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浮士德形象分析

浮士德形象分析

德所说的“活力”就是理性,也就是浮士德所说的神性— 道德意识。
9
而正是道德意识使浮士德陷入了灵与肉、理性和原欲的 矛盾之中: 我的胸中,哎!藏着两个灵魂, 一个要与另一个各奔东西; 一个要沉溺于粗鄙的爱欲里; 用吸盘把尘世紧紧抱住; 另一个拼命地想挣脱凡尘, 飞升到崇高的净土。 ……
这种矛盾是永无止境的。因而灵与肉、理性与原欲的统一 、人的完全而永恒的自由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浮士德满足于这种追求——自由境界,实际上就是永远的 不满足。
(二)人物形象
1、浮士德的形象 浮士德是欧洲近代人的典型,集魔性和神性、 原欲和理性于一身的人物。 ①浮士德是一个在自然欲望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 生活体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原欲型的人 物形象。 书斋的苦闷:标志着他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以 及发自生命本原的欲望。
1
如今,唉!哲学、 法学和医学, 遗憾还有神学, 我全已努力钻研。 可到头来仍是个傻瓜, 并未比当初聪明半点! …… 最后却发现一片茫然。 我因此真叫忧心如焚 …… 我既无产业也无金钱, 也没有荣耀没有盛名; 这么活下去啊连狗也不肯!
让我们投身时间的洪流 让我们卷入事件的旋涡 人痛苦和享受互相交替 人成功与厌烦彼此混合 真正的男子汉只能是 不断活动,不断拼搏
7
只有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者 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
这里的自由是哲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意志的自由 ——个体的人的精神独立与自主。拥有这种“自由” 的人,才能每天不满足的去追求和开拓。 歌德通过浮士德的形象张扬个人主义,在近代西方文 学史上是第一个,通过浮士德的永不满足精神的颂扬表 现了近代个性解放的心声,传达了19世纪欧洲社会的时 代精神。
他是在自然欲望的驱使下凭生命的自由意志去追求 和体验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追求和行动,从主观动 机上通常是没有道德上的造恶或造善的选择——个 人主义者。

古代希腊悲剧中的主题与人物分析

古代希腊悲剧中的主题与人物分析

古代希腊悲剧中的主题与人物分析引言古希腊悲剧是西方文学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主题和复杂的人物形象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和欣赏。

本文将探讨古希腊悲剧中常见的主题,并对其中几个重要角色进行深入分析。

主题分析命运与命运不可逆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常常被描绘为无法避免并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无论是神明还是宿命,都超越了人类努力和意志。

例如,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注定要遭受自己父亲谋杀、娶自己母亲、最终导致王国的灾难。

尽管他竭力逃避命运,但结果却不可改变。

自大与傲慢自大和傲慢是另一个常见的主题。

许多角色在面对神明或命运时表现出过度自信和不恰当的骄傲,最终导致自己的毁灭。

《安提贡尼》中的克里翁王和《荷马一书中的特洛伊战争领袖阿喀琉斯就是明显例子。

罪与罚在古希腊悲剧中,罪行往往伴随着相应的惩罚。

这种主题反映了道德秩序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必须对其行为承担责任的现实。

例如,《奥瑞斯忒亚》中,奥瑞斯忒斯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克吕滕涅斯特拉和情妇埃吉斯提找除他自己出轨行为,结果他自己也遭到了报应。

人物分析俄狄浦斯(《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古希腊悲剧中最具代表性和复杂的角色之一。

他是一个英勇而聪明的国王,却在寻求真相时不知不觉地走向了自己无法接受的结局。

他追求真理和正义,但最终被命运背叛。

克里翁王(《安提贡尼》)克里翁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君主,他将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

尽管其他人劝阻,但他强迫执行法律要求埋葬两位反叛的侄子中的其中一位时遭到神明的惩罚。

他最终在自己身上承受了沉重的负罪感,这使得他改变了他对权力和威望的看法。

奥瑞斯忒斯(《奥瑞斯忒亚》)奥瑞斯忒斯是一个复杂而备受争议的角色。

他面临着艰难的道德抉择:为了复仇杀死母亲和情妇是否合乎伦理?尽管他解决了家庭纠纷并恢复了秩序,但以暴力来报复也导致了更多血腥与混乱。

结论古希腊悲剧中的主题与角色分析揭示了人性、命运、道德等永恒问题。

这些故事提供了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启示,并以其深度和智慧打动着读者和观众,使古希腊悲剧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

外国文学35个重要人物形象

外国文学35个重要人物形象

35个人物形象1堂吉柯德形象:受骑士小说影响脱离现实沉于幻想,这时他是荒诞的梦想家和道德高尚的疯子,当不涉及骑士文学时,他是一个学识渊博,辩才出色思路明晰为理想奋斗的战士,追求自由平等,反封建,行动上百折不挠,闪着人文主义光芒。

2哈姆雷特形象:有崇高理想,目光深刻和社会责任感,但性格内向,过于审慎。

找不到问题的答案变得精神忧郁,最由于敌人同归于尽。

3哈姆雷特:悲剧根源外在原因,黑暗势力的强大,内在原因自身的软弱,他是时代的悲剧,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4哈姆雷特:由于和延宕它一旦杀死了国王,就不单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担负起颠倒混乱的政治局势,和国民命运,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的强大,一个人文主义者不可能发动和依靠群众,只会孤军奋战后被恶势力吞没。

