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媒介与真实世界

合集下载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_笔记_总结讲解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_笔记_总结讲解

一、新闻与宣传1.两者的定义和差别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是在追求“不断发生的事情”中对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可能会积极地接受宣传,而观点相佐者,则会回避接受和抵制宣传。

在商业宣传中,只有需要者才会响应宣传,其他人很少会主动接受宣传、喜欢宣传。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是: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四,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宣传的“最大-最大策略”。

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

3.宣传伦理戈培尔发动“波兰威胁”的宣传攻势时有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

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好的”。

4.新闻中的宣传,分析问题的参照系美国传播学者约翰·梅里尔等列举了11种常用于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Merrill,Lee & Friedlander,1990)。

这些宣传技巧的使用便形成了语义噪音,给受众带来了信息解码的困难。

它们是:(1)用单向和静态的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使受众形成定向思维(creation of stereotypes);(2)把观点包装成事实(presentation of opinion as fact);(3)有选择地使用引语,通过表面客观的手段达到主观的目的(speaking through sources) ;(4)使用情感动词和副词对直接或间接引语呈现否定或肯定的态度(biased attribution);(5)在信息方面有所选择,如记者有时使用某些事实而不用另外一些事实(information selection);(6)不顾受众的知情权,对某个新闻事件完全不报道或漏掉新闻事件的某些事实(news management);(7)采用不同的称号(use of labels),如,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游击队员”(guerrillas )可能在其它地方就变成了“自由战士”(freedom fighters);(8)用笼统的词语进行概述(vague authority),比如使用“许多人”或“大多数人”(many people或most people)等词语;(9)根据要塑造的形象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语言、照片或音响资料(selective factuality);(10)以偏概全,用个体代表整体(one-person-cross-section);(11)借口无法查对,对事实不再进行追踪(the “not available” ploy),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报道结尾。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注意后现代传媒与媒介现实的复杂性以及它们之 间的互动关系,以便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参考内容三
后现代解读:鲍德里亚与蓬皮杜 文化艺术中心
进入21世纪,后现代思潮如火如荼地发展,不断影响着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其中,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的理论以及与艺术有关的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 泛。在此背景下,本次演示试图对鲍德里亚和巴黎的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 化中心进行后现代解读。
参考内容二
引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后现代传媒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后现代传媒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还对文化、社会和 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后现代传媒的背景下,媒介现实的构建也成为了学术界 的热门话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理论与媒介现实的构建, 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提供参考。
二、媒介现实的构建与消费
媒介现实是指由媒介所构建的、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现实。这 种社会现实并非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通过媒介的筛选、加工和塑造而来。 在后现代传媒背景下,媒介现实的构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媒介现实的构建是通过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的。例如,新闻媒 体通过报道和评论来传达信息,社交媒体则通过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来传播信 息。这些不同的传播渠道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媒介现实。
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比真实世界更加真实,这种超真实使得人们对于现实 事物的认知变得模糊。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先, 我们需要认识到传媒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 信息和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 次,我们需要认识到传媒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需要不断审视和反思的。

新闻理论复习

新闻理论复习
“没见世面的乡下佬”这个标签,不可能与勤劳简朴、道德 良好和各种机会不均等问题连在一起。
“盲目的民工流给城市管理带来困难”很难与农民为生计奔 波劳累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
6.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由于新闻报道与科学研究工作性质的不同,以下新闻工作 的特点容易造成科学新闻的失实
①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那么很可能发明一种营养液要比发现一种基本粒子更有新 闻价值。
益。
3.宣传伦理 戈培尔发动“波兰威胁”的宣传攻势时有
一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 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都是 好的” 。
以宣传为目的传播,可能会存在道德悖论 (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目的正当、手 段也必须正当。
马克思:“要求的手段既是不正当的,目 的也就不是正当的”(《马恩全集》1卷74
②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此前英国 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的“不可知论”有一定地位。
③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
1922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谈到“新 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写真”这个概念,无形中反映了当时照相术的使用,对 人们关于新闻客观性认识或理想的影响。
8.任何新闻都只能是对事实的一种简约的、一定程度上割 断的、扬弃的、概括性质的报道。
新闻与所报道的的事件之间的一条规律性现象:具体事实 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
9.新闻报道不能先入为主
马克思说:“不真实的思想必然地、不由自主地要捏造不 真实的事实,即歪曲真相、 制造谎言。”(全集2版1卷 415页)
三、新闻真实
1.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与哲学真实、文学真实性质不 同),与法律真实也有所不同。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3)可以提高人们的期望。唤醒人们的希望,并愿意为美好生活而奋
斗。
2.媒介的决策功能 重大决策,人际传播和影响的渠道远比大众传播媒介更有效。它可 以起间接地帮助作用。 1)可以为讨论提供信息,传播领导人的讲话,使问题明确。 2)可以授人以地位。 3)可以扩大政策对话功能 4)可以向人际渠道馈送信息
5)可以强化社会规范
准。”
他也分析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如资金不足、设备缺乏人员不够 等。
第四章 大众传播媒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及辅助 作用是什么?
1.媒介的看守人作用 1)媒介可以是人开阔眼界。因为“他们可以使人看到,听到他从未
到的地方的事情,可以认识他从未见过的人。
2)可以集中人们的注意力。即它们决定向人们报道些什么内容,也 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所知、所论。
社会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局限性 施拉姆作为美国的一个学者,他提出的传播模式受到了 一种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同时,他对大众传媒在国家发 展中的功能持乐观的态度,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但 过高地估计了大众传媒的作用。
发展传播学
时代背景:二战后,国家发展成为许多获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独 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心事务。它们试图利用多种手段来促进 国家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就是其中一种。 在发展中国家开始现代化的早期阶段,人们普遍认同这一模
6)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兴趣 7)可以影响人们轻率地持有的观念,对于固执的态度则可潜移默化
3.教育功能
媒介教育功能是通过大众媒介和人际渠道传播相结合共同完成的。 尤其在缺乏教师、培训人员、辅导员的地方,媒介能够承担起相当 大的教学量。
第五章 伟大运动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讨论了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何被有效地应用于一些伟大的发展运

