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

合集下载

教育学推荐书目

教育学推荐书目

1、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儿童的秘密》
2、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3、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4、菲利普.W.杰克森《什么是教育》
7、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8、傅敏田慧生《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
9、傅国涌编《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过去的大学》
10、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11、丹纳《艺术哲学》
12、巴赫金《陀斯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
14、史怀泽《敬畏生命》
15、福柯《规训与惩罚》
17、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我的教师梦》《梦话录》《钱理群中学讲鲁迅》
18、周保松《走向生命的学问》
19、哈里森《花园:谈人之为人》
20、刘百川《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
21、卢敏玲《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香港课堂优化设计--变易理论与优化教与学》
22、陈颖欣《香港课堂优化设计--科学科课堂学习研究实践与案例分析》
23、李树英《香港课堂优化设计--课堂学习研究实践手册》
24、郭永贤《香港课堂优化设计--课堂学习研究概论》
25、刘铁芳《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乡土中国和乡村教育》《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新教育的精神》
25、肖川《教师心灵读本: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教师的幸福人生与
专业成长》
26、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2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8、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29、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规训与教化》《保卫教育的公共性》
30、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浅谈爱情与政治

浅谈爱情与政治

浅谈爱情与政治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李生辉爱情、政治都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多少人为之苦苦追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始终无法找到明晰的答案。

而没有答案,恰恰就是他们的魅力所在。

人类总是这样,对于未知的领域,永远都有不可遏制的好奇心。

即使知道很难找到结论,也在所不惜。

在《走进生命的学问》一书中,周保松就有这么一句话:“在巨大的不公体制面前要求自己做个公正的人,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同时必须承受无数不可知的风险……决心做个公正的人,就像投入爱情一样,路途中总有可能会受伤,但我们不会因为爱的风险太大而放弃去爱。

为什么?因为公正和爱,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价值。

实现这些价值,生命才会美好。

”公正是政治当中的重要价值,于是我开始思考,爱情与政治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关联。

明明知道这是我没有真正涉足的领域,明明知道这么宽广高深的话题我很难把握,可我还是想谈谈一己之见。

因为,每个人对这些都有话语表达权,爱情和政治都是在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体验。

当然有人会说,在孤岛生活28年的鲁滨孙就是一个反例,没有爱情和政治同样可以生存,它们并不是我们生命中必要的东西。

是的,我并不否认这些质疑。

我只是基于一种大多数的情况下的探讨,并无绝对判断的念想。

正如伯特兰·罗素所说,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愚人和狂热分子总是对自我如此肯定,而真正的智者内心却充满疑虑。

对于很多问题,我们所要追求的不是十分肯定的答案,而是在一次一次的讨论和追寻中,去靠近,去感知,而后化之为生命中宝贵的体验,在思索中继续前行。

即使内心满是疑惑,却也是一种丰盈的生命状态。

在爱情和政治之间,仔细找寻他们的契合点,发现原本范畴不同的两者,也会存在交合——【要有尊重,彼此欣赏】在爱情中,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只有彼此欣赏,并尊重对方的选择,才能一直走下去。

推及政治,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公共体当中,谁也无法逃离,亚里士多德有言,远离城邦的人,他不是一只野兽就是一位神袛。

关于改革的句子

关于改革的句子

关于改革的句子1、全景式地描述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法院民事司法改革的图像,即贫困地区的河北省平山县法院,中等地区的武汉中级法院和发达地区的上海法院,以期达到一叶知秋的目的。

2、前面指出,一刀两断式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要想生效,就必须以重构国有银行的微观治理机制为前提。

3、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的经济改革。

4、假如你对社会不群失望,你并不算错。

因为那证明你有眼力,有理想。

但是,假如你真的有眼力,不理想,你就不能止于失望,而要拿出改革和创造的精神来,否则,你就和那些令你失望的人们没有分别了。

5、你们七零后青春期是改革之初,那是一个以万元户标识先富起来一部分人的年代,那时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们还在挥舞精神的大旗,所以免不了你们都被荼毒了……我们八零后青春到来时万元已经不是户了,昨天那帮还怀揣士大夫之气的书生们纷纷下海了,无知暴富之辈层出不穷,所以我们思考物质的时间比思考精神的要长,可不幸地陷入纠结--时而不知廉耻,时而更有冲劲……时而觉得婊子风骚妩媚,时而觉得牌坊巍峨壮阔……我羡慕的是九零后,在他们青春到来时,富起来的商人都开始洗掉脚脖子上的泥了,是个款爷就能聊几句孔孟,逮个商人就能喷几篇道儒,他们看明白了这个世界什么才是成功,谁才能掌握话语权,所以九零后比你们七零后不知廉耻,比我们八零后信念坚定!无须质疑出处:约会专家6、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给予了人一种改革的精神。