5阿巴贡形象6达尔丢夫形象:表里不一的虔诚教士,贪吃贪睡贪色贪财的利用教会行骗的伪君子。

7浮士德形象:积极进取生无所息毅力超人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方面沉迷于名利地位女人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又勇敢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有着灵与肉的冲突。

体现了人类复杂性和探求精神。

8米芾斯托米的辩证关系情欲的化身,淫荡无耻的本性,但对于浮士德探索人生起到推动作用,如使富士德走出书斋生活投身到实践中,鞭笞人贪图安逸使人更努力,并且以一个虚无主义这眼光表现社会邪恶和人的软点,观点精辟嘲讽辛辣,有以毒攻毒之效果。

9堂皇形象:英俊,骄傲,胆大,热情,玩世不恭但不忧郁,没有反抗进取精神。

10埃斯米莱达:真善美的化身,爱自由富有同情心,品格坚贞。

11冉阿让:宽容仁善乐善好施。

12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受西方民族思想启蒙,具人道主义倾向,对现实不满厌倦上流社会的庸俗,但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抑郁,玩世不恭的多余人。

脱离人民有不溶于上流社会的多余人。

13达吉亚娜形象:温柔善良感情丰富,爱自然人民,受启蒙思想,追求独立个性解放,珍视爱情,但无法脱离资产阶级。

14于连形象:复杂矛盾的个人奋斗者,复辟时期小资典型,精力充沛的伪善者,它是革命与复辟的产物。

分析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其典型意义

分析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其典型意义

分析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其典型意义
哈姆莱特形象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之一,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角色之一。

他是丹麦王子,有着极其复杂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是一个备受苦难、充满矛盾、思想深刻的人物形象。

首先,哈姆莱特形象的复杂性在于他的深情与冷静的矛盾性格。

他既有温情,又有使命感;既有勇敢,又有惧怕;既有热忱,又有怀疑。

他几乎成为了所有复杂角色的代表,他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欧洲文学中这一人物类型的塑造。

最后,哈姆莱特形象的内在痛苦也成为了他典型意义另一方面。

哈姆莱特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在认真地思考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意义,是一位深刻思想家。

他冷酷无情的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变成了他复杂性格的又一反映。

他不仅是一个人物形象,更是无数人共鸣的心灵寄托。

因此,哈姆莱特的形象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有名的复杂人物与道德战士的代表,也是一个引人深思、具有广泛共鸣的心灵寄托。

论《荷马史诗》的女性形象

论《荷马史诗》的女性形象

论《荷马史诗》的女性形象《荷马史诗》作为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构成了史诗的魅力所在。

在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女性形象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她们或是妩媚动人的美女,或是坚强独立的女王,或是深情厚重的母亲,或是灵动聪慧的少女,每一个形象都展现着古希腊文化对女性的不同理解。

本文将通过对《荷马史诗》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古希腊文化对女性的态度和观念。

女性形象在《荷马史诗》中往往被描绘成美丽动人、妩媚多情的化身。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特洛伊的王后赫拉。

赫拉在《伊利亚特》中被描绘为绝世美人,她的美貌和智慧是众神的羡慕,也是英雄们的梦寐以求。

另外在《奥德赛》中,海伦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她的美貌引起了特洛伊战争,也使得无数英雄为她疯狂。

这些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古希腊文化对女性美丽和魅力的崇拜和迷恋,女性的美貌被视作无可替代的魅力。

古希腊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是母亲的化身。

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母亲安提克莉特一直在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她的母爱无私且坚定。

古希腊文学对母亲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温柔和慈爱,她们以母爱为中心,牺牲奉献,为子女默默付出。

母亲形象在《荷马史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们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是子女成长的坚强后盾。

古希腊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包括许多年轻美丽、聪慧灵动的少女形象。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公主帕里斯,在特洛伊战争中,她展现了非凡的聪慧和勇敢,与哥哥争夺控制城市的权利。

她的形象展现了古希腊文化对年轻女性的理解,她们聪明勇敢,表现出了自己独立的一面。

《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展现了古希腊文化对女性的多重理解。

她们不仅具有美丽动人的外表,更有内在的独立坚强、母爱温馨和年轻聪慧。

古希腊文化对女性的赞美和尊重贯穿始终,这种对女性的多重理解也启发了后世对女性形象的的深入探讨。

女性形象在《荷马史诗》中的丰富多彩,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外国文学作品分析

外国文学作品分析

一、于连的形象分析: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1 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

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2 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

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

在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

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

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

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3 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

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

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

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二、论述《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特征。

小说通过了3个典型环境(维立叶尔、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中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露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压迫、平民的反抗、贵族和社会的腐败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了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客观真理2 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

于连收到玛特儿小姐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篇1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问世以来,关于主人公奥涅金的争议一直不断。

自从赫尔岑把“多余人”的帽子戴在奥涅金的头上,评论界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然而。

近年来,随着普希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多余人”论受到了怀疑。

张铁夫在(近年来我国的普希金研究》一文中作了总结,认为我国文艺界近年来至少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而不能归入“多余的人”;一种观点认为“多余的人”是一种超阶级的提法,奥涅金形象从许多方面来考察都是一个“中间人物”;第三种观点仍然坚持奥涅金是“多余的人”。

本文力图从这些矛盾的分析中获取对奥涅金形象思想价值的再认识。

这里所说的“思想价值”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奥涅金在其自身封闭状态中的本体价值;其二,奥涅金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价值;其三、奥涅金形象对于读者的认识价值。

