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的创业故事
下岗女职工再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下岗女职工再创业先进事迹材料下岗女职工再创业先进事迹材料下岗女职工再创业,是一种勇气、一种奋斗和一种信念。
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倒闭,大量职工下岗。
但是,有些下岗职工不甘于失业,爱拼爱闯,勇敢地走出了新的创业之路。
我所要介绍的这位下岗女职工叫做李丽(化名),今年48岁。
她是我临县某镇的一名农村女青年,在婚后便外出在城市打工。
李丽在工厂当过缝纫工、包装工等多种岗位,但是,由于企业倒闭和自身身体原因,李丽在2009年也遭遇了下岗。
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积极探索新的道路。
在被下岗后,李丽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加有了奋斗的动力。
她观察到,在这个物质丰富、消费日益升级的时代,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健康的食品则是人们健康生活的保障。
于是,她决定从事“绿色食品”的创业。
为了实现创业愿望,李丽拼命地学习,自费学习营养学、健康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多种课程,并与农业专家交流,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不停地实践、摸索。
经过多次努力实践和不断硬化,她成功将自家的小农庄改进成了一个有机绿色农庄。
别的庄子都是栽种资本农业,种地用各种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为了获得大量的农产品。
而李丽的庄子,严格按照有机循环农业做的,种植绿色有机蔬菜,采用粪便营养床、生物菌堆等手段来优化土地、水源的生态,去化学化肥、污染物,让农作物生长更加绿色、有机。
在创业初期,李丽的生活条件和资金不够充裕,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但是,她没有放弃,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勇气,一步步让自己的企业“绿色农庄”逐渐发展壮大。
由于她的庄子是种植有机绿色蔬菜,味道好,品质保证,所以口味独特,颜值高,于是在消费者中影响逐渐增长。
如今,李丽的绿色农庄已成为该地区知名“绿色食品”品牌之一,她的生意逐渐壮大,营收也在不断增加。
在她的带领下,当地的一些农民也开始跟着李丽的方式改善庄园。
目前,园内的一些“小农庄”都已经想要借鉴她的先进管理模式。
下岗再创业故事-杨凤华
下岗再创业故事-杨凤华一个少数民族的下港妇女,上有老,下有下,她咬牙坚持创业,最终成功逆袭,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下岗再创业故事-杨凤华,你们喜欢!欢迎阅读!杨凤华是一个执着的傈僳族妇女,她执着于下岗创业,执着于奉献。
在历经下岗、打工、摆摊到创业开店的人生困境后,她用十五年时间创下了拥有124名员工的怒江金巧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用坚韧与执着书写出下岗不失志、励志再创业的人生之路。
1984年,出身农村的杨凤华考上了第一批劳动合同制工人,进城当了工人。
2003年她和丈夫双双下岗,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刚上初中的孩子,生活压力一下子增大了不少。
夫妻俩束手无策,眼前一片迷惘。
生活的压力和精神上的打击常常使杨凤华难以入眠,甚至患上了神经衰弱。
杨凤华是个非常坚韧执着的人,面对困难她并没有一蹶不振,鼓励丈夫到外地打工、学习,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边学习边打工,并在这段时间里开起了一家小食店,由于经验不足,几个月经营下来将下岗买断工龄的2万多元钱亏了进去。
再三打击并没有让杨凤华放弃创业的梦想,去外地打工积攒了一点积蓄后,2009年,她在新城区开起了怒江金巧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聘用了三名员工,由杨凤华亲自带队为顾客提供物业服务。
公司艰难运营了一年,获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够开支员工工资、水电、房租等各项费用,亏本经营使她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怒江金巧手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凤华“做了不到一年的时候真的觉得维持不下去了,我都想过放弃了,但最后还是决定再坚持一下,通过做了一些市场调查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最后决定坚持做下去。
”理清头绪,不服输的杨凤华继续踏上创业之路。
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服务对象,以“做事先做人”的经营理念,把诚信与服务放在首位,做到服务到哪里口碑带到哪里,获得了业主的信任和肯定,公司逐渐走入了正轨。
因为自己是个下岗失业工人,杨凤华深深懂得失业的苦痛,她以用自己的创业带动失业及下岗人员有作为来回报社会为第一目标,先后为下岗工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共7人,2名残疾人,失地农民90人,34名其他乡镇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平台、将他们招收为员工,为他们的家庭增加了收入。
下岗再创业真实故事
下岗再创业真实故事苦难与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定会倍懂珍惜,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下岗再创业真实故事。