后真相时代如何坚守新闻真实性

后真相时代如何坚守新闻真实性

后真相时代如何坚守新闻真实性?吴霜(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摘 要:众多学者在社交媒体繁荣的当下对新闻业出现的“后真相”症候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廓清其中的利弊,并对可能危害到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弊端从社会环境营造、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性以及受众媒介素养三方面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后真相;新闻真实性;媒介素养一、问题背景“后真相(Post-truth)”一词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90年代的美国,当时出现的“水门事件”“伊朗门丑闻”以及“海湾战争”等事件都呈现出媒体与政治合谋的特征,将民众置于被欺骗、被哄弄的地位。

而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交媒体兴起,“后真相”内涵也在逐步丰富。

2016年牛津词典官方将“后真相”认定为年度词汇,其含义是指“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

技术对普通民众赋权使以往的新闻消费者转变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或参与者。

社交媒体逐步取代大众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信息超载且呈现碎片化发展。

但“人人都有麦克风”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合格的新闻生产者,新闻生产专业素质的缺失,导致“后真相”的情绪化、非理性特征在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凸显出来[1]。

虚假新闻、反转新闻不断上演,媒体公信力下降,人们对真相的追寻变得不那么迫切,媒介在商业利益下迎合受众口味,营造 “真实”,使后真相症候更加严重。

因此,在后真相时代强调对新闻真实性的坚守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基础新闻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生命应当始终被相关新闻从业者强调和坚守,但公民参与的新闻信息由于被极度挤压的时空感,其真实性遭到了破坏。

学者们对当下新闻业出现的“后真相”症候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可能危害到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弊端提供解决的思路。

1.后真相时代,新闻传播从大众化转向社群化张华在对中国新闻业的“后真相”“症候”进行分析中发现,基本“症候”就是“舆情反转”,而“舆情反转”“反转新闻”反映的是在信息丰富的社交媒体时代真相的稀缺。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STEP1
STEP2
STEP3
经营目标
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
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
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②宣传目标
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目 录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及讯息
媒介:人的延伸
意义
局限性
“热媒介”、 “冷媒介”
媒介及讯息
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这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三)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
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特点及其意义
“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

浅析新传媒时代跨媒介传播现象

浅析新传媒时代跨媒介传播现象

媒体观 察 ・
新 闻知识 (0 0 0 ) 2 1 .6
浅析新传 媒 时代跨媒介传播现象
王 晓萌
当代社 会 是一 个崭 新 的信 息社会 ,也是 一个媒 们来说 ,这种不对等关系所带来 的对某 ~事件或现象
介快速 发展的繁荣 时代 ,新媒 介和新技术层 出不穷 。 在这样 一个传媒竞争 的背景 之下,过去 曾有 的一些传
了现代 社会的每… 个角落 ,人们 越来越被淹没在各种 。 各样 的大众媒介 的海洋 中,越来越依靠媒介提供 的信 息去了解 自己生活之外 的世 界。从某种意义上 说,现
代 的大 众媒介使信息能够 以前所 未有的速度迅速地传 播 。大 众 媒 介 的 发 展 已经 成 为 社 会 发 展 的 巨大 推 动 力 之一 。然 而,一些人为 因素和技 术上无法克服 的局 限 造成 了大众 媒介中的真实与现 实世界的真实之 间的不 完全相 同,对于越来越 多地依赖 于媒介获取信息 的人
手段在政 治、经济 、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性决定 了传媒 的影响力,传媒的传播价值 、增值空间巨大,易吸纳资 本 。 当单一 类 型 的媒 介无 法 满足 这 种 需求 时 ,跨 媒介 传 播就成为了传播的必然趋势。正如我们上课时候所谈到 的 《 岩》、 《 红 东方 红 》、 《 家 浜 》 以及一 系 列红 色 沙 经典作品的传播 ,传播手段都是 经历了最早的 口头传 播,到后来 的文字、电视 、舞台剧以及 网络。 媒体发展至今 已经 出现 了各 类媒体边缘淡化,并 相互渗透 融合的现象 ,而且相 当普遍 。从多个 角度来 看 ,融合 只是 一种 手段而不是 目的,合是 为了更好 地 通过融合达 到更高层次的多样化 ,这才是媒介 融合 的
合媒介与融合新 闻把我们 带进了一个 “ 内容为王 ”的

媒介与社会

媒介与社会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首先,媒介到底是什么呢?汉语中的“媒介”一词,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英语中的媒介(medium)一词,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中介体、手段、工具等。

今天我们对于媒介的定义是:凡是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东西,都可称作媒介。

它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传播的渠道和工具,二是指传播机构。

在现代社会中,不可否认的是,媒介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政治作用。

媒介是社会舆论的助推器和集散地,它通过舆论的力量对政治活动进行广泛的社会监督。

社会的整合、政策的宣传、群众的发动、各种关系的协调、各种议题的讨论等,无不依赖于媒介。

在我国,正如江泽民所说的:“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第二,经济作用。

媒介本身就是利润丰厚的“无烟工业”,同时又是经济信息的传播渠道。

首先,,工商金融界需要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其次媒介本身经营的广告业务,既是媒介的经济来源,又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血脉,不仅迅速地推动供、产、销等各个经济环节,而却有效地促进了消费需求。

第三,文化作用。

人类文化的散布、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媒介,媒介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大众文化、几乎就相当于媒介文化。

人类创造、使用媒介的的历史,是历尽艰辛,一步一步摸索、积累、拓展的过程。

时至今日,大众传媒的结构日趋复杂,规模入去庞大,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扮演着剧组秦中的角色。

可是,追根溯源,媒介与社会始终保持着一种互动哦该关系。

社会的发展呼唤新进的传播工具乃至职业化的现代传播机构;反过来,媒介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一部人类文明史,及时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媒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史。

媒介无所不在,它构成了人类同客观世界之间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也可以说是人类置身于其中的一个生存环境。

媒体与国际关系

媒体与国际关系

媒体与国际关系—国际传播政治学导论一)【媒化世界】人对世界的感知, 除了直接经验以外,主要是依靠媒介获得的。

这种通过感知构建的世界是被新闻媒体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因为媒介的报道是对现实世界片段的再现或者重构。

