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与政策演进

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与政策演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近400年前的殖民地时期。
从最初的种植园到工业化时期,美国经济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经济模式。
本文将分析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和政策演进,以及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第一阶段:殖民地时期美国经济最初是农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殖民地时期的种植园经济主要是种植棉花、烟草、甘蔗和咖啡等高档作物,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
同时,在原始的交换制度下,贸易渠道主要通过与欧洲的贸易。
殖民地经济主要是为欧洲的复合增长模式服务的,其中殖民地通过生产出口商品并进口欧洲产品的关系。
第二阶段:工业时期19世纪是美国工业化的时期,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美国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一系列重工业和轻工业,如铁路、钢铁、纺织、石油等,成为工业大国。
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7世纪中期,由一群列克星敦的爱好者组成的“列克星敦俱乐团”,推动了机器制造和机械化制造,这种趋势将工业带入了第二个阶段,并最终导致革命性的机器化生产。
这一阶段的美国经济主要是以生产为主,对于高技术和资本的需求也基本被供给。
第三阶段:服务业时期20世纪之后,美国经济处于一个重尾的时期,像所有发达经济体一样,这一阶段的美国经济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
这是一个相对抵灭资源的时期,美国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发展了金融、娱乐、教育、医疗、科技等各种服务业。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点是消费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变化,美国人已由简单的生存追求转变为更多的文化娱乐和生活质量追求。
同时,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融合也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策演进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率。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许多经济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在殖民地时期,英国政府采取了重税政策,催生了美国的独立运动。
在工业时期,美国政府实行了自由市场政策,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美国经济发展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898——1929年)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并于1916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战后的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峰。
由于美国通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公平交易”、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政策、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以及20年代美国经济的自由放任,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但在这同时,也孕育着潜在的严重危机。
2)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29——1945年)1929-1933年,美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赫伯特·胡佛总统的自愿联合政策未能制止危机的蔓延。
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实行新政。
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强化国家全面干预金融财政、工业、农业、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保护了劳动生产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并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准备的物质条件。
1941年底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参加组织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美国在经济上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在军事上通过组织参加一系列重大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政治上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这次战争的结果,使美国成为得益最大的唯一超级大国,奠定了美国在战后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
3) 战后最初25年称霸资本世界的鼎盛时期(1945——1969年)美国在这一时期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
由于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发展。
加上美国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的超级大国,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化。
在经济上,从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政策,都在新的条件下不同程度地继续推行罗斯福的新政政策。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波折与辉煌。
从最初的殖民地经济,到如今的全球领先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殖民时期,美国的经济基础主要依赖于农业和初级资源的开发。
当时的北美殖民地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如烟草、棉花、木材等。
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原始,以家庭农场为主,生产力相对较低。
但这一时期也为后来的工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资源。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美国迎来了工业革命。
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迅速传播,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纺织业、冶铁业等制造业开始兴起,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运河和铁路的建设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扩大。
19 世纪后半叶,美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镀金时代”。
这一时期,钢铁、石油、电力等重工业迅速崛起。
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和约翰·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成为了行业巨头。
同时,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开始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形成,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反垄断运动。
20 世纪初,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后,逐渐走向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的工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战后,美国的汽车、电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消费主义兴起,大众消费市场逐渐形成。
然而,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公共工程,逐渐缓解了危机,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战后,美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科技进步推动了电子、航空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也不断加强。
美国经济史的演变与变革

美国经济史的演变与变革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而它的经济发展史也是充满着变革与演变的历程。
在它的发展历沉中,经历了从农业经济时期到工业革命、战争经济、新经济等多个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
一、从农业时期到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逐渐摆脱了英国统治,走上了由渐进调整到重新塑造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从美国独立到19世纪初,美国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并且是以自给自足为主导思想的。
美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的农业改革,商人们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为了寻找自己的利益,在美国国内推广了新的农业机械和经营方式,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可持续化和自动化。
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状况。