下岗再创业真实故事1:下岗工翻身成富翁贩藕从负债到800万年产值早上5点,蔡甸区永利村的刘吉本已经起床梳洗完毕,开始打电话。
电话那头是广州、郑州、北京等地的采购商,他们电话的内容,则是咨询当天莲藕价格,刘吉本说,这是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功课。
贩藕让他“腰缠万贯”,但入行比较偶然。
“2002年年底,我回蔡甸过年,发现家乡的莲藕品质很好,但农户却很愁销,”仔细考察后他发现,当时蔡甸藕的经销大部分靠政府,反之,农户自主的营销渠道太少了。
这让从供销社下岗一直在外跟朋友做汽车配件生意的他有些兴奋。
春节后,他放弃外出“闯江湖”,拉了6个同伴,凑齐8万块钱,圈了一块宅基地,“合资”成立了蔡甸区永利村莲藕专业批发市场。
“这是蔡甸区最早的莲藕专业批发市场之一。
”刘吉本说,但万事开头难,市场开业正逢非典,以及大雨天气,本地市场莲藕消费力锐减,“一亩地能产4、5千斤莲藕,能卖出1千斤就很不错了。
”本地没市场,刘吉本托朋友在西安、郑州、北京等北方城市打探,发现其实早在1997年,蔡甸莲藕在北方就已十分出名,但因交通,莲藕损耗太大,商贩们才放弃。
但当时交通状况有所好转,运到郑州只需半天,所以他们打算推销出省。
在定价上,刘吉本耍了个巧。
“当时藕价一斤5毛钱,但我决定每斤定到1块5,”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来能突出莲藕的品质,二来也是一种尝试。
但没想到,这种策略的效果意外地好,批发市场就卖了900吨左右的货,年销售额2000-3000万,利润达80万元。
莲藕价格翻3倍,还让刘吉本“出了名”,很多媒体都前来采访,借着这股“宣传”的势头,刘吉本的莲藕开始远销全国,第二年,销量就翻番,许多外地商贩还主动到蔡甸找他要货。
除了批发市场负责人身份,刘吉本还是永新莲藕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
“现在,合作社已经有500多家农户,”刘吉本介绍,每家农户交2000块钱就可入社,上不封顶,农户缴纳的资金则作为合作社的发展基金,用于统一寻找销售渠道和合作社的正常运转。
一位下岗工人的500万财富路
下岗工人,打工仔,百万富翁,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在张强身上神奇变换。
一位遭遇下岗的普通中国工人,在十年间靠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财富佳话。
卖礼花淘到第一桶金35岁是一个男人事业上的黄金时期,而张强35岁的时候却碰到一个人一生中最可怕的事情--下岗。
1996年6月,西北明珠乌鲁木齐已是热浪滚滚,张强的心却像掉进了冰窟窿。
1978年参加工作,在一家军工企业工作了18年的他,企业军转民3年后,因举步维艰被迫裁员,终于让张强在这个夏天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对于已经习惯了在工厂干活,按月从工厂领工资的张强来说,离开单位该怎样生活,18年来他从来没有想过。
一个多月的痛苦和烦闷的折磨,张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在今后的日子里,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谋求生存、养家糊口了。
干什么好呢?在张强苦苦寻找合适工作的时候,偶然看到一则广告,广东一家公司推出了无爆源环保型礼花产品,在全国各地诚征经销商家。
这是一种传统烟花爆竹的替代产品,以无毒气体为发射动力,光亮型纸花碎片点缀、渲染喜庆气氛,发射高度达20~30米,适用于各种喜庆场合。
当时,张强并没有在意。
“十一”来临前夕,乌鲁木齐市政府颁布了一项地方性法规,公共场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这时的张强心头一动,想起了广告上介绍的礼花。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张强打通了广东生产厂家的电话。
10天后,10只礼花样品寄到乌鲁木齐。
张强立即行动起来,只要打听到哪家单位举办庆典、开业之类的喜事,就冒着炎炎烈日,一家一家地去上门推销。
流汗不怕,让他受不了的是不断遭到的拒绝和白眼。
要让人们认识、接受、使用一种新产品确实太难了。
张强认真总结了几次推销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用户没有亲眼看到过礼花燃放的实际效果。
之后,张强改变了推销方法。
转机就出现在一家刚进驻乌鲁木齐的超市。
开张前一天张强找上门,一个小伙子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听了张强的详细介绍,小伙子说:“等一下,老板马上就来!”受够冷眼的张强非常激动,当场免费试放了一只礼花,效果不错,老板爽快地要下了剩下的9只。
一个下岗女工的致富故事
疆伊宁市拥 有 5 个店 面 ,固定 资产 销 。为 了加快周 转 , 多挣钱 , 张冬萍 心态 ,修正 自己的经 营理念 和经 营
达 2 0万元 。 0 她不但 自己致 富了, 还 每 隔一两个 星期就要 到乌市 进货 。 行 为。 随着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 , 人 带着 1 8名下岗女工一起打拼。 她就 由于天天不 停地 忙碌 ,短短几个月
营业员 , 并担任柜组组长。 随着 国有 于现状 ,她又试着到 团场联系 团购 个家居饰品店 , 由于产 品品质优 良,
企业改革 的不断深化 ,花城商场也 客户 , 以微薄的利润 、 优质 的产 品和 颇受消费者欢迎 ,销售额一直位于 开始实行租赁制和承包制 ,所 有职 固 工在这一年全部下岗 自谋 出路 。 良好 的信誉赢得 了消费者 的信任。
日郑重地签下 了承包合 同。
伍 也就稳 定 了, 张冬 萍的经 营进入
是进是退 ?在这人生 的关键时 良性循 环轨道 。2 0 0 7年 1 , 月 她又
致 富 思 源 施 爱 他 人
19 9 8年 7月 2 t 张冬 萍 一 刻 , 0 E是 张冬萍开始静下心来思考 , 认真 在花城宾馆旁开 了~家专卖店 。
能人 巧事
一
个
下 岗 女
工 的 致 富 故 事
在。于是 ,张冬 萍决 定缩小经 营规
与 所 有 下 岗工 人 一 样 ,0年 她 一路上晕 车晕得 胃里翻 江倒海 , 1
