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精读
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精读批注
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精读批注(最新版)目录1.乡土中国的社会特点2.男女有别的现象3.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的原因4.对这种现象的反思与批判正文【提纲】1.乡土中国的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的社会关系以亲情、地缘关系为主- 乡土社会重视传统和礼教- 乡土中国的生活节奏缓慢,变化不大2.男女有别的现象- 男女分工明确,男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女性主要从事家庭事务- 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女性受到歧视和限制- 男女之间的交往受到严格的限制3.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的原因- 生物差异:男性体力优势,女性生育能力- 社会文化: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重男轻女- 经济基础:小农经济需要明确的分工,以提高生产效率4.对这种现象的反思与批判- 认识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倡导女性教育,提高女性地位- 推动社会制度变革,消除性别歧视在乡土中国,社会关系以亲情和地缘关系为主,人们重视传统和礼教。
由于乡土社会的生活节奏缓慢且变化不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相对保守。
在这种背景下,男女之间的分工明确,男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女性则负责家庭事务。
这种分工与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相结合,使女性在乡土社会中地位较低,受到歧视和限制。
男女有别的现象在乡土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男性在体力上具有优势,而女性具有生育能力。
这种生物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女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
另外,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和重男轻女的文化观念也是导致男女有别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乡土社会对男女之间的交往有着严格的限制,女性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家庭之中。
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明确的男女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这种分工同时也加剧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使得女性地位长期得不到提高。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重要)《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精读提纲(教师版)(1)
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精读提纲目录1.第一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05)2.第二章《文字下乡》阅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08)3.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0)4.第四章《差序格局》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3)5.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6)6.第六章《家族》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9)7.第七章《男女有别》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22)8.第八章《礼治秩序》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25)9.第九章《无讼》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28)10.第十章《无为政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0)11.第十一章《长老统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2)12.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6)13.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8)14.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41)第一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一、章节阅读指导《乡土本色》作为《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统领性作用。
“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家乡。
“本色”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
“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本质”“家乡的特点”。
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
作者在首段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即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
作者认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乡下人” (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社会的结构特点又使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
从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言,乡村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农民因现实的需要聚村而居。
《乡土中国》第1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学生版)
第一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一、章节阅读指导《乡土本色》作为《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作用。
“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
“本色”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
“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本质”“”。
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
作者在首段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即中国社会的本色是。
作者认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乡下人” (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社会的结构特点又使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
从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言,乡村人口相对固定,;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农民因现实的需要。
