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
新生儿识别交接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识别交接制度及流程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新生儿识别交接制度及流程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是医疗机构确保新生儿安全的重要环节。
该制度旨在避免新生儿混淆、误交或遗漏,保障每个新生儿的身份安全。
下面是一个针对医疗机构的的详细介绍。
制度目标。
1. 确保新生儿身份安全。
通过有效的识别和交接流程,防止新生儿的身份混淆或误交。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确保医务人员在处理新生儿时,能够准确识别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避免因身份混淆而导致的医疗差错。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1、清醒患者。
操作前查看患者床头卡片(查对床号、姓名、性别),询问患者姓名与其确认身份,无误之后,再执行下一步的操作。
2、手术患者需在术前由病房护士为其佩戴腕带,应清晰、准确填写腕带信息,禁止涂改,须经双人核对腕带信息与患者相符后方可为患者佩戴。
手术当日接患者时再次核对患者身份,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核对患者身份,术前麻醉师、主刀医师及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术中执行操作前通过腕带核对患者信息确认身份,术后与病房护士核对信息后交接,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3、对昏迷、谵妄、嗜睡等意识障碍、无自主行为能力、新生儿、手术及危重患者。
评估患者病情,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填写患者信息,家属确认双人核对签名,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核对腕带信息。
新生儿身份识别核对交接制度
新生儿身份识别核对交接制度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儿安全,特制定我院新生儿身份识别及核对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2、严格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同时在使用“腕带”时,必须进行双核对.认真核对婴儿姓名(包括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3、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外,还需查新生儿床头卡、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核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4、新生儿沐浴回病房时,须核对母亲床头卡、床号、母亲姓名,母婴核对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5、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需核对新生儿床头卡、姓名、性别与手腕标识上的内容,母亲床号与姓名,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6、新生儿按摩前后均需核对床头卡、手腕标识,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7、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新生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根据医嘱使用新生儿所需的药物。
通知检查、治疗护送人员并与其核对,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和床头卡,核对新生儿检查的项目名称及检查所需携带的药物.新生儿检查、治疗离开病区时必须有家属陪同。
新生儿检查完毕后再次由护送人员和护士双人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和床头卡.8、新生儿需要手术时,在手术转运交接中除核对新生儿姓名和住院号,还要佩戴“腕带”标识。
写明新生儿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等,不得空项;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接收时进行严格查对;于患者麻醉手术前、皮肤切开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对患者身份分别再次确认。
新生儿患者术后回到病房由病房护士与护送患者人员进行严格床旁交接,双核对确认。
9、新生儿转入时,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实行双向核对,检查新生儿的全身皮肤及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并核对新生儿携带的各类物品,包括胸片、CT片、门诊卡使用的药物,核对无误后接收新生儿.10、新生儿出院时,责任护士与另一护士双人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和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无误后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并剪下身份识别腕带放在新生儿胸前.抱给家长时做到开放式提问,让家长说出患儿的姓名、性别,与腕带核对准确无误后与家长检查患儿的皮肤并做护理指导,然后将患儿交给家长,必要时让家长出具身份证明并做好记录.11、新生儿佩戴的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双人(不包括护工和清洁员)核对患儿的信息正确无误后制作。
新生儿身份查对流程
新生儿身份查对流程英文回答:Newborn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As a new parent, on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tasks is to verify the identity of your newborn. This process ensures that your baby receives th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and establishes their legal identity. The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 for newborns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1. Birth registration: The first step is to register the birth of your baby with the appropriate government authority. This can usually be done at the hospital or birthing center where your baby was born. You will ne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baby's name, date and place of birth, parents' names, and other relevant details. The birth registration form will serve as the basis for all future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es.2. Social Security Number (SSN) appl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btaining a Social Security Number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 