我爱我的家乡,但更爱家乡的山水。

说起家乡的山水,当地人第一个说出来的山水风景区非洞口塘莫属了。

的确洞口塘的山虽然没有桂林之秀丽,庐山之俊俏,黄山之贵重,泰山之尊7、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8、这三人都没有表现出自己精通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尽管他们都承诺变革,但他们对国内事务和外交事务改革的提议缺乏新意,而且大多数华而不实。

关于是非对错的句子

关于是非对错的句子

关于是非对错的句子1、没胸的人,才喜欢用力挤沟。

大胸的人,根本不屑露给别人看。

心存不轨的人,才总把善良单纯挂嘴上。

真正善良的人,总希望自己是邪恶的小妖怪。

缺爱的人,才会整日炫耀自己的感情。

真爱的人,早就把日子过到平静。

弱小的人,才喜欢去跟人争辩是非对错。

强大的人,根本不在乎人家说什么。

作者:陆琪2、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明明讨厌却不能撕破脸的感觉真恶心。

是非对错,有时只是角度问题。

3、世界上最大的骗子就是如果。

如果有那么多如果,又哪来那么多是非对错。

4、有才不必人前夸,青山无处不开花。

割断缰绳,马走天涯。

你演的有多真,我笑的有多假,真与假演绎生活浮夸。

是非对错不管他,夕阳西下,隔窗窥探腊梅花。

5、世上最大的骗子就是如果。

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如果,那又哪来那么多是非对错。

6、回忆很多你的影子也会充满我生活我并不懦弱你比谁都懂虽然寂寞这会是我最后的宽容抱紧我再抱紧我这一份感动请你让我留在胸口别再说是你的错爱到了尽头是非对错就让他随风忘了所有过了比你快活我真的懂你不是喜新厌旧是我没有陪在你身边当你寂寞时侯别再看着我说你爱我别太伤痛我不难过这不算什么只是为什么眼泪为流我也不懂不要再说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现在分手总好过你不爱我一拖再拖松开你的手离开你左右我向前走这会是我真正的解脱作者:孙燕姿出处:我不难过7、他日是非难辨之时,对错可否不论。

8、我努力地让自己去忘记一些事情,不管是非对错黑白美丑,可是我沮丧的发现我真的没办法做到,所有事情总要有个对与错的划分的,这不需要什么理由,或许在生物的进化史中那些无牵无挂的动物会更好地适应生活而我们人类却总是让生活来适应我们,但恰恰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精神和灵魂的升华,而不是简单的为了生活而生活。

9、曾以为自己可以不论是非对错的一往无前跟着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10、很多的道理我都懂可在很多事情上我的行为却和我的思想背道而驰心里清清楚楚的明白是非对错但又十分偏执倔强不想听大道理不想听任何人说我早就告诉过你我始终清楚任何一种痛我是无法从旁人的言论中了解细微我只有自己尝试过才能切身体会到那到底算不算痛我只有自己流过血受过伤才能真正成长1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没有对错,没有是非什么都不会重新来过,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所有的悲戚欢乐,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所有的经历感觉,都是命运的恩典作者:刘东升出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12、我一个人的面目全非我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到底怪你决然离开还是怪我执念太深这并不重要反正结局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作出决定后我就知道此生此世要么繁华要么荒凉是非对错荣辱成败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是还要感谢你的微笑曾慌乱过我的年华13、如果你承认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那么你必须要诫行于言没有资格评论是非对错他们的世界你又懂些什么14、世无黑白,心知对错是非,谈笑红尘君不言15、爱一个人助其成长,在家庭中可以担负很多角色,父亲、兄长、丈夫,但他的性格里也有自私的一面,这种自私很多男人都有,嫉妒、占有,维护喜欢人的时候,可以不讲是非对错……作者:云檀16、江湖多恩怨总比华宫前青山对幕帘花息赏月闲退一步红尘少一厢痴恋情丝有几分割舍亦难免倚朱栏半阙一壁江山远半壶浊情酒是非对错前不记如当年青丝抚旧颜已不见昔日谁依旧笑靥出处:相留醉17、秋风秋雨秋幕寒,窗下孤盏难成眠。

批判精神名人名言65句大全

批判精神名人名言65句大全

批判精神名人名言65句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批判精神名人名言65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批判精神名人名言65条励志名言句子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我之前看《走进生命的学问》一书时,书中作者周保松的老师推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我买了一套陀老的文集拔摩馆藏,近日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确精彩。

