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版《二十四孝图》拓展赏析课

合集下载

鲁迅作品《二十四孝图》赏析

鲁迅作品《二十四孝图》赏析
我还将监督他们减肥,教老妈跳舞,教老爸唱歌,经常给 他们捶捶背,捏捏腿,还特意抖音里学了蛋糕、曲奇、布丁 等美食,有空就给他们做着尝尝。
谢谢
赏析:一是作者认为老莱子虚伪,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 子;二是郭巨的儿子天真烂漫,值得同情;三是作者自己有点 害怕,恐惧,悲凉,失望。
4.对孝的认识
1.鲁迅先生:认为《二十四孝图》是宣扬孝道的通俗读 物,但其中的一些内容虚伪残酷,不顾人命,污蔑了古人, 教坏了后人,对封建孝道的虚伪性进行猛烈抨击。
2.读文章后的体会: “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 种回报,就像“乌鸦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 待父母之生命。让人们怀着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并非要 件件照办,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这些故事,通过 古人的尽孝方式来告诉后人怎样去孝敬父母。
目录
1.作品介绍 2.二十四孝介绍 3.佳句赏析 4.对孝的认识 5.新时代的“二十四孝” 6.我最近要为爸妈做的事
1.作品介绍
《二十四孝图》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是回忆儿时阅读 《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 伪和残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 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 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 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 教坏了后人”。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 古的倾向予以了尖就是二十四个孝道故事,分别 是:孝感动天、老莱娱亲、鹿乳奉亲、百 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 拾葚异器、郭巨埋儿 、卖身葬父、刻木 事亲、卧冰求鲤 、怀橘遗亲、扇枕温衾 、 行佣供母、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 、卧冰 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 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文中重点介绍“卧冰求鲤”、“老莱娱 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主要忆述童年时期的生活,他通过自己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 示了“孝道”的虚伪性、残酷性和欺骗性。 作者先写自己对“孝”的最初认识,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 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及至见到《二十四孝图》以后,才知道做“孝子”比这要“难到 几十几百倍”作者把《二十四孝图》中记载的故事按施行难度进行分类,担心自己的“精诚 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担心“有性命之虞”,对这种骗人的鬼话进行辛辣的讽刺。如果说 上面写行孝之“难”是从整体上对“孝道”进行否定,那么作者重点举出“老莱娱亲”和 “郭巨埋儿”两个典型的例子,则是从“诈”这一方面对“孝道”进行深入批判。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百里不息恐归迟,里路崎岖为亲食。负荣亲已归去日,米筵唯有寄哀思。
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 御车,体寒,失纼(zhèn)。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01孝感动天02亲尝汤药03啮指痛心04百里负米
05芦衣顺作品母名称06鹿乳出版奉信鲁息亲迅杂0文7合集作品名称
0出8版卖信息身葬父
09刻木事亲10行佣供母11怀橘遗亲12 《坟》 1927年3月,未名社
《热风》
1925年11月,北京北新书局
《华盖集》
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华盖集续编》 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
13扇枕温衾14拾葚异器15涌泉跃鲤16闻雷泣墓 《续编的续编》 1948年,上海出版公司 《而已集》
1928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三闲集》
1932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南腔北调集》 1934年4月,上海同文书店

道存瓦甓上 孝在枕席间(三)——《二十四孝图》赏析

道存瓦甓上  孝在枕席间(三)——《二十四孝图》赏析

仆从托 着一只牛蹄膀,像是在等
候 吩 咐 。 跪 在 帐 前 的 蔡 顺 .似 乎
怎 能 不 暗 自神 伤 以 至 于 泪 洒 潸 பைடு நூலகம் 凉 ,好 让 父 亲睡 上 一 个好 觉 。
然?
是 刚 刚 禀 告 完拾 取 桑 葚 的 经 过 . 正 要 起 身向 前 领 取 赏 赐 。 这 件 作 品 的 取 景 布 局 很 像 是 摄 影 家 的 一 幅 抓 拍 , 颇 具 动 感 。 再加 上 随 风
月 号
书 画艺术 / 5
黄香 九岁丧母 ,事父极 孝 夏 天要 为 父 亲 扇 凉枕 席 之 后 才请 父 亲 安 睡 .冬 天 则先 要 用 自 己的 体 温 为 父 亲 温 暖被 褥 。在 现 代 化
的当夸社 会,这种质朴的孝道精
神 也 是 应 该 弘扬 的 !
抬 葚异器
这 种 以 几何 造 型 为 整 体 姑 构 的 布 局 方 式 .在 后 代 许 多的 人 物 画 家 作 品 当 中 多有体 现 。
这 幅作 品的线条运用很是讲
( 二十四孝 》之九 《蒯禾事亲) 陈少裤 /绘
究 : 地面 、门窗、栏槛 的运 笔几
近 “ 画 ” 果 断扎 实 . 丝 不 苟 ; 界 。 一 而慢帐 以度人物 衣衫的 长线条,
这 盗 匪 营 生? 陈 少梅 如 此 刻 画 这
两个盗贼,似乎颇有深意。 崖 石的靛法果断干净,晕染
的赭 墨 虽 然 浅 淡但 整体 效 果 坚 实
厚 重 。 尤其 是 苔 藓 点 虱更 是 灵 动 潇洒 .丝 毫 不 见造 作 , 可谓 是 心 手相应 自 而然。 然
怀橘 遗亲
《 二十四孝》之 十一 《 怀槁 遗亲》 陈少梅 /培

