现在“世家”和“列传”中,《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
它原是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等人的合传,选作课文时,只节录了廉、蔺两人的主要事迹。
课文以歌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等优良品质为主,以表彰廉颇勇于改过、英勇善战为辅。
蔺相如的胸怀广阔、才干卓绝,廉颇的心地正直坦荡、勇于改过,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在艺术上,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等几个著名的故事将两人的事迹串联起来,从而揭示人物性格。
这篇课文也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直入选的传统经典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史记》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同时也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期间230年的历史。
唐代刘知几评价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
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
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就文学成就而言,《汉书》总体上不如《史记》,但其中的某些篇章完全可以和《史记》中的优秀之作媲美,《苏武传》就是其中的出类拔萃之作。
作者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情,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形象璀璨夺目,跃然纸上。
“苏武牧羊”也作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苏武传》过去也曾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
这次我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考虑重新选入此篇。
范晔是很有才华的史学家。
他的《后汉书》简明而周详,叙述中间杂以议论,颇富文采。
他自己曾说:“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
”而《张衡传》的传主张衡是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还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郭沫若曾评价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张衡传》过去也曾入选过高中语文教科书或课外读本,这次入选,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当不无裨益。
本单元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在本套教科书中,文言文占全部选文的45%左右。
《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它们可以说是典范的文言文,其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言语感都会起着很切实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建议1.夯实基础,教学中,落实古代人物传记中涉及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并正确翻译重点句子。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并鉴赏评价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鉴赏评价文章的主题,刻画的人物,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4.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①进一步深入研究,就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写一篇感悟性的文章(如苏武择生与择死的比较)。
②进行纵向深入研究,找出作家的其他作品,与课文比较,感受作家艺术风格(如对《汉书》相关作品的研究)。
③进行横向对比鉴赏,可选相关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性鉴赏(如苏武与李陵之比较)。
四、课时安排:《廉颇蔺相如列传》 4 课时《苏武传》4课时《张衡传》3课时《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学习古今异义的有关知识。
2.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三、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五、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教时(重点理解文言字词、文言句式)(一)导入课文在必修二中我们学习过《鸿门宴》,它的选自那个史学著作?作者是谁?以提问形式,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点。
《史记》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记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如果说之前我们通过《史记》认识了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等一系列秦末英雄的话,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来自战国的两位豪杰——廉颇与蔺相如。
(二)战国形势(重点在秦与赵)公元前284年,长期与秦国对峙的东方强国——齐,在六国的联合围攻下一败涂地。
齐国破败之后, 西方强国——秦,自然地成为七雄之首,而赵在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国内实力大增,加之赵惠文王信任贤能,其弟平原君赵胜善能延揽天下人材。
赵国背后的燕国与赵维持着巩固的同盟。
所以,地广兵劲又无后顾之忧的赵国, 已成为东方六国中最为强大的力量。
当然赵国也就成为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秦赵对立从此拉开了帷幕。
在四年的对抗里,秦军虽然占了上风,但赵的基本国力尚属完整,要想决出胜负,就必须诉诸于双方的主力决战。
而就在此时,形势有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是齐人经过五年苦战,奇迹般地转变了战局。
即墨守将田单以火牛阵打垮了燕军主力,齐国本土70余城尽皆收复。
齐国君臣视燕赵为仇敌,企图把燕赵所占河北、河间之地尽数夺回。
面对齐军的席卷之势,燕人几失招架之功,赵人也惊骇万分,急欲与秦妥协,回身对付复兴的齐国。
无独有偶。
饱受秦军重压30多年的南方大国——楚,乘秦赵胶着之际,在公元前279年派军向秦反攻, 很快夺回黔中郡,并乘胜追入秦之巴郡,攻取了旧巴国的都城枳。
秦的后方基地巴蜀地区仍面临着丧失的危险。
在后院起火的形势下,秦也无心再与赵国相争,共同的需要使双方坐到了一起。
这样即相互对抗、对立又需要联盟的两国为两位豪杰的登场搭好了历史的大舞台。
(三)课文字词解读1.听录音诵读课文,掌握重点、难点字词读音。
2.课文重点词语积累A.通假字(1)(2)(庭:通廷,朝廷)(3)(4)(缪:通穆)(5)B.古今异义1.(古义: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动词;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3.(古义:亲,指内亲,父母兄弟姐妹等;戚,外戚,母系或妻系的亲属。
“亲戚”一般指内亲,有时也指外戚。
今义: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比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
)C.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安置住宿用刀杀穿走向前⑵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在朝廷上向上在朝廷上⑶使动用法使……完整使……破,撞破使……承担使……回去⑷意动用法羞,以……为羞先,以…为先;后,以…为后D.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宾语前置:①何以知之②君何以知燕王.(3)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4)状语后置: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5)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6)省略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之)以(之)②大王见臣列观。
臣(于)列观③遂与秦王会渑池。
会(于)渑池④不如因而厚遇之。
(我们)不如(四)学生诵读第二教时(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一)诵读并思考请同学再次诵读课文,注意读音。
并请同学们思考本文写了哪几件历史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负荆请罪)(二)分析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2)简介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第二部分(3-13)完璧归赵(分3层)1.(3-5)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2.(6-11)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与秦王斗争的经过3.(12-13)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取得的成果第三部分(14-16)渑池会(分3层)1.(14)写会前计议2.(15)写会上斗争3.(16)写斗争结果第四部分(17-21)将相和(分3层)1.(17-18)写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2.(19)写相如不计私怨,说服舍人3.(20-21)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三)文章的中心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能言善辩的大智大勇和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宽厚待人的高尚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忠君爱国、勇于改过、坦率直爽的磊落胸怀。
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一)人物形象分析(1)作者是如何通过三个故事刻画蔺相如的形象?作者写蔺相如主要从缪贤的评价“其人勇士,有智谋”为张本,详写了他一生经历的三件事。
在“完璧归赵”中写他献策、入秦、智斗,最终将玉璧完好无损地送回到赵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在“渑池会”中,写他逼秦王击缶,戏秦臣献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在“将相和”中,写他避让廉颇,慷慨陈志,化敌为友。
这三件事,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对国家的耿耿忠心和不畏强暴,申明大义的品质。
(2)对廉颇、蔺相如的描写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用了明写、详写的方法,笔墨酣畅,具体入微。
除了正面描写外,还用了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方法。
对廉颇的描写采用了暗写、略写的方法,往往是寥寥几笔,性格全出。
(3)总结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件,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画廉颇、蔺相如的性格。
在“完璧归赵”中,表现出蔺相如的有勇有谋;在“渑池之会”中,表现出蔺相如的英勇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