Youwill need to apply for an SSN for your baby, which can be done at the local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office or through the mail. The SSN will be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including tax filing, employment, and accessing government benefits.3. Passport application: If you plan to travel internationally with your newborn, you will need to applyfor a passport. The passport application requires proof of the baby's identity, such as a birth certificate, parents'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and passport photos. The passport serves a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identification document.4. Health insurance enrollment: It is crucial to enroll your newborn in a health insurance plan as soon as possible. This ensures that your baby receives necessary medical care and treatment. You will need to provide the baby's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such as the birth certificate, SSN, and any other required information.5. Additional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Depending on your country's regulations,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required for your newborn. These can include a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ard, a driver's license, or other government-issued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It is essential to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follow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中文回答:新生儿身份查对流程。
2024年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范文(六篇)
2024年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范文患者识别程序为确保精确无误地识别患者信息,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我们采用双重身份确认制度,对住院患者进行管理,即使用腕带标识和床头牌。
具体措施如下:1、医疗人员在执行任何医疗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采用至少两种身份验证方式,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禁止仅依赖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进行识别。
2、在进行侵入性(包括介入)治疗前,执行者需亲自通知患者或家属,并严格执行查对程序,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
3、对于ICU、新生儿科/室、手术患者、意识模糊、无自主行动能力的患者以及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的有效工具。
腕带信息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
新生儿腕带包含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信息。
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眼见证患者佩戴。
4、手术前一天,病房护士根据医嘱核对手术患者信息,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
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核对病历及腕带信息,并与患者或家属确认,无误后方可接走。
进入手术室后,再次与巡回护士核对,无误后进入手术间。
手术开始前,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确认,术后手术室需将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进行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在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将患者护送至转入科室。
两科室医护人员在床边交接病历、病情及护理状况,交接完毕后,双方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上签字后方可离开。
6、相关职能科室(如医教科、护理部、门诊部)需履行监督职责,并做好记录工作。
2024年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范文(二)1、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在非标准情况下进行的电话沟通,需遵循《医疗工作电话沟通记录管理规程》进行记录。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
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保证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将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患者的必要途径,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一、患者身份识别目的1.患者身份识别能使医务人员正确识别与确认患者,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诊疗活动,保证患者安全。
2.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1.制定患者身份识别工作流程,规范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患者的工作程序。
2.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二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
3.住院患者统一佩戴腕带.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识,特别是1CU、新生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等科室,以及意温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
4.建立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5.住院患者床头挂患者身份标识牌,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护理级别等,以确认患者的身份。