小说“卷首语”是这样的:“他虚荣心极重,又特别自负,因此无论在谈到自己的好的或坏的行为时都抱着同样冷漠的态度—这也许是他自以为比别人优越所造成的”。

这段话是普希金对主人公奥涅金的“判词”,同时也像是作者本人的自画像。

别林斯基说《奥涅金》倾注了普希金的全部热情,小说里有着诗人的种种幻想、喜怒哀乐和全部理解能力,它是诗人的整个生命、全副心灵和他所有的爱;因此说普希金通过奥涅金形象的塑造以探索自己精神苦闷的原因和思想出路并不为过,可以说,奥涅金的思想矛盾正是普希金的思想矛盾。

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反抗的出路,王智量甚至认为奥涅金形象就是普希金本人的真实写照。

②奥涅金和南方叙事诗篇中的“俘虏”、阿乐哥等一样,都是贵族先进阶层的代表,不满现实、追求自由,但又心灰意冷、精神苦闷。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女性形象分析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女性形象分析

是受 到 大 家喜 欢 的一 位 女 性 形 象 。简 爱 出 身低 微 , 是个孤儿 , 又 长 相平 凡 ,上 帝 没 有 赐 给 她 出 众 的 容 貌 ,也 没 有 荣 光 的 身 份。 但 是 简 爱 对 于 自 己的 价 值有 了清 晰地 体 验 和 醒 悟 。 她 拒 绝
本 主 义 社 会 的 社 会 政 治 经 济 结 构 的改 变 促 使 人 们 的 道 德 观
2 0 1 6年 1 0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o u m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觉醒, 并 能 够 为此 而抗 争 , 但 是 当 时 的 男权 社 会 不 会 给 女性 自由 的机 会 , 女 性 的 悲惨 命 运 是 当 时社 会 的 必 然 产 物 。
关键词 : 意识 觉醒 ; 矛 盾 结合 体 ; 边缘 化
现 实 主 义是 1 9世 纪 3 0年 代 首 先 在 西 欧 的 法 国 、 英 国等 地 出现 的文 学 思 潮 , 以后 波 及 俄 国 、 北 欧 和 美 国等 地 。现 实 主 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发展 的的产物 , 从 封 建 社 会 到 资
献 出 了 生命 。 她 在这 种爱 情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求 物 质 上 的 回报 , 不 求 肉体 上
的贪 欲 , 她 用 自己 的 坚 韧 、 忠 贞 和 骄 傲 来 坚 持 自己 的爱 情 , 她
自己 的需 求 , 并 有着 为改 变 命 运 而 做 出 的抗 争 。

《失乐园》中的亚当与夏娃形象分析

《失乐园》中的亚当与夏娃形象分析

失乐园中的亚当与夏娃形象分析《失乐园》是英国文学家约翰·弥尔顿创作的一部叙事诗,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以基督教经典故事亚当和夏娃为题材,在描绘了他们生活在伊甸园中纯洁无忧的日子之后,探讨了人类堕落、罪恶、责任和奋斗等主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失乐园》中亚当与夏娃的形象。

1. 亚当的形象亚当是《失乐园》中的主角之一,他被描绘成一个完美无暇、聪明智慧、有思想的人物。

创造出于上帝之手,并赋予了智慧和责任。

亚当具备着天赋的美德,他爱过夏娃,并与她共同享受伊甸园中美好的生活。

然而,随着诱惑力量撮取行动并导致堕落,亚当也无法逃脱罪恶和痛苦。

他选择违背上帝的旨意,吃下了禁果,并因此失去了对伊甸园的享受和智慧。

从亚当的形象中可以看出,他代表着人类内心的矛盾、欲望、选择与责任。

2. 夏娃的形象夏娃是亚当的伴侣和共同生活在伊甸园中的女性形象。

她被描绘为自由、好奇和独立思考的人物。

夏娃早已体会到了在伊甸园中无忧无虑生活久了而产生疲倦感。

她对知识抱有强烈渴望,并且对禁果感到好奇。

然而,正是因为她被蛇引诱并吃下了禁果,才导致亚当和夏娃一同堕落。

这个选择让夏娃沉溺于罪恶之中,并与亚当一样失去了伊甸园的恩宠,并面临负面后果。

夏娃的形象展示了人类天性中那种不满足现有状态、追求更多知识或自我实现的愿望。

她也代表着将决策和行动带来混乱和痛苦的一面。

结论在《失乐园》中,亚当和夏娃是对人类内心纷扰的象征。

他们代表了人性的复杂性、罪恶与无知的对立,并展示了选择与责任之间永恒的冲突。

亚当和夏娃的形象传达了弥尔顿关于道德意识的思考,以及人类作为有自由意志的存在所面临的挑战。

他们教导我们要认识到自己行动带来潜在后果,并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善与恶、自由选择与责任之间微妙的平衡。

通过分析《失乐园》中亚当与夏娃这两个复杂形象,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历史上关于罪恶堕落和道德选择等永恒问题所提出的思考。

这个叙事诗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思想启蒙和哲学探索的重要篇章。

西方文学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再剖析_外国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西方文学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再剖析_外国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西方文学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再剖析_外国文学论文西方文学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再剖析,摘要:在卷帙浩繁的西方文学史中,有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然而由于对他们的吝啬行为背后深刻的心理、人性、社会原因探讨的缺乏,他们的形象一直是单一的负面的观照对象,在过去大众对其的理解中,存在许多偏见和误解。

