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一)
银行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银行安全警示教育案例一、案例一: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引发的风险1. 案例详情某银行柜员小李,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未严格按照银行规定核实客户身份。
一位自称是某公司财务人员的客户前来办理大额转账业务,小李仅简单查看了客户提供的身份证复印件,未与原件进行核对,也未按照规定进行客户身份联网核查。
该“财务人员”实际上是盗用公司账户信息的诈骗分子,他成功将公司账户内的500万元资金转走。
2. 风险分析合规风险:银行柜员未遵守客户身份识别的相关规定,这直接违反了银行的操作流程和监管要求。
一旦发生风险事件,银行将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
声誉风险:此类事件曝光后,会严重损害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客户会对银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怀疑,可能导致现有客户流失和潜在客户的减少。
资金损失风险:银行可能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资金损失赔偿责任,这对银行的财务状况会产生负面影响。
3. 防范措施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开展关于合规操作、客户身份识别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操作技能。
强化内部监督: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定期检查柜员的业务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完善技术手段:利用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提高客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案例二:外部网络攻击导致的信息泄露1. 案例详情某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遭受黑客攻击。
黑客利用银行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一个漏洞,入侵了银行的数据库。
该数据库存储了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
黑客获取这些信息后,试图进行盗刷客户银行卡等违法活动,导致部分客户账户出现异常交易,引起客户恐慌。
2. 风险分析信息安全风险:客户信息泄露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涉及到客户的隐私保护。
一旦客户信息被泄露,客户可能遭受诈骗、身份盗用等多种风险。
信任危机风险:客户对银行的信任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他们会担心自己在银行的资金安全,可能会选择将资金转移到其他更安全的金融机构。
从几个案例看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从几个案例看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在银行柜面业务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例如错帐、盗窃、虚假转账等。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
首先,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防范需要从人员管理入手。
银行要严格筛选、培训和监督柜面业务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案例一:银行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估计,对一位客户的账户进行了盗窃。
该员工通过将客户存款以较小额度的提款方式进行转移,并篡改了账户余额等信息记录,最终导致了一笔巨额财务损失。
对于这种情况,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员工背景调查、进行员工培训和监督等方式来防范。
其次,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需要加强技术手段和信息管理。
案例二:银行在核对柜员的柜面交易时,发现一些客户的账户余额与其自助终端显示的余额存在差异。
最终银行发现,柜员私自将客户的资金转入了自己的账户,并利用系统漏洞掩盖了痕迹。
为了防范这种情况,银行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来确保账户余额的准确性,并进行定期的系统安全审核和漏洞修复。
此外,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还需要依靠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
案例三:银行发现一名客户的账户在短时间内被多次非法转账,最终导致了该客户的巨额财务损失。
通过调查发现,该银行的柜面人员未按照规定的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并未仔细核对客户的身份和转账目的,致使非法转账得以顺利完成。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银行可以通过设立明确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并进行适时的内部审核和监督。
最后,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范还需要与客户共同参与。
案例四:银行客户在办理取款业务时发现自己的账户余额减少了,而且还出现了多笔未经授权的转账记录。
经调查发现,该客户的银行卡信息被他人盗用并进行了非法操作。
将密码告诉他人、未保管好银行卡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客户的财务损失。
为了防范这种情况,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客户教育和安全提示,提醒客户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并及时向银行报告异常情况。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商业银行的柜面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银行的核心服务之一。
然而,随着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柜面业务操作风险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来源、影响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内部欺诈某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李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客户签名、盗用银行密钥等方式,从客户的账户中盗取大量资金。
这个案例属于内部欺诈,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不严格,员工职业道德缺失。
这种风险对银行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声誉受损,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案例二:操作失误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位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由于疏忽大意,将客户的定期存款利率输入错误,导致客户损失惨重。
这个案例属于操作失误,主要原因是操作流程不规范,员工操作不熟练。
这种风险虽然不会对银行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但会影响客户体验和银行声誉。
案例三:外部欺诈某家股份制银行的一位客户通过伪造身份信息,骗取了该银行的贷款。
这个案例属于外部欺诈,主要原因是银行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不严格。
