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兴述评
摘要黄兴,作为辛亥革命无勋中一员重要的领导、是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实践家”,他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关键字黄兴中国革命实干家
一、生平介绍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今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黄兴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年经历和革命阶段。
(一)、早年经历
1874年10月25日,黄兴在长沙市郊的一个地主家庭诞生,父亲黄筱村是晚清秀才。黄兴幼年时思想受湖南的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的影响很深。1893年,黄兴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1896年,考中秀才。1898年,黄兴由长沙湘水校经堂新生,被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深造。两湖书院在当时是一所比较新式的学堂,课程除经史文学外,还有天文、地理、算学、测量、化学、博物学以及兵操等新学科。黄兴在校期间,“笃志向学,而于地理一科及体操尤为精勤”。黄兴在校期间,研读了有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的著作和孟德斯鸠、卢梭等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政治理论译著,初步接触和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的思想。这时期正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的萌芽。
1901年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1902年黄兴赴日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在这里他很快就被留学生界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所吸引。这时开始转入到黄兴人生的第二个阶段革命阶段。关于黄兴的民主革命思想形成的时间和过程,史学界有些不同意见。岑生平认为黄兴的思想在1902年留学日本之后才发生重大转变,形成了民主革命的思想。1905年黄兴和孙中山见面,组织成立同盟会,标志黄兴的民主革命思想成熟了。饶怀民从分析黄兴的早期诗作入手,认为“从1898年下半年入两湖书院到1900年8月唐才常被害之前,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逐步萌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正是他民主革命思想与改良思想同时并存的时期。”萧致治在《黄兴首次赴日时间及其思想转变小考》中对
一封尚未公开发表的黄兴写给其老师黄绍箕的信进行了解读,考证出黄兴首次赴日是被张之洞选派去日本考察学务,时间是在1900年4月,并进一步考察了这一年黄兴的思想转变。他认为黄兴被张之洞选派赴日考察学务时,还是一个“忠君爱国者”。只是到自立军起义失败,唐才常被杀后,黄兴的思想才发生转变,“走上了革命救亡的道路”。学术界普遍认为关于黄兴的革命生涯是1903年从日本留学归来开始。当时,正是中国知识界觉醒之时社会上涌现了民主革命的潮流,作为从日本学习的一名中国人知识分子,他带回了四千多本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并且四处分发,试图唤醒广大民众,鼓励他们参加革命,他自己也努力进行着他的革命活动。
(二)、革命阶段
黄兴留学日本期间,他的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深化,并落实到行动。1902年12月,他与杨笃生、樊锥、蔡锷等创办了《游学译编》杂志,以翻译为主,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黄兴为扩大影响,在年底又与蔡锷、张孝准、杨笃生等发起组织“湖南编译社”,大量从事译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科学文化。1903年,为抗议沙皇俄国侵占中国东北,黄兴与同学二百余人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回国,回国后与陈天华、张继、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等人秘密集会,商定创立华兴会,众人公举黄兴为会长。华兴会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分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国内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在黄兴的领导下,发展迅速。1905年8月与孙中山合作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合并改组而成的。在同盟会中黄兴被选为庶务,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扩大了革命的组织基础,确立了中国革命的统一领导与指挥机关,制定了统一的明确的完整的革命政纲,为推进革命事业,更广泛地传播民主共和国思想,树立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从而加强了革命力量的团结和统一,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后,也正是黄兴民主革命思想从发展到成熟的阶段。黄兴在同盟会之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组织武装起义上。从1906年起至武昌起义时为止,黄兴直接领导和指挥了一系列起义,屡败屡起,坚持不懈,英勇奋战,在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为创建民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黄兴曾指挥领导了两广起义、钦廉上思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广州起义等等,在他领导下士兵英勇战斗,几乎每一场战役他都是亲力亲为、呕心沥血。1911年4月震惊全国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是由黄兴统筹领导的一次重要起义。由黄兴率领的敢死队百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许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后收殓殉难者,得尸体七十二具,合葬在黄花岗,世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至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仍然受着人们的敬仰。也因为此次起义,黄兴右手受伤,断去两指。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全国起了极大的激励人心的作用。显示黄兴等革命党人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党人的意志未尝松懈,在孙黄领导下,革命党人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再图起事。这些起义激励了革命党人,积累了革命经验,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震撼了全国的人心,激励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唤起了人民的斗争觉醒,直接促成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武昌起义爆发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不顾病重于28日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指挥战斗。在武昌起义中黄兴督战武汉,为保卫革命胜利作了重大贡献。辛亥革命的成功,迎来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清朝反动统治的灭亡,中华民国的诞生。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重新组阁。要求留任黄兴为陆军总长。但袁世凯不愿放松对军队的控制,命其亲信段祺瑞任此职,另任黄兴为无实权的参谋总长,黄兴辞不就任,留守南京。不到一年,随着宋教仁被刺,袁世凯签订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和黄兴都由拥袁转向反袁,为了维护民主共和,相继发生了“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但是对于讨袁的时机,孙中山与黄兴产生了分歧。孙中山主张立即兴师讨袁,黄兴以南方各省内部不统一,军队力薄,对讨袁缺乏信心,主张法律解决。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14日,黄兴由上海至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讨袁战争开始后,南京方面,由于一部分军队被袁氏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作为基本队伍的第八师又因拨出两个团,仅剩2000人左右;其他部队大都未经训练,战斗力薄弱。7月22日,徐州失守。25日,江西湖口被袁军占领,李烈钧败退。上海讨袁军久攻制造局不下。而南京讨袁军的后方湖南军械库又被袁世凯的奸细纵火焚毁,饷械不支,声援断绝。黄兴见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