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
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
能规范》第十八条也做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
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
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
用'一'号或者直接用红色数字体现".
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
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
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
迹予以强调.
反结账的错误做法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期末已经结账
并编制企业会计报表之后,如果将其"反结账",则意味可以
对该账月继续输入凭证数据,无论这些新凭证是否已经记
账,都存在账表不一致的错误,而当根据其登账后的账簿重
新编制报表,摆在人们面前的两张报表是绝不相同的.如果
某一会计期反复操作结账与反结账,并生成相应会计报表,
会计信息的生成不言而喻是在搞数字游戏!
进而言之,将"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同时使
用,其后果更不堪设想:结账后可以再减去当月经济业务,
账簿错误可以在原错误之处不留痕迹加以修改,而业已记
账和编制报表的记账凭证在取消审核后又可对该记账凭证
的电子数据不留痕迹地修改.承认这种逆操作的合法性,会
给制假者提供机会,而对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百害而无一
利.这种只顾及方便操作者而不考虑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做
法,还需要会计工作规范吗?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首先要评
审,正说明会计软件必须遵守包括证,账,表等操作在内的
工作规范之重要.
本质上说,上述所有的逆操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对
记账凭证库文件上的电子数据作不留痕迹的修改.事实上, 发现证,账错误而采用红字("一"号)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填制记账凭证,再据以登记账簿,会计报表,并不会给会计人员带来太多麻烦.无论是结账前作为当月凭证的更改,还是结账后作为下月的凭证的更改,对会计人员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何况证,账的错误毕竟不会太多,因而不至于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综上所述,会计记账方法在电算化会计中的应用是很
重要的环节,是现代会计管理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会计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会计记账方法在电算化会计中的应用.
我国古代国家财政管理考证
毕德静,李桂英
,
(齐齐哈尔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1
,\
[中图分类号]F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2234(2007)03—0205—01
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和
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但"财政"一词在我国的
使用,则是近代的事情.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国用,国计,度支.英文称作publicfinance(意为"公共财务).据考证,清朝
光绪24年(1898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这是政府文件最初使用"财政"一词.光绪29年(1903年)清政府设财政处,整顿财政, 为官方用财政名称之始.
从历史发展的时问和朝代来看,夏商周三代的财政管
理,由于缺乏相应的史料,尚不能作出表述.古人有"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的说法(《孟子? 滕文公上》),表明夏商周有一定程度和规模的赋税和财政制度.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国家财政机构分两大系统:一是管收入的"地官司徒"系统;二是管支出的"天官冢宰"系统.地官系统的财务机构又分有不同职能:有总司赋税之职者,如大司徒,小司徒;有分司赋税之职者,如载师,间师,县师,遂人,遂师等;有司杂税及平衡财货之职者,如廛人和泉府.天官系统的财务机构也分为不同职能:有总司财用之职者,如职内,职岁,职币;有专司会计之职者.如司会与司书. 天官和地官总理全国的土地,人口,赋役,支出,会计考核及贡纳等工作,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这显然不是西周原有的制度,其中掺进了许多理想化的成份,但据此可以了解古代财政管理的大致轮廊.
到了秦汉时期,公私财政区分开来,即国家财政和皇室
财政各设机构,分别管理.公私财政的划分,是秦汉以后财政的大致体制.西汉属于国家的收入,包括田租,算斌,盐铁专卖,官田屯田收入,均输等,主要用于军费,俸禄,农田水利,抗恤赈济,水陆交通及教育等费用支出.皇室和财政收入,即"私奉养",主要来源于口斌,山泽园池的税收,酒税,
关市税,贡纳,酎金等,用于皇室日常生活及宫廷所需之费用.由于皇帝开支内容庞杂,项目繁多,故所需费用十分惊人.秦代管理国家财政的专职机关为"治粟内史",汉朝中后朝改为"大农令".东汉时改称"大农".管理皇室财政的机构有少府和水衡都尉.少府属官有太官,太医,汤官,乐府,东
西织宝,东园匠等十六官令丞.水衡都尉设立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专管帝室财政收入.东汉不设该职,
统由少府掌管.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尚书,中
书,门下三者逐渐代替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成为重要的立法行政机关.尚书省下的度支尚书取代了前代的大司农,成为管理财政的最高机关.
隋唐时问的三省六部制形成,由尚书省的户部(度支
部)主管全国财政的制度,一直沿至明清.唐代的户部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个司.其中户部掌管田户赋役,贡
纳之事;度支司管租赋,物产丰歉诸事;金部掌管库藏,度量衡之事;仓部掌仓廪和粮储之事.此外,刑部的比部司则负责"句考内外钱谷出纳",即对财政上的收支进行稽核和监督,就是财政审计机关.
宋代的财政机关,在宋神宗元丰年问前后有所变化.元
丰前,由三司使总领天下财赋.三司使又称计省,通管盐铁, 一
2O5一
度支和户部三个部分.三司命名与宰相,枢密院鼎足而立, 形成财政,民政,军政三权分立局面.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将三司使的部分财权改归宰相掌管.元丰以后,罢三司使,把三司使的职权大部分重新移归户部.
明清两代的最高财务行政机构为户部,掌管天下户口,
土地簿籍,并统理一切经费的支出.户部为内阁六部之一, 其长官为尚书,掌全国户口,田赋方面的政令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部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征收等等,协助尚书工作.户部下属十三司,各按省份职掌各省民赋,诸司卫所俸禄,边镇粮饷及各仓盐课钞关等事.明代户部下设都转运使负责盐政;宝钞按举司负责钱钞的铸制;总督仓场负责在京及通州等处粮储事宜.清代对若干重要财务,也设有专门的财务官吏,如以"漕运总督"专掌漕运;"巡视盐政"专掌盐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