在19世纪初,美国的经济从农业经济转向了工业经济。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以及先进的交通运输技术使美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了其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步伐。
二、战争经济带来的变革在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战争是其最大的推动因素之一。
无论是在联邦制成立初期的美国内战,还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都致力于推进经济的发展。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生产军事装备为主,进行了极大的投资。
这些投资和军事装备生产,逐渐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战是美国最早进行战争经济援助的时期,两战是美国至今战争经济模式的最高标志。
这种战争经济的影响也是持久的。
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富有和最强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新经济时期的演变19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爆发,导致了新经济时期的到来。
新经济是指网络经济、电子商务、高技术和创新等经济现象的综合。
这些倡导“先兴而后成”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也带来了全新的经济生态。
新经济时期的发展,使得传统制造业逐渐被数字经济所取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特点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殖民地时期,主要有农业、手工业和贸易。
第二阶段是独立时期,通过工业革命、土地扩张和创新技术推动了经济增长。
第三阶段是经济大发展时期,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军事需求和工业化需要。
第四阶段是现代美国经济发展,涉及了科技、金融、能源等各个领域。
美国经济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活动表现出了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美国有着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
在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经济规模都非常庞大,这使得公司和政府有吸引资本的多种方式,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第二,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大。
美国在工程和科学技术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因此在众多高科技行业里,美国一直是领先者。
许多大公司和科技创新的初创企业都位于美国。
第三,美国的企业活动非常活跃。
美国的消费群体很大,产品市场非常丰富且具有竞争力。
创业公司在美国的繁荣和成功也反映出这种繁荣。
第四,美国的经济增长非常有韧性。
由于美国的体量庞大并且经历过几次经济危机,其经济增长也比其他国家更具弹力。
这也为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五,美国的经济开放度较高。
美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贸易和投资往来,这使得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具有更广泛的选择和更大的活力,同时也使得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密切。
结论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模式和特点也正在不断演变。
当前,对于美国的未来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动结构性改革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并规避风险,加强国内的外部经济依存度,以确保美国能够继续在全球经济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经济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殖民地时期。
从一片未开垦的土地到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期和转折点。
本文将回顾美国经济发展史,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影响。
殖民地时期与早期发展(17世纪-18世纪)在殖民地时期,美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农庄、种植园和渔业是殖民地经济的支柱。
主要的农产品包括玉米、烟草和棉花。
除了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限制,如导航条例和糖 Act,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独立与工业化(19世纪前半)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获得了自主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
在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英国的技术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美国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棉纺织业、铁路和煤矿业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如织布机和蒸汽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内战与重建时期(19世纪后半)19世纪中叶,美国发生了内战。
内战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南方农业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
然而,在内战后,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建政策,通过银行体系改革和新的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的增长势头。
重建时期,美国采取了许多所谓的西部扩张政策,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定居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
美国崛起为世界强国(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20世纪初,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工业化的进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
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和技术的进步,美国经济发展迅速。
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等新兴产业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为美国的经济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萧条与新政时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即大萧条。
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和高失业率使得经济陷入衰退。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政,包括罗斯福的“新政”政策。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殖民地时期。
从那时起,美国经济经历了许多起伏,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殖民地时期开始,探讨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殖民地时期(17世纪-18世纪)在殖民地时期,美洲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经历了初期的艰难开拓和发展。
最早的殖民地主要依靠农业、渔业和皮毛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粮食和出口可可、烟草为主,而渔业和皮毛贸易则是殖民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结构基本上是农业为主导,初期殖民地社会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主要依赖英国供给的生产资料和市场;同时,殖民地还受到贸易限制政策的影响,只能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
然而,随着殖民地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殖民地经济逐渐开始脱离英国的控制,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独立时期及西部扩张(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独立后,经济逐渐从传统的农业模式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模式转变。
这一时期,美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西部扩张,大量国内移民和探险家涌入西部地区,开垦土地,开展农业生产。
而在东部地区,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开始兴起了一些制造业中心,如纽约、费城和波士顿等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促使了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制造业的发展使得美国开始从原始的农业经济国逐渐转型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
三、南北战争及重建时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后,南部的农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而北部的制造业却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
随着铁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技术创新的引进,美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重建时期是美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美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契机。