二十四孝图古诗文ppt课件

二十四孝图古诗文ppt课件

17 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
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后
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精选恩版课无件以ppt报,愿得子孙如。
18
18 卧冰求鲤
13 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
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著有《
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精选版课件ppt
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
也。爱亲之心至矣。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
免使入亲帏。
精选版课件ppt
20
20 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
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
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
04 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huò)之食,为亲负米 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精。选版身课荣件pp亲t 已殁,犹念旧劬(qú)劳5 。
05 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
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父查知故,
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2024年《二十四孝图》优质课件

2024年《二十四孝图》优质课件

家庭教育的奠基
家长应树立良好的榜样 ,从小培养孩子尊敬长 辈、关爱家人的意识。
2024/2/29
学校教育的引导
学校应将孝道教育纳入 课程体系,通过道德课 程、主题班会等形式进
行引导。
社会实践的锻炼
鼓励青少年参加志愿服 务、尊老敬老等社会实 践活动,培养其孝道精
神。
14
文化传承的浸润
让青少年了解和学习传 统文化中的孝道故事和 道理,感受孝道精神的
2024/2/29
促进家庭和谐
在当代社会中,家庭和谐仍然需要孝道来维系。《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对于教育子女 尊敬长辈、促进家庭和睦具有现实意义。
21
如何将《二十四孝图》中的精神应用于现实生活
关爱父母
将《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道精神 转化为实际行动,关心父母的身 体健康和精神需求,尽己所能为
父母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10
03
孝道精神传承
2024/2/29
11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01
02
03

儒家思想的核心
孝道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被视为家庭伦 理和社会道德的基础。
2024/2/29
古代典籍的强调
《孝经》、《论语》等古 代典籍对孝道进行了深入 的阐述和强调。
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在古代社会,孝道不仅是 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 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孝行故事中的人物都以家庭和睦为重要目 标,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家庭充满温馨和幸 福。
勤劳善良
自强不息
孝行故事中的人物通常都具备勤劳和善良 的品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同时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
孝行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都能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自身的努 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二十四孝全图解》课件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课件

《二十四孝全图解》课件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精品课件

03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 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 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 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 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 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 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 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 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 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 家尊他为“宗圣”
三进: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 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 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 下。
2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 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 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 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 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 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 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 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 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 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 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 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 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 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 敬祖母唐夫人。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 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 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 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 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 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 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朝花拾 二十四孝图的内容讲解

朝花拾   二十四孝图的内容讲解

朝花拾二十四孝图的内容讲解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随笔,通过回忆童年时在老家看到的一幅《二十四孝图》的木刻版画,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和社会伦理。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内容的讲解:
描述《二十四孝图》:文章以作者在老家童年时看到的一幅《二十四孝图》的木刻版画为起点,生动地描述了这幅画中的二十四个孝道故事。

这些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孝道的崇尚和传承。

对孝道的思考:鲁迅通过回忆童年时的经历,表达了对孝道观念的思考。

他认为,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被视为高尚的美德,但也有可能被滥用,成为社会伦理的工具。

社会伦理观的变迁:文章通过对《二十四孝图》的回顾,引发了对中国社会伦理观的变迁的思考。

鲁迅指出,随着社会的变化,孝道的定义和实践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与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存在差异。

文化传承:文章最后,鲁迅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问题。

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担忧,担心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会因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失,呼吁人们要珍惜和保护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二十四孝图》是一篇通过个人回忆,探讨了孝道、社会伦理观和文化传承的散文随笔。