前, 她也 经历过彷徨 、 痛苦 , 叹过 连胆汁都吐 出来 了,第二天早上到 模 , 民贸商场床上用品店 、 悲 将 花城商
自已这么年轻 , 以后 的路该如何走? 店 和童装店开业 了。2 0 0 4年 1 0月, 的成功 ,让 张冬萍走 出了 困境 , 生
谁说女子不如男——三个下岗女工的创业故事
三个下岗女工的创业 故事
文 /陈培 杭
在 大 多 数 人 的 印象 里 ,“面 朝 黄 土 背朝 天 , 围 着锅台孩子转”是妇女们 的典型写照。如今 ,江苏 省 云 台农 场 的 下 岗女 工 陈培 美 、李 云 华 、王春 香 用 劳 动 和 汗水 改变 了人 们 的传 统看 法 ,成 为 创业 致 富 能 手 。
好 商店 ,Leabharlann 造 出一 番属 于 自已的 事业 。 要 想 由弱 变 强 ,必须 出奇 制胜 。 三姐 妹 开始 了
富 有创 造 性 的实 践 。她 们 深 知 ,要 想 赢得 顾 客 ,必 须建 立 良好 的信 誉 。农 机 商 店开 张后 ,她 们 抓 的第 一 件事就是商品质量。她们严把进货关,变生产厂 家 考 核商 家为 商 家 考 核厂 家 ,发展质 量 过 硬 的名 特 优 新 产 品。她 们 走 遍 山东 鱼 台 、江 苏 盐 城 、 常 州 、 无锡 、徐州、南通和连云港市所有生产农机配件的 厂家 ,货 比三 家 ,定 下 了不是 正规 厂家 的产 品不进 、 不是合格的产品不进 的规矩,使云台农机商店成为 农机名 特优 产 品的荟 萃地 ,赢得 了越 来越 多 的顾 客 。
农 机商 店 经 营 的 品种 ,原 来 只是 老 式 收割 机和 手扶 拖 拉机 上 的 十几 个 品 种配 件 ,经 销 范 围也 只 限 在 云 台农场 、东 辛农 场部 分 区域 和 云 台乡 附近 的几 个 村 。要在 现有 的基 础上提 高 销售 总额 ,增加 利润 , 就 必 须 扩大 销 售 品 种 ,扩大 市 场 覆盖 面 。她 们 三个 人 既 做 营业 员 、 又 当信 息 员 。有 一 次 ,一 个 云 台 乡 凌 州 村 的顾 客 在购 买 配件 时 ,无意 中说 到 ,现在 农 村 各 家都 在 购 买 小 型 收割 机 ,方 便 各 个 农 户 收 割 。 三 个 人 听说 后 ,立 即商 量 扩 大销 售 小 型号 收 割机 配 件 。她 们 发现 云 台乡和 花 果 山 乡 的许 多农 民都 在 购 买 504型 、754型 轮式拖 拉机 ,立 即在商 店里 增设 了 轮 式拖 拉 机 配件 专 柜 。现 在 的 云 台农 机商 店 ,不 仅 有 收割机 配件 系列 专柜 ,还有 拖拉 机配 件 系列 专 柜 、 柴 油机 配件 系 列 专 柜 、碎 石机 配 件 系列 专 柜 ,还开 设 了橡 胶轮 胎系 列专 柜 。
下岗创业故事
下岗创业故事只要有心能够坚持,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想要去到的地方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下岗创业故事。
下岗创业故事1:下岗女工创业中“经营”人生从国企职员到下岗女工,陈媛像所有下岗人员一样,由充满阳光的生活掉入一片迷茫的黑暗之中。
但与很多受到打击一蹶不振的下岗人员不一样的是,坚强乐观的陈媛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又重拾信心,走上创业之路。
陈媛原本在一家国有大企业做职员工作,生活很幸福,她的周围一直被阳光笼罩。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陈媛也没有幸免,成为一名失业人员。
刚下岗时,陈媛十分迷茫,企业是她赖以生存的根基,没了工作她不知所措,不知道生活的方向。
一时间,陈媛的思想变得很消沉,不断的抱怨社会,整天打麻将、逛商店、无所事事,甚至连孩子感冒都不管。
就这样破罐破摔一段时间后,陈媛将家里的积蓄也花光了,丈夫对她的行为也终于无法忍耐,耐心又和气地给陈媛上了一堂思想课。
经过丈夫的开导,陈媛又找到了生活的自信,看到了身上的责任。
看看还不太懂事的女儿和丈夫一脸的期待,陈媛终于意识到不管下岗与否,她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家人负起该有的责任。
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她会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空间发挥能力。
原本那个开朗乐观的陈媛又回来了,她相信痛苦和煎熬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她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去争取,只要正视现实,敢于面对,不断拼搏进取,相信总会有一天,辛勤的汗水就会结出累累硕果。
这也是陈媛对人生的感悟,是用汗水和时间换来的生活真谛。
下岗了,是再就业还是创业,陈媛进行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
最终,她和爱人决定放弃再就业,走进商海自己创业。
几经考察,陈媛最终决定开一家饭店,这种行业不需要太高的专业知识,而且投资成本较小。
陈媛东筹西借,总算借到了2万块钱,并在红旗街东二胡同选中了一个小店,准备开起自己的饭店。
经过简单的装修,陈媛开始营业了。
开业之初,由于对饭店这行一无所知,陈媛面临很多的困难。
下岗创业的故事
下岗创业的故事这个世界几乎不合所有人的梦想。
只是有些人可以学会遗忘,有些人却坚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下岗创业的故事。
下岗创业的故事1:从5万到1000万的“小生意”过药品代理、开过台球厅,但都不怎么成功,1999年底,他来到济南,开始新的生意,如今已经拥有2000万的个人资产,并在积极为明年的上市做准备,以下就是王少刚从5万到1000万的创业故事。
目前,仅有27岁的王少刚拥有2000万的个人资产,让其同龄人不敢望其项背。
“我永远走在创业路上。
”他野心勃勃地表示,“2008年,一定要实现海外上市,让其资产达到10亿元。
”与很多人不同,王少刚上大学不是为了找个理想的工作,而是为将来的创业做准备,“我高中时就下定了决心去创业,上大学就是给自己充电,在生意场上能得心应手。
”他上大学就是为创业做准备,他选择了法律系。
