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知识体系的构建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初中历史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其中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那么在学习初中历史的时候有哪些高效方法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希望大家喜欢!最详细的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一、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历史用比较的眼光学习初中历史每个时期的总目标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哪朝哪代,理想都是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富强,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发生的目的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是一样的,但事件和事件本身已有了不同的意义,比如,同是改革,商朝的变法成功是什么原因,而清朝改革没进行下去又是为什么。
把握整体结构学习初中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
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
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
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二、初中历史记忆口诀大全繁盛一时的隋朝北周到了 581,外戚杨坚大权集,夺权定都在长安,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朝北朝归统一,文帝治国有功绩,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发展生产重吏治,提倡节俭反奢侈,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社会经济大繁荣,粮食布匹都丰盛,二十多年人口增。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诞生隋朝时,炀帝最先设进士,实行“学而优则仕”,公平竞争用考试。
太宗玄宗武则天,完善科举是关键,太宗重教扩国学,进士第一称状元,则天“武举”选武士,诗赋考试玄宗时。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策略.ppt
教学内容
复习世界史上册12—15课 复习世界史上册17—21课 复习世界史下册1、2、7、8、9课 复习世界史下册10——19课、八上列强的侵略 复习八上近代化的探索、中共成立、抗战、内战 政权的巩固与发展 古代史 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 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 热点问题
专项训练计划
教学内容
复习世界史上册12—15课 复习世界史上册17—21课 复习世界史下册1、2、7、8、9课 复习世界史下册10——19课、八上列强的侵略 复习八上近代化的探索、中共成立、抗战、内战 政权的巩固与发展 古代史 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 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 热点问题
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一进入体大”学学: 习即以高及终考身评学习价所体必系须掌,握通的。过高确考立尽管 是选拔性1考.“试基,但础也性“至”立少有德60树%的人基、础服题。务这选些知拔识、绝导大部向分教都在学教”材这上有 明 、确分的结体析第基构现问二要础、,题层检和:求知 扎验解关主识实的决键要、灵方问能一 的体基活法题力现本的高 问,、。就在能能交重考题是流点学力力核。教与考生和要材合查心高要基求上作学考立具本和的等生再场例备素健学所怎题生学么适养康,、适知重应,健回练应识要大包全习未的答,学括的题来运它了要学全人不用也“都断能是习面格能变力教为或合素熟化,育社理养什练发强的会的。解展调么一答发知社独环考。会立,展识”的思都至考
功能和政治使命。
2017年泸州市中考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2017年泸州市中考能力要求
中高考考试试题上的对接
1.试题题型的一致性: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2.问题定向上的趋同性:依据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3.重视对所给材料的解读和信息提炼 4.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主题立意、方法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案例研究——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为例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案例研究——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为例摘要: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基于一定事实规律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尽管各个时期的社会特征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可以让历史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大单元整体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将素养目标、知识点、情景等要素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实现历史知识教学的连贯性、整体性和宏观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专题复习历史新课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大单元教学为老师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思路。
聚焦大的历史问题,有着明确的学习主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大单元教学围绕史学思想方法目标的分解与达成,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构和整合,且结合单元内容精选、设计与解决关键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具有明确的主题,能带给学生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氛围,故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此,笔者以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为例,探讨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大单元专题复习教学的准备(一)设定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前期课堂学习情况,我们确定了专题复习目标,内容如下:1.在知识学习方面,理解与掌握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信息,加深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理解和记忆。
2.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价值方面,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二)确立教学重难点该大单元专题复习的重点是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中的重大史实;难点是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深刻体会到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艰难曲折。
至此,“中国近代化探索”单元专题复习的教学路径基本确立。
二、“中国近代化”大单元专题复习教学的活动设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知识,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大单元专题复习深度融合,力图实现学生自主性与教师引导性的结合、课前复习与课中指导的结合、课堂讲练的结合。
融合:历史学科深度教学的路径探索——以《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为例的阐释
思维模式和技能,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交流结果过程中显现的综合品质。历史学科强 调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 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2]。政治学科强调 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3] 历史学科强调时空观念,“只有在特定 的时空框架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才可能对史事 有准确的理解”[4]。地理学科也强调“能够从空间 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项的发生、发展和演 化”[5]。这些素养都共同指向学生认识、分析问题 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如探究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时, 需要借助地理学科知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传统商 路的方位和发展演变;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更需要根据“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从经济层面去分析这 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
此外,教师还应梳理知识融合部分在各科教学 中的先后顺序,利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形成互相支撑, 便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学生在学习《全 球航路的开辟》时,已经在政治学科中学过经济全 球化,在地理学科中学过人口迁移,这是为历史学 科提供的知识支撑,将知识融合后,学生能更深刻 理解这一事件对世界、欧洲、亚非拉产生的影响, 理解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学生学 习历史的同时也深化理解了地理学科中整体性、区 位论、区域可持续发展、地图与方位以及政治学科 中的全球化、商品经济、价格等相关知识。
内容层次,横向拓宽单元内容广度,但这不是盲目
的拓展,必须围绕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大问
题是指单元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大任务是单元围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以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为例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以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为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建构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有效获取学科知识,顺利建构知识体系,并能够主动参与历史学科学习活动,提升其学科学习深度。