此时,美国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日益壮大,带动了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大萧条及二战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但随后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即大萧条。
美国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发展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其经济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涉及良好的政治体系、市场机制、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
本文将探讨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关键因素和未来趋势。
一、历史回顾美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早期的北美殖民地时期。
当时,农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种植棉花、烟草和玉米等作物是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美国的经济格局。
工厂和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制造业开始崛起。
19世纪中期,美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西部扩张,铁路的建设加速了国家内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这推动了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经济的形成。
同时,美国还吸引了大量移民,为劳动力资源的丰富提供了基础。
20世纪初,美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黄金时代。
汽车、电力、石油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时期被称为美国的“大产业时代”。
二、关键因素1. 政治体系:美国拥有稳定的政治体系,民主制度确保了政府的稳定和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法治环境也为创业者提供了保护,促进了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2. 市场机制:美国奉行自由市场经济,以供需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刺激了企业的创新和效率提升。
3. 创新能力:美国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
投资于研发、教育和创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众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同时,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激励了创新和技术转化。
4. 人力资源:美国以其高度受教育的劳动力和多样化的劳动力市场而闻名。
移民和国际留学生的流入丰富了劳动力资源,为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三、未来趋势1. 技术革新:美国将继续在科技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2. 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各国的共同责任。
美国将加强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和可持续生产方式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3. 服务业增长:随着技术的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美国经济史与经济政策

美国经济史与经济政策美国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其独立时期。
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美国通过积极的经济政策和创新精神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引领者之一。
本文将探讨美国的经济史,并分析其中的经济政策措施。
一、美国经济崛起的历程美国的经济崛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美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并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国家。
正是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带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也奠定了其日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基础。
19世纪中叶,美国经历了西部大开发和跨大西洋铁路的兴建,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
此外,美国政府还积极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实施了高关税和进口配额等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
这些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初,美国进一步巩固了其经济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工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而美国得以借机扩大其出口市场。
此后,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192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期,促使美国实施了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创新和投资。
然而,这股经济繁荣在1929年股市崩盘后结束了。
大萧条的到来使美国陷入了经济衰退。
美国政府随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施新政政策和提高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复苏。
这些措施帮助美国渡过了经济低谷,并为接下来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的经济政策措施自大萧条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措施,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经济政策措施:1.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控美国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调控,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利率的调整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而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管理。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平衡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以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
2.产业政策的实施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旨在支持和促进特定行业的发展。
例如,通过提供税收和其他经济激励措施,政府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以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美国经济发展史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但是独立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
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
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
这两大派别都希望控制参众两院、政府和最高法院。
由于各州的参议员人数相等,而南北两派所控制的州数相等,两派力量在参议员势均力敌。
这时如果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则该南部就能控制参议院。
因此,一个又一个新开发地区被批准为新州之日,也就是两大派别一次次较量之时。
每一次,出于维护联邦的考虑,双方都达成了妥协,如1820年的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1850年妥协》等。
正当美国迷迷糊糊地做着西部农业梦的时候,英国的军舰的炮声把它惊醒了。
1807年,英国为与拿破仑作战,炮击美国战舰“切萨皮克号”,强征舰上海员。此举激起了强烈的反英爱国情绪,18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意在用中断对英国的农产品供应来教训英国。不料,禁运不仅没能给英国造成伤害(英国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本国也生产粮食),反而使美国经济全面瘫痪。
就美国国内而言,从原有的殖民地型社会经济结构,向以制造业集团为中心的自主型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和斗争。
大商人集团、航海集团、南部种植园主和北部制造业集团之间,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时起时伏,构成了地方主义与国家主义(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奴隶制和废奴主义,新申请州是否向奴隶制开放,以及民主党与共和党斗争等诸多重大矛盾的核心。随着这对矛盾逐渐统摄国内的各种矛盾,矛盾逐渐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社会情绪越来越激动,直至爆发南北战争[1]。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哈里·杜鲁门 1945年2月12日 1953年1月19日
罗纳德·里根 1981年1月20日 1989年1月1. 9日
比尔·克林顿
1993年1月20日 2001年1月 19日 1
聆听历史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美国战后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
.
