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述评
黄兴思想:“见义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
![黄兴思想:“见义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https://img.taocdn.com/s3/m/5fd7a85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e.png)
黄兴思想:“见义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见义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黄兴政党建设思想论述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军事家,也是出类拔萃的思想家、理论家。
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他是与孙中山齐名的伟大的领袖,素有“开国二杰”之称。
他文武兼资、德才兼备,足以冠轶群伦,堪称一代师表。
但是,由于黄兴的一生在戎马倥偬中度过,其在理论方面的成就似乎被掩盖而不甚彰显;加以他英年早逝,没有给后人留下可资研究的有关理论方面的鸿篇巨著,人们往往将这位饱读儒家经书、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贯中西的学者误解为一个没有理论、有勇无谋的盲目主义者;有的认为,孙中山是理论家,而黄兴只是一个单纯的“实行家”,甚至还有所谓“黄实行”的雅号。
其实,只要认真阅读黄兴的全部著作,你会发现,黄兴不仅是一位战功卓越的军事家,还是一位思想缜密的理论家,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军事思想、党政思想等等都对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仅就其政党思想而言,又包括组党建党思想、政党建设思想、政党内阁思想等等。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其政党建设思想中的党纲、党德、党风、党规、党略、党务等方面的内容简要加以论述,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黄兴一贯重视政党的作用,而且强调加强政党建设的重要性。
要加强政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确立党的政纲或党纲。
政纲就是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引领党员走向同一个目标。
他说:“夫政党者,乃合最多数分子而成。
党中则有政纲,认定政纲,然后入党。
政纲犹旗帜然,略同军队主义。
军队须讲服从,一党之人,立于政纲之下,即犹一国之人同立于一旗帜之下,不可各有政见。
”黄兴详细研究了各国政党的政纲,认为革命党的政纲既是党纲,也就是立党方针。
加入同一政党之人必须是平日政见相同者自由组合而成,不可有任何强迫之意。
世界各国任何一个政党都有一个立党方针,他说:“窃查各国政党,皆由个人独立自由之意见择其相同者皆为一团体,平日研究,均有一定不移之方针,绝非他人所可奴使。
关于黄兴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黄兴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479f5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8.png)
关于黄兴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黄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最强体育老师黄兴
![最强体育老师黄兴](https://img.taocdn.com/s3/m/24e4e180b7360b4c2e3f64b5.png)
名人轶事2019年 第 10 期最强体育老师黄兴文/罗 慧黄兴,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故于上海。
1917年移柩长沙,同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
1903年,留日归国的胡元倓先生“深感甲午、庚子两役创巨痛深,决心兴学以救亡”,3月29日在长沙创办了湖南第一所私立中学——明德学堂。
胡校长办学,始终认为“学校只要教员整齐,学生便乐于受教”,在聘请了周震麟、苏曼殊、陆鸿逵、王正廷等具有新思想的人后,同年夏天,又到上海、杭州等地继续聘请教员。
在上海,他恰遇黄兴、张继等一批革命志士从日本回国,大喜过望,立即邀请黄兴等到明德任教。
而黄兴也正谋求回湖南来建立革命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欣然接受了胡元倓的邀请。
于同年秋抵长沙,任学校体育教员。
在当中学教员期间,黄兴住在长沙城北紫东园,每天步行几分钟到学校教书。
因为他是从日本回来的,便经常被各学校拉去兼课。
1904年,黄兴曾在湖南民立第一女学堂教过体操。
有学生回忆:当时“上体操课的实际只有我们十几个没有包过脚的大脚姑娘。
黄老师不到学堂里,我们自己整队至东茅街许宅过厅去上操。
他穿着一件酱色纺绸长褂,教我们翻杠子,做柔软体操,玩哑铃。
没有双杠设备,就要我们把床铺架子搬出来代替,叫我和龙珏表演给大家看。
柔软体操是日本式,黄老师从日本学来的,他教学生很耐烦,从无疾言厉色”。
这样看来,黄兴其实还是个好老师。
而课后,人们看到的是,他已经剪了辫子,有时穿一件浅紫色的长褂,有时穿一件对襟短装体操服,夏季白色,春秋季蓝色,冬季青色。
天气炎热时,就见他光着赤膊坐在周氏花园塘边树荫下,和同事谈天或者独自看书,倒是显得悠闲自在。
论近代风云人物黄兴
![论近代风云人物黄兴](https://img.taocdn.com/s3/m/7eaabe1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9.png)
论近代风云人物黄兴第一篇:论近代风云人物黄兴论近代风云人物——黄兴“古人却向书中见,男儿要为天下奇。
”这是黄兴的革命宣言,是他的人生理想,也是对他这一生较为恰当的写照,在近代的战火中,黄兴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呕心呖血却毫不计较名利,实在是中国近代史及至整个中国历史上少有之豪杰。
他为中华民族呕心沥血而死,蔡锷评论道,“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
”一、才华横溢志气高,不尚空谈乐实干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
黄兴自幼随父亲读书识字,八岁入私塾,一八九三年就读长沙城南书院,后再到武昌两湖学院深造。
一九O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两湖总督张之洞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宏文学速成师范科[1]。
他自小就饱读诗书,用才高八斗来形容他丝毫不为过,也正因如此,在罗家伦眼中,黄兴“是豪士,是英雄,是开国元勋。
但是他更是有中国文化根底的读书人,他是‘士’。
这个士便是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士。
这个士也就是孟子所谓豪杰之士”。
黄兴在留学日本的时期,他广泛接触到了西学,并悲愤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为热之中,他毅然走上了一条实干救国的道路。
当黄兴为中华民族而鞠躬尽瘁,英年早逝后,蔡锷悲痛地评价道,黄兴“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就连袁世凯也曾说“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绝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光纸上谈兵是成不了大事的,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做实事才有可能成功。