文章将以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为例,系统介绍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确立大单元探究主题,整合大单元教学素材大单元教学期间,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分析教学内容,确立大单元教学主题。
在此期间,教师可结合教材单个课时内容开展相关活动,也可结合多课时内容确立大单元教学主题。
教师还可以整合大单元教学素材,通过关联教材不同课时内容、补充教学资源等途径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建构大单元知识体系。
教师在研读“盛唐气象”一课内容时,可以发现教材从多个角度结合了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借助一些经典农具照片、艺术作品等展示唐朝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为使学生有效学习唐朝知识,教师可以以本课内容为切入点,围绕“走进唐朝”大单元探究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并整合大单元教学素材。
参考素材如下:1.教材第二课内容。
“唐朝的繁荣”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如贞观时期推行的一系列革新措施中包含“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与农业方面的繁荣景象具有因果关系。
因此,教师需要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材料作为大单元教学素材。
2.艺术作品赏析微课。
教材中引入了较多的艺术作品,如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局部)、《弈棋仕女图》(局部)等。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想要透过这些作品感知盛唐时期的文学艺术、社会现象等具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教师可以与擅长书法、中国画分析的教师合作,开发艺术作品赏析微课,辅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3.课外的唐朝诗歌作品。
教师可分享一些与唐朝社会生活相关的课外诗歌作品,如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等,这样,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又可让学生加深对唐朝文学艺术的了解。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历史学作为这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接下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健康发展在是人类社会轨迹实际上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午休的效率。
接下来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技巧,希望大家喜欢!中学建筑史教学方法技巧一、注重积累基础知识课改后的新高考仍侧重考查查基础知识,但在考查方式上不再是历史的简单再认,也就是那种直问直答的题目已经不可能出现,而是体现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道义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归纳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有效性,复习时以后我们要紧扣课标和考纲。
我们普遍采用的是二轮或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是首要最关键的一环,本轮复习可以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知识求面、求广不求深,侧重内在把握历史。
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中,专业课教材内容要避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材全神贯注地梳理教材的知识。
针对我校学情,具体做法是:一、利用考纲,理解教材中的考点内容并准确想像记忆;二、借助图片、文献资料去深化,不断变换学习材料,这样学生再者新鲜感,又能提高效率;三、围绕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答,从而检验教学效果;四、通过联系帮助学生把散见于历史课本各章节中同类型、同性质、同特征、相关联的考点内容予以纵横联系,使学生理清头绪,加深记忆;五、对学生记忆学生家长的分析方法给予专业的指导,如“如何科学的广泛应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专题讲座等。
除了早起要注意积累历史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积累一些文史文史知识。
新课改的高考要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规定文综历史必考文史常识。
这在已经推行课改的省份的高考中已经有了揉合,如:2021年海南高考历史第1题:中国古代以阴历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2025中考历史复习计划(6篇)
2025中考历史复习计划(6篇)2025中考历史复习计划(通用6篇)2024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积极备战20__年中考,使历史复习做到有章可循,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的中考成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以学。
二、具体措施(一)全面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型制定学生备考计划。
教师要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检测情况,把我们的学生分出四类基本学生(不含体育分数):尖子生(72分以上)学困生(10分以下)目标生(55分以上)临界生(31分以上)。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在第二次月考后制订出四类的学生的名单和培辅计划并交到教务处,教务处将根据此计划来跟踪老师们的辅导情况。
九年级全体科任教师要清楚各班确定的培优对象,对本学科比较薄弱的培优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每天晚下午放学的半个小时或晚自习)加强辅导,使之平衡发展。
同时顾及全面,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做到以点带面,争取全面提高。
(二)准备工作: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放下包袱,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明白:①学习历史并不难,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复习,一定能考好;②开卷考不等于抄书,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2、将省里下发的考试说明、试卷结构、考试范围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目标明确。
(三)抓住重点,加强训练在考试说明没有出台之前,我们仍是全面复习,但复习中结合多年的中考热点进行重点讲解。
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
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历史复习中注意事项1、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答题技巧,让他们学会审题,并在平时考试中强调学生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注意书写和答题的规范,注重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衔接与整合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衔接与整合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衔接与整合在教育领域,历史教学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我国,历史教学具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的衔接与整合,成为每一位历史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衔接与整合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课程衔接与整合的内涵课程衔接与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课程衔接与整合不仅包括历史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方法论和价值观的融合,还包括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政治等的相互关联与配合。
二、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衔接与整合的重要性1.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课程衔接与整合,学生可以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课程衔接与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3.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课程衔接与整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审视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增强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课程衔接与整合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初中历史教学课程衔接与整合的方法与策略1.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明确各年级、各单元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师应关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地理、语文、政治等学科的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
3.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探究、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辽宁卷)考点解读
三、2025年备考策略 2、专题练习,稳扎稳打
青年在时代浪潮中应担负起的责任,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搭建历史和现 实的桥梁,优化学生的学习和考试体验。通过动手实践活动的学习情境,贴 近学生学习的现实,通过提取表格和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二、试题命题趋势 通过对2024年辽宁省中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预测2025年辽宁省历史试题应有 如下特点:
四、真题解读
6.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 )
