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诊疗操作训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读数:读量床两侧刻度即为坐高。
2.3岁以上小儿坐于坐高计凳上测坐高:
(1)贴板:身躯先前倾使骶部紧靠量板。
(2)挺身:再挺身坐直、大腿靠拢紧贴凳面与躯干成直角。
(3)屈膝:膝关节屈曲成直角,两脚平放。
(4)测量:移下头板与头顶接触,读数即为坐高。
(5)读数: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一位。
(四)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1.无菌: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制动:穿刺中,助手应固定好患儿头部,防止左右摇动。
3.静脉:选择血管时要注意区别动、静脉血管。
4.病情: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有无发绀及全身情况,特别是危重患儿,有病情变化立即进行抢救。
三、骨髓穿刺术(
【适应证】
1.各种贫血。
2.白血病及造血系统肿瘤,血小板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症。
6.读数:记录千克为单位。读至小数点后1位。
7.保护:注意安全与保暖。
(二)身长(height)
1.婴儿与幼儿用婴儿身长测量计:
(1)体位:小儿仰卧其上,头顶接触到头板,头部置于测量计的正中线上。
(2)头位:头位置使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之连线垂直于底板。
(3)伸直:两腿伸直,特别注意将两膝关节伸直。
(3)钙:磷=2:1,利于钙吸收
2.生物作用:
(1)缓冲力小:PH合适,利于酶发挥作用
(2)免疫成分多:SIgA、巨噬细胞、乳铁蛋白、双歧因子
(3)生长调节因子:牛黄酸、激素样蛋白、酶、干扰素
3.其他: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母子感情、母亲子宫恢复
原则:尽早开奶、按需哺乳
断奶:4~6月准备,8~12月断奶;酷暑、严冬、生病暂缓
2.注射:无菌输液器,无菌注射器、无菌头皮针头。
3.消毒:2%碘酒、70%酒精、棉签。
【操作流程】
1.准备: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体位:置患儿于治疗台上,头下垫一小枕,助手站患儿一侧或足侧。
3.血管:操作者立于患儿头侧,选择合适的血管(必要时剃去血管周围处毛发),助手固定其头部、躯干和四肢。
4.消毒:常规消毒皮肤3×3cm
2.背部:左肩胛骨下角稍偏外侧,皮褶与脊柱45°角
3.腹壁皮下脂肪
(1)定位:锁骨中线与脐平面交点
(2)距离:食、拇指各旁开1.5cm,垂直捏起
(3)测量:游标尺测量皮褶厚度
(4)读数:小数点后1位
二、
【适应证】四肢血管穿刺难度大的婴幼儿。
【用物准备】
1.辅助:治疗盘、敷贴、弯盘、网套、剃须刀、试管等
5.读数: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1位。

1.体位: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
2.姿势: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
3.左侧:一般测量左上臂。
4.起点:将软尺0点固定于上壁外侧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
5.测量:沿该点水平将软尺饶上臂一周读数。
6.读数: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1位。
(九)皮下脂肪
1.上臂:左上臂中点
8.皮下脂肪:腹部、背部;营养状态
(四)比例与匀称
1.头与身长:新生儿1/4;成人1/8
2.体型匀称:体重/身高
3.身材匀称:坐高/身高
4.指距/身高:马凡氏综合症
(五)评价方法
1. 均值离差法:X±SD; X±2SD;上、中、下
2.百分位数:P3~P97
3.标准差离差法:
4.中位数法:
(六)
1.发育水平:横断面测量
1岁75cm;2岁87cm,2~12岁:年龄×7+75
3.坐高:头顶—坐骨结节
4.指距:平举,中指尖距离;上肢长骨
5.头围:脑发育不良、脑积水;出生时33~34cm;3月时+6;
1岁46cm;2岁48cm
6.胸围:肺、胸廓发育;出生时小于头围1~2cm;1岁交叉;以后大
于头围
7.上臂围:营养状态:1~5岁~13.5cm
全国技能大赛
(儿科)
(一)体重(weight)
1.选秤:新生儿及婴儿用婴儿秤。一岁以上儿童用儿童秤。
2.校零:体重计应平稳地放在桌面或地面上。将指针指在“0”刻度上。
3.时间:每天测量应在同一时间,最好在早晨喂奶前或早餐前,大小便后。
4.去衣:脱去鞋袜、帽子和外衣,或秤后减去衣服的重量。
5.秤量:婴儿卧于秤盘中。年长儿赤足安静站在踏板脚印上,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摆动,不可触及他物。
4.术后嘱患儿卧床休息1~2小时,并观察局部有无出血等现象。
四、小儿体格发育指标判读
(一)生长发育规律
1.连续性,阶段性:婴儿期、青春期
2.不平衡性:神经系统最早,生殖系统最晚
3.个体差异:正常范围波动
4.一般规律:上→下;近→远;粗→细;低级→高级;简单→复杂
(二)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营养、疾病、孕母情况、家庭环境因素
2.发育速度:纵向观察
3.匀称性
五、婴儿喂养
(一)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溶、脂溶)
(二)儿童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率
2.食物热力作用
3.活动消耗
4.排泄消耗
5.生长所需
(三)母乳喂养:
分类:初乳、过渡乳、成熟乳、晚乳
1.营养丰富:
(1)营养物质比例合适,生物效价高,易吸收;
(2)乙型乳糖、不饱和脂肪酸,利于大脑发育;
6.均数:取平静呼吸中间读数或呼、吸气时平均数。
7.读数: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1位。
8.注意:软尺位置前后左右对称,各处轻轻接触皮肤,但不束缚呼吸。