“没有法律知识,做生意很困难。
”王少刚过早的创业梦想源于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一名复员军人,后来在村里做小生意,最后发展成一个企业。
“我创业的基因是父亲给予的。
我身上一直涌动着创业的血液。
”随后,他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搞合作,研发出“新视明”。
去年3月份,已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拿到了正式批号。
“我现在正在招商,今年年底预计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
”我招商的条件很低,有不少是下岗职工。
我认为只要创业心强,没有多少资金的人也可以来做这个项目。
我之所以对加盟商要求不高,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吧。
王少刚前景不错的事业也吸引了不少同学来加盟。
“刚毕业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要有自己的公司,要把产品做向全国,他们当时都不相信,而现在不但对我信任了,还成了我的经销商。
我要从我的加盟商当中培养出一批百万富翁,让他们与我的事业一起发展。
”面对笔者,他开始历数他的计划和构想:新视明上市后,明年推出一种化妆品品牌,还有海洋生物方面的保健品;在浙江、湖南等地设立分中心。
“到2008年,在海外上市,做到10亿元的市场份额。
40多岁下岗创业的故事,40岁下岗工人9年创业成千万富翁的创业故事
40多岁下岗创业的故事,40岁下岗工人9年创业成千万富翁的创业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40岁下岗夫妇为生存创业发家40岁下岗夫妇为生存创业发家一对下岗夫妇的创业故事,见证了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无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历程?? ??一对下岗夫妇的创业故事,见证了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无数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历程?? 一对同时下岗的夫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创业之路。
他们有过失败的辛酸,有过缺乏资金的困惑。
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工商、税费全免一项项惠民政策,一双双温暖的手使他们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他们的小吃店由38平方米扩展到130平方米,还有8名下岗职工在这里重新上岗。
?? 初冬时节,坐在陈凤敏夫妇干净整洁的小吃店里,一杯清茶,一抹浓香,关于创业的话题就这样徐徐散开?? 孩子在饭桌上天真地问:妈妈,为什么咱家的菜里没有肉呢??? 2000年,陈凤敏从哈尔滨针织厂下岗。
?? 一夜之间,她仿佛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雪上加霜的是,同年其爱人李世军也从建筑公司下岗了。
?? 这一年,他们40岁。
孩子正在上学,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生活的正常开支都失去了来源,他们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一样。
?? 为了生存,夫妻二人携手踏上了创业之路。
他们收过废品,干过熟食店,但效益都不是很好。
最脏最累的活儿是收头发。
把从理发店中收的头发一点一点清理干净,他们累得连饭都吃不下去。
但为了生活,两个人互相鼓励着,坚持着。
?? ?? 2003年,他们组建了以下岗职工为主的水电安装服务队。
遗憾的是,服务队仅仅运营了7个月,就被两家企业拖欠垮了。
到2004年初,他们已欠外债8万多元,生活彻底陷入了窘境。
?? 一次,孩子在饭桌上天真地问陈凤敏:妈妈,为什么咱家的菜里没有肉呢?两口子互相对望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夺眶而出。
?? 孩子不知道,别说是肉,就是买菜,爸爸妈妈每天都是从市场这头走到那头,挑最便宜的买。
下岗创业故事分享3篇
下岗创业故事分享3篇
苦难与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定会倍懂珍惜。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下岗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岗工人的诚信创业故事十多年前,28岁的他下岗了。
但他没有气馁,而是从配送站开始做起,诚信创业,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流公司。
之后他涉足建筑行业,为保证工程质量,不惜亲手砸掉已经完工的楼梯栏杆。
为给工人发工资,即便项目赔了钱,他也会多方借钱准时发放工资。
他叫杨光君,现任山东汶上现代兴仓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省汶上县第五建筑公司总经理。
创业十几年来,杨光君坚持以一颗赤诚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事业,把诚实守信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
下岗后再创业赔钱也要准时发工资28岁下岗,30
岁重新起航开始创业。
起初,杨光君经营的配货站经常接到紧急送货的任务,客户的一个电话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承诺,有时他需要风里雨里走上数百里,为的是不耽误客户的生产需要。
久而久之,杨光君的口碑越来越好,配货站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2006年10月,他创办了自己的物流城,从此他的生意走向了正轨。
