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案例及分析思路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案例及分析思路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案例及分析思路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案例及分析思路
易错题案例:
妈妈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张10元。

错误原因分析:
第1题:学生可能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给出的条件“妈妈付的全是10元”即妈妈不可能有零钱,而错误地填成最少要付5张;第2题:学生可能忽视给出的条件“正好”和“最多”即妈妈除了2元以外其余的.都是10元,而错误地填成最多要付6张。

解题思路点拨:
小朋友们仔细读题,你就会发现两道题不同:第(1)题,妈妈付的全是10元,而没有零钱,所以最少要付6张10元才够。

第(2)题,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证明妈妈带的钱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带了5张10元。

解题过程:
(1)最少要付(6)张10元。

(2)最多带了(5)张10元。

变式矫正:
李老师买一只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师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李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只足球,他最多带了()张10元。

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案例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做错数学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如何尊重学生,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寻找错误,在错误中认识错误,找到解决的办法,牢固地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真正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为教师,教学必须植根于探讨研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找到最佳方法进行解决,减少无效劳动,让师生之间在轻松愉悦中去学会知识。

下面我就二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到施教策略。

(一)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测试卷:我会填空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人。

学生错误呈现:生1: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10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12 )人。

生2: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12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10 )人。

生3: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10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0 )人。

生4: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30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10 )人。

班里有45名学生,其中第(1)小题的答案是(10)的学生有26个人,答案是(12)的8人,还有11人是其他的答案,正确率18%;第(2)小题的答案(8)的有33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0%;第(3)小题的答案是10的有15人,答案是(12)的有7人,答案是(0)的有11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24%。

二年级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

二年级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

二年级数学前测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张海霞二年级主要学习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从测试看发现部分学生在脱式时出现运算顺序不对造成计算错误,还有个别学生计算不过关造成失分(如:加减法退位、进位),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使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提高计算能力。

本次测试共有50名学生参加,90分的有16人知识性错误1、对数学概念掌握得不好。

错误分析:本题是因为学生对乘法口诀不熟练而造成的错误。

2、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掌握不好错例错误分析:算理不清3、对运算顺序的模糊。

错误分析:本题是因为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模糊对策:1、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1)校对的习惯。

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

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

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要求字迹端正,按格式书写,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2、关注学生的错误习题,重视解决错误问题。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对于个别学困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并通过相类似的题型加以巩固,至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式题,应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二年级第八十四章案例分析

二年级第八十四章案例分析

二年级第八十四章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较难的题目,要求学生计算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其中涉及到进位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小明在解题过程中的情况。

案例分析:小明是一个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但在乘法运算中经常会忽略进位的概念。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同学遇到了比较困难的乘法问题,例如13乘以34。

小明首先错用了个位数乘法法则,错误的将4乘以13,得到了52这个错误答案。

接着,小明没有考虑进位的情况,而是将3乘以13,得到了39这个错误答案。

最后,小明将这两个错误答案相加,得到了911这个错误的总结果。

这个案例中,小明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正确理解进位的概念,导致了最后答案的错误。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位的运算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辅助。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法运算的规律:例如13乘以34,先将个位数相乘,再将十位数与个位数相乘,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步骤。

2.重点讲解进位的概念:通过让学生观察加法运算中的进位过程,帮助他们理解进位在乘法中的作用。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比如13乘以9,其中个位数与十位数的乘法结果需要进位。

3.练习进位运算:提供一些乘法计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进位的情况。

可以使用图表等形式,让学生将进位的过程可视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进位运算。

4.巩固练习:提供一些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题目的难易程度,逐步提高学生对进位概念的掌握。

通过以上的教学辅助,小明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位的概念,从而提高在乘法运算中的准确性。

同时,其他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加深对乘法运算和进位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结语:在数学学习中,案例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年级第五十四章案例分析

二年级第五十四章案例分析

二年级第五十四章案例分析第五十四章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的数学作业疑难问题小明是一位二年级学生,最近他遇到了一些数学作业上的问题。

他在解答一道乘法题时出了错误,不知道如何纠正。

下面将对小明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这道题中,小明需要计算 13 × 4。

他写下了他的答案是 40,但是这是错误的。

其实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52。

那么小明错在哪里呢?首先,可以看出小明忘记了乘法的规则。

在乘法中,我们需要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

例如,在这道题中,小明需要将13 乘以4。

他可以将 13 重复相加 4 次来得到结果。

另一种方法是将 13 和 4 相乘得到 52。

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所以小明在解答这道题时,他忘记了将两个数相乘,而错误地将其中一个数写成了答案。

