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认识摩擦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高中物理必修一摩擦力教案1教学理念: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两大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本节教学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老师尽量为学生创造情景,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摩擦力。
(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
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
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必引伸。
教材首先通过分析一些事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随后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摩擦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教材最后用较大篇幅讲述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虽然教学的重点在于应用摩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学会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但这些应用都基于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因此,应充分重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之前刚学习了“重力”,知道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而摩擦力跟重力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力,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学生除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生疏外,已基本具备自主探究的条件。
教法建议:1.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摩擦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现象之一。
对摩擦现象,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因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忽视了学生实验,作为物理老师是非常清楚物理实验的作用,它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摩擦力》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摩擦力》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十章《摩擦力》。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单位;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5.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及产生原因;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运用摩擦力知识解释相关问题;3. 掌握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2. 教学重点: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科书、练习册、实验器材(如木块、滑轮、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开车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思考,引入新课;2. 理论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让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释;4. 方法讲解:讲解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单位;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3. 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5.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我们要系安全带?(2)为什么自行车刹车时需要捏紧刹车闸?(3)如何在冰面上防止滑倒?2. 答案:(1)系安全带是为了在紧急刹车时减小乘客受到的摩擦力,避免受伤;(2)捏紧刹车闸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从而快速减速或停车;(3)在冰面上防止滑倒的方法有:穿着防滑鞋、走路时小心、使用拐杖等。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摩擦力的概念,能够运用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2. 摩擦力的种类和特点3. 摩擦力的计算4. 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会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摩擦力”是什么,并用实例给出说明。
2. 知识讲授(1)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老师要注意在讲解时加入一些情绪词,例如“神奇的”、“克服困难的”等,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摩擦力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特点和区别,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3)摩擦力的计算教授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并在黑板上演示摩擦力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用牛顿第一、第二定律解决实例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像或视频演示,介绍摩擦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制动器、磨粉机、擦窗工具等。
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也能意识到摩擦力的实用性。
3. 实验实践让学生分组设计和制作不同的摩擦器,例如滑轮、滑板、滑梯等。
带领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并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4. 总结与评价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实践活动的总结,回顾本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并重新理解和回答热身活动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
2. 教学过程中,老师重视语言互动,通过情绪词、生动的例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评价,帮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同时也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后续教学的展开。
高一摩擦力课件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增大有益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增大有益摩擦;乒 乓球拍上粘贴橡胶是增大有益摩擦;在结冰的路面上撒些细土,人走路时不易滑倒是增大 有益摩擦;体操运动员手上擦镁粉是增大有益摩擦。
避免或减少不必要摩擦方法探讨
加润滑油
在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力。例如,轴承内加入润滑油可以 减小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
利用气垫或磁悬浮
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都是利用气垫或磁场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力。例如,气垫船通过向船底喷气,在船 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从而减小船在水中航行的摩擦力。磁悬浮列车则通过强大的磁场使列车悬浮在轨 道上方,从而消除了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
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即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之 间的相对运动。
最大静摩擦力及影响因素
最大静摩擦力
当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物体将开始滑动。这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 大小取决于正压力和静摩擦系数。
影响因素
最大静摩擦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温度、湿度以及正压力的大小等。一般来 说,接触面越粗糙、正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
摩擦力分类
根据摩擦力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静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 类。
摩擦力产生条件
接触面粗糙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两个物体接触面必须是粗糙的,否则 无法产生摩擦力。
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趋势,才能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 讲义
《摩擦力》讲义一、摩擦力的定义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三个: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挤压;第二,接触面粗糙;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比如,我们在地面上推动一个箱子,如果地面很光滑,比如是冰面,那么推动箱子就会容易很多;但如果地面很粗糙,就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这就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二、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主要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例如,我们用力推一个放在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直到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开始运动。
滑动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比如,我们在粗糙的地面上拖动一个箱子,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滚动摩擦力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滚动摩擦力的应用,比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