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使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而村落内的人又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因时间而熟悉、、因规矩而自由的关系;人对自然物的认识也是从熟悉中获得的一种个别的的认识。
基于对中国社会乡土性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作者在尾段对乡土社会的发展命运进行了反思。
他认为,在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乡土生活中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会逐渐产生弊端,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二、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十七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
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第二段:我们的民族与土地分不开,。
第三段:。
第四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第五段:农民黏着于土地,。
第六段:即使因为繁衍,。
第七段:。
第八段: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第九段:。
第十段:,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
第十一段:。
乡土社会是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第十二段:,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第十三段:在彼此熟悉的社会中,。
第十四段:乡土社会的信任源于。
《乡土中国》精读提纲第二章《文字下乡》
《乡土中国》精读提纲第二章《文字下乡》第二章《文字下乡》精读提纲一、章节阅读指导继第一音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核心观点后,费孝通先生在本章阐述了乡土社会的特质对乡下人的文字使用、语言交流产生的具体影响。
作者从“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这一观念入手,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和认识上的错误,指出乡下人只是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方面不及城里人,这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因此乡下人“愚”的说法并不成立。
而且,乡土社会的环境、人际交往的特征均使乡下人没有使用文字交流的要求,因此识不识字不能作为判断乡下人愚不愚的标准。
随后,作者基于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会这一特征,从文字的作用及乡土生活的语言特点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
熟悉的声气、足声、气味、动作、表情等在交流中更常用、更便捷,而文字在传情达意方面有其自身的不足,有时还会妨碍交流。
而且,一个社群在共同经验的基础上往往会形成共同语言,更小的群体还会有自己的特殊语言,再辅以熟悉的表情、动作,就可以形成一种不依赖于文字,而能使群体内部的交流更为有效的“特殊语言”体系。
因此,乡土社会中文字作为交流工具是多余的。
尽管如此,在现代化进程到来之时,作为现代化工具之一的文字,自然有其推广的必要性。
因此,作者并不反对文字下乡,而是提醒提倡者应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二、段落大意归纳本章共十九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下:第一段: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的“愚”,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第二段:乡下人不识字并不等于“愚”,识不识字并非判断愚不愚的标准。
第三段:城里孩子长于学业而乡下孩子善于捉蚱蜢。
第四段:与教授的孩子相比,乡下孩子因缺少识字环境而不识字,不能据此得出乡下人“愚”的结论。
第五段: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生活本来就不需要文字。
第六段:乡土社会中的人在“面对面的社群”中成长,彼此熟识,不必使用姓名来辨识。
第七段: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可以通过足声、声气、气味等交流,不常使用姓名。
《乡土中国》第4章《层次格局》精读提纲(教师版)
《乡土中国》第4章《层次格局》精读提纲(教师版)1. 简介- 本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农村地区的层次格局及其特点。
- 强调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2. 一级层次格局- 描述了中国农村地区一级层次格局的基本特征。
- 包括城乡结构、地区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容。
- 强调了城乡差距的存在以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3. 二级层次格局- 分析了中国农村地区二级层次格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 包括不同地区内部的差异、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容。
- 强调了地区差异的重要性以及对农村发展政策的制定的影响。
4. 三级层次格局- 探讨了中国农村地区三级层次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 包括乡村内部的差异、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内容。
- 强调了乡村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5. 意义和启示- 总结了《乡土中国》第4章的重要意义和启示。
- 强调了了解和研究农村层次格局对于制定有效农村发展政策的重要性。
- 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6. 教学建议- 提供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指导,如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调研和实地考察,加深对农村层次格局的理解和认识。
以上是《乡土中国》第4章《层次格局》精读提纲(教师版)的内容概要。
该章节通过分析中国农村地区的层次格局,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学习该章节,读者可以提高对农村层次格局的理解,为制定更有效的农村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该章节还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乡土中国精读课2《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指导2
《边城》
一、以上选文中出现的“唱歌”、“车路”、“马路”、“渡船”、 “碾房”等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请用通俗的语言简要解释。 参考答案: “唱歌”是青年男女向彼此求爱的方式,是一种自由恋爱的表达。 “车路”是指将自己的人生大事托付给媒人,请媒人去向意中人说亲 ,是一种“官方的”、被动的求婚方式。 “马路”是将人生大事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动花时间和精力唱歌求爱 , 是一种主动的、自由的求婚方式。 “渡船”代表的是撑船老人的孙女翠翠,象征着美好的爱情。选择渡 船,就意味着愿意接收风吹雨打的水上生活。 “碾房”代表的是碾房主王团总的女儿,象征着丰足的物质。选择碾
肆 联系实际
任务4: 从学案“联系实际”部分3个 话题中挑选一个,发表观点。
贰 论证方式
任务2:《再论文字下乡》一文中, 作者为何要先说学习? 词和字有什 么区别? 这两点和乡土社会不需要 文字有何关系?