2
准发 展 水
③④⑤
⑥
2001
.
17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
18
19
45
经济霸主
19 50
19 “黄金”时期
60
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启示?
1、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 70
经济危机
2、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19 80
“滞胀”阶段 3、重视科技、大力发展教育
调整复苏 4、刺激、鼓励、保护企业进
19
90
改革繁荣
行竞争,提高效率与质量
20 01
思考:表中数字说明了什么?(现象.原因)
.
12
美 国 第 三 阶 段 原 因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复苏和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稳步增长。
他如何使美国经 济走向复苏和繁荣?
里根1981—1989
里 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
根 革
抑制通货膨胀
命 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医治生产停滞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
2004年6月5日) 是美国第40任总统,生
于伊利诺伊州。父亲杰克是个皮鞋推
销员。1937年进入好莱坞华纳兄弟电
影公司当电影和电视演员。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在空军服役。
美国经济发展史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的让步并没有换来英国的回报,英国继续劫掠美国船只。再加上美国国内西部扩张主义者的鼓动,1812年,美英正式交战。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禁运十分相似,对外贸易和航海业陷入长期萧条和停滞,而制造业却飞速发展,对英国霸权构成了真正威胁。战争结束后,英国商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北美倾销商品,英国国会和政府则在一旁积极支持,布鲁厄姆勋爵在英国下院称:“为了把美国在战争期间产生的幼稚制造业扼杀在摇篮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损失也是值得的。”但英国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得逞。这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当时英国的技术还是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也容易改进的技术,美国制造业在技术上已经并非处于绝对劣势;其次,从规模上看,美国制造业已经有相当实力,而且也得到了国内金融势力的支持;第三,1816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保护关税法案,制造业品的平均税率骤升至25%。此后,直至十九世纪末,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美国的经济政策的基调。
美国经济增长的历史和趋势

美国经济增长的历史和趋势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美国独特的市场经济、完善的财政和金融体系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全球贸易、投资或科技创新领域,美国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上,美国经济曾经历了多次增长和衰退,但美国政府和企业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使得美国的经济总体呈现出了长期稳定增长的趋势。
20世纪初,美国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1920年代,经济处于强劲增长期,顶峰时期被称为“繁荣的二十年代”。
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隐藏了一些问题,如股市疯狂涨价、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以及贫富差距的加剧等。
最终,这些问题促成了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大萧条的到来。
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
失业率高达25%,许多企业倒闭关闭,导致全国性的经济危机。
但是,美国政府在这个时候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
其中最著名的一项政策是“新政”,它旨在扩大政府的规模和职能,以带动经济增长。
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美国经济只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才真正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经济蓬勃发展。
在这个时期,美国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其中最著名的一项是国家公路系统建设。
这项工程让美国的物流网络十分完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而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美国的科技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69年,美国成功地将人类送上了月球,这不仅仅是科技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是美国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整体呈现出了较为缓慢的增长态势。
在这个时期,美国各个行业都遇到了很多挑战和问题。
同时,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使得美国许多地方的产业链和就业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但是,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创新和改革,使得美国经济在这个时期依然能够保持着持续增长。
如今,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加速,美国经济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其经济发展历程丰富而辉煌。
自独立建国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美国经济发展史进行回顾和分析。
第一阶段:殖民地时期的经济起步(17世纪-18世纪)美国经济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殖民地时期。
当时,欧洲国家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了多个殖民地,为了获取资源和开展商业贸易。
殖民地的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早期的美国经济以种植园、捕鲸和木材贸易为支柱。
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受限于殖民地的局限性和对欧洲母国的依赖。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崛起(19世纪)19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时期,这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工业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美国逐渐脱离了对欧洲的依赖。
铁路建设、制造业和矿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
同时,西部大开发为美国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投资。
第三阶段: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的重建(20世纪3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大萧条,这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大量的失业和经济不景气引发了严重社会问题。
然而,这个时期也孕育了富有创新精神的政府干预和改革,例如罗斯福的“新政”政策。
通过建立福利制度和实施经济改革措施,美国逐渐摆脱了大萧条的困境,经济开始艰难地复苏。
第四阶段:二战后的繁荣时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繁荣时期。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的推动、消费主义的崛起都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此时,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然而,繁荣的背后也隐藏了一些结构性问题,如社会不平等、环境污染和金融风险。
第五阶段:新经济时代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引领了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美国经济史

(二)自由放任