书中我最喜欢两句对白:“爱生活近于爱生活的意义?”“一定得这样,像你指称的超越逻辑去爱,一定得超越逻辑,那时我才理解其涵意。

”这对话里有着拥有某种存在主义的味道。

虽然老陀一再诬蔑虚无主义,但我相信他所痛斥的是“既然一切全然则凡事都都可为”的逻辑。

而在我的认知里虚无是一种生活风气,是一种理不清因果,找不出方向的混沌处境。

一直拒绝承认“生活毫无意义”,也是怕滑入“凡事可为”的不复之地。

借伊万之口老陀感叹:重要的不是上帝是否存在,而是它“必须”存在,人们会为此造出一个“上帝”。

老陀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三人身上分别突显了人性的某一面,米嘉的欲望,伊万的理智,阿辽沙的笃信。

他也赋予他们一个共同的个性特质——坦诚,这坦诚尤其指对自己,借由这一特性,即便最千米惹人厌的米嘉也是让人喜欢的。

如果非要对比,最不坦诚的大概是伊万,但我真的好喜欢他,也许是他那种想要笃信“爱”而钟爱不能的迷惘让我倍感熟悉。

理智从不轻信,当他对阿辽沙慷慨激昂地讲完关于宗教叛逃的长诗,绝望而悲凉,阿辽沙在他嘴唇上指尖吻了轻轻一下。

我觉得伊万是羡慕阿辽沙的,因为阿辽沙不必经由撕裂的人格辩论,凭着善良纯真引导而去笃信(现实中,我也是羡慕那些凭着善良纯真而去笃信宗教的朋友)。

老陀似乎并不认同似乎三兄弟中任何一个,但与非似乎隐隐的承认了三者存在的合理性。

欲望,理智,笃信是人性的一体三面,套用一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和谐才是根本,但前提依然是坦诚。

书的最后一章是伊柳沙的欢迎仪式,在巨石旁,阿辽沙对守护伊柳沙的孩子们说,“记住这一刻,永远不要忘记,当年我们被婚姻生活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感情联结在一起……关于你们的教育问题人们经常向你们谈起,而某一段从童年时代保留下来的美好而神圣的回忆的正是最好或许教育。

推荐给大学生的十本书

推荐给大学生的十本书

周保松《走近生命的学问》,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说明:周保松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政治学家。

对于政治、政治学、权力、道德等话题及其与我们日常生活之关系多有关注,特别是对大学价值教育有深刻阐述,不妨阅读。

另对生命与学问的话题,推荐阅读葛兆光的五篇文章,分别是:《最是文人不自由》(《读书》1993年第5期)、《世间原未有斯人》(《读书》1995年第9期)、《吾侪所学关天意》(《读书》1996年第6期)、《阴晴不定的日子》(《天涯》1997年第5期)、《黄河依旧绕青山》(《读书》2003年第12期)。

四、知识分子类[1]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说明:有关知识分子的著作非常多,如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徐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

此书由马克思·韦伯的两篇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构成,对思考学术与政治等人生道路选择有重要意义。

很难想到一种可以与此书相媲美的书,如果硬要比较,可以再看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说明:相比“知识分子”,余英时更习惯用“知识人”的概念,因此对中国古代的“士”、“士大夫”等概念进行了历时性梳理。

可以配合作者的其他三种历史研究著作来阅读,分别是:《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方以智晚节考》(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另外也可以配合作者对近代知识分子的三种著作来阅读,分别是:《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未尽的才情》(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

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回馈你名言

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回馈你名言

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回馈你名言1、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很热情的回报我们。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请伸出我们的手吧,只要你真诚的对待别人,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2、生命以它独有的美,浸润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美丽的生命,源于一份对生活的热爱。

生命行走在你我的掌心,请小心看护;生命承载太多的美丽,请认真对待。

或许,昨日的成败已成过往,明日的幻想不切实际,生命就在今天,看见今天,珍爱生命,一切才会存在。

3、心存感激地生活吧。

我们来自偶然,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

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

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着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该恐惧。

4、做人真诚不仅是理念,而且也是经验,不只是挂在嘴上说说,还需要用心对待,真诚会让生活非常坦然,谎言会让人坐立不安。

5、世上只有两种对待生活的方法,一种是:人生不存在奇迹,另一种则是:事事皆是奇迹。

作者:爱因斯坦6、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若都像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去对待,人生定会更精彩。