6.对无法有效沟通者,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患者采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记,并请患者家属参与核对.7鼓励并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8.院护理安全小组(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患者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三、患者身份识别规程1.确定识别患者身份时机:患者入院时;患者进行检查前、中、后;患者进行各项治疗前、中、后;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患者时;手术前、后;患者转科交接时;患者转床时;患者出院时;为新生儿洗澡、更衣、各项检查和治疗前、中、后等。
2.确定识别患者身份内容:对成人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前,核对姓名、年龄、性別、住院号等内容;新生儿身份识别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及住院号、婴儿性别、身长、体重、出生日期与时间。
医院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标准版)
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
一、办理新生儿入、出院时均需保留足纹印迹,在足印纸印上新生儿左足足底印和监护人的左手大拇指印,印迹宜清晰,并要求监护人和接诊护士共同签名确认。
二、新生儿入院即予佩戴双手腕带,腕带上写明婴儿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等信息,由第二人核对无误后,将腕带根据分别佩戴于患儿的左手及左脚上。
并准确无误填写床头卡。
三、患儿监护人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入、出院,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
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四、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前,均需先核对腕带、床头卡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五、护士每班交接时坚持查看腕带的佩戴情况,松紧是否适宜,佩戴处皮肤有无破损,血液循环是否良好,及时调节或更换。
腕带信息与床头卡的信息保持一致。
六、在住院期间出现腕带脱落的要及时系上,腕带破坏或者字迹模糊的要及时更换,更换时要准确无误填写各项内容,并由双人核对,保证各项内容正确。
七、探视时,需出示医院交给的联系单,并与患儿所佩手腕带名字一致,护士核对无误后方可允许家属进入,新生儿病房实行无陪制度,除了探视时间谢绝一切家属的探访,并利用门禁系统实行24h封闭式管理,以免发生新生儿失窃或调换事件。
八、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入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3篇)
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1.在标本采集、给药、输液、手术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要同时查对患者姓名和住院号,不得仅以房间号、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2.全院各病房、重症监护室的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必须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别病人的一种手段。
3.急诊、病房、手术室、等病人的转运交接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
4.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除查对患者姓名和住院号,同时须有识别患者身份的纸质“腕带”标识。
在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前,由所在科室护士对患者使用纸质“腕带”标识,写明患者身份信息;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接收时进行严格查对、记录、签名。
5.急诊科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在与病房与手术室之间转科时,须填写《患者转科交接本》,交接时严格进行查对和签名。
6.产房与病房、与ICU转运产妇、新生儿时,应采取两种以上方法识别身份,新生儿佩戴医院统一印制的“腕带”,写明住院号、床号、性别;产房与接收科室人员进行床旁交接、核对并双签名。
7.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8.患者入院后,护士按操作规程给予佩戴“腕带”,腕带填入信息准确无误,实行双人核对,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9.“腕带”上应标明患者的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诊断等,要求内容清晰,项目规范。
10对佩戴“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利用“腕带”标识进行识别。
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2)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患者登记:患者到达医院时,需前往登记处进行登记,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并在办理就诊卡或挂号单。
2. 就诊卡/挂号单:医院通常会给患者办理一张就诊卡或挂号单,作为患者身份的标识,包含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用于管理患者的就诊过程。
产妇及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
产妇及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
1、产妇入院时接诊护士确认产妇的身份,核对姓名、年龄、确定身份无误后,
在右手系上标有产妇姓名、科别和住院号的腕带。
2、胎儿娩出后,有负责接生或婴儿护理的助产士将新生儿抱给母亲确认性别,
并口头复述一遍。
3、护理婴儿的助产士填写母婴标识带(内容包括母亲姓名、婴儿性别),与产妇
共同核对母亲姓名和婴儿性别,确认无误后把母婴标识带分别系在新生儿和母亲的左手腕,松紧适宜,防止脱落。
4、护理婴儿的助产士为新生儿称体重,测量头围、胸围、身长,仔细检查新生
儿外观有无出生缺陷,如发现有应立即告知产妇及家属,必要时请父亲核实,并在病历上详细记录缺陷情况。
5、填写新生儿标识信息表格,与产妇共同核对信息表格上产妇姓名、新生儿性
别和出生时间,并盖上新生儿双足印和母亲的右手食指印存档。
填写胸卡(内容包括母亲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体重、身长和产式),胸卡挂到新生儿的包被外。
6、同时多名产妇分娩时,助产士按以上要求处理后,将新生儿分别放置于产妇
身边,以免混淆。
出室前再次核对产妇姓名、新生儿性别及出生时间。
7、当新生儿转入爱婴区时,助产士与病房护士在床边共同核对母亲姓名、婴儿
性别、出生时间、住院号要与“新生儿标识信息表格”上的一致。
2014-04-11修订。
产房身份识别流程
产房身份识别流程Entering a labor and delivery room for the first time can be an overwhelming experience for expectant parents. From the moment you arrive at the hospital to the time you leave with your new baby, you will encounter a variety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ho will play a role in bringing your child into the world.第一次进入产房对于准父母来说可能是一种令人不知所措的经历。