通过对西方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进行再度剖析,包容性、创新性地对人物重新定义和理解,可以发现,安全感的缺失是导致人物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夏洛克并非是传统认识中的“吝啬鬼”,阿巴贡、葛朗台以及泼留希金也不只是单一的吝啬鬼形象,在他们看似吝啬的形象背后,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现代价值观西方文学吝啬鬼形象再剖析西方文学作品大量译入中国以来,许多“世界级名著”对国内的文学研究和文化舆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这些繁杂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学界习惯将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放在一起,称为“四大吝啬鬼”。

这种说法影响深远,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四个人物的总结、归纳。

但是这一概括性称呼无疑将四个人物定位在了一起,从而忽略了每个人物的个性。

与此同时,这种概括方法也将“吝啬鬼”的标签绑定在了每个人物的身上,致使之后对这四个人物的研究一直摆脱不了“吝啬”的藩篱。

事实上,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以及泼留希金究竟是否真的是一种“吝啬鬼”的人物形象还有待商榷。

是吝啬?是贪婪?是反抗?还是性格上的变态?本文通过对四个人物的形象的再度剖析,力图在探求每个人物的性格形成、发展、特点的同时,包容性、创新性地对部分人物的形象定位提出新的理解。

同时希望能对现代人对现代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解读,以及金钱观、价值观与幸福观等现代理念方面有所启示。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论文: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论文: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评价《哈姆雷特》摘要:《哈姆雷特》一直以来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王子阿姆莱斯的故事,该故事来源可追溯到12世纪。

本文从哈姆雷特的性格和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忧郁的王子不仅身处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且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

关键词:哈姆雷特、孤独忧郁、人文主义、语言特点一、孤独忧虑的归国王子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剧人生自一次生活突变开始了。

短短一个多月间,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继承权他落别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无可避免的流失,无法挽回。

孤苦,忧虑,对个人生活的脱节的郁闷便成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东西。

在刚出场时,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与宫廷的富丽堂皇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纵观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为他提供帮助的只有霍达旭。

虽然“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在国王眼中“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把他所有的错处都变成优点。

我的箭太轻太没有力了,遇到这样的狂风,一定不能射中目标。

反而给吹了转来。

”;虽然雷欧提斯的聚众造反说明了社会的矛盾激化和动荡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终都放弃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民众暴动策略。

不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为在那最初的打击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无助。

对此,他以反讽,黑色幽默来消解和打击。

“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

”这一语讽刺了叔嫂的乱伦;“嗯,先生;在这世上,一万个人中间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

”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虚伪。

自己的母亲乱伦背德,背叛了父亲,嫁给了那个弑夫掠国的凶手,自己那洁白无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敌人利用并帮其隐瞒。

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

哈姆雷特何其孤独;何其无助。

又几多的忧郁烦闷。

二、、《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意义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西方文学扁形人物论

西方文学扁形人物论

西方文学扁形人物论在西方文学中,有一种特殊的人物形象,就是被称为“扁形人物”。

这些人物通常是故事中的配角,其性格特点、行为举止、思想情感等都相对简单,缺乏立体感和深度。

但是,这些扁形人物却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往往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本文将从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中,探讨扁形人物的特点和作用。

一、扁形人物的特点1. 性格单一扁形人物的性格通常非常单一,只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如贪婪、自私、善良、勇敢等。

这种性格单一的人物在故事中通常是为了强调某种特定的情感或行为,从而对主角或故事情节产生影响。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扁形人物卡西奥的性格单一,只是一个忠诚、善良的军官。

但是,正是他的忠诚和善良,被奥赛罗误解并被指控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导致他最终被杀害。

卡西奥的性格单一和命运的悲剧性,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2. 行为简单扁形人物的行为通常也比较简单,只有一个或几个重要的行动或决定。

这些行为的结果往往对故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帮助主角或其他人物完成某个任务或面对某个挑战。

例如,在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扁形人物杰瑞米亚·克劳奇是一个酒鬼和坟墓看守,只有一个重要的行动,就是帮助主角查尔斯·达尼一行人逃离巴黎。

尽管他的性格和行为都很简单,但他的行动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缺乏深度扁形人物通常缺乏深度,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动都比较表面化,缺乏内在的动机和复杂的心理描写。

这使得读者很难对他们产生共鸣或深入的理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扁形人物拉乌切洛是一个贪婪的犹太人,他的形象被大量使用了反犹太主义的刻板印象,缺乏深度和复杂性。

但是,他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贪婪和报复心理,导致了主角安东尼奥的命运逆转,为整个故事带来了戏剧性的高潮。

二、扁形人物的作用1. 突出主角扁形人物往往是主角的反衬,通过对比主角的复杂性和深度,更加突出了主角的形象和思想。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人物形象面面观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人物形象面面观
,
无论 是 思 想 特 征 还 是 审
这 就是 现 代 主 义
融 于 一 身 的 拉 摩 的 侄儿 形 象 以 来 雄 形 象 就 逐浙 让 位 于 野兽


传统 的 英
,
美 示准 都 产 主 了 质 的 夫 变 文 学的 诞生 极 为 复杂 的
。 。 。
一 半是 天使
一 半是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的 人物形 象 也 是 如果 我们 将此 摆 在整个 西方 文