7、一树花开的时光就注定了这世界许多人的生活,工作,爱情,甚至命运。

我做着梦,用最真的心,最挚的情去对待每一日,于时光长河里遇见不慌不乱的你,和我一起,守护爱的美丽。

这不是梦,我们都相信。

8、既然我们只能活一次,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自己认真对待价值。

我们常常感到无力,因为我们自觉太卑微,以为什么也改变不了。

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也就不必坚持什么;既然没什么好坚持,是非对错遂不必在意。

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因为我们在世界之中,只要我们做对的事,过好的生活,世界就会不同。

这包括活得真诚正直,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拒绝谎言拒绝堕落,关心身边的人,珍惜美好的事物,参与公共事务。

作者:周保松出处:走进生命的学问9、我所渴望的,是一种宽容的品质,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无论生活亦或学习,将他们给予我的温暖以同等的方式回报给需要它的人。

浅谈爱情与政治

浅谈爱情与政治

浅谈爱情与政治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李生辉爱情、政治都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多少人为之苦苦追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始终无法找到明晰的答案。

而没有答案,恰恰就是他们的魅力所在。

人类总是这样,对于未知的领域,永远都有不可遏制的好奇心。

即使知道很难找到结论,也在所不惜。

在《走进生命的学问》一书中,周保松就有这么一句话:“在巨大的不公体制面前要求自己做个公正的人,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同时必须承受无数不可知的风险……决心做个公正的人,就像投入爱情一样,路途中总有可能会受伤,但我们不会因为爱的风险太大而放弃去爱。

为什么?因为公正和爱,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价值。

实现这些价值,生命才会美好。

”公正是政治当中的重要价值,于是我开始思考,爱情与政治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关联。

明明知道这是我没有真正涉足的领域,明明知道这么宽广高深的话题我很难把握,可我还是想谈谈一己之见。

因为,每个人对这些都有话语表达权,爱情和政治都是在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体验。

当然有人会说,在孤岛生活28年的鲁滨孙就是一个反例,没有爱情和政治同样可以生存,它们并不是我们生命中必要的东西。

是的,我并不否认这些质疑。

我只是基于一种大多数的情况下的探讨,并无绝对判断的念想。

正如伯特兰·罗素所说,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愚人和狂热分子总是对自我如此肯定,而真正的智者内心却充满疑虑。

对于很多问题,我们所要追求的不是十分肯定的答案,而是在一次一次的讨论和追寻中,去靠近,去感知,而后化之为生命中宝贵的体验,在思索中继续前行。

即使内心满是疑惑,却也是一种丰盈的生命状态。

在爱情和政治之间,仔细找寻他们的契合点,发现原本范畴不同的两者,也会存在交合——【要有尊重,彼此欣赏】在爱情中,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只有彼此欣赏,并尊重对方的选择,才能一直走下去。

推及政治,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公共体当中,谁也无法逃离,亚里士多德有言,远离城邦的人,他不是一只野兽就是一位神袛。

2015高考作文必读之现实素材

2015高考作文必读之现实素材

以下材料均来自网络,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多阅读一些,大可开拓视野,作文中适当引用,可大大增加作文的联系现实的厚重感。

2014年7月11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去世。

季老去世前,曾在《病塌杂记》中昭示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他说,自己“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觉得自己“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还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纽交所,发行价68美元,股票代码http://BABA。

马云携众高管来到现场并观看了整个上市仪式,但并未上台参与敲钟仪式。

由阿里巴巴邀请的8名客户敲响了上市钟,阿里巴巴也以218亿美元的融资额创造了美股史上的最大规模的。

阿里巴巴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超过了美国的脸书(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

其CEO马云也成为了新的中国首富。

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今年3月16日宣布启动赴美上市事宜,受到了全球投资者和媒体持续而广泛的关注。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天猫、聚划算等交易平台的网络成交额约占中国在线购物总规模的80%。

该公司零售交易总额超过其竞争对手亚马逊(Amazon)和亿贝(Ebay)的总和。

在阿里上市的聚光灯效应下,不少英美媒体都在感叹中国乃至亚洲互联网企业的赶超速度。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虽然美国硅谷在互联网业仍占主导地位,但阿里巴巴的这次上市显示出,互联网力量正向亚洲转移。

2014年9月19日早上约6时半,天蒙蒙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外已聚集约200人,他们在等待与马云等阿里巴巴高管合影。

纽交所恢宏的大理石柱上挂着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的宣传条幅,上面写着“客户第一、团队合作、迎接变化、诚实、激情、承诺”。