为了纠正这个错误,他需要重新计算正确的答案。

他可以使用上述的两种方法之一,或者使用其他的方法,如画图或使用计算器来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解决这道题时,他可以请教老师或家长,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他理解和解答这道题。

这个案例反映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遇到的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理解乘法和其他数学概念并不容易。

他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与他人讨论和请教老师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总的来说,小明在这道数学题中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

他忘记了乘法的规则,导致了错误的答案。

然而,这是一个可以纠正的错误,只需要他重新计算正确的答案,并寻求帮助和指导。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解答数学题时的一些常见错误,并提供了纠正这些错误的方法。

案例二:小红的阅读理解问题小红是二年级学生,她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遇到了困惑。

下面将对小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一篇阅读理解文章中,小红遇到了一段难以理解的句子。

这个句子是:“小鸟在树上唱歌,太阳在天空中照耀。

”小红不理解为什么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并列的动作。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解答。

在这个句子中,小鸟唱歌和太阳照耀是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分析
胡爱虹
结合近段时间,我们班学生数学作业中常出现的错题,试着逐一分析、归纳,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给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主要原因:审题不严,错误出现。

如:3个4相加,和是多少?
错解:3+4=7
分析:学生在做题中审题不清,乘法意义理解不透彻,对加法与乘法的意义区分不清,看到“和”就认为是加法。

互相混淆。

正确解法:3×4=12
再如: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一行画的是第二行的2倍
错解: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画的是第一行的2倍
分析:学生对于倍的理解不够到位,加之在做题时没有认真审题,看见2倍就在第二行画8个正方形,没有分清楚1倍的数和几倍的数。

正确解法: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画的是第一行的2倍
综合以上错例,我们可以看出,有部分孩子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当然,也有部分孩子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导致了错误的产生,所以,我们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及审题习惯的培养。

争取让孩子们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二年级上册数学:6类典型错题分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6类典型错题分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6类典型错题分析典型错题一题目: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1)(2)学生错解:答:(2)号角大。

◆原因分析1.学生一开始凭感觉,直观理解,认为图形大,角就大。

2.学生操作能力不强,虽然在题目中写着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但学生不知用哪个角去做比较,而且用三角板重合时也有可能出现差错3.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的知识,教师也没有强调,所以导致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欠缺。

◆教学建议1.一开始,教师应该让学生读题目,找出关键句。

题中要求用三角板比一比,那就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和图中相同的角。

2.然后,用三角板中角与图中顶点与顶点重合,相同边再重合,在操作中让学生自己发现两个角是一样大。

3.最后再一起讨论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4.教师可以把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它们重叠上来验证。

◆典型错题二题目:○○○○○○()个( )学生错解:(2 )个( 3 )◆原因分析:1.学生对于每份是几(相同加数),有几份(有几个这样的加数连加),不能很好的掌握。

总是看到数量后就随意说是几个几,像每组熊猫是2只,有3组,看到数量2和3就随口说是2个3或者3个2,而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去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基础估计过高,认为像这样的形象图片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没有更多的让学生说图意,而是直接让孩子写连加算式,然后写出乘法。

◆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1.联系有趣的情境和活动,列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在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中提出兔一共有多少只问题。

图画里的兔每2只在一起,有3个2只,列出2+2+2=6(只)这样的算式是很自然的。

生动的情境里隐含了“几个几”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列出算式,理解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具体含义。

2.描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点,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概念。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一)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测试卷:我会填空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人。

班里有45名学生,其中第(1)小题的答案是(10)的学生有26个人,答案是(12)的8人,还有11人是其他的答案,正确率18%;第(2)小题的答案(8)的有33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0%;第(3)小题的答案是10的有15人,答案是(12)的有7人,答案是(0)的有11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24%。

错误的原因分析:这道题目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题目看视简单,但是稍微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做错。

在测试中,全班没有一位学生做全对,主要错误原因是:①学生没有仔细去审题,没有很好的去理解题意;②把“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没有弄清楚,所以很多学生填(10)和(8)。

教师的施教策略:针对以上的原因分析,我在试卷分析课上对这一题做了重点讲解。

第一:要求学生自行读题3遍,试一试找出自己的做错原因,并把读题后你对题目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

第二: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三:再让学生独立订正,然后集体交流。

试卷分析后,90%的学生对题目有了很好的理解,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像这种文字比较多又看似简单的题目,更要引导学生多家细心,因为这种题目往往是最容易做错的。