当代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就提出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努力实干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道理,而黄兴在那个年代就懂得了这样做的重要性,这对取得革命的胜利而言是大为有益的。
因此说,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像黄兴这的实干家是必不可少的,黄兴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和支持者,使得他在革命队伍中确立了很高的领导地位。
黄兴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
![黄兴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https://img.taocdn.com/s3/m/55eb0b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1.png)
黄兴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黄兴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辛亥革命,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黄兴被认为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革命家之一。
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行动上,还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影响力上。
黄兴,字炎东,安徽歙县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
他的早年经历丰富多样,包括参与洋务运动,改革新军等。
他在光绪年间曾数次被捕入狱,但这并没有摧毁他的革命精神和信念。
一、黄兴的思想理念黄兴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理念对辛亥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主张“敷衍即可、公私融同”的政策,强调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
他认为只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强大,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此外,黄兴还非常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提倡自主创新和知识的普及,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科技的进步,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
二、黄兴的行动与贡献黄兴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他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奉献。
他曾创办了多个革命团体,通过组织活动和发表演讲,鼓动人民参与到反清革命的行动中。
黄兴也积极参与了几次起义行动,包括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等。
尽管这些行动最终失败了,但黄兴的勇气和决心却激励了很多人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辛亥革命爆发后,黄兴投身于革命的大潮中。
他先后在中国和海外筹备领导革命活动,亲自组织和参与武装起义。
他与孙中山等革命家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着革命进程。
三、黄兴的影响力黄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他所倡导的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激发了许多人参与到辛亥革命中。
他的行动和努力也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力。
黄兴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境内,他在海外留学期间,积极宣传中国的革命思想和理念,争取外国的支持。
他与许多国际友人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为革命事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外部支持。
他的这种国际影响力对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试评黄兴
![试评黄兴](https://img.taocdn.com/s3/m/01932120cfc789eb172dc89b.png)
中写道 : 窃 以为 西国实业 日异 月新 , 以东亚为市 场 , “ 既 即不能禁 民之购 货 。惟有事事仿造 , 翻新 出奇 , 实可 畅销 国货 。 这些 见解 , 当时条件下 ” 在
也 是 难 能可 贵 的 。 黄 兴 的教 育 主张 , 同他 发 展 实业 的 思 想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他 说 : 欲 “ 言建 设 , 当得 人 才 ; 得 人 才 , 欲 当兴 教 育 。 他 的这 些 思 想 都 足 相 当 可 贵 的 。 ”
受 当时 政 局 动 荡 所 限 , 兴 发 展 教 育 和兴 办 实 业 的主 张 大 都 未 能 所 愿 , 黄 然 而 , 为 一 个 民主 革 命 家 , 展 教 育 和实 业 成 为 他 政 治 思 想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作 发 分, 未实现此理想 , 他也从 未停止过政治上 的斗争 。 黄兴具有一个 民主革命 家所具 备 的顽 强毅 力和不 屈不挠 的斗争精 神。“ 二次革命 ” 失败后 , 兴先是 逃亡 日本 , 则移居 美 国。但 他依然 黄 继 坚持 资产 阶级 民主旗帜 , 为反对 袁世凯 帝制 复辟继 续作 了不懈 的努力 。 在 美 国 的近 两 年 中 , 兴 在 极 其 困难 的条 件 下 , 行 了多 方 面 的 活 动 。主 黄 进 要 有 , 是 宣 传 反 袁 ; 在 檀 香 山发 表谈 话 , 露 袁 世 凯 的 罪 恶 , 帝 制 自 一 他 揭 有 为 的野 心 。二 是开 展 外 交 活 动 , 目的 在 于 争 取 美 国朝 野 人 士 对 中 国 反 袁 斗争 的同情 和支持并 阻击袁政府 向美 国借 款。三是 筹款 , 四是 学习考察 美 国政治制度 。从 以上可 以看出黄兴逆境 中仍顽强 斗争 的革命精神令吾 辈钦 佩 ! 黄 兴 具 有 高 尚 的人 格 和 以革 命 大 局 为 重 的 意识 。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 当 革命 内部 出现争吵分裂时 , 他毅然挺 身而 出 , 竭力维护 党 内团结 , 护革 维 命 领 袖 孙 中 山 的地 位 和 威 信 , 且 在 与 孙 中 山 产 生 意 见 不 一 致 时能 够 顺 并 全 大 局 , : 大 目标 上 始 终 保 持 统 一 行 动 。 一 九 0 七 年 春 夏 间 , 继 在 革命 张 等攻击孙 中山“ 受贿”、被 收买 ” 章 太炎等催 逼同盟会 代庶务刘一 召集 “ , 大 会 , 免 孙 中 山 , 黄 兴 为 总理 。 这 时 黄 兴 正 在 广 西 运 动 新 军 , 到 来 罢 改 接 信后 , 即复 函说 : 革命为党众生死问题 , “ 而非个人名位问题。孙 总理德高 望重 , 诸君如求革命取得成功 , 乞勿误会 而倾心拥 护 , 且免 陷兴 于不义 。 ” 由于他拒绝 出任同盟会总理 , 并竭力维护孙 中山的威信 , 遂使 这次倒 孙风