学习、字、词和文字下乡
学习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是对过去的积累, 文化的本质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 积累, 文化依靠的是记忆, 不是本能。 文字是一种符号, 更有效的手段是诉诸于视觉;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者写 出来的符号, 也可以用声音来表达。 乡土社会是个时代稳定的验也是子孙的经验, 时间在这里仿佛是凝滞的, 静态的, 别人的经 验就是世代的经验, 经验无需积累, 只需要保存, 全部文化都可以在亲子 间传递, 熟人的社会和稳定的社会, 并不需要文字, 因此文字在这里很难 有生长发芽的土壤。 作者就是用这种层层推演的论证方式清晰简明地讲清楚了复杂的理论。
《边城》
二、上述词语来自小说中人物的日常对话,今天的读者却往往需要借助注释才能明白 其内涵。请仔细阅读《文字下乡》第13-18段,用书中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参 考答案: 1.“唱歌”、“车路”、“马路”这些词语是边城茶峒地方男女婚姻中的一些特殊语 言。茶峒属于传统的乡土社会,人们在长期相处中,彼此熟悉,有着相似的经历,这 些以车、马、唱歌为象征的语言,有着当地人共同认同的固定意义,是其日常生活的 一部分。非此环境中的人因为并不拥有这样的共同经历与生活经验,自然很难理解某 些固定的语言,而需要借助小说中具体的情境进行理解。 2.“渡船”、“碾房”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适用的范围更小一些,是大老和二 老彼此熟悉的词语,两人为兄弟,都对翠翠抱有美好的感情,兄弟二人熟知彼此,使 用的语言具有更小团体中的特殊语言意味。这种发生在二人之间的特殊语言,二人以 外的人很难明白。
《乡土中国》精读批注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解析一、创作背景1. 时代背景- 本诗写于1937年12月。
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践踏中国的大地,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中国的土地被侵略者的战火和暴行所蹂躏。
2. 艾青的个人境遇与创作意图- 艾青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民族的苦难。
他本人也在颠沛流离之中,目睹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他创作这首诗旨在表达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同情,唤起人们的觉醒,激发全民族的抗日热情。
二、诗歌内容分析1. 意象- 雪:雪是诗中的核心意象。
雪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有寒冷、肃杀的意味。
在这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象征着战争的灾难像雪一样无情地覆盖着中国大地。
它既点明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寒冷的冬季,又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冷酷与压抑。
- 土地:土地是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在这首诗里,中国的土地代表着遭受苦难的祖国。
土地是广大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而此时它正被侵略者践踏,土地的痛苦象征着民族的痛苦。
- 风:诗中的风也是寒冷且肆虐的,“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风的呼啸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的悲苦,它与雪一起构成了一幅寒冷、凄惨的画面。
- 农夫、少妇、母亲等人物形象- 农夫:“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农夫是中国广大农民的代表,他们辛勤劳作,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
然而战争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被驱赶到绝境,反映出战争对农村经济的破坏和农民生活的巨大冲击。
- 少妇:“在黄河的两岸/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少妇的心中/像放下的秋天的田野里的一堆被遗弃的谷穗”。
少妇象征着中国的年轻女性,她们的命运在战争中也充满了悲哀。
心中的希望如同被遗弃的谷穗,写出了她们在战争中的无助和失落,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希望。
- 母亲:“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母亲/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母亲形象的出现,更增添了悲苦的氛围。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精读提纲
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精读提纲《〈乡土中国〉精读提纲》全书42504字,共80页。
每一章分别从章节阅读指导、归纳概括段落大意、构建思维导图和生难词语注释四个方面进行阅读指导。
每一章都包括学生板和教师版。
《乡土中国》是逻辑性很强的学术著作,文中涉及很多难懂的概念,所以学生版主要针对每一章中重点概念和逻辑推理关系处留下空白,让学生阅读原书时思考填写,起到一个驱动整本书阅读任务单的作用。
教师版是供修改更正填完的学生版中错误时使用的。
下面是本书样书,购买完整的电子版,请加微信:jwj6922。
目录1.第一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08)2.第二章《文字下乡》阅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3)3.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18)4.第四章《差序格局》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24)5.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1)6.第六章《家族》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36)7.第七章《男女有别》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42)8.第八章《礼治秩序》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48)9.第九章《无讼》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53)10.第十章《无为政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57)11.第十一章《长老统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62)12.第十二章《血缘和地缘》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69)13.第十三章《名实的分离》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74)14.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精读提纲(学生版+教师版) (80)第一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一、章节阅读指导《乡土本色》作为《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作用。