2008年,杨光君开始涉足建筑行业。
他招募了几个邻村的伙伴承包建筑项目,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第一个项目就赔了。
“第一个项目是给我们当地房产开发商做项目外墙保温,虽然我们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但对方一分工钱都没给,白干了半年。
自己赚不到钱可以,但我不能对不起跟着我打拼的兄弟们。
”虽然没拿到房产开发商的工钱,但为了给大伙发工资,杨光君回到老家,多方筹款,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块钱,这才给跟。
40多岁下岗创业的故事
40多岁下岗创业的故事创业活动是人类商品生产活动中的最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形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等都表现出了愈来愈紧密的联系。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40多岁下岗创业的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40多岁下岗创业的故事1:40岁下岗工人9年创业成千万富翁的创业故事年近40,身无分文,下岗在家,他是怎样完成从下岗工人到千万富翁的蜕变?初闯创业路2003年,郭祥盛因石首市第二酒厂停产而下岗,经过下岗失业后的阵痛和彷徨,他深深地认识到,要摆脱困境,只有自强自立,依靠党和政府的政策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他向亲友筹借来8000多元资金,在岳父的自留地上修建了一个简易的酿酒棚,开办了家庭式的手工酿酒作坊。
这就是郭祥盛的创业之初。
偶遇良机老郭有一个最大爱好,就是在网上下象棋,一次和棋友大战之后闲聊,听说现在网络上能人颇多,能够帮助他把酒打入大型酒厂作为基酒加工。
老郭精神为之一振,要是能固定为大酒厂送基酒,不仅解决了自家白酒的销路问题,说不定还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只是想进大酒厂谈何容易?老郭不是不知道,当初他给大酒厂送过酒,可人家一听说自己是下岗职工开办的个体作坊时,都不愿与他签订合作协议。
能人的高招棋友介绍的所谓能人其实是一位资深的网络写手,第二天,老郭真在网络上找到了棋友所说的能人,顿时挺失望的,网店里所谓能人开着一个叫“鸣人软文”的网络店铺,主要业务其实是写作,就算是个“作家”,能帮啥忙?老郭心里烦了嘀咕。
可看着棋友的面子,随便问了问,店主的回答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何不为自己的白酒打开知名度?创立品牌后人家还能看不上咱吗?”并专门为老郭搞了一个品牌策划方案,并答应低价为老郭全程负责广告宣传。
打开财富之门在“能人”的指导下,老郭在网络、报纸、电视上全面造势,并在当年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含芳”商标,打造出“绣林玉液品牌”,准确定位中端酒市场,将产品直接推销到宾馆、酒楼等终端市场。
女性励志创业奋斗事迹
女性励志创业奋斗事迹篇一:下岗创业励志事迹尖岭之花——陈春莲的励志故事她是一名坚强、勤劳的女性,是一名有胆识、敢于在困境中不断前进的创业者,是一名从———市工商局分流出来后,面对着生活的艰辛与工作的压力,没有埋怨政府,没有自暴自弃,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绽放在尖岭脚下的绚丽之花。
2021年12月,依据相关的政策规定,陈春莲成为一名下岗分流人员。
下岗分流的消息如同噩梦般冲击着她的思维,孩子要上学,父母要养活,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当别人都在不停的抱怨、上访时,陈春莲在自立、自强的为自己的未来谋划出路。
2021年初,在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陈春莲开启了自己艰辛的创业之路。
她以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积蓄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承包管理一个农贸市场,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及公司内部矛盾导致经营效益不好,最终于同年7月份将所承包的市场转让给他人经营,公司解散。
初次创业的失败,对陈春莲来说是一次惨痛的经历,但她并未沉溺于其所带来的痛苦中,而是积极的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二次创业积蓄力量。
经过充分的准备,陈春莲承包了粮食局占地近2亩的仓库,极具商业头脑的改造、装修后命名为“天天购物城”,将铺面出租给个体经营者。
因购物城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管理规范、租金适宜,所以铺面很受个体户欢迎,生意异常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陈春- 1 -莲虽处在创业初期,但购物城的铺面是优先低价租赁给下岗职工与创业青年的。
她希望购物城能成为下岗职工重塑命运的沃土及青年人启梦创业的乐园。
2021年初陈春莲利用经营“天天购物城”积累下的资金注册成立了“五指山福山综合养殖场”,在南圣承包了128亩荒芜的山地,雇用村民开荒种植橡胶。
2021年初,由于的租赁合同到期,受租金上涨、竞争压力过大等因素的影响,经协商未果后只好放弃自己苦心经营了五年的“天天购物城”。
挫折并没有让陈春莲放弃自己的创业之路。
2021年猪肉价格一路飙升,五指山政府出台了系列关于扶持养殖行业的政策,在递交的扶持申请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后,这位曾经的“女老板”毅然决定回村养猪。
一个下岗工人经过酸甜苦辣后成功的创业故事
一个下岗工人经过酸甜苦辣后成功的创业故事