这种风险可能导致银行承担不必要的债务,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针对以上三种操作风险,银行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1、加强内部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操作流程规范、绩效考核制度等。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惩罚。
2、加强客户身份信息审核。
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身份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身份认证和验证,确保客户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3、加强员工培训。
银行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操作失误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4、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
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操作风险。
同时,要加强对风险的分析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事件。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一)
银行各样安全风险事例汇编(一)保险投保单金额填写错误而引起的事例一、事例经过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一笔保障金金额为 5 万元的投资型家庭财富保险业务,因为投保单的保障金总数误填写成保险金总数,而触发了业务营运风险系统中的监察模型“业务凭据 / 申请书因素不完好、不正确或改正不合规” 风险采集确认标准,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事例剖析该笔业务之所以形成风险事件,主假如柜员未弄清楚投保单上标明的保障金金额和保险金额的观点,混杂了两个保险专业术语的内涵(该险种保单上标明的保险保障金是投保的金额,而保险金额是应理赔的金额是保障金金额的双倍),未起到指导客户正确填写保单有关事项的作用,引起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事例启迪在银行的代理业务中,保险是最易产生纠葛的业务。
客户所填写投保单上的因素必定要正确、真切、正确、完好,一旦出现差错极易为往后的事故理赔或到期兑付埋下纠葛隐患。
所以对于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柜员第一自己要弄清楚保单上全部条款的意思表示,对客户进行正确指导。
其次对客户填写的《投保单》内容正确性、完好性和真切性进行认真审查,特别是重点因素的审查更要精确,保证投保单无瑕疵、无疏漏。
三是银行要增强对代理保险业务的培训,代理每一项保险业务,业务管理部门一定要求保险机构对办理保险业务的网点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培训状况、培训内容等做详尽记录并与代理协议一并保留,防备因保险机构的培训不到位而将纠葛责任转嫁到银行的风险。
按期存款提早支取反交易的事例一、事例介绍客户持一张未到期按期存单要求办理转存,网点柜员在未认真审查存单能否到期的状况下,便使用交易办理了销户、转存业务,在支付客户利息时,因利息相差太多,惹起客户怀疑。
本来该客户将存单到期日看错,误认为已到期,故前来办理转存,为了不让客户的利益遇到损失,柜员做了反交易办理,形成风险事件。
二、事例剖析(一)《职工行为守则》中明确规定,职工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或服务时,注意保护客户利益,应向客户供给正确、真切靠谱的信息,以利于客户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保护客户的正当权益。
2020年银行柜面风险案例
2020年银行柜面风险案例
一、客户身份识别
案例:某客户在办理大额取款业务时,未能通过银行系统的身份验证,柜员未进一步核实客户身份,导致资金被冒领。
教训:银行柜员应严格遵循身份识别流程,对于系统未能通过验证的客户,应采取多种方式核实身份,如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件、联系方式等。
二、账户管理
案例:某银行柜员未定期对账户进行审查,导致长期不动户、一人多户等异常账户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引发潜在风险。
教训: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账户管理制度,定期对账户进行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加强对新开账户的审核和管理。
三、内部操作失误
案例:某柜员在办理转账业务时,因操作失误,将转入账户的姓名和账号输入错误,导致资金被转入他人账户。
教训:银行应加强柜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复核制度,确保业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柜员道德风险
案例:某柜员利用职务之便,为客户办理虚假业务,侵占客户资金。
教训:银行应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员工的业务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审计。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五、电信诈骗防范
案例:某客户收到诈骗电话,诈骗分子假冒银行客服,诱导客户进行转账。
柜员未能及时识别并阻止客户转账,导致资金被骗。
教训:银行应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及时通报诈骗信息和手段。
同时,应加强对客户的宣传教育,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和识别能力。
柜员在接到客户转账请求时,应多加留意并核实客户是否收到诈骗电话或信息。
商业银行的风险事件案例分析
案例二:某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违约事件
总结词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贷款违约
详细描述
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项目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项目销售受 阻,资金回流出现问题,最终无法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导致违约。
案例三:某大型企业集团贷款违约事件
总结词
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详细描述
某大型企业集团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大量举债,资金链紧张。由于未能及时获得新的融资或缩减业务规模,最终 无法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导致违约。
总结词
商品价格波动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 和负债产生影响,尤其是与商品价格挂 钩的金融衍生品。
VS
详细描述
某银行持有大量与商品价格挂钩的金融衍 生品,由于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该银 行遭受重大损失。此外,该银行还因未能 及时平仓而面临更大的损失。
03
操作风险事件
案例一:某银行因内部欺诈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பைடு நூலகம்
内部欺诈事件
详细描述
某银行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文件等方式,骗取银行资金。最终导致银行遭受 重大损失。
案例二:某银行因外部欺诈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
外部欺诈事件
详细描述
某银行遭遇外部诈骗团伙的攻击,诈 骗团伙通过伪造客户身份、伪造交易 等方式,骗取银行资金。最终导致银 行遭受重大损失。
案例二:某银行因利率波动导致的损失事件