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勇健开国,宁静持身
![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勇健开国,宁静持身](https://img.taocdn.com/s3/m/079bd1e5d4d8d15abe234efb.png)
精心整理辛亥革命中的黄兴:勇健开国,宁静持身1911年10月5日,即辛亥革命前五天,黄兴致信武昌革命党人吕志伊,谈到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的设想:李沛基不辱使命,于10月25日炸死了广州将军凤山。
同在这一天,黄兴已在上海登上了奔赴武昌的江轮。
驰赴武昌振军心迎风飘扬。
黄兴就职后偕李书城、宋教仁等人亲临汉口前线督战,前线指挥官何锡藩率军民热烈欢迎。
时近初冬,饥寒成为革命军的大问题,黄兴在洞庭湖十县征集大批米粮,组织船队,运往汉阳支援军食。
他在汉阳龟山西南边一所小学中设立炊事房,开20个大灶,征用民工,为5000人做饭、送饭,每日两餐。
黄兴召集营长以上干部训话:“争汉上”,是黄兴一贯的军事策略,前致吕志伊的信就谈到了“汉上”的重要性。
武汉三镇,为华中枢纽,有水利火车之便,进可攻退可守。
武昌光复,意味着从清廷统治中心点燃了革命之火,这就是黄兴所谓的“此复神州第一功”。
尽管“年年频败北”,这一次,黄兴却是“马前趋拜敢称雄”。
不过,武昌起义功成,与辛亥年四月的“败北”,却不无关系。
这一年四月以来,黄兴组织策划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黄兴在香港一边养伤,一边忙着策划对清廷官员的暗杀,10月25日,黄兴已在上海登上了奔赴武昌的江轮。
广州起义前,黄兴听说湖北革命党人资金紧张,难以为继,就从募集到的钱中拿了部分给同盟会员谭人凤,委托其带给湖北的人员。
这笔资金,分给居正600元,孙武200元。
用这些钱,他们在汉口法租界和武昌设立秘密机关。
随后,在汉口俄租界建立了一个机关部。
孙武后来偶然爆炸了一颗炸弹,促使武昌起义提前举行,就是在这里。
按照黄兴的计划,武昌起义,应在广州起义事成之后,而后,粤汉一体,革命可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广州起义,以失败告终,而武昌起义,却开启了全国性的革命潮流。
能。
阳夏战争尽管失败,但是战事拖延了一个多月,南方诸省,纷纷光复。
南北议和,也随之进入秘密协商阶段。
阳夏之后,黄兴赴上海主持东南军务,途中,黄兴与老友宫崎寅藏相遇,一首七律《赠宫崎寅藏》在这时写就:独立苍茫自咏诗,江湖侠气有谁知?12月4省代表年,1912年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迁,黄兴留守在南京。
黄兴述评
![黄兴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f04339210b4c2e3f57276376.png)
黄兴述评摘要黄兴,作为辛亥革命无勋中一员重要的领导、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实践家”,他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关键字黄兴中国革命实干家一、生平介绍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今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黄兴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年经历和革命阶段。
(一)、早年经历1874年10月25日,黄兴在长沙市郊的一个地主家庭诞生,父亲黄筱村是晚清秀才。
黄兴幼年时思想受湖南的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的影响很深。
1893年,黄兴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
1896年,考中秀才。
1898年,黄兴由长沙湘水校经堂新生,被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深造。
两湖书院在当时是一所比较新式的学堂,课程除经史文学外,还有天文、地理、算学、测量、化学、博物学以及兵操等新学科。
黄兴在校期间,“笃志向学,而于地理一科及体操尤为精勤”。
黄兴在校期间,研读了有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的著作和孟德斯鸠、卢梭等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政治理论译著,初步接触和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的思想。
这时期正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的萌芽。
1901年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
1902年黄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在这里他很快就被留学生界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所吸引。
这时开始转入到黄兴人生的第二个阶段革命阶段。
关于黄兴的民主革命思想形成的时间和过程,史学界有些不同意见。
岑生平认为黄兴的思想在1902年留学日本之后才发生重大转变,形成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1905年黄兴和孙中山见面,组织成立同盟会,标志黄兴的民主革命思想成熟了。
饶怀民从分析黄兴的早期诗作入手,认为“从1898年下半年入两湖书院到1900年8月唐才常被害之前,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逐步萌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正是他民主革命思想与改良思想同时并存的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武装斗争思想及实践述论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武装斗争思想及实践述论](https://img.taocdn.com/s3/m/5e15b3fb453610661fd9f408.png)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武装斗争思想及实践述论经过戊戌变法和自立军起义的失败,黄兴深知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斗争就不能解决。
在以后武装斗争实践中,黄兴注重总结和汲取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发展武装斗争思想。
黄兴在辛亥革命時期的武装斗争思想和实践,尤其是黄兴努力争夺清末新军的工作,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标签:辛亥革命;黄兴;武装斗争黄兴(1874—1916),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领导和参与了多次武装起义,为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胜利多有贡献。
本文对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武装斗争思想及实践述论于后。