A.传播文化助交流 B.悬壶济世医天下 C.锐意改革促发展 D.抗击侵略卫主权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分别为戚继光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在 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可知三位历史人物都抗击了外来侵略者,因此标题为抗击侵略卫主权, D项正确;材料中三位人物并不属于对外交往的代表人物,因此传播文化助交流不符合材料内 容,排除A项;悬壶济世医天下是对古代医学家的评价,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锐意改革促 发展是对改革家的描述,比如商鞅、孝文帝、王安石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四、真题解读
5.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 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的设置旨在( ) A.加强海防 B.安定边疆 C.发展交通 D.繁荣经济
【答案】B 【详解】据材料“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 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可知,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设置,巩固了我国的边疆 地区的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内地边疆地区的管辖, 不涉及海防,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未涉及交通,排除C项;驻藏大臣 和伊犁将军的设置没有体现经济繁荣,排除D项。故选B项。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精品7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精品7篇)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篇1如何讲好历史复习课?组内探讨研究后认为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理解前后知识,并加深记忆。
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需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题能力和归纳概况的能力。
鉴于以上思考,我对本节反思如下:1、基础知识的归纳,积累对于复习课,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复习课的第一步骤应该是对课堂基础知识进行归纳、积累。
这一步体现在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经过本节课堂复习,我认为这一步应该放到课前完成,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
但作为小科目的历史学科来说,有一定难度,难以形成惯例。
2、重难点突破在基础知识积累了的基础上,利用材料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小活动等方式,强化理解记忆“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与“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改革”这一专题的理解认识,突破难点的认知门槛,认识到“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深化学生对改革专题的理解。
3、能力拓展,学以致用认识到“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后再利用戊戌变法、俄国废除农奴制等检测学生对改革的掌握情况,并从中获得学生的反馈。
对于基础的历史史实,学生是要死记硬背,但是,现在中考的题目更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考查,对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查。
因此,及时做题是最快最好检测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方法。
通过做题,拓展、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夯实基础,补救学生在知识上掌握不足的`地方,落实学法指导。
但在这一方面,我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也没有提供充足的史料,直接抛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的答案,以至于显得呆板生硬,学生也难以接受。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评价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评价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四、1929-2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4课)1、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2、特点:特点具体表现波及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等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929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破坏性特别大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3、影响:(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到1933年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受害最深的广大人民群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3)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
(4)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政局动荡,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4、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1)美国:1933年实施罗斯福新政(改革)。
①方式(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②目的:A、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④评价:积极性:A对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B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干预经济应对经济危机)局限性:新政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初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2018年初三历史教学计划
初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2018年初三历史教学计划2018年初三历史教学计划一一、加强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发展理论素养,更新观念,指导实践。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二、把握中考动向,调整复习策略中考备考要做到:①注重基础②联系实际③重视实验④反映现代性⑤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
要加强中考题型训练。
①单项选择题②填充题③识图作答题④简答题。
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分析近几年来生物中考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热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环境保护、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在中考中的介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及其使用价值、发展前景的关注,对生物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2、新颖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交相呼应,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
新颖性是指题目编制上的不断创新,表现之一是材料背景新。
这类题常常提供给考生的是未曾感知过的新事物、新情景,试题的这一特点,将使得过去那种靠猜题、押题或通过题海战术而决定高考的可能化为乌有。
其二是在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上出新招,在客观上是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绝佳途径。
试想一下,要在同一大题的两个小题中,做出两个完全一致的答案,没有个性、缺乏自信心的人是很难做到的。
而个性和自信正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素质。
试题的开放性表现在新给材料信息上的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开放性(不唯一性)以及考生解题思路上的开放性(多样性)等方面。
这样给考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留有很大的思维空间,考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提出个人见解。
即使所给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很大出入,但只要思路正确,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均可得分,甚至是得满分。
三、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教学内容知识范围微调:应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对照课本,明确中考不要求的内容,不但教师要明确,每一位学生也要清楚。
力争教师不做无效功,尽可能减轻学生负担。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历史学科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历史素养、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使命。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本文将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
二、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大单元教学是指以一个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为主题,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下几点:1. 整合性:将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2. 实践性:注重历史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施策略1. 精选主题,确定单元目标(1)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主题。