总结词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重要 市场风险,利率波动可能对银行的盈 利和资产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详细描述
某银行在持有大量固定利率资产的情 况下,由于市场利率下降,导致资产 价值缩水,同时该银行还需要为新增 贷款支付更高的利息,从而造成较大 的财务压力。
银行日常操作风险点及案例
银行日常操作风险点及案例一、现金业务风险点及案例。
1. 收款风险点。
风险点描述。
当面点清现金这个环节容易出问题。
有时候柜员可能因为客户催促或者自己分心,没有仔细清点现金数量就入账了。
比如说柜员正在清点一沓百元大钞,客户在旁边说:“我着急呢,肯定没错的。
”柜员一听,就可能马虎过去了。
有个客户来存5万块钱现金,柜员小张当时正在处理好几件事情,一边接着主管的电话说一些业务上的事情,一边在数钱。
客户一直在旁边说自己数过了,肯定没问题。
小张就大概数了数,感觉差不多就入账了。
结果晚上结账的时候发现少了1000元,查看监控才发现是有一沓钱少了10张。
最后只能自己掏腰包补上这个缺口,还被领导批评了一顿呢。
2. 付款风险点。
风险点描述。
在付款的时候,如果没有仔细核对取款人的身份和取款金额,就可能把钱付给错误的人或者付错金额。
还有就是配款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多配或者少配的情况。
就像在配款的时候,柜员脑袋里可能在想别的事情,比如想着一会儿中午吃什么,结果数钱就数错了。
柜员小李在给一位客户支取3000元的时候,配款的时候走神了,多给客户配了1000元。
客户拿到钱就走了,等小李反应过来的时候,客户已经找不到了。
虽然银行有监控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但是联系客户的时候,客户矢口否认多拿了钱。
最后这件事处理起来特别麻烦,小李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二、账户管理风险点及案例。
1. 开户风险点。
风险点描述。
开户的时候要核实客户的身份信息,要是没核实好,可能会给不法分子开了账户用来洗钱之类的。
有些柜员可能就看看身份证照片和本人长得像不像,没有仔细检查身份证的有效期、地址等信息。
比如说,现在有很多高科技手段可以伪造身份证,看起来很真,如果柜员不认真检查,就容易被蒙骗。
有个不法分子拿着一张伪造的身份证来开户,柜员小王只是简单看了看身份证上的照片和本人差不多,没有按照规定检查身份证的防伪标识等细节。
结果这个账户被用来进行诈骗活动,警方追查下来,银行因为开户审核不严格被监管部门警告,小王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银行常见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日益活跃,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源于合同纠纷、合规问题、操作风险、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银行常见法律风险案例的分析,旨在帮助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
一、合同纠纷案例案例一:贷款合同纠纷某银行与甲公司签订了一笔500万元的贷款合同,约定贷款期限为3年,利率为年利率6%。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但到期后,甲公司未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并支付逾期利息及违约金。
分析:本案中,银行与甲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是合法有效的,甲公司未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行为构成了违约。
银行作为债权人,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通常会支持银行的诉讼请求,要求甲公司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并支付逾期利息及违约金。
防范措施:1. 在签订贷款合同时,银行应充分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确保借款人具备还款能力。
2.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贷款用途、还款期限、利率、逾期利息及违约金等条款,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3. 加强贷后管理,密切关注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案例二:信用卡透支合同纠纷乙客户在丙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约定信用额度为10万元。
乙客户在短时间内连续多次透支信用卡,透支金额累计达20万元。
银行向乙客户催收透支款项,但乙客户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还款。
银行将乙客户诉至法院,要求乙客户偿还透支款项及利息。
分析:本案中,乙客户在透支信用卡时已超出信用额度,其行为构成违约。
银行作为债权人,有权要求乙客户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通常会支持银行的诉讼请求,要求乙客户偿还透支款项及利息。
防范措施:1. 在办理信用卡时,银行应充分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合理设定信用额度。
2. 加强信用卡透支管理,及时发现并制止客户的违规透支行为。
3. 建立健全信用卡透支催收机制,采取多种方式督促客户还款。
银行典型案例分析与风险防范
银行典型案例分析与风险防范引言银行作为经济体中重要的金融机构,承担着各种金融服务的角色。
然而,由于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银行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银行案例,探讨其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案例一:信贷风险导致银行经营困境案例背景某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着严重的风险问题,导致其经营陷入困境。
该银行过去几年积极发放贷款,但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抵押物真实性核实,导致信贷违约率迅速攀升。
风险因素分析这一案例中,导致银行经营困境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1.风险管理不到位: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未能充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抵押物的价值,导致放贷给不良客户。
2.违规操作:银行某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与借款人串通欺诈,违反银行的内部规定,通过虚假抵押物等手段获得贷款。
风险防范措施为了预防类似的风险事件发生,银行可以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1.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包括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格和还款能力,并在放贷过程中对抵押物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2.加强内部监管: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力度,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和内部规定,严厉打击违规操作。
案例二:网络安全漏洞泄露客户信息案例背景某银行的网络系统存在漏洞,导致黑客入侵,窃取了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引发了严重的信息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风险因素分析这一案例中,导致客户信息泄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1.网络安全漏洞:银行的网络系统存在着未被发现的漏洞,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系统,窃取客户信息。