同时我们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做好后检查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课堂作业本:P13:1、按要求在框内填算式。

22÷7 35÷8 49÷9 36÷649÷7 48÷8 33÷4 28÷3余数是1 余数是3 没有余数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给数学兴趣小组的18名同学做,做对第一道题的有10名,做对第二道题的有1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多少同学?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2+10-18=4(人)(注:这个题有问题,必须加以个条件:每个人至少做对1道题)李老师出了道到数学题,全班40人中,第一题有30人做对,第二题有12人未做对,两题都做对的有20人。

二下错例分析

二下错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学生错的最多的几道题目
一、典型错误
综合应用部分出错较多
1、小花有16块糖,她每天吃2块,吃了5天,吃了多少块?
2、玩具飞机(36元/架)是玩具小熊(9元/个)的()倍。

3、淘淘有40元钱,请你给他配一束花。

二、原因分析
1、题目给了多个条件,有一部分学生比较难取舍,理解分析能力不够。

2、学生对“倍”的这一概念还不理解。

3、淘淘有40元钱,请你给他配一束花。

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意思。

是同一种花还是不同一种花?用文字表达还是用算式题表达?题目没有明示。

一部分学生无法解题。

三、整改措施
1、要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平时解题时,一定让学生说一说题意,不急于写算式。

2、教师要抓住典型的题目,多训练学生,归纳一些知识,指导一些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湘溪辅导小学罗月芬
2011年5月23日。

小学二年级橘子夹教案案例分析:解析常见错题,提升解题能力

小学二年级橘子夹教案案例分析:解析常见错题,提升解题能力

小学二年级橘子夹教案案例分析:解析常见错题,提升解题能力近年来,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渐下降,甚至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

这部分学生的问题在于没有充分地掌握基础知识,加上数学题目往往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正确解答问题。

而在数学教育中,教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

撰写一份合适的教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中,橘子夹教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以游戏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儿童学习中的烦恼。

但是,在实践中,还是会出现许多学生在进行橘子夹游戏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小学二年级橘子夹教案案例,解析常见的错题,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橘子夹教案橘子夹教案是一种以游戏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我们将简要介绍下小学二年级橘子夹教案操作方法。

步骤1:学生站在桌子前,双手准备捏住橘子。

步骤2:老师放下一个橘子,学生尽快夹住橘子,拿到橘子的学生必须回答一道题目。

步骤3: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橘子夹完。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但是不同的学生答错的问题却大不相同。

我们将一一分析这些问题并提供对应的解决办法。

常见错题分析错题一:连加计算错误在进行橘子夹游戏时,许多学生会遇到连加计算错误的问题。

在小学二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加减运算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常见的加减算法包括补数法、进位算法等等。

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充分掌握这些算法,以便在游戏中迅速解答问题。

解决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减算法的教学,布置足够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提升加减运算能力。

错题二: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不会对应在橘子夹游戏中,部分学生会遇到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对应不上的问题。

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掌握数字和汉字的对应关系,避免因为数字和汉字匹配错误而影响游戏过程。

解决方法: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数字和汉字的关系,帮助学生巩固数字和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错题三:造成游戏的停止在橘子夹游戏过程中,许多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过于紧张,造成答案不能及时回答,导致游戏一直无法进行下去。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案例分析3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案例分析3

案例三:学生在做解决问题题型时常常出现理解性错误。

有一道解决问题是这样的:
我们班有46名学生,如果7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全班可组成多少个学习小组?
有一些学生是这样做的:
46÷7=6(组)……4(人)
4+1=5(个)
答:全班可组成5个学习小组。

错误原因分析:
学生在审题时没有弄懂问题“全班可组成多少个学习小组?”的意思,再求出商是6个小组,还剩下4人时,胡乱用“加一法”,加在了余数上。

反思:
这个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其实是真实的班里的情况,学生在学会了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后,知道在这种还有剩余的情况就要再加一,但加错位置了,说明学生对于这种需要用“加一法”的问题没有真正弄明白。

作为老师,要加强数学的生活意识,找到这种题的关键点:剩下的4人,怎么办?再加一个小组就可以了,给(商)6+1=7(个)组。

制定对策:
第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分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做一些对比练习,例如,把上面的问题改一改:全班可组成多
少个学习小组?还剩多少人?
第三,做一些应用性的练习。

老师感言: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

做错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养成寻找错误原因的好习惯,让“哪错了”“为什么错了”“我应该怎么做?”成为每个人的口头禅!。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案例分析