鲁迅通过对童年时的经历的回忆,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现代社会伦理观的关注。

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深刻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二十四孝图课件

二十四孝图课件

孝行体现:董永的孝行体现在为了赡 养父亲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上。
黄香温席被褥
故事背景
黄香是东汉时期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主要内容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 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 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道德教化
二十四孝图通过生动的图画和感人的故事,向人们传递了道德教化的信息。它告 诉人们,行孝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追求。
二十四孝图在现代社会中意义
01
弘扬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传
承中华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02 03
促进家庭和谐
二十四孝图所倡导的孝道精神,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增进亲子关系。在 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 重要影响。
孝行体现
黄香的孝行体现在对父亲的细心照料和无私奉献上,夏天扇凉、冬天温被,都体现了他对 父亲的关爱和照顾。
江革背负父亲
故事背景:江革是背负着父亲逃难的 孝子。
主要内容:江革字次翁,年少时失去 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正赶 上天下大乱,盗贼四起,江革就背着 母亲逃难。在逃难过程中,江革多次 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总是 以保护母亲为由,哀求贼人放过他和 母亲。贼人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就放 过了他们。后来,江革迁居江苏下邳 ,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 而母亲所需甚丰。
提高道德素质
通过学习二十四孝图,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培养人们的感恩之心 和责任感。这对于建设一个文明、和谐、友善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文》详解(主题班会素材)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文》详解(主题班会素材)

《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0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05 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看了《二十四孝图》后,鲁迅已怕听到父母愁穷,怕见到白发的 祖母,总感到她们是和自己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这种心境充分说明 封建卫道士宣扬的“孝道”不但没有达到劝孝的目的,反而引起孩子 们的反感与恐惧,使他们与长辈之间在感情上产生对立。最后作者讥 讽道:“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宣告 了封建复古主义的必然失败。
解读内容
4、娱亲与埋子
70多岁的老莱子本应扶一枝拐杖,但为了“娱亲”,却假惺惺地 把玩“摇咕咚”,尤其“诈跌”,使作者十分憎厌。鲁迅还通过“老 莱娱亲”古今不同叙述的比较,说明“后之君子”一定要把老莱子的 真跌改成“诈跌”,有力地戳穿了道学先生们卑劣的手段和险恶的用 心,揭露了“孝道”的虚伪性。
至于郭巨为了作“孝子”,竟忍心掘坑,活埋亲子,这简直是以 不情为伦纪,充分体现了孝道的吃人本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读内容
2、不容易的进步
接着,作者夹叙夹议,回顾了“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儿童读物的状况,认为与外 国相比,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可以看懂,有了进步(鲁迅还特别回 顾了童年时候枯燥的读书经历)。可是这种改革却受到复古主义者的竭力“阻遏” ,他们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鲁迅深刻地指出,封建复古主义的反动 实质就是“吃人”,他们远胜过《开河记》中蒸食小儿的麻叔谋,因为麻叔谋的“ 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却“能使全中国化成一 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解读内容
5、心情解析 作者感情: 得到 《二十四孝图》既高兴又扫兴的。 高兴的原因: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 ③书中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 ④不识子的人,如阿长,只要一看图便能滔滔讲出一段故事 。
扫兴的原因: 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 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

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

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鲁迅对《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些反感,特别是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图,感到非常不快.如对老莱娱亲一事,认为这位70岁的老莱头假装跌倒地上、逗人发笑,十分的矫揉造作,不近人情.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二十四孝图每段赏析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

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

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

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

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

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望云思亲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

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

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狄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狄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

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

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

有诗颂曰: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上书救父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

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

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

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

二十四孝图优美的句子赏析

二十四孝图优美的句子赏析

二十四孝图优美的句子赏析1. 二十四孝图的佳句赏析《二十四孝图》赏析之一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因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实在荒谬。

比如《尝粪心忧》说:“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

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其父疾始二日。

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

’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医学上只听说有观粪便看病情的,而没听说过尝粪便的。

父亲病重,儿子尝粪便,难道是为医生提供配方根据吗?父亲病重,儿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鲁迅认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学,有些实在难学或者说不能去学。

《二十四孝图》赏析之二“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

《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

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学生。

他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

”鲁迅在前文已说过,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

这里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2. 鲁迅《二十四孝图》好句赏析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赏析: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