2.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银行未能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来防范网络攻击,如未能及时更新系统补丁、缺乏强大的防火墙等。
风险防范措施为了提高网络安全并防范客户信息泄露,银行可以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1.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银行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并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分析汇编
客户办理业务签名不符触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情况近日,一客户持卡到某网点办理业务,要求先从卡内支取40万元,然后再以现金的方式把这40万元汇到外地。
当时该客户已经分别填好了取款单和汇款单并签了名,当班柜员就按照客户的要求分别为客户办理了取款和现金汇款业务。
而第二天,这两笔业务触发了分行的风险监控系统。
经调阅影像后确认,客户在取款凭证和汇款凭证上签名笔迹不同,不像是一人所签。
一个签名要正楷一点,而另一个签名要潦草一点。
于是支行营业室马上联系客户,客户十分肯定地说都是他一人所签,只是当时一个写得正规一点、另一个写得潦草一点而已。
二、案例分析柜员未认真审核客户签名。
在办理业务时,柜员应认真审核客户签名,确保是客户本人所签,如不是客户本人办理,则需签代理人的姓名加上代字。
本案例中,客户预先填好了单,柜员就直接办理了业务而未审核客户签名。
如当时柜员认真审核了两笔业务的签名就会发现笔迹不同,可以要求客户重新签名,从而避免触发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一)临柜人员要认真审核客户填单以及签名,一旦发现不符就要求客户重填或补签。
而大额取款、汇款属于高风险业务,必须牢记风险必控的原则,在办理业务时认真审核,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
现场管理人员对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凭证要认真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力争将风险消灭在荫芽状态,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因柜员虚存引出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介绍20XX年11月25日,某支行柜员为客户“胡某”办理个金业务,客户胡某要求从存折上取7万元加1万元现金,汇8万元到客户王某卡内。
柜员交易码使用错误,误存入7万元,为规避反交易,随后双倍支取14.01万元,再办理汇款8万元。
汇款凭证非客户本人签名,是其儿子代签,现网点已将客户本人签名的汇款凭证追加扫描。
其双倍支取14.01万元的取款业务触发了“柜员虚存”风险模型,该业务最后被评定为类风险事件。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
银行风控研究小组定期存款被司法扣划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客户持定期一本通存折前来支取定期存款。
经办柜员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存折真实有效后为客户支取,但系统却反馈“无此记录”!柜员进入存折补登,发现折内存款已于X日在X网点柜台支取。
客户大惊失色,并质疑银行系统安全性。
柜员连忙先安抚好客户,并马上报告当班业务主管。
当班业务主管经再次核查检验客户存折真实有效,客户身份证件真实有效是本人,并详细询问客户得知,存折是客户一直保管着,没有办理过挂失业务等手续,业务主管经查系统核实,该定期账户确实没有挂失登记并且凭证编号与系统记载无误。
业务主管凭经验估计客户的存款可能是非正常扣款,于是查询司法扣划登记簿,果然不出所料,登记簿中记载客户定期存款是于X日由X网点执行X司法机关扣划时支取了。
二、案例分析已被司法扣划的存折还在客户本人手中,客户本人前来支取时,因客户不知情或记不清或其他原因前来支取,如果银行未按规定处理扣划,银行将面临声誉风险和赔偿损失。
三、案例启示(一)规范办理特殊业务。
司法冻结、扣划业务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办理,处理时录入内容要齐全、规范,处理结果要清晰,防止出现纠纷。
(二)加强档案的建设、管理。
对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要分类摆放、专人管理、防止损伤。
(三)加强对员工教育、强化文明服务。
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各种案例,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规范操作的自觉性,教育员工遇到“疑难杂症”业务,应立刻上报请示,积极主动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故意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在为客户办理银行卡取款业务时,一时疏怱,误办理成银行卡存款业务,发现错误后,该柜员为规避反交易,该柜员交易支取部分金额,又要求客户至其他柜员处支取差额金额的办法处理完此笔业务。
柜员为规避反交易,造成存款无真实交易背景,采取分笔支取平帐。
此笔业务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柜员由于操作失误,将客户取款业务误操作成存款业务,造成短时间库存帐实不符,柜员应按正确的操作规定进行反交易,但是该柜员为逃避考核处罚,不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处理业务,为掩盖差错采用绕道的违规方式来弥补,采取分笔支取平帐行为规避反交易,使风险事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防范案例汇编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防范案例汇编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介绍柜员为客户“曹某某”连续办理多笔个金业务,其中同一金额2000元在同一卡号内的2笔存、取款业务触发了“柜员虚存”风险模型。
监测人员经过核查发现:一笔卡内续存2000元,下一笔卡内取款2000元。
因同一金额资金反复存取,疑是柜员误将卡内开定期户2000元办成了续存,为规避反交易,连续办理同一金额取款及卡内开户业务。
下发查询,柜员当时交易使用错误,为规避反交易与客户沟通,取款后再重新为客户办理整整开户。
该业务被评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这是一则典型的柜员有意规避反交易的案例。
在本起案例中:(一)办理业务交易代码用错后,柜员不是及时进行纠正,而是通过将业务印章盖在凭证存期填写处,刻意掩饰客户填写的凭证要素,是形成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现场管理人员及授权人员履职不到位,对同一额款项反复存取,未查明原因,仍审核通过并进行授权,是风险事件形成的另一原因。
(三)无真实交易背景的业务,增加了客户等候时间,影响了服务客户质量,易引发发声誉风险。
三、案例启示(一)网点应组织柜员认真学习银行的有关规章制度,自觉做到有错即改,违章必纠,坚决杜绝员工失范行为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切实履行现场审核和远程授权职能,强化事中控制,将违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柜员办理业务时,应备加认真仔细,以热情端正的态度、严谨负责的作风来赢得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
对公转账结汇误做现金结汇引发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办理一笔对公转账结汇业务,由于该柜员为刚上岗的新员工,对交易和处理业务的流程熟悉程度不够,导致贷方账号漏录入,而授权中心柜员在授权时也未发现,造成该笔转账结汇误为现金结汇,后经主管签批后柜员及时进行反交易处理,形成了一笔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由于该网点为新升格不久的网点,经手柜员又是刚入行不久的新员工,加上处理业务时不够细心,而在场的老员工有的也已很久没做过该种业务,对业务的不熟悉是直接造成了该笔差错的形成。
银行常见法律风险及案例(3篇)
第1篇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对银行的声誉和经营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诉讼和行政处罚。