一个下岗工人经过酸甜苦辣后成功的创业故事她是一个下岗女工。
她把一个小门市建成彭山最大的粮行。
她做过很多傻事:在可以拿几千元摆平的事情上花了一万多元;同行的商品涨价,她滞后涨或者不涨,同行的商品降价,她马上降。
她叫袁学彬,她说只有诚信才能成人,她会永远坚守诚信。
巨款的考验1996年6月的一个下午,彭山县方便粮行来了一名男子,男子直接找到袁学彬后拿出一张袁学彬亲笔写的欠条:彭山方便粮行欠中岩挂面厂货款12600元。
男子小声对袁学彬说:你只要给我几千元,我就把欠条给你中岩挂面厂,刚和方便粮行建立合作关系。
由于相信袁学彬的为人,挂面厂让袁学彬打了欠条。
没想到,欠条掉了被该男子捡到。
给一部分钱就能收回欠条,相当于白捡了近万元。
在1996年,这些钱够买一套住房。
当时,她的大儿子已经结婚,并有了女儿;自己还有二儿子和三儿子,一家六口住在80平方米的宿舍,生活有些不便。
但是,袁学彬并没有给几千元收回欠条,而是及时通知挂面厂。
为了让挂面厂放心,袁学彬找亲戚朋友借了12600元,还给了挂面厂,并要求对方出具收条。
带头下岗,她艰难创业袁学彬在方便粮行的创业之路颇为不易。
在中途她痛失爱人,自己也曾病痛缠身,但她坚持诚信经商,哪怕走得再累,也不去抄近路。
1993年4月,粮站减员,作为业务组组长的袁学彬主动下岗,借钱和三位职工创建了方便粮行。
创业的苦,难以想象。
前两天,东西没卖出去,合伙人却走了两位。
必须主动出击,第三天,袁学彬踩着三轮车,带着上百斤大米来到市场。
下岗工人创业故事
下岗工人创业故事成熟不是不流泪,而是含泪奔跑;成熟并非不恐惧,而是尽管恐惧,仍有所行动,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下岗工人创业故事。
下岗工人创业故事1:30下岗40创业50知谋略张哥是个开朗乐观的人,对自己下岗的事直言不讳,好像那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
张哥的小面馆就开在厂子附近,自从2000年厂子效益不好,张哥被精简下岗后,他的小面馆就开张了,店面不大,顾客不少,效益不好。
说起当年下岗,张哥说他有一段时间特别不习惯,感觉自己已经提前退休了。
“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开个面馆?”“以前上班的时候,一下夜班就特想找个地儿吃点儿夜宵。
想着投入不大,也就开了,没想这一失业反倒成就了以前的梦想!”说到开店的资金,可是让张哥自豪了半天,张哥说他在1998年曾卖过皮衣,当时皮衣在太原特别畅销,张哥的一个哥们就是靠卖皮衣发家致富的,也就是这个哥们给张哥指了条“明路”,让张哥一下子就进了两三万元钱的皮衣,朋友的皮衣很快就销售一空,可自己的皮衣还在家里堆着,张哥想在社区里摆摊卖货,可社区的办公室却又明文规定“不允许游商小贩在社区内乱摆摊点”。
不让我摆摊,还不让我晾衣服吗?张哥把家里三四十件衣服全都拿出来,在社区里大晒特晒,光晒不卖,搞得社区的监管老大爷一个劲的紧张。
张哥的“皮衣广告”打响了,人们都跑到家里来买皮衣,张哥狠赚了一把。
这笔钱也就成为了张哥小面馆的启动资金。
可在经营小面馆的过程中,张哥的小聪明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张哥说他在经营上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首先是选址上,当时只是盲目地想开个店,没有考虑周边的消费情况,开在厂门口,自然招待的尽是厂里的工人,厂子效益不好,工人哪有钱下馆子;其次是顾客,张哥在厂里人缘不错,开了面馆后,更是顾客盈门,可一看来客都认识,哪好意思要钱,生意就是这样在红红火火中衰退下去……已经三十多岁的张哥对记者说,由于面馆一直是收支持平,没有再做下去的意义,他准备过了今年就“关门大吉”。
最后,张哥对记者说,古人常说:三十而立。
精品阅读:侯晓军由下岗工人到千万富翁的蜕变
侯晓军:八年蜕变千万富翁8年间,侯晓军的身份神奇变换着,这位年届40遭遇下岗的普通中国工人,在8年间创造了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财富佳话。
中国人讲40不惑,而在侯晓军40岁的时候,却碰到了最痛苦困惑的事情——下岗。
1994年6月,古城西安已经热浪滚滚,而侯晓军的心却像掉进了冰窟窿。
1975年参加工作,在邮电部第十研究所电讯元件厂工作了近20年的他,终于在这个夏天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家闭门不出、闷头大睡了半个月后,他终于痛苦地意识到:无论是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还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都不能这么就趴下,他必须要自己出去谋生。
干什么呢?正好侯晓军的一位朋友有一批积压的落地电扇,每推销一台可以赚10元。
家庭和工厂两点一线生活了20年的侯晓军对推销一无所知,只好硬着头皮走出家门。
积压的落地电扇应该向哪里推销呢?侯晓军想到的只有商场。
这也难怪,对于已经习惯在工厂干活。
从工厂拿钱的侯晓军来说,20年来他根本不用去考虑商品的销售渠道问题。
他所能采取的方法也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的笨办法。
冒着炎炎烈日,侯晓军一家商场一家商场地问,流汗不怕,让他受不了的是不断遭遇的拒绝和白眼。
转机出现在解放路的一家商店里,一个小伙子很热情地说:“等一下,老板马上就来。
”受够冷眼的侯晓军非常激动,更让他感动的是老板爽快地要了100台风扇。
这个上午,侯晓军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赚了1000元,比他在工厂当车间主任时工资多一倍还多。
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太少了。
随后的一年里,侯晓军推销过各种商品,但终于没能养活自己和家人。
等到身上仅剩600多元钱的时候,侯晓军想,我必须去寻找新的机会了。
1995年10月,他踏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车。
追公交车追到15%工厂股份在深圳这个城市里,对于只有一张高中文凭、年过40的侯晓军来说,机会并不比西安多多少。