相比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要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使用轮子来运输重物,能够更省力的原因。
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比如,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就是因为冰面很光滑,摩擦力小;而在粗糙的地面上行走则比较稳定,是因为摩擦力较大。
2、压力大小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例如,一个重箱子比一个轻箱子更难推动,就是因为重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导致摩擦力增大。
3、接触面积一般情况下,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摩擦力的大小影响较小。
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接触面积的变化可能会对摩擦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8.3摩擦力(两课时)(无答案)
第3节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2)接触表面是粗糙的.(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2.摩擦力按摩擦方式可分为三种:(1)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时产生的摩擦.(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停改变地移动时产生的摩擦.3.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但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人行走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就与人运动的方向相同.5.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滑动的速度和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当物体将要运动时(即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只跟与它平衡的力相等.【例1】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的花纹B.拔河时要用力抓紧绳子C.下雪天汽车加防滑链D.向自行车的轴承处加润滑油【分析】鞋底的花纹和下雪天汽车加防滑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拔河时用力拉紧绳子是通过增大压力的办法来增大摩擦力的;往自行车的轴承处加润滑油是使两个面彼此分开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方法归纳】(1)学习物理应加强对各种物理现象的识记.(2)分析物理现象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应善于从现象中概括出其物理模型.如题中“花纹”、“防滑链”可概括为“接触面粗糙”.【例2】班上的体育健将小明和小军正在进行爬竿比赛.已知他们体重均为500 N,小明从地面匀速爬上竿顶用时5 s,受到的摩擦力为f1;小军从地面匀速爬上竿顶用时6 s,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________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错解】大于【错因分析】误认为小明爬得快,受到的摩擦力就大.他们匀速爬上竿顶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正解】等于知识点1 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或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知识点2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知识点3 改变摩擦力的方法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增大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减小___________、使接触面更光滑、___________________和使接触面彼此隔开.题型1:认识摩擦力1.关于摩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B.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上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会产生摩擦力D.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有摩擦力产生3.如图所示,关于滚动铁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C.人脚与地面间不存在摩擦D.铁钩与手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4.如图所示,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拉开,是因为拉书时书页间会产生较大的( )A.重力B.弹力C.压力D.摩擦力5.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家里根据课本提示(在玻璃杯里装满米,压紧后插入一根筷子,慢慢地把装米的玻璃杯提了起来)所做“筷子提米”实验的照片.(1)实验中,将米和杯子提起来的力是摩擦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方向______.(2)这种摩擦是一种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滚动”或“静”),在自然界和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请你举出一个应用这种摩擦的事例:______.(3)小红看到小明的这张照片,回家也做了这个实验,但是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你认为可采取用哪些方法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写出两种即可)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
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摩擦力的教学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摩擦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摩擦力以及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现象。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3、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
4、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摩擦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养成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和原理的精神。
2、初步认识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愿意服务社会的意识。
3、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设计理念】对于摩擦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一认知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和过程,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现学科核心向学生核心的转移,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实现STS教育。
【教学准备】摩擦力教学自制课件;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毛巾、木板、砂纸、儿童自行车。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
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提出解释。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摩擦力》精品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摩擦力》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五节《摩擦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以及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其分类。
2.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及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仪、弹簧测力计、滑块、木板、毛巾等。
2. 学具:弹簧测力计、滑块、木板、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摩擦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摩擦力的产生原因。
2. 知识讲解:(1)摩擦力的定义:当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相关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摩擦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定义2. 摩擦力的分类3.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摩擦力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简述摩擦力的分类及各类摩擦力的产生原因。
(3)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 答案:(1)摩擦力是指当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例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2)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是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滚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摩擦力》教案
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小或增大摩擦力。
3.探究实践:进行摩擦力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点1.认识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本质。
2.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木块、毛巾、砂纸、弹簧测力计、钩码、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科学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摩擦力1.导入(5分钟)生活现象引入:展示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图片,如走路、刹车、拔河等,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中都存在什么力。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引出摩擦力的话题。
2.新课学习(30分钟)摩擦力的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即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学生举例: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