“乡土”即家乡的土地,可借指。
“本色”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
“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家乡的本质”“ ”。
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 ”。
《乡土中国》之《礼治秩序》精读提纲
《乡土中国》之《礼治秩序》精读提纲一、概念定义:1.礼治:与法治相对,强调通过礼的教化作用来维护社会秩序。
2.礼治秩序:在乡土社会中,人们通过传统习俗、道德规范和乡约村规等礼制来维系社会秩序的状态。
二、礼治秩序的特点:1.人治:礼治秩序强调人的自觉和自我约束,而不是依赖法律等外部强制力。
2.重视传统:礼治秩序强调传统习俗和历史经验的权威性,认为传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
3.教化为主:在礼治秩序中,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教化来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而不是依赖法律惩罚。
4.熟人社会:礼治秩序在乡土社会中更为显著,人们相互熟悉,彼此信任,通过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等方式传承礼制。
三、乡土社会中的礼治秩序:1.传统习俗的维系:乡土社会中的居民通过遵循传统习俗来维护社会秩序,这些习俗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行为准则。
2.乡约村规的作用:在乡土社会中,乡约村规是维系礼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些规章制度通常是由村民自发制定,旨在规范村民的行为,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3.教化为先的理念:在乡土社会中,教育以道德教化为首要任务,注重培养村民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教育,人们学会尊重传统、遵守礼制,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4.口耳相传与示范模仿:在乡土社会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和示范模仿。
居民们通过互相交流和观察彼此的行为,来学习传统的礼治秩序,从而将其传承下去。
四、礼治秩序的意义与局限:1.意义:礼治秩序有助于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和谐,促进社区内部的互信与合作。
同时,通过传统习俗和道德规范的传承,使得乡土社会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2.局限:礼治秩序过于依赖人的自觉和自我约束,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礼治秩序可能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二) 文字下乡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二)文字下乡2023-12-0313:15•老谢语文堂【篇目精读】(1)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接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征候。
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为什么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呢?这里用疑问句引出下文对“愚”的解释,为本章“文字下乡”的论述主题埋下伏笔】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一一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
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碎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举例论证“愚”是城乡认知差异和思维差异造成的,受到生活环境、知识水平、社会风俗、历史背景、经济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非智力水平的高低】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愚”在什么地方呢?【乡下人的“愚”既然不是智力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呢?这里再次提出疑问,引出下文的内容】段意:本段作者陈述乡下人被认为“愚”的事实,并举例论证乡下人之所以被认为“愚”是城市人基于城市文化而下的定义,显然存在不合理性。
(2)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日“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
【阐述另一部分人认为乡下人“愚”是因为他们不识字的事实】这自然是事实。
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地总难甘服。
【作者反对将不识字的乡下人称作“愚”,并非反对文字下乡】“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乡土中国》第4章《差异格局》精读提纲(教师版)
《乡土中国》第4章《差异格局》精读提
纲(教师版)
乡土中国第4章差异格局精读提纲(教师版)
第一部分:导言
- 介绍本章内容和目的。
- 解释为什么差异格局是理解乡村中国的关键。
第二部分:城乡差异
- 解释城乡差异的含义。
- 探讨城乡差异形成的原因。
- 分析城乡差异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区域差异
- 解释区域差异的含义。
- 探讨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 分析区域差异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收入差异