由于举目无亲,侯晓军整整2个多月没有找到一份工作,家里人凑的1000元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尽管没挣到钱,可他从没有放弃的念头,总想着会有机会的。
下岗工人13年艰辛创业故事
1998年,一直在长城毛纺厂做档车工的李英祥下岗了。
下岗给她的日子带来的变化是出人意料的,从准时上下班,到无班可上,李英祥心里很不是味道。
为了不在家里闲着,她开端开出租车的日子,一干是七年。
开出租车每个月能有两三千的收入,这在其时也算是高收入的职业,但这是个辛苦活。
“每天早上六点多得出门,正午在外面等活,晚上一忙忙到八九点。
”回忆起那段日子,李英祥的家人颇有慨叹,“辛苦也是其次的,让人忧虑的仍是这个职业的风险性。
那几年,接连几个出租车司机出完事。
全家都觉得,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
”这个时分,创业的主意在李英祥的脑海里渐渐萌发。
她开端愈加留神调查周围的日子,期望找到一条可以突围的创业之路。
2005年11月20日,李英祥的朋友喜迁新居,热心的她兴冲冲地去给朋友暖房。
一进门,李英祥觉得浑身难过,装饰后油漆和胶的气味让她忐忑不安,只好在半途借故回家了。
李英祥隐约感觉到,朋友家装饰呈现的这个问题很遍及,跟着日子水平提高,我们对于环保、健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环保装饰是大势所趋,自己为什么不从这里找个项目开端创业呢?经过一段时间上网查资料,李英祥看中了“纳米秸秆门”。
和家人商量获得信赖之后,李英祥一个人去学习做门的技能。
在北京的半个月时间里,她细心听、细心记,在操作间一步步跟着师傅练习。
配料、模具制造、材料加工都逐个着手实践,直到亲手做出三四个成品门,才定心回家。
2006年6月18日,两串鞭炮在门前欢娱跳动,盛华东大街山上的厂房门前,李英祥趾高气扬。
尽管只要5个工人,尽管仅仅5间民房,初度创业的她对这个项目很有决心。
经过两个月的出产,批“纳米秸秆门”上市了。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生力军”没有像李英祥初的想象相同在商场引起广泛重视,刚一投入商场,坐上了“冷板凳”,成了乏人问津的产品。
、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产品迟迟得不到商场认可,工人们熬不住了。
忧虑老板给不起工资,听凭李英祥耐性劝导,5个工人仍是先后找理由离开了。
初度创业的失利带给李胜英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下岗职工创业事迹
下岗职工创业事迹
下岗职工创业事迹她是一名粮食系统的下岗职工;她在闽西第一个为自己加工的大米申请注册商标;她创办了武平县规模最大的超市辉业超市。
她就是福建省龙岩市人大代表、武平辉业超市、喜浪米业总经理温晓红。
近年来,富起来的温晓红乐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之歌......爱拼才会赢下岗女工也可创大业。
1995年下岗后,温晓红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她拿出家里仅有的五千元存款并向亲友借了三万元,创办了米业公司,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历程。
温晓红加工的精米分成焖干饭、煮稀饭、做米米反的等种类,深受广大客户的喜欢。
如今,喜浪牌大米已成了武平城乡及周边地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温晓红并不满足于这些,于2000年以年上缴30多万元租赁费租下了位于县城中心路段的供销大楼,创办辉业超市。
为扩大规模,去年12月,她还在城区西门开设辉业连锁超市;今年元旦,又在岩前镇开设连锁店。
爱拼才会赢。
温晓红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脸上总是漾溢成功的喜悦。
把根留住把根留住,这是温晓红爱唱的一支歌。
她常对手下的员工讲: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之根,大家一定要把诚字留住企业。
辉业超市投资了200多万元,其中还有部分银行贷款,早日收回投资是每一个商家的心愿。
但是,温晓红立志服务百姓、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没有改变,坚持以质为本,以诚为本,对大众化的商品如油、盐、酱、醋等不但质优而且价廉,比小商店还低。
由于她以一颗回报心来经营她的超市,使得辉业超市的人气一天比一天旺了起来,当消费者走进宽。
下岗工人创业4年身家千万
一
Do 『H
下 岗工人创业4 年身家千万
个高 中毕业 生 ,一 个从来没 有 据 郭 大 宝朋 友 提 供 的信 息 , 当 想过 当老板 的入 ,在无奈 的情况 下选 时仅 东莞 有一 家 台资企 业生产 这种 鞋 择 自我创业 ,结果竟出乎意料 的好 。 模 ,最大 的用 户也在 东莞 ,是一家位 4 年过后 ,他不仅解决 了生存问 居 世界 前列 的 台资鞋厂 。直接 找到这 题 ,而且创办 了一个拥有2 。 。 名员工 、 家 台资制鞋企业 。 年 销售 额过千 万元 的企 业 。这个人就 郭 大 宝只记得 那位 台湾老板 说 : 是下岗职工郭大 宝。 “ 不 管 你 怎 么做 产 品 , 只要 东 西 我 好 ,价格合 适 ,交 货及 时 ,我就会 买 家族月入不够养孩子 你 的货。 ”正是这 句话让 郭大 宝看 到 郭 大 宝是 安徽 芜湖 的农家子 弟 , 希 望。郭大 宝和朋友 起初 他们买 别人 曾 当过兵 ,1 9 年在 一家信 息公 司 当 5 9 的产 品 ,再 卖 给 台湾老 , 由于 量 板 职 员。 1 9 年 底 ,他所 在 的深 圳某证 9 9 小 ,卖价 并不 比别人 低多少 ,台湾老 券信 息企业 宣告破产 。郭大 宝被迫 下 板 还是 买 了他们 的 货。与这 家 台湾 大 岗,此 时他 已3 岁。他 的爱人在超 市 4 企 业做成 生意 为企 业 带来 了信誉 。以 工作 ,月入不过 1 O 元 ,女儿仅 一岁 O 5 后和 一 些小规模企 业谈 生意 时 ,对 方 多 。郭大 宝下 岗后政 府发给 他 的每月 听说 那家 台资大厂都 是他 的客户 , 最低保障金4 0 0 多元,夫 妻两入 的工资 也就跟着订 了货。 加起来几乎不够养孩子。 