摩擦力的作用(15分钟)教师引导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走路时摩擦力使人前进,刹车时摩擦力使车停下等。
学生讨论总结: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摩擦力的作用有阻碍和帮助运动两种情况。
3.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内容:回顾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思考摩擦力是阻碍运动还是帮助运动。
第二课时:感受摩擦力1.复习导入(5分钟)提问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新课学习(30分钟)实验一:感受滑动摩擦力(10分钟)教师示范: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让学生感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小学科学学年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_摩擦力(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学年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_摩擦力(第一课时)摩擦力:我们身边的神奇力量摩擦力(第一课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神奇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们需要用力推动一个沉重的箱子,而有时候我们只需轻轻一推就能将一个小木块移动。
这一切都与一个神奇的力量——摩擦力有关。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它由物体表面之间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决定。
摩擦力可以让物体停止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向,同时也可以使物体保持平衡。
让我们从简单的实验开始,来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你可以准备一个小木块,一条光滑的木板和一些书籍。
首先将木板放在桌子上,然后将小木块放在木板上。
你会发现小木块静止不动,因为木板上的摩擦力阻止了它的运动。
接下来,慢慢地加重木块上书籍的重量,直到小木块开始滑动。
当小木块开始滑动时,摩擦力变得较小,使得木块可以移动。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摩擦力的变化。
当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粗糙程度较大时,摩擦力就会增加。
而当小木块滑动时,木板表面与小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使得小木块能够移动。
除了粗糙程度,接触面积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想象一下,在同样的力量下,你用一只手指头推动一个沙滩球和一个钢球,你会发现沙滩球比钢球容易推动。
这是因为沙滩球的接触面积比钢球大。
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除了探索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还可以学习如何降低摩擦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使用一些物质来减小摩擦力,比如滑雪运动员在滑雪板上喷洒蜡或是小汽车轮胎的橡胶材质。
这些物质具有一种特殊的润滑性,可以减少物体表面的摩擦。
而在冰上滑冰时,冰面上的水会形成一个滑润的薄膜,减小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最后,我们来谈谈应用领域中的摩擦力。
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将无法行走,车辆无法前进,树木无法生长牢固,我们无法使用工具等等。
此外,在许多工程领域,摩擦力的研究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制动系统中减少摩擦力可以提高安全性,在机械传动系统中适当增加摩擦力可以保证传动效果等。
《摩擦力》课件课件
《摩擦力》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力学》中的第二课《摩擦力》。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摩擦力的概念,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3. 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及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斜面、毛巾、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记录表、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
2. 探究摩擦力(10分钟)(1)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学生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和记录摩擦力的现象。
3.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0分钟)(1)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4. 摩擦力的测量(10分钟)(1)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学生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测量摩擦力。
5. 应用与拓展(5分钟)(2)学生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1. 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影响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
3. 测量方法:弹簧测力计。
4. 应用:减小摩擦力(例如:润滑油)、增大摩擦力(例如:鞋底防滑)。
七、作业设计1. 完成实验报告单。
2. 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中物品摩擦力的现象,写在记录表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掌握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学会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
摩擦力教案(优秀5篇)《摩擦力》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知道这两种摩擦力的分类2. 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 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5. 了解动摩擦因数μ的决定因素,会用实验测量计算μ6. 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和利用摩擦力。
二、课前预习1、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习过摩擦力,请大家回忆一下,摩擦力可以分为哪三类?2、请同学们利用你们的课桌和书本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给书本一个初速度,仔细观察书本滑出后在桌面的滑行情况是怎样的?3、书本在滑动过程中速度会逐渐减小并最终停止下来。
是什么原因导致书本的速度越来越慢呢?4、你能概括出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吗?我们可以用手掌在桌面上滑动两手相互对搓来感受滑动摩擦力。
5、当我们用手掌压着桌面滑动时,桌面给手掌的摩擦力向什么方向?6、手掌在桌面滑动时,桌面对手掌有摩擦力作用,那手掌对桌面有摩擦力作用吗?为什么?7、那手掌给桌面的摩擦力向什么方向?8、那桌面对手的摩擦力是三种摩擦力中的哪一种?手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三种摩擦力中的哪一种?9、大家还可以再做一个实验体会一下:左手压在一本书上,右手将书抽走,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左手不动,由于书本与左手间是相对滑动的,所以无论是书给手的摩擦力还是手给书的摩擦力均是滑动摩擦力。
10、你能说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吗?11、试比较说明弹力与滑动摩擦力在产生条件及力的方向上的关系。
1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是与运动方向相反吗?一三、请以左手压书,右手抽书的实例来体验滑动摩擦力方向。
14、有一种野蛮缺货法,就是卡车加速后退,突然刹车,则货物由于惯性会滑出车厢,试分析此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壹五、请写出滑动摩擦力的严格定义。
16、滑动摩擦力大小如何计算?一qi、公式中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吗?看下面三个图。
《摩擦力》教科版完整版优质课件
《摩擦力》教科版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摩擦力》是物理课程中的重要一课,本节课内容主要涉及教科版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的概念与计算”。
详细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及特点。
2. 学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了解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定义、分类、计算及作用效果。
难点: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减少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仪、滑块、弹簧测力计、斜面、毛巾、木板等。
2. 学具:摩擦力实验盒、滑块、测力计、直尺、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摩擦力演示仪展示摩擦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2. 教学内容讲解:(1)摩擦力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摩擦力的大小计算:f=μN,讲解摩擦系数μ的取值范围。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例讲解摩擦力的作用。
3. 例题讲解:计算不同情况下的摩擦力大小,讲解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摩擦力实验,观察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验证摩擦力计算公式。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2. 内容:(1)摩擦力定义、分类、特点。
(2)摩擦力计算:f=μN(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4)减少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出物体质量、斜面倾角、摩擦系数,求摩擦力大小。
(2)简答题:简述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及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计算及作用效果掌握情况,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类型的摩擦力,如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以及摩擦力的应用实例。
布置相关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高一物理人教版摩擦力说课讲课PPT(1)
2021/11/14
8
+ 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讲授 、讨论并辅以电教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 学生积极思维。