- 解释收入差异的含义。
- 探讨收入差异形成的原因。
- 分析收入差异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第五部分:教育差异
- 解释教育差异的含义。
- 探讨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 分析教育差异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第六部分:社会差异
- 解释社会差异的含义。
- 探讨社会差异形成的原因。
- 分析社会差异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第七部分:总结
- 总结本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 强调差异格局对乡村中国的重要性。
- 提出促进乡村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请注意,以上提纲仅为参考,你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进行修改和扩充。
《乡土中国》第4章《差别格局》精读提纲(教师版)
《乡土中国》第4章《差别格局》精读提
纲(教师版)
本章主要介绍了乡村中国的差别格局。
以下是第4章的精读提纲:
1. 第一节:差别与社会生活
- 讲述了乡村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差别,包括富贵贫贱、农民和地主、男女等差别。
- 强调了这些差别对乡村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个体机会和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2. 第二节:乡村的“阶层”和“上进心”
- 分析了乡村社会中的阶层结构,包括地主、中农、贫农等。
- 讨论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以及上进心的存在与表现。
3. 第三节:农民的现代化与差别
- 探讨了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差别化问题,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差别。
- 分析了这些差别对农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小差异的可行性。
4. 第四节:乡村格局的变化与社会发展
- 总结了乡村格局的变化趋势,包括城乡差距的扩大和精英与非精英的分化。
- 指出这些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可能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以上是《乡土中国》第4章《差别格局》的精读提纲,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乡土中国》第6章《亲属》精读提纲(教师版)
《乡土中国》第6章《亲属》精读提纲
(教师版)
本章主要探讨中国乡村社会中的亲属关系,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亲戚观念、家族制度以及亲属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概述
- 介绍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亲属关系的重要性和特点
- 概述本章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第一部分:亲戚观念
- 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戚概念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 引用作者提供的例子和案例分析亲戚观念的具体表达方式
第二部分:家族制度
- 解释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家族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 讨论家族制度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部分:亲属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探讨中国乡村社会中亲属之间相互依存的现象和原因
- 分析亲属之间相互依存关系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第四部分:现代乡村亲属关系的变化
- 讨论现代化对中国传统乡村亲属关系的冲击和变革
- 分析现代社会中亲属关系的新特点和变化趋势
总结
- 简要总结本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强调亲属关系对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 提醒学生思考亲属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以上为《乡土中国》第6章《亲属》精读提纲(教师版)的简要概述。
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注意:本提纲仅供参考,请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乡土中国》-精读之欧阳地创编
《乡土中国》-精读作者:费孝通目录第1-3篇乡土与语言№1 导语№2 乡土和其上的人№3 乡土社会的地方性№4 乡土社会语言第4-6篇乡土格局·道德·家族№5 乡土社会结构的格局№6 伸缩自如的自我主义№7 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8 两种格局的社会影响№9 家大成族№10 家族之力第7-8篇男女·礼治№11 男女有别(上)№12 男女有别(下)№13 礼治和法治№14 礼治秩序第9-11篇乡土政治№15 礼治之衰№16 法治之始№17 两种权力结构№18 无为政治之因№19 长老统治(上)№20 长老统治(下)第12-14篇血缘·名实·需要№21 血缘№22 地缘№23 时势权力№24 名实的分离№25 从欲望到需要№1 导语乡土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代名词,它意指中国铺陈在土地上的广大农村。
在传统中国,农村尽管是社会的基层,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支柱,它维系着小到一个宗族大到整个国家的秩序与结构。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中,是非常准确的。
大部分中国人从出生便接触到土地,伴随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种一年四季的劳作,人的一生都在和泥土打交道。
人向土地播撒他的勤劳,土地则在适当的季节向人回馈它的赐予。
人和土地的关系是相互而密切的。
传统中国的生长土壤环境,主要集中在长江及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
