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
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式仕为郡功曾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扩kuàng:墓穴。⑤空biǎn:落葬下棺。③柩jiù:棺材。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土”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18.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2)题。(4分)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1)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答案】D
[解析]D根据,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知道"恨”为遗憾之意,原句翻译为:(我很)遗憾没有见到我至死不相负的朋友。因此D是错误的。
17.【答案】D
【解析】元伯的灵柩等他的好友范巨卿前来吊唁所以迟迟不肯进入墓地,直到朋友赶来灵柩才能顺利下葬,众人被二人的深情厚谊所感动而哭泣,并不是因为元伯病逝而极度悲痛。因此D是错误的。
18.【答案】⑴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梳理文章内容,通常我们需要交代清楚"谁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题干中给了我们答案范围"具告太守”,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答案就在前文: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日:”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可得出答案”生死之交的好友元伯死去了,他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
【答案】⑵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解析】本题是原因分析题。依然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遵循”答案都在原文找”原则,回归原文找到”许之”,联系上下文,发现原文中”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即”太守虽然心里并不相信,但不忍心违抗他的深情”可得出答案。
19.【答案】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显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大门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
【解析】本题问法比较含蓄委婉,实际上是考查第二段表达的中化'思想,也就是主旨分析题。在分析中心主旨时,我们通常要交代清楚"通过叙述/记叙/描写了什么内容,从而突出了/ 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应该先点明“传奇色彩“是什么,即本段写了什么,"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灵柩退迟不能下葬直到范式赶到,灵枢才顺利下葬。”突出两人友情深厚外,更是表达对这样真诚友情的赞美。
【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他年少时到太学游学,同汝南人张劭结成朋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道告辞回家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将回来,将去拜访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后来快至哟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母亲说:"分开两年,干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相信?”元伯回答:”巨卿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失约。"母亲说:"既然如此,我就为你酿酒。"到约定的那天,巨卿果然来到,到堂上拜见、喝酒,尽情欢乐而别。
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后来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元伯临终时,长叹说:"不能看到我的至死不相负的朋友,真是万分遗憾呀!"不久就死了。范式突然梦见元伯叫他说:〃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时下葬,永归黄泉。您如果还没忘了我,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式惆怅地惊醒,悲伤长収,大哭一场。他把事情全部向太守做了报告,请求让他前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并不相信,但不忍心违抗他的深情,就允许了。范式便穿上为朋友吊丧的服装,到下葬的那天,坐着快马奔赴那里。范式还未赶^时,灵柩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地,要下葬了,但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元伯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有辆白马拉的素车,远远号哭而来。元伯的母亲看着那车,就说定是范巨卿来了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就永別了。”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
(二)
彭天锡串戏①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