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

②“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赏析: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PPT课件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PPT课件
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 《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 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 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 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 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 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 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第6页/共11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1. 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情节概述) 高兴的是:①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 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 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一 段的事迹。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 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第10页/共11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1页/共11页
第9页/共11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4.作者认为该如何孝顺父母才是正常的?请结合 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孝顺父母的看法?(体 验看法) 他认为正常的孝顺父母是年幼时听话、从命,及 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我认为作 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父 母的意见,接受父母对自己的批评教育;其次要 做到认真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最 后还要热爱劳动,适当为父母分担家务。
……
第2页/共11页
冲 刺 训 练 单篇模拟 朝花夕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 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 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 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 为小鼓,盖即〖上兆下鼓〗也,朱熹曰:“〖上兆下鼓〗 ,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 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 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 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

二十四孝图好段赏析(最新)

二十四孝图好段赏析(最新)

《郭巨埋儿》的描写。

这一段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封建社会的腐朽。

鲁迅先生在《旧事重提》中说:“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鲁迅先生还不无讽刺地说道,不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不是让谁照著学,而是一点,让大家明白,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应该去爱自己的的父母,害自己的孩子是不对的,但要学习这种文化,而非是模仿是通过故事告诉大家孝敬父母。

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

《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

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学生。

他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

”鲁迅在前文已说过,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

这里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童年时请人讲了《二十四孝图》中的二十四个故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因为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实在荒谬。