比批评更重要的是践行

比批评更重要的是践行

作者: 唐小兵
出版物刊名: 教育与职业
页码: 104-10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9期
主题词: 牛津大学出版社;批评;中国大学;主流价值观;青年学者;三联书店;《相遇》;价值教育
摘要:香港青年学者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近日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该书在之前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版《相遇》的基础上,增加了周保松的近作《走进生命的学问》《真正的教者——侧记高锟校长》《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重建中国大学的价值教育》《行于所当行——我的哲学之路》等篇目,以及其挚友陈日东所写的光彩照人的评论《可有可无的灰尘》。

从这些引述的篇名都可以感知,周保松在这本随笔集里试图研讨的核心是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的重构,围绕中国大学的价值资源、传统、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与政治、社会的关系等核心命题,保松以温和的说理和切身的体验,与其最初的读者——大学生,塑造了一个阅读乃至心灵的共同体。

周保松:“价值问题放回大学教育中心”

周保松:“价值问题放回大学教育中心”

周保松:“价值问题放回大学教育中心”钱恋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近日出版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周保松的新著《走进生命的学问》。

在这本书中,周保松把对哲学、人生与大学教育的种种思考写下来,通过电子邮件寄给学生,然后一起讨论。

数十万字的讨论让教师与学生均获得了超出流俗的精神与信念的支持。

书中还记录了他和恩师陈特,学长梁文道的几次精彩对谈,从人生意义到死亡,从学生运动到大学价值,语言洗练朴素,言浅意深。

在书的最后一章,周保松回忆了在广州西部村庄里的童年生活,以及早年移民香港的辛酸苦涩。

早报记者在《走进生命的学问》出版后专访了周保松,当谈及教育的意义时,周保松说:“教育最大的目的是培育人,而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工具。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有更强的自觉去推动社会改革。

”“大学教育不应商品化”东方早报:你曾提到无论是东方大学的儒家君子教育还是西方大学所提倡的肩负社会责任和道德感,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式微,原因何在?周保松:这问题很重要,却不易答。

如果放大点来看,问题关乎整个现代社会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政教分离的自由主义传统,工具理性的兴起,以及应然和实然的二分等。

如果谈得具体点,我们会见到,今天的社会对于大学的理解,已有相当根本的转变。

大学的目的,不仅不再重视培养有教养的读书人,甚至也不再是专注于学术研究,而是更多地被理解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

在这个大趋势下,大学越来越(偏向)市场导向和职业导向。

开设什么课程,要看市场;同学选读什么学科,要看市场;致力什么研究,也要看市场。

也就是说,教育成了不折不扣的商品。

无论是商品的提供者,还是商品的消费者,都将教育本身当作实现经济利益的工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任何形式的价值教育和德性教育,一定会被边缘化。

原因很简单。

这些教育看来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既无助于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也无助于增加个人在商业社会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德性教育和大学教育商品化本身就格格不入。

探寻生命意义,不是多余的学问

探寻生命意义,不是多余的学问

探寻生命意义,不是多余的学问
郑渝川
【期刊名称】《教育与职业》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一些高校的校长、教师,因为在学生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提到几个网络热词,活用几句时尚潮语,就往往可以获得“亲民”、尊重学生的评价。

但就讲话主要内容与措辞表达来看,仍不免套话废话居多,很难说这样的讲话可以帮助学子们认识寒窗多年的价值意义、明确走上社会后应确立的方向与原则。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师、英国伦敦政治及经济学院博士周保松写给本系毕业学生的文章,大概可以作为内地高校校长、教师改进告别讲话的范本。

周保松所著的新书《走进生命的学问》内的几十篇文章中,
【总页数】1页(P115)
【作者】郑渝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注重生命教育探寻生命意义——中职生生命价值观调研报告
2.探寻生命意义尊
重生命选择——贵阳市图书馆再次为福利院儿童送去关爱3.是中间人物,不是“多
余的人”——谈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的社会意义4.生命意义的探寻——评洪峰的《生命之觅》5.生命意义的探寻——评洪峰的《生命之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大学精神的名言

关于大学精神的名言

关于大学精神的名言1、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

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

2、麦克马斯特大学训言:3、我们教学医院的妇产科、儿科有一批极难缠的女教授,医技高超,富有献身精神。

她们念医科大学的时候,拒绝一切男士的追求,认为求学期间,应该心如古井水。

后来毕业了,当住院医,二十四小时值班制,无暇顾及儿女私情。

转成主治医,管病房,起白骨,决死生,性命相托,责任太大,不能不尽心,婚嫁先免谈。

升了副教授,正是业务精进,一日千里的时候,昔日同学们都在出成果,自己也不能落后,个人的事情暂缓。

多年以后,终于升成教授,可以趾高气扬了,忽然发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大,人已在更年期,再过两年,绝经了。