一、黄兴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03年,黄兴等进步留日学生,为反对沙俄侵占我东北三省,在东京成立了军国民教育会,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为该会宗旨,这时黄兴萌发了以武装斗争为革命主要手段的思想。
1903年11月,在华兴会成立会上,黄兴对武装斗争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提出富于远见的论述,提出了几种方案:一种是在首都北京发动起义,“有如法国大革命发难于巴黎,英国大革命发难于伦敦”一兴而推翻清政府,建瓴于海内。
但中国没有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充足的条件。
一是北京市民苟安无识,二是不能与异族之禁卫军同谋合作,因而不易推行,只能采取“雄踞一省,与各省分起之法。
”各省联为一体,依形势或由会党发难,或由军学界发难,互相声援,夺取湖南。
然而,单独湖南一省发动起义,他省没有响应,则是“以一隅敌天下”,仍不能一举推翻清政府。
因此,黄兴主张发动起义后,必须与其他省份联合起来,共同推翻清王朝。
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成立华兴会后,黄兴立即组织了长沙起义,并联络其他各省响应。
经过戊戌变法和自立军起义的失败,黄兴深刻认识到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斗争就不能解决。
清朝统治者不会给人民以任何的自由与民主,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华兴会一成立,黄兴即将主要精力投入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积极筹划武装起义。
黄伟民忆祖父黄兴:不当大总统,甘当历史“配角”
![黄伟民忆祖父黄兴:不当大总统,甘当历史“配角”](https://img.taocdn.com/s3/m/e7f0f91e0b4e767f5acfcec3.png)
发现了一点钱 , 两 父— 高兴得不得了, 说一个礼 拜的生活不用
愁了。 10 年春天 , 8 92 2 岁的黄兴受张之洞选派 , 渡扶桑 留学 , 东
入东京 弘文 学院速成师范科 深造 , 文学 家鲁迅这时也在 日本
弘文学院 留学 。 他们 同校不 同班 , 但鲁迅很欣赏黄兴 。
惊奇的是 , 他的祖 父在 10 0 多年前也 曾做过体育教员。
黄伟民介绍 , 黄兴不仅是革命领袖和军事家 , 同时也是体
育 活动 的爱好者和提倡者 。 黄兴小时候经常 与村童一起爬山 、
游泳 、 钓鱼 、 打拳和下棋 , 4岁时还拜师学 习巫家拳 , 1 在武 昌
然而 黄兴的革命生涯 中个人 生活并不富足 。 94 10 年在长
辛亥革命时期 , 与孙 中山并称 “ 他 孙黄” 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称 , 他“ 无公 则无民国 , 有史 必有 斯人” 武 昌阅马场 拜将 台和蛇 ; 山雕像 、 汉阳龟山黄兴铜像 、 口黄兴路至今仍在诉说着—个 汉
名字——黄 兴。
黄兴被称为 同盟会 的实干家 , 多次武装起义军 由他 亲 自 策划并指挥。
黄伟 民说 , 黄兴当过体育教师 。 93 , 9 10 年 2 岁的黄兴从 日 回 本 国后 , 在长沙主持 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班 , 并在附设的高等小学 担 任体育教 员, 4 1 年又兼任新湖南民立第一女学体育教员 , 9 0 教 学生翻杠 、 做柔软体操 、 玩哑铃 。 98 , 10 年 黄兴再度去 日 , 本  ̄-京发起成立 了大森体育会 , -, T 并亲 自 任教员。
子取名“ 一欧” 次子是“ 中” 三子是 “ , 一 , 一美” 四子是 “ , —球” , 五子是 “ 寰” 大女J n 振 华” 二女儿 叫 “ 一 , Lq“ , 文华 ” 三女儿 , 叫“ 德华 ” 从给 子女取名上就可以看出 , 。 黄兴完全是向国外学
民国人物趣谈——黄兴
![民国人物趣谈——黄兴](https://img.taocdn.com/s3/m/5092b8d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e.png)
民国人物趣谈——黄兴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近些年兴起了一股民国热,人们常常谈论起民国时,总是提前民国时期的大师和军阀,说大师如何厉害,军阀如何爱国,貌似民国就是最美好的年代。
民国人才辈出是真,人民流离失所也是真,正是那个战火纷飞、国家民族危亡的年代,年轻爱国的热血青年,用鲜血为国家和民族寻找出路。
武昌起义在民国众多赫赫有名的人物中,最让人瞩目的当属孙中山和黄兴,被时人以“孙黄”并称,在革命派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在当时谁人不知中山先生与克强。
黄兴,字克强,湖南长沙人,或许就是因为人们形容湖南人“吃的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特性,使得黄兴只从走上革命的道路后,不是在起义就是在准备起义。
黄兴先后参与了钦州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虽然起义是屡战屡败,但是从未放弃,屡败屡战,而且每次起义不是策划指挥就是身先士卒,此等精神当真是让人钦佩。
黄兴与孙中山黄兴与孙中山在民国堪称一时双璧,孙中山思想家、革命先行者,黄兴革命实干者,两人有共同的革命理想,是至交好友。
(袁世凯在亲信面前曾自信地评比孙中山、黄兴:“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而已。
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但是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总结“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认为国民党人不听从他的指挥,以至坐失良机,导致“二次革命”失败,而黄兴则认为:“乃正义为金钱权力一时所摧毁,非真正之失败。
试翻中外之历史,推天演之公例,未有正义不伸者。
最后之胜利,终归之吾党。
”。
民国三年(1914年),孙中山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入党时按指印,宣誓必须绝对服从孙中山的命令。
但是黄兴同孙中山意见不合,认为党不是一个人的党,不能宣誓效忠某一个人,不然与独裁无异,因此拒绝加入“中华革命党”,就此黄兴与孙中山的关系不复往日亲密。
中山之下第一人──黄兴
![中山之下第一人──黄兴](https://img.taocdn.com/s3/m/db01a2c2bb4cf7ec4afed03d.png)
中山之下第一人──黄兴GJ营销101 郭永飞黄兴,中国革命实干家,其一生功勋实不下于孙中山,但后人对其评价却远逊于孙。
特写下此文,以此纪之。
──题记黄兴,字克强,号庆午,近代民主革命家,军事家,中华民国建国元勋之一,孙中山第一助手,与孙齐名,人称“孙黄”。
1874年10月25日,在湖南省善化县的一个小乡村里,传来的阵阵笑声,因为在黄家强烈期盼中,一个男婴终于诞生了,这就是黄兴。
而1874年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在列强凌辱之下,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始终未忘记反抗,先有之前的虎门销烟,再有太平天国起义,现有洋务运动,黄家人也不列外,所以给这个男婴起名黄兴,意为黄种人当兴,即中华复兴。
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因为黄兴1891年结婚,1893年入长沙书院读书,1896年中秀才,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渴望依靠当时的清政府,报效国家,未看出半点革命家的独特的本质;而与黄兴齐名的孙中山在1894年就确立了革命的思想,1895年就创立了兴中会,以“开通民智,改造中国”为宗旨进行革命。
或许是黄兴属于大气晚成吧。