本文将分析银行常见的法律风险,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
一、信贷业务法律风险1. 贷款合同风险案例:某银行与甲公司签订了一笔500万元的贷款合同,约定贷款期限为一年。
甲公司未按约定偿还贷款,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贷款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出实际损失,遂判决降低违约金。
分析:此案例中,银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未充分考虑违约金条款的合理性,导致违约金过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防范措施:(1)在签订贷款合同时,银行应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合理设定违约金比例。
(2)加强合同审查,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规性。
2. 贷款担保风险案例:某银行与乙公司签订了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合同,要求乙公司提供甲公司作为担保人。
后甲公司未履行担保责任,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甲公司提供的担保物价值不足,不足以覆盖贷款本金及利息,遂判决甲公司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分析:此案例中,银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未充分评估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导致担保风险。
防范措施:(1)在签订贷款合同时,银行应全面评估担保人的担保能力,确保担保物价值充足。
(2)加强担保物的监管,确保担保物安全。
3. 贷款审批风险案例:某银行在审批一笔贷款时,未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
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及利息。
法院审理后认为,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存在过错,判决银行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分析:此案例中,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导致贷款审批风险。
防范措施:(1)加强对贷款审批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2)完善贷款审批流程,确保审批过程合规、透明。
二、银行间业务法律风险1. 信用证风险案例:某银行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信用证业务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100万美元。
风险管理十大案例
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巴林银行在1994年底税前利润仍为1.5亿美元,而仅仅不到3个月后,它就因衍生工具上巨额损失而破产。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破产的6个月前,其CEO还公开宣称公司运行良好,风险极低,在申请破产的前1个月前,还被新加坡证券委员会授予“最具透明度的企业”。
3.原因复杂,不易监管。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一)
堵截伪造存单诈骗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天,客户王**持一张万元定期存单,来网点办理到期取现销户业务。
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柜员输入销户金额后,系统提示“输入金额不能大于开户时存入金额”,经办人员觉得情况异常,马上上报现场管理并认真查询该存单开户信息。
经输入存单账号后核对,该存单户名为曹**,且开户金额仅为数百元,通过一番仔细核对,确认该存单为伪造存单。
客户声称该存单为其本人在一起医疗事故中所得赔偿款,且为其夫曹**代为开立,户名应为本人。
现场管理人员在稳住客户的同时,立即向上级行领导汇报,该上级行领导认为事情重大,迅速向保卫部门报告,成功堵截该起利用假存单诈骗银行资金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经查,曹**确实以王**名义开立了万元定期存单,但早已销户,为避免王**盘问,遂以个人名义开立数百元存单(凭证号与上述假存单相同)且伪造成上述假存单。
该起存单诈骗事件手法并不高明,该存单与银行真存单存在明显差异,乍看上去像水洗过,打印字体为蓝黑色,并非银行黑色字体,且印章模糊,伪造手法十分拙劣。
三、案例启示通过此次事件,在日常案件防控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强化现钞、存单、身份证等重要物品的真假辨别能力。
社会上屡屡出现假币制造团伙,给居民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银行增加了大量的风险,银行在假钞鉴别上相对比较重视,对银行票据等鉴别措施也较完善,如犯罪分子抱着侥幸心理,妄图以假存单蒙混过关。
上述存单若伪造得跟真存单信息完全相同,则银行难免遭受损失。
同时,银行对身份证仅通过交易核查身份信息,并无识别证件本身真伪的仪器,由于身份证件签发日期与使用日期相隔较久,容貌与证件照片已有差别,若是不法分子与受害人较为相像,则银行很难识别真假。
(二)加强印章管理,规范印章使用方法。
目前,银行柜员印章一人一章,离柜上锁,基本杜绝了印章丢失及冒用印章的可能性。
但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依然能将印章模仿得几乎以假乱真,这就要求银行员工规范印章使用方法,不能在空白处盖印章,以避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旦造假难度增加,银行就难易辨别真伪,可能遭受损失。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
冒名顶替办理实时重置密码及大额取款的案例一、案例经过近期,客户林XX到某网点办理个人帐户实时重置密码业务,紧接着办理个人卡内帐户取款交易,金额30多万元。
次日监控中心核对后发现两笔凭证客户签名与前日交易凭证客户签名笔迹明显不同,于是要求网点核查。
经核实,客户林XX 办理的两笔业务均是代其弟弟办理的,当时柜员在核查身份证过程中发现客户外貌与身份证相片有些差异并提出疑问,但该客户坚持说身份证照片就是他本人,由于柜员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未谨慎从事即给予继续办理,导致客户冒名办理实时重置密码和大额取款业务成功。
网点已及时联系其弟弟并证实两笔业务是由其哥哥代理,客户本人已到网点补签名确认两笔交易的真实有效。
二、案例分析(一)代理个人帐户实时重置密码及大额取款业务风险较大,是一项高风险业务,稍有纰漏就会对客户造成损失,并给银行带来声誉上和经济上的巨大风险,所以要求必须本人亲自办理。
但在此次事件中,由于客户与其弟相貌较相似,年龄相近,单纯通过联网核查返回的照片信息难以准确判断客户是否与身份证件持有人一致,这也是导致冒名办理业务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柜员办理业务过程中只是停留于简单核对客户与身份证件核查系统所返回的照片是否相似,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没有进一步核对客户真份证件地址、出生年月等信息,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实时重置密码等特殊业务都必须由存款人本人办理,大额取款业务也要求核查存款人和代理人身份证件,都属身份核实风险较高的业务,案例中的柜员在发现疑问时应注意观察客户言行,与客户多沟通,并可查找开户客户预留电话号码进行电话沟通核实查证等手段来核实客户的真实身份。
三、案例启示(一)重置密码、大额取款业务风险隐患较大,一旦柜员因证件核实有误款项被冒领等,银行就有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造成经济损失给银行信誉带来损害,这就要求经办柜员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保证在日常业务处理中有效识别真伪。
(二)本案例中由于代办人和客户本人是亲兄弟,长相十分相像,如果不仔细核对就容易造成失误。