这里的土壤既不十分贫瘠,也不特别肥沃,它的程度介于二者之间。
土地的产出就主要决定于人的劳作:多劳多得,不劳无获。
这种生长环境培养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坚韧品格。
不愿求人,也不全靠上天的赏赐,而主要依靠自己的双手。
所以传统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很少是认为人的一切劳作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消极宿命论,也很少有全然期待上天神明赏赐的弥赛亚式盼望。
传统中国人始终将眼睛望向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卖力耕耘,并充满信心地期待土地不会辜负人的努力与付出。
在这种“付出—收获”的循环中,风雨雷电、水旱之灾是常有的事,人也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上天的反复无常。
《乡土中国》-精读
《乡土中国》-精读作者:***目录第1-3篇乡土与语言№1 导语№2 乡土和其上的人№3 乡土社会的地方性№4 乡土社会语言第4-6篇乡土格局·道德·家族№5 乡土社会结构的格局№6 伸缩自如的自我主义№7 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8 两种格局的社会影响№9 家大成族№10 家族之力第7-8篇男女·礼治№11 男女有别(上)№12 男女有别(下)№13 礼治和法治№14 礼治秩序第9-11篇乡土政治№15 礼治之衰№16 法治之始№17 两种权力结构№18 无为政治之因№19 长老统治(上)№20 长老统治(下)第12-14篇血缘·名实·需要№21 血缘№22 地缘№23 时势权力№24 名实的分离№25 从欲望到需要№1 导语乡土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代名词,它意指中国铺陈在土地上的广大农村。
在传统中国,农村尽管是社会的基层,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支柱,它维系着小到一个宗族大到整个国家的秩序与结构。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中,是非常准确的。
大部分中国人从出生便接触到土地,伴随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种一年四季的劳作,人的一生都在和泥土打交道。
人向土地播撒他的勤劳,土地则在适当的季节向人回馈它的赐予。
人和土地的关系是相互而密切的。
传统中国的生长土壤环境,主要集中在长江及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
这里的土壤既不十分贫瘠,也不特别肥沃,它的程度介于二者之间。
土地的产出就主要决定于人的劳作:多劳多得,不劳无获。
这种生长环境培养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坚韧品格。
不愿求人,也不全靠上天的赏赐,而主要依靠自己的双手。
所以传统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很少是认为人的一切劳作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消极宿命论,也很少有全然期待上天神明赏赐的弥赛亚式盼望。
传统中国人始终将眼睛望向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卖力耕耘,并充满信心地期待土地不会辜负人的努力与付出。
在这种“付出—收获”的循环中,风雨雷电、水旱之灾是常有的事,人也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上天的反复无常。
《乡土中国》第1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教师版)
第一章《乡土本色》精读提纲一、章节阅读指导《乡土本色》作为《乡上中国》的第一章,对全书内容具有统领性作用.“乡上”即家多的土地,可借指家乡。
“本色”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性质或品质。
“乡土本色”可以理解为“家多的本质”"家乡的特点二结合首段文字看,这里的“家乡”并非指某人或某类人的故乡,而是指“中国社会作者在首段提出了全书的核心观点“中国社会是乡上性的”,即中国社会的本色是乡土性的。
作者认为,要理解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要从乡下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乡下人”(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任泥上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上”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社会的结构特点又使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
从人与上地之间的关系而言,乡村人口相对固定,极少流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中国农民因现实的需要聚村而居。
聚村而居的居住方式产生了“地方性”的限制,使不同村落间的人互相孤立、隔膜.而村落内的人又彼此熟悉.构成了拥有独特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因时间而熟悉、因熟悉而信任、因规矩而自由的关系:人对自然物的认识也是从熟悉中获得的-种个别的经验性的认识。
基于对中国社会乡上性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作者在尾段对乡上社会的发展命运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在多上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多土生活中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会逐渐产生弊端,阻碍其自身的发展・二、段落大意归纳木章共十七个自然段。
各段段意如、第一段: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
土性的。
上头土脑的“多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笫二段:我们的民族与土地分不开,既任土地上创造过光荣的历史.也受I:地的束缚。
第三段:“土"在我们况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土地不能流动,农民也很少流动。