构 成一 越 来越
,
( 一 ) 非英 雄 化趋 向
强 调 人 格 的美 丑 两 重 性
到了 现 代
, ,
叔 本
满 英 雄 人物 的 世 界 欲 创造 了 神 然 的愿 望
, ,

在希 腊 神话 中
,
神是 人


尼采 的
,

” 唯 意志论
弗 洛伊德 的精 神
,
的本 质 力 量 的 外 化 形 式
人们 根据 自己 的 情

着力于
艾 略特 的

荒原


现 代 主 义 文 学如

《 变形 记 》
斯特 林堡 的 哗 与骚 动 在

福 克纳 的

《喧
《 尤 里 西斯 》
《 荒原 》

《 喧 哗 与骚 动 》

,
》 等作 品 都揭 示 了



的普 遍 存
等 常 常采 用 一 种
神 话模 式
。 、 、
用现 代 人 来 希腊 神话 中
甲虫

野兽 等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

复杂的性格。

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

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

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

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

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屠格涅夫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瞬间变化,以描写“心理活动的结果——人物的行动”,卓有成效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屠格涅夫以抒情大师而著称,西方人把他的现实主义称之为“诗意的现实主义”。

屠格涅夫还有一个主要特色就是简洁1.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始终和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2.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农奴制及其残余,后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逐渐加强.3.得到文艺批评和美学理论的有力支持.4.形成了诸多人物形象系列:小人物、多余人、新人艾米莉·勃朗特1丰富的艺术想象力2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3自然与人物的个性形成了惊人的和谐4人物语言的多样性与个性化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色彩较强。

“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包法利夫人》这部残酷的写实主义名著,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消极浪漫主义的清算。

它熄灭了让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光环,令人看见底下黯然的真相。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导言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作品之一,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塑造了许多刻画深入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主角哈姆莱特。

本文将对哈姆莱特及其他重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以及对剧情发展的影响。

哈姆莱特性格特点哈姆莱特是一个极富思想、矛盾复杂的角色。

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愤怒和哲思,对于人生的意义和真相充满了质疑。

他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英雄,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感知力,但同时也深陷于自我怀疑和犹豫不决的情绪之中。

行为表现哈姆莱特的行为表现凸显了他的复杂性。

他设下了“装疯”的计划,以便揭露克劳狄斯和杰勒特对他父亲的谋杀。

他的言行举止常常让人猜测他是真的发狂还是假装发疯。

此外,哈姆莱特还将决心和犹豫不决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一方面对克劳狄斯心怀复仇之情,另一方面却因为对行动后果的担忧而犹豫不决。

对剧情发展的影响哈姆莱特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其形象对剧情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矛盾性格和复杂的想法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他的决心和犹豫不决给故事增添了悬疑和紧张感。

此外,他与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也推动了剧情的转折和发展。

克劳狄斯性格特点克劳狄斯是哈姆莱特的叔父,也是整个故事中的反面形象。

他是一个极具欺骗性的人物,表面上看似和善和富有魅力,但实际上却虚伪和冷血。

他的人格魅力隐藏着黑暗的目的和执着的谋划。

行为表现克劳狄斯的行为表现显示了他的狡诈和权谋心机。

他利用政治手段将哈姆莱特流亡,并与杰勒特密谋谋杀哈姆莱特的父亲。

他还设下圈套试图诱使哈姆莱特露出破绽。

克劳狄斯的行为一方面展现出他的冷血残忍,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力。

对剧情发展的影响克劳狄斯在剧情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的阴谋和行动导致了剧情的关键转折,同时也引发了哈姆莱特的内心痛苦和复仇之心。

在整个故事中,克劳狄斯的角色扮演了主要的反派角色,加深了故事的紧张氛围。

奥菲利亚性格特点奥菲利亚是哈姆莱特的女友,也是故事中唯一的女性角色。

西方文学人物形象分析

西方文学人物形象分析

拉斯蒂涅《高老头》的拉斯蒂涅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他在人欲横流的社会显示中接受种种人生惨剧的开导,最后埋葬了仅有点的神圣感情,欲火炎炎地投入罪恶的深渊。

拉斯蒂涅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

从外省初来巴黎时,他尚有青年人的良心和纯朴观念。

但是,“人生三课”:鲍赛昂子爵夫人“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的告诫,逃犯伏脱冷“要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地干”的指点,以及目睹的高老头的悲惨遭遇,使他懂得了金钱的重要性,并且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学会了豺狼哲学。

他在埋葬了高老头的同时,也埋葬了“年轻人最后一滴眼泪”,用更加利己主义的手段,向社会发起挑战。

巴尔扎克曾指出:“把一个上流人物,一个野心家,如何抹煞良心,如何走邪路,如何装成伪君子而达到目的,曲曲折折描写下来,说不定一样美,一样的动人心魄。

”在这里,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这个“野心家”初出茅庐时的行径,生动地刻画了他的堕落过程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靠母亲和妹妹打工支持他上学。

由于困顿难支,妹妹决定嫁给富有的中年地主以换取物质支援。

这件事把拉斯科尔尼科夫推到一个道德的十字路口:如果继续上学,就是牺牲亲人的幸福;如果不上学,也对不起家人对他的期望。

他陷入痛苦的思考,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平凡的,只能逆来顺受,循规蹈矩;一种人是非凡的,是天才和伟人,他‘们可以采取任何行动改变现实,包括杀掉许多人,他想试验一下自己是哪种人,便在一种冲动中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但他却被犯罪感所折磨,陷入极度痛苦,法律、道德、良知从各个方面压迫着他,撕扯着他,将他推向疯狂的边缘。