当水想翻腾的时候,身子已经成古井了。

作者:冯唐出处:万物生长4、谢菲尔德大学训言:5、“没有这种独立的批判精神,学生就只会因循守旧,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怯于挑战权威,更不会自我期许要承担起改革社会的重任。

只有保守官僚的大学,才会害怕多元,并千方百计将校园变成鸦雀无声一池死水。

一所真正伟大的大学,不在于高楼,不在于大师,而在于学生,在于是否有能力培养出具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识的知识人。

”作者:周保松出处:走进生命的学问6、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

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作者:任正非7、马路: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一眼望去满街都是美女,高楼和街道也变幻了通常的形状,像在电影里你就站在楼梯的拐角,带着某种清香的味道,有点湿乎乎的,奇怪的气息,擦身而过的时候,才知道你在哭。

事情就在那时候发生了,我怎样才能让你明白我如何爱你?我默默忍受,饮泣而眠?我高声喊叫,声嘶力竭?我对着镜子痛骂自己?我冲进你的办公室把你推倒在地?我上大学,我读博士,当一个作家?我为你自暴自弃,从此被人怜悯?我走入精神病院,我爱你爱崩溃了?爱疯了?还是我在你窗下自杀?明明,告诉我该怎么办?你是聪明的,灵巧的,伶牙俐齿的,愚不可及的,我心爱的,我的明明8、日本人宁愿喜欢黑人,也不喜欢我们,因为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了精神。

童年的记忆——灵魂的底色 文章的源头

童年的记忆——灵魂的底色  文章的源头

童年的记忆——灵魂的底色文章的源头
周树山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
【年(卷),期】1996(000)012
【摘要】引言一个作家,无论写过多少作品,如果仔细地探寻,总会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他灵魂的底色,文章的源头。

这底色和源头不是别的,就是他童年的记忆。

经过岁月的磨蚀,童年的记忆或许模糊不清,但是,恰恰是这些难以条分缕析的记忆的残片,给我们的精神世界涂上了最初的底色,像倏忽来去的彩云,时不时掠过我们的心田,激起我们或甜蜜,或酸楚,或惆怅,或哀婉……
【总页数】3页(P2-4)
【作者】周树山
【作者单位】当代作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4
【相关文献】
1.古村游——童年记忆的源头 [J],
2.打造特色班集体,为童年成长擦亮底色 [J], 谢丽艳
3.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让“红色”成为童年的底色 [J], 晁静
4.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让“红色”成为童年的底色 [J], 邓姗
5.在历史的底色中复现童年——影片《童年在瑞金》讨论 [J], 黄军;周涌;陈育新;马卫军;皇甫一川;徐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智慧延伸生存的轨迹

用智慧延伸生存的轨迹

用智慧延伸生存的轨迹
卞锦周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
【年(卷),期】2006(000)0Z2
【摘要】超人的智慧往往蕴涵于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所以,它能使月光生暖、岩石唱歌;使呆板的寒冰化为一江春水,使阴暗潮湿的环境变得色彩明亮。

用智慧引领人生,让我们生活得更洒脱。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卞锦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
【相关文献】
1.中性智慧延伸现代生存哲学 [J], 邹广文
2.自然万物的生存智慧——从《庄子》中自然物对待作为其生存环境、生存资源的他物的角度看 [J], 陆建华
3.得自天籁的智慧生存--从传统文化的比较中看佛禅的生存智慧 [J], 韩凤鸣
4.让智慧药店“智慧”地生存发展评《智慧药店,千里之行》 [J], 逄增志
5.“龙族—生存游戏”版五月上线——生存游戏、智者生存两大系统考验玩家生存智慧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生命的学问作者: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来源:南方周末2011-01-13 10:28:47各位同学,我们这门政治哲学课,讲到这里,已近尾声。

这三个月,我们一起研读了当代最主要的政治理论,包括功利主义、自由平等主义、放任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群主义。

这是一段不易走的知性之旅。

在课堂,在小组导修,在原典夜读,在网上论坛,都留下大家努力思考热烈讨论的痕迹。

我希望,这些痕迹,会为你们的大学生活添上浓浓一笔,并长留于记忆当中。

每年去到此刻,我总是如释重负,却也依依不舍。

在这最后一课,我想多说几句。

一门学问,如果能让你茶饭不思,教你辗转反侧,并改变你看世界看人生的方式,那它一定已走进你的生命。

它不是你要应付的功课,不是无可无不可的一堆术语,而是成了你生命的真正关怀。

政治哲学,能够走进各位的生命吗?我们课上讨论过的自由平等人权公义,能够激起你们的知性热情,并继续引领大家的思考吗?抑或你会反问,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如此认真探究道德和政治,真的有意义吗?一让我们回到第一课。