二)从政治角度看新闻传播权力:媒介对人的支配和控制价值:媒介体现的道德和观念秩序:新闻信息的跨国流动三)传播与政治的关系1、传播——〉政治传播与政治参与传播与政治权力的取得传播与政治权力的保持和运用2、政治——〉传播政治观念对传播的推动政治利益分化与传媒多样化政治环境对传媒的制约政治思想文化和新闻理念一、新闻媒介作为一种权力一)媒介的权力属性1、【权力】1)影响和支配他者的意志和行为的能力。

2)权力与力量3)权力的源泉:暴力;财富;知识4)软权力2、媒介作为一种权力1)知识权力依赖传播渠道2)媒介是一种可以施加影响的传播渠道二)【媒介权力】媒介通过对信息的占有、选择、解译,实现对大众的引导和劝服,影响公众议程,乃至政治决策的能力。

”事件”因媒介得以发生,媒介影响事件如何发生,界定问题并对问题提供解释,由此塑造公众意见。

具体表现:1、事件因媒介得以发生:媒介制约人们所见所闻【例】美国了解亚洲的途径:传媒占50%以上,而旅行仅占16%2、媒介参与事件的发生:兼具旁观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3、媒介决定公共议程和解释框架4、媒介是塑造舆论的主要因素之一:【例】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三)新闻媒介的权力来源1、特性赋予:单向;适众;迅捷;选择2、公众赋予:整体托付论;部分托付论3、强权化身:自上而下的代表4、政治发展过程:与争取政治自由的过程伴随5、功能赋予四)媒介的权力重要性1、新闻传媒影响力的上升 表现: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对政治生活的影响2、权力向国家下层次的转移3、权力内涵的转化二、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媒介功能的概念 1、【媒介功能】指新闻媒介通过完成报道活动而产生的社会作用或者功用。

2、新闻媒介功能的层次(拉斯韦尔的分析): 1)基本功能:传播2)属性功能:守望、解释(教育\舆论)、社会化 3)工具功能:监督、宣传、动员——〉政治功能:政治监督;政治沟通和协调;政治控制,政治分解(裂) 政治宣传:动员和蒙蔽;政治斗争的平台经济功能:媒介作为一种产业;媒介的经济润滑注1:属性功能和工具功能的区别与联系——效果,即对社会整体或个体产生的实际影响 注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四种模式:包容说;交叉说;重合说;并列说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注3:口传社会和大众传播社会部分社会功能承载比较功能 口传社会大众传播社会监测 个人(守望人、报讯人) 个人、新闻媒介协调 个人(领袖)、会议 个人、政府及执法机构、民意媒介 教育家庭、学徒、示范家庭、学校、教育媒介娱乐 戏班、游行、集会 现场表演、娱乐媒介 二)制约媒介功能的环境因素 1、制度环境决定媒介功能发挥2、社会政治的发展和需要制约媒介功能发挥【例】1987-1990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选批评性报道所占比重102030405060701987198819891990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一)媒体调控1、定义【媒体调控】指国家\政府、政党、社会集团和行业组织等利用法律的、政策的、物质的等手段,对新闻媒体进行的硬性或软性的管理和约束。

传媒学媒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传媒学媒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传媒学媒体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传媒学是研究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媒体的塑造。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又是媒体内容的主要源泉和接收方。

传媒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分析媒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对社会和媒体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向大众传达各种信息。

媒体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媒体对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塑造作用。

媒体报道的内容和观点往往会影响到公众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世界观。

例如,媒体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会引导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因此,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塑造着社会的思潮和价值取向。

其次,媒体对社会的行为和行为规范产生了影响。

媒体报道的案例、事件以及相关评论,都会对公众的行为产生影响。

具体而言,媒体影响力大的报道和话题会引发公众的讨论和思考,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

例如,媒体对环保问题的报道和宣传可以引导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

最后,媒体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媒体的创新和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社会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交流方式,也推动了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

二、社会对媒体的塑造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塑造。

社会对媒体的需求和反馈,不仅影响着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也直接影响了媒体的发展方向。

首先,社会需求塑造了媒体的内容。

媒体的内容往往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和兴趣。

媒体会调查研究社会的需求,并据此选择新闻话题、电视节目、广告内容等。

社会通过对媒体的需求表达,对媒体的内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某一时期社会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媒体会增加健康生活类的报道和宣传。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9、第八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9、第八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笔记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事物有什么样的特性就决定了该事物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新闻事业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有五种: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人们接触新闻媒介,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传递信息”而生存的。

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第一功能。

新闻媒体的其他功能都依附在提供信息基础上。

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

新闻媒体的信息沟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主要是两方面提供信息:一是世界的最新变动,二是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

实现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功能,不但通过刊登大量新闻,还通过评论和广告。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

新闻事业的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又通过宣传来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来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三、实施舆论监督国家,市场经济,社会生活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不是教科书。

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等,从而使人们不断了解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五种作用可以列表如下: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都可以发挥上述五种作用,但是新闻媒体的特性也限制了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发挥作用的范围。

不能代替法院、党政部门、行政业务部门和学校。

第二节新闻媒体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教育水平越低的人,受到这种消极影响越大。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二、新闻媒介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新闻媒介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增强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彼此了解和交流。

但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之间封闭起来,人和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机交流取代,人际交往日益淡漠。

也拆散了家庭内部。

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广播电视所传播的知识零碎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刻。

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人们处于信息爆炸的年代,大众传播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

它和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社会的重要成分,并且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和各种传播媒介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播,当代社会,影响,正文:一,大众传播的的定义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不同定义。

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性信息交流活动【1】”“指特定社会集团通过文字,电报。

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懂的过程【2】”而我们的课本上对大众传播的定义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二、大众传播对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社会影响西方早期对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持有两种观点。

一是“基于乐观主义的期待”,二是“怀疑主义”的态度【3】,每一样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大众传播也同样,所以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一)、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

一是影响社会需求,二是建全、监督市场机制。

从传统上来说影响社会需要指的是传递经济信息,另一方面监督市场秩序,因为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人欺诈性地迫求自己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也无法根绝。