小说中另一个形象索尼雅,是一切苦难的象征,是美德和自我牺牲的化身,她心灵纯洁、善良,信仰上帝,在痛苦面前坦然、平静。

索尼斯的方式感动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他在巨大痛苦中接受了索尼雅的劝告,投案自首,用肉体,的痛苦换取心灵的平静。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引言《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视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形象为中心,展示了一个自尊心极强、脑海中充满幻想的骑士形象。

本文将对《堂吉诃德》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整个小说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普通人,但却自尊心极强,一心想成为真正的骑士。

堂吉诃德通过阅读骑士小说来获得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从而开始了他自己的冒险旅程。

他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虚幻的荣誉和理想,对于现实世界的蔑视和幻想世界的迷恋成为他塑造的重要特征。

堂吉诃德的形象既悲剧又荒谬,他的行为虽然滑稽可笑,但也带给人们深思,他追求的是理想和真实的美好事物,但却陷入了自己的痴迷中。

他相信自己是一个真正的骑士,但却被现实无情地打击,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

圣伊苏尔多圣伊苏尔多是堂吉诃德的忠实仆人,他忠于主人,并且经常提醒主人回归现实。

他是一个明智而理性的人,对堂吉诃德的幻想世界保持怀疑态度。

圣伊苏尔多在整个小说中扮演着一个反面形象,通过与堂吉诃德的对比,凸显了堂吉诃德的荒谬与幻想。

圣伊苏尔多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他常常警告堂吉诃德,尽管他的提醒往往被堂吉诃德忽视,但他始终尽力维护主人的利益。

他是一个善良、深思熟虑的角色,通过他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真实。

伊克巴莱迪亚伊克巴莱迪亚是堂吉诃德的爱人,她是一个美丽而纯真的年轻女子。

她对堂吉诃德保持着一种温柔和关爱的情感,但也无法理解他的幻想世界。

她的形象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对理智思考的限制。

伊克巴莱迪亚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她的存在使得堂吉诃德的追求有了一种动力,同时也成为了他痛苦的源头。

伊克巴莱迪亚的善良和纯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丝温暖和人性。

总结《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内在的世界。

堂吉诃德的形象集中体现了自尊心、荒谬和幻想,而圣伊苏尔多和伊克巴莱迪亚则通过与他的对比,凸显了堂吉诃德的荒诞与现实之间的对立。

奥德修斯人物形象分析

奥德修斯人物形象分析

奥德修斯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摘要:《奥德赛》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著名作品之一,它塑造了奥德修斯这个希腊英雄的形象,这个半神半人的形象身上既具有神明的超人力量,同时也存在着作为人而不可避免的人性缺陷。

本文试图对奥德修斯的人物形象进行一点多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智勇双全女性人性缺陷残忍流浪奥德修斯与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一样,是神与人结合的后裔,孔武有力。

但既然不是完全的神,那么奥德修斯身上自然也有着人性,他并不完美――况且希腊的神祗都不是完美的,也会吵架斗嘴,争风吃醋。

奥德修斯虽然没有阿喀琉斯的脚踵那么致命的缺陷,却也存在着人性中不可避免的缺点。

诺斯罗普・弗莱的巨著《批评的解剖》,把虚构型文学作品分为五种基本模式,奥德修斯理应属于其中的第二类,浪漫传奇中的人物,“他的行动虽然出类拔萃,但他仍被视为人类的一员。

在传奇的主人公出没的天地中,一般的自然规律要暂时让点路:凡对我们常人来说不可思议的超凡勇气和忍耐,对传奇中的英雄说来却十分自然;而具有魔力的武器,会说话的动物、可怕的妖魔和巫婆、具有神奇力量的法宝等等,既然传奇的章法已确定下来。

它们的出现也就合乎情理了。

”这段话很是符合奥德修斯的经历。

奥德修斯作为男一号,在《奥德赛》的第五卷才姗姗出现。

他是伊塔卡岛的国王。

他聪明狡诈,勇敢坚毅,足智多谋。

进攻特洛伊时,他屡出奇招,木马计就是他的杰作。

他堪称一个有勇有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此后在十年的海上漂泊中,他无数次与惊涛骇浪、妖魔鬼怪乃至神明对抗,克服难以计数的艰险,在同伴全部丧生后终于辗转回乡。

回乡后,他仍面对着众多求婚者的威胁。

奥德修斯又凭借着武力和计谋铲除了对手,在神明的帮助下重享幸福生活。

一场特洛伊战争让奥林匹斯山的诸神矛盾重重,海神波塞冬就一直看奥德修斯不顺眼,欲除之而后快,但智慧与勇气的化身雅典娜女神则一直站在奥德修斯和他的儿子特勒马科斯身后,多次以化身的形式出现在他们面前,使父子俩的形势转危为安。

这些情节里隐含着希腊人的某种价值取向,即智慧与勇敢是同样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斯蒂涅《高老头》的拉斯蒂涅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他在人欲横流的社会显示中接受种种人生惨剧的开导,最后埋葬了仅有点的神圣感情,欲火炎炎地投入罪恶的深渊。