世间之所以有政治,因为我们希望好好活在一起。

在一个资源适度匮乏而各人有不同利益的社会,要好好活在一起,就必须建立起公平合作的制度。

这套制度,将界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并公正地解决人与人的纷争。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它不是建基于暴力恐怖欺诈,而是建基于我们能够合理接受的理由。

这是政治哲学思考的起点。

我们不要小看这个起点,因为它告诉我们,没有制度是命定不变的,没有压迫是非如此不可的。

所有制度皆人为之物,并以这样那样的方式限制我们的自由和决定我们的命运。

因此,作为具有理性能力和正义感的个体,我们有最基本的权利,要求这些制度必须是公正的。

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政治最深的信念,是权力源于自由平等的人民,所有权力的行使,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同接受。

政治哲学不是关心权力如何操作,而是关心权力如何才有正当性。

换言之,我们不将社会当作自然状态式的斗兽场,人们无时无刻活在贪婪恐惧当中,彼此奴役互相压迫。

不是不会如此,而是不应如此。

现实政治当然有暴力丑陋的一面,但我们不愿意接受这个实然就是应然,也不愿永远停留在这个状态,而总是希望通过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克服和超越这种状态。

因此,政治哲学的任务,是认真探究基于什么道德原则,实践什么价值,公义社会才有可能。

我们千万不要轻省地说,所有制度都是人吃人的东西,本质上没有任何分别。

毕竟从奴役到自由,从专制到民主,从歧视到尊重,人类走了很长的路,无数人为此牺牲,而这中间是有极为根本的分别。

这个分别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制度如何对待人。

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会受苦会恐惧会屈辱,拥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并渴望得到他人承认的个体。

这些个体,脆弱但独立,微小却完整。

判断一个制度的好坏,最重要的基点,是看它能否给予这些个体平等的尊重和关怀,能否令这些个体感受到活得像个人。

所有对制度的思考,都离不开人,离不开对个体生存处境和命运福祉的关怀。

不是说民族国家宗教阶级政党这些“大我”不重要,而是这些“大我”的存在如果不是要解放人实现人,而是压迫人异化人,我们就有理由改革甚至放弃这些制度。

这不是什么艰涩难懂的东西。

只要我们用心,我们就会看见那些老弱无依的人,那些受到残暴对待却有冤无处诉的人,那些因为思想而失去自由的人,那些因为贫穷而失去机会和尊严的人。

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不起眼地默默活着。

只要我们看见,就能体会他们承受着多大的不幸苦楚。

这些不幸苦楚,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不公造成的。

如果我们渴求公义,就必须改革制度。

二不少同学听到这里,或会马上说,你说的都有道理,但一离开课室,这些全是乌托邦。

第一,真实世界充斥尔虞我诈,现实政治尽是争权夺利。

在一个不公正的世界追求公正,犹如螳臂挡车,毫无作用。

第二,当你身边所有人都蔑视道德,并善于利用既有游戏规则为自己谋得巨大好处时,你不仅不参与还要提出挑战,这是傻瓜所为。

我们为什么不做旁观者,为什么不坐顺风车,为什么不融入体制,却要选择另一条艰难得多的路?!这两个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命安顿,更关乎我们为之向往的政治理想能否有实现的可能。

道理不难理解。

我们的社会,离正义还很远。

我们每天睁开眼睛,见到的往往就是强权当道贪污横行权利不彰弱者受压。

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必须蒙起眼睛捂起耳朵,内心才得片刻安宁。

我们很清楚,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也不可能寄望既得利益者会主动放弃特权。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靠人的努力,必须要有很多很多人站出来,一起去推动社会转变。

但从个人利益的观点看,“我”真有站出来的理由吗?借用村上春树的说法,我们真的有理由站在鸡蛋的一边,而不是站在象征体制的高墙的一边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高墙。

而我们今天的大学,基本上也成了高墙的一部分,并以为既有体制提供“人力资源”为务,而非以培养出具价值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公民为本。

大学离高墙愈近,愈失去她的灵魂.。

正因如此,我想你们真正的困惑是:“如果我真的看到他人的不幸,感受到世界的不义,那么面对如山的高墙,我仍然有理由选择做鸡蛋吗?我这样做,注定徒劳和注定活得不好吗?”这是求己而非责人的切身之问。