每一种制度都有它的边界, 有灰色地带, 在制度体系内部也会存在难以避免的漏洞。

【4】例如2013年12月13日,曾经是冰岛最大银行克伊普辛银行的四名前高管因涉嫌金融犯罪被判刑3到5年半的监禁。

他们因为涉嫌金融犯罪使冰岛陷入经济危机。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

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

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

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

”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

“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

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

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

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

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

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传媒业的媒介融合实践:一种“聚合”的视角

传媒业的媒介融合实践:一种“聚合”的视角

一、引言长期以来,“媒介融合”或“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及使用的热门词汇。

现阶段,媒介融合缺乏统一的定义:“融合”一词最早由传媒学者索普(Ithiel de Sola Pool)在其1983年所撰写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及,他把模型的融合描述为未来内容的数字化和储存。

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电子设备的应用,“融合”可以被视作在数字化和电子设备帮助下不同媒介的整合;[1]在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看来,媒介融合是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汇集在一起。

亦有研究者指出,媒介融合意味着传统媒体渠道和在线媒体的同步化(synchronization),从而能够促使受众花更多的时间在媒体组织生产的内容上。

[2]尽管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使用莫衷一是,但都把媒介融合与互联网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数字化和去规制化转型打破了媒介平台、服务和产业的藩篱。

媒介的数字化(being digital)常被视作“融合”,其与媒介融合的定义亦存在着不少共性:首先,媒介融合是网络融合,这种定义为电信部门和企业所偏重;其次,媒介融合是产品的融合;再次,融合强调集中化,比如技术驱动下的内容(content)、计算(computing)和传播(communication),也即有学者所提出的融合的3C模式。

[3]总体而言,媒介融合有抽象层面的考虑,如传播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媒介观念的融合、媒介角色的融合。

与此同时,亦有对现实应用的融合思考,如行业/产业的融合、所有权的融合、生产流程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产品内容的融合、受众/消费者的融合等等。

就现阶段国内外传媒业的媒介融合实践而言,一种“聚合”的模式正在生成,并扮演着重要的探索性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聚合”的模式并不是媒介形态的简单叠加,而是新闻媒介已有形态在受到新媒体技术和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不失其自身形态的新闻生产的理念和方式的新业态。

媒介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和影响

媒介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和影响

媒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传媒化阶段,媒介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的媒介文化 , 它在认同主体的确认、认知模式的转换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颠覆了传统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实现了现代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的转变。

[关键词]:媒介文化;文化模式;文化认同。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传媒化阶段”以及大众传媒的形成和发展,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文化研究领域中新的文化形态和研究热点。

由于电子传媒的发展带给媒介文化的重大影响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同时也改变了内在于其中的人类生活样法。

对媒介文化最早的关注肇始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同时媒介文化的产生和概念的形成也来自于这个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所谈及的媒介文化仅仅是具有机械性、复制性、地域性很强的“文化工业”的录制文化产品。

媒介文化内涵及其对人类文化与社会的建构作用早已发生了重大转变。

文化模式是文化研究与文化批判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核心范畴,“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价值规范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

”从这可以看出,作为文化研究核心范式的文化模式,不是简单地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也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文化模式潜移默化地制约和规范着个体的行为,赋予人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 , 是内在于政治、经济、文化、人之生存方式各种领域中一种运行机理,一种运行方式。

反映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和历史分期所存在的观念、价值及其生活方式的认同。

在当今的传媒化、信息化的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文化模式的界定已不能反应现代人类的生存的新环境 , 我们正在经历和体验着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媒介文化作为现代信息社会及大众文化理论的一部分,已经形成其特有的文化模式,这对于我们理解大众文化现象的发生及其本质规定性、大众文化的基本构成和存在形态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thedeveloping countriesSchramm, W 1964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一、写作背景In the 1960s there was a strong belief in the power of mass media to easily propagate ideas on social change. Calls to improve ma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made as a response to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Report saying that 70%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had inadequate access to information. Said calls came with the need to write a guide on how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could optimise the power of the mass media for development. Wilbur Schramm accepted the task. He was then connected with the Stanford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product was this book,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book implicitly argues that the nation-state promoting development is ideal, and that the media can hasten the process. Schramm argues the media entice people to change. However, media can only do so much when it comes to influencing people in making major attitudinal change. The book discusses campaigns on agriculture, health, literacy and formal education using mass media. Just like works of Lerner, Rogers and other modernists, ideas put forward in this book have been widely contested worldwide,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the power of mass media in influencing major behavioural change. 20世纪60年代,人们坚信大众传播媒介有便捷传播社会变革信息的能力。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人与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邓小平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为了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各个国家挤破脑袋拼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似乎只有把自己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搞上去了,一个国家才能谓之强盛和发达。

纵观当今世界几个发达国家的兴盛史,可以发现他们的繁盛无一不是和大众传媒紧密相关的,从施拉姆的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二者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书中逻辑地介绍了大众传媒对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影响力和这些国家在大众传媒方面不发达而对该国发展的全方位的制约。

施拉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这本书中,把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放在首位,用比较客观的方式叙论结合,层层深入地阐释了这个观点,尤其突出了大众传媒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意义。

在开篇的序中,用艾菲一家和巴尼一家两个例子详细地阐述了这两个家庭所代表的两个不同的国家,在面对共同的不发达问题上,所面临的不同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源,是人的发展问题。

艾菲一家各个成员其实在某些方面都拥有很高的天赋,然而他们在封闭的村庄中面对有限的信息资源难以发挥他们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

而身在印尼的巴尼一家的生活虽然比生活在北非的艾菲一家过得富足一些,却因为禁锢不前的传统的束缚而停滞在一个教落后未开化的水平。

这两个家庭其实就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

在那些国家里,改革之风正在劲吹,施拉姆认为它的动力正是人的发展。

哈比森也指出,一个国家的进步首先而且最主要的是依靠它的人民的进步。

除非它开发他们的精神和潜力,否则,它就不可能开发物质,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方面。