拉斯蒂涅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

从外省初来巴黎时,他尚有青年人的良心和纯朴观念。

但是,“人生三课”:鲍赛昂子爵夫人“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的告诫,逃犯伏脱冷“要弄大钱,就要大刀阔斧地干”的指点,以及目睹的高老头的悲惨遭遇,使他懂得了金钱的重要性,并且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学会了豺狼哲学。

他在埋葬了高老头的同时,也埋葬了“年轻人最后一滴眼泪”,用更加利己主义的手段,向社会发起挑战。

巴尔扎克曾指出:“把一个上流人物,一个野心家,如何抹煞良心,如何走邪路,如何装成伪君子而达到目的,曲曲折折描写下来,说不定一样美,一样的动人心魄。

”在这里,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这个“野心家”初出茅庐时的行径,生动地刻画了他的堕落过程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靠母亲和妹妹打工支持他上学。

由于困顿难支,妹妹决定嫁给富有的中年地主以换取物质支援。

这件事把拉斯科尔尼科夫推到一个道德的十字路口:如果继续上学,就是牺牲亲人的幸福;如果不上学,也对不起家人对他的期望。

他陷入痛苦的思考,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平凡的,只能逆来顺受,循规蹈矩;一种人是非凡的,是天才和伟人,他‘们可以采取任何行动改变现实,包括杀掉许多人,他想试验一下自己是哪种人,便在一种冲动中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但他却被犯罪感所折磨,陷入极度痛苦,法律、道德、良知从各个方面压迫着他,撕扯着他,将他推向疯狂的边缘。

小说中另一个形象索尼雅,是一切苦难的象征,是美德和自我牺牲的化身,她心灵纯洁、善良,信仰上帝,在痛苦面前坦然、平静。

索尼斯的方式感动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他在巨大痛苦中接受了索尼雅的劝告,投案自首,用肉体,的痛苦换取心灵的平静。

·最后,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索尼雅的人性光辉指引下,皈依了宗教。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纯洁、善良的优秀青年,他善于思考,探索人生道理,对社会认识深刻;又感受细微,内心敏感脆弱,总是处于紧张、痛苦、孤独的精神疲惫之中,不断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拷问。

这个人物形象使《罪与罚》的主题走向深入,进人人类的灵魂深处。

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主要特点。

苔丝苔丝的形象:苔丝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少女形象。

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制和暴力的无辜牺牲品,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苔丝自幼饱尝贫困和忧虑的滋味,到亚雷家后,受到亚雷的奸污和资产阶级卫道士、教会的迫害,这是她与社会发生的第一次冲突。

•苔丝在远离家乡的牛奶场结识了克莱,两人倾心相爱,这是苔丝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

新婚之夜,苔丝的坦诚没有得到克莱的原谅,反而遭到遗弃,她的理想完全破灭,与社会发生了第二次冲突。

•苔丝的父亲死后,全家破产,苔丝不得已接受了亚雷的无耻请求,做了他的情妇,这是苔丝一生最黑暗的时期,是苔丝所处的环境与她内心的纯洁的第三次冲突。

•克莱的归来,使苔丝感到无比绝望,她杀死了亚雷,自己也随之毁灭。

这是苔丝与社会的第四次冲突。

哈代怀着巨大的同情,塑造了苔丝这个被侮辱、被损害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纯洁少女形象。

在苔丝身上,作者集中概括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强。

她一生饱受屈辱,遇到过无数困难,但她从不自暴自弃,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屈服,一旦她明确意识到她的一生是被亚雷所毁时,就不顾一切杀死了他。

这一行动突出表现出苔丝的反抗精神。

但是苔丝相信人的一生是命运安排的,她总是用宽容和自我牺牲对待种种不幸。

她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哈代在小说中更强调环境所产生的悲剧因素。

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统治阶级提出了愤怒的抗议。

苔丝悲剧的内外根源:•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但她又相信人生是由命运安排的。

•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的“文明”侵入宗法制农村,农民破产,道德秩序被物质文明打破,苔丝内心的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剧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哈代在小说中更强调环境所产生的悲剧因素。

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统治阶级提出了愤怒的抗议。

聂赫留朵夫《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形象:聂赫留朵夫: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

其性格的发展分三个阶段:⑴从单纯善良到自私自利。

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爱情,但是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堕落为自私自利者,诱奸了玛丝洛娃,又抛弃了她。

⑵道德自我完善,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立场。

法庭相遇,他意识到自己是造成玛丝洛娃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

决定向她赎罪,并决心和她结婚。

在为玛丝洛娃上诉过程中,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认识了社会的弊病,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⑶精神上的"复活"。

上诉失败,他放弃财产和贵族生活,最后在《福音书》中找到了消灭恶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宽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幸福而工作,获得了精神上的"复活"。

“忏悔贵族”——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

他们出身贵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成为自私自利者。

但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俄专制制度的不合理,开始忏悔、赎罪,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奇奇科夫《死魂灵》是果戈理的代表作,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小说描写主人公乞乞科夫为了发一笔横财,收购"死魂灵"(死丁)而进行的旅行作为情节的主线,通过旅行将各色人穿插起来,描绘出从城市到乡村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塑造出从官吏,地主到农夫,仆人等各个阶层的人物,特别是塑造了一系列各色各样的地主形象,以此揭露农奴制度的腐朽与没落.乞乞科夫所拜访的第一个地主是"最雅可爱的地方绅士"玛尼洛夫.他外表温文尔雅,颇具风采,但使人感到甜得过分,语言矫揉造作.他精神空虚,不学无术,书房里放的一本书,两年了书签还在第14页上.他生性懒惰,每天敢于幻想,可一切计划最终"总不过是一句话".科罗皤契加则是个愚蠢而又顽固的守财奴.她贪得无厌,愚昧无知而又顽固保守,构成了她精神的全部内容.罗士特莱夫则又是另一种地主的典型.他精力旺盛,吹牛撒谎,赌博成性,花天酒地.不受拘束,尽情享乐,成为他生活的唯一准则.梭巴开维支与玛尼洛夫相比,又是属于另外一种类型的人物:外表愚笨实际上却是个精明,讲求实际的农奴主.他外表长得像一头熊,另一特点就是贪吃.他又非常的现实,只重视实效,在与乞乞科夫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典型地表现出他的精明与贪婪.乞乞科夫是新兴资产阶级投机家的典型。