1898年,黄兴到两湖书院深造,开始接触西方政治学说,关注国家命运;1899年,到日本考察教育;1900年回国,开始倾向革命;而真正开始革命则是在1903年,他组织200多名学生,建立抗俄义勇军,从事反清起义;1904年,又与宋教仁、章士钊等一道创立华兴会,自任会长。
可以说:到了此时,黄兴已经比大多数革命先行者走的更远了,而且,黄兴刚一投身革命,即武力反抗当时的清政府和侵略者,这就决定黄兴是革命的实干家,更加令人敬佩。
但这对来说黄兴还远远不够。
1905年,黄兴经杨度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并和孙一道,创建了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并推举孙为总理,自任协理。
从此,黄兴开始了和孙中山合作的道路,成为了孙中山最忠实的革命战友,也开始了孙中山用思想、黄兴用行动唤回国人的革命道路。
【历史论文】浅谈黄兴的革命生涯及其历史影响
![【历史论文】浅谈黄兴的革命生涯及其历史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a758a46cfc789eb172dc8e4.png)
【历史论文】浅谈黄兴的革命生涯及其历史影响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黄兴,作为辛亥革命无勋中一员重要的领导、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实践家”,他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的不可磨灭的功绩,同时在军事、教育、文化、爱国思想等领域也有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影响,他在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黄兴;革命;历史影响一、一般介绍黄兴(1874-1916),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黄兴的一生尤为短暂,综观其无比有限的42年的生命里,却干着非比寻常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大事业。
他有着与孙中山齐名的荣誉,享有“开国二杰”之称,他对三民主义理论、建党理论、军事理论等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辛亥革命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功成之后,却又淡泊名利,甘愿做一个配角,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投身于革命,为国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
”从他的格言中就能看出这种大爱,此精神境界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
同时他在军事、教育、文化、道德、爱国思想等方面又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以他的个人性格魅力与思想对后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指引的作用。
二、黄兴开展革命宣传。
学术界普遍认为关于黄兴的革命生涯是1903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开始。
当时,正是中国知识界觉醒之时社会上涌现了民主革命的潮流,作为从日本学习的一名中国人知识分子,他带回了四千多本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并且四处分发,试图唤醒广大民众,鼓励他们参加革命。
即使宣传革命书籍和反清政府的过程遭到打压,但是他表现出异常的镇定而继续着他的革命活动。
黄兴:笃实无我真男儿
![黄兴:笃实无我真男儿](https://img.taocdn.com/s3/m/081b78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4.png)
黄兴:笃实无我真男儿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后改名兴,字克强,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后裔。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元勋。
黄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亲自组织和参加所发动并亲自参加,他身先士卒、出生入死、艰苦卓绝,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早逝。
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
为纪念黄兴,长沙的商业中心被命名为黄兴广场,伫立起一座雄伟的黄兴铜像,后面就是著名的黄兴路步行街。
黄兴是一个步行“笃实、无我”的真男儿,是我崇拜的偶像。
黄兴的“无我”表现为不重名利。
黄兴少时在城南学院就学,在母命之下参加科举考试,考得秀才,但他不求功名,而是走向了“秀才造反”的革命道路。
黄兴舍家革命,革命从自身革起,第一步是从卖掉自家36亩庄园。
1903年,湖南长沙凉塘富甲一方,传承了数代的黄家偌大的产业在黄兴的手里画上了一个句号。
黄兴用这笔经费与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等二十多人共同创立了中国国内第一个革命组织——华兴会,并被举为会长。
黄兴的“无我”表现为不顾身家。
如果说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精神领袖,黄兴则是地地道道的实干家,他先后领导过广州起义、钦防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遭失败。
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虽然最后失败,但为革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鼓舞了革命志士的信心。
在历次起义中黄兴皆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愈挫愈奋。
在黄花岗起义中,他被流弹打断两根手指,人称“八指将军”,其舍生忘死可见一斑。
黄兴的“无我”表现为不居功劳。
孙中山与黄兴为建立中华民国的两位最高元勋,常常以“孙黄”并称。
清末的重要革命团体和革命活动,多为两人所谋划组织。
1905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黄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在同盟会成立会上,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被推为总理。
长沙黄兴故事的观后感
![长沙黄兴故事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11886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c.png)
长沙黄兴故事的观后感看完长沙黄兴的故事啊,那真叫一个热血沸腾又感慨万千。
以前提起黄兴,可能就只知道是个历史书上的人物,但当深入了解他在长沙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后,感觉他就像从历史的云雾中走出来,站在我面前一样真实而高大。
黄兴在长沙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从他早年在长沙的求学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那时候的长沙,就像一个充满热血与希望的大熔炉,黄兴就在这里不断磨砺自己。