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基本问题不是自然资源的匮乏,而是人的资源的不发达。

因此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

用更普通的话来说,即改善他们的男人,妇女和儿童的教育,技能,增进他们的抱负以及身心健康。

哈比森在此似乎把人的力量放大了,然而细想,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正是由人民的普遍进步为标志的吗?人民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元素,只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全方面都进步了,这个国家才有可能称之为进步。

城市作为一种“媒介”——基于媒体图像与真实体验的批判性思考

城市作为一种“媒介”——基于媒体图像与真实体验的批判性思考

«媒介批评»第十辑M E D I A C R I T I C I S M: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基于媒体图像与真实体验的批判性思考李麟学㊀丁凡㊀㊀摘要:针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媒体图像化的现象,本文展开对消费社会影响下公共空间沦为一种商品的批判,并对如何理解城市空间作为一种 媒介 展开深入的思考,试图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真实性内涵.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媒介 ;媒体图像;真实性内涵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 ,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议题.将城市视作 媒介 ,首先应该理解 媒介 的内涵.在古典拉丁文中, 媒介 意味着一种 中间的 实体或状态.12世纪演变为 使得现实世界中的诸多现象相互关联;将现实世界与可能性世界相互关联 .17世纪中叶开始 媒介 的现代意义基本定型, 作为一种艺术的形式并作为大众传播的渠道 .20世纪60年代, 媒介 指 实现跨时空社会交往的不同技术与机构 ①.1964年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家㊁思想家①孙玮:«城市传播的研究进路及理论创新»,«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12期,第29 40页.㊀12马歇尔 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M e d i a: T h eE x t e n s i o n s o f M a n)中提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即讯息 等创新性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①.传统意义上,我们往往将 媒介 定义为报纸㊁广播㊁电视㊁网络等专业的大众媒介,所起到的基本作用是公共信息的交流.这些媒介往往是伴随着现代城市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却又与城市的真实空间呈现出脱离的状态.也就是说大众 媒介 并不完全依附于空间而存在从而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这或许就是伴随着技术发展使得现代城市区别于传统的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文中,这些普遍意义上存在的大众媒介并不在讨论的范畴中,文章将讨论的重点聚焦在依附于城市公共空间而存在的㊁依托技术表现的媒体空间上,并提出对于仅仅依靠灯光秀来勾勒空间属性的当代媒体城市现象的批判性思考,并试图挖掘城市空间的真实性内涵.一、图像城市20世纪80年代期间,电视屏幕开始出现在各种公共空间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线㊁新媒体㊁建筑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主题.从而衍生出的 光线建筑 (R i l e y,1995)㊁ 媒体建筑 (维利里奥),不仅仅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更是创造出了公共空间演绎的新模式.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内城空间的衰落,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将大屏幕作为复兴公共空间的一种手段,以吸引人们重返内城.当今,媒体设备已变为塑造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普遍元素,他们被嵌于都市公共设施之中,位置多种多样,形式千变万化,包括信息亭㊁大型公共屏幕㊁数码监控摄像机和电脑化的交通系统.全球超大城市纽约㊁东京㊁伦敦㊁上海,电子屏嵌入城市景观已经成为其城市最明显㊁最有影响的趋势.这种媒体与公共空间的互嵌改变着城市社会结构与文化.建筑师柯布西耶认为电灯将建筑变成了鲜活的㊁会说话的存在,这样一种景象与作为 响应式建筑 的当代图式之先驱的新城市景观形成了不可思议的共鸣.①M c L u h a n,M.,&G o r d o n,W.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M e d i a:T h eE x t e n s i o n so f M a n.G i n g k oP r e s s,2003.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 13㊀公共照明自其19世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管控公共空间的重要技术.席维尔布施讨论了16世纪欧洲的公共照明计划与专制主义国家对百姓日常生活方式的控制的延伸之间的联系.在19世纪的巴黎,打碎灯罩是反叛国家权威的普遍之举.1879年的伦敦博览会的一大特点,是以爱迪生的新白炽灯作为主要的吸引亮点.第一块闪耀着E GD GI GS GO GN 的招牌在伦敦博览会上展出.此后,电光标志㊁闪烁信号灯㊁探照灯㊁照明灯㊁泛光灯最早都是在世界展会上公开亮相的.人们发现,照明效果能够使得建筑物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貌,既可以凸显一组独立的建筑细节,也可以反过来将其抽象为一个在周围暗夜的映衬下夺人眼目的整体雕塑.更有甚者,这个过程可以成为针对大量观众的基于时间的奇异场景,这些关注可能会经历一场连续特效,而以前只能在经过专门设计的剧场内部空间㊁全景画和透视画中才能见到①.㊀㊀911世贸组织大厦遗址公园设计作品 倒影缺失 ②①②[澳]斯科特 麦奎尔著,邵文实译:«媒体城市:媒体㊁建筑与都市空间»,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图片来源:h t t p s ://w w w.s j q315.c o m /n e w s /251581.h t m l㊀14技术图像能够引发人们特殊的情感反馈,其中部分的情感反馈是无法在城市原有空间的基础上得到激发的.在美国911世贸组织大厦遗址公园的设计竞赛中,以色列建筑师迈克 阿拉德(M i c h a e l A r a d)的设计作品 倒影缺失 (R e f l e c t i n g A b s e n c e)从63个国家的5000多份设计图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由艺术家㊁遇难者家属㊁政府代表和当地市民共13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认可.在世贸大厦原址上以灯束打向天空,象征着两栋大楼的消失,这种以虚空填补现实的艺术手法,衬托出人们对于该场址的怀念之情.美国911国家纪念馆馆长丹尼尔斯形容道: 这个纪念馆会让人感到强烈的震撼,因为这种虚空和失去的感觉就是当年经历过这起事件的人们的真实感受.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现代城市也成为 电光城市 的代名词.利用电子屏幕重新塑造的城市形象成为全球化时期城市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传播的重要领域.每年跨年时刻在外滩举行的灯光秀都向世界展示着上海的城市新形象与跻身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愿景.在201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诞辰前夕,上海外滩也以灯光秀的形式向祖国献礼.㊀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外滩灯光秀①时代广场对于曼哈顿,不仅仅在于它是一个形态独特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由百老汇大街㊁第七大道和46街交叉而形成的三角地带,当电子屏一起闪烁的瞬间,它好像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时代广场的灯光秀㊁巨幅广告板标榜着城市空间的价格,同时也展示出全球各地城市在世界网络体系中的地位.①图片来源:网络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 15㊀虚拟与现实在这里交织.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屏①二、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商品早在1926年,一家公司支付了天价的60万美元,以租赁位于百老汇的广告空间.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电气照明大大扩展了都市空间的商品化影响范围.时代广场每一块电子屏幕都明确地标示出每秒的广告价格.美国景观公司使个人主义㊁竞争㊁广告和商品化之类的主要价值具体化了.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竞争和商品化的传播扩展到全球网络.能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屏中获得播放广告的特权成为世界其他城市公司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的重要愿望.而时代广场也以开放的㊁价高者得的姿态欢迎这种异质文化的浸入.在技术层面上,某些主体选择和建造的图像,成为他们与世界的主要联系.这些图像可以包容承载任何内容,因为同一幅图像中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并置而不互相矛盾.图像的流动承载着之前一切,它同样是其他人控制这个①图片来源:h t t p s://z h.w i k i p e d i a.o r g/w i k i/F i l e:1_t i m e s_s q u a r e_n i g h t_2013.j p g16㊀简单感性世界意愿的总结;他们决定了流动的方向及应该显示的节奏,例如一些永久的㊁任意的惊喜,没有时间进行反思㊁完全独立于旁观者可能理解或想到的东西①.这就是居伊 德波(G u y D e b o r d)口中所描述的 奇观社会 .