案例一:学生对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扎实。

有一题是这样的:把口诀补充完整。

七九()
九九()
有个别学生是这样写的:
七九(六十二)
九九(八一)
错误的原因分析:
第一,学生把乘法口诀背错了,也可能是没有真正理解“七九”包含的意思是“7个9或9个7”。

第二,学生可能想的是“七九六十三”写的时候写成了“七九(六十二),学生可能想的是“九九八十一”写的时候写成了“九九(八一),做完题忘记检查了。

学生的自我反思:
第一,一定要把乘法口诀背熟。

第二,做完题一定要检查。

第三,要注意自己的读数习惯。

制定对策:
第一,及时了解出错的同学在做这道题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是对乘法的意义没有理解,就对他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如果这个学生是想对了而写错了,则进行强化练习,过几天让他做几道这样的类型题。

教师感言: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表内乘法和除法,九九乘法口诀表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乘法、除法的基础,必须人人掌握,人人过关,为此,在二年级上学期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听算训练、家庭作业再布置10道有针对性的听算练习题,例如:今天学习的是9的乘法口诀,就布置家长出10道关于9的乘法算式,学生来做,达到巩固新知,学以致用的目的。

坚持一学期下来,本班46名学生对于表内乘法和除法已经全部过关。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把比3000“大一些”和“小一些”的数都找出来,有2903、2930、3029、3092,再把每个数和3000比一比,发现这四个数与3000分别相差97、70、29、92。所以,最接近3000的是3029。
题目变式(类似题):从下面6张数字卡片中选择4张组成四位数。
2、5、9、0、8、3
解题思路:(写详细)【思路点拨】当题目中要求找“最接近几千”的数时,我们先要把比这个整千数“大一些”和“小一些”的数都找一找,再进行比较,最后找出“最接近”的那一个。这道题要找“最接近3000”的数,我们可以根据题意,把比3000“大一些”和“小一些”的数都找出来,有2903、2930、3029、3092,再把每个数和3000比一比,发现这四个数与3000分别相差97、70、29、92。所以,最接近3000的是3029。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教师:吴日期:2023.5
题源
第四单元
题目
用0、2、3、9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接近3000的四位数,这个数是()
题目所
属领域
数与代数
错误解答:【错因分析】有同学看到题目中的“最接近3000”,首先想到的就是2930,也有同学想到找比3000大一些的数,但是错误地填了3092。
错误
类型
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
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
错误原因
(对应错误类型写原因,尽量详细些)
【错因分析】有同学看到题目中的“最接近3000”,首先想到的就是2930,也有同学想到找比3000大一些的数,但是错误地填了3092。
知识点
关于"组数"问题,一定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要组成的数大一些,另一种是比要组成的数小一些,然后两者进行比较,选出符合题意"最 近"的数。

二上典型错题分析及对策

二上典型错题分析及对策

二年级上册数学典型错例分析及其对策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正确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以上的两道题目是要求学生正确判断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厘米还是米,部分学生因没有正确建立起厘米和米的正确长度观念,所以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会不经思考的吧小鸟的长度写成“长1(米)”,或者是操场“长28(厘米)”这样的错误。

对于此类学生则可以通过让他们了解自己手臂的长度,了解自己手指的宽度,或者仔细观察尺子的刻度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

2、用尺子测量时,不从0开始测量。

如课本第10页的第10题。

这道题目中,小男孩的测量是开始刻度对着3,结尾刻度对着7。

有些孩子在读刻度的时候,有的直接读7的刻度,得出7厘米的错误长度,还有部分孩子会数数字,3、4、5、6、7,这5个数字,所以得出共有5厘米的错误长度。

对于此类学生教师要纠正他们读刻度的习惯,要学生习惯数3-7这几个数字之间的格子,而不要去数有多少个数字,直接读刻度上的数字的情况是从0刻度开始测量的时候才能直接读结尾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竖式计算的格式不对。

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刚开始学习笔算,对笔算的格式还不熟悉,所以在写竖式的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对于这部分孩子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课堂练习或者是课后练习,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订正。

2、竖式计算时忘记计算进位。

如:这样计算的学生因为在计算5+7的时候没有在十位的位置上写进位的“1”,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就只计算了3+3,而忘了还要在加“1”。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强调,计算时一定要写进位,写了进位之后再计算就不容易出错了。