从你到达医院的那一刻开始,到离开时带着新生宝宝离开,你会遇到许多医护人员,他们将在孩子出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One of the first steps in the labor and delivery process is to establish the identity of the expectant mother. This is typically done through the use of identification bracelets that are placed on the mother's wrist upon her arrival at the hospital. These bracelets include the mother's name, date of birth, and medical record number, as well as any additional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necessary for the healthcare team.产房流程中的第一步是确认准妈妈的身份。
新生儿身份识别核对交接制度
新生儿身份识别核对交接制度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儿安全,特制定我院新生儿身份识别及核对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2、严格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同时在使用“腕带”时,必须进行双核对。
认真核对婴儿姓名(包括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3、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外,还需查新生儿床头卡、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核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4、新生儿沐浴回病房时,须核对母亲床头卡、床号、母亲姓名,母婴核对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5、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需核对新生儿床头卡、姓名、性别与手腕标识上的内容,母亲床号与姓名,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6、新生儿按摩前后均需核对床头卡、手腕标识,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7、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新生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根据医嘱使用新生儿所需的药物.通知检查、治疗护送人员并与其核对,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和床头卡,核对新生儿检查的项目名称及检查所需携带的药物.新生儿检查、治疗离开病区时必须有家属陪同。
新生儿检查完毕后再次由护送人员和护士双人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和床头卡。
8、新生儿需要手术时,在手术转运交接中除核对新生儿姓名和住院号,还要佩戴“腕带"标识。
写明新生儿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等,不得空项;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接收时进行严格查对;于患者麻醉手术前、皮肤切开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共同对患者身份分别再次确认。
新生儿患者术后回到病房由病房护士与护送患者人员进行严格床旁交接,双核对确认.9、新生儿转入时,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实行双向核对,检查新生儿的全身皮肤及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并核对新生儿携带的各类物品,包括胸片、CT片、门诊卡使用的药物,核对无误后接收新生儿.10、新生儿出院时,责任护士与另一护士双人核对新生儿手腕标识和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无误后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并剪下身份识别腕带放在新生儿胸前。
新生儿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
新生儿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新生儿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新生儿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新生儿的过程。
准确识别新生儿身份保证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将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新生儿的必要途径,是确保新生儿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一.新生儿身份识别目的1.新生儿身份识别能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识别与确认新生儿,确保对正确的新生儿实施正确的诊疗活动。
保证新生儿安全是保证产科质量的前提。
2.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有效降低母亲担心新生儿身份错误的焦虑。
3.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制度1.制定新生儿身份识别工作流程,规范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新生儿的工作程序。
2.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母亲姓名,住院号二项核对新生儿身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依据。
3. 建立标本采集,给药,诊疗活动(疫苗接种,沐浴等)时新生儿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等。
4.住院新生儿统一佩戴左手,左脚腕带及胸卡作为识别身份的标识,并请新生儿家长参与核对。
5. 新生儿身上挂身份标识牌,注明母亲的床号,姓名,住院号;婴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身长,体重等。
左手,左脚腕带写上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
6.职能部门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新生儿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
三.新生儿身份识别规程1.确定识别新生儿身份时机:新生儿出生后母婴同室时;由儿科转入综合区,与当区护士交接时;需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护理时。
2. 出生后母婴同室确定识别新生儿身份内容:交接护士在病室共同查对婴儿手、脚腕带、胸卡填写的母亲姓名,住院号,婴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身长,体重等是否与分娩记录单及新生儿出生记录相符,解开尿布与家属共同核对新生儿性别,告知身份标识的重要性。
儿科身份识别流程
儿科身份识别流程【规范要求】正确识别患儿身份,准确执行各项治疗、护理。
【处理步骤】L住院、急诊留院观察、急救室患儿均需佩戴腕带。
2.患儿腕带经家长确认信息无误后系在患儿腕部或踝部(根据医院规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区患儿必须佩戴两条腕带。
3.向家长宣教腕带佩戴的作用及重要性。
4.护士每天检查患儿腕带情况,要求信息正确、墨迹/字迹清晰、佩戴松紧适宜,检查局部皮肤有无过敏情况。
无陪护新生儿特别强调每天认真检查患儿、腕带信息、床头卡信息三者的一致性。
5.护士在执行各类治疗、留取标本及出院时需使用两种方法识别患儿身份(姓名、住院号)。