在传统的现代城市语汇里,这种奇观指的是闪闪发光的摩天大楼㊁高架公路或者标新立异的建筑.引人瞩目的空间形象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可以极大促进休闲购物㊁城市旅游等消费活动的发生.在媒体城市的语境中,技术图像又为这层奇观增添了一份玄幻的色彩.当城市公共空间被 奇观 所占据,城市空间的真实内涵被隐藏.当夜晚摩天楼上的电子屏闪烁之时,城市空间媒体奇观效应使得陆家嘴的城市空间看上去与曼哈顿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也引发了对于千篇一律的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商品化的担忧.此外,灯光也可以被轻易地赋予政治的含义.灯光可以攀附上任何形体的建筑,且与这建筑地点并不相关.这种 无地方性 的城市形象在技术媒体时代无疑被加剧了,无差别的技术手段使得全球网络中世界城市的身份丧失.同时,大型公共电子屏幕和移动媒体设备意味着媒体消费已经在公共空间逐渐产生.居伊 德波在其1990年的著作«奇观社会评论»(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s o c i e t y o f t h e s p e c t a c l e)中,首次提出 奇观 这个词,表达了日常生活从积极参与到被动消费的方式的转变②.鲍德里亚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新兴消费领域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 消费社会 理论.他认为当今社会的消费已从对物的消费逐渐转变为对符号的消费,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附加意义.这一趋势在时尚消费中尤为明显.时尚是消费者对符号化消费偏好的外在表现,并由大众媒介为其赋予了社会地位和身份意义③.以上海的 新天地 为例,动工于1999年,新天地将全球化的消费文化与上海本地的 石库门 建筑样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消费主义神话④.作为上海居住街区的石库门里弄经过改造脱胎换骨,成为新时代的时①②③④D e b o r d,G.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s o c i e t y o f t h e s p e c t a c l e.I n.L o n d o n:V e r s o,1990.D e b o r d,G.C o m m e n t s o n t h e s o c i e t y o f t h e s p e c t a c l e.I n.L o n d o n:V e r s o,1990.[法]让 鲍德里亚著,刘成富㊁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包亚明:«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第11 13页.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 17㊀尚地标,这一片仅仅作为上海本地人生活居住的空间,被来自各地的观光客㊁小资人士所占据所消费,新天地的历史身份被隐藏.列斐伏尔(H e n r i L e f e b v r e)认为对于空间的征服和整合,已经成为消费主义赖以维持的主要手段.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所在地,因为空间带有消费主义的特征,所以空间把消费主义关系,如个人主义㊁商品化等的形式投射到全部的日常生活之中①.作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建构性力量的文化,已经完全蜕变为纯粹的消费文化.那些与意象㊁记忆相关的独特的城市生活体验,引领的不再是对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鲜活认识,它们只是作为认识不同的城市空间的标签,配合着资本和人员的全球性流动.在此,消费与文化实现了空前的无缝衔接.消费文化同时也放大了不同的人群对于空间使用的不同要求.城市空间的巨大变迁不仅在物理向度上改变了城市的外貌,而且同时在精神与意识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三、城市公共空间的真实性内涵1.公共空间物质性的瓦解空间的物质性是一切得以衍生的基础,而空间物质性的核心则是建筑与其形成的城市空间.德国哲学家㊁文化评论者瓦尔特 本雅明(W a l t e r B e n j a m i n)将城市和建筑看作是现代性的核心.本雅明将我们的视野引入对于公共空间真实性体验的关注中,在其笔下, 城市浪荡者 成为对于现代城市将公共空间逐渐吞没抗议的主体,他们是游荡在城市各个角落,暗暗观察㊁体验着由于现代城市的兴起而出现的商品化的㊁消费型的城市空间,哀叹现代性将一切诗意的烂漫的城市空间摧毁.为了揭示现代性体验,本雅明把研究的视野定位于巴黎 拱廊街 的研究中②,拱廊街因其将街道空间与建筑结合为一体的城市形态,使得现代人能够模仿18世纪的绅士淑女信步游庭于空旷的街道上的城市场景,从而将遥远的古代性和①②L e f e b v r e,H.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o f s p a c e.I n.O x f o r d,O X,U K:B l a c k w e l l,1991.B e n j a m i n,W.T h eA r c a d e sP r o j e c t(H.E i l a n d&K.M c L a u g h l i n,T r a n s.):B e l k n a p P r e s s o f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9.18㊀现代性混为一体. 拱廊街 这种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过去与未来的空间介质.这也是本雅明针对波德莱尔对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巴黎的现代性体验考察的回应,这是一种对于公共空间原真性的呼吁,提倡原始的浸入式的城市空间体验①.与此相对应的,本雅明在其1926年的文章«单向街»(O n eW a y S t r e e t)中,探明了光电招牌的形式而非内容中的根本潜能②: 是什么使得广告变得比批评远胜一筹?不是那动人的霓虹灯所说的言语,而是将它映照在柏油之中的火光之池.电光招牌作为一种新型的短暂消费的城市环境景观而进入人群的视线中,并产生了令人难以忘却的效果.这种炫目的电子景观奠定了现代主义萌生的文化基础.它是物质与非物质的集合,现实与虚拟的交织.在某些场景下,这些虚拟的技术甚至改变了公共空间的物质形态,物理空间的坚固性得以消解,边界变得模糊,而这种幻觉逐渐深入现实,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代城市呈现出时空压缩的状态,拱廊街让位于百货商店,新闻报业让位于电子报纸,无线电技术取代了剧院演出.可以说一切与传统空间体验相关的活动逐渐被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新兴信息获取途径所取代.后者呈现出更加便捷㊁直接的状态.2.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公共空间转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与定位也因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 一种用于交流讯息和观点的网络 ,在他的语境中公共领域是一个人们相互交流而形成的 社会空间 ,人们能够自由平等地对话和交往,表达和公开意见,形成公共舆论领域.公共空间在漫长的城市与聚落的演变过程中曾经是充满活力的人性场所,足以承载人们日常公共生活的需求.在西方,中世纪的城镇广场或方场被称为公共空间的典型,它是城市居民户外生活㊁聚会㊁了解新闻㊁谈论时政或观察时代万象的场所,也是集市和庆典的场地.①②[德]瓦尔特 本雅明著,刘北成译:«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B e n j a m i n,W.,J e p h c o t t,E.F.N.,J e n n i n g s,M.W.,&M a r c u s,G.O n e W a y S t r e e t.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016.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 19㊀用技术武装的现代城市对公共领域的信息传达进行了彻底的颠覆.通过人们聚集在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才能完成的信息交流,无疑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下逐渐得到扩展,甚至逐步延伸到私人领域.如汉娜 阿伦特所描述的那样,私人领域逐渐走向公共化,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界限就渐渐消失了,公众的批判意识转变为消费观念,从文化批判的公众转变到文化消费的公众,这就是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转型的典型标志①.建筑师雷姆 库哈斯也强调电视㊁媒体和一系列其他发明都在深刻地改变着城市公共领域,消解着公共与私人的边界.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界限的模糊是公共领域转型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在于,双向的信息交流与能动性的沟通过程变成了由电子屏主导的㊁单一方向的㊁由某些团体在背后操纵的信息的灌输.此外,新媒体技术消解了公共空间的物理边界,使得公共空间的体验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丈量的维度.V R技术的发展更加加强了这一点.将公共空间的体验不仅仅停留在看,而是扩展到身体的感知层面,将身体对于空间的体验赋予新的意义.在传播学领域,自大众传媒实现了对人类传播状态的一次革命,主流传播学越发关注电子媒介和新媒体的虚拟传播,而一度忽略实体空间的解码潜力.全球化时代的扩增,造成了城市地方性的断裂,空间和地方完全受到新技术的支配,城市公共空间成为 无地方 的特征.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使得人们与公共生活和空间的隔离越来越严重,所有人都生活在 赛博空间 中.公共空间和地方的传统概念正在过时.网络社会中的地方认知与我们传统的公共和私人空间概念中的地方城市没有关联性②.由 人 主导的公共空间逐渐被 技术 主导所取代.3.公共空间的真实性内涵如果仅仅依靠电子屏等媒体手段去营造公共空间,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去理解公共空间,那么城市公共空间的真实性内涵将会被掩盖.从20世纪60 70年代起,针对公共空间衰落的情况,建筑城市研究领域㊁社会学领域等专家①②[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宋立新㊁周春山:«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研究进展»,«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第12期,第90 96页.20㊀学者开始提出解决的对策.