3、竖式计算时忘记把得数写到横式上。

如:此类的学生能够正确进行竖式计算,但是还是比较粗心,计算正确之后却没有最后把得数写到横式上。

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在个别纠正的时候,多提醒学生计算完成之后要再检查一次。

4、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忘了退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分析集锦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分析集锦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分析(一)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数量牛奶 18盒酸奶 24盒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一)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测试卷:我会填空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人。

班里有45名学生,其中第(1)小题的答案是(10)的学生有26个人,答案是(12)的8人,还有11人是其他的答案,正确率18%;第(2)小题的答案(8)的有33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0%;第(3)小题的答案是10的有15人,答案是(12)的有7人,答案是(0)的有11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24%。

错误的原因分析:这道题目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题目看视简单,但是稍微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做错。

在测试中,全班没有一位学生做全对,主要错误原因是:①学生没有仔细去审题,没有很好的去理解题意;②把“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没有弄清楚,所以很多学生填(10)和(8)。

教师的施教策略:针对以上的原因分析,我在试卷分析课上对这一题做了重点讲解。

第一:要求学生自行读题3遍,试一试找出自己的做错原因,并把读题后你对题目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

第二: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三:再让学生独立订正,然后集体交流。

试卷分析后,90%的学生对题目有了很好的理解,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像这种文字比较多又看似简单的题目,更要引导学生多家细心,因为这种题目往往是最容易做错的。

同时我们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做好后检查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课堂作业本:P13:1、按要求在框内填算式。

22÷7 35÷8 49÷9 36÷649÷7 48÷8 33÷4 28÷3余数是1 余数是3 没有余数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给数学兴趣小组的18名同学做,做对第一道题的有10名,做对第二道题的有1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多少同学?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2+10-18=4(人)(注:这个题有问题,必须加以个条件:每个人至少做对1道题)李老师出了道到数学题,全班40人中,第一题有30人做对,第二题有12人未做对,两题都做对的有20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一)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测试卷:我会填空
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
(1)两道都做对的有()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人。

班里有45名学生,其中第(1)小题的答案是(10)的学生有26个人,答案是(12)的8人,还有11人是其他的答案,正确率18%;第(2)小题的答案(8)的有33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0%;第(3)小题的答案是10的有15人,答案是(12)的有7人,答案是(0)的有11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24%。

错误的原因分析:这道题目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题目看视简单,但是稍微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做错。

在测试中,全班没有一位学生做全对,主要错误原因是:①学生没有仔细去审题,没有很好的去理解题意;②把“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没有弄清楚,所以很多学生填(10)和(8)。

教师的施教策略:针对以上的原因分析,我在试卷分析课上对这一题做了重点讲解。

第一:要求学生自行读题3遍,试一试找出自己的做错原因,并把读题后你对题目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

第二: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三:再让学生独立订正,然后集体交流。

试卷分析后,90%的学生对题目有了很好的理解,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像这种文字比较多又看似简单的题目,更要引导学生多家细心,因为这种题目往往是最容易做错的。

同时我们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做好后检查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课堂作业本:P13:
1、按要求在框内填算式。

22÷7 35÷8 49÷9 36÷6
49÷7 48÷8 33÷4 28÷3
余数是1 余数是3 没有余数
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给数学兴趣小组的18名同学做,做对第一道题的有10名,做对第二道题的有1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多少同学
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2+10-18=4(人)
(注:这个题有问题,必须加以个条件:每个人至少做对1道题)
李老师出了道到数学题,全班40人中,第一题有30人做对,第二题有12人未做对,两题都做对的有20人。

(1)第二题对第一题不对有几人?
(2)(2)两题都不对的有几人?
(3)
(4)
(5)
(6)这是奥数题,一定要对!!!!!!!!!!!!!!!!
1. 28-20=8
2. 40-10-8-20=2
这个是集合的问题学过集合就很简单了
老师出了两道题,全班40人中,第一道题有30人作对,第二道题有12人未做对,两道题都作对的有20人,问第二道题对第一道题不对的有几人两道题都不对的有几人?
两道题都不对:2
我是这么想的:第一题做对:30,第二题做对:28,两题都做对:20
只做对第二题:28-20=8
都不对:40-(30-20+28-20+20)=2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1小东家买一把椅子花了600元,买一张桌子比椅子多花180元钱,小东家买这一套桌椅共花了多少元钱
2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妈妈身高162()体重56()一个苹果约重120()
一个西瓜重4()
一个文具盒长约25()
5个2分硬币约重5()。

一只蜂鸟约重2()
一只驼鸟大约有100()重,
它的蛋重1500()
23、一千克铁和一千克棉花()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