他不像有些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他可是心怀天下,想要把长沙,把整个中国都从当时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你看他组织的那些革命活动,在长沙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秘密谋划,就像电影里演的那种超级英雄一样,在黑暗中为了光明努力奋斗。
他面对重重困难,可从来没有退缩过。
那勇气,简直就像长沙夏天的太阳,炽热而坚定。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对革命事业的执着。
就好像在他心里,有一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焰。
不管是资金短缺、人员不足还是敌人的迫害,他都咬牙坚持着。
这种坚持,让我觉得长沙这片土地真是孕育英雄的地方。
黄兴就像是长沙的骄傲名片,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敢为人先”。
而且啊,他和他的伙伴们之间的情谊也特别让人感动。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家互相扶持,为了共同的目标,把生死都置之度外。
他们在长沙的故事,就像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音符。
现在走在长沙的街头,我就会忍不住想象,黄兴当年是不是也在这条路上走过,是不是也在这里为了革命的胜利振臂高呼过。
他的故事就像融入了长沙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中。
从黄兴的故事里,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咱们生活在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那种战火纷飞的革命斗争,但也不能缺少像黄兴那样的精神。
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不能一遇到点挫折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得像黄兴一样,充满斗志,永远都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总的来说,长沙黄兴的故事就像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它让我更加了解长沙的历史底蕴,也让我对黄兴这样的英雄充满了敬意。
黄兴故事感悟心得体会(3篇)
![黄兴故事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15c8a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9.png)
第1篇一、黄兴的生平事迹1.青年时期黄兴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青年时期,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众疾苦,立志投身革命,拯救国家。
1894年,黄兴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结识了蔡锷、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开始接触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辛亥革命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黄兴被推举为副会长。
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策划了一系列反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率军攻克汉阳、汉口,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了赫赫战功。
3.护国战争1917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黄兴积极参与护国战争,与孙中山并肩作战,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此后,他致力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而努力。
4.晚年生活1931年,黄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61岁。
他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革命家。
二、黄兴故事感悟心得体会1.坚定的信念黄兴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坚定地信仰着革命理想。
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这种信念,正是他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
2.勇往直前的精神黄兴在革命事业中,敢于冒险,勇于创新。
他带领革命党人策划了一系列反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3.团结协作的智慧黄兴深知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他善于团结各方力量,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
在中国同盟会时期,他积极协调各派革命力量,使革命事业蓬勃发展。
这种团结协作的智慧,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4.爱国主义情怀黄兴的一生,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
他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
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
5.艰苦奋斗的作风黄兴在革命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考验。
他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节约,严于律己。
再评黄兴的思想及活动——读黄兴集外文
![再评黄兴的思想及活动——读黄兴集外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66203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53.png)
作者: 刘泱泱
出版物刊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31-137页
主题词: 黄兴;中国近代史研究;兴集;武昌首义;电稿;政党内阁;革命团体;李伯新;举国一致;在辛
摘要: 1980~1981年间,当《黄兴集》编辑出版的时候,我曾利用该集所收录的材料,为该集撰写了一个《前言》,对黄兴的政治思想及其在辛亥革命申的地位和作用,作了些粗浅的分析。
这个《前言》,后以《黄兴思想及活动述评》为题,收入《中国近代史研究百题》一书中。
从那以后,史学界对黄兴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报刊陆续披露了不少黄兴著作的新材料。
仅据我手边所掌握的材料就有256件。
其中电稿150件,书札31件,演说谈话36件,各类公牍18件,其它诗文题词21件。