第 一个 月,郭大 宝他们就 赚了1 万 然 而 ,坏运 气还在 继续 ,郭大 宝 元 ,接下来 三个 月价 格 控制得不 好 , 下岗1个月后,爱人也下 岗了。 0 又赔 了。接连 三个 月每 月赔8 0 元 00 那阵子 ,郭大 宝天 天翻报 纸找工 朋友 有 点想 撤 资 ,郭大 宝借 了3 元 万 作 ,他也 多次去过 人才 市场 ,一个高 继续 干。 三个月后 生意 开始 好转 。郭 中生 ,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又老大 不小 的 ,没人 肯雇 大 宝正 式买 了设备 租 了厂 房大 干起 他 。郭大 宝很感激 深圳 市劳动局 ,当 来 。三位朋友 也各 自明确 了股份 .郭 时市劳动局 给下 岗职工每 人提供 三次 大 宝是第 二大股 东 。如 今 ,群 博 实业 免 费培 训 ,课 程有 美容美发 、餐 饮等 每 月鞋模订单达5 万至4 万元。 o o 技 能培 训 ,也 有 自我创业 。郭大 宝进 成 功使 郭大 宝悟 出两点 ,第 一, 了创业培训班。 所有 的购 货商都 不会满 足 只从 一家供 7 万元创业 应 商处拿 货 ,因为这样 不仅有 风险 。 郭大 宝有 两 个特 别 要好 的老 乡, 也容易被对方 掌控 ; 第 二 ,小 商船要 敢碰巡 洋舰 。如 个事 业有成 ,另一 个在深 圳塑料行 果小企 业一 开始就 能和 大客户做 成生 业多年 ,手里正有 一个好项 目。朋友都 劝郭大 宝 自己干,有钱 的朋友 出资7) 意 ,不 仅生 意稳定 了,而 且技术 质量 7 - 小企业 一开始 主 元 ,另一个朋友提供项 目信息 ,由郭大 等起 点较高 ,另外 , 宝具体操作。郭大 宝朋友手里现成 的项 攻一个 大客 户 .也更 容 易集 中入 力物 力提高效率 ,更有利于做大。 目就是专为出 口高档鞋订做鞋模。
下岗女工创业故事:农村妇女成为亿万女老板
下岗女工创业故事:农村妇女成为亿万女老板(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下岗女工创业故事:农村妇女成为亿万女老板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下岗女工创业故事:农村妇女成为亿万女老板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下岗女工创业故事:农村妇女成为亿万女老板下岗女工创业,这个故事发生在1997年,那年钱阿玲43岁。
下岗女工创业屡见不鲜,成功之例也有不少,下岗创业并不是全无可行性,有时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一年,因所在的工厂倒闭,钱阿玲也成为失业大军的一员。
此时,女儿正在读高中,丈夫只是电子厂的普通职工。
经过短暂的彷徨,只读过4年书的农村妇女钱阿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创业。
“阿玲别折腾了,咱们乡下人有口饭吃就行了。
”最初,亲友们并不理解她为何要创业。
“我们盛泽是个好地方,产丝绸是出了名的,家家户户都会做,质量好,只要肯吃苦就能干成。
”她对自己的创业理想充满信心。
“别人创业有资金、背景,我有‘脑筋’和‘苦筋’。
”带着5个同样遭遇下岗的姐妹,从一个20多平方米的面料小卖部起家,她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当时的国外面料市场,流行一种20D单孔锦纶丝和人造棉交织的面料,在国内没人敢做,但是其轻薄、柔软、华丽的独特风格,激起了钱阿玲全力开发这个新品种的信念。
夜以继日地努力,无数次失败之后“聪明玲珑”诞生了,接着天丝、亚麻、莫代尔等也被引入该系列,走出国门后受到国内外客商的极大欢迎。
13年过去了,钱阿玲的公司已经由一个小门面发展成拥有70多亩厂区面积、资产上亿的公司,连续三年入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
下岗女工创业,“有我吃的,就有你们吃的`,我不能让你们再下岗。
”厂里的400多名员工中,超过一半都是下岗工人,劳动合同一签就是5年,工龄超过10年的老员工就有很多。
在厂里,工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钱阿姨”。
“我喜欢工人们叫我阿姨,这说明和我亲近。
厂子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她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精选范文 -------
下岗职工的创业故事
春节刚过,××保险公司××支公司××营业部的业务员们已忙碌起来:曾经是下岗职工的他们,有的去给客户拜年,有的携礼品去看望生病的客户,有的忙着为客户理赔。
都说做保险不容易,可××营业部的客户继续率近年来始终保持在90%以上。
法宝何在?××营业部经理赵远说了两个字:诚信。
“要做保险先要学做人。
如果把质量比作产品的生命,那么诚信就是保险业务员的生命。
保险是一种无形产品,一种长远投资,客户只有信任你,才能信任你的产品。
”赵远说,“诚信写在我们的心上,体现在行动上”。
在这里,记者听到了不少感人故事。
一
1998年,因为整个纺织行业不景气,毛秀芳从市区一家织布厂内退回家,那年她48岁。
毛秀芳不愿就此认命。
同年8月,经过别人介绍,她来到××保险公司××营业部做起了业务员。
对新岗位,毛秀芳十分珍惜。
1999年3月,毛秀芳认识了九龙镇一位私营业主。
第一次去时,客户说自己厂子还不大,经济条件还不够好,婉言推辞。
不过毛秀芳不灰心。
2000年春节,她主动到客户家里拜年,当时客户答复:现在我正在砌厂房,等6月竣工后你再来吧。
虽然没做成,但客户态度已有所转变,这让她信心大增。
此后她又跑了几趟,因为客户的企业新上项目,结果又没做成。
20XX年春节,毛秀芳又去客户家拜年。
当时下着雨,天气特别冷,到客户家时,她手脚冰凉。
客户被感动了,当场为他家三口人买了共1.5万元的保险。
二
业务员刘红第一次去拜访客户时,刘红站在客户家门口,心扑扑直跳,就希望客户家里没人才好。
不过,这种心理障碍很快被刘红克服了。
三个月后,刘红跑到一笔业务:市区一村会计为她在镇江上大学的儿子买保险。
因为儿子在外地,会计要代儿子签字。
但按照有关规
下岗职工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