1921年,共和党人哈定入主白宫,揭开了哈定--柯立芝--胡佛的时代。哈定对威尔逊的政策非常不满,主张“回复常态”,是自由放任再次兴起。柯立芝信奉“只要政府什么事都不做,80%的问题就会自然解决”。胡佛极力主张放任自由,他自己也是个人奋斗的成功典范。三任总统自由放任的结果是,给美国带来了30年代的大萧条!!!“胡佛”这个词从英雄的代名词变成了骂人的前缀。胡佛任期结束时的1933年的GDP(414亿)大约下降到了1929年(868亿)的50%。
遗憾的是,尽管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重视制造业、提倡贸易保护的一揽子方案,但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的关税法案规定进口税率仅为9%,远不足以保护新生的制造业。英国知道自己的竞争优势所在,一开始就禁止机器和技术以及技术人员外流。由于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国工人的工资平均又比英国高1/3到1/2。加以英国企业主资金雄厚,有现成的销售网络等因素,使美国制造业举步维艰。1801年的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资于制造业,仅占总数的2.4%。
美国经济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一、独立战争、禁运和1812年战争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但是独立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
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
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
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
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
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
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
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
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
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
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
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北欧市场及其他全球市场,同时则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北部大商人也主张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的利益得益于对外贸易的扩大,无论进出口是否出现逆差,只要贸易总额上升,就少不了他们的利润。
主张贸易保护者成份比较复杂,既有保卫独立战争成果的爱国主义成份,又有在谢司起义前巩固统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国打击最沉重的广大小农,又有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主。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研究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研究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7世纪初,当时的殖民地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和渔业。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经济开始由传统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力、石油、钢铁等基础工业的蓬勃发展,美国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凭借着其先进的工业技术和产业结构,美国经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经济体之一。
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的繁荣和土地泡沫的暴跌,引起了经济大萧条,从而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崩溃。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重建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经济再次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被称为“战后经济繁荣时期”。
在这一时期,美国企业在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造了一系列的新产业和新技术。
例如计算机、集成电路、互联网和生物技术等行业都源于此时期。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竞争者的出现,美国经济在21世纪初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崛起威胁到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美国在教育、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漏洞,并且贫富分化加剧。
然而,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而且在一些关键领域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在科技创新方面,美国仍然在研发和技术转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金融和服务业方面,美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美国政府和企业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当前的挑战,这些措施包括加强教育和培养人才,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善环境和加强社会平等。
这些努力的结果已经在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和全球影响方面得到了体现。
在未来,美国经济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美国而言,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如何保持竞争力和创新力,并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综合管理。
美国也将不断努力加强社会平等、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其全球领导地位,同时找到新的增长和创新机遇。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特点殖民地时期(17世纪初–18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建立定居点。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如烟草、棉花和麦类等。
此外,人口增长和港口贸易的发展也催生了渔业和海洋贸易。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特点是主要以农业和贸易为基础,而工业生产相对较少。
独立战争后(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独立战争成功后,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开始寻求经济自立。
这一时期的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以农业为主导,但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工业化的迹象,如纺织品和建筑材料的制造。
此外,在西部的探索和占领过程中,开拓者们开始开采和出售农产品、矿产和毛皮,从而建立了与欧洲和亚洲的贸易。
南北战争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南北战争后,美国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以强大的工业化进程为特点。
铁路建设、石油产业的兴起、大规模农业生产以及制造业的发展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该时期也见证了大规模的移民潮,进一步促进了劳动力供应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经济大萧条(1929–1939)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进一步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然而,1929年美国发生了股市崩盘,随后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