这些材料,散见于《近代史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兴述评摘要黄兴,作为辛亥革命无勋中一员重要的领导、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实践家”,他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关键字黄兴中国革命实干家一、生平介绍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今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黄兴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年经历和革命阶段。
(一)、早年经历1874年10月25日,黄兴在长沙市郊的一个地主家庭诞生,父亲黄筱村是晚清秀才。
黄兴幼年时思想受湖南的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的影响很深。
1893年,黄兴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
1896年,考中秀才。
1898年,黄兴由长沙湘水校经堂新生,被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深造。
两湖书院在当时是一所比较新式的学堂,课程除经史文学外,还有天文、地理、算学、测量、化学、博物学以及兵操等新学科。
黄兴在校期间,“笃志向学,而于地理一科及体操尤为精勤”。
黄兴在校期间,研读了有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的著作和孟德斯鸠、卢梭等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政治理论译著,初步接触和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的思想。
这时期正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的萌芽。
1901年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
1902年黄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在这里他很快就被留学生界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所吸引。
这时开始转入到黄兴人生的第二个阶段革命阶段。
关于黄兴的民主革命思想形成的时间和过程,史学界有些不同意见。
岑生平认为黄兴的思想在1902年留学日本之后才发生重大转变,形成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1905年黄兴和孙中山见面,组织成立同盟会,标志黄兴的民主革命思想成熟了。
饶怀民从分析黄兴的早期诗作入手,认为“从1898年下半年入两湖书院到1900年8月唐才常被害之前,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逐步萌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正是他民主革命思想与改良思想同时并存的时期。
”萧致治在《黄兴首次赴日时间及其思想转变小考》中对一封尚未公开发表的黄兴写给其老师黄绍箕的信进行了解读,考证出黄兴首次赴日是被张之洞选派去日本考察学务,时间是在1900年4月,并进一步考察了这一年黄兴的思想转变。
他认为黄兴被张之洞选派赴日考察学务时,还是一个“忠君爱国者”。
只是到自立军起义失败,唐才常被杀后,黄兴的思想才发生转变,“走上了革命救亡的道路”。
学术界普遍认为关于黄兴的革命生涯是1903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开始。
当时,正是中国知识界觉醒之时社会上涌现了民主革命的潮流,作为从日本学习的一名中国人知识分子,他带回了四千多本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并且四处分发,试图唤醒广大民众,鼓励他们参加革命,他自己也努力进行着他的革命活动。
(二)、革命阶段黄兴留学日本期间,他的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深化,并落实到行动。
1902年12月,他与杨笃生、樊锥、蔡锷等创办了《游学译编》杂志,以翻译为主,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
黄兴为扩大影响,在年底又与蔡锷、张孝准、杨笃生等发起组织“湖南编译社”,大量从事译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科学文化。
1903年,为抗议沙皇俄国侵占中国东北,黄兴与同学二百余人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
同年回国,回国后与陈天华、张继、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等人秘密集会,商定创立华兴会,众人公举黄兴为会长。
华兴会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分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国内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在黄兴的领导下,发展迅速。
1905年8月与孙中山合作成立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是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合并改组而成的。
在同盟会中黄兴被选为庶务,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
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扩大了革命的组织基础,确立了中国革命的统一领导与指挥机关,制定了统一的明确的完整的革命政纲,为推进革命事业,更广泛地传播民主共和国思想,树立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从而加强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和统一,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后,也正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黄兴在同盟会之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组织武装起义上。
从1906年起至武昌起义时为止,黄兴直接领导和指挥了一系列起义,屡败屡起,坚持不懈,英勇奋战,在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为创建民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黄兴曾指挥领导了两广起义、钦廉上思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广州起义等等,在他领导下士兵英勇战斗,几乎每一场战役他都是亲力亲为、呕心沥血。
1911年4月震惊全国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是由黄兴统筹领导的一次重要起义。
由黄兴率领的敢死队百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许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后收殓殉难者,得尸体七十二具,合葬在黄花岗,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至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仍然受着人们的敬仰。
也因为此次起义,黄兴右手受伤,断去两指。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全国起了极大的激励人心的作用。