第五段:农民黏着于土地,人口相对固定是乡上社会的特性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精读作者:费孝通目录第1-3篇乡土与语言№1 导语№2 乡土和其上的人№3 乡土社会的地方性№4 乡土社会语言第4-6篇乡土格局·道德·家族№5 乡土社会结构的格局№6 伸缩自如的自我主义№7 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8 两种格局的社会影响№9 家大成族№10 家族之力第7-8篇男女·礼治№11 男女有别(上)№12 男女有别(下)№13 礼治和法治№14 礼治秩序第9-11篇乡土政治№15 礼治之衰№16 法治之始№17 两种权力结构№18 无为政治之因№19 长老统治(上)№20 长老统治(下)第12-14篇血缘·名实·需要№21 血缘№22 地缘№23 时势权力№24 名实的分离№25 从欲望到需要№1 导语乡土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代名词,它意指中国铺陈在土地上的广大农村。
在传统中国,农村尽管是社会的基层,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支柱,它维系着小到一个宗族大到整个国家的秩序与结构。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中,是非常准确的。
大部分中国人从出生便接触到土地,伴随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种一年四季的劳作,人的一生都在和泥土打交道。
人向土地播撒他的勤劳,土地则在适当的季节向人回馈它的赐予。
人和土地的关系是相互而密切的。
传统中国的生长土壤环境,主要集中在长江及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
这里的土壤既不十分贫瘠,也不特别肥沃,它的程度介于二者之间。
土地的产出就主要决定于人的劳作:多劳多得,不劳无获。
这种生长环境培养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的坚韧品格。
不愿求人,也不全靠上天的赏赐,而主要依靠自己的双手。
所以传统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很少是认为人的一切劳作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消极宿命论,也很少有全然期待上天神明赏赐的弥赛亚式盼望。
传统中国人始终将眼睛望向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卖力耕耘,并充满信心地期待土地不会辜负人的努力与付出。
在这种“付出—收获”的循环中,风雨雷电、水旱之灾是常有的事,人也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上天的反复无常。
这种经历孕育了早期中国哲学精神中的“辩证法”:在“常”中发现“无常”,又在无常中发现“常”;在“有”中发现“无”,又在“无”中发现“有”。
所以尽管中国人饱经人世的无常变幻,却仍不完全萎靡自暴自弃;因为他们相信,一时的挫折是世间常有的事情,只要人鼓起自己的意志,人生必能迎来转机。
这种坚韧的品格使得中国能历经数千年的波澜起伏而仍得以保存,无论何种逆境仍可直面人生的惨淡,向死而生。
№2 乡土和其上的人今日导读臧克家有一首诗,《三代》,共21个字: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
土地,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又是熟悉的。
对于土地的理解越深,便会对其上的社会、文化以及人的理解越透。
今天,我们将走近乡土社会,看上面的人,听人所说的话。
在乡土中国,土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乡土人甚至认为,土地也是一位神明,它掌管着尘世间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土地就像一位母亲,我们从它怀里出生,临终时又回归到她的怀里。
土地既是衣食生活的来源,同时也是情感的精神寄托。
与“土”联系在一起的是“乡”,这既是指一个空间概念,也指一个共同生活的社群。
“乡”是落实在某一块“土”之上的,也意味着一群共同长大生活的人,这群人是我们自小便熟悉的。
在现代社会里,“乡土”似乎成了“落伍”、“老土”、“愚昧”的近义词,但这只是一种误解和偏见。
因为知识来源和构成的不同,城里人接触到的知识多数来自书本文字以及时髦的物质文明,而生活在乡土的农村人的知识则是围绕着他们生长的土地。
他们熟悉四季节气的更替、气候的差异、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与习性,更多的是通过对身边这块土地的熟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
这种认知是一种古老原始的传统,远在书本文字之前。
在这种传统中,人与自然是一种更为亲密的关系。
乡土中的人不是通过文字中的抽象概念,而是以他的经验感知到自然世界的变化,并在这种变化中反思人类自身。
在这种感知中,人与自然形成一种互动:自然启发了人,人也体悟(即在实践中找感觉、感悟)了自然的奥秘。
所以在乡土社会中的人对于生命有着更为直接贴切的感知,他们看见、听见、触摸、咀嚼来自大自然的不同生命,并最终理解人的生命本身,他会更自觉地将自己纳入自然变化中的一部分,理解生老病死的循环是自然奥秘的一部分。
№3 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对于土地的依赖使得乡土社会的人在空间上是相对固定的。
他们不太迁徙,而是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样一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过着大体类似的生活。
迁徙大都是在严重的水旱灾或战乱时期等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从小生长的土地会被默认为死后的埋葬之地,“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是乡土人的生命循环。
乡土是他们的摇篮,也是他们的居所,同时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乡土人在同一片土地上一代代地生长,就像一颗种子逐渐成长为大树,树大后要分枝:一片土地上的人数达到一定饱和,便有一批人卷起家当离开,到另一个地方重复种子长成大树的过程。
所以,相对而言,乡土社会的总体结构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偏于固定。
但中国的乡土社会不是一家占据一大块地方,或者独居在某个山林,而是群居在一起,这也是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小农经营的特点意味着农耕地点不会离居住地太远,方便照料农地;其次,兴修水利等工程不是某个家庭所能承担的,而需要集体的合作完成;第三,为了安全,集体便于保卫;最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们依照齿序(指年龄长幼)分别继承祖上的家业,并在此基础上扩大为一个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村落。
因为空间上的相对固定,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
在这个社会中,小孩子是在别人眼中看着长大的,而成年人在小孩的眼中也是自小熟悉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很少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在这个熟人社会中,维系秩序的是一套习惯规矩,而不是现代公民社会中的公约或法律。