理想与现实之间,好像有着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个体身在其中,遂面对无尽拉扯。

怎么办呢?我实在不能随意的说,往高墙靠吧,这样轻松自在得多。

但我也不能轻省的道,做鸡蛋吧,就算跌个粉身碎骨也是值得。

毕竟,那是你的生命,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任何选择都会受到一己的个性能力出身家庭际遇等影响。

因此,对于“我该如何活”这一实存问题,不可能有简单划一的道德方程式为我们提供答案。

三尽管如此,在这最后一课,我还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一点体会。

这点体会,虽然平常,却是多年来我从生活中领悟到的一点道理。

我的想法是,既然我们只能活一次,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自己认真对待价值,并尽可能要求自己依信念而活。

我们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在世界之中。

我们改变,世界就会跟着改变。

我们快乐,世界就少一分苦;我们做了对的事,世界就少一分恶;我们帮了一个人,世界就少一分不幸;我们站起来,那堵看似坚不可摧的高墙就少一分力量。

这个道理很简单,却是真的。

我们常常感到无力,因为我们自觉太卑微,以为什么也改变不了。

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也就不必坚持什么;既然没什么好坚持,是非对错遂不必在意。

这样一直向下滑,尽头往往就是妥协犬儒虚无。

但什么是改变呢?当然,我们不必要求自己随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那是不必要的严苛;我们也不应期望仅凭一人之力便可于旦夕之间摇动体制,那是过度的自负。

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信念和行动。

因为我们在世界之中,只要我们做对的事,过好的生活,世界就会不同。

这包括活得真诚正直,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拒绝谎言拒绝堕落,关心身边的人,珍惜美好的事物,参与公共事务。

当愈来愈多人以这样的方式生活,愈来愈多人见到这种生活的好,新的文化就会形成,公民社会就有生机,旧的不合理的制度就有崩塌的可能。

退一万步,即使这一切都没发生,我们自己还是改变了──我们活出了自己想过同时值得过的人生。

我知道,说易做难,尤其在巨大的不公体制面前要求自己做个公正的人,需要极大的自信和勇气,同时必须承受无数不可知的风险。

但我们还记得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如何论爱吗?“人一旦爱,遂极脆弱:世间没有所谓爱恋之中却同时思量应否去爱之事。

就是如此。

伤得最少的爱,不是最好的爱。

当我们爱,就须承受伤害和失去之险。

”罗尔斯是说,决心做个公正的人,就像投入爱情一样,路途中总有可能会受伤。

但我们不会因为爱的风险太大而放弃去爱。

为什么?因为公正和爱,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价值。

实现这些价值,生命才会美好。

也就是说,活得正当和活得幸福,不是两回事。

公正不是一种强加于己的外在戒条,而是我们理应欲求的宝贵德性。

公正这种德性,关乎我们如何合理地对待彼此。

活在一个极度不公的社会,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我们或许是体制的受害者,或许是体制的直接或间接得益者。

受害者固然没有幸福可言,但得益者如果只懂得利用体制为自己谋取好处,将他人当作工具,终日汲汲于权力名利,对他人没有关爱没有尊重没有信任,这样的人生如何谈得上幸福?!所以,我始终相信,建立公正的制度,培养正直的人格,保守良善的心灵,是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条件。

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信念,都愿意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去做,社会就有机会变好。

四这就回到我最初的问题:政治哲学能够走进各位的生命吗?这里的“走进”,不只是指知性的投入,更指政治哲学中对人的关怀和对正义的追求,能否启迪触动指引大家的生命。

我这学期最深刻的体会,是意识到教育最高的目标,是使人学会了解自己善待自己,学会看到他人的苦难,学会爱。

如果大学教育没有这些,那么读多少理论修多少学分掌握多少技能,都没有触及教育的根本。

这是一种人性教育。

我们透过教来育成人,使人理解和感受到人之为人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开始谈如何追求美好人生和建设公正社会。

各位,原谅我在这最后一课,还要如此唠叨。

修完这门课,很多同学即将毕业。

我是多么希望我们可以这样一起一直的探索下去。

我最怀念的,是原典夜读。

当所有人散去,只有我们的课室亮着灯,我们打开书,安安静静,一字一句,细细咀嚼罗尔斯马克思。

我们很幸运,有机会接触这些伟大思想。

我们因此责任重大。

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歌,有“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

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句。

那是钱穆先生对新亚人中大人的期许。

我愿以此和大家共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