显示黄兴等革命党人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党人的意志未尝松懈,在孙黄领导下,革命党人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再图起事。
这些起义激励了革命党人,积累了革命经验,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震撼了全国的人心,激励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唤起了人民的斗争觉醒,直接促成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武昌起义爆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不顾病重于28日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指挥战斗。
在武昌起义中黄兴督战武汉,为保卫革命胜利作了重大贡献。
辛亥革命的成功,迎来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清朝反动统治的灭亡,中华民国的诞生。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
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重新组阁。
要求留任黄兴为陆军总长。
但袁世凯不愿放松对军队的控制,命其亲信段祺瑞任此职,另任黄兴为无实权的参谋总长,黄兴辞不就任,留守南京。
不到一年,随着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签订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和黄兴都由拥袁转向反袁,为了维护民主共和,相继发生了“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
但是对于讨袁的时机,孙中山与黄兴产生了分歧。
孙中山主张立即兴师讨袁,黄兴以南方各省内部不统一,军队力薄,对讨袁缺乏信心,主张法律解决。
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
14日,黄兴由上海至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讨袁战争开始后,南京方面,由于一部分军队被袁氏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作为基本队伍的第八师又因拨出两个团,仅剩2000人左右;其他部队大都未经训练,战斗力薄弱。
7月22日,徐州失守。
25日,江西湖口被袁军占领,李烈钧败退。
上海讨袁军久攻制造局不下。
而南京讨袁军的后方湖南军械库又被袁世凯的奸细纵火焚毁,饷械不支,声援断绝。
黄兴见大势已去,只得于29日乘日本煤轮离开南京,流亡日本。
随后,安徽方面也因内部意见不一,而自行瓦解,柏文蔚出走。
福建、湖南、四川又相继宣布取消独立。
“二次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黄兴与国民党许多骨干分子再次流亡日本。
国内参加讨袁失败的国民党人也陆续来到东京。
孙中山总结“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认为宋教仁案发生后,即应兴师讨袁,但党人多不听从他的指挥,坐失良机,致使袁世凯得到了“大借款”,可以从容布置,因此对黄兴颇多责难。
对于“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黄兴认为:“乃正义为金钱权力一时所摧毁,非真正之失败。
试翻中外之历史,推天演之公例,未有正义不伸者。
最后之胜利,终归之吾党。
”二次革命也正是孙中山与黄兴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分歧与争论的时间点。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孙中山与黄兴的关系,黄兴和孙中山相识于日本留学期间,互引为至交好友。
一般来说孙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黄兴是实干家。
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
在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
清末的重要革命团体和革命活动,多为两人所谋划组织。
1905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黄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在同盟会成立会上,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被推为总理。
还有1907年,光复会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以潮州起义失败为由,要求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另举黄兴担任,黄兴推辞。
最终光复会退出中国同盟会。
1909年秋天,陶成章等起草《孙文罪状》,再次对孙中山发难,要求改选同盟会总理。
黄兴极力进行抵制。
在中华民国成立,一开始是黄兴被推为大总统,但黄兴推辞并举荐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黄兴就是这样一如既往地捍卫孙中山领袖地位的。
当然,在孙、黄之间也有过三次较大的争论,而且,一次比一次激烈,如果不是黄兴克制自己,作出让步,竭尽全力地维护孙中山领袖地位,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
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
次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
二、研究对于黄兴的研究并不像孙中山那样丰富,但是近年来对于黄兴的关注也日益多了起来。
学术界对黄兴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大批成果。
第一阶段:1910到1949的黄兴研究在这个阶段对黄兴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在这有两篇研究黄兴重要的文章。
第一篇是黄兴的好友宫崎寅藏在访问黄兴之后,于日本的《万朝报》与《日本及日本人》期刊上连续发表了《访革命党领袖黄兴》,这可能是最早介绍黄兴革命活动的专文。
第二篇是1912 年 9 月,黄兴应袁世凯之邀,紧接孙中山之后访问北京。
12日,他在旅京善化同乡会欢迎会上讲述了他的革命经历,《申报》在 9 月 28 日,以《黄克强自述革命历史》为题,摘要刊载了这篇讲话,这是现在能见到的第一篇黄兴自述,为黄兴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这两篇文章算是这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论述,从中可以看出这段时期对黄兴的研究仍留在介绍阶段,涉及范围限于黄兴事迹、对革命贡献等。
对于黄兴的地位与作用,还未有太多的评价。
第二阶段:1950到1979年的黄兴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历史研究的新时期。
1956年是孙中山诞辰90周年,毛泽东发表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全国各地开了纪念会,揭开了新时期研究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序幕。
作为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开始被提上研究日程。
总计30年间,共出版了两本小册子《黄兴》,三篇论文,十多篇回忆录与资料,以及湖南史学界在1962年还专门召开了评议黄兴的学术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