在这段时间里,失业率飙升,工业和贸易活动急剧下降,金融市场陷入困境。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规模投资军工生产,美国逐渐走出了大萧条,并成为世界上最为富裕和强大的国家之一二战及战后重建(1940年代-1950年代)二战期间,美国工业和军工生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后重建时期,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恢复和推动经济发展,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和发展科技创新。
此外,该时期美国还大力支持了全球经济秩序的建立,并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导。
后工业化与服务业的崛起(1960年代至今)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开始经历结构性转型。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前殖民时期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当地土著居民与外界鲜有贸易来往。
以伊洛魁人为例,他们的经济以狩猎采集和农业为基础。
而在欧洲人来到美洲后,当地土著居民保有的经济体制从此被殖民者带来的欧洲货品,火器,皮草贸易以及后来的战争,疾病,原著民土地的流失等深远的改变了。
公元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皇室的赞助下启航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道,却意外的发现了新大陆。
随后的一百年中,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等国的探险家们先后来到新世界寻找财富荣耀,和推广宗教。
不过北美的荒地起初未曾给这些探险家们很多黄金和荣耀,于是他们中许多人陆续的退出了这一事业。
而北美真正意义上最初建立殖民地的一批人在随后来漂洋过海来到新大陆。
公元1607年,一小股英国殖民者在现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镇建立了英国在北美最初的永久性聚居地。
: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漫画,显示美国正在锯掉一头牛的角(象征同英国商业关系的断裂),一个苦恼的英国人正在观看,其他的欧洲列强等着去挤奶。
这幅漫画代表了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的经济状态。
早期的移民者有许多不同的原因来到美国。
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想在新英格兰创建一个纯洁的宗教。
其它移民者,比如说佛吉尼亚,主要的为了商业投机。
英格兰在扩大殖民地的成功以致于后来成为美国,是因为大量的使用特许持证公司。
特许公司是由一群股东(通常是商人和富有的农场主)构成,他们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而且有时还会服务英国国家利益。
尽管它们作为金融私有的公司,英国国王为每个项目颁发了特许状或者经济特权以及政治和司法许可。
各殖民地通常不会短期内看到回报,但是英国投资者会把他们的特许权转让给本地居民。
这样做的政治影响深远,尽管当时少有察觉。
各殖民地开始建立自己的生计,社区和独立的经济。
殖民地早期的繁荣归功于毛皮贸易,但是在殖民地中,人们主要是居住在自给自足的小农场。
而在少数一些小城市以及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的些大型种植园里,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通过出口烟草,稻米和靛蓝来得以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两种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又称自给自足的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时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
(2)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外向、开放型的经济,充满了活力,比自然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最本质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是典型的和最成熟的商品经济,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反映出来的。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思想文化上的剧变,无不从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找到其根源。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A、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B、具体因素: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萌芽地区的)国内外市场的逐步形成②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语)③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④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A、根源: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引起了两个“革命”C、早期殖民掠夺:葡萄牙、西班牙最早从事殖民征服;掠夺到的巨额资金转移到欧洲其他国家(本质作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葡、西没有因这些财富而较早地发展起资本主义。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17世纪初—19世纪初)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是这时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资本主义尚处在初期阶段许多近代资本主义必有的特点还没有具备。
商人以及一些大资本家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主要成员,通常被称为大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在这一阶段也还没有最后形成。
在资产阶级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相联系的商业资产阶级,工人还没有形成为近代的产业无产阶级。
②资本主义发展早期(16—18世纪)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③这一时期欧洲经济发展状况:葡萄牙、西班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它的对外贸易远较工业占优势,“海上马车夫”,这一特点以后就成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取代了荷兰在西欧的经济地位和海上霸权。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18世纪成为欧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农业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拿破仑时期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俄国在17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但发展极其缓慢,其水平也较低,有很深的农奴制的烙印,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④这一时期,由于受手工业工场生产能力的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充分,远远未对封建自然经济形成优势。
反映在政治领域,这一时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很少;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曲折、反复;资本主义制度远未健全和完善。
(3)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普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自然经济,确立了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造成这种根本性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从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法国大革命创立的一系列资本主义立国原则及革命留下的战斗精神,从政治思想上壮大了资本主义的力量。
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后果,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工业革命的开始、扩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②这个时期以工业革命为开端,迈出了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第一步,(促进了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演变)工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超过了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些都显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