银行_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在2015年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签订了一笔贷款合同,为开发商提供了一笔5000万元的房地产开发贷款。
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性,银行要求开发商提供抵押担保。
开发商同意以其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厦作为抵押物,并与银行签订了抵押合同。
在抵押合同中,双方约定商业大厦的抵押权顺位为第一顺位,即银行在债务人无法偿还贷款时,有权优先受偿。
此外,为了进一步确保抵押权的实现,银行要求开发商在抵押合同签订后,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二、事件经过2016年,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开发商的经营状况恶化,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
银行遂向开发商发出催款通知,但开发商无力偿还。
无奈之下,银行决定启动抵押权实现程序。
在实现抵押权的过程中,银行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抵押登记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将抵押权顺位登记为第二顺位,而不是合同约定的第一顺位。
这意味着,如果开发商的其他债权人也在同一抵押物上设定了抵押权,银行将无法优先受偿。
三、法律分析1. 抵押权顺位的重要性:抵押权顺位是指在同一抵押物上,不同债权人的抵押权优先受偿的顺序。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抵押权顺位是抵押权实现的关键因素。
如果抵押权顺位登记错误,将直接影响抵押权的实现。
2. 抵押登记的效力: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抵押登记是抵押权设立和转让的必要条件。
抵押登记的目的是为了公示抵押权,保护抵押权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抵押登记错误,将导致抵押权无法有效设立或转让。
3. 银行的法律责任:在本案中,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抵押权顺位登记错误。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应当对抵押登记的正确性负责。
因此,银行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争议解决1. 协商解决:银行首先尝试与开发商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在协商过程中,银行提出由其承担因抵押权顺位错误而导致的损失,并要求开发商配合办理抵押权顺位变更登记手续。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案例集萃案例一:误操作导致资金损失某商业银行柜员小张在办理客户汇款业务时,由于操作疏忽,将客户的金额输入错误,导致其资金被错误转账给了另一位客户。
小张在发现错误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并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助调查追回资金。
然而,由于追回程序繁琐,资金暂时无法返还给客户,引起了客户的不满和抱怨,同时也可能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柜面业务风险处置过程:1. 设立风险应急小组,及时响应并解决客户问题。
2. 协助客户办理追回资金的手续,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
3. 对小张进行业务培训,加强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4. 向客户道歉,并根据具体情况赔偿或提供优惠补偿,以恢复客户满意度。
5. 向公众发布声明,说明事实真相,以避免不实传闻进一步扩散,维护银行信誉。
案例二:客户信息泄露某商业银行的柜员小王在办理客户业务时,由于疏忽将客户的账户信息暴露给了其他未授权的工作人员。
这导致了客户的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可能会造成客户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对银行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柜面业务风险处置过程:1. 立即向客户道歉,说明事情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并表达歉意。
2. 采取措施限制进一步泄露客户信息的可能,例如立即停止未授权人员的访问权限。
3. 及时通知客户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更改密码、关闭账户等。
4. 组织内部调查,查清楚泄露信息的经过,并追究工作人员的责任。
5.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合适的纠正措施,重新加强员工的信息保护意识培训,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针对泄露事件进行危机公关处理,及时向公众发布声明,并举行相关媒体发布会,告知公众有关情况和提供必要解释。
案例三:虚假交易引发纠纷某商业银行的柜员小李接待了一名客户想要提现的要求,并按客户提供的信息办理了提款手续。
然而,后来银行发现该客户的信息是虚假的,这笔提款实际上是非法行为。
由于提款较大金额,银行需要承担一定的损失,并面临与客户的法律纠纷。
关于银行各种安全风险防范案例汇编
关于银行各种安全风险防范案例汇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保持着高风险和高安全性并存的状态。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要代表性机构,承载着日益增长的资金流动和交易活动,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安全风险防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着银行的安全风险防范问题,从各种案例出发,对银行的安全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第一,ATM机被黑客攻击的案例。
在银行中最为熟悉的自动取款机粗略盈利与升值交换系统(ATM)设备,可以快速便捷地处理大量的现金交易。
所以,黑客为寻求社会财富的可获得性及诱人的利益,也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对其进行攻击。
例如,有些黑客使用关键的磁条,植入患有恶意代码的ATM机内部,每当顾客进行交易活动时,机器就会记录客户的卡号以及密码,等到适当的时候黑客们再进行盗取,造成了银行严重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有必要加强ATM机的安全管理。
一方面,可以通过植入电子芯片来替换传统的磁条方式,增强ATM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机器的密码锁等部件上,配置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以防止黑客的入侵行为。
第二,银行员工泄露客户机密信息的案例。
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员工也拥有处理金融数据和客户机密信息的高度权利和责任。
但是,一些员工在工作中并不遵守职业操守及职业道德规范,甚至泄露客户信息,导致银行客户机密信息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类案例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员工聘用及培训等方面存在着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因此,银行必须明确向员工传达职业操守及职业道德规范,强调从战略高度上严格勒令员工不泄露银行和客户信息的重要性。
同时,银行也应该注重管理员工途中的资格审查以及在员工离职时,加强对其信息的管理和保护。
第三,银行网站被黑客侵入的案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使用它来完成金融交易。
银行作为互联网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处理客户交易请求。