乡土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因为在这个社会中交往所及都是熟人,在熟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日常交往中的相互信任。
令外国人称道的正是传统中国乡土社会中的这种相互信任,这种信任不需要订立契约,也不依靠法律的规定,而是这个日常交际圈中的基本规矩。
因为从小熟悉这个熟人社会,所以乡土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按照这套规矩办事。
“不守规矩”的人是很难在这个乡土社会中立足的。
土地和乡人构成乡土中国的两大要素,分别成为了影响乡土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因素。
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人,既保留了来自土地的淳朴习性,也建立了来自熟人圈的淳朴人际关系。
在这两种环境的影响下,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靠潜移默化而在一个人身上形成的,而不是现代公民社会陌生人之间靠订立法律条约及暴力制裁来维系。
“按规矩办事”正是乡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地域上的人事物相互协调的结果,也只有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才能理解。
这种规矩不易养成,因此也不易除去。
№4 乡土社会语言乡土社会中的人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很多是文盲,但这并不意味着乡土社会是一个完全愚昧落后的世界。
乡土社会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和运行逻辑。
生长在城市里的人,知识的来源主要以文字为媒介,是高度知识性的;乡土社会中的人的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亲身的感知,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自然中的事事物物。
乡土人也许没有学过数学,但不意味着他不懂计算;也许没有接受过儒家的伦常教育(通常指伦理道德),但不意味着他不遵守日常的伦理。
如果要硬性区分的话,都市人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文字书本,而乡土人的知识来源主要是躬行实践。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因为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交流都借助于身边的事物,所谓的“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个结来记录生活中的事情。
这种交流完全依靠双方都非常熟悉的生活经验,建立在双方的默契之上。
笔者认为,这种交流的语言可称为“日常语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语言,它们不一定是文字的形式。
乡土社会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日常语言”,而不是“书本语言”。
日常语言意味着对话的环境和内容(人事物)在对话双方是熟悉的,对话也是在熟人之间展开。
理解乡土社会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空间性与时间性。
先说空间性,乡土社会不同于都市,在大都市里生活的人每天都要面对许多陌生面孔。
在同这些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使用名片、记事簿等文字记录来帮助识别和记忆,以区分不同的人事物。
而乡土社会因为是一个熟人社会,每天面对的都是向来熟悉的人,不需要一个记事簿来区分不同的人事物,因为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每一个人事物在他的记忆中都有一个熟悉的特定位置。
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它的空间距离基本是在日常活动所及的范围,不像城市的空间那样庞大,需要使用文字信件等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意愿。
在乡土社会中,需要表达的问题基本可以面对面地当场说清楚,文字是不需要的。
特定的区域形成了特定的语言,这既可以是一种口音上的差别(方言),也可以是一种言谈习惯的差别(行话),这种特定的空间性构成乡土社会语言各不相同的特点。
其次要理解乡土社会语言的时间性。
语言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记忆。
它既可以是一种个人记忆,也可以是一种集体或族群的记忆。
“记”是在当前而面向将来,“忆”则是在当前而回想过去。
我们“记”住某事,是为了希望将来有一天能重新“忆”起它。
记忆并不是一个本能的事情,而是在生活中磨练选择的结果。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为了照亮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的生活。
我们的记忆大多是为了当前需要或预测的未来需要,记忆正是为了生活。
都市生活中的人的记忆是横向的,他的记忆链条是为了串起当下在同一个庞大生活空间中的人事物,是为了调动这个不断变动的环境中的种种因素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乡土社会中人的记忆却恰好相反,他的记忆链条是纵向的,它串起的是在这同一块土地上祖祖辈辈的经验的集合,也就是所谓的文化。
乡土社会中人的记忆是通过口头语言来传递的,朝代的兴亡更迭他们不感兴趣,传递的多是自己祖先父辈们在这块土地上所经历的值得传承的故事。
正是在这样一代代的口述传授中,每个家庭形成了相对独立而意义特殊的历史传统,也是每个家庭的核心精神。
每个乡土社会的人,都可以通过重述的方式来传承或重建自己家族的历史记忆,并最终汇入到一个悠久绵长的大历史传统之中。
思考与讨论:读完今天的内容后,想必你对于乡土社会和其中的语言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那么,请试着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1. 在阅读本书前后,乡土社会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试作描述。
2. 在你看来,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的主要差别在哪里请举例分析。
3. 你老家的语言是怎样的是否有书中所提到的特点,不妨和大家分享。
№5 乡土社会结构的格局今日导读《礼记·大学》有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你是否也认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顺序呢看完今天的内容,再看这样的论调时,可能你的想法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