比如《尝粪心忧》说:“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

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其父疾始二日。

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

’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医学上只听说有观粪便看病情的,而没听说过尝粪便的。

父亲病重,儿子尝粪便,难道是为医生提供配方根据吗?父亲病重,儿子拜北斗星辰又有何用呢?鲁迅认为,二十四孝中有些好学,有些实在难学或者说不能去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舜的事迹后来演变成为神话传说。 传说他的孝行感动了苍天,当舜在 厉山上耕地时,天帝让大象给他耕 田,让飞鸟为他播种。因舜的弟弟 名叫“象”,大象拉犁也有其弟赎罪 之意。 3
二、老莱子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著名 思想家,与孔子生于同时期(约 公元前551年)。相传他不愿“受 人官禄,为人所制”,隐居于蒙山 南麓,自耕而食。楚王请他出仕 任职,他固辞不就。为躲避战乱, 他偕带家眷迁居于江南,在那里 著书立说,传授道家思想。他的 著作有《老莱子》15篇。其事迹 见于《高士传》、《老子传》等。 老莱子生性至孝,侍奉双亲极其 尽心。当他已是70岁高龄时, 他的父母还健在。他不以自己年 高而自居,有时还穿着五颜六色 的衣服,手持拨浪鼓学着小孩的 样子而戏耍,以博得二老开心。 有一次,为父母送水,进屋时摔 了一跤,索性故意在地上学小孩 子撒娇,逗得老父老母开怀大笑
8
七、刘恒亲尝汤药 刘恒即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的第三 个儿子,西汉第四位皇帝。刘恒8岁 时就被封为诸侯王。吕后当权时, 刘邦的其他儿子多被杀害,而刘恒 因身处边远地区不起眼而幸免。 刘恒对母亲薄氏感情甚笃,力行孝 道。薄氏曾因一场大病而三年不愈, 刘恒也整整侍奉了三年,经常守在 母亲身边,不解衣带而卧,精心料 理,十分操劳。给母亲治病的汤药, 都要由他亲口尝过之后才让母亲服 用。三年后,母亲病好了,而刘恒 却累倒了。公元前180年,大臣周 勃平息吕氏之乱后,立刘恒为帝, 理由是刘恒仁孝贤能,名扬天下。 刘恒登基后,重德治、兴礼仪,稳 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展水利。 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 之治”。
7
六、曾参母子连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 (今山东平邑县)人,生于公元前 505年,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 子”,以孝著称,“吾日三省吾身”就 是他提出的。曾参的著述有《大学》 、《孝经》等,又将孔子的言行整 理成《论语》,对儒家发展贡献卓 著,被后世尊为“宗圣”。 曾参对母亲非常孝敬。他少年时家 贫,常上山砍柴。一天,家里有客 人来,因来得突然,母亲不知所措, 焦急中咬破了手指。母子连心,正 在山上砍柴的曾参此时忽然觉得心 痛,料想可能母亲有事,赶忙回家。 到家后跪着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 母亲说:“有客人突然到来,我情急 之下咬破手指,盼你赶快回来”。于 是曾参以礼接待了客人。此事说明, 曾参处处替母亲着想,时时为母亲 操心,堪称是一位大孝子。
5
四、子路百里负米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 时期鲁国卞桥(今山东泗水县) 人,是孔子的得意弟子,生于公元 前542年,年龄比孔子小9岁。他 性情直率勇敢,曾任卫蒲邑大夫, 季氏家宰(家臣)。子路在国家太 平时,爱国敬业;当国家有难时, 英勇献身,杀身成仁。 子路早年家境贫寒,常以野菜充 饥。为了供养父母双亲,他经常 赶到百里以外的地方,买了粮米 背回来。后来,他在鲁国做了大 官,但父母却相继去世。在他奉 命去楚国办理公务的路上,随从 的车马就有一百多辆。当他坐在 厚厚的棉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 时,就想起了当年父母贫困之时 的光景,感叹道:“为人子者, 父母在世时,应尽心尽力赡养。 否则,像我这样,现在就算想为 两老去背米,又怎么可能呢?
6
五、闵损芦衣顺母 闵(min)损,字子骞,春秋时期 鲁国曲阜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 贤人”之一,比孔子小15岁。闵损的 “孝道”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孔门 中,他是德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闵损幼年时,生母早逝,他的父亲 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孩子。继母 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 用棉花做的衣服,却给闵损穿着用 “芦花”做的衣服。一次,闵损给父 亲御车时,冻得发抖,父亲以为他 偷懒,就用鞭子抽打他,芦花随着 被抽破的衣服飞了出来,父亲才明 白了真相。父亲既愧疚又愤怒,回 到家要把继母赶走。闵损恳求父亲 说:“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 亲不在,我们兄弟三人都要受冻。” 父母听了,都很感动。继母悔恨知 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
元/郭居敬 著 张文顺 编绘
1
前 言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等 人编撰的宣传孝道文化的通俗读物,是 由历代 24 位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 不同地位而行孝所形成的故事汇编。千 百年来,《二十四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 亦称“虞舜”,是我国传说中的远古 五帝之一。相传舜的父亲是一个 糊涂人,在舜的生母死后,他又 娶后妻,生一子名叫“象”。后母 脾气很坏,弟弟傲慢无礼,他们 不仅对舜不好,而且有害死舜的 行为。然而,舜宽宏大量,以德 报怨,仍对父亲和后母孝顺,对 弟弟爱护。舜的贤德在当时广为 流传,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便 让他参与管理国家大事,还把女 儿嫁给他。舜辅佐尧管理国家20 年后,于公元前约2110年,尧让 其继承了王位。舜继位39年,把 国家治理得很好,成为中华道德 文明创始人之一。
4
三、郯子鹿乳奉亲
郯(tan)子,是春秋时期郯国的 国君。当时周王室衰败,诸侯争雄, 天下大乱,郯国虽是区区小国却颇 有名气,是因为国君郯子的仁孝之 德和政绩赢得了人心。
郯子心性极孝,他的父母年岁已高, 又都患有多种疾病,遵医嘱需要鹿 乳作为食疗。怎样才能靠近鹿群并 弄到鹿乳呢?他想出办法,深入山 林,以鹿皮披在身上当外衣,经过 种种尝试,终于混入鹿群,成功地 挤取了鹿乳,带回供奉双亲。有一 次挤鹿乳时,险些被猎人当成真正 的鹿来射击。当猎人向他瞄准时, 郯子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鹿乳 为双亲治病的实情告诉了猎人。猎 户们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于是把自 己原有的鹿乳都赠送给郯子,并护 送他走出森林。
9
八、丁兰刻木奉亲
丁兰,西汉时期河内(今河南省 安阳)人。汉宣帝时(公元前73 年起),【注:只注明皇帝登基 执政的时间,以下同。】他被御 封为中大夫。 丁兰幼年丧父,自己与母亲相依 为命。丁兰婚后,一度婆媳关系 不睦。待母亲去世后,他经常思 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悔恨不能报 答父母,便请人刻了父母的木雕 像,把木雕像视为活着的父母一 样供奉。他每日三餐先敬父母木 像,然后自己开饭;出门前必向 木像禀告,回家后先向木像问候, 从不懈怠。天长日久,妻子产生 不敬和厌倦之心,竟用针刺了母 亲木像的手指,不料其木像的手 指居然有血流出。到丁兰回家跪 拜木像时,看见木像眼中垂泪, 便向妻子追问实情,妻子无奈 只有如实讲述。知此真相后, 丁兰气愤地将妻子赶出家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