(1)执行治疗:有陪病区护士需向家长反问患儿姓名及PDA扫描治疗标签与患儿腕带条码;无陪病区护士核对床头卡及PDA扫描治疗标签与患儿腕带条码,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2)抽取血交叉、输血及使用规定高危药物时需双人核对患儿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留取标本:有陪病区护士需向家长反问患儿姓名+PDA 扫描检验单标签与患儿腕带条码;无陪病区护士核对床头卡+PDA 扫描检验单标签与患儿腕带条码,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4)出院:有陪病区护士向家长核对患儿姓名及腕带信息无误后去除腕带,患儿方可离院;无陪病区患儿出院时需使用PDA 扫描患儿出院证上条码与腕带条码,询问家长患儿姓名、性别等信息,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让家长抱患儿离院。
新生儿出院尚需按要求登记、保存相关信息,如出院时间、抱患儿出院的护士及接送的家长签名等。
6.如在院期间患儿发生腕带遗失或断裂不能佩戴,由护士填写申请单后,到住院处补打印腕带,有陪病区护士与家长核对腕带信息无误后给患儿佩戴,无陪病区双人核对无误后给患儿佩戴。
【结果标准】L腕带信息与患儿身份相符,并正确佩戴。
7.记录正确、及时。
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样本(2篇)
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样本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
具体如下: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务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不得单独使用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核对患者。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者要亲自告知病人或家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3、ICU、新生儿科/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无自主潜力的患者、不一样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病人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实施抢救、输血、输液等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
腕带资料包括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
新生儿腕带资料包括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
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视病人佩戴。
4、手术前一天,各病区分管护士根据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
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接病人时核对病历及腕带的资料,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后方能接走。
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手术间。
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术后手术室仍应持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由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
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同时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状况,交接完毕,双方分别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签字后方可离开。
6、职能部门(医教科、护理部、门诊部)履行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样本(二)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在门诊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 新生儿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新生儿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
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新生儿的过程。
准确识别新生儿身份保证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
将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新生儿的必要途径,是确保新生儿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一.新生儿身份识别目的
1.新生儿身份识别能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识别与确认新生儿,确保对正确的新生儿实施正确的诊疗活动。
保证新生儿安全是保证产科质量的前提。
2.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有效降低母亲担心新生儿身份错误的焦虑。
3.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1.制定新生儿身份识别工作流程,规范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新生儿的工作程序。
2.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母亲姓名,住院号二项核对新生儿身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依据。
3. 建立标本采集,给药,诊疗活动(疫苗接种,沐浴等)时新生儿身份确认的
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等。
4.住院新生儿统一佩戴左手,左脚腕带及胸卡作为识别身份的标识,并请新生儿家长参与核对。
5. 新生儿身上挂身份标识牌,注明母亲的床号,姓名,住院号;婴儿性别,出
生日期时间,身长,体重等。
左手,左脚腕带写上母亲姓名,住院号,新生儿
性别,出生日期。
6.职能部门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新生儿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
三.新生儿身份识别规程
1.确定识别新生儿身份时机:新生儿出生后母婴同室时;由儿科转入综合区,与当区护士交接时;需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护理时。
2. 出生后母婴同室确定识别新生儿身份内容:交接护士在病室共同查对婴儿手、脚腕带、胸卡填写的母亲姓名,住院号,婴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身长,体
重等是否与分娩记录单及新生儿出生记录相符,解开尿布与家属共同核对新生
儿性别,告知身份标识的重要性。
3.新生儿科转入婴儿进行身份识别:与新生儿病区护士一起核对手脚腕带及胸卡
上母亲姓名、新生儿科住院号,婴儿性别,出生日期,产式等信息与转科记录
单是否相符,并做好交接班。
(因转入新生儿的身份标识中住院号均为新生儿
科住院号,故新生儿入室后应重新参照母亲分娩记录单的信息:用油性笔,以整洁清晰字体在腕带写产妇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胸
卡写产妇床号、姓名、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出生日期与时间、体
重、身长、预防接种及筛查完成情况。
并由两名护士核对后再至病房让新生儿
母亲核对标识与其的腕带信息中住院号及姓名一致,确认新生儿性别。
取下新
生儿科的胸卡及腕带,戴上新的身份标识。
综合区责任护士根据儿科护士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