(2)明确单元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 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直观性。
(2)开展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历史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3)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3. 整合教材资源,构建知识体系(1)梳理教材内容,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补充课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4. 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2)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注重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等。
(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效果评估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体系构建完善: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构建
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构建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记忆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下是关于初中历史知识体系构建的学习方法技巧。
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同时,历史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历史的主要学习内容包含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
学习注意事项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了解历史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3.注重历史知识的运用,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图表法:通过制作时间轴、历史事件图谱等方式,将历史知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故事法: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将历史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
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中考备考技巧1.掌握重点知识点:在中考备考过程中,学生应重点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
2.做题巩固:通过做历史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历史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第二篇范文:以具体例题为示范教学方法例题简介例题:请分析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我国辛亥革命在性质、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初中历史课知识体系构建(1)
初中历史复习课知识体系构建近年来,历史学科的会考已经越来越引起学生、家长更多的关注,更高的要求。
要想提高学生成绩,复习课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环。
但是现在历史实行的开卷考试向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我提出了“合理用脑、整体把握,多方调动,环节明确”的口号,希望给学生一些启发,它是从以生为本的思想出发、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的互动完成知识体系、让学生能积极学习的另一种复习方法。
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也要重视知识的网络化,能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复习才能有效,才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担任六个班历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我发现以这句口号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做起,可以探索到一些提高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效率的路子。
一、构建积极参与,掌握有效复习的模式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复习环节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有效的复习绝不是老师对知识点简单的再次讲解,而是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个器官:看、说、动、触摸、想象等,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复习让学生自己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积极参与的友好课堂氛围和系统的知识网络,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模式,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
又分为课前看,课中看,课后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前看书,整理本阶段所学知识;课中教师竭力呈现直观性材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形象直观的表象来唤醒学生对所学旧知的回忆,为开展复习提供相对清淅的表象,为提取和组合表象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后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的时候,再次通读全书,使其在脑海中形成较为全面的印象。
初三历史备考的知识体系构建
初三历史备考的知识体系构建在初三历史备考的过程中,知识体系的构建就像为一座宏伟的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的每一块砖石都需经过精心挑选和布置,以确保最终成品的稳固与完美。
首先,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时,关键在于理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脉络。
每个历史时期都如同一幅画卷,包含了不同的背景、事件和人物。
理解这些背景是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一步。
例如,古代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如夏商周的更替、春秋战国的变迁、秦汉的兴衰等。
每一阶段的关键事件和人物都应被逐一记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接下来,深入了解每一时期的主要事件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事件不仅仅是历史的表象,它们往往揭示了更深层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了解唐朝的开创不仅要记住李渊、李世民等历史人物,还需要理解唐朝为何能够迅速崛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盛世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
此外,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也需要掌握各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些因果关系帮助我们将事件串联起来,从而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明朝的建立与元朝的灭亡密切相关,而这背后涉及的民族关系、经济变化及社会动荡,都是理解这一历史转折点的重要因素。
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也至关重要。
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种比较不仅帮助我们记忆各个时期的细节,更能够帮助我们看到历史的全貌。
为了有效地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建立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计划应包括定期的回顾和测试,以确保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定期的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总结来说,初三历史备考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
通过建立清晰的时间线、深入理解关键事件及其因果关系,以及定期复习和测试,可以确保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应用。
这一过程就像是为一座历史知识的丰碑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最终稳固而高耸。
(经典)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3篇
(经典)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3篇(经典)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历史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1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学生情况分析初三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世界历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八个单元,共二十五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看课文 看插图 ❖ 看大事年表 看目+录 ❖ 抓基础 抓重点 ❖ 抓线索 抓网络
例1:世界近代史
资产阶级革 命爆发前提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物质基础:新航路开辟)
无产阶级反对 资产阶级的斗争
早期资产阶级 革命的爆发
(英法美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 经济的腾飞
资本主义社 会的发展
(工业革命)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 知识体系的构建
铜山区大许中心中学
李秀丽
专题复习的含义
❖ 专题复习: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把同类、 分散的知识高度概括,揭示同类知识之间的 内在联系,把相关的知识按历史发展的线索 和内在联系统一于一个系统之中。
❖ 知识体系:对分散的主干知识进行归纳、整 合,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知识框架。
(1)材料一中美利坚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统一”分别是指 什么历史事件?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考验”中,美国政 府采取什么对策?