2021/11/14
9
说学法
学情分析
+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更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 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学过的摩擦力 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正压力与上节 课弹力的知识相联系,在实验中总结出摩 擦力的规律。
小”)。
2021/11/14
43
4、用50N的力将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 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 为___2_0___N ,方向是_竖__直_向__上_。
6、缝衣针表面磨得光滑是为了减__小_摩_擦_;急 刹车时,紧握闸把是通过增__大_压_力_方法来增大 摩擦;在机器的转动部位装有滚珠轴承, 它可以变__滑__动__摩擦为__滚_动__摩擦来减小摩 擦。
体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静)摩擦力。
2021/11/14
12
合作探究
环节二
概念
引入新知
大小
摩擦力
条件
2021/11/14
方向
13
联系实际
环节三
拓展应用
小拓展: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
2021/11/14
14
第十三章第三节
摩擦力
授课人:石雅静
2021/11/14
15
一、静摩擦力
小孩推箱,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 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阻碍相对运动发 生的力。
以一个木块为研究对象,让它在不同物体 的表面上滑动,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021/11/14
《摩擦力》课件课件
《摩擦力》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物理学》教材第八章第三节,主题为“摩擦力”。
详细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种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产生条件、计算公式、影响因素以及摩擦力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种类及其产生条件。
2. 学会运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的计算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种类、产生条件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仪、滑块、木块、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纸张、铅笔、尺子、小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摩擦力实验(如摩擦力演示仪),引导学生观察摩擦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摩擦力的概念、种类及其产生条件。
b. 讲解摩擦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解析。
c. 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现场演示解题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针对摩擦力的应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种类、产生条件。
2.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3.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 摩擦力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题:给定物体质量、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求摩擦力大小。
b. 应用题:分析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a. 研究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了解摩擦力的测定仪器。
b. 探讨如何减小摩擦力,提高物体运动效率。
c. 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实验室等,了解摩擦力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摩擦力》教科版完整版课件
《摩擦力》教科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摩擦力》,该部分内容位于教科书第四章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的种类、摩擦力的大小和计算方法,以及摩擦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2. 学习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种类以及产生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摩擦力演示仪、滑块、弹簧测力计、毛巾、木板等。
学具:弹簧测力计、滑块、毛巾、木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让学生在桌面上推动书本,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 知识讲解:a. 摩擦力的概念及种类。
b.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c.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有关摩擦力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 小组讨论:讨论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定义、种类、大小计算公式。
2. 摩擦力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摩擦力的概念,并列举三种摩擦力的种类。
b.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30N的拉力,已知摩擦系数为0.2,求摩擦力的大小。
c. 举例说明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a.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种类有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b. 摩擦力大小为:f = μN = 0.2 × 30N = 6N。
c. 摩擦力的应用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汽车刹车时的摩擦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是否深入。
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摩擦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摩擦力》完整版课件
《摩擦力》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章第二节《摩擦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减小和增大摩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掌握减小和增大摩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减小和增大摩擦的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斜面、弹簧测力计等)。
学具:物理教材、笔记本、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开车等,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介绍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力。
3. 方向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方向,让学生知道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 大小讲解:介绍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让学生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讲解与摩擦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
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为什么滑板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用力刷板?(2)为什么汽车的轮胎上有花纹?2. 下面哪种方法可以增大摩擦力?A.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 增大压力D. 减小压力答案:A、C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摩擦力》 讲义
《摩擦力》讲义一、摩擦力的定义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无处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它有关。
比如,我们行走时,脚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它帮助我们向前移动;我们推动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使物体移动。
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且挤压。
如果两个物体没有接触或者没有相互挤压,就不会产生摩擦力。
2、接触面粗糙。
如果接触面是绝对光滑的,摩擦力也不会存在。
3、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相对运动很好理解,比如在水平面上推动一个箱子,箱子与地面之间就存在摩擦力。
而相对运动的趋势则稍微抽象一些,比如一个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它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物体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三、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主要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仍保持静止时,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在物体即将开始运动的瞬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例如,我们用力推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如果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箱子不会移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其大小等于推力。
2、滑动摩擦力当物体在接触面上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
其大小可以用公式 f =μN 来计算,其中 f 表示滑动摩擦力,μ 是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N 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比如,在粗糙水平面上拖动一个箱子,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常见的例子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滚动摩擦力使得车轮能够较为轻松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