小说的中心人物乞乞科夫是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在他身上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冷酷和贪婪,他一心追求金钱,投机买卖被同僚告发后,又想出了购买“死魂灵”牟取暴利的办法。

在收买死魂灵的过程中,充分地表现了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特点。

从这个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属阶级的惟利是图的本留希金是一个猥琐贪婪、吝啬到几乎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

他残酷地压榨和剥削农奴。

对于剥削来的财产既积累又毁灭,他是一个异化的、病态的守财奴和吸血鬼。

是一个埋在灰堆中腐烂发臭的老废物,是一个财物的毁灭者。

由于贪婪,他完全变成了一个财富的奴隶,成了一个异化了的人,他拥有上千农奴,自己却吝啬地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农奴忍受不了他的压榨,死的死,逃的逃。

用果戈理自己的话说:“一个人居然会堕落到这样卑微、悭吝、丑恶的地步“。

吝啬鬼葛朗台与泼留希金比较:(2001年)葛朗台是19世纪中叶法国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

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欧也尼.葛朗台》中塑造的一个吝啬鬼形象。

泼留希金是俄国农奴制崩溃时期的一个地主。

是果戈理在《死灵魂》中塑造的吝啬鬼典型。

相同点:(1)他们都是剥削者,都以剥削他人而致富,都对劳动人民非常残酷。

•葛朗台作为资本家,从农业资本起家,通过低进高出,成为商业资本家,他的发迹建立在千百万人的贫困破产这上。

•泼留希金是俄国的农奴主,不论年成好坏,男奴一律要劳役,女奴一律要交布匹,为此每年都要死掉不少农奴。

(2)都贪得无厌,吝啬惊人。

•葛朗台对亲人用金钱来衡量,生怕钱财落入他人之手。

•泼留希金表现为当女儿带着外甥来时,只给外甥一粒钮扣作为礼物。

对自己的生活也很苛刻,穿女佣人的大褂,用臭袜子做领带。

不同点:(1)剥削的方式不同。

•葛朗台采用资本剥削方式,从农业资本到工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他采用资本增值的方式产生利润,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泼留希金用原始古老的农奴剥削方式,原始、野蛮、落后,完全阻碍了俄国生产力的发展。

农民完全没有积极性,在泼留希金的残酷迫害下,农奴死的死、逃的逃,造成土地荒芜,自己住的房子也充满霉味。

(2)剥削程度不同。

•资本剥削相对农奴制剥削对生产力还能有所推动,工人还能得到一些温饱。

•农奴制剥削则更加原始、野蛮、反动、残酷。

(3)剥削的目的不同。

•资本剥削为了资本增值。

葛朗台的资本剥削方式,发达自己财富的同时,也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农奴剥削的方式,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泼留希金将剥削来的财产束之高阁,自己也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

(4)最后结局不同。

•葛朗台的财产越来越多。

•泼留希金必然被淘汰。

结论:(1)农奴剥削方式在十九世纪中叶已严重阻碍了俄国生产力的发展,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作者预示了农奴制的必然崩溃(1917年农奴制彻底被毁)。

(2)这两个吝啬鬼的典型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的审美价值。

已成为欧洲文学史上吝啬鬼形象的不朽典型奥涅金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天资聪颖,才智出众,且出身贵族,家资丰裕,风度翩翩,仪表不凡.成年后进入上流社会,把大好的青春年华虚掷于舞会,剧院,恋爱,宴饮之中.启蒙主义思想和拜伦的作品,使他从花花公子的浪荡生活中醒悟过来,打算从事写作来确立自己,但拿起来又觉索然.他来到乡下,试图进行租役改革,为农民做点实事,但因周围环境的压力,也因自己有始无终,结果半途而废.面对达吉雅娜的求爱,也不能激发他对生活的热情. 奥涅金后来对已成为贵夫人的达吉雅娜的追求虽不乏真情,但其中更多的已是贵族子弟的虚荣。

作品留给奥涅金的依然是迷惘的前程和一事无成的悲哀奥涅金是一个颇为矛盾,复杂的19世纪优秀的贵族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既想有所作为,又由于缺乏决心和毅力,既有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又保留着颇为自私,贪图安逸的个人主义特性;既有较为善良,高尚的情怀,又有虚荣,利已,无所作为的精神特征.于是他们怀疑,不满,苦闷,彷徨,孤独,悲观,患了时代的"忧郁病",他们永远不会站到政府方面,由于脱离生活和个人主义,也不会站到人民方面,只能是悲剧性的"多余人".奥涅金的生活道路体现了他们普遍的命运,因而他成了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的鼻祖.高老头高老头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