然而,在银行网站上一些洞穴或漏洞,会被黑客用各种方法和攻击手法进行侵入,然后窃取客户的财务信息,从而造成了客户的经济损失和银行的财产损失。
银行案例风险教育(3篇)
第1篇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增强银行从业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将通过分析真实银行案例,对银行风险教育进行探讨。
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问题。
以下将结合两个典型案例,对银行风险教育进行深入剖析。
案例一:某银行信用卡透支风险某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中,由于对客户信用评估不严格,导致大量信用卡透支现象。
这些透支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恶意透支,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此外,银行在追讨透支款项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
案例二:某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某银行推出一款理财产品,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10%。
然而,在产品到期时,客户发现实际收益率远低于承诺收益。
经过调查,发现该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虚假宣传、违规操作等问题。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信用卡透支风险(1)风险点分析信用卡透支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用评估不严格:银行在发放信用卡时,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不够严格,导致部分信用不良客户获得信用卡。
②风险意识不足:部分客户对信用卡透支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消费,导致透支现象严重。
③监管不到位:银行在信用卡透支风险防控方面,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风险事件频发。
(2)风险教育措施①加强客户信用评估:银行在发放信用卡时,应严格审查客户的信用状况,确保客户具备还款能力。
②提高客户风险意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高客户对信用卡透支风险的认识,引导客户理性消费。
③强化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监管,督促银行加强风险防控。
2. 案例二:理财产品风险(1)风险点分析理财产品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虚假宣传: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等问题,误导客户投资。
②违规操作: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如代客操作、承诺保本保收益等。
③监管缺失: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风险事件频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一)保险投保单金额填写错误而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一笔保障金金额为5万元的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由于投保单的保障金总额误填写成保险金总额,而触发了业务运营风险系统中的监督模型“业务凭证/申请书要素不完整、不正确或更改不合规”风险收集确认标准,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该笔业务之所以形成风险事件,主要是柜员未弄清楚投保单上标注的保障金金额和保险金额的概念,混淆了两个保险专业术语的内涵(该险种保单上标注的保险保障金是投保的金额,而保险金额是应理赔的金额是保障金金额的双倍),未起到指导客户正确填写保单相关事项的作用,引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在银行的代理业务中,保险是最易产生纠纷的业务。
客户所填写投保单上的要素一定要正确、真实、准确、完整,一旦出现差错极易为日后的事故理赔或到期兑付埋下纠纷隐患。
所以对于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柜员首先自己要弄清楚保单上所有条款的意思表示,对客户进行正确指导。
其次对客户填写的《投保单》内容正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特别是关键要素的审核更要精准,确保投保单无瑕疵、无纰漏。
三是银行要加强对代理保险业务的培训,代理每一项保险业务,业务管理部门必须要求保险机构对办理保险业务的网点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培训情况、培训内容等做详细记载并与代理协议一并保存,防止因保险机构的培训不到位而将纠纷责任转嫁到银行的风险。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介绍客户持一张未到期定期存单要求办理转存,网点柜员在未认真审核存单是否到期的情况下,便使用交易办理了销户、转存业务,在支付客户利息时,因利息相差太多,引起客户质疑。
原来该客户将存单到期日看错,误以为已到期,故前来办理转存,为了不让客户的利益受到损失,柜员做了反交易处理,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员工行为守则》中明确规定,员工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或服务时,注意维护客户利益,应向客户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以利于客户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维护客户的正当权益。
(二)该案例中,因柜员对客户提交的定期存单未按业务流程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客户即将到期的存单未起到提醒义务,导致业务办理完毕后,因客户不满意而形成反交易的风险事件。
(三)该笔业务为客户办理并要求转存,且通过柜员、现场审核、远程授权审核,但均未对即将到期支取并转存业务提出疑问,并提醒客户做出合理的选择,未起到事中控制作用。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柜员《业务操作指南》的学习,使其熟知各类业务的风险点,并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保证办理的业务准确无误,从而提高运营核算质量。
(二)加强现场管理、授权人员的履职,充分发挥事中控制的职能。
(三)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秉承“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创造价值”经营宗旨,从细节做起,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服务的细小环节。
ATM取款差错引出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业务处理中心经办柜员在进行收报确认时看到一笔退汇报文,金额:5,000元,退汇原因:卡号有误。
经查,原来该笔报文是一网点ATM取款不出钞的差错款项划还客户帐,因柜员在填制特种转帐凭证时,将客户的卡号填写差错造成帐号户名不符,查明原因后,经办柜员及时填制正确的特种转帐凭证,将差错款项汇还客户帐。
二、案例分析(一)当营业网点发生ATM存、取款差错时,业务处理部门经办柜员要根据ATM差错报告表、银行卡交易投诉表、银行异地通兑往帐交易明细清单进行核实,经核对相符证明情况属实,方能进行帐务处理,然后填制特种转帐凭证,向ATM管辖核算网点划账,然后将差错款及手续费划入ATM差错报告表指定的客户帐。
(二)案例中ATM差错款划还客户被汇入行退回,经办柜员通过查看会计档案影像的原始凭证,弄清退回原因:经办柜员在填制特种转帐凭证时疏忽,将客户的卡号填写差错,造成帐号户名不符。
款项被退回到业务处理中心其他应付款固定内部发报户,经办柜员应重新填制正确凭证,将款项返还客户帐。