早期的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针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衰落的趋势,城市设计者试图寻找传统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卡米罗 西特(C a m i l l oS i t t e)在«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一书中,赞美了中世纪和谐的欧洲城市公共空间,提出了街道㊁广场与公共建筑物的视觉艺术准则,认为自由灵活的设计㊁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㊁广场和街道所组成的有机围合空间是建立城市形体秩序的基础①.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A l l t h a t i s S o l i dM e l t s i n t oA i r)中,马歇尔 伯曼提出街道构成了19世纪城市的 普通的会面地点和交流路线 ;用更具当代性的话来说,它是不同阶层的人在此相遇并融合的界面②.此外大量学者强调了公共空间的社会交往性和信息交流的功能.美国社会学家雷 奥尔登堡(R a y O l d e n b u r g)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提出了 第三空间 的概念,认为除去家和居住场所的第一空间,大量时间工作的第二空间,他将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如街道㊁咖啡馆㊁酒吧㊁社区中心等聚集了自愿的㊁非正式的㊁期待聚会的常客,称之为 第三空间 .与传统公共空间相比,第三空间更加强调公共场所的可进入性㊁社会交往㊁信息密集性与功能多样性③.美国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学家简 雅克布斯(J a n e J a c o b s)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交往是大城市生活的灵魂,呼吁人们重新认识街道的功能,认为街道不应仅仅是承担城市的交通功能,而应是联系人们日常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器官(J a c o b s,1992).丹麦建筑师及城市规划师杨 盖尔(J a nG e h l)呼吁建立高质量的户外交往空间,强调将城市视为聚会场所,并提出加强步行交通的积极策略④.还有学者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同质化提出抗议,例如纽约城市社会学家沙朗 佐金(S h a r o nZ u k i n)针对全球化下纽约城市变化,提出城市空间 原真①②③④S i t t e,C.,&S t e w a r t,C.T.T h eA r to f B u i l d i n g C i t i e s:C i t y B u i l d i n g A c c o r d i n g t oI t sA r t i s t i cF u n d a m e n t a l s.R e i n h o l dP u b l i s h i n g C o r p o r a t i o n,1945.B e r m a n,M.A l l t h a t i sS o l i d M e l t s i n t oA i r: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m o d e r n i t y.I n.N e w Y o r k, N.Y.,U.S.A.:V i k i n g P e n g u i n,1988.O l d e n b u r g,R.,&B r i s s e t t,D.T h e t h i r d p l a c e.Q u a l i t a t i v eS o c i o l o g y,1982:5(4),p p.265 284.G e h l,J.L i f eB e t w e e nB u i l d i n g s:U s i n g P u b l i cS p a c e.I s l a n dP r e s s,2011.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 21㊀性 的保护原则,呼吁保存纽约自身的城市文化特征①.这些都是对于日渐式微的公共空间的探索.在国内,对于城市建筑作为一种 媒介 的真实性内涵探索首先来自传播学领域本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提出: 实体空间的特殊场景,不仅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实体媒介,而且构筑了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和地方感.当今建筑界提出 建筑即媒介 ,便是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同样,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名誉教授夏铸九也认为公共建筑的营造正是空间媒体的公共领域建构.广场㊁公园㊁街道等开放性的公共场所是城市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这些空间界面中的色彩㊁肌理㊁材料㊁形态及其中的文字㊁记号㊁图像等信息隐喻了城市历史故事㊁集体记忆.这些空间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活质量㊁社会交往㊁情感交流,对于安全感㊁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建构起着积极的作用②.此外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可挖掘性的.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孙玮将外滩都市空间作为一个例子进行具体阐述(这里与上文中的外滩都市灯光空间进行正反对比).外滩的都市空间,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本身又作为媒介,构筑了人与人㊁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外滩的空间布局体现了都市文明三个层次的传播内容.一是实物的交换,货物的直接交易;二是信息的交流,贸易信息㊁新闻信息的传播等;三是人的交往,饭店㊁夜总会㊁公园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公共平台.外滩都市空间展示了它是如何作为媒介整合了各种层次的传播③.除此之外,事件㊁人群都是激活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事件通常包括文化展示交流活动或者日常性的生活行为,如展览会㊁开放日㊁节日活动㊁民俗事件㊁庆祝纪念活动㊁仪式㊁街头表演㊁文艺展示㊁音乐派对等.无论是有组织的活动还是自发形成的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将社区市民吸引到特定的公共场所,从而使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机会增加,强化社交网络,有助于改善①②③Z u k i n,S.N a k e dC i t y:T h eD e a t ha n dL i f eo f A u t h e n t i cU r b a n P l a c e s.O x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2010.陆邵明:«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68 76页.孙玮:«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新闻大学»2011年第4期,第67 77页.22㊀现代都市社会正在弱化的邻里关系;而且一些仪式性的聚会或者在历史性场所中的聚会,能唤起集体记忆与共鸣,建立一种市民精神①.因此在文章中提出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种 媒介 ,这种 媒介 空间并不仅仅指由技术媒体设备所装饰的公共空间,而是应该更加注重挖掘公共空间的真实性内涵,需要具备三点重要特性即进入性㊁多样性和可挖掘性.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技术会催生更加具有参与性和包罗万象的公共空间的新形势.新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衬托和表达建筑与城市空间.例如2010年世博会台湾馆在馆外就可以看到天灯形状的场馆经由外膜和内部球体投影创造的光影投射和影像流转.新媒体技术能够将城市空间赋予常新的意义.在不同的时间(例如不同的节日里),相同的城市地点可能会渲染出不同的空间氛围.相同的影像展示也可以吸引市民的聚集与逗留,从而引发居民间的互动与讨论.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过度或者某些被滥用的新媒体技术对于公共空间的真实性体验是毁灭性的.没有目的随意设置的电子信息屏幕将本就被城市化进程所碎片化的公共空间弄得更加的支离破碎.千篇一律的建筑电子屏㊁灯光屏使得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被掩盖.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被瓦解.公共空间的 去场所化 消减了社会关系中的地方意义和人文价值,致使社会空间的抽象化和社会个体的原子化②.四、结语在全球化的新时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精神的重要场所和全球社会网络体系中信息交流与资本流动的重要节点,对城市社会㊁经济㊁文化的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的传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城市作为一种 媒介 ,不仅仅是搭载了媒体灯光的平台,而更多是人空间体验的载体,同时也是信息的①②陆邵明:«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68 76页.宋立新㊁周春山:«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研究进展»,«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第12期,第90 96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媒介与真实世界区别
一场电影《楚门的世界》把我坑了,看完这部电影,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写传媒媒介与真实世界其别,说实话我们虽然是学传媒的,但是我们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学,所以只能凭着自己内心里那么一点点的感觉来写了。