③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在政治领域导致了三股进步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或者称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大倾向。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飞跃式的大发展,垄断经济形成,资本主义正在进入成熟的阶段,即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到了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东方则没有成熟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程度,因而在大约3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基本没有发生过革命,资本主义处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之中。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方面;社会生产关系方面②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出现:(评价)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③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基本定型: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成为一种经济模式。
④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巨大的发展,这些国家在20世纪初都先后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加了。
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较高,垄断经济发达,再加上其他有利的条件,经济发展步伐最快,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和法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英国和法国由于技术设备落后,资本大量输出,过早地偏离了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道路,经济发展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超过,工业生产下降为世界第三和第四位。
日本通过对内大力发展工商业,扶植垄断经济,对外极力进行侵略扩张,开拓市场,掠夺资源,攫取巨额战争赔款等措施和手段,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强国。
相对而言,俄国在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由于封建残余势力的束缚,仍远远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⑤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经济上飞跃式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
同时,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力量的对比,造成了他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最终导致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和一战的爆发。
(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20、3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波动很大,繁荣与危机、动荡与稳定、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多种现象同时并存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现代西方经济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战一方面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另一方面造成这些国家政局的动荡,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二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激化,特别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直接导致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①“一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除美国、日本经济实力增长外,无论是战败国德国,还是战胜国英国、法国在经济上都是一片衰败和混乱。
英国债务剧增,工商业衰退;法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战败的德国经济恶化尤为严重。
美国和日本是大战的受益者。
美国在大战中发了横财。
战后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20年代进入了“柯立芝繁荣”时代;日本在战后经济增长,由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
②20年代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略);资本主义国家在1924年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
(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日本经济的脆弱性)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同时一定程度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经济问题和自由放任政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都加强了国家的干预政策。
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特点却有所不同。
一种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国家干预,另外一种干预则偏离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轨道,走上了法西斯统治经济的轨道,是一种不正常的发展道路。
罗斯福新政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为二战后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模式。
(6)“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4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无论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过程中所占的地位,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由美国独霸向经济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造成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A.1945—50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到50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B.50年代初—1973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C.1974—1982年是经济“滞胀”时期D.1982—9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E.90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回升时期②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③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由美国称霸、欧洲日本依附,转化为以美国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西方经济不平衡发展增强的同时,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趋势也有新的发展。
另外,这一时期由于第三世界兴起,资本主义原有的世界市场逐步解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则变换方式,利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掠夺,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3、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和本质(1)主要形式① 对农民土地的剥夺。
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典型。
圈地运动的结果,一方面造成土地的集中,为资本主义的大农场大牧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