三、案例启示(一)银行资金清算部门,处理每一笔业务都关系到银行的资金清算是否准确安全,经办柜员在填制凭证、进行资金清算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严谨,填制特种转帐凭证时,要与交易明细清单、银行卡交易表进行核对,确保帐号户名正确无误,使返还客户的资金能及时到帐。
(二)对ATM差错业务的处理,既要对客户负责,也要对银行负责,任何一笔差错都可能导致客户或银行的资金造成损失。
因此,柜员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感,杜绝不按流程办理业务等违规行为,切实提高业务质量和处理效率,提升客户对银行服务效率的满意度。
开户交易凭证金额涂改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使用交易为客户办理个人账户开户业务,金额2万元,因客户眼花填写金额时发生错误,随即客户将金额划掉重新写上正确金额,而经办柜员未认真审核客户填写的凭证要素是否合规,造成客户填写的凭证金额涂改而未发现,次日,该笔业务被核查中心发现金额有强行涂改的痕迹,确认为“业务凭证要素不完整不准确”的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这是一起柜员对凭证要素未认真审核、把关不严引发的风险事件,案例中的柜员违反了银行关于“未按规定程序审核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规定,反映柜员对凭证中金额涂改的后果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是引发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柜员缺乏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未认识到原始凭证是记录交易的唯一法律证据,不得擅自涂改,按照银行会计业务规定,涂改金额的业务凭证属无效凭证,涂改金额的会计凭证不予受理。
而案例中的柜员因工作疏忽未发现客户涂改凭证金额,若日后客户查询开户原始记录,必将带来纠纷。
(三)柜员只注重为客户办理业务,却没有意识到原始凭证客户金额涂改易引发客户和银行之间的纠纷,同时也存在案件隐患,反映出网点柜员在工作时思想溜号,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该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一)认真审核业务凭证、严谨办理各项业务是柜员必须具备的,亦是职责所在,操作柜员要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培养成为日常工作习惯,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确保合规、合法地办理每一笔业务。
(二)加强柜员的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教育柜员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避免因不合规的业务凭证给我行带来资金或声誉风险,同时建议网点负责人通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不断提高临柜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使柜员能主动规范自己的操作,更好的规避风险。
(三)加强对柜员的规章制度教育和业务学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实践证明按照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业务处理可以有效规避业务风险事件的发生,网点业务主管要正确引导柜员按正确、合理的业务操作顺序进行业务处理,使柜员养成“重制度执行、讲合规操作”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防范风险能力。
柜员操作失误导致银行垫款的案例一、案例经过运营风险管理系统中“账户日终余额透支”监督模型中,展现一笔网点财政零余额账户日终透支款项的准风险事件,监测人员及时下发查询。
经核查:该业务为某企业向网点提交一笔业务委托书,从本单位财政零余额账户转账汇出款项给某异地企业。
该网点经办柜员办理该业务时,应使用“财政授权转账支付”交易,误使用交易,进行业务集中处理的同时产生汇款手续费,使零余额账户日终透支款项,形成大额银行垫款。
该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根据制度规定和流程要求,中央级财政零余额账户应使用“财政授权转账支付”交易进行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的业务处理,由于网点柜员不熟悉相关业务规定和流程要求,盲目操作,造成银行垫款。
(二)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不够认真仔细,在对业务委托书要素审核时,柜员对带有“财政特征的账户名称”和“支付信息代码”两个要素未认真审核,误认为该业务是一笔大额汇兑业务,继而使用大额汇兑业务集中处理的交易进行操作,最终形成风险事件。
(三)按规定每天业务结束后,网点应对零余额账户进行余额查询,该网点业务主管未能认真履行这一职责,导致账户日终透支,形成银行垫款。
三、案例启示(一)网点应加强业务培训力度,培养柜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网点业务主管及柜员均应强化风险意识,增强责任心,规避由银行垫款引发的资金风险,保证银行资金正常运营。
终端故障而导致重复汇款的案例一、案例经过柜员为客户进行银行卡汇款业务,录入各要素后正进行配款,终端机突然故障,自动退出此笔业务,系统无打印信息,正常情况下现金业务需配款确认后才能完成交易,故认为此笔业务未做成功,便再一次进行汇款,汇款完毕后觉得不妥才查看收款人明细账务、库存现金、业务流水,确定前一笔业务汇款成功,但银行卡汇款不支持冲正交易,询问汇款人汇款用途后方知收款人是其女,故由汇款人通知收款人从网上查看收款情况,并前来退款。
二、案例分析(一)业务处理流程有误。
因当时侥幸心里,认为汇款未成功,未先进行查询对帐便先进行再次汇款,汇款完毕后才查看收款人明细账务、库存现金、业务流水,正常处理流程应先查看收款人明细账务、库存现金、业务流水,确定汇款未成功情况下,再进行汇款。
(二)未提高警觉,导致风险的发生。
突发性的事件应谨慎对待,由于当时未提高警惕,麻痹大意,将突发业务视做正常业务对待,从而发生第二笔汇款业务,导致风险的发生,如果汇款人不能及时联系到收款人,后续处理将更为棘手。
(三)延长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
一笔简单的汇款业务因终端故障而操作重复,这样一来就延长了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容易引起客户不满,如果当时能及时发现此笔业务汇款成功,只需做补打交易客户签字便可。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操作流程学习,科学合理应对突发事件,有效防范风险发生。
加强业务技能和规章制度的学习,灵活应对突发事件,努力提高业务操作水平,确保账账、账实、账款相符,严格按操作流程办理每笔业务,养成定性的、良好的操作习惯,有效防范风险发生。
(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
对自已经办的每一笔业务要认真仔细的核对,杜绝操作的随意性,终端发生突发情况时,对上笔业务要谨慎对待实时查询确认业务处理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有效堵塞漏洞,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熟练掌握业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掌握每笔业务的风险点,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准确的办理好每一笔业务,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增强对客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
客户证明文件过期引发的案例一、案例经过“单位客户证明文件过期”是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的监控模块,监控范围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件、授权办理人身份证件等项内容。
二、案例分析(一)触及“单位客户证明文件过期”监控模块,反映出网点“账户年检”工作不扎实。
开户行未能认真履行“尽职调查”和“了解你的客户”的职责,严重违反了账户管理和反洗钱相关规定。
不仅形成了大量的业务运营风险,而且存在着外部监管风险。
(二)网点风险防控能力不强,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