媒介是一个基本称谓,指的是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可以传递信息的物体,真实的东西有真实的感受,无论外界情况如何,无论享乐,还是受苦。

感受的不在是现象,而是本质,因为本质也是同样的存在,理应能让人们感受得到。

单从百度上搜的“媒介”与“真实”的解释,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小的区别,一个是传递者一个是感受者,从《楚门的世界》来看从出生,到成长,到死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来是都是局限的,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像万能的上帝那样,可以对这个世界了然于胸。

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各种载体来超脱我们的肉体樊篱,从而使得心灵可以通达久远的过去,遥想漫长的未来,想象异邦的人世间,以满足我们无限的好奇心和知识欲望。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赞同麦克卢汉的至理名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今天,电子媒介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迅速扩张,已经完全实现了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天才预言。

也有人说没有媒介,当今我们怎么去接受一些世界的信息?是的,这就是媒介的一大特点,它就是把今天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告诉你。

至於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如果你觉得有必要那就自己去求证了。

做一个小小的假设,如果现在没有媒介,我们接收信息的范围会缩小,接收渠道会变的极慢。

媒介就是生活在真实世界里,但它有不等同于真实世界,真实世界里有的,它有。

真实世界里没有有的,它也有。

媒介就是生活在真实世界里的半虚拟产物,有真有假,让人捉摸不透。

传媒策划与管理四班
江凯凯
2013年12月28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