日本梦
材料二 近代以来,“日本梦”作为一种不断追赶、超越欧美的期盼和构想,这样的 梦想,伴随着日本走过“脱亚入欧”、称霸亚太及战败投降、战后复兴等曲折历程 而始终追求不渝。
组建欧盟,提高国际地位,抗衡美国。
中国梦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
4、学生自主确立专题。
❖ 初三的学生较之初一、初二的学生领悟能力 增强,他们不像初一学生在梳理专题时被老 师牵着鼻子走,也不像初二学生那样思路不 清晰。初三学生经过三年的锻炼,已经掌握 了窍门和方法。 让他们自己确立主题,然后 梳理知识框架。
第一次鸦片战争、
变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新文化 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抗争史
(清末各阶层抗 击外国入侵、国 共合作抗日、中 共反抗国民党的 统治)
政治上民主化
经济上工业化
思想上科学民主化
生活上近代化
二、构建专题复习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整体观念的缺失。
在平时的复习及考试中,学生普遍存在知识 掌握不系统、认识不完整的情况,只知道掌 握具体的知识点,不能将具体的知识点纳入 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因此在分析试题时不 能从全局出发,去全面看问题,因而造成答 题时思路狭窄,答案不完整。
例:世界现代史
❖ 苏联的历史、美国的历史、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国家的改革 、二战、两级格局的形成。
例1:美国发展的基本线
基本线索
主要事件
独立的美国 美国独立战争
坚守统一的美
国
美国南北战争
历史作用
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 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 了道路.
❖ 例: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改革
❖ 封建性质:日本大化改新、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 ❖ 资产阶级性质: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 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改革开放、苏联改革。
3、变经典专题性试题为专题
中考试题的命题方式基本上以专题形式出现, 试卷中的诸多专题具有典型性,充分体现时 事热点和史学研究方向。在复习教学中,可 以将一些经典的专题性试题转化为复习教学 的历史专题。典型的试题需要教师的再次充 分研究开发,切忌把以往的中考题简单直接 地变成课堂练习。
2、学生归纳专题形式单一。
❖ 学生自主构建专题知识体系时,基本上都是 大括号的模式。形式比较单一,看起来显得 呆板、僵化。
三、专题复习知识体系构建的培养步骤
❖ (一)、专题的确立。 ❖ 构建专题,首先要学会选专题,不是所有
的知识都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专题的确立 要尽量由简单入手,层层深入。
❖ 1、小切口,以单元专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概括 能力。
❖ 专题的确立要由易到难,单元复习是最合适的选择。 一个单元一般包括三到四课内容,单元之间的知识 要么存在并列关系,要么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而且单元知识容量小,学生刚刚学完,梳理起来会 更得心应手。
(例: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二战)
2、大跨度专题,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能力
❖ 归纳知识不受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局限,只要具有相 同性质、特征、属性的知识都可以归纳在。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每个国家或地区也都有一个富强的梦。 今天我们就进入历史和现实的梦。 美国梦
材料一 美国,当今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为实现这一梦想,美利坚民族从 争取民族独立到维护国家统一,再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考 验,可谓步履维艰。一代代美国人为此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终于实现 了他们渴望富强的梦。
——《日本学刊》2013年1月
(2)材料二中日本“脱亚入欧”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日本为“称霸亚太”在太平洋 在太平洋上精心策划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空前规模?战后复兴中日本实行的最有 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西欧梦
材料三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需丢到你们各自的特 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 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3)20世纪60年代,什么组织的成立使雨果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
中国梦
材料四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在“坚船利炮” 的西方列强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的梦;是靠“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的奋 斗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梦;是鼓起“杀出 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的梦; 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4)材料四中“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的梦”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 “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梦”是通过哪一措施得以实现?“用短 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发端于哪一会议?你认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大国梦
美国梦
日本梦 西欧梦
凭借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企图 建立单极世界。 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资产阶级统治的 巩固与扩大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巩固,民主代替专制,法治 代替人治。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例2: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侵略史
探索史
(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 (洋务运动、戊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