1.卧位:无论何年龄组均应取卧位。
2.空腹:空腹时测量。
3.起点:儿童取脐平面测量;婴儿则取剑突与脐的中点测量。
4.测量:经同一水平绕腹一周读数。
(七)添加辅食
1.目的:增加营养物质、断奶准备
2.开始:4~6月
3.原则:少→多
稀→稠:4~6月泥状;7~9月末状;10~12月碎食
细→粗
一种→多种
炎热、生病:暂缓
(4)测量:将测量计脚侧的活动木板向小儿足底移动,使其紧靠小儿足底。
(5)读数:头顶与足底木板之间的距离,读至小数点后一位
2.年长儿用儿童测量计:
(1)体位:头部枕骨粗隆、肩胛骨、臀部、脚跟成一直线,紧贴垂直板。
(2)姿势:两手自然下垂,收腹,两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45度角。
(3)平视:双眼向前看,使耳屏上缘和眼眶下缘最低点之连线呈水平线,不可俯头或仰头。
5.穿刺: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左右处将针头与皮肤呈15º~20º角刺入皮肤,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见回血。
6.固定:固定针头,用一根短胶布固定针头,再用长胶布围绕针柄作交叉固定,一根短胶布压在交叉胶布上固定,然后将硅胶管盘曲固定于头的适当处。
【注意事项】
7.标本:10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抽取骨髓液~,由助手涂片。
8.术后:拔出空针与穿刺针,消毒穿刺点,无菌敷布覆盖,按压2~3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速、血压下降等表现应立即停止穿刺。
2.涂片应薄、均匀。
3.抽取骨髓时,不能用力过猛,骨髓液取量不应过多,以免骨髓液稀释影响结果判断。
(1)髂前上棘:患儿取仰卧位,穿刺点为髂前上棘后1~2cm处。
(2)髂后上棘:患儿取侧卧位,穿刺点在骶骨两侧髂骨上缘下6~8cm与脊柱旁开2~4cm交点处。
(3)胸骨:患儿取仰卧位,肩背部垫软枕,取胸骨中线与第二肋间水平线之交点为穿刺点。
(4)脊椎棘:患儿反坐靠背椅,双臂交叉放在椅背上,背部尽量后突,穿刺点在1~4腰椎棘突出处。
禁忌症:半乳糖血症
(四)部分母乳喂养:
1.补授法
2.代授法
(五)人工喂养
1.牛奶:加热、加糖、加水
2.羊奶:叶酸缺乏,巨幼贫
3.马奶
(六)奶量估计(6月内)
1.体重:
2.热量需要:100kcal/kg/d
3.水量需要:150ml/kg/d
4.8%甜牛奶热量:100kcal/100ml
5.分次:4~6次,之间加水(水量-奶量)
1.体位: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
2.方位:测量者立于被量者右前方或后方。
3.起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
4.测量: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骨粗隆最高处而回至零点。
5.读数: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一位。
6.注意: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松紧适中、左右对称;头发长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分开。
3.疟疾或黑热病;细菌培养
【禁忌证】有明显出血倾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物准备】骨穿包1个:穿刺针,孔巾,2ml和50ml注射器各1个,玻片10张,纱布2块,胶布,皮肤消毒用物,砂石,2%普鲁卡因1支,弯盘。
【操作流程】
1.谈话:向家长讲明目的、方法,取得家长的同意并签字。
2.准备:备齐用物,洗手戴口罩。
3.部位:选择穿刺部位。
(5)胫骨:适用于2岁以下患儿,取坐位也可仰卧位,穿刺侧小腿稍外展,腘窝处稍垫高;穿刺点为胫骨粗隆下1cm之前内侧。
4.消毒:暴露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直径15~20cm,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
5.局麻:以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至骨膜,
6.穿刺:操作者调节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点周围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与骨面垂直,以旋转方式刺入骨腔,当阻力消失,进入骨髓腔后拔出针芯。
(4)测量:移下头板与头顶接触,读数即为身高。
(5)读数:以厘米计算。读至小数点后1位。
(三)坐高(sitting height)
1.3岁以下小儿用量床测坐高(或称顶臀长):
(1)屈膝:测量者提起小儿小腿使膝关节屈曲。
(2)垂直:大腿与底板垂直。
(3)贴底:骶骨紧贴底板。
(4)测量:移动足板紧压臀部。
(三)衡量指标
1.体重:
1意义:评价营养状态(营养不良、肥胖症)、输液量药物剂量、
水肿(腹水、胸水)病情变化;
2出生体重:宫内营养状态, ~4kg;足月小样儿、小于胎龄儿
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超极低体重儿;巨大儿
③生后1月增长最快:1~1.7kg
④1岁10 kg
⑤1~12岁:年龄×2+8
2.身高:
意义:骨骼生长

1
2.读数:小数点后1位
1.体位:3岁以下小儿取卧位或立位;3岁以上取立位。
2.方位:测量者立于其前方或右方。
3.状态:小儿处于平静呼吸状态,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两眼平视。
4.起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固定于乳头下缘(乳腺已发育的女孩,以胸骨中线第四助水平为准)。
5.测量:右